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月考试卷
阅读:272 2018-11-27
标签:
人教版
高三
上册
月考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72]
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2019届高三上学期高考模拟(二)语文试题
高三语文模拟试题(2018.11)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含蓄即含而不露、隐晦曲折,它是中国古典诗词追求的一种美学境界。诗词的含蓄包括两层内涵:一是题旨即内容上的含蓄,一些题旨,诗人不愿明言、不能明言或不敢明言;另一种是手法上的含蓄,诗人采用借代、暗示或象征等手法,造成言外之意、弦外之音,使读者从中获得无穷之意蕴。
②含蓄的手法,早在先秦诗歌中就有运用,如《诗经•蒹葭》,那种“宛在水中央”的朦胧,“所谓伊人”的隐约,都带有相当的不确定性。在先秦至六朝的典籍中,虽未具体提及“含蓄”一词,但已推许类似的手法,《文心雕龙》有《隐秀》篇,认为“情在词外曰隐”,“隐也者,文外之重旨”,这为含蓄理论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础。“含蓄”成为一种美学形态和诗学概念,大致起于中唐皎然的《诗式》,他在解释“辨体有一十九字”时,在诗学领域第一次提到“含蓄”。晚唐的王睿将含蓄正式尊为一种诗歌体式。含蓄风格也成为唐代诗人的一种创作追求,刘禹锡就深为“言不尽意”而苦恼。他说:“常恨语言浅,不如人意深。”认为诗人应该在诗歌中营造“象外之象”,这样才会“言有尽而意无穷”。晚唐司空图的含蓄理论可以说是“言外之意”说的集大成者。他认为具体的“象”“景”“味”“韵”是有限的,要获得无限的意蕴,就要从中超脱出去,在“象外”“景外”“味外”“韵外”的更大的空间作无待的逍遥之游,以有“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③到了两宋,含蓄作为一个主要的批评标准被广泛运用。梅尧臣说:“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现于言外,若温庭筠‘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贾岛‘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则道路辛苦,羁旅愁思,岂不现于言外乎?”梅尧臣的话可说是对司空图的一种补充。之后,含蓄美已成为诗、文、绘画创作的一条基本准则,并推至艺术创作的最高追求之一。至南宋的严羽,他在《沧浪诗话》中把“言有尽而意无穷”这种含蓄之美推至极致,还提出了“得鱼而忘筌”“得意而忘言”“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等说法。
④降及明清,以含蓄评诗文更成为惯则。清代“神韵”领袖人物王士祯直承了司空图的含蓄说。他盛赞盛唐诗“蕴藉含蓄,意在言外”,认为“唐人五言绝句,往往入禅,有得意忘言之妙”。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认为诗要“神寄影中”,所以须“脱形写影”,认为谢灵运诗就是“多取象外,不失环中”。明人胡翰认为诗歌创作的最高境界就是以有限的语言表达无限的“言外之意”,惟有“象外““言外”才会“四表无穷”。
⑤以上论述,说明不同的时代都在强调含蓄所具有的笔墨寥寥、意溢千里的美学价值。崇尚深情绵邈、含蓄蕴藉,富有言外之意、弦外之音的神韵天然之佳作,便形成了一股文学潮流,至今不衰。 (摘编自陈友冰《中国古典诗词的显隐》)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手法上的含蓄,是指诗人采用借代、暗示、隐喻、象征等手法,造成弦外之音,使读 者从有限的描述中获得无穷的意蕴。
