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期中试卷
阅读:489 2018-11-13
标签:
人教版
七年级
上册
期中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89]
吉林省长春市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九中学教育联盟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九中教育联盟期中质量监测
七年级语文试卷
阅读
字词积累与运用
1.根据拼音填汉字组词。
(1)liáo ( ) 亮(2)菜( ) qí (3)yóu( ) 然而生(4)翻来( )fù 去
【答案】 (1). 嘹 (2). 畦 (3). 油 (4). 覆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关于字形,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注意“嘹”“畦”“覆”的书写。翻来覆去:原指来回翻身,现用来形容一次又一次,多次重复。
2.名句积累与运用
(1)_________ , _______。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2)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3)春天像健壮的青年,__________, 他领着我们上前去。(《春》朱自清)
(4)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____________。”(《世说新语•咏雪》刘义庆)
(5)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次北固山下》王湾)
(6)曹操在《观沧海》一诗中表达博大胸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7)在《天净沙•秋思》中,诗人先把富有特征的景物直接组合在一起,营造出特别的氛围,然后形象地揭示了作品的主题。写出异乡人的浓重乡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答案】 (1). 杨花落尽子规啼, (2). 闻道龙标过五溪 (3). 正是江南好风景 (4). 落花时节又逢君 (5). 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 (6). 未若柳絮因风起 (7). 风正一帆悬 (8). 海日生残夜 (9).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10). 断肠人在天涯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考生对古诗文和现代诗文名句的记忆能力、理解能力。传统的记忆型默写题。要求学生直接默写出指定的文句,这类题目要求考生日常加强背诵识记,尤其是不仅能背诵,还要能默写。理解性默写,要求学生能够背诵全文(诗),选择符合语境要求的句子即可。“啼”“溪”“膊”“絮”“悬”是此题中的易错字,作答时要注意字形。古诗文和现代诗文名句的书写,要想得满分,关键在于平时强化记忆,做到“三不”:不漏字、不添字、不写错别字。
【点睛】古诗文默写题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直接型默写题、理解型默写题、迁移型默写题、运用型默写题、简单赏析型默写题。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要注意背完整,记清楚,写正确,理解透彻,对照教材原文,一字一句,不错不漏、不增不添地进行背诵和书写。另外要对古诗文中的名句要注意分类积累。
(三)文言文阅读
(甲)课内文言文阅读
《论语》十二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浏览完整试题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3. 《论语》是____家经典著作之一。孔子,名丘,字仲尼,___(时期)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4.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不亦君子乎( ) (2)饭疏食,饮水( )
(3)择其善者而从之( ) (4)博学而笃志( )
5. 《论语》中有不少语句逐渐演化并固定为成语,至今仍活跃在现代汉语中,请写出本文中的两个______、___
6. 从选文中找出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并抄写下来。
7. 孔子及其弟子在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上有很多观点,请选择其中一点,结合生活谈谈你的体会。
【答案】3. (1). 儒 (2). 春秋
4. (1). 指有才德的人 (2). 冷水 (3). 跟从/学习 (4). 坚定
5. (1). 温故知新 (2). 三人行,必有我师
6.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7. 学习方法或学习态度
【解析】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识记和把握。要求学生牢记。《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此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再加上《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总称“四书五经”。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倡导仁、义、礼、智、信。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涉及的词语都是常见的文言实词。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做出判断。“君子”,指有才德的人。“水”,冷水;“笃”,坚定。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成语的积累。结合对文本的理解,写出成语即可。如:三省吾身,见贤思齐等。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把握。要求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回答问题。结合“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意思是:一去不复返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日夜不停。采用了比喻的修辞,用流水日夜不停、一去不返比喻时间的飞逝,指明时间的宝贵。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把握。要求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回答问题。注意是学习方法或学习态度。如:“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意思是:温习旧的知识,从而得到新的体会与理解,可以凭借这成为老师。强调“温故”,还要能“知新”。这就是谈的学习方法。
(乙)课外文言文阅读
曲突徙薪
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①,傍有积薪。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积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默然不应。俄而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于是杀牛置酒,谢其邻人,灼烂者在于上行,余各以功次坐,而不录言曲突者。人谓主人曰:“乡使②听客言,不费牛酒,终亡火患。今论功而请宾,‘曲突徙薪’亡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邪?”主人乃寤③而请之。
(节选自《汉书•霍光传》)
【注释】①突:烟囱。曲突,使烟囱弯曲。②乡(xiàng)使:先前假使。乡同“向”,一向,先前;使,假使,假如。③寤:同“悟”,醒悟,觉醒
8.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远徙积薪( ) (2)而不录言曲突者( )
9.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的意思。
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
10. 主人听了他人的一番话“乃寤而请之,”我们从中可以获得哪些启示?
