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期中试卷
阅读:351 2018-11-13
标签:
人教版
高三
上册
期中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51]
河北省隆化县存瑞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河北省隆化存瑞中学2018—2019年度上学期高三期中考试
语 文 试 题
一、选择题(共36题,其中1—32题每题2分,33—36题每题3分,共76分)
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申之以孝悌之义 申:反复陈述
B.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 作:创作
C.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俟:等待
D. 木直中绳 中:合乎,符合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B项,作:站起来。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对下列各句中加线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已:停止
B.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疾:强
C. 余嘉其能行古道 古道:指古人流传下来的各种优良传统
D. 务耕织,修守战之具 务:从事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C项,“余嘉其能行古道”,从文中来看,《师说》是一篇说明教师的重要作用、从师学习的必要性以及择师的原则的论说文。此文抨击当时“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错误观念,倡导从师而学的风气,此处的“古道“应指古人从师学习的风尚。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3.对下面词语的解释,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数罟不入泠池 数:密
②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跬:古代称跨出两脚为“跬”
③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爱:爱惜,珍惜
④郯子之徒 徒:徒弟,弟子
⑤召有司案图 案:通“按”,审察,察看
⑥除臣洗马 除:授予官职
⑦连辟公府不就 辟:征召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④⑤⑥ D. ⑤⑥⑦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②“跬”,古称一举足(一脚向前迈出后着地)的距离为跬,两举足的距离为步。③“爱”,吝惜。不吝惜珍器重宝、肥饶之地。④“徒”,一类人。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 引赵使者蔺相如(延请) 涂有饿殍而不知发(通“途”,道路)
妙尽璇机之正(道理、规律) 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特,只,不过)
B. 如惠语以让单于(责备,责问) 且相如素贱人(素,向来,本来)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吝惜) 王无罪岁(归咎、归罪)
C. 君子不齿(并列、排列)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当,应当)
有所希冀(希冀,企图)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弱点、毛病)
D. 称为政理(清明,太平) 武帝嘉其义(宜,做事合乎情理)
非抗于九国之师也(强大) 更相为命(更相,交互)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B项,“案”,通“按”,审察、察看;C项,“当”,充当;D项,“抗”,匹敌、相当。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5.下列加点词全是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2分)
①磨牙吮血②整顿衣裳起敛容③暮去朝来颜色故④秦人开关延敌⑤人生如朝露⑥于是相如前进缶⑦小学而大遗⑥覆盖周密无际
A. ①③④⑥⑦ B. ②③④⑤⑥ C. ②③④⑤⑧ D. ②③④⑥⑦
【答案】D
浏览完整试题
【解析】
试题分析:①“吮血”是吮吸鲜血,古今意思一样;②“整顿”古义整理,今义检查处理;③“颜色”古义:容貌。今义:①由物体发射、反射或透过的光波通过视觉所产生的印象。④“开关”古义是指打开城门上的关门,现在指的是控制器;⑤“朝露”早晨的露水,比喻存在的时间短,比喻人生短促;⑥“前进”,“前”是“走上前”,“进”是“进献”,两个字并不是连在一起的,是两个词,今天的“前进”就是一个词,就是向前走的意思了;⑦“小学”,古代的意思是小的方面学习,今天的意思是教育小学生的教育机构;⑧“周密”,古义:四周严密。今义:周到细致。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6.选出“以”字的意思与例句相同的一组( )(2分)
例: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
①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 ②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③王好战,请以战喻 ④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⑤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⑥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
