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语文试题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 ) A. 每次试验,钟南山院士都尽量寸量铢称,他说这样不仅能够使实验结果更加精确,还能避免实验材料的浪费。 B. 唐有李太白,近有苏东坡,天下诗词文章,在他二人手中已写尽了,何况我绠短汲深,想做句诗赞美李花,也是才力不济。 C. 演讲中他信手拈来古典诗文名句加以佐证,这不仅使演讲妙趣横生,而且观众也听得津津有味。 D. 民国时期,结婚需至官府登记,即使领了证书,也不以为意,只有鞭炮响起,方为亲戚朋友认可。 【答案】B 【解析】 【详解】此题考核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词语的含义,然后比对给出的句子,看使用是否合乎语境,寸量铢称:比喻点点滴滴地计量,烦琐不切实用。望文生义。绠短汲深:多用来喻指能力薄弱,担当不了重任。津津有味:指吃得很有味道或谈得很有兴趣。句中是“听”。不以为意: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视,不认真对待。句中要表达是“不被认可”。故选B。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 ) A. 为了应付高考,教师越教越细,其结果是肢解了课文,长此以往,学生将目无全牛。 B. 每到连雨天,施工现场泥泞难走,更让工人们难以忍受的还不止于此,宿舍对床夜雨,湿漉一片,无法安卧。 C. 就是这眼前的木格镶嵌的玻璃窗内,在那些风云际会的年月 ,曾经发生过多少载入史册的事件。 D. 如今市场千变万化,作为企业,如果只是按图索骥,创造不出符合需求的新产品,怎么能不亏损呢? 【答案】D 【解析】 【详解】此题考核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词语的含义,然后比对给出的句子,看使用是否合乎语境,题中目无全牛:比喻技艺到了纯熟的、得心应手的境界。望文生义。对床夜雨:形容亲朋间久别相见,倾心交谈。望文生义。风云际会:比喻有能力的人遇上好机会,和“年月”不搭配。按图索骥:本比喻拘泥而不能灵活变通(含贬义)。现多用在正面,比喻根据线索去寻找或追究事物。故选D。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11月26、27日,日本主流媒体《朝日新闻》罕见的用四个整版刊登名为《日中战争》的专题报道,对侵华战争进行全面冷静的反思。 B. 北接陆上丝绸之路、南连海上丝绸之路,将于2014年申遗的“中国大运河”,包括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以及浙东运河所组成。 C. 根据这份由中国火箭技术研究院和中国火箭运载研究院提供的研究报告显示,中国目前的火箭运载能力足够保证完成发射任务。 D. 本月底,李敖将携全家赴浙江博物馆观看了包括明年将在台北合璧的《富春山居图》在内的馆内展品,然后乘船游览西湖。 【答案】A 【解析】 【详解】此题考核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注意明确病句的类型,以及典型的错例,答题时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句子,对照错例,找到错误。题中B项,结构混乱,“包括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以及浙东运河所组成”句式杂糅;C项,结构混乱,“根据……显示”句式杂糅;D项,不合逻辑,“李敖将……观看了”时态矛盾。故选A。 【点睛】结构混乱是常见的病句类型,有句式杂糅、暗换主语和中途易辙等几种,句式杂糅表现为把表示同一个意思的两种说法糅合到一起,中途易辙主要表现在前面的句子没有表述完整,后面又出现的新的陈述对象,暗换主语表现为句子前面没有主语,而前句的主语不能作该句的主语。此题选项BC句式杂糅造成结构混乱。
浏览完整试题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冠华是个从不设防的人,他能够在国际舞台上叱咤风云,却无法应付政治生活中的阴谋与陷阱,最后付出了宝贵的生命为代价。 B. 新生代农民工,除了关注工资待遇外,对工作环境和社会保障条件也越发重视,那些环境恶劣、保障缺失的企业,他们将说“不”。 C. 各地教材大换血,鲁迅的多篇作品被“踢出去”,网友质疑道“时代确实不同了,但谁又能说我们这个时代不需要鲁迅精神了呢?” D. 近年来,我国以新的姿态积极参与知识产权国际规则的制定和调整,迈出了从被动的接受者转为主动而又负责的参与者的改变。 【答案】C 【解析】 【详解】此题考核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注意明确病句的类型,以及典型的错例,答题时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句子,对照错例,找到错误。题中A项,结构混乱,“付出了宝贵的生命为代价”句式杂糅;B项,结构混乱,“那些环境恶劣、保障缺失的企业,他们将说‘不’”中途易辙,“那些”前加“对”;D项,搭配不当,“迈出”和“改变”搭配不当。故选C。 5.下面的八句诗句,可组成四幅题写园林景色的对联,选出上下联组合正确的一项是( ) ①水清石出鱼可数 ②桃花含露柳含烟③石含太古水云气 ④竹里登楼人不见 ⑤阑干摇红水摇绿 ⑥竹带半天风雨声⑦花间觅路鸟先知 ⑧竹密花深鸟自知 A. ⑧①/②⑤/③⑥/④⑦ B. ①⑧/⑤②/⑥③/⑦④ C. ①⑧/⑤②/③⑥/④⑦ D. ⑧①/②⑤/⑥③/⑦④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联的知识,题干说的是“下面的八句诗句,可组成四幅题写园林景色的对联”,要求“选出上下联组合正确的一项”。