【答案】8. (1). 徙:迁移或搬开 (2). 录:邀请
9. 邻居们一同来救火,幸好把火扑灭了。
10. 绝对不要忘记感谢给你忠告和帮助的人;要学会认真考虑别人提给你的建议;要防患于未来;要勇于承认自己的过错,凡事思及源头,而不是只看当下;好人终将有好报
【解析】
【分析】
参考译文:有一个拜访主人的客人,看到(主人家)炉灶的烟囱是直的,旁边还堆积着柴草.他便对主人说:“把烟囱改为拐弯的,使柴草远离(烟囱).不然的话,将会有发生火灾的隐患.”主人沉默而不答应.不久后,家里果然失火,邻居们一同来救火,幸好把火扑灭了.于是,(主人)杀牛置办酒席,答谢邻人们.被火烧伤的人安排在上席,其余的按照功劳依次排定座位,却不邀请提“曲突”建议的客人.有人对主人说:“当初如果听了那位客人的话,也不用破费摆设酒席,始终也不会有火患.现在评论功劳,邀请宾客,(为什么)提‘曲突徙薪’建议的人没有受到答谢、恩惠,而被烧伤的人却成了上客呢?”主人于是醒悟邀请了那人.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涉及的词语都是常见的文言实词。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做出判断。“徙”,迁移或搬开。“录”,邀请。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如判断句、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反问句等。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义为辅。重点字词:“共”,一起;“息”,灭。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主旨的理解和把握。要求学生在通晓全文的基础上,结合文本内容回答即可。结合“乡使听客言,不费牛酒,终亡火患。”可得出:要学会认真考虑别人提给你的建议;要防患于未来;结合“‘曲突徙薪’亡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邪?主人乃寤而请之。”可得出:不要忘记感谢给你忠告和帮助的人;要勇于承认自己的过错,凡事思及源头,而不是只看当下。
展开余下试题
【点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中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当然课外的文言语句翻译时,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四)现代文阅读
有些人
张晓风
有些人,他们的姓氏我已遗忘,他们的脸却恒常浮着——像晴空,在整个雨季中我们不见它,却清晰地记得它。
那一年,我读小学二年级,有一个女老师——我连她的脸都记不起来了,但好像觉得她是很美的(有哪一个小学生心目中的老师不美呢?)也恍惚记得她身上那片不太鲜丽的蓝。她教过我们些什么,我完全没有印象,但永远记得某个下午的作文课,一位同学举手问她“挖”字该怎么写,她想了一下,说:
“这个字我不会写,你们谁会?”
我兴奋地站起来,跑到黑板前写下了那个字。
那天,放学的时候,当同学们齐声向她说:“再见”的时候,她向全班同学说:“我真高兴,我今天多学会了一个字,我要谢谢这位同学。”
我立刻快乐得有如胁下生翅一般——我生平似乎再没有出现那么自豪的时刻。
那以后,我遇见无数学者,他们尊严而高贵,似乎无所不知。但他们教给我的,远不及那个女老师为多。她的谦逊,她对人不吝惜的称赞,使我忽然间长大了。
如果她不会写“挖”字,那又何妨,她已挖掘出一个小女孩心中宝贵的自信。
有一次,我到一家米店去。
“你明天能把米送到我们的营地吗?”