⑦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⑧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A. ①②⑤ B. ②③⑥ C. ②⑤⑦ D. ④⑥⑧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例句,以:介词,因为;①以:介词,把;②以:介词,因为;③以:介词,用;④以:介词,在;⑤以:介词,因为;⑥以:连词,表目的,来;⑦以:介词,因为;⑧以:介词,用。故选C。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7.对下列各句中“而”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然而不王者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③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
④吾尝终日而思矣 ⑤蟹六跪而二螯 ⑥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⑦人非生而知之者
A. ①②/③⑦/④⑥/⑤ B. ①②/③⑤/④/⑥⑦
C. ①②/③⑤/④⑥/⑦ D. ①②/③⑥/④⑤/⑦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虚词的用法。“而”的用法,要着眼“意义”和“用法”两点,“意义”是就表意而言的,“用法”是就词性而言的。解答此题时,需要逐项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用法,都是作为连词来用,只是表示的关系不同,①②表转折;③⑤表并列;④⑥表修饰;⑦表顺承。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字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②臣请入,与之同命 ③公为我献之
④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⑤及其所之既倦 ⑥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⑦知来者之可追 ⑧每览昔人兴感之由 ⑨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
⑩奋六世之余烈
A. ①③/②⑤/④⑥⑩/⑧⑨/⑦ B. ①⑤/②③/④⑧⑩/⑥⑦/⑨
C. ①/②③/④⑧⑩/⑤⑥/⑦⑨ D. ①⑧/②③/ ④⑤/⑥/⑦⑨⑩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虚词“之”的含义和用法。①“之”为动词,去、到,“何之”为“之何”的倒装,是“去哪里”的意思;②“之”为代词,他;③“之”为代词,指带来的礼物;④“之”为助词,的;⑤“之”为动词,往、到达,“所之”可译为所喜欢的;⑥“之”,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⑦“之”为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⑧“之”为助词,的;⑨“之”为代词,这、这些;⑩“之”为助词,的。故此题答案应为B项。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9.下列句子中的“焉”字,与例句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A. 犹且从师而问焉 B. 圣心备焉
C.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D. 蛟龙生焉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与用法。例句中的“焉”为兼词,相当于“于此,于之”,从这里D项中的“焉”与此同义。A项中的“焉”是代词,他;B项“焉”为句末语气词;C项“焉”是疑问代词,哪里,怎么(多用于反问)。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10.选出对下列各句中加点介词“于”字意义解说正确的一项( )(2分)
①寡人之于国也 ②则移其民于河东 ③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④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⑤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A. ②④相同
B. ②③⑤相同
C. ①⑤相同
D. ①②③④⑤各不相同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①介词,对于;②介词,到;③介词,比;④介词,在;⑤介词,与、跟、同。所以选D项。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1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良庖岁更刀,割也 ②浴乎沂,风乎舞雩 ③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④将成家而致汝 ⑤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⑥项羽军壁垓下
A. ①⑤/②⑥/③/④ B. ①⑤/②④/③⑥
C. ①⑥/②⑤/③④ D. ①⑥/②④/③/⑤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①“岁”,每年;⑤“手”,亲手,都是名词作状语。②“风”,吹风;⑥“壁”,驻军,都是名词作动词。③“鉴”,以……为鉴,意动用法。④“致”,使……来,使动用法。