一看对仗关系,二看平仄关系,可以依据平仄先确定下联,因为对联要求仄起平收。故“①⑤③④”应是上联,“⑧②⑥⑦”是下联,然后再依据对仗的知识进行排列即可。“①水清石出鱼可数”与“⑧竹密花深鸟自知”,“⑤阑干摇红水摇绿”与“②桃花含露柳含烟”,“③石含太古水云气”与“⑥竹带半天风雨声”,“④竹里登楼人不见”与“⑦花间觅路鸟先知”。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对联,亦称“楹联”,常称“对子”、“门联”、“门对”,它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学艺术形式,是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重要载体,有很高的文学艺术的应用价值和欣赏价值。 一、对联的效用 对联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从古到今,人们在新春佳节、婚丧嫁娶、乔迁住宅、庆贺祝寿等庆典活动中,都要张贴对联,宣柒气氛。对联,从它的应用价值来说,有着特有的功能和作用。对联像号角,催人振奋;像清洗剂,净化人的心灵;像美妙的歌舞,创造吉祥的气氛;像诗歌图画,吸引人们欣赏;像情感的黏合剂,化解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增进友谊,启迪智慧;像警钟、利箭,抨击黑暗,抑恶扬善。二、对联的结构及张贴方法 (1)对联的结构一般由上联、下联和横批三个部分构成。上联是出句;下联是对句,横批与上、下联紧密相连,高度概括,集中体现上、下联的思想。(2)对联的张贴。张贴对联的口诀是:“人朝门立,右手为上,左手为下”。意指对联的出句(上联)贴在人的右手边,即门的左边;对联的对句(下联)贴在人的左手边,即门的右边。因为古代文体行文是竖排,是从右至左行文的。现代文体是横排,是从左至右行文。对联是竖写,要遵循古代文体的规则,所以要右至左张贴。 三、对联的基本规则 对联的基本规则,或基本法则,基本要求,概括地说,是八个字:“对仗工整,平仄协 调。”(1)对仗工整。对仗工整的要求是四点:一是上下联的字数相等。一幅对联出句字数的多少没有统一的规定,可以是三字句、四字句、五字、六字、七字,甚至几十个字都可以,但两边的字数必须相等,决不能一多一少,否则就不叫对联。二是两边的词性相对。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量词对量词、介词对介词、„„。三是两边的句式结构相同。如主谓桔构式、动宾结构式、复句结构式等,上下联的句式结构必须相同,不能更改(2)平仄协调。平仄协调是对联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则,即平声对仄音,仄声对平音;平平对仄仄,仄仄对平平。对联有平起式和仄起式两种情形。对联的平仄协调还有一条重要规则,那就是:不论是平起式还是仄起式,上联的句脚必须为仄音,下联的句脚务必为平音。 6.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读书风气其实就是一个社会的文化风气 ②我们今天的社会,可以说充满了浮躁气 ③扎扎实实做事情的人少了,走捷径、取巧的人多了 ④甚至也是一个社会的道德风气的反映 ⑤这种情况下,培养阅读的兴趣,形成读书风气,尤为重要。 ⑥因为读书不仅使人获得知识,还可以使人变得安宁,减少浮躁气 A. ②③①④⑤⑥ B. ①④⑥②③⑤ C. ①②⑤⑥④③ D. ③②⑥⑤①④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通读这一组语句,大意是讨论读书风气的.我们再细看四个选项,开头有三种情况②、①、③,如果把第②句放在开头,就没有突出读书风气这一话题.第③句不适宜放在开头.第①句是总说,应放在开头.这样符合答案的选项就只有B和C.第④句的主语应该是“读书风气”,接第①句“文化风气”后,又更进一层说“读书风气”“甚至也是”“道德风气的反映”.这样答案就可以确定为B项了。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7.请根据唐人张敬忠《边词》中的诗句“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发挥想象,写一段文字,要求做到虚实相生、情景交融。不多于80字。 【答案】荒寒的边地,河冰刚解冻,春天的脚步隐约可闻,春天的身影、色彩却仍然未见,而此时的长安已是花落纷纷了吧?边地的春天来得好迟呀,不由得引起守边将士对长安深深的怀念。 【解析】 【详解】题考查扩展语句的能力。解答此题需要先理解诗句的内容。根据诗歌的标题及诗句可知,这是写边地春天刚刚来到,而长安已是春意阑珊,突出边地春天来得晚。扩展时抓住这两句诗中的“冰开日”与“花落时”,即可做到虚实相生;同时应注意情景交融,因为是一首边塞诗,此中包含有边地将士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展开余下试题8.下定义是一种用简洁明确的语言对事物的本质特征做概括的说明方法。一般用“……是……”或“……叫……”的句式。请从下列材料中选取必要的信息,为“食品添加剂”下定义。不多于50字。 ①食品添加剂是有意加入到食品中的物质。 ②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是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 ③食品添加剂既可以是化学合成物质,也可以是天然物质。 ④食品添加剂加入到食品中的目的是改善食品的品质和色、香、味。 【答案】食品添加剂是为了改善食品品质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有意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物质或天然物质。 【解析】 【详解】此题考核压缩语段的能力。下定义,一般用“……是……”或“……叫……”的句式。解答此题可分两步:第一步提取信息,第二步进行整合。题干中要求为“食品添加剂”下定义,那么就按照下定义的三个步骤筛选相关信息:第一,找出被定义项的邻近属概念:“化学合成物质”和“天然物质”。第二,找出“种差”,找准“种差”是准确下定义的前提。这就要对提供的几句进行信息提取。题中①②④分别从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作用和目的三个方面揭示种差。第三,找出联结词,见③句的“是”。按照下定义的步骤提取信息后,下一步就要对筛选的信息进行整合,要求用一个单句来表达“食品添加剂”的内涵。通过比较发现①句符合下定义的形式,整合时不妨以这句为框架,其他三句作为它的修饰限制成分。为了简洁还要把重复的内容、次要的内容删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信息时代更需经典阅读 信息时代为我们提供了获取信息的便利,世界变得既立体又平面。所谓立体,是指信息的丰富性使我们很容易较为全面地了解事物,使我们处在一个与世界的立体联系之中;所谓平面,是指大家处于同一个平面上,凌驾于人们之上的权威似乎在逐渐消逝。 对于年轻人来讲,这似乎是一个无所不能的时代,也应该是一个幸福的时代。然而,事实似乎并非如此,普遍的焦虑弥漫在年轻人中间:我想知道一切,我也似乎能够知道一切,但却不知道我应该知道什么。这使年轻的朋友们感受到了前辈们从未有过的恐慌。 网络信息与传统出版业最大的不同,是前者较少受到社会理性的约束和过滤。网络上,越具有个人色彩的东西就越具有吸引力,越容易受到追捧,这样的东西有很大几率是“脾气”,而不是具有深厚时代文化内容的个性。阅读上的羊群效应使人产生从众心理,很多青年人在潜意识里以为通过这种“海量”阅读就可以产生知识和智慧,就可以建立“三观”,但最终,他们得到的却只有空虚和焦虑。 这时候,基础阅读或者叫经典阅读的重要性就显现出来了。经典是什么,经典就是永不过时的东西,它是人类按照自己的根本利益共同选择下来的文明成果,是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文化基础。 经典阅读,会在潜移默化中让人习得珍贵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尤其是在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比如读四大名著,孩子首先会为故事所吸引,而这些故事本身,都深深镌刻着中国人在漫长历史过程中总结出来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念。故事的演进,会帮助孩子们辨别正邪、建立是非观念,也使他们从中感受到扶危济困、除暴安良的快乐和坚忍不拔的精神,燃起追求正义的热情等等,而这些,都是生活的精神原动力。 如果说小说主要作用于人的思维方式,诗词则直接作用于人的情感模式。比如小儿皆可诵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春光美好,生命美好,不能因贪睡而错过,对春光的珍爱与对生命的珍惜已拆解不开,春光与生命,时代与生活是如此让人爱恋,以致使人们不愿放弃片刻的光阴;诗中即使含有一丝丝的伤感,也立刻在这种青春的情绪中蒸腾为对生活与生命的深情感受。爱读这些诗的孩子,一定是热爱生活的。 打个比方,经典阅读带来的思维模式和情感模式,就像是我们大脑的最佳操作系统。越早安装越好,任何时候安装都不算晚。有了这个操作系统,我们就能更从容地面对海量的信息,摆脱喧哗和浮躁,消除恐惧和焦虑,在令人眼花缭乱的世界里沉静下来,知道哪些是要选择的,哪些是可以忽略的,世界因此会变得更加真实和有意义。 9. 下列对“经典阅读”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经典阅读又叫基础阅读,在信息时代下重要性突显,它是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文化基础。 B. 经典阅读可以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习得珍贵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尤其在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 C. 经典阅读带来的思维模式和情感模式,就像大脑的最佳操作系统,任何时候安装都不算晚,但一定是越早安装越好。 D. 经典阅读作用于人的思维和情感模式,从而能让人们摆脱喧哗和浮躁,消除恐惧和焦虑,在令人眼花缭乱的世界里沉静下来。 10. 下列有关“信息时代对年轻人的影响”正确的一项是 A. 信息时代为我们提供了获取信息的便利,使我们处在一个与世界的立体联系之中,使凌驾于人们之上的权威在逐渐消逝。 B. 信息时代下,普遍的焦虑弥漫在年轻人中间,使他们感受到了前辈们从未有过的恐慌。 C. 网络上,越具有个人色彩的东西就越具有吸引力,越容易受到追捧,所以这不是具有深厚时代文化内容的个性,而很可能是“脾气”。 D. 阅读上的羊群效应使人产生从众心理,很多青年人通过网络上的“海量”阅读就可以产生知识和智慧,建立“三观”。 