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期中试卷
阅读:292 2018-11-26
标签:
人教版
高二
上册
期中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92]
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坝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绝密★启用前
宜昌市葛洲坝中学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
高二年级期中考试试卷 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20 18年11月
本试题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第I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3小题。
当代社会进步的文化审视
文化是社会进步的精神动力。精神是文化的一个表现层面,人的精神是个体积极向上的动力来源。革命、改革、创新、科技等都是社会进步的动力,但不论是革命、改革还是创新科技,这些行为的实践主体都是人。只有人具备了改革精神、创新精神,才能通过革命、改革或科技创新来推动社会进步。
文化能够为社会进步提供智力支持。文化为社会进步提供的智力支持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思想基础上的支持。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文化能够让人进行价值思考,并产生一定的思想成果,这对于社会的进步以及人自身的进步都有推动作用。二是文化成为社会进步的力量源泉。在文化促进社会进步的过程中,首先是人认同能够推动社会进步的思想观念,进而将这种思想转化为实践,使之真正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三是目标定位的作用。文化让个体对价值与道德进行反思,并以文化形态的方式在社会内部达成共识,从而形成社会群体共同追求的目标。四是为社会进步提供创新支持。只有文化深植于个体内心,社会才会形成创新思潮,而人类不断创新的过程正是推动社会进步的过程。
目前我国的传统文化传承更多是停留在形式层面,而没有实质的进展。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市场的逐利性也使人们在价值选择上倾向拜金主义和个人主义,这便弱化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念,造成传统与现代的撕裂。因此,尽管我国在文化建设中强调传统文化的地位,但传统文化却没有真正成为社会进步的推动力。而且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初,政府将主要精力投入经济建设,并没有过多关注社会文化建设,当个体从传统的集体组织脱离出来后,却又缺乏共同的价值信仰,加之很多个体在价值选择上产生迷茫,导致人们容易陷入封建迷信甚至是邪教思想中。
在进入新世纪后,这种西方文化的涌入从早期的自然行为变为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渗透行为。当前由于我国本土文化建设的滞后,西方文化思潮获得了渗透空间,一部分受蛊惑的民众开始在网络等媒体平台宣扬资本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并质疑社会主义制度,质疑执政党。我国的文化建设应吸收世界先进文化,但对于那些别有用心的文化渗透应该进行抵制。否则,当我国的文化建设不能够成为支撑社会进步的力量时,我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果也将受到威胁。
公民是促进社会进步的实践主体,他们的道德素质能反映一个国家的文化建设水平,而且社会进步的本质是促进人的发展,如果人的道德素质下降,那么社会进步仅是一种狭隘的物质进步。当前我国的文化建设对内有传统文化衰落问题,对外有西方文化的冲击、人们诚信意识不强、片面追求享乐、公民道德素质有滑落趋势等问题。所以,我国在文化建设中,必须重视道德文化建设。在具体的道德教育宣传中,我国原本采用的公民道德工程建设、传统美德宣传等方式往往流于形式化,并没有产生较好的宣传效果。所以在新时期的道德文化建设中,应注重宣传手段的生活化和群众化,让公民易于接受。(《人民论坛》)