“能。”那个胖女人说。
“我已经把钱给你了,可是如果你们不送,”我不放心地说,“我们又有什么证据呢?”
“啊!”她惊叫了一声,眼睛睁得圆突突,仿佛听见一件耸人听闻的罪案,“做这种事,我们是不敢的。”
她说“不敢”两字的时候,那种敬畏的神情使我肃然,她所敬畏的是什么呢?是尊贵古老的卖米行业?还是“举头三尺即有神明”。
她的脸,十年后的今天,如果再遇到,我未必能辨认,但我每遇见那无所不为的人,就会想起她——为什么其他的人竟无所畏惧呢!
有一个夏天,中午,我从街上回来,红砖人行道烫得人鞋底都要烧起来似的。
忽然,我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中年人疲软地靠在一堵墙上,他的眼睛闭着,黎黑的脸曲扭如一截枯根,不知在忍受什么?
他也许是中暑了,需要一杯甘冽的冰水。他也许很忧伤,需要一两句鼓励的话,但满街的人潮流动,美丽的皮鞋行过美丽的人行道,但没有人伫足望他一眼。
我站了一会儿,想去扶他,但我闺秀式的教育使我不能不有所顾忌,如果他是疯子,如果他的行动冒犯我——于是我扼杀了我的同情,让自己和别人一样地漠然离去。
那个人是谁?我不知道,那天中午他在眩晕中想必也没有看到我,我们只不过是路人。但他的痛苦却盘据了我的心,他的无助的影子使我陷在长久的自责里。
上苍曾让我们相遇于同一条街,为什么我不能献出一点手足之情,为什么我有权漠视他的痛苦?我何以怀着那么可耻的自尊?如果可能,我真愿再遇见他一次,但谁又知道他在哪里呢?
我们并非永远都有行善的机会——如果我们一度错过。
那陌生人的脸于我是永远不可弥补的遗憾。
对于代数中的行列式,我是一点也记不清了。倒是记得那细瘦矮小貌不惊人的代数老师。
谁能预测自己在考场后的人生?
想不到的是代数老师也在那里,他那苍白而没有表情的脸竟会奔波过两个城市而在考场上出现,是颇令人感到意外的。
接着,他蹲在泥地上,拣了一块碎石子,为特别愚鲁的我讲起行列式来。我焦急地听着,似乎从来未曾那么心领神会过。泥土的大地可以成为那么美好的纸张,尖锐的利石可以成为那么流丽的彩笔——我第一次懂得,他使我在书本上的朱注之外了解了所谓“君子谋道”的精神。
那天,很不幸的,行列式没有考,而那以后,我再没有碰过代数书,我的最后一节代数课竟是蹲在泥地上上的。我整个的中学教育也是在那无墙无顶的课室里结束的,事隔十多年,才忽然咀嚼出那意义有多美。
代数老师姓什么?我竟不记得了,我能记得国文老师所填的许多小词,却记不住代数老师的名字,心里总有点内疚。如果我去母校查一下,应该不甚困难,但总觉得那是不必要的,他比许多我记得住姓名的人不是更有价值吗?
(有删改)
11. 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1)恍惚( )(2)褴褛( )(3)咀嚼( )(4)伫足( )
12. 请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分析第一段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13. 请从文中找出作者回忆的事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14. 请写出“谦逊”的近义词。老师为什么要给同学说她不会写“挖”字呢?
15. 张晓风的散文语言淳朴平易,饱含深情。请从修辞角度赏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泥土的大地可以成为那么美好的纸张,尖锐的利石可以成为那么流丽的彩笔——我第一次懂得,他使我在书本上的朱注之外了解了所谓“君子谋道”的精神。
16. 请分析下列语段的人物描写方法
①“也恍惚记得她身上那片不太鲜丽的蓝。”( )
②“啊!”她惊叫了一声,眼睛睁得圆突突,仿佛听见一件耸人听闻的罪案,“做这种事,我们是不敢的。” ( )
③“一个衣衫褴褛的中年人疲软地靠在一堵墙上,她的眼睛闭着,黎黑的脸曲扭如一截枯根。” ( )
④“想去扶他,但我闺秀式的教育使我不能不有所顾忌,如果他是疯子,如果他的行动冒犯我……” ( )
17. “有些人”的行为强烈地震撼着作者的心灵,他们用自己真实的、淳朴的、有爱的一面感动了作者,使她对他们印象深刻。请说说“有些人”带给作者哪些启示?