11. 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对于年轻人来讲,信息时代应该是一个幸福的时代,因为这似乎是一个无所不能的时代。 B. 热爱生活的人一定爱读《春晓》,他们会把一丝丝的伤感蒸腾为对生活与生命的深情感受。 C. 网络信息较少受到社会理性的约束和过滤,很多年轻人最终从网络中得到的只有空虚和焦虑。 D. 经典阅读中小说主要作用于人的思维方式,诗词直接作用于人的情感模式,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答案】9. A 10. B 11. C 【解析】 试题分析: 【9题详解】 A项偷换概念。经典是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文化基础,不是经典阅读。 考点: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意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 【10题详解】 A项原文说的是“似乎在逐渐消失”;C项强加了因果;D项原文说的是“很多青年人在潜意识里以为”,并不是事实。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1题详解】 A项强加因果;B项逻辑错误,原文是“爱读这些诗的孩子,一定是热爱生活的”;D项“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属于无中生有。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2.下列各项中不完全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共其乏困 秦王必说见臣 因击沛公于坐 B. 无能为也已 今日往而不反者 距关,毋内诸侯 C. 失其所与,不知 日以尽矣 张良出,要项伯 D. 秦武阳色变振恐 待吾客与俱 令将军与臣有郤 【答案】D 【解析】 【详解】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考核的重点是通假字,通假字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一种现象,高考中主要在解释词语意思和文言翻译中考核,平时注意积累。一般通假有两类:同音(或音近)通假和形声通假(相同的声旁的字或声旁),平时注意积累。题中A项,共——供,说——悦,坐——座;B项,已——矣,反——返,距——拒;C项,知——智,以——已,要——邀;D项,振——震,郤——隙。故选D。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在意义和用法上相同的一项是( )
展开余下试题A. 亡去不义\相去四十里 B. 若属皆且为所虏\若入前为寿 C. 诸郎中执兵\秦兵旦暮渡易水 D. 顾计不知所出耳\大行不顾细谨 【答案】B 【解析】 【详解】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平时注意积累,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以今释古的现象。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题中A项,去:离开/距离;B项,若:你、你们;C项,兵:兵器/军队;D项,顾:只是/考虑。故选B。 1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以其无礼于晋\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B. 吾其还也\其人居远未来 C. 且君尝为晋军赐矣\若属皆且为所虏 D.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何辞为 【答案】A 【解析】 【详解】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重点记忆考纲规定的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还要重点记忆课本中的经典例句。命题的方式基本是一句课本中的,一句语段中的,如果课本的不熟悉根本无法作答。答题时首先明确课本的虚词含义,然后把课本中的带入到文本中的句子当中,看是否通顺。题中A项,以:因为;B项,其:还是,语气词,还是/代词,那;C项,且:况且/将要;D项,为:表被动/语气词。故选A。 1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不全是古今异义词的一组是( ) A.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约为婚姻 B. 行李之往来 将军岂有意乎 与将军勠力而攻秦 C.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持千金之资币物 所以遣将守关者 D. 共其乏困 愿大王稍假借之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答案】B 【解析】 【详解】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考核的重点是双音节古今异义,双音节古今异义的词语大致有几种情况,一般的是古汉语的一个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一个词组,而古汉语的一个词语就对应一个现代汉语的词组,还有词义的转移词义范围的变化等。