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中试卷

阅读:621  2018-11-10
标签:人教版 九年级 上册 期中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621]
四川省南充市阆中中学、保宁中学2018-2019学年上学期期中联考九年级语文试卷
南充市阆中中学、保宁中学2018-2019学年上学期期中联考九年级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共20分)
一、(共20分,每小题2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矗立(chù) 惊骇(hài) 强聒不舍(guō) 间不容发(jiàn)
B.恪守(kè) 忧戚(qī) 成吉思汗(hàn) 差强人意(qiáng)
C.娉婷(pīng) 谪守(zhé) 亵渎(xiè) 心无旁骛(wù)
D.冠冕(guàn) 风骚(sāo) 箴言(zhēn) 矫揉造作(jiǎo)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防碍 制裁 形销骨立 彬彬有礼
B.骄娆 摇曳 觥筹交错 银装素裹
C.奔驰 嘶哑 出谋画策 断章取义
D.斑斓 赞誉 李代桃僵 心旷神怡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现在一些媒体为了制造一些所谓“独家新闻”,故意断章取义,使事情失去原本
的样貌,散播“负能量”。
B. 互联网技术拉低了传播的门槛,传统媒体在传播上的专业壁垒荡然无存。
C.校园艺术节画展上,大家纷纷在一幅梅花图前驻足,这幅妙手回春之作仿佛把人
们带到了融融春光之中。
D.匠人们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一门技艺,心无旁骛,精益求精,无愧匠心。
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
A. 全校师生没有一个人不否认,“快乐微行动,传递正能量”的活动很有意义。
B. 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青少年时期是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C. 中国不仅有发展“一带一路”这一宏大倡议的决心,也有实现这一美好蓝图的能力。
D. 听了校长的报告,我受到极大的鼓舞。
5.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 艾青《我爱这土地》这首诗可以说是诗人的独白。诗人采用间接抒情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土地的感情。
B. 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人,北宋文学家。
C.《敬业与乐业》选自《饮冰室合集》,作者梁启超是我国近代维新派的代表人物、
学者,与康有为一起领导了著名的“戊戌变法”。
D.苏联学者、作家利哈乔夫的《论教养》是一篇写给青少年的“书简”,文中贯穿了
作者一个基本见解:教养的本质是尊重。
6. 解释下列文言句子中加点的词,有误的一项是(2分) ( )
A.予观夫巴陵胜状(胜景,美景) 朝晖夕阴(日光)
B.环滁皆山也(环绕)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居高面下)
C.野芳发而幽香(香花) 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凉,冷)
D.金樽清酒斗十千(清醇的美酒) 客此(客居)
7.下列选项中排序恰当的一项是(2分) ( )
①人们已认识到,家风是一辈又一辈先人生活的结晶,所以要向后代传递出正能量。
②古人撰写在门框上的“忠厚传家久”“持家尊古训”,就是一种传统的家风。
③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是对古今家风的一种诠释。
④家风就是家庭的风气,它是一个家庭的传统和文化。
⑤而今父母懂规矩,知书达理,有这样良好的文化氛围,后人自会获得很好的熏陶。
A.④①③②⑤ B.④③①②⑤ C.④①②⑤③ D.④②⑤③①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8——10题。(共6分,每小题2分)


浏览完整试题植物聊天
  ①随着科技的进步,计算机网络已成为人们传递和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近日,有科学家研究发现,原来人们眼中那些被动的、只能站在一个地方等待被砍掉或吃掉的植物,也像人类一样,都会构建自己的联络系统。特别是草本植物,例如草莓、芦苇或是羊角芹都能自发地构建这种系统。
  ②在这个联络系统中,每一株植物都会释放和接收特殊信使物质所携带的信息,并与其它植株共享信息。这种传递信息的方式和人类的网络聊天十分相似,因此科学家形象地称之为“植物聊天”。但是让人们好奇的是,植物们在这个聊天网络里都聊些什么呢?
