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期中试卷
阅读:415 2018-11-12
标签:
人教版
八年级
上册
期中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15]
浙江省慈溪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2018 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区域语文期中试卷
考生须知:
本卷共有6 页,19题,总分120分,考查时间 120 分钟。
一、书写(5分)
本题根据卷面书写情况评分。请你在答题时努力做到书写正确、工整。
二、积累与运用(23分)
1.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汉字或选读音。(4分)
大军横渡长江中,我们认识了拥有ruìbùkědāng( ▲ )的气概的人民解放军;在《飞天 凌空》中,跳水姑娘吕伟跳水时的xiāosǎ( ▲ )、轻盈,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藤野先生》中,藤野先生对作者的教诲jiāojiào( ▲ )让我们记忆犹新;在《回忆我的母亲》中,劳碌réncí( ▲ )宽厚的母亲让我们对她充满了敬爱之情……
2. 古诗文名句默写。(10分)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树树皆秋色,(1)( ▲ )”是秋意颇浓的山野之美;“晴川历历汉阳树,(2)( ▲ )”是登楼远眺的江景之美;(3)“(▲ ),长河落日圆”是塞外大漠雄浑壮丽之美;(4)“( ▲ ),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笔下西湖早春的花草之美。
然览物之情,各有不同,面对奇山幽谷,吴均产生了鄙弃尘俗之念:“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5)( ▲ ),窥谷忘反。”;面对傲雪凌霜的松柏,刘桢发出了“(6)( ▲ )?松柏有本性”的赞叹;面对情谊深厚的故乡水,李白抒发的是(7)“( ▲ ),万里送行舟”的思乡之情;面对流离失所的海民,曹植咏叹家园荒芜,狐兔出没:柴门何萧条, (8)( ▲ );面对衰老,曹操要老当益壮:(9)( ▲ ),( ▲ )。
3.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文言词语。(6分)
(1)略无阙处 ▲ (2)夕日欲颓 ▲ (3)任意东西 ▲
( 4)念无与为乐者 ▲ (5)鸢飞戾天者 ▲ (6)相与步于中庭 ▲
4. 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3分)
A.三峡,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在长江上游重庆奉节和湖北宜昌之间。
B.以官职相称,自古就有,文题《答谢中书书》中的“谢中书”即是这种称呼。
C.古人根据月亮的变化来记月,月初为朔,月中为望,月末为晦,月缺月圆,聚散离合。
D.夸张这种修辞手法,就是过分夸大写的内容,如:她哭得地动山摇,把她哭的很有影响力给强调突出了,能引起读者的联想和共鸣。
三、阅读理解(46分)
(一)阅读(14分)
§一 举国大迁移(节选)
红军说到它时,一般都叫“二万五千里长征”,从福建的最远的地方开始,一直到遥远的陕西西北部道路的尽头为止,(《长征记》,一军团编,一九三六年八月预旺堡)……