浏览完整试题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 人是革命、改革、创新科技的实践主体,通过革命、改革或科技创新来推动社会进步的前提是人必须具备改革、创新精神。
B. 推动社会进步的思想观念首先成为社会进步的力量源泉,才能得到人们认同,才能将思想观念进行实践,最终推动社会进步。
C. 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初,政府将主要精力投入经济建设,忽视了传统文化的地位,因而传承传统文化更多流于形式,没有实质性的进展,也没有真正推动社会的进步。
D. 我国在道德教育宣传中,采用的方式是公民道德工程建设、传统美德宣传,形式化过多,没有产生宣传效果 ,令人警醒。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文章第2段从四个方面论述了“文化能够为社会进步提供智力支持”的观点。
B. 文章从正反两方面论述了文化对社会进步的巨大作用,并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C. 作者列举我国当前传统文化的衰落,证明文化对社会进步是有限的。
D. 文章运用“传统文化衰落”和“西方文化的冲击”证明了当前“道德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文化能积极推动社会进步和人自身的进步,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文化能促进人们进行价值思考,也能获得一定思想成果。
B. 在改革开放之初,政府没有处理好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的关系,个体缺乏共同的价值信仰,从而在价值取向上产生迷茫。
C. 西方文化思潮通过网络等媒体平台进行渗透,动摇了我国文化建设的根基,我们应该吸收世界先进文化,进行有效的抵制。
D. 我国文化建设面临着传统文化衰落和西方文化冲击的压力,出现了诚信意识不强、极端个人主义、片面追求享乐的现象。
(二)文本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共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小题。
清名
梁晓声
倘非子诚之缘故,我断不会识得徐阿婆的。
子诚是我以前的学生,关系近好。今年清明后,约我去他老家西南某山区的茶村玩。
斯时茶村,远近山廓,美仑多姿。树、竹、茶垅,浑然而不失层次,绿如滴翠。
翌日傍晚,我见到了徐阿婆。
那会儿茶农们都背着竹篓或拎着塑料袋子前往茶站交茶。一路皆五六十岁男女,络绎不绝。子诚与一老妪驻足交谈。我见那老妪,近一米七的个子,腰板挺直,满头白发,不矜而庄。
老妪离去,我问子诚她的岁数。
“八十三了。”
“八十三还采茶!”
我不禁向那老妪背影望去,钦佩之。
子诚告诉我——解放前,老人家是出了名的美人儿,嫁给了镇上一名小学教师。后来,丈夫因为成分问题,回村务农。每年清明前,换长衫游走各村“说春”。 “说春”就是按照黄历的记载,预告一些节气与所谓凶吉日的关系而已。她丈夫以唱代说,出口成章。使人们开心之余,自己也获得一碗小米。不久农村开展“破除迷信”运动,丈夫进了学习班。“说春人娘子”一急之下,将他们的家卖到了仅剩自已穿着的一身衣服的地步,买了两袋小米,用竹篓背着,挨家挨户一碗碗地还。乡亲们过意不去,说她太过认真。她却说——我丈夫是“学知人”,我是“学知人”的妻子。对我们,清名最重要。理解我的,就请将小米收回了吧!……”
我问:“现在她家状况如何?为什么还让八十三岁的老人家采茶卖茶呢?”
子诚说:“阿婆得子晚,六十几岁时,儿子病故,媳妇带着孙子改嫁。从那以后,她一直一个人过活。”
“这么大岁数,又是孤独一人,可怎么活呢?”
“县里有政策,要求县镇两级领导班子的干部,每人认养一位农村的鳏寡高龄老人……”
我不禁感慨:“多好的举措……”
“办法是很好,但阿婆的命太不好,偏偏认养她的那位副县长,明面是爱民的典范,背地里贪污受贿,五毒俱全,三年前被判了重刑……
“阿婆知道后,如同自己的名誉也受了玷污似的,一下子病倒了。病好后,开始替人家采茶,一天也就挣个五六元钱。她一心想要用自己挣的钱,把那副县长助济她的钱给退还清了……”
“今年年初,老人家患了癌症。不过,她装作自己一点也不知道的样子,仍然省吃俭用,早出晚归地采大叶茶。”