  ③科研人员发现,一些聪明的植物会在危险迫近的时候通过这个网络传递警告信息,从而有效地减轻植物受侵害的程度,提高植物的生存能力。如果有一株植物被毛虫咬食了,那么在同一个网络中的其他植物都会接到内部的警告信号。在接到警告信号之后,那些还没有被咬食的植物就会进行化学物质防御和机械防御,使自己不易受到侵害。此时,毛虫就像打了败仗的士兵,无计可施了。可见,聊天网络功不可没。
④当然,任何事物都可能有利弊两个方面,植物的聊天网络也是如此。就好比计算机网络上流行的病毒,在植物聊天网络中,有些特殊病毒就利用网络进行传播,致使整个网络内的植物都可能被感染。
⑤这项研究令人称奇的地方,在于它改变了人们对植物的传统认识。现在我们才发现,我们身边那些最常见的植物其实早就是网络聊天的高手了。
8.选文第①段划线句使用的说明方法是( )(2分)
A.举例子 B.作诠释 C.下定义 D.打比方
9.选文运用的说明顺序是( )(2分)
A.因果顺序 B.空间顺序 C.时间顺序 D.逻辑顺序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植物网络聊天会传播病毒,有些特殊病毒致使整个网络内的植物都可能被感染。
B.科学家发现,植物是被动的。它只站在一个地方等待被砍掉或吃掉,不像人类一
样会构建自己的联络系统。
C.第③段中“毛虫就像打了败仗的士兵,无计可施了”一句,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
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植物聊天网络对于提高植物的生存能力功不可没。
D.“任何事物都可能有利弊两个方面,植物的聊天网络也是如此”一句中“可能”
一词的使用体现了说明文用语的准确、严密性。
第Ⅱ卷(共100分)
二、(共18分)
11.古诗文默写。(8分,每空1分)
(1)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
(2) ,寒林空见日斜时。(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3)欲为圣明除弊事,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4)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5)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终有一天会到达理想的彼岸,正如李白所说的 ,
。”(用李白《行路难(其一)》中的句子填空)
(6)表达作者政治抱负的句子是: , 。(用
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句子填空)
12.诗歌鉴赏。(4分)
墨梅
王冕
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注释】①墨梅:水墨画的梅花。②洗砚池: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
(1)诗中的梅花有哪些特点?(2分)

(2)诗人借墨梅要表达怎样的思想品格?(2分)
13.综合性学习。(6分)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思是天道有力,永无止境,而君子处事,也应该像天道那样,刚毅坚卓,持之以恒,努力奋进。某校九年级(2)班开展“君子自强不息”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下面的内容:(3分)
(1)名言警句:
出处:《 》;作者:
(2)有很多成语高度概括了具有自强不息精神的人和事。请你模仿下面的示范,写出一个成语,并写出它所概括的人和事。(3分)
【示例】成语:凿壁借光;人和事:西汉的匡衡因家贫夜晚无法读书,就凿穿墙壁引邻舍的烛光读书。
成语: ;人和事:

三、阅读理解(共32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2分)
当冰冷与温暖相遇
(1)《国家宝藏》自2017年12月3日播出后,豆瓣评分一度高达9.5分。
(2)这个节目简单来说,就是一档介绍国宝的文博类节目。但与以往不同的是,《国家宝藏》在用“人”方面下了很多功夫。
(3)在节目中,既有全国九大博物馆的馆长前来坐镇,也有一众明星嘉宾担当“国宝守护人”,通过小剧场的方式演绎文物故事。此外,节目还以文物的“前世今生”为切入点,在明星演绎文物的前世故事之余,邀请画家、志愿者等亲临节目现场讲述宝藏的“今生”。各种嘉宾的联合演绎和诠释使文物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存在,就像节目的宣传词那样,文物也“活”了起来。
(4)在第一期节目里,最打动我的“国宝守护人”当属梁家辉先生。
(5)1982年,24岁的梁家辉每天从西苑出发,骑着自行车,穿过大半个北京城到故宫,拍《垂帘听政》。电影里,一身龙袍的梁家辉(饰演咸丰帝)站在太和殿外的城墙上,月色晕染着故宫的轮廓,也投映出清王朝末日的凄清剪影。
(6)“我那个时候就想,以前的皇帝,会不会就在角落看自己的家?”