①长江的尽头是荒山野岭的云南境内,流经深谷高峰,水深流急,有的地方高峰突起,形成峡谷,长达一、二英里,两岸是悬崖峭壁。少数的几个渡口早已为政府军所占领。蒋介石感到很高兴。他现在下令把所有渡船撤至北岸焚毁,然后他命自己的部队和龙云的军队开始包抄红军,希望在这条有历史意义的和险阻莫测的长江两岸一劳永逸地把红军消灭掉。
红军好像不知道自己的命运似的,仍继续向西面的龙街分三路急行军,那里的渡船已经焚毁,②南京的飞行员报告,红军一支先锋部队在造一条竹桥。蒋介石更加信心百倍了,造一条桥要好几星期时间。但是有一天晚上,有一营红军突然悄悄地倒过方向,强行军一天一夜,像奇迹一样, 走了八十五英里,到傍晚时分到达附近其他一个唯一可以摆渡的地方——皎平渡。他们穿着缴获的国民党军服,在黄昏时分到了镇上,没有引起任何注意,悄悄地解除了驻军的武装。
浏览完整试题
渡船早已撤到北岸——但没有焚毁!(红军远在好几百里外,反正不到这里来,为什么要烧掉渡船呢?政府军可能是这样想的。) 但是怎样才能弄一条船到南岸来呢?到天黑后,红军押着一个村长到河边,大声喊叫对岸的哨兵,说是有政府军开到,需要一只渡船。对岸没有起疑,派了一只渡船过来。一只“南京”部队就鱼贯上了船,不久就在北岸登陆——终于到了四川境内。他们不动声色地进了守军营地,发现守军正在高枕无忧地打麻将,枪支安然无事地靠在墙边。红军叫他们“举起手来”,收了武器,他们只得张口瞠目地瞧着,过了好久才明白,自己已成了原来以为还要三天才能到达的“土匪”的俘虏。
与此同时, 红军主力部队大举进行了反方向进军,到第二天中午先锋到达皎平渡。现在过河已不是难事了。六条大船昼夜不停地运了九天。全军运到四川境内,没有损失一兵一卒。渡江完成后,红军马上破坏了渡船,躺下来睡觉。两天后蒋军到达河边时,他们的敌军的殿后部队在北岸高兴地叫他们过去,说游泳很舒服。政府军不得不迂回二百多英里才能到最近的渡口,因 此红军把尾巴甩掉了。总司令一怒之下飞到了四川,在红军的进军途上部署新的部队,希望在另外一个战略要冲——大渡河——切断他们。
§二 “红小鬼”(节选)
在开了枪眼的雉堞上刚兜了一半,我就遇见了一队号手——这时总算在休息,这叫我感到高兴,因为他们的响亮号声已接连不断地响了好多天了。他们都是少年先锋队员,不过是小孩子,因此我停下来对其中一个号手谈话时就采取了一种多少是父辈的态度。他穿着网球鞋、灰色短裤,戴着一顶褪了色的灰色帽子,上面有一颗模模糊糊的红星。但是,帽子下面那个号手可一点也不是褪色的:红彤彤的脸,闪闪发光的明亮眼睛,这样的一个小孩子你一看到心就软了下来,就象遇到一个需要友情和安慰的流浪儿一样。我想,他一定是非常想家的吧。可是很快我就发现自己估计错了。他可不是妈妈的小宝贝,而已经是位老红军了。他告诉我,他今年十五岁,四年前在南方参加了红军。
“四年!”我不信地叫道。“那么你参加红军时准是才十一岁啰?你还参加了长征?”
“不错,”他得意洋洋有点滑稽地回答说。“我已经当了四年红军了。”
“你为什么参加红军?”我问道。
“有一年,红军来到漳州附近。我翻过山头,去请他们帮助我们的家,因为我们很穷。他们待我很好。他们暂时把我送到学校去读书,我吃得很饱。几个月以后,红军占领了漳州,来到我们村子上。地主、放债的和做官的都给赶跑了。我家分到了地,用不着再缴税缴租了。家里的人很高兴,都称赞我。我的两 个哥哥参加了红军。”
③“农民喜欢红军吗?”
“喜欢红军?他们当然喜欢。红军分地给他们,赶走了地主、收税的和剥削者。”(这些“红小鬼”都有他们的马克思主义词汇!)
“但是说实在的,你怎么知道他们喜欢红军呢?”
“他们亲手替我们做了一千双、一万双鞋子。妇女给我们做军服,男子侦察敌人。每户人家都送子弟参加我们红军。老百姓就是这样待我们的!”