【考点定位】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12.下面加点词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填然鼓之 ②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③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④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⑤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⑥反欲斗两主,观祸败。 ⑦大将军邓鸷奇其才
A. ①②③/④⑤⑥/⑦ B. ①②/③⑥/④⑤⑦
C. ①②/③⑥⑦/④⑤ D. ①②③/④⑤⑦/⑥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①“鼓”,名词活用为动词,击鼓;②“水”,名词活用为动词,游泳;③“帝王”,名词活用为动词,成为帝王、称王称帝。④“耻”,意动用法,以……为耻;⑤“羞”,意动用法,以……为羞;⑦“奇”,意动用法,以……为奇。⑥“斗”,使动用法,使……斗争。综合D项正确。
【考点定位】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13.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②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③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展开余下试题
④侧身西望长咨嗟 ⑤天下云集响应 ⑥王无罪岁 ⑦尊贤而重士 ⑧履至尊而制六合
⑨谨庠序之教 ⑩杖汉节牧羊
A. ①②/③⑦/④⑤/⑥⑧⑨/⑩ B. ①③/②⑩/④⑤/⑥⑧⑨/⑦
C. ①⑦/②⑨/③④/⑤⑧⑥/⑩ D. .①③/②⑨/④⑤/⑥⑧⑩/⑦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①③使动用法,②⑨形容词作动词,④⑤名词作状语,⑥⑧⑩名词作动词,⑦形容词作名词。
【考点定位】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14.下列对各句加点词的活用现象进行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②日夜望将军至 ③箕踞以骂曰 ④使使以闻大王 ⑤群臣怪之 ⑥其人居远 ⑦太子迟之 ⑧常以身翼蔽沛公
A. ①④\②③⑧\⑥\⑤⑦ B. ①⑤⑦\②⑧\④\③⑥
C. ①⑤⑦\②⑤\③⑧\④ D. ①④\②③\⑧\⑤⑥⑦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①亡:使动用法,使……灭亡;②日夜:名词作状语,早晚;③箕:名词作状语,像簸箕一样;④闻:使动用法,使……知道;⑤怪:意动用法,以……为怪;⑥远:形容词作名词,远方,远地;⑦迟:意动用法,以……为迟;⑧翼:名词作状语,像鸟翅膀一样。故选A。
【考点定位】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15.从词类活用的角度,下列句子分类正确的是( )(2分)
①吾将买田而归老焉 ②旦视而暮抚 ③以至于剑拔十寻者 ④端章甫
⑤爪其肤以验其生枯 ⑥初不自贵重 ⑦名我固当 ⑧驼业种树
⑨非有能硕茂之也 ⑩函梁君臣之首
A. ①/②/③④⑤⑦⑧⑩/⑥/⑨ B. ①/②③/④⑤⑦⑩/⑥⑧/⑨
C. ①/②/③④⑤⑦⑩/⑥⑧/⑨ D. ①/②③/④⑤⑦⑧⑩/⑥/⑨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①老:形容词做动词,养老。②旦:名词做状语,早晨。③剑:名词做状语,像剑一样。④端章甫:名词做动词,穿着礼服,戴着礼帽。⑤爪:名词做动词,掐破。⑥重: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重,可译为“看重”。⑦名:名词做动词,叫名字。⑧业:名词做动词,以种树为业。⑩函:名词做动词,用函子装。⑨硕茂: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它长得高大茂盛。故此题答案应为D项。
【考点定位】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16.按照句式类型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②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③蹑足行伍之间 ④不拘于时,学于余 ⑤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⑥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⑦因人京师,观太学
A. ①/②⑥/③⑦/④⑤
B. ①/②⑤/③④/⑥⑦
C. ①⑦/②/③④/⑤⑥
D. ①⑦/②⑤/③/④⑥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①为判断句。②中“利”“强”分别修饰“爪牙”“筋骨”,定语后置句;⑥中“亡罪夷灭”修饰“大臣”,定语后置句。③省略句,省略介词“于”;⑦省略句。④“于”,表示被动;⑤“见……于”,表示被动,都为被动句。
【考点定位】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17.下列各句从句式特点上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青,取之于蓝 ②申之以孝悌之义 ③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④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⑤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⑥君何以知燕王 ⑦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 ⑧今臣亡国贱俘
A. ①②/③⑥/④⑤/⑦⑧ B. ①⑦/②④/③⑤/⑥⑧
