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月考试卷
阅读:236 2018-11-21
标签:
人教版
高一
上册
月考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36]
河南省信阳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绝密★启用前
信阳一高2018级月考试卷
高一语文
试题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目。
在信息化时代,体能与机械能不再成为生产的主要动力,智能成为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和权威性标准,而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广泛运用则进一步将这种决定性与权威性推向顶峰。
信息是什么?通常的意思是音讯消息及其内容和意义。从本质上讲,信息是事物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属性,是客观存在的事物现象,但是它必须通过主体的主观认知才能被反映和揭示。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来看,信息与人的关系实质上就是人的意识与客观世界之间的沟通。客观世界所包含的各种信息通过与人的感官的相互作用进入人的意识,并在人的大脑中进行加工和处理,被翻译成人与人之间可以交流的语言再现出来。人类语言成为这种被意识到的信息存在的唯一载体。因此,信息与人的关系的本质可以表述为,人是信息的主宰者,信息为人所控制,为人服务。然而,这种关系在信息化社会遭遇了或正在遭遇颠覆性的挑战。
从人的发展的角度来说,人们,包括大多数学者普遍认为信息化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有了这样的共识,人们放松而理所当然地沉醉于数字化信息带给我们的奇妙、自由、淋漓的快感。而恰恰是这种人对信息逐渐形成并且巩固的心理依赖,将信息与人的本质关系置于了深刻的矛盾之中。
如前所述,现实中的信息必须以人类语言作为自己的唯一载体。信息化时代诞生了一种特殊的语言,这种语言就是用以再现被人脑加工处理后的信息,并使之能够被认识、被理解、被获取、被保存、被利用以及被再造的计算机语言。计算机语言虽然也是人类创造,并且也逐渐被广泛使用,但是其背后支撑它的强大的计算机技术却掌握在少部分专业人士手中,公众被远远地甩到了高科技发展的边缘,他们只能按照少数人事先设定的程序和规则在仅有的范围内去选择,成为数字化产品的被动接受者。数字化信息及其技术形态越多地深入到我们的生活,我们就越严密地为少数人的思维所控制,且这种控制最终会表现为信息对人的控制。
现代信息及其技术形态能够广泛参与人类的知觉活动、概念活动甚至情感性活动,形成对人的智能的精确模拟,这使它得以摆脱对人的依赖性,成为与人对立的异己力量。这种科学技术与人的矛盾关系,是否意味着,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人及其社会的深刻信息化与人工智能超越人脑的对信息处理的强大功能,将把人类推向被奴役者的终极命运?
面对网络普及和信息泛滥,我们要从华丽的科技陷阱和繁杂的信息现象当中超拔出来,确立起人与科技和信息之间主体与对象、控制与被控制的合理关系。
(节选自张志宏《信息化时代人的精神困境与文化救赎》,有删改)
1.下列对“信息”相关内容的理解,与本文不相符的一项是( )
A.信息通常的意思是音讯消息及其内容和意义,现实中的信息以人类语言作为自己的唯一载体。
B.信息是由主体主观认知反映、揭示出的事物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属性。
C.信息与人的关系实质是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的沟通,人的主宰地位始终不会动摇。
D.信息通过与人的感官的相互作用进入意识,并被大脑加工处理为可交流的语言再现出来。
浏览完整试题
2.下列表述,符合本文文意的一项是( )
A.信息化实现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共识,所以人们开始沉醉于数字化信息带来的快感。
B.计算机语言是一种特殊语言,用以再现由人脑加工处理后的信息,并使之能够被认识,被理解,被保存,被利用,被再造。
C.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公众已经完全被掌握计算机技术和计算机语言的少数专业人士奴役。