B. 先秦六朝典籍中,虽没有提及“含蓄”一词,但朦胧隐约手法的运用却受到推崇赞许,
《文心雕龙》有《隐秀》篇为含蓄理论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浏览完整试题
C. 到了两宋,含蓄美已成为诗、文、绘画创作的一条基本准则,而严羽的《沧浪诗话》 将其推至艺术创作的最高追求之一。
D. 明清时期,以含蓄评论诗文成为习惯准则。王士祯盛赞盛唐诗“蕴藉含蓄,意在言外”, 唐人五言绝句“有得意忘言之妙”。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先秦诗歌中就有含蓄手法的运用,例如《诗经•蒹葭》中就有“所谓伊人”“宛在水中 央”的朦胧之美,可知含蓄手法当时已得到人们的推重。
B. 作者引刘禹锡的“常恨语言浅,不如人意深” 是为了证明在唐代营造含蓄风格已成为 诗人的一种创作追求。
C. 梅尧臣的“含不尽之意,现于言外”的主张是对司空图倡导在有限的“象”“景”之 外营造更大的空间,来传达“不尽之意”等的补充。
D. 晚唐司空图的含蓄理论可谓是“言外之意”说的集大成者,清代王士祯直承了司空图 的含蓄说,可见司空图对后世的文学批评理论有着较大的影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采用总分总的论证思路,以时间为序,具体论述了“含蓄”作为一种美学追求在 不同时代的发展,以及为后人的创作提供了借鉴。
B. 唐代是诗歌的巅峰期,也是“含蓄”发展的重要时期,它从诗学概念到被尊为一种诗 歌体式,含蓄风格也成为唐代诗人的一种创作追求。
C. 含蓄美不仅是诗歌创作的一条基本准则,同样适用于散文、绘画等艺术形式,可以说 含蓄美是艺术创作的普遍追求。
D. 王士祯认为盛唐诗“意蕴含蓄,意在言外”,王夫之说谢灵运诗“多取象外,不失环 中”,说明在含蓄理论出现之前,诗人们对含蓄手法的运用已较成熟。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藏青色西服
季 明
工地离住处,有很长一段路程,老磨他们需要坐公交车回去。
傍晚,收工之后,老磨他们满身都是泥灰和臭汗。他们一屁股瘫坐在地上,一方面是喘息片刻,另一方面呢,老磨他们是在等大傻。
大傻,真名叫于大厦,喊来喊去,老磨他们就给他起了个绰号:于大傻。大傻跟老磨他们不一样,每次收了工,立即冲洗干净,然后从带来的包里,取出一套西服,换上,再把脏工作服,裹上塑料袋,塞进那个包里。
那西服,是藏青色的,大傻来到这个城市打工,刚领到第一个月工资,就上街买了这套西服。等大傻换洗完毕,大家一块儿往回走。这景象有些独特:一群脏了吧唧的民工队伍里,走着一位身穿干净而笔挺西服的人,很是不协调,同时,也让大傻显得很另类,很不合群。
回去的时候,正值晚高峰,公交车上异常拥挤,但只要老磨他们一上来,人群立马闪开条道,让他们过去。毕竟谁也不愿意让自己的衣服,与泥灰和汗水亲密接触。这个时候,车上绝对没有空座位,但老磨自有办法,他来到一个座位旁,站住,随着车的晃动,身体与坐着的乘客,始终保持着若即若离的距离。在泥灰和汗味的骚扰下,终于,那位皱着眉头、捂着鼻子的乘客,忍无可忍,狠狠瞪了老磨一眼,起身离开,老磨赶紧一屁股拍到座位上去。
这时候,一身西服的大傻,则静静地融合在人群中,用不屑的目光看着老磨,他最讨厌的,就是老磨这个拙劣的表演。
节假日不干活时,老磨他们喜欢逛逛街,穿着也很随意,有的干脆就穿着皱巴巴的工作服。大傻则不同,必须换上西服,才出门。这样一来,大傻就很醒目,在一行人中,很有些众星捧月的样子。这令老磨他们非常不舒服,就与大傻拉开了距离。
一次,老磨斜着眼睛,说,大傻,穷烧个啥哩?瞧把你能的,穿上西服你还是农民工,变不成城里人!
大傻不服气,说,穿干净点不好吗?农民工就应该是脏兮兮、臭烘烘的形象吗?那是犯贱!