C. ①②/③⑦/④⑥/⑤⑧ D. ①⑧/②④⑤/③⑦/⑥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①②介宾短语(状语)后置。③⑦被动句。④⑥宾语前置。⑤⑧判断句。
【考点定位】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18.下列选项中对句子特殊句式的分类,正确的是( )(2分)
①而君幸于赵王 ②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③何以知之
④见犯乃死 ⑤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 ⑥求人可使报秦者
⑦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 ⑧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A. ①④/②⑥/③⑧/⑤⑦ B. ①⑦/②④/③⑧/⑤⑥
C. ①④/②⑥/③⑤/⑦⑧ D. ①⑦/②⑥/③⑤/④⑧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①④被动句;②⑥定语后置句;③⑧宾语前置句;⑤⑦省略句。
【考点定位】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19.下面文言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无乃尔是过与 ②求人可使报秦者 ③我持白璧一双 ④以为莫己若者 ⑤失其所与,不知 ⑥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 ⑦则噪而相逐 ⑧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A. ①④⑦/②③/⑤/⑥⑧ B. ①④/②③/⑤⑧/⑥⑦
C. ④⑦/②③/⑤①/⑥⑧ D. ①④⑦/②③⑤/⑥⑧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①句,宾语前置句;②句,定语后置句;③句,定语后置句;④句,宾语前置句;⑤句,判断句;⑥句,被动句;⑦句,宾语前置句;⑧句,被动句。故选A。
【考点定位】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20.下列各项中,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①不吾知也 ②理,非吾业也 ③其又何尤 ④庖丁,解牛者也 ⑤斯用兵之效也 ⑥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⑦惟兄嫂是依 ⑧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
A. ①②/③⑥⑦/④⑤⑧ B. ①②/③⑥⑧/④⑤⑦
C. ①③⑦/②④⑤/⑥⑧ D. ①③⑦/②⑥⑧/④⑤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①宾语前置句,正常的语序应为“不知吾也”;②判断句,“也”表判断;③宾语前置句,正常的语序应为“其又尤何”;④判断句,“也”表判断;⑤判断句,“也”表判断;⑥被动句,“为”表被动;⑦宾语前置句,“惟……是”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此句正常的语序为“惟依兄嫂”;⑧被动句,“诛”的意思是“被诛杀”。故此题答案为C项。
【考点定位】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2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郑余庆,字居业。余庆少善属文擢进士第严震帅山南西道奏置蕃府贞元十四年拜中书侍郎每奏对多傅经义素善度支使于邳,凡所陈,必左右之,坐事贬。又岁旱饥,朝廷议赈禁卫十军,为中书史漏言。叠二忤,故贬郴州司马。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余庆少善属文/擢进士第/严震帅山南/西道奏置幕府/贞元十四年/拜中书侍郎/每奏对/多傅经义
B. 余庆少善属文/擢进士第/严震帅山南西道/奏置幕府/贞元十四年/拜中书/侍郎每奏对/多傅经义
C. 余庆少普属文/擢进士第/严震帅山南/西道奏置幕府/贞元十四年/拜中书/侍郎每奏对/多傅经义
D. 余庆少善属文/擢进士第/严震帅山南西道/奏置幕府/贞元十四年/拜中书侍郎/每奏对/多傅经义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山南西道”指的是山南西道节帅,“奏”是上奏的意思,排除A项、C项。“中书侍郎”是官职,不应断开,结合句意分析,排除B项。句意:余庆年轻时擅长写文章,考中进士科。严震任,上奏留他在幕府任职。贞元十四年,被授予中书侍郎。每当上奏对答,多陈述经义。
【参考译文】
郑余庆,字居业人。余庆年轻时擅长写文章,考中进士科。严震任山南西道节帅,上奏留他在幕府任职。贞元十四年,被授予中书侍郎。每当上奏对答,多陈述经义。他向来与度支使于邳交好,于邳凡是有所陈述,郑余庆一定会帮助他,于邳因事被贬官。又逢干旱饥荒,朝廷商议赈济禁卫十军,被中书史泄漏消息。叠加这两次过错,所以被贬为郴州司马。
展开余下试题
【考点定位】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2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宣和末高丽人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素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给事中许翰以为傅论议虽偶与轼合,意亦亡他,以职论事而责之过矣,翰亦罢去。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
B. 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罝/
C. 宣和末/髙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田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拭奏/贬蕲州安置/