不用问他是不是喜欢他的同志;十三岁的孩子是不会跟着他所痛恨的军队走上六千英里的。
红军里有许多像他一样的少年。
5. 小珍班级要搞一期《红星照耀 中国 》
名著专题阅读成果展示。小珍突然有事,
右图的长征路线图还有四个空格没填写好,
请你帮小珍同学把长征路上的重要经历
(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四渡赤水、
过草地)填充好,明天要交路线图哦(4分)
A. ▲ B. ▲ C. ▲ D. ▲
6. 有人对小珍说,记实作品,没什么
看头,特别写作方面,没什么可取之处。
小珍在归纳“写作方面,我从里面学到啥
好写法”时,发现划线的①②③三个句子
是挺有用的,你能任选一句帮她解惑吗?(4分)
我选( ▲ )句,_________▲__________
7. 小珍说其实还有一个疑惑没解决,“红星”凭什么能照耀中国?你能结合上面两文和下面材料说说为什么吗?至少说出三个理由让她心服口服。(6分) ▲
§三:毛泽东在离开家乡后,在长沙学习了很多感兴趣的课程,接受了当时的一些新思想,后来进入湖南师范学习,在那里接触了更多的革命思想,考察湖南农村现状。后来在北京,在许多人打算出国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的时候,他选择了继续留在国内,期间接触了胡适和陈独秀,并来往于大江南北,开展一些革命活动和 调查研究,接受马克思主义对历史的正确解释,坚定了马克思主义的信仰。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各题(13分)
伟大而孤独的作家——列夫•托尔斯泰
1828年9月9日,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出生于距莫斯科不远的雅斯纳亚-波良纳的贵族庄园。他出身名门,世袭伯爵。两岁丧母,九岁逝父,在伯母的照料和家庭教师的精心指导下长大。16岁时,托尔斯泰考入喀山大学东方语系。三年后,他中断学业,回家经营庄园。1851年,托尔斯泰到他哥哥所在的军队中当一名下级军官。1855年,他参加了著名的塞瓦斯托波尔保卫战。此役中,托尔斯泰英勇善战,屡建战功。
从1852年开始,《现代人》杂志上发表了托尔斯泰的自传体中篇小说《童年》,这是他步入文坛的处女作。在《童年》中,托尔斯泰通过对小主人公孤独而又富有诗意的内心世界的细微描写,展示了一个出身贵族家庭、聪颖、敏感而又孤独的儿童的精神成长过程。到1864年,托尔斯泰的20多篇中、短篇小说,已经足以让他有资格置身于俄罗斯一流作家的行列。随着《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两篇长篇巨著的先后问世,托尔斯泰开始赢得世界声誉,成为一代文学世匠。《战争与和平》的写作开始于1864年,托尔斯泰以俄罗斯抵抗拿破仑侵略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以高度现实主义的描写,将丰富的生活素材和众多人物编织成一幅19世纪初期俄国生活的历史图景。罗曼•罗兰说,《战争与和平》是“我们的时代最伟大的史诗,是近代的《伊利亚特》”。从1873到1877年,托尔斯泰用5年的时间完成了另一巨著——《安娜•卡列尼娜》。动笔之初,他只想写一个上流社会已婚妇女失足的故事。而在1877年最后的定稿中,小说的重心发生了改变,主要描述了农奴制度被废除后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所产生的灾难性后果:贵族阶级家庭关系的瓦解和道德的沦丧,贵族走向没落及农村中阶级矛盾的激化。陀思妥耶夫斯基十分推崇,称“《安娜•卡列尼娜》是欧洲文坛上没有任何一部作品可以与之相媲美的、白璧无瑕的艺术珍品。作者本人是空前绝后的艺术大师”。
展开余下试题
从1889年开始,托尔斯泰耗时10年,在71岁的时候完成了《复活》这一晚年最重要的作品。在法庭上,男主人公聂赫留道夫认出玛斯洛娃是当年他放纵和引诱的牺牲品后,灵魂被深深震动了。在作品中,孤独而内省的托尔斯泰将聂赫留道夫塑造为一个为自己和本阶级的罪恶而忏悔,决心用自己的行动来赎罪的形象。这是19世纪末批判现实主义的杰作之一,它撕去了贵族资产阶级俄国的一切假面具,无情地批判了俄国社会的虚伪本质。
回顾托尔斯泰的一生,他不仅仅是一位文学巨匠,有关人生目的、宗教和社会的阐述又使他成为一位有世界影响的思想家。
托尔斯泰从没放弃对人生真谛的执著追求。他一直在思考,社会上层与下层、地主与农奴之间的隔阂与矛盾在哪里,农民贫困的根源何在,这突出反映了他的人道主义思想。
1847年托尔斯泰退学回家,在自己的庄园尝试改革,设计了一个庄园改造计划。他去了庄园附近五个村子中最穷苦的一个,给贫苦农民送茅草、修房子。然而,这位年轻伯爵的梦想在俄国社会的现实面前成了泡影。不服输的托尔斯泰在1859年到1862年之间几乎中断了自己的文学创作,先后在自己的庄园及其他附近农村为农民子弟创办了20多所学校。他的教育方法就是同孩子自由交谈。
1861年,托尔斯泰还担任起调解地主与农民之间纠纷的职责。他维护农民权益,因而受到贵族农奴主的敌视并引起了沙皇政府的注意。这一期间同农民的频繁接触,为他后来世界观的转变奠定了基础。
1868年,托尔斯泰受到德国叔本华唯心主义哲学的影响,怀疑生存的目的和意义,开始了新的思想危机和新的探索时期。在1879年写成的《忏悔录》中,他谈到了当时的情况:“我感到迷茫,不知所措,人也变得忧郁了……”这样,他开始转向宗教,有规律地去教堂,早晚在书斋中祷告。