大傻又说,挤公交时,你看人家那厌烦的目光,我都替你脸红。
这话,噎得老磨直翻白眼,一愣一愣的。于是,老磨他们就决定,必须收拾一下大傻。
这天,收了工,冲洗完毕,大傻却发现那个装着西服的包不见了。大傻急了,遍地翻找,可横竖找不到。
老磨他们坐在地上,喝水抽烟,冷眼看着大傻忙活,偷偷地笑。
过了许久,满头大汗的大傻,仍然四处寻找那个包。
老磨喊,大傻,别找了,再不回,天就黑啦。
又有人喊,大傻,你那西服,长翅膀飞啦。
大傻不听,依然在工地上跑来跑去,执着地寻找。
老磨他们说,真是个大傻熊!就撇下大傻,先走了。
当老磨他们得到消息,赶到医院时,大傻已躺在了手术台上。在寻找西服时,楼顶一截钢筋倏地掉下来,从大傻的左肩膀插进去,从腰部穿透出来……
老磨他们怔怔地守在手术室外,彻底傻了。
过了很久,大傻才被推出来,仍处在昏迷之中。老磨哭了,冲上前去,喊,大傻,不穿那西服,你他娘的能死啊?!
第二天,老磨他们来到工地,从一堆水泥里,挖出那个装着西服的包。它,已经变成了个水泥疙瘩,半晌,他们都没说话。
许多天,老磨他们都像丢了魂儿,蔫着脸,闷头干活,那件藏青色的西服,总是在眼前晃动、晃动……
一个月后,大傻出院了,但需要回家继续休养。那天,老磨他们专程上街,精心挑选,给大傻买了套藏青色的西服,送了过去。
大傻走后,老磨他们每人也都买了套西服,藏青色的,像大傻一样,收工后,冲洗干净,换上西服,再去挤公交车。这时候,他们才发现,乘客们的目光,很平和,丝毫没有了厌恶、敌意和距离,能同这个城市的人们亲密地挤在一起,坐一程车,这感觉,真不赖!
于是,老磨就给大傻打电话,他说,于大厦,现在咋样?养好了赶紧回来吧,我们等着你!
(选自《小说月刊》,有删改)
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以“藏青色西服”为题,显得新颖别致,能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B. 小说以空间顺序展开,如老磨和于大厦逛街的场景,突显他们形象的反差,为老磨及工友穿藏青色西服埋下了伏笔。
C.小说写于大厦及工友挤公交回家的情景属于详写;于大厦在工地上受伤的情景只做了必要交待,属略写。详略得当。
D. 于大厦受伤前后老磨的态度和行为形成对比。于大厦受伤前,老磨斥责于大厦穷烧;于大厦受伤后,老磨被深深触动,真正理解了大厦的行为是一种文明的体现。
5. 小说中于大厦这一人物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
6. “藏青色的西服”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展开余下试题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2018年1月2日,支付宝发布2017年全民账单。数据显示,去年全国5.2亿支付宝用户移动支付占比为82%。据统计,2017年,全国超过30个城市的公交、地铁先后支持支付宝;2亿多市民通过支付宝城市服务“窗口”共办理社保、交通、民政等12大类100多种服务;4000多万户小商家利用二维码贴纸实现收银数字化。移动支付城镇市场空间广阔。县城的移动支付用户占比为19.6%,省会城市占比为19.0%,农村地区占比为17.0%。(摘编自新华网2018年1月3日报道)
材料二:2014一2020年中国移动支付用户规模及同比增长走势
材料三:所谓的条码支付,是指银行或支付机构应用条码技术,实现收款人、付款人之间货币资金转移的业务活动。
出门打车,掏出手机扫一扫车上的二维玛,轻松支付车费;下馆子吃饭,手机上的二维码被收银员扫码枪扫了后,立马埋单走人……扫码支付手段,已经飞入寻常百姓家。
近年来条码支付业务快速发展,在小额、便民支付领域显现出门槛低、使用便捷的优势,市场份额持续增长,成为移动支付发展的重要体现形式。同时,条码支付的技术实现方式和业务风险相对传统银行卡支付具有其特殊性,部分市场机构在业务开展中也存在扰乱公平竞争秩序、支付风险防范不到位等问题。
为鼓励并规范金融创新,促进条码支付健康可持续发展,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印发了《条码支付业务规范(试行)》,并配套印发《条码支付安全技术规范(试行)》《条码支付受理终端技术规范(试行)》,自2018年4月1日起实施。
(摘编自新浪网2017年12月28日报道)