D. 宣和末/髙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罝/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文言文断句一是看句意,一是分析动词和附近名词的关系。从句意上看,这句话的意思是:宣和末期,高丽入宋朝进贡,使者所过的地方,调发民夫修整船只,引起骚动且用度颇多,孙傅说:“滥用民力妨碍农事,而且对于中原之国来说又没有丝毫的好处。”宰相认为他的言论与苏轼相同,上奏降贬孙傅把他安置在蕲州。从动词和名词的关系来看,动词“贡、过、谓 ”的发出者分别是“高丽、使者、宰相”,所以以上动词应该紧跟着发出动作的主语,中间不可断开,故可以排除C、D。而选项A、B的不同只在于动词“奏”的主语是谁,很明显,“奏”不是孙傅自己发出的,也不是突然冒出的苏轼发出的,而是宰相发出的动作,故“奏”不应紧跟名词“苏轼”,所以排除B,正确答案是A。
【参考译文】
宣和末期,高丽入贡,使者所过之处,调发民夫修船,引起骚动,用度又颇多。孙傅说:“滥用民力妨碍农事,而对于中国没有丝毫好处。”宰相认为他的言论与苏轼相同,上奏降贬他在蕲州安置。给事中许翰认为孙傅议论虽然偶然与苏轼相同,但没有他意,以职论事而受到指责实在过分了。许翰也被罢贬。
【考点定位】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2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玉珍之攻重庆也,道泸,部将刘泽民荐刘桢。玉珍往见,与语大悦,即日延至舟中,尊礼备至。次年,桢屏人说曰:“西蜀形胜地大王抚而有之休养伤残用贤治兵可以立不世业不于此时称大号以系人心一旦将士思乡土瓦解星散大王孰与建国乎”玉珍善之,乃谋于众,以二十二年春僭即皇帝位于重庆,国号夏,建元天统。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西蜀形胜地/大王抚而有之/休养伤残/用贤治兵/可以立不世业/不于此时称大号以系人心/一旦将士思乡土/瓦解星散/大王孰与建国乎/
B. 西蜀形胜地大/王抚而有之/休养伤残/用贤治兵/可以立不世业不/于此时称大号以系人心/一旦将士思乡/土瓦解星散/大王孰与建国乎/
C. 西蜀形胜地/大王抚而有之/休养伤残/用贤治兵/可以立不世业/不于此时称大号以系人心/一旦将士思乡/土瓦解星散/大王孰与建国乎/
D. 西蜀形胜地大/王抚而有之/休养伤残/用贤治兵/可以立不世业不/于此时称大号以系人心/一旦将士思乡土/瓦解星散/大王孰与建国乎/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文言断句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句中“大王”“瓦解”一个词语,不要断开,“立不世业”是“可以”的谓语,湖面断开。
【参考译文】
明玉珍进攻重庆,经过泸州时,部将刘泽明向他推荐刘桢。明玉珍前去会见刘祯,与刘桢交谈之后,十分高兴,当日就将刘桢迎接到船中,尊敬礼待十分周到。次年,刘桢避开众人劝说明玉珍:“西蜀地势优越,大王如果占据了它,休养伤残将士,起用贤人统率军队,便可以建立不世功业。而如果不在此时称帝来维系人心,一旦将士思念乡土,军队就会像瓦一样破碎,像星星一样离散,到那时大王靠什么去建立国家呢?”明玉珍觉得他说的有理,便与部众商议,于二十二年春在重庆即皇帝位,国号夏,建元天统。仿效周制,设立六卿。将蜀地分为八路,更改府州县的官名。
【考点定位】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2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弃疾雅善长短句,悲壮激烈,有《稼轩集》行世。咸淳间史馆校勘谢枋得过弃疾墓旁僧舍有疾声大呼于堂上若鸣其不平自昏暮至三鼓不绝声枋得秉烛作文旦且祭之文成而声始息。德祜初,枋得请于朝,加赠少师,谥忠敏。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咸淳间/史馆校勘谢枋得过弃疾/墓旁僧舍有疾声/大呼于堂上/若鸣其不平/自昏暮至三鼓不绝声/枋得秉烛/作文旦且祭之/文成而声始息
B. 咸淳间/史馆校勘谢枋得过弃疾/墓旁僧舍有疾声/大呼于堂上/若鸣其不平/自昏暮至三鼓不绝声/枋得秉烛作文/旦且祭之/文成而声始息
C. 咸淳间/史馆校勘谢枋得过弃疾墓旁僧舍/有疾声大呼于堂上/若鸣其不平/自昏暮至三鼓不绝声/枋得秉烛作文/旦且祭之/文成而声始息
D. 咸淳间史馆校勘/谢枋得过弃疾墓旁僧舍/有疾声大呼于堂上/若鸣其不平/自昏暮至三鼓不绝声/枋得秉烛作文/旦且祭之/文成而声始息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首先把语句放入文本,结合上下文理解句子的含义,“咸淳间,史馆校勘谢枋得过弃疾墓旁僧舍,有疾声大呼于堂上,若鸣其不平,自昏暮至三鼓不绝声。枋得秉烛作文,旦且祭之,文成而声始息”,这句话的含义是“咸淳年间,史馆校勘谢枋得路过辛弃疾墓旁的庙宇,听到有急促的声音在堂上大呼,好像在鸣发心中的不平,从傍晚到半夜一直不停。枋得拿着蜡烛写文章,准备天亮祭祀辛弃疾,文章写成声音才停止”,圈出句子中的名词和代词,如“咸淳”“史馆校勘谢枋得”“弃疾墓旁僧舍”“堂上”“枋得”等,然后依据语法关系进行排除,如“史馆校勘”应是“谢枋得”的官职,二者不能断开,故排除D项,如“过”意思是“路过”,从句中来看,应是“路过”“辛弃疾墓旁的僧舍”,而“疾声”应是从“堂上”传来的,故排除AB两项,应选C项。
【参考译文】
辛弃疾擅长作词,词风悲壮激烈,有《稼轩集》流传于世。咸淳年间,史馆校勘谢枋得路过辛弃疾墓旁的庙宇,听到有急促的声音在堂上大呼,好像在鸣发心中的不平,从傍晚到半夜
上一篇:
河南省新乡县一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
下一篇:
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第二中学2019届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
标签:
人教版
高三
上册
期中试卷
相关:
关于“河北省隆化”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51]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