听了子诚的诉说,我沉吟良久。那天晚上,我要求子诚转告老人家,有人愿意替她“退还”尚未“还”清的一千二三百元钱。
第二天,还是傍晚时,我站在村道旁,望着子诚和老人家说话。才一两分钟后,二人的谈话便结束了。老人背着竹篓,尽量,不,是竭力挺直身板,从我眼前默默走过。
子诚也沮丧地走到了我跟前,嗫嚅道:“我就料到根本没用的嘛……”
“她说,谢了。还说,人的一生,好比流水。可以干,不可以浊……”
我不禁再次失语,竟至于,羞愧极了。
以后几日的傍晚,我一再看见徐阿婆往返于卖茶路上,背着编补过的竹篓,竭力挺直单薄的身板。然而其步态,毕竟那么蹒跚,使我联想到衰老又顽强的朝圣者,去向我所不晓得的什么圣地。那曾经的草根族群中的美女,那八十三岁的,身患癌症的,竭力挺直身板的茶村老妪,又使我联想到古代赴往生命末端的独行侠……
似乎,我倾听到了那老妪的心声:清名、清名……
不久前,子诚打来电话,告诉我徐阿婆死了。
“她,那个……我的意思是……明白我在问什么吗?……”
我这个一向要求学生对人说话起码表意明白的教师,那一时刻语无伦次。
“听家里人说,她死前几天还清了那笔钱……老人家认真到极点,还央求村支书为她从县里请去了一名公证员……现在,有关方面都因为那一笔钱而尴尬……”想到我和子诚口中,都分明地说过“还”这个字,顿觉对那看重自己清名的老人家,无疑已构成人格的侮辱。
清名、清名……这一旦在乎反而累人自讨苦吃的东西呀,难怪今人都避得远远地,唯恐沾上了它!
我之羞愧,因亦如此…… (选自作者同题文章,有删改)
4.下列对这篇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 因为学生子诚的原因,“我”得以到达风光旖旎的西南茶庄,见到了年迈的徐阿婆,听到了有关阿婆的一些事情,对阿婆遭遇表达了发自内心的同情和感伤。
B. 小说以细腻的笔触,形象地描写了徐阿婆的肖像、动作及语言,塑造了一位真实可感的农村老妪的形象。
C. 小说中徐阿婆的故事通过子诚之口讲述,增加了可信度,同时也便于“我”在与子诚的对话中抒情。
展开余下试题
D. 文中写“有关方面都因为那一笔钱而尴尬”一句蕴涵有关方面对认真的徐阿婆的钦佩之情,暗含作者对社会现状深深的思考。
5.联系文章内容,试分析“徐阿婆”的形象特点。(6分)
6.文章第3自然段,作者着力描写清明时节茶村的景象,有什么作用?(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小题。
材料一:家风是一个家庭在世代传承中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道德规范、传统习惯、为人之道、生活作风和生活方式的总和,它首先体现的是道德的力量。注重家风建设是我国历史上众多志士仁人的立家之本。从古至今,颜之推《颜氏家训》、诸葛亮《诫子书》、周怡《勉谕儿辈》、朱子《治家格言》、《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等等都在民间广为流传,闪烁着良好家风的思想光芒。历史上的“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等等,同样展现着良好的家风。“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莫贪意外之财,莫饮过量之酒”等教子的古训至今为世人尊崇。
好的家风不但对自己有利、对子女和家人有利,也逐步影响着大众的道德水平与社会的风气。
建立优秀的家风不用好大喜功,能够以“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为原则,从细微处着眼,从点滴小事做起,就能让好家风变成无言的教导代代相传,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传承正能量。
(摘编自《传承好家风好家训,弘扬社会正能量》,2017 年 4 月 17 日台儿庄新闻网)
材料二:弘扬践行优秀家风,就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家庭,同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之落细、落小、落实。以家谱为重要内容的根祖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重要内容,不仅延续着家族血脉,更传承着优良家风家训,内涵丰富、底蕴深厚,具有强大维系力、凝聚力、感召力和亲和力。编修家谱可以使优秀的家风和宝贵的家训重回人们视野、重归百姓家庭,达到以家风促民风带政风、涵养核心价值观的效果。