【答案】11. (1). huǎng (2). (lǚ) (3). (jué) (4). (zhù
12. 总领下文(引起下文)对“有些人”的回忆。在这里作者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对自己影响深刻的人比喻成“晴空”, 把人生某一段时光喻为“雨季”,用人们在雨季里对晴空的期盼与怀念,表明自己对“有些人”的深刻情感与回忆。
13. 语文老师称赞我写出“挖”字;米店胖女人以诚信送米;我没有帮助中暑的路人而自责;代数老师蹲在泥地上为我讲行列式。
14. 谦虚、谦和、虚心。(写出一个即可)也许老师是为了鼓励我们相互帮助,自觉学习,也许老师真的不会写“挖”字,所以她告诉同学说不会写
15.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泥土的大地比作纸张,将尖锐的利石比作彩笔,生动形象地描写出当时自己听老师讲题时的感受,表达对代数老师的感激、爱戴之情
16. (1). ①( 肖像描写或服饰描写 ) (2). ②( 语言描写和神态描写 ) (3). ③(动作描写、外貌描写神态描写或肖像描写 ) (4). ④( 心理描写 )
17. (第一个是小学语文老师:)这位老师挖掘出作者心中的自信;(第二个是米店老板:)用语言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对诚信、良知的敬畏;(第三个是中暑的路人:)这位路人眩晕衬托了其他人的冷漠以及作者心中的自责;(第四个是代数老师:)这位老师体现了“君子谋道”的精神。
【解析】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关于字音,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多音字。注意“褛”“伫”读音。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重要段落作用的把握。要求学生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分析。开头段的作用一般是总领全文,点明题旨,或者表达与主旨相关的某种感情。本文“有些人,他们的姓氏我已遗忘,他们的脸却恒常浮着——像晴空,在整个雨季中我们不见它,却清晰地记得它”结构上总领全文;内容上,运用比喻引起下文对“有些人”的回忆。表明自己对“有些人”的深刻情感与回忆。
展开余下试题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的概括能力。要求学生通读文本,把握相关语段。结合“那天,放学的时候,当同学们齐声向她说:‘再见’的时候,她向全班同学说:‘我真高兴,我今天多学会了一个字,我要谢谢这位同学。’”可以概括出:语文老师称赞我写出“挖”字;结合“‘你明天能把米送到我们的营地吗?’‘能’那个胖女人说。” 可以概括出:米店胖女人以诚信送米;结合“我站了一会儿,想去扶他,但我闺秀式的教育使我不能不有所顾忌,如果他是疯子,如果他的行动冒犯我——于是我扼杀了我的同情,让自己和别人一样地漠然离去。”可以概括出:我没有帮助中暑的路人而自责;结合“那天,很不幸的,行列式没有考,而那以后,我再没有碰过代数书,我的最后一节代数课竟是蹲在泥地上上的。”可以概括出:代数老师蹲在泥地上为我讲行列式。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近义词的把握。“谦逊”的意思:谦虚、不浮夸、低调、为人低调,不自满。是一种自我的认识,良好的品德。故近义词:谦虚、谦和、虚心。结合语境分析老师要给同学说她不会写“挖”字的原因。如,也许老师是为了鼓励我们相互帮助,自觉学习,也许老师真的不会写“挖”字,所以她告诉同学说不会写。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的赏析能力。赏析句子一般从修辞方法,描写方法,遣词造句等角度入手。根据题干要求,从修辞的角度分析。首先指出修辞方法。比喻,指出本体和喻体,然后写出表达效果和体现的情感。“泥土的大地可以成为那么美好的纸张,尖锐的利石可以成为那么流丽的彩笔——我第一次懂得,他使我在书本上的朱注之外了解了所谓‘君子谋道’的精神。”将泥土的大地比作纸张,将尖锐的利石比作彩笔,生动形象地描写出当时自己听老师讲题时的感受,表达对代数老师的感激、爱戴之情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描写方法的把握。要求学生掌握常用的描写方法及作用。常见的有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等。(1)外貌描写(描写人物容貌、衣着、姿态等):作用:交代了人物身份、地位、处境、思想性格等情况;(2)语言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成功的语言描写总是鲜明地展示人物的性格,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刻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获得深刻的印象。