(7)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8)梁家辉那天所悟的,是古往今来无数文人骚客共同的感慨。穿上戏服的梁家辉一眼便窥探到了前朝旧事,而“月”在这里似乎也成了一个亘古共通的符号和意象。
(9)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里写道,文化即是依赖象征体系和个人记忆而维持着的社会共同经验。在中华文化绵延不绝的长河里,桨声灯影、横斜月色、巍然肃静的故宫城墙和穿越千年的国家宝藏沉淀在一起,而人却生生不息,隔着旧时月色与传统文化遥相对望,一起构成了时代的记忆。
(10)在文物的“今生”故事里,有一位嘉宾也姓梁。他叫梁金生,是一位典型的“故宫人”。
(11)69岁的梁金生在故宫已经工作了很多年,其高祖、曾祖、祖父和父亲均先后就职于清宫和故宫博物院,可谓是家学渊源。在石鼓南迁的过程中,梁金生的爷爷、奶奶和哥哥随文物去了台湾,从此一家人分隔两地,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得以团圆。而梁金生兄弟姐妹五人的名字,也分别取自南迁路上的地名,是一代故宫人引以为傲的印记。


展开余下试题(12)1933年,故宫的一万三千多箱国宝踏上了南迁的道路。彼时,“九一八”事变已爆发,日军入侵热河,窥伺华北。考虑到故宫等机构保藏的文物有被焚毁或劫掠的可能,时任故宫博物院院长易培基等有识之士电告南京国民政府,提出了尽快将故宫文物南迁,以策安全的意见。
(13) 一番周折后,国民政府终于批准。自1933年初到1949年元月,故宫博物院的文物先后经过南迁、西上、东归、北运、迁台,历时l6年,辗转上万里。其间经历了战乱、流寇、火灾、车祸。上百万件的文物却无一丢失。
(14)《国家宝藏》正是基于此历史背景,给我们介绍了石鼓和守护石鼓安然迁徙的梁家三代故宫人的故事。它将人物的悲欢离合置于历史大背景之下,以故宫人的家族故事为主线,于不动声色之间勾勒出氤氲苦难和乡愁之下的故宫人的坚守之姿。
(15) 在《国家宝藏》里,我们还能看到很多关于“人”与“传承”的故事。
(16) 在故宫博物院的志愿者讲解员里,古稀之年的王佐诗老人已经在故宫志愿工作了ll年,为游客志愿讲解了1100多个小时。
(17)曾任飞机发动机修理师的闵莉华说,她希望自己四岁的外孙女长大后能继续在故宫当志愿者。
(18)故宫之美,不仅美在文物,更美在薪火相传,美在使文脉得以沿袭、文明得以发扬的人们。
(19)观众看完节目,无不被“国之重器”惊艳,但更让人们感动的,其实是精雕细琢、妙笔生花的古代艺术家,是筚路蓝缕、坚守岗位的数代故宫人,还有那些不求回报、助力于文化传承的志愿者们。
(20)国之重器,本性凉。因为人,才更有温度。
(摘自知著网,有删改)
14.通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事件。(3分)
15.第(15)段画线句子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2分)
16.结合文意,谈谈你对标题“当冰冷与温暖相遇”的理解。(3分)
17.国宝是时光凝练的传奇,记录着我们的过去,也昭示着我们的未来,需要我们代代
守护与传承。读了本文后,请结合文章及生活实际写出你的感受。(4分)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8——20题。(8分)
在阳光下看人
韩志金
①任何人都有优点和缺点。如何看待一个人的优缺点,固然有其客观标准,但也与观察者看人的角度有一定关系。用灰暗心理看人,从人的短处着眼,所看到的缺点自然多于优点,短处多于长处;在阳光下看人,从人的长处着眼,所看到的优点一定多于缺点,长处多于短处、,而用人的正确态度应该是:用人之所长。避人之所短。
②唐代柳宗元在《梓人传》中记述了这样一件事:一个名叫杨潜的“二把刀”木匠,连自己的床都修不好,却声称能造屋,且所要工钱是一般工人的三倍。柳宗元听了大笑,觉得这是个贪图钱财、喜欢吹牛的家伙。后来,在一个很大的造屋工地上,柳宗元又看到这位老兄,只见他发号施令,指挥若定,众多工匠在他的指挥下奋力做事,有条不紊。柳宗元大为惊叹。时这个人应当怎么看?如果把他看成一个“棒槌”弃之不用,无疑埋没了一位出色的工程组织者。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人各有所长,亦各有所短,只要扬长避短,天下便没有不可用之人。