在人生的最后几年,托尔斯泰发誓要改变自己的贵族化生活方式,不时地参加体力劳动,自己耕地、缝鞋,为农民盖房子、砌炉子。为实现平民化夙愿,孤独的他曾三次离家出走。结果在第三次出走的时候,因为不幸患上肺炎,出走10天后在阿斯塔波沃车站的站长室逝世……
1910年,最后一次出走的托尔斯泰被送回雅斯纳 亚-波良纳,因为生于兹葬于兹,这个庄园被称作托尔斯泰的“摇篮和墓地”。百年来,墓冢吸引着成百上千的朝拜者。说是坟墓,其实外表看起来不过是一个“长方形的土堆”,前面没有墓碑,更无墓志铭,甚至连托尔斯泰的这个名字都见不到。奥地利作家茨威格曾经充满深情地赞许托翁的墓地,那是“人间最美的、感人至深的、最温暖的坟墓”。
(选自《光明日报》,作者韩显阳,有删节)
8. 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3分)
A.本文以时间为叙事线索,翔实地介绍了托尔斯泰在文学和思想上的辉煌成就及深远影响,清晰地勾勒了这位文学巨匠一生的轨迹,饱含对托尔斯泰的敬重爱戴。
B.托尔斯泰一生都在思考农民贫困的根源并力图找到解决的办法。他亲自耕种,为农民盖房子,为农民孩子办学校……在这 些努力都失败之后,他选择了皈依宗教。
C.1847年,托尔斯泰从喀山大学东方语系退学回家,决定改变自己贵族化的生活方式,实现平民化的愿望,他在自己的庄园尝试改革,设计了一个庄园改造的计划。
D.《安娜•卡列尼娜》一开始只想讲述一个上流社会已婚妇女失足的故事,但最后却变成对农奴制度被废除后俄国社会各阶层种种矛盾和痼疾的深度审视和剖析。
9. 结合托尔斯泰一生事迹和成就,分析“伟大而孤独”体现在哪些方面。(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10. 文中第二段引用罗曼•罗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话有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本文对你学写传记有帮助吗?请结合文章阐述理由。(4分)______▲________
(三)文言文比较阅读。(13分)
【甲】自 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睛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呜三声泪沾裳。
【乙】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
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暮则傃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
12. 下列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 B. 或王命急宣 或立于陂田
C. 其间千二百里 作亭于其上 D. 故名之曰“放鹤亭”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
13. 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
14. 翻译:(4分)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_____▲______________
(2)暮则傃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 __________▲________
15. 两文都写了四季的景色,分析它们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4分)_____▲_____
(四)古诗词鉴赏(6分)
请你参与小雨和小王的学习过程,帮他们完成对话。
夜半闻横管(宋)程俱①
秋风夜搅浮云起,幽梦归来度寒水。
一声横玉静穿云,响振疏林叶空委。
曲终时引断肠声,中有千秋万古情。
金谷②草生无限思,楼边斜月为谁明。
[注]①程俱:在南宋小朝廷为官,正直敢言,颇著气节。②金谷:即金谷园,位于中原洛阳。
16. 小雨说:我觉得这是一首律诗,不是很严谨的律诗,从句数、字数、对偶、押韵可看出。(3分)
小王说:我来印证你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小王问:此诗对笛声的描写很多,说说描写笛声的主要表现手法和作用吧。(3分)
小雨说:好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46分)
18. 小作文:把这篇特写改成一则短小的消息(6分)
跳水天后续写传奇
2000年9月28日,澳大利亚悉尼,第二十七届奥运会女子单人3米跳板跳水决赛正在进行。
中国运动员在女子单人3米跳板跳水项目上的优势非常明显:决赛开始时,排名第一的中国选手郭晶晶领先分数最高的外国选手17分之多。另一名中国选手伏明霞则是此前两届奥运会冠军的得主,但她毕竟退役两年,2000年3月份才进入国家队集训。此番竞技,究竟二人谁能“折桂”?