D.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纵深发展,科学技术与人类最终会形成不可调和的二元对立格局。
3.下面所列当今现象,不能体现倒数第二段所说“科学技术与人的矛盾关系”的一项是( )
A.习惯使用电脑打字的人常常感慨,有些字不会写了,有些字写不好了。
B.家务机器人、自动驾驶汽车开始进入生活,使很多人逐渐由“不用干”变成了“不会干”。
C.智能手机功能越来越多,越来越强大,带给人们方便的同时,也使一些人患上严重的手机依赖症。
D.“阿尔法狗”程序战胜顶级围棋大师后,职业棋手们纷纷采用智能软件辅助训练,提高水平。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共3小题,共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冷脸 冯骥才
(1)南门外有位铁匠,四十多岁,怪人,他从来不笑,脸总阴着,外号冷脸。他不是脾气怪才没笑脸;他打小就没笑过,无论嘛事,人都笑了,甚至捧腹大笑,笑破肚子,他也不笑。他那张脸就像用铁皮敲出来的盘子,又黑又硬,赛个铁面人。
(2)没人知道他的事。后来,不知打哪儿传出一段他不会笑的根由,说他爹是钉马掌的,他四五岁时候,站在一边看他爹钉马掌,那马忽然犯起性子,一尥蹶子,后蹄子踢在他脑袋上,他挺在床板上不动劲不睁眼,滴水不进。大夫来一号脉,说没命了,顶多三天阎王爷就把他领走;可三天后他没走,还有气,七天过后,居然睁开眼醒过来,翻身下地,走路说话吃喝拉撒一切照旧,就少一样——不会笑了;人说他的笑脸给阎王爷留下了。这说法听起来像那么回事,对不对,没人敢去和他核对。
(3)不会笑是怪人,怪人还有更怪的事,就是好听相声,怪不怪事?听相声就为了笑,他不笑听相声为了嘛?练笑吗?谁也弄不明白。
(4)冷脸不赌不嫖不贪杯,干完活,有点清闲,就钻进说相声的园子,找个凳子一坐,听几段。园子里的人都认识他那张半死不活的冷脸,这张脸好像专和说相声的找别扭;说相声就怕人不乐,你不乐等于人家的包袱不哏,活儿使得不绝,栽人家面子。在天津卫,谁要和说相声的作了对,就找几个人坐在园子里死活不乐;成心呛火。这一来,冷脸可就跟说相声的较上劲了。天津说相声的高手如林。开头,一个个跑到南门外来,看谁能把冷脸逗乐了,结果个个丢盔卸甲,掉头回去。于是南门外有句歇后语:说相声逗冷脸——自找别扭。
(5)只有冷脸自己不知道这句话。
(6)北京挨着天津,这怪人怪事传到北京的相声圈子。北京有不少高手,不信世上还有一个逗不乐的人,就来了一逗哏一捧哏的两位。这两位早先在厂甸、天桥一带扬名立腕。先甭说“说学逗唱”的功夫都是超一流,单凭长相就不一般。逗哏的又高又瘦,像个瘦猴,人偏姓侯;捧哏的又矮又肥,像个胖猫,人偏姓毛,江湖给他俩一个绰号叫“毛猴”。北京不是还有种拿蝉蜕做的那种人见人爱的小玩意儿“毛猴”吗?这外号就在北京叫得山响。毛猴来到天津,在南门外的喜福来开说。头一天,台下就坐满了人。冷脸听到信儿也来了。
(7)不少人都知道毛猴是冲冷脸来的,只有冷脸自己完全不知道。
(8)毛猴上来,在台上一站,一高一矮一瘦一肥一精一傻,就惹得哄堂大笑。毛猴他俩往下一看,心里咯噔一下,满屋子七八十张热烘烘笑脸里,有张脸赛铁板;又黑又硬又阴冷,甭打听,这就是那个冷脸。他俩想:今儿是不是真遇到克星了?可是毛猴是二十年老江湖,嘛都见过,先不管这脸,轻轻快快有说有笑之间,啪地甩一个包袱,甩得意外、漂亮、逗哏,人全笑了,惟独冷脸不笑。毛猴目光都扫见了,相互递个眼神,表面不当事,接着说笑,不经意中又使一个包袱,这包袱使得又巧又妙又绝,看出了老到,引得大家大笑,可冷脸还是没笑。毛猴见了,还不当事,接着再来;下边的包袱是毛猴拿手的——听一百次得笑上一百次。毛猴一使,全场爆笑,笑声要掀去屋顶,毛猴再看,冷脸居然赛个睁着眼的死人。
(9)毛猴觉得不好,知道今儿弄不好要栽在天津卫了。心里没根,接下去就有什么算什么了。老段子、新段子、文段子二荤段子,加上不停的现挂,直说得脑门流汗,嗓子冒烟,冷脸还是那张冷脸。最后,那个逗哏的瘦猴索性对着冷脸抖一个砸锅卖铁似的包袱,说:“这位爷,您要是再不笑,我俩可真要脱裤子了。”
(10)全场又一阵大笑。冷脸忽然站起身,板着面孔拱拱拳说:“您二位说得真棒,谢您们了,我退了。”话说完,起身离座走了。到了也没露出个笑脸。毛猴两个站在那儿下不了台,这算栽到家,只好耷拉脑袋回北京。
(11)自打毛猴走后,没人再敢往南门外说相声。人们把冷脸愈说愈神,好像冷脸是天生的相声杀手。可奇怪的是打那天起,不单南门的相声园子,全天津的相声园子里,没人再见过冷脸。有人说他远走高飞了,可有人说他哪也没去,还在南门外打铁,只是绝不再听相声了。
(选自《小说月报》2015年第10期,有删改)