(3)动作(行动)描写: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什么心理,并反映了人物的什么性格特征或什么精神品质。有时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作用);(4)心理描写:对人物在一定的环境中的心理状态、精神面貌和内心活动进行的描写。形象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的什么思想,揭示了人物的什么性格或什么品质。(5)神态描写:指对人的脸部表情的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突出人物性格,使读者对人物加深印象并产生进一步的了解。然后结合语境分析。①“也恍惚记得她身上那片不太鲜丽的蓝。”外貌描写;②“啊!”她惊叫了一声,眼睛睁得圆突突,仿佛听见一件耸人听闻的罪案,“做这种事,我们是不敢的。” 语言描写和神态描写;③“一个衣衫褴褛的中年人疲软地靠在一堵墙上,她的眼睛闭着,黎黑的脸曲扭如一截枯根。” 动作描写、外貌描写神态描写或肖像描写;④“想去扶他,但我闺秀式的教育使我不能不有所顾忌,如果他是疯子,如果他的行动冒犯我……”心理描写。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得把握。结合文本中的事例:语文老师称赞我写出“挖”字;米店胖女人以诚信送米;我没有帮助中暑的路人而自责;代数老师蹲在泥地上为我讲行列式等分别从自信、诚信、人心冷漠等角度写出启示即可。
(五)阅读下面选文,回答问题。
过了一星期,大约是星期六,他使助手来叫我了。到得研究室,见他坐在人骨和许多单独的头骨中间,──他其时正在研究着头骨,后来有一篇论文在本校的杂志上发表出来。
“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么?”他问。
“可以抄一点。”
“拿来我看!”
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
可惜我那时太不用功,有时也很任性。还记得有一回藤野先生将我叫到他的研究室里去,翻出我那讲义上的一个图来,是下臂的血管,指着,向我和蔼的说道:
“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
但是我还不服气,口头答应着,心里却想道:
“图还是我画的不错;至于实在的情形,我心里自然记得的。”
18. 选文出自我国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____(人名)的散文集《____》。
19. 选文中记载藤野先生哪两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0. 从选文中可以看出藤野先生怎样品质?
【答案】18. (1). 鲁迅 (2). 朝花夕拾
19. 检查并订正“我”抄的讲义
先生纠正“我”绘的解剖图。
20. 表现藤野先生工作认真负责; 对待科学严谨,一丝不苟;对待学生耐心和蔼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识记和把握。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代表作品:《呐喊》《彷徨》《朝花夕拾》《野草》。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要求学生结合文本内容概括即可。结合“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抄写讲义;“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纠正解刨图。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性格的分析。结合“检查并订正‘我’抄的讲义” 表现藤野先生工作认真负责;结合“先生纠正‘我’绘的解剖图”表现对待科学严谨,一丝不苟;对待学生耐心和蔼。
二、综合实践与写作
(一)综合实践
21.按要求完成语言表达。
(1)古今中外的诗文中有很多有关交友的名言、警句、成语典故。请判断下列选项不完全属于友情的一项是( )
A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唐 王勃) 高山流水
B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唐 李白) 义结金兰
C一人知己足平生(清 赵翼)
上一篇: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太仓市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调研测试
下一篇:
四川省巴中市恩阳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题
标签:
人教版
七年级
上册
期中试卷
相关:
关于“吉林省长春”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89]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