比赛开始了。郭晶晶先跳。走板——起跳——向内翻腾2周半——入水,107B完成得很好,郭晶晶获得了72.54分。轮到伏明霞了,只见她略微舒了一口气,随后便沉着地开始走板,也是107B,但她只得了64.17分。
伏明霞似乎并没有注意到泳池对面的大屏幕,或者是根本没在意自己和郭晶晶之间的得分差,只见她波澜不惊、镇定自若、按部就班地完成自己的动作,前四跳的动作与郭晶晶完全相同:第二跳伏明霞获得了74.70分,与郭晶晶的比分差距缩小一些;第三跳,伏明霞跳出了全场最高的80.10分,与郭晶晶的比分差距缩小了15.3分;第四跳,伏明霞的比分开始反超郭晶晶。
展开余下试题
最后一跳,郭晶晶的起跳和打开都不是非常理想,而伏明霞,旺盛的比赛气势让她最终以全场第一高分77.43分锁定了自己人生中的第四枚奥运会金牌。
从泳池出来,伏明霞与教练蒋克顺相拥而泣。现场观众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很多黄头发、白皮肤的外国人兴高采烈地展示手中的五星红旗,他们惊讶于伏明霞的跳水技术,他们感谢中国代表队奉上的精彩“表演”。
当鲜艳的五星红旗在悉尼奥运会游泳馆再一次冉冉升起时,伏明霞笑了。美国《时代周刊》把她作为封面人物,以“世界最迷人的笑容”加以赞美。
19. 大作文:(40分)
宗璞遇见紫藤,生的喜悦取代了心的悲痛;海伦凯勒遇见安妮莎莉文老师,黑暗的世界自此有了光明;杜小康遇见孤独,一场暴风雨,使它从稚嫩走向成熟。
就像遇见一朵绽放的花,就有了心灵的愉悦,遇见一本睿智的书,就有了思想的提升,遇见一个良师益友,生命就留下抹不去的痕迹,遇见一段多彩人生,生命就沉淀下博大而厚重的精神……
请以 “最( )的遇见”为题,写一篇500字以上的文章。
要求:先把题目填写完整,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作,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等。
2018学年第一学期区域八年级语文期中测试答案
一、书写(5分) 本题根据卷面书写情况评分。
二、积累(23分)
1、锐不可当 潇洒 jiào 仁慈2. (1)山山唯落晖(2)芳草萋萋鹦鹉洲(3)大漠孤烟直 (4)乱花渐欲迷人眼(5)经纶世务者(6)岂不罹凝寒
(7)仍怜故乡水(8)狐兔翔我宇(9)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或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
3.(6分)(1)阙通“缺”空隙、缺口。(2) 坠落(3)向东(4)考虑、想到(5)至,到达。(6)一同,共同 4.D 5.A飞夺泸定桥、B巧渡金沙江 C四渡赤水D过草地
6.第①句,有用。环境描写,“谷深山高、悬崖峭壁、水深流急”把红军渡江的客观环境之恶劣写出来了,突出行军的艰难,与下文红军能巧妙过江形成对比,侧面表达了作者对红军战士英勇顽强、机智灵活的品行的欣赏。在纪实作品中,这样写,在真实性的基础上,增强身临其境的感染力。第②句用对方开始时对自己的自信得意,与后来彻底失败大的反差,来侧面突出红军战士英勇顽强、机智灵活的品行,渗透作者的爱憎感情。③对话呈现人物的思想、情感,事件的因果,让读者具体可感,增加阅读兴趣。有利于节省笔墨,简化头绪。(无论选哪一句,只要从读者、内容主旨、艺术效果、纪实性作品的特点,其中三个角度谈即可)
7.要结合三个文本材料写。从信念、智慧、精神、意志、纪律、团结、利益共享等角度,选领导、士兵、百姓、对方、条件、环境等维度来谈。(结合作品,说清楚3个方面,前后逻辑连贯給6分,酌情扣分)
8.A D(3分)
9. (3分)(1)身世带给他的孤独:两岁丧父母,九岁丧父。(2)找不到改革之路的孤独:对自己的庄园进行改革失败,让他的梦想成为泡影。(3)不被理解的孤独:他维护农民利益,却受到贵族农奴制的敌视。