4.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第(2)段记叙冷脸不会笑的传说,既让读者了解到他因曾受到过严重伤害而不会笑的真正原因,也为人物蒙上一层神秘面纱,生动有趣,吸引读者。
B.第(9)与(10)段中,冷脸在观众面前被毛猴当做“包袱”笑料,实在难为情,但为了风度,还是用反讽的语气称赞毛猴的表演,板着脸,带着怨恨离场。
C.毛猴竭尽所能,用高超的艺术表演,逗得观众开心不已,但就是不能冷脸发笑。在第(8)段中,观众的开心与冷脸的冷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D.小说着意刻画“冷脸”肖像,表现人物对生活的冷峻态度。由“赛个铁面人”“赛个睁着眼的死人”等肖像描写,可见冷脸迟钝麻木,心如死灰。
5.小说在刻画冷脸这个形象时,突出了他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6分)
6.这篇小说含蓄丰富,发人深省。请结合文本,谈谈你从中得到的两点启示。(6分)
展开余下试题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3小题,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材料一:
家风是一个家庭在世代传承中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道德规范、传统习惯、为人之道、生活作风和生活方式的总和,它首先体现的是道德的力量。注重家风建设是我国历史上众多志士仁人的立家之本。从古至今,颜之推《颜氏家训》、诸葛亮《诫子书》、周怡《勉谕儿辈》、朱子《治家格言》、《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等等都在民间广为流传,闪烁着良好家风的思想光芒。历史上的“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等等,同样展现着良好的家风。“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莫贪意外之财,莫饮过量之酒”等教子的古训至今为世人尊崇。
好的家风不但对自己有利、对子女和家人有利,也逐步影响着大众的道德水平与社会的风气。
建立优秀的家风不用好大喜功,能够以“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为原则,从细微处着眼,从点滴小事做起,就能让好家风变成无言的教导代代相传,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传承正能量。
(摘编自《传承好家风好家训,弘扬社会正能量》,2017 年 4 月 17 日台儿庄新闻网)
材料二:
弘扬践行优秀家风,就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家庭,同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之落细、落小、落实。以家谱为重要内容的根祖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重要内容,不仅延续着家族血脉,更传承着优良家风家训,内涵丰富、底蕴深厚,具有强大维系力、凝聚力、感召力和亲和力。编修家谱可以使优秀的家风和宝贵的家训重回人们视野、重归百姓家庭,达到以家风促民风带政风、涵养核心价值观的效果。
(摘编自《以修志编谱传承历史文脉优良家风》,2016 年 12 月 29 日光明日报)
材料三:
(摘编自张琳、陈延斌《当前我国家风家教现状的实证调查与思考》)
材料四:
牵起妈妈的手,牵起的也是孝亲敬老的好家风。每逢佳节倍思亲,思念发自眷恋亲朋的心灵感触,也源自注重孝亲、注重家庭的文化自觉。家风传统、亲情牵挂、故土情结、孝悌观念,这些传统文化中宝贵的道德因子,不仅并未因为现代浪潮的冲击而沉没,反而愈发显示出反哺个人、黏合家庭、软化社会的强大魅力。“团聚最喜悦,团圆最幸福,团结最有力”,习近平总书记在春节团拜会上的这句话,被无数人转发分享。让“你陪我长大、我陪你变老”的家风传承不竭,让重视家庭、重视家风成为现代社会文明风尚的标配,千家万户定会更加和美幸福,国家和民族定会更加和谐安定。
(摘编自《“牵妈妈的手”,守望家风报春晖》,2018 年 2 月 23 日人民日报)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家风首先体现的是道德的力量,它的形成需要较长时期,且一旦形成就较为稳定。
B. 优秀的家风、宝贵的家训已经重归诸多普通家庭,重视家风将成为现代文明的标配。
C. 延续家族血脉,传承优良的家风家训,是根祖文化具有强大凝聚力的重要原因。