材料四:据介绍,我们进行扫码支付时,手机或者商户的收银机每次生成的条码都是不同的,对于这种动态条码支付,人民银行规定,采用两种有效方式进行验证,其中包括数字证书或电子签名的,可以自主约定每天的累计交易限额;采用两种有效方式进行验证,但其中不包括数字证书或电子签名的,同一个客户单日累计交易金额不应超过5000元;采用一种有效方式进行验证的,同一个客户单日累计交易金额不应超过1000元。
而对静态条码支付,也就是我们常见的商户贴在墙上或者打印好的二维码支付,无论采取什么交易验证方式,同一个客户单日累计交易金额都不能超过500元。若个人客户需更多条码支付额度,可采用包括数字证书或电子签名的方式对交易进行验证。
在不少移动支付用户看来,国家出台针对二维码支付的相关管理规范,在对日常使用影响降到最低的情况下大大提升了移动支付的安全性,无疑是一件从用户角度出发的“大好事”。
(摘编自《南方日报》2018年1月4日报道)
7.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正确的一项是( )
A. 据材料一可知,移动支付在大众中应用广泛,市民坐在家中也能享受多种便利服务。
B. 条码支付在促进移动支付普及发展的同时,也存在部分市场机构扰乱公平秩序、支付风险防范不到位的问题。
C. 据材料二可知,从移动支付用户同比增长走势来看,2020年将是2015年的两倍多。
D. 国家出台针对二维码支付的相关管理规范,让移动支付变得绝对安全。
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近年来,移动支付的方式已悄然涉及城乡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移动支付与以往新事物的发展局面一样,在我国表现出了一定程度的城乡差异。
B. 根据材料二图表中移动支付用户规模及同比增长走势可知,随着移动支付的逐渐普及和应用场景拓展,预计移动支付交易增长率将持续稳定增长。
C. 新要求实施后,如果在饭店里吃了顿600元的大餐,消费者只能让收银员扫消费者手机上生成的动态条码。
D. 央行《条码支付业务规范》对扫码支付进行限额管理,采用静态条码支付时,同一个客户单日累计交易金额都不能超过500元。
9. 根据上述材料,联系现实,请概括说明移动支付带来的便利。
二、古代诗文阅读(33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乔执中,字希圣,高邮人。入太学,补《五经》讲书,五年不谒告。王安石为群牧判官,见而器之,命子弟与之游。擢进士,调须城主簿。时河役大兴,部役者不得人。一夕,噪而溃,因致大狱。执中往代,终帖然。富民赂吏,将创桥所居以罔市利,执中疏其害,使者入吏言使成之,执中曰:“官可去,桥不可创也。”卒不能夺。
王安石为政,引执中编修《熙宁条例》。章惇讨五溪,檄执中取大田、离子二峒。峒路险绝,期迫,执中但走一校谕其酋,即相率归命。录功当迁秩,辞以及父母。
就徙转运判官,召为司农丞、提点开封县镇。诸县牧地,民耕岁久,议者将取之,当夷丘墓,伐桑柘,万家相聚而泣。执中请于朝,神宗诏复予民。改提点京西北路刑狱。时河决广武埽危甚相聚莫敢登执中不顾立其上众随之如蚁附不日埽成。
元祐初,为吏部郎中,请选人由县令、录事参军致仕者,升朝籍,得封其亲。兼徐王府侍讲、翊善,迁起居舍人、起居郎,权给事中。有司以天下谳狱失出入[注]者同坐,执中驳之曰:“先王重入而轻出,恤刑之至也。今一旦均之,恐自是法吏不复肯与生比,非好生洽民之意也。”进中书舍人。邢恕遇赦甄复,执中言:“恕深结蔡确,鼓唱扇摇,今复其官,惧疑中外。”迁刑部侍郎。
绍圣初,以宝文阁待制知郓州。执中宽厚有仁心,屡典刑狱,雪活以百数。明年,谈笑而逝,年六十三。
论曰:宋之人才,自祖宗涵养,至于中叶,盛矣。乔执中始终不渝厥守,岂易得哉。章衡欲复山后八州,为国启衅,然瑕不掩瑜,它善盖亦有可称者。
(选自《宋史》列传一百六,有删改)
【注】出入,指出入人罪。所谓“出罪”是指把有罪判为无罪或把重罪判为轻罪,所谓“入罪”指把无罪判为有罪或把轻罪判为重罪。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时河决广/武埽危甚/相聚莫敢登/执中不顾/立其上众随之/如蚁附/不日埽成。
B.时河决广武/埽危甚/相聚莫敢登/执中不顾/立其上/众随之如蚁附/不日埽成。
