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315  2018-11-12
标签:人教版 高一 上册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15]
安徽省黟县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黟县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高一( )班 姓名 成绩
题号 1 2 3 4 5 6 7
选项
一、语言知识与运用(每小题分,共21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遒劲(jìn) 遏制(è) 碣石(jié) 百舸争流(gě)
B.颓圮(qǐ) 团箕(jī) 浮藻(zǎo) 星辉斑斓(bān lán)
C.长篙(gāo) 青荇(xìng) 漫溯(shuò) 峥嵘岁月(zhēng róng)
D.寥廓(liáo) 琼葩(pā) 典押(yā) 忸怩不安(niǔ ní)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寂寥 沧茫 风华正茂 意气风发
B.萧瑟 傍徨 凄婉迷茫 天伦叙乐
C.揣摩 脸颜 咄咄逼人 剑拔弩张
D.凌侮 荆棘 融会贯通 感人肺腹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电视剧《恰同学少年》以毛泽东在湖南第一一师范的读书生活为背景,展现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一批优秀青年风华正茂的学习和生活故事。
②登上仰慕已久的泰山,同学们眼界大开,他们一会儿俯瞰脚下的云雾松柏,一会儿举目仰望远处的落日归鸟,指点江山,激情澎湃。
③《东方红1949》以全新的角度诠释了那段观众早已熟悉的历史,带着观众重新回忆了那段红色的峥嵘岁月,因此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
④一匹脚踏飞燕、身姿矫健的骏马气字轩昂,凌空奔腾,骏马矫健的身影与基石上镌刻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几个金色大字交相辉映。
⑤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那个时代的热血青年,写出了不少激浊扬清的好文章。
⑤没有中国共产党做人民的中流砥柱,中国的独立解放是不可能的。
A.①②③ B.④⑤⑥C.③⑤⑥ D.①②④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战国策》是一部按国别记事的史书,经西汉刘向整理,秦汉间编纂,定名为《战国策》。
B.战国末期,燕太子丹为抵抗强秦想派刺客刺杀秦王,于是中国历史上就创造了荆轲刺秦王的故事。
C.中国历史悠久,史籍浩如烟海,历史内容丰富多彩,历史人物风姿万千。
D.从历史角度讲,《史记》第一次运用多种艺术手法塑造了各具个性的历史人物;从文学角度讲,《史记》开创了我国纪传体“正史”的先河。
5.对下面六句话顺序的编排,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刘邦的话,则表现出他能屈能伸的性格
②张良则足智多谋,外柔内侧
③如项羽在本文中虽只说了几句话,却可看出他的寡谋轻信的性格特点
④《鸿门宴》语言的最大特点,就是善于用符合人物身份特征的口语传达人物的神采与个性
⑤这些人物之所以性格鲜明,无不得力于个性化的人物言语描写
⑥而范增则老谋深算,急于事功,代替主人做一些危险的事
A.④③①⑥②⑤ B.④③⑤⑥①② C.①③②⑥⑤④ D. ④⑤③②⑥①
6.下列不全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B .共其乏困
C.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D.失其所与,不知
7.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
A. 夜缒而出 B. 秦军汜南
C.既东封郑 D.朝济而夕设版焉
二、文言文阅读(25分)
题号 8 9 10 11 12
选项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3—18题。
  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家世世受射。从军击胡,用善骑射,杀首虏多;
从太尉亚夫击吴楚军,取旗,显功名昌邑下,以力战为名。


浏览完整试题匈奴大入上郡,有数千骑。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
广曰:“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之诱,必不敢击我。”
广令诸骑曰:“前!”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解鞍,令士皆纵马卧。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不敢击。
夜半时,引兵而去。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
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终广之身,家无余财,终不言家产事。
广讷口少言,专以射为戏,竟死。
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
后从大将军青击匈奴,既出塞,出东道。
军亡导,或失道,后大将军。
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
广曰:“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