D. 家长获取家庭教育科学知识的途径包括媒体信息、专业咨询等,呈现出多元化特征。
8.下列对相关材料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家风是在世代传承的过程中形成的,家族经验经历了实践的检验,也能对家长教育子女产生影响。
B. 优秀的家风并不都强调“精忠报国”“廉洁克制”等大的原则,它们更强调落细、落小、落实,注重无言的教导。
C. 媒体信息在充实家长的家庭教育科学知识方面所起到的作用已经超越了专业的家庭教育知识。
D. 家风既能反哺自己,也能黏合家庭,有利于子女和家人,更能影响大众道德水平,带动社会风气向善向美。
9.怎样才能有效培育良好的家风家教?请根据上述材料简要概括。
二.古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共4小题,共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史天泽,字润甫,秉直季子也。身长八尺,音如洪钟,善骑射,勇力绝人。中统元年,世祖(注)即位,首召天泽,问以治国安民之道,即具疏以对,大略谓:“朝廷当先立省部以正纪纲,设监司以督诸路,沛恩泽以安反侧,退贪残以任贤能,颁奉秩以养廉,禁贿赂以防奸,庶能上下丕应,内外休息。”帝嘉纳之。天泽既秉政,凡前所言治国安民之术,无不次第举行。三年春,李璮以益都叛,遂据济南,诏亲王哈必赤总兵讨之,凶势甚盛。继命天泽往,至则进说于哈必赤曰:“璮多谲而兵精,不宜力角,当以岁月毙之。”乃深沟高垒绝其奔轶凡四月城中食尽军溃出降生擒璮明日引军东行未至益都城中人已开门迎降初,天泽将行,帝临轩授诏,责以专征,俾诸将皆听节度。天泽未尝以诏示人,及还,帝慰劳之,悉归功于诸将,其慎密谦退如此。天泽在宪宗时尝奏:“臣始摄先兄天倪军民之职,天倪有二子,一子管民政,一子掌兵权,臣复入叨寄遇,一门之内,处三要职,分所当辞,臣可退休矣。”帝曰:“卿奕世忠勤,有劳于国,一门三职,何愧何嫌!”竟不许。十一年,诏天泽与丞相伯颜总大军,自襄阳水陆并进。天泽至郢州遇疾,还至真定,帝遣其子杠与尚医驰视,赐以药饵。天泽因附奏日:“臣大限有终,死不足惜,但愿天兵渡江,慎勿杀掠。”语不及它。以十二年二月七日薨,年七十四。
天泽平居,未尝自矜其能,及临大节毅然以天下之重自任。年四十,始折节读书,尤熟于《资治通鉴》,立论多出人意表。拜相之日,门庭悄然。或劝以权自张,天泽日:“愿相公无权。爵禄刑赏,天子之柄,何以权为!”因以谢之,言者惭服。(节选自《元史•史天泽传》)
注:世祖:指元世祖忽必烈。下文“宪宗”指元宪宗蒙哥,忽必烈之兄。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乃深沟高垒/绝其奔轶/凡四月城中食/尽军溃出降/生擒璮/明日/引军东行/未至益都/城中人已开门迎降/
B.乃深沟高垒/绝其奔轶/凡四月/城中食尽/军溃出降/生擒璮/明日引军东/行未至益都/城中人已开门迎降/
C.乃深沟高垒/绝其奔轶/凡四月/城中食尽/军溃出降/生擒璮/明日/引军东行/未至益都/城中人已开门迎降/
D.乃深沟高垒绝/其奔轶凡四月/城中食尽/军溃出降/生擒璮/明日/引军东行/未至益都/城中人已开门迎降/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年号多为中国古代帝王即位后用来纪年的名称,“中统”是元世祖忽必烈的年号。
B.“先兄”,指已去世的兄长,“先”是对故去的人的尊称,多用于长辈。
C.在我国古代,诸侯之死称为“薨”,后来,有爵位的大官去世也称作“薨”。
D.“《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由北宋司马光主编,历时19年完成。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史天泽深受元世祖忽必烈的信任,他是忽必烈继承帝位后第一个召见的大臣;史天泽向皇上提出了很好的治国安民之策,皇上赞许并采纳了这些建议。
B.史天泽为人谨慎谦逊,受命平定李璮叛乱时,皇上要所有将领都听史天泽指挥,但史天泽一直没有将这道诏令公开,事后,他将功劳都归于各位将领。
C.史天泽主持军事和民政事务,他的两个侄儿也位高权重,他觉得不妥,向元宪宗提出辞职退休的请求,但皇上没有批准。
D.史天泽在青年时期忙于军务,无暇读书,由于感觉知识不够用,他被迫在四十岁以后发奋读书,从此所发的议论常常出人意料。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展开余下试题
①天泽既秉政,凡前所言治国安民之术,无不次第举行。
②天泽平居,未尝自矜其能,及临大节毅然以天下之重自任。