(摘编自《以修志编谱传承历史文脉优良家风》,2016 年 12 月 29 日光明日报)
材料三:
(摘编自张琳、陈延斌《当前我国家风家教现状的实证调查与思考》)
材料四:牵起妈妈的手,牵起的也是孝亲敬老的好家风。每逢佳节倍思亲,思念发自眷恋亲朋的心灵感触,也源自注重孝亲、注重家庭的文化自觉。家风传统、亲情牵挂、故土情结、孝悌观念,这些传统文化中宝贵的道德因子,不仅并未因为现代浪潮的冲击而沉没,反而愈发显示出反哺个人、黏合家庭、软化社会的强大魅力。“团聚最喜悦,团圆最幸福,团结最有力”,习近平总书记在春节团拜会上的这句话,被无数人转发分享。让“你陪我长大、我陪你变老”的家风传承不竭,让重视家庭、重视家风成为现代社会文明风尚的标配,千家万户定会更加和美幸福,国家和民族定会更加和谐安定。
(摘编自《“牵妈妈的手”,守望家风报春晖》,2018 年 2 月 23 日人民日报)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 家风首先体现的是道德的力量,它的形成需要较长时期,且一旦形成就较为稳定。
B. 优秀的家风、宝贵的家训已经重归诸多普通家庭,重视家风将成为现代文明的标配。
C. 延续家族血脉,传承优良的家风家训,是根祖文化具有强大凝聚力的重要原因。
D. 家长获取家庭教育科学知识的途径包括媒体信息、专业咨询等,呈现出多元化特征。
8.下列对相关材料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家风是在世代传承的过程中形成的,家族经验经历了实践的检验,也能对家长教育子女产生影响。
B. 优秀的家风并不都强调“精忠报国”“廉洁克制”等大的原则,它们更强调落细、落小、落实,注重无言的教导。
C. 媒体信息在充实家长的家庭教育科学知识方面所起到的作用已经超越了专业的家庭教育知识。
D. 家风既能反哺自己,也能黏合家庭,有利于子女和家人,更能影响大众道德水平,带动社会风气向善向美。
9.怎样才能有效培育良好的家风家教?请根据上述材料简要概括。(6分)
二、古诗文阅读(共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冯衍字敬通,京兆杜陵人也。衍幼有奇才,年九岁,能诵诗,至二十而博通群书。王莽时,诸公多荐举之者,衍辞不肯仕。
时天下兵起,莽遣更始将军廉丹讨伐山东。丹辟衍为掾,与俱至定陶。莽追诏丹曰:“将军受国重任,不捐身于中野,无以报恩塞责。”丹惶恐,夜召衍,以书示之。衍因说丹曰:“方今为将军计,莫若屯据大郡,镇抚吏士,砥厉其节,百里之内,牛酒日赐,纳雄桀之士,询忠智之谋,要将来之心,待从横之变,兴社稷之利,除万人之害,则福禄流于无穷,功烈著于不灭。何与军覆于中原身膏于草野功败名丧耻及先祖哉圣人转祸而为福智士因败而为功愿明公深计而无与俗同。”丹不能从,与赤眉战死。
建武六年日食,衍上书陈八事。书奏,帝将召见。初,衍为狼孟长,以罪摧陷大姓令狐略,是时略为司空长史,谗之于尚书令王护、尚书周生丰曰:“衍所以求见者,欲毁君也。”护等惧之,即共排间,衍遂不得入。
后韂尉阴兴、新阳侯阴就以外戚贵显,深敬重衍,衍遂与之交结,由是为诸王所聘请,寻为司隶从事。帝惩西京外戚宾客,故皆以法绳之,大者抵死徙,其余至贬黜。衍由此得罪,尝自诣狱,有诏赦不问。西归故郡,闭门自保,不敢复与亲故通。
建武末,上疏自陈。书奏,犹以前过不用。衍不得志,退而作赋,又自论曰:“历观九州山川之体,追览上古得失之风,愍道陵迟,伤德分崩。夫睹其终必原其始,故存其人而咏其道。疆理九野,经营五山,眇然有思陵云之意。”乃作赋自厉,命其篇曰《显志》。
显宗即位,又多短衍以文过其实,遂废于家。居贫年老,卒于家。
(节选自《后汉书•冯衍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何与军覆︱于中原身膏于草野功败︱名丧耻及先祖哉︱圣人转祸︱而为福智士︱因败而为功︱愿明公深计而无与俗同
B. 何与军覆于中原︱身膏于草野功败︱名丧耻及先祖哉︱圣人转祸而为福︱智士因败而为功︱愿明公深计而无与俗同
C. 何与军覆于中原︱身膏于草野︱功败名丧︱耻及先祖哉︱圣人转祸而为福︱智士因败而为功︱愿明公深计而无与俗同
D. 何与军覆︱于中原身膏于草野︱功败名丧︱耻及先祖哉︱圣人转祸︱而为福智士︱因败而为功︱愿明公深计而无与俗同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辟,征辟制是中国汉代擢用人才的一种制度,主要包括皇帝征聘和公府、州郡辟除两种方式,皇帝征召称“征”,官府征召称“辟”。