至莫府,广谓其麾下曰:“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又徙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且广年六十余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遂引刀自刭。广军士大夫一军皆哭。百姓闻之,无老壮皆为垂涕。
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
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
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专以射为戏,竟死 竟死:竟然因此而死。
B.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 将兵:将军和士兵。
C.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 曲折:指行军的弯曲道路。
D.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 结发:指刚成年的时候。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B.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C.既出塞,出东道
    至易水上,既祖,取道
D.百姓闻之,无老壮皆为垂涕
    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
10.对下列各句中“之”字称代内容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    称代前文的(广军)“解鞍”、“士皆纵马卧”。
B.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   称代前文的“(李)广”。
C.饮食与士共之        称代前文的“赏赐”。
D.百姓闻之,无老壮皆为垂涕  称代前文的(李)广“遂引刀自刭”。
11、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李广对待部下“宽缓不苛”的一组是( )
①解鞍,令士皆纵马卧     ②得赏赐辄分其麾下
③专以射为戏          ④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
⑤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   ⑥广军士大夫一军皆哭
A.①③④ B.①⑤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广为行伍出身,家中世世传授射箭之法,因而骑射精熟,骁勇善战。曾在抗击匈奴时
杀敌立功,并在平定吴楚军时,攻营拔寨,建立卓越功勋。
B.李广不仅武艺高强,而且足智多谋。他面对匈奴数千骑兵,沉着镇定,巧用疑兵之计,
使敌军不敢贸然追击,而自己的小部队则安然得以保全。
C.李广不善言辞,少言寡语,而又廉洁自律,重义轻财。他屡建战功,威震匈奴,常有增
加财富的机会,但却终身没有多余的财物,也从不以家产为念。
D.李广作为主将,部队失去向导而迷失道路,他勇于承担过错。面对处罚,他认为自己已经年老,无力再请刀笔之吏为自己辩护,于是引刀自刭。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其李将军之谓也?

(2)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母亲的手艺
侯发山
那年她十四岁,要过年了,村里的伙伴们大都穿上了新衣服,常常聚在一起捉迷藏、放鞭炮,一个个兴高采烈得跟找到食儿的麻雀似的。她因为没有新衣服,就猫在家里不愿出去。她从未穿过新衣服,平时都是穿姐姐的旧衣服,长一片短一截的,不合体不说,衣服上净是补丁摞补丁,烂了补,补了穿......她觉得特没面子。听着外面不时炸响的炮仗,以及伙伴们的欢声笑语,她就斗胆对母亲说,娘,我要新衣裳。母亲就沉下脸,瘦削额头上的皱纹簇成了结,满是厚茧的手轻轻摩挲着她的头,长叹了一声。母亲沉默了许久,才一字一顿地说,好,娘给妮儿缝条裤子。这时,她苦巴巴的脸上才绽出灿烂的笑。母亲拍了拍她的肩膀,哑着声音说,妮儿,你要好好学习。她使劲点点头,说放心吧娘,我会的。
第二天,母亲就把攒下的一罐鸡蛋带到集上换回了一块布。母亲给她量了尺寸后,每天晚上就到隔壁二婶家去做裤子,二婶家有缝纫机。
大年三十早上,她还在被窝里赖着,母亲就掂着一条裤子站在床前,笑吟吟地催她起来。那是一条用帆布(以前厂矿里的工作服布料,俗称劳动布)做的裤子,这种布料耐磨,而且在农村比较少见,当时谁穿有这种布料的衣服就跟现在拥有一部手机一样趾高气扬。因此,她兴奋地嘿嘿直笑,忙从被窝钻出来去穿棉裤棉祅,最后在娘的帮助下套上了那条裤子.
嘿,两条裤腿上綉着四五朵向日葵的图案。图案的布料是用褪了色兰布做成的,显然是从旧衣服上栽下的,但图案很好看.图案的边沿给剪得一缕一缕的,像是向日葵盘的叶子,十分逼真。她就一派喜气在脸、滋润在心的感觉,觉得娘真行,娘不但会缝补丁,还会绣花。母亲原以为她不满意,见她如此高兴,也就松了一口气,满是皱纹的脸上也开出了花。
她匆匆扒了几口饭,就像只出笼的小鸟飞了出去,她要出去跟伙伴们玩,同时还要炫耀一下她的“时髦”裤子。
果然,伙伴们看到她的新裤子,眼睛为之一亮,她们想不到,一向打扮得跟叫花子似的她,也有光彩照人的时候。特别看到裤子上绣的花,都羨慕得不得了,纷纷围过去观看,有的用手去摸裤子上的“向日葵”。不曾想,一个伙伴用力过猛,把一朵“向日葵”图案边沿的“叶子”给拽掉了,露出了里面脏乎乎的棉裤——原来,那一朵朵向日蔡”是变了花样的“补丁”!她耳根一阵发热,脸腾地红了。大家轰地笑了,都看着她,眼神里满是讥讽和嘲弄。被人家窺见了隐私的那种害羞又惶恐的心情害得她直想哭,她努力不让满积在眼眶里的泪珠往下掉,转身便跑回了家。


展开余下试题她狠狠瞪了母亲一眼,麻利地脱下新裤子,揉成一团甩到母亲面前,噘着嘴说,啥狗屁裤子?