(二)、诗歌鉴赏(共2小题,共9分)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各题。
九月九日
崔善为(唐)
九日重阳节,三秋季月残。菊花催晚气,萸房辟早寒。
霜浓鹰击远,雾重雁飞难。谁忆龙山外,萧条边兴阑。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诗题“九月九日”指农历九月初九,中国传统的重阳节,人们用登高、赏菊花、插茱萸等活动表示庆祝。
B.传统上秋季分为孟秋、仲秋、季秋,分别对应农历七八九这三个月,九月已是季秋之月,百花已经凋残。
C.颔联“菊花催晚气,萸房辟早寒”,写晚秋的寒气催落菊花凋零,只能到茱萸的子房去躲避早晨的寒意。
D.古诗写重阳节,多表达欢庆之意,而这首诗的尾联,想到自己身处萧条冷落的龙山边关,全无喜庆之意。
15.有人说,《九月九日》这首诗“韵含悲难”。本诗的韵脚是如何体现悲难的?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6分)
(三)、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6分)
16.根据句子的语境,补写出横线处的句子。
(1)《鸿门宴》中有两个名句,意思是要注重大的行为,不计较细枝末节。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荆轲刺秦王》中,通过环境描写来渲染氛围,表现荆轲慷慨赴难、为国捐躯的精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烛之武退秦师》中说出了晋国、秦国联合围攻郑国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选择题(3小题,共9分)
17.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我从乡下跑到京城里,一转眼已经六年了,其间 的所谓国家大事,算起来也很不少。
②有些人惯于 ,看领导眼色行事。
③在危急关头,大家看到指挥员仍然 ,渐渐地也都镇定了下来。
A.耳闻目睹 随机应变 谈笑风生 B.耳闻目睹 见风使舵 谈笑自若
C.耳濡目染 见风使舵 谈笑风生 D.耳濡目染 随机应变 谈笑自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截至12月底,我院已经推出了40多次以声光电技术打造的主题鲜明的展览,是建院90年来展览次数最多的一年。
B.书法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近年来在教育部门大力扶持下,使得中小学书法教育蓬勃发展,学生水平大幅提高。
C.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使得这一古老的文明再次吸引了世人的目光。
D.这家公司虽然待遇一般,发展前景却非常好,很多同学都投了简历,但最后公司只录取了我们学校推荐的两个名额。
19.下列标语表述不得体的一项是( )
A.小草有生命,足下多留“青”。(草坪标语)
B.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图书馆标语)
C.扬起希望的风帆,走上新生的坦途。(医院标语)
D.司机一杯酒,亲人几多愁。 (公路标语)
(二)、语言表达(2小题,共11分)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人类为什么要有底线?为了生存。人,是社会的群居物。任何人,都不能一个人活在这世界上,所以,只有让别人生存, ① ;让别人活得好,自己才活得好。希望所有的人都活得好,甚至为了别人的生存放弃自己的利益,这是“境界”。至少不妨碍别人的生存, ② ,不破坏社会的环境,这是“底线”。境界不一定人人都有或要有, ③ ,因为底线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是最后一道防线。基础不牢,地动山摇;防线失守,全盘崩溃。
21.请将下面的语段改写成句式整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可调整语序,增删个别词语,但不得改变句子原意。(5分)
教育是事业,事业以献身为意义;同时它又是以求真为价值的科学;教育是艺术,如果没有创新也就没有了生命。
答:
四、作文(60分)
22.艾青写到:“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同学,你也应该有睹物思人,触景生情的时候,请按要求补全下列题目,写一篇800字以上的记叙文。
题目: 到_______,我想起了你!