③扬长避短是用人的基本方略,其重点应该在扬长。因为人的长处决定一个人的价值,扬长不仅可以避短、抑短、补短,而且能够强化人的才干和能力,使人的才干和能力不断地成长和发展。舍长以求短,智者难为谋。这里需要区分两种情况:一种是“优势”与“劣势”分明的人。受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人在知识和技能方面的特长具有明显的领域性,一旦离开所适应的领域,这些特长可能变得没有意义。正所谓: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一名职业作家能写出灵动激越的文字,但对图书销售却可能一窍不通。同样,一位营销高手能在图书市场上叱咤风云,但点灯熬夜写出的文字却可能不值几何。用人就要根据人的特长领域区别任用,使其长处得到发展,短处得到弥补或规避。另一种是“优点”与“缺点”并存的人。古人说,有高世之才,必有遗俗之累。一个有着明显长处和强项的人,也常有明显的短处和弱点。有才干的人往往恃才自傲;有魄力的人容易不守常规;意志坚定的人容易固执己见;为人谦和的人又多胆小怕事……人的优点越突出,缺点往往越明显。用人就要破除“任人唯全”的束缚,用其所长,避其所短。给“虎”一座山,给“鲨”一片洋,让其长处和优势得到充分发挥。而不能把无伤大雅的毛病看重,无关痛痒的问题看大,无足轻重的缺点看死,更不能削足适履。
④日本松下电器创始人松下幸之助说,能看出部属长处的人是非常幸福的。光自己一个人能干,能做的事情毕竟是有限的。即使是个卓越超群的人,也无法胜任所有的事情。唯有知人善任的管理者,才能完成超出一己之力的事情。在用人所长的同时,还要容其所短,特别是人的某些失误或过错。接受任务者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由于种种意想不到的原因,任务完成得不够好,或偶尔出现失误在所难免。对于一些方法上的过失,要用宽容心来包容,帮助其总结经验教训,避免再犯同类错误。一出现失误就任意指责,简单处罚,接受任务者就会变得谨小慎微。畏葸不前,甚至会激化矛盾,影响工作。
⑤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在阳光下看人,从人的长处着眼,才能用好更多的人。谁要是指望找到没有缺点的人才任用,那恐怕就得永远孤军奋战了。
18.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本文第②段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请写出本文第③段中画线句子的含义。(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回答问题。(12分)
【一】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 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二】
滕子京负①大才,为众忌嫉。自庆帅谪巴陵,愤郁颇见辞色。文正与之同年,友善,爱其才,恐后贻祸。然滕豪迈自负,罕受人言。正(文正)患无隙以规②之,子京忽以书抵文正,求《岳阳楼记》。故记中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其意盖有在矣。
(节选自范公傅《过庭录》,有删改)
【注】①负:凭仗。②规:劝诫。
21.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 )


展开余下试题A.然则何时而乐耶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翁亭记》)
B.微斯人 斯是陋室(《陋室铭》)
C.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略无阙处(《三峡》)
D.则有去国怀乡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2.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愤郁颇见辞色。
23.语段【一】中第一、二段文字所写的景和所抒的情有什么不同?请简要概述。(3分)
24.从范仲淹、滕子京身上我们能获得哪些启示?(3分)
四.写作(共50分,含卷面分5分)
25.下面两题,任选一题作文。
(1)轻倚时光的路口,听风滑过的声音。记忆中,那一段少年时光令我们难以忘怀:或
轻松愉悦,或焦虑紧张,或幸福甜蜜,或苦涩忧伤……在多彩多味的匆匆流年里,
我们慢慢长大。剪一节青春片段,让它在你的笔下缓缓流淌吧!