母亲气得整个身子颤抖个不停,伸出抖抖索索的手,想打她,高高扬起的巴掌却在空中停住了,最后落在自己脸上,旋即便有晶莹的东西在她的眸子里闪动。
她不知所措地低下头,准备迎接母亲的责骂。
扯的布不够尺寸,只有那样了……我这当娘的无能啊。”母亲的声音涩住了。她的眼泪涌了出来,紧接着,就像断了线的珍珠簌簌地滚下脸颊,终于唏嘘地哭起来。
自此以后,本来话就不多的母亲变得更加寡言少语了,一天到晚忙碌个不停,做饭、洗衣、缝补、养鸡……没过多久,母亲就病倒了,再也没有站起来……母亲去世后,她才从姐姐那里得知,为了给她做那条裤子,一直吃着药的母亲停了药!她愈发内疚,扑在母亲的坟头追悔莫及嚎啕不已。
所谓的人穷志不短,马瘦有雄心。她发愤读书,考上了大学,留在了城里,生活得有滋有味,日子过得五光十色。
有一次,她特意参加了一个服装博览会。她准备买一套高档衣服,荣归故里衣锦还乡,博览会上的服装琳琅满目,令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忽然,她看到一位靓丽的模特穿了一套牛仔服装,那裤子的式样跟当年母亲给她做的一模一样!
她木木地呆了许久,眼里的泪悄悄爬满了脸庞。在场的人都诧异不解,她便哽咽着讲了当年的故事,一时间,大家都沉默了。最后,一位满头银发的服装设计大师感慨地说:“其实,世界上所有的母亲都是艺术家。”(有删改)
14.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4分)
A. 文章第一段中“她斗胆对母亲说”,从“斗胆”一词来看,母亲平时虽疼爱孩子,却是个非常严厉的人。
B. 娘答应给她缝条裤子,并嘱咐她努力学习,为以后“她发愤读书,考上了大学,留在了城里”埋下了伏笔。
C. 文中的母亲虽身体不好,生活清苦,却是一个沉默寡言、吃苦耐劳、心灵手巧、富于创新、疼爱孩子的高尚母亲形象。
D. 母亲去世后,她从姐姐那里得知事情的真相,扑在母亲的坟头追悔莫及嚎啕痛哭不已,把小说的情节推向了高潮。
E. 这篇小说感情真挚,文笔细腻,娓娓的叙述中饱含深情,服装大师的话道出了人们对母亲的崇敬之情。
15. 小说一开始写“母亲沉默了许久,才一字一顿地说,好,娘给妮儿缝条裤子”,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16.文中划线部分表现了母亲怎样的心理?请简要分析。(6分)
17.小说的结尾有人认为只保留“她木木地呆了许久,眼里的泪悄悄爬满了脸庞”就可以了,你认为是否合适?请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6分)
四、仿照画线的句子,写上相应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6分)
18.历史长河中的那些伟大人物,不管经历了多少磨难,他们回报世界的都是心血的结晶:司马迁遭受宫刑,却留给后人一部《史记》; , ;贝多芬经受失聪之苦,却留给时代一部《命运交响曲》。直面不幸,努力创造,回馈社会,我们就能不断提升个人价值,最终成就自己。
五、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6分,每小题2分)
(1)携来百侣曾游, 。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江山如此多娇, 。 (毛泽东《沁园春•雪》) (3)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
(4) ,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
(5)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 , 。(《雨巷》)
(6)满载一船星辉, 。 (《再别康桥》)
(7)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 。 (《烛之武退秦师》)
(8)三军可夺帅也, 。 (《论语》)
六、写作(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人成长的过程,也是不断地和生命中美好事物告别的过程。圣人孔子面对滔滔河水发出慨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后世,多少人面对时间长河会想起孔子的这句话。它是最好的诗,唱出了我们所有人对美好过往一去不返的万端感慨。人生思幼日,诗人普希金说:“而那过去了的,就会变成亲切的怀恋。”让我们捡拾散落的珍珠,映照当下的人生道路,增强憧憬未来的信心和勇气!