题中A项,东道主:古义,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义,宴会的主人。穷困:古义,不得志;今义,贫穷。婚姻:古义,儿女亲家;今义,受法律保护的婚姻关系。B项,行李:古义,来往的官吏;今义,出行时所带的衣箱、铺盖等。有意:有做某事的意图;今义,故意。勠力:古今含义相同,均为“合力”。C项,夫人:古义,那个人;今义,妻子。币:古义,礼物;今义,货币。所以:古义,表原因;今义,表结果。D项,乏困:古义,缺乏的东西;今义,疲倦;困倦。假借:古义,原谅;今义,一种造字方式。非常:古义,意外的事情;今义,表程度的副词。故选B。 1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A. 晋军函陵 B. 箕踞以骂曰 C.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D. 此其志不在小 【答案】C 【解析】 【详解】此题考核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主要考核词类活用,词类活用有名词动用,名词做状语,形容词用作动词、名词,动词用作名词,形容词、动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名词、动词的意动用法和数词的活用等,根据具体的句子具体的分析。题中例句为使动用法,使……跟从,带领;A项,名词作动词,驻扎;B项,名词作状语,像箕一样;C项,使动用法,让某为王;D项,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故选C。 17.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A. 夫晋,何厌之有 B. 金千斤、邑万家 C. 燕王拜送于庭 D. 吾属今为之虏矣 【答案】B 【解析】 【详解】此题考核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主要考核文言句式,古汉语文言句式有省略句、被动句、判断句和倒装句,倒装句又有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和主谓倒装句。注意结合句子特征分析。其中宾语前置句一般为疑问代词作宾语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还有固定结构“唯***是***”结构,判断句注意“者”“也”,被动句注意“为****所***”结构和“见”“于”,定语后置句注意“之”“者”,介宾短语后置句经常用“于”“以”引导。题中B项和例句为定语后置句;A项,宾语前置句;C项,状语后置句;D项,被动句。故选B。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时,年二十四。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项梁尝有栎阳逮,乃请靳狱椽曹咎书抵栎阳狱椽司马欣,以故事得已。项梁杀人,与籍避仇于吴中。吴中贤士大夫皆出项梁下。每吴中有大徭役及丧,项梁常为主办,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以是知其能。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项梁起东阿,西,比至定陶,再破秦军,项羽等又斩李由,益轻秦,有骄色。宋义乃谏项梁曰:“战胜而将骄卒惰者败。今卒少惰矣,秦兵日益,臣为君畏之。”项梁弗听。秦果悉起兵益章邯,击楚军,大破之定陶,项梁死。沛公、项羽去外黄攻陈留,陈留坚守不能下。沛公、项羽相与谋曰:“今项梁军破,士卒恐。”乃与吕臣军俱引兵而东。吕臣军彭城东,项羽军彭城西,沛公军砀。 项羽乃遣当阳君、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漳河,救钜鹿。战少利,陈余复请兵。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沈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涉间不降楚,自烧杀。当是时,楚兵冠诸侯。诸侯军救钜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 18.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 B. 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 C. 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 D. 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 19. 下列关于本文文化常识的表述不当的一项是( ) A. 《史记》是西汉司马迁编写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有本纪、世家、列传、表、书五种体裁,共130篇,这部书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 诸侯,古代中央政权所分封的各国国君的通称,周代分公、侯、伯、子、男五等,后代也喻指掌握军政大权的地方长官,如“不求闻达于诸侯”。 C. 徭役,旧时官府指派成年男子义务性的无偿劳动,包括修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