请以“成长的滋味”为题写一篇文章。
(2)请以“一路书香一路 ___________ ”为题作文。
要求:①如选第(2)题,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字数不少于600;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保宁中学、阆中中学2018年秋初2016级期中教学质量联合检测
语文答案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
1.C 2.D 3.C 4.A 5.A 6.C 7.D 8.A 9.D 10.B
11. 【答案】(1)千里共婵娟(2)秋草独寻人去后 (3)肯将衰朽惜残年 (4)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5)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6)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2.【答案】(答案:1、花色淡墨,花香清芬。2、表现了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孤芳自赏的品格。 )
13. 【答案】(1)示例:○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孔子 ○2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孟子》;孟子 ○3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屈原 (2) ○1 成语: 悬梁刺股;人和事:东汉的孙敬为发奋读书,将头发悬在房梁上;战国的苏秦读书疲倦时,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2成语:闻鸡起舞(祖逖)○3囊萤映雪(车胤)○4卧薪尝胆(勾践)
14.○1梁家辉在故宫拍戏时有所感悟;○2梁家三代人守护石鼓安然迁徙;○3故宫志愿者们不求回报,助力于文化传承。
【解析】解答此题关键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对文章段落进行划分,找出关键句,对相应的内容进行 概括。第一个故事,结合④一⑧段的内容进行概括; 第二个故事,结合⑩一○14段的内容进行概括;第三个 故事,结合○16一○19段的内容进行概括。
15.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承接了上文故宫人的“家族故事”与“坚守之姿”,引出下文对“人”与“传承”的故事的叙述。
【解析】文章⑩-○14段讲了梁家三代故宫人守护石鼓安然迁徙的故事,○16-○19段讲了故宫志愿者的故事,再根据第○15段画线句子的内容可知,其作用是承上启下。
16.“冰冷”原是形容词,用在这里代指文物;“温暖”也是形容词,这里指围绕文物的各种“人”的活动。文物本性凉,因为有了人,才有了温度。题目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在文物的守护与传承过程中人们所做出的突出贡献,表达了对节目 创意和守护与传承者的赞美。(说明:从对比人手赏析亦可。)
【解析】 抓住第○20段的“国之重器,本性凉。因为人,才更有温度”,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冰冷”和“温 暖”的指代意义,从修辞手法和思想内涵两方面进 行作答。
17.示例一: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与“根”,是“国之重器”。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 就是因为我们有着灿烂的文化,有着中华民族独有 的精神力量。但文化的创造、传承不应该是少数与之相关的人的责任,而是每个人都应肩负的使命。作为中学生,也要担负起传承的使命。只有当文化落实到每一个人身上,它才能焕发真正的活力与生
命力。
示例二:文中梁金生一家几代人在故宫工作,不遗余力地守护国宝。生活中,正是这一个个人、一个个家庭,身体力行、无私奉献,才使得我们的文化得以千年传承。让历史文物所蕴藏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得以彰显,也向世界宣扬着我们泱泱大国的文化自信。作为中华儿女,我们应引以为豪,并努力为文化的传承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解析】 :开放性试题,围绕“守护与传承”,言之有理即可。
18.用人的正确态度是:从人的长处着眼,用人之所长,避人之所短。(2分,答出“用人之所长,避人之所短”即可得全分)
19. 论证方法:举例论证(事实论证)(1分)。作用:用典型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证明了只要扬长避短,天下便没有不可用之人的道理(2分)。
20.含义:有出类拔萃的才能的人,必然会遇到因不合时宜而招致的困境。或“一个有着明显长处和强项的人.也常有明显的短处和弱点。”(2分)
【参考译文】
【二】滕子京很有才华,遭到许多人的嫉妒。从庆州知州(的位置)被贬到巴陵郡,(他的)悲愤郁闷之情常常表现在言语和神态上。范仲淹和他年龄相仿,两人关系很好,也很爱惜他的才华,害怕以后他遭到迫害。但是滕子京很骄傲自负,很少听人劝。范仲淹担心没有机会规劝他的时候,滕子京忽然写信给范仲淹,请他写一篇《岳阳楼记》。所以 (范仲淹)在文中写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他的意思大概就在规劝好友了。
21. 【答案】 B
【解析】A、动词,喜悦,愉快/名词,快乐; B、均是指示代词,“此;这”的意思。C、处在/地方; D、国都/国家。
22.(1)不因外界环境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或喜或悲。 (关键词:以)
(2)(他的)悲愤郁闷之情常常表现在言语和神态上。(关键词:颇、辞色)
23.第一段写的是阴雨天气,描绘了萧条阴冷的景象,抒发了凄凉悲伤的情感;第二段写的是晴朗天气,描绘了春光明媚的景象,抒发了喜悦的情感。
【解析】抓住关键句分别进行概括即可。第一段中,从“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浊浪”等可知其描绘的是萧条阴冷的景象。从“去国怀乡,忧馋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可体会其抒发的是凄凉悲伤的情感。第二段中,从“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等可知其描绘的是春光明媚的景象。根据“此乐何极”“心旷神怡…‘宠辱偕忘”“喜洋洋”等可体
标签:人教版 九年级 上册 期中试卷
相关:关于“四川省南充”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621]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