B. 社稷,原指土神和谷神。君主为了祈求国事太平,五谷丰登,每年都要到郊外祭祀土地和五谷神。这里指国家。
C.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每个帝王只有一个年号。
D. 即位,文中指君主登位,又叫“践祚”。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冯衍见解独到。王莽派廉丹讨伐山东,冯衍劝廉丹驻守大郡,抚励将士、招贤纳杰、寻求谋略,但是廉丹没有听从。
B. 冯衍厌恶权贵。他在担任狼孟长时,用罪名诬陷当时担任司空长史的世家大族令狐略。
C. 冯衍交友不慎。与外戚结交,皇帝惩戒外戚宾客,将他们绳之以法,罪重的判死罪 、流放,其余的被贬谪。
展开余下试题
D. 冯衍追求美德。他痛惜大道衰落,感伤美德败坏,于是整理九州原野、往来五岳名山,萌生高尚脱俗的志趣,作赋自励。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衍所以求见者,欲毁君也。”护等惧之,即共排间,衍遂不得入。
(2)夫睹其终必原其始,故存其人而咏其道。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小题。
红梅
苏轼
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 上玉肌。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注] 诗老:指苏拭的前辈诗人石曼卿。
14.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诗人使用拟人手法,以红梅自况,表达了与桃杏—起装点春天的愿望。
B.心境幽寒的红梅“怕愁贪睡”,不肯随“春”,故而未能及早开放。
C.红梅生机难抑,烂漫开放,冰容雪姿,孤瘦高洁,自成一片春光。
D.面对百花盛开的“春态”,红梅仍深自怵惕,保持自己的节操。
15.诗人用哪些艺术手法来勾画红梅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杜甫在《登高》中:“________ _,_______ _”两句描写了雄阔而又萧条的长江秋景。
(2)世间如无“伯乐”,那么“千里马”也可能难以摆脱“______ _ ,
_______ ________ ”的悲惨遭遇。(韩愈《杂说》其一)
(3)《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词人借古抒怀,将写景咏史和抒情融为一体。词中:“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起承上启下作用,过渡自然。
第II卷(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①国务院发文,除“借壳上市”须继续严格审核外,上市公司其它并购重组均取消行政审核,这真是一个石破天惊的消息!
②近几年,黄河、岷江的部分河段多次出现断流现 象,面对这江河日下的情况,人们开始冷静地思考环保问题。
③在这开宗明义的第一信里,请你们容我在你们面前介绍我自己。
④当我研读他的研究文章,理解了其中的创造时,竟情不自禁地拍案而起,甚至流下激动的泪水。
⑤他是我最真诚的朋友,经常耳提面命地对我提出忠告,使我不断进步。
⑥也许,在世间有很多这样的父亲,他们朴实的话语如黄钟大吕敲醒为名利不择手段的人们:踏踏实实做人。
A. ②④⑤ B. ①④⑥ C. ②③⑤ D. ②④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4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出现自去年12月以来的最大涨幅,但仍低于相关机构的预测。
B. 农村垃圾处理不当,不仅对农村土壤和水体造成了严重污染,威胁着健康,还影响了农村原本清洁的生活环境。
C. 2018年后,金牌与冠军已经不再是我们唯一的追求,越来越多的运动员以积极向上、阳光开朗 出现在世界大赛的舞台。
D. 葛洲坝中学学生在艺术节中表现异常精彩的原因是学校平时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造成的。
19. 下列交际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3分)( )
A.从数百里外捎来如此厚礼,推辞不了,只好笑纳!