C.时河决广武/埽危甚/相聚莫敢登/执中不顾/立其上众随之/如蚁附/不日埽成。
D.时河决广/武埽危甚/相聚莫敢登/执中不顾/立其上/众随之如蚁附/不日埽成。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学,文中指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太学之名始于西周。汉代始设于京师。
B.致仕,致是“获得”的意思,仕意为“官职”,致仕指获得官职的意思。
C.有司,泛指朝廷的各级官吏。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
D.刑部,古代官署名,六部之一,掌管刑法、狱讼等职事,部长为刑部尚书。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乔执中工作勤奋,善于治理。他任《五经》讲书时,五年没请假;王安石很器重他,让自己的子弟和乔执中交往。有人不胜任官职,导致劳工混乱,他前去治理,稳定了局面。
B.有人不胜任官职,导致劳工混乱,乔执中前去治理,稳定了局面。黄河决口,他不顾危险登上堤坝,给众人做榜样。
C.乔执中嫉恶如仇,为人刚正。有富人贿赂官员,想借造桥取利,他不怕丢官,坚决反对;他极力主张恢复邢恕的官职,否则会引起疑心。
D.乔执中为民请利,恪尽职守。有人提议收回各县牧地,他上奏朝廷请求还给百姓;乔执中反对滥刑,宽厚为怀。他认为不应把“出罪”“入罪”同等对待。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执中宽厚有仁心,屡典刑狱,雪活以百数。(5分)
(2)今一旦均之,恐自是法吏不复肯与生比,非好生洽民之意也。(5分)
展开余下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野菊
李商隐
苦竹园南椒坞边,微香冉冉泪涓涓。
已悲节物同寒雁,忍委芳心与暮蝉?
细路独来当此夕,清尊相伴省①他年。
紫云②新苑移花处,不取霜栽③近御筵。
【注】①省:记,忆。②紫云:指代中书省。令狐楚、令狐绚父子曾对李商隐有知遇之恩,令狐绚时任中书舍人。③霜栽:指野菊。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微香冉冉泪涓涓”。由于环境恶劣。野菊只能散发出细细的微香,难免要清泪涓涓。
B. 竹、椒、雁、蝉等意象凄美,寓情于景是本诗最主要的表现手法。
C. 颈联将“此夕”与“他年”对照,暗含着作者对身世的无限感慨。
D. 这首诗突出特点是构思精密,立意高迈。诗人有意识地避实就虚,不作平直语。
15. 清•吴郡评曰:“此虽咏野菊。细绎通篇词意,多寓言伤感。”试分析这一评价。(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5分)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阿房宫赋》中,杜牧说“ ”,认为秦国亡于自身。
(2)屈原在《离骚》中以饱蘸激情的笔墨,发出了长声叹息而掩面流泪,哀伤人民生活多灾多难的感叹,这两句诗是: , 。
(3)《论语》中强调让别人成为自己修身养性的镜子,学习好的,摒弃不好的句子是:
, 。
三、语言文字应用(20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
17.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为切实做好2017年防汛工作,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扬州市供电公司厝火积薪,精心安排部署防洪防汛工作,为汛期到来做好准备。
②为防范政府采购资金支付风险,山东省财政厅近日发文要求各省直部门量入为出,按照收入预算执行情况控制政府采购预算执行进度。
③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广东代表团审议,要求广东省继续发杨敢为人先的精神,勇于先行先试,大胆实践探索,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走在前列。
④当前“打虎拍蝇”已经取得了重大成效,但腐敗和作风问題具有顽固性、反复性,不可能一锤定音,更不能指望毕其功于一役。