(4)找不到生存意义的孤独:受叔本华哲学的影响,出现了思想危机,感到迷茫忧郁。(5)离世后的孤独,晚年离家出走三次,最后一次出走时病死在车站。( 写出其中3点即可)
10. (3分)
写出了他们对托尔斯泰作品的评价之高侧面写出了托尔斯泰在文学上的成就之高。多角度印证作者观点突出托尔斯泰的地位,使其形象更丰满,更全面,使行文更具有真实性,更有说服力。
11. (4分)示例一:有帮助。(1)本文有条理性,文章通过时间顺序来写,托尔斯泰条理清晰。(2)本文真实客观,本文涉及到的时间都用具体的年份,还引用了他自己的话,引用名家对他的评价,保证了叙述的真实可信(3)选材得当,本文想表现的是他的伟大和孤独。选取的,能体现这两点的典型材料(4)语言平实,文章不枯燥,本文以记叙为主,语言平实,但文章不枯燥,字里行间有作者对托尔斯泰的感情。比如“托尔斯泰英勇善战,屡建战功”,就体现作者的崇敬之情。
示范二:没有帮助。(1)选材不当。本文想表现的是他在文学和思想方面的伟大和孤独有关,他从军参加斗争的部分可以删去。(2)本文语言平实,读起来枯燥乏味,这样的传记吸引不了读者。(3)文 章不够客观,文中倾注了太多作者对他的感情。这样往往比较偏激,不能让人信服。
12. (3分) B 13、(2分)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
14、(4分)(1)即使骑快马,驾着风,也不觉得快。(2)到了晚上就向着东山飞回来,因此给这个亭子取名叫“放鹤亭”。
15、(4分)甲文描绘三峡神奇秀丽的四季景色,表达对祖国壮丽山川的热爱和赞美之情。乙文描绘放鹤亭四周恬静美好的四季景色,抒发自己向往隐居生活的情怀。
(四)(6分)
16、(3分)这是一首律诗,共8句,每句7个字,是七言律诗。押ei\ing韵;又不是很严谨的律诗,没有一韵到底。而且2、3两联要讲究对仗,它也没有。
17、(3分)此诗运用夸张修辞,描写笛声穿云振林,树叶尽落和蕴含千秋万古之浓情来表现笛声强烈高亢、悲伤沉郁。(或:此诗二联描写音乐效果声振叶落,从侧面表现笛声的高亢强烈;三联则正面描摹,笛声中蕴含的感情悲伤沉郁)
18.(6分) 伏明霞险夺跳板跳水冠军
2000年9月28日,澳大利亚悉尼,中国选手伏明霞力克郭晶晶,夺得第二十七届奥运会女子单人3米跳板跳水冠军。
决赛开始时,伏明霞,走板—起跳——向内翻腾2周半——入水,107B,得了64.17分。比郭晶晶低了8.37分,伏明霞似乎根本没在意自己和郭晶晶的得分差,只见她镇定自若、按部就班地完成自己的动作,前四跳的动作与郭晶晶完全相同:第二跳伏明霞获得了74.70分,与郭晶晶的比分差距缩小一些;第四跳,伏明霞的比分开始反超郭。
最后一跳,她以全场第一高分77.43分,锁定了自己人生中的第四枚奥运会金牌。
从泳池出来,伏明霞与教练蒋克顺相拥而泣。据教练介绍:这次得冠更是不易。毕竟她退役两年,2000年3月份才进入国家队集训。现场观众爆发出 热烈的掌声,很多黄头发、白皮肤的外国人兴高采烈地展示手中的五星红旗,他们惊讶于伏明霞的跳水技术,他们感谢中国代表队奉上的精彩“表演”。(可写可不写)
(围绕伏明霞说清夺冠过程,标题和内容一致,)
19(40分).按中考要求定分 (122.240.210.13)
上一篇:
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半期考试语文试题
下一篇: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高桥初中教育集团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八年级语文试卷
标签:
人教版
八年级
上册
期中试卷
相关:
关于“浙江省慈溪”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15]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