B.本月二十六日,小女举 行婚礼,届时请务必光临。
C.奉上刚刚草就的拙作,敬请拜读,专候宝贵意见
D.老朽退休多年,而获此殊荣,颇为羞愧,感谢诸位厚爱!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6分)
① ,甚至可以说是语文学习的根本。美国心理学家克拉森的心理实验研究表明,学生充满兴趣的课外阅读对提高他们写作能力的作用,远远大于机械的写作训练。背诵经典也是培养语言素养的基本功之一,如果在孩子记忆的黄金时期,让他们记诵大量精华语言,那么这个孩子从小就有了坚实的语文根底。语文成绩好的孩子几乎都特别喜欢读课外书。② :语词的积累、素材的积累、情感的积累等。这样的孩子在说话方面 有超出他人的见识,在阅读理解方面有特殊的见地,③ 。总之,他们博览群书、背诵经典、见多识广,所以听、说、读、写等基本功都会很扎实。
21.仿写下面划线句子,另写两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示例向相(5分)。
挫折纵然无情,却给人无尽的砥砺;失败固然残忍,却能使人趋于顽强。一湾溪流,曲折中却能荡出山鸣谷应的回响; ;
。
四、作文(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百米赛短跑的输赢常在起跑线上,其要诀是起跑要领先,处处要争先,其特点是一着主动全盘主动;马拉松长跑的输赢不在起跑线上,其要诀是不一味争先,不急功近利,其特点是笑到最后笑得最甜。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附件一
宜昌市葛洲坝中学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
高二年级期中考试语文 答 卷
第I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共9分)
1.A 2.C 3.D
【解析】
1.B项,逻辑顺序与原文不符,“首先成为社会进步的力量源泉,才能得到人们认同”不当,应该是“首先是人认同能够推动社会进步的思想观念,才能成为社会进步的力量源泉”。C项,“忽视了传统文化的地位”不当,原文中为“尽管……强调传统文化的地位”。D项,曲解文意,不是“没有产生宣传效果”,应是“没有产生较好的宣传效果”。故选A。
2. C项,作者列举我国当前传统文化的衰落,并不是证明文化对社会进步是有限的。而是用来说明“我国在文化建设中,必须重视道德文化建设”这一观点。故选C。
3. D项,根据原文“人们诚信意识不强、片面追求享乐,公民道德素质有滑落趋势等问题”一句可知,D项中“极端个人主义”系无中生有。故选D。
(二)文本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共15分)
4(3分).C 试题分析: A,“对阿婆遭遇表达了发自内心的同情和感伤”不恰当,根据文意,应该是“内心受到强烈的震撼”更合适。B“细腻的笔触”有误;D项语句理解有误,“蕴含有关方面对认真的徐阿婆的钦服之情”没有依据;
5.(6分)①美丽端庄,气度不俗:从徐阿婆年轻时代的回忆以及八十三岁的外貌描写中,可以看出她曾经的美丽,以及年老后依然保持不俗的气质;
②清名至上,自尊自立:她还小米、还钱等行为,说明她的自尊独立,对清明的看重;
③吃苦耐劳,隐忍顽强:她年老坚持干活,可见她的勤劳,命运多舛,经历社会动荡、亲人离去、名誉的“玷污”等种种变故,依然挺直身板生活,可见她的隐忍顽强。
6.(6分)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故事发生地放在一个风光旖旎,景色秀美
上一篇:
河北省张家口市第四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下一篇:
黑龙江省绥滨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标签:
人教版
高二
上册
期中试卷
相关:
关于“湖北省宜昌”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92]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