请你联系自己的生活,以“逝者如斯”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21分)(每题3分)
1——7:D C C C A A B
二、(25分)
8——12: D A C D D (每题3分)
13(每题5分)(1) “大概是说李将军的吧?”或“大概说的是李将军吧?”
(2) “到死的时候,天下熟知和不熟知他的人,都为他竭尽哀悼。”
三、(22分)
14. BE(A“却是非常严厉的一个人”无依据;D“把小说的情节推向了高潮”错,高潮应是文章结尾两段;C“富于创新”有些牵强。) (4分)
15.①暗示家中日子过得艰难;②说明母亲对孩子的怜爱;③为下文写“带补丁的裤子”埋下伏笔。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6分)
16.①对女儿不理解自己的良苦用心(不懂事)感到气愤;②对自己不能为女儿做条齐整的新裤子感到内疚(觉得对不起孩子);③对贫苦日子的无奈和辛酸。(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17.观点一:只保留这两句不合适。(6分)
①后面的内容照应了题目“母亲的手艺”;②服装大师的话点明并深化了小说主旨。
观点二:只保留这两句合适。
(1) ①结尾更加含蓄,给人留下思索的空间;②使读者在沉思中体味“母亲的手艺”,深化文章主旨。
四、(6分)
实例:曹雪芹遭遇抄家之灾,却留给世界一部《红楼梦》。
屈原遭遇放逐之灾,却留给中国一部《离骚》。
五、(16分)略
六、(60分)略

[附译文]
李广将军,陇西成纪人。李广家世代传习射箭。跟随军队攻击匈奴,因为精通骑马射箭,杀敌斩首和虏获多。
随太尉周亚夫反击吴楚叛军,在昌邑城夺取敌人军旗,立了大功,以此名声显扬,因奋力作战而出名。
匈奴大举入侵上郡时,有数干骑兵。李广的一百骑兵也非常恐慌,想奔驰转回。
李广说;“我们离大军几十里,现在以一百骑兵这样逃跑,匈奴一追赶射击马上就全完了。现在我们若留下,匈奴一定以为我们是为大军来诱敌,必然不敢来袭击我们。”
李广命令骑兵说:“前进!”进到约离匈奴阵地二里许停了下来,又下令说:“都下马解鞍!”这时刚好天黑,匈奴兵始终觉得很奇怪,不敢出击。
夜半时,而全部撤走了。李广镇守右北平,匈奴听说他的名字,称他是“汉朝的飞将军”。躲避了他数年,不敢进右北平。
李广很廉洁,得到赏赐常常分给部下,饮食与士卒在一起。李广一生到死,家里没有剩余的钱财,他始终不谈家产的事。
李广口舌笨拙很少说话,专以射箭作游戏,一直到死。
李广带兵,每到缺粮缺水的地方,士卒不全喝过水,他不到水边去;士卒不全吃过饭,他不吃饭。他待人宽厚不苛刻,士卒因此爱戴他乐于为他出力。
后来跟随大将军卫青攻打匈奴,出塞后向东道进发。
军队没有向导,有时迷失道路,结果落在大将军之后。
卫青要给天子上书报告详细的军情。
李广说:校尉们没有罪,是我自己迷失道路。
到了大将军幕府,李广对他的部下说:我从少年起与匈奴打过大小七十多仗,如今有幸跟随大将军出征同单于军队交战,可是大将军又调我的部队去走迂回绕远的路,偏又迷失道路,难道不是天意吗!况且我已六十多岁了,毕竟不能再受那些刀笔吏的侮辱。于是就拔刀自刎了。李广军中的所有将士都为之痛哭。百姓听到这个消息,不论认识的不认识的,也不论老的少的都为李广落泪。
太史公说:《论语》里说:在上位的人自身行为端正,不下命令事情也能实行;自身行为不正,发下命令也没人听从。这就是说的李将军吧!
我所看到的李将军,老实厚道像个乡下人,开口不善讲话,可在他死的那天,天下人不论认识他的还是不认识他的,都为他尽情哀痛。他那忠实的品格确实得到了将士们的信赖呀!
谚语说:桃树李树不会讲话,树下却自然地被人踩出一条小路。 这话虽然说的是小事,但可以用来比喻大道理呀。 (110.52.94.175)
标签:人教版 高一 上册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安徽省黟县”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15]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