高一语文月考答案解析
1.【答案】C
【解析】C项“人的主宰地位始终不会动摇”错误。原文第三段中说“人是信息的主宰者,信息为人所控制,为人服务。然而,这种关系在信息化社会遭遇了或正在遭遇颠覆性的挑战”。
2.【答案】B
【解析】A项原文第四段中说“信息化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并不是选项中所表述的“信息化实现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C项“公众已经完全被掌握计算机技术和计算机语言的少数专业人士奴役”错误。原文第五段中说“数字化信息及其技术形态越多地深入到我们的生活,我们就越严密地为少数人的思维所控制”,意思是说公众在使用数字化产品时,只能按照少数掌握计算机技术的专业人士事先设定的程序和规则在仅有的范围内去选择,成为被动接受者,没有自由选择权,并不能武断地说公众已被奴役。D项原文最后一段提出,面对信息技术发展,人类要以超拔姿态确立人与科技之间的合理关系。选项中则认为“科学技术与人类最终会形成不可调和的二元对立格局”,显然是错误的。
3.【答案】D
【解析】倒数第二段中的“科学技术与人的矛盾关系”是指人日渐加深对科技的依赖程度,甚至有最终被科技奴役的危险。D项中“职业棋手们纷纷采用智能软件辅助训练”并不能体现人对科学技术的依赖及被奴役的危险,恰恰体现了科学技术能为人所用的积极的关系。
4.【答案】C
【解析】A项冷脸不会发笑的真正原因谁也不知道,文中对传说只是表述为“这说法听起来像那么回事,对不对,没人敢去和他核对”。B项联系后文冷脸再不去相声园子的情节,可以看出,冷脸称赞对方是真心的,为对方找台阶,并没有带着怨恨。D项冷脸虽然冷面如铁,但并不意味他没有生活热情和丰富的内心活动,他喜欢听相声,他能从毛猴的讨饶中分析自己的处境,并主动称赞对方,起身离场,再也不进相声园子。
5.【答案】①冷面如铁,阴沉黑硬。他从来不笑,脸总阴着,又黑又硬又阴冷,别人听相声放声大笑,惟独他赛个睁着眼的死人,即使退场时,也没有笑脸。②喜听相声,热爱生活。他好听相声,有点清闲,就钻进说相声的园子。听相声就是为了笑,而笑是对生活热爱的表现;虽然他冷脸不笑,但内心还是渴望笑声,热爱生活。③心思细腻,心地善良。毛猴精彩的相声逗得观众开心不已,却在冷脸身上栽了跟头。面对毛猴的讨饶,冷脸明白自己成了看热闹的主角,主动称赞对方,起身离场,为对方找台阶。在知道自己成了相声杀手、没人敢往南门外说相声时,为观众和演员考虑,从此不再进相声园子。④自尊自爱,情趣高雅。冷脸不赌不嫖不贪杯,只
上一篇:
江西省恒立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下一篇:
广西蒙山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标签:
人教版
高一
上册
月考试卷
相关:
关于“河南省信阳”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36]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