⑤原本陈旧斑驳的小区围墙被粉刷一新,并画上了色彩鲜丽、寓意深刻的创城卡通宣传画,居民们置身其中、感同身受,深受牧育。
⑥6月15日,丰台区卢沟桥乡小屯村的抖空竹比赛热闹开场,舞龙、平轮、双轮、中长杆等表演轮番上阵,各种绝技让观众目不暇接。
A. ①②⑤ B. ②③⑥ C. ①④⑤ D. ③④⑥
18.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青藏铁路安全运行10年,离不开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吴青柏及其团队的技木攻关,成功地克服高原冻土等世畀性技术难题。
B.唐宋时期,我国传统木构架建筑体系趋于成熟,在长期实践中,各部分的做法已凝结为特定的规制,为后世建筑技术的发展奠定基础。
C. 经过数千年的探索和实践,中国先民在乡村社会礼法并用,构建出了一套庞杂的治理和教化体系,其中,“乡约制度”尤为引人瞩目。
D. “光盘行动”唤起了人们爱惜粮食、反对浪费,弘扬了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也培育了新的生活观和消费观,应该大力践行。
19.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 凡打算人住本酒店的客人,一律要凭护照、身份证、户口本等有效证件验明身份并登记后,方可下榻。
B. 中考成绩出来了,家长们都很关系一中的录取分数线,今天我就斗胆预测以下,测得不准,还请大家海涵。
C. 刘明明的家父是敬业的工程师,家母是严谨的中学教师,刘明明却瞒着他们偷偷去纹身,回家后自然挨了一顿胖揍。
D. 选择骑行便选择了一种责任,当你踏上爱车的时候,请你千万斧正骑行中的不良习惯,是为自己,也是为了你的家人。
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脉冲星是一种高速自转的中子星,由恒星演化和超新星爆发而成。①_________,每立方厘米重达上亿吨,一块方糖大小就相当于地球上一万艘万吨巨轮的重量。不仅如此,②_________,例如,这次被号称“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所先后发现的两颗脉冲星,前者自转周期仅为1,83秒,后者自转周期仅为0.59秒。并且,③_________,堪称宇宙中的最佳时钟。正因如此,脉冲星会发射一断一续的周期性脉冲信号,就好比转动的灯塔发出忽明忽暗的光。这一特殊“本领”,使脉冲星在计时、引力波探测、广义相对论检验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21. 下面是某中学议论文写作要求思维导图,请把这个图的内容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60个字。(6分)
四、写作(60分)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
作文(60分)
近日,网传浙江大学某学生会干部在和赞助商聊天时,大耍“官威”。
在网曝的聊天记录截图中,可以看出这位自称“浙大的副党委书记也不敢和他这么说话”的学生言语粗鄙,甚至辱骂和威胁活动的赞助商。
11月7日,浙江大学针对此事回应称,“网传事件中的同学就是一个学生社团的普通学生,也不是学生干部,已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目前已向赞助商道歉。”
事件中的赞助商也发布了相关声明:针对网上热传我司与学生“辉辉锅锅”沟通活动的微信截图,当事学生已认识到自身错误,并向我司郑重道歉。
然而,网络上被曝光的各种各样的“大学生耍官威”事件已经屡见不鲜。
就在11月1日,有网友曝料,江苏盐城技师学院学生会某学生,因在群内回复学生会干部“哈哈哈”三个字,竟被罚写400字检讨。
从7月份中山大学学生会充满“官僚气”的干部任命公告再到9月份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森严的学姐等级制度以及社团干事因称呼学生会主席为“学长”而被教育,还有被要求发“节日祝福”,一些高校里学生会、社团等学生组织的“官气”十足让人震惊。
你对大学生言语粗鄙、官气十足的现象怎么看,哪些原因造成了这样的现象,你有解决的措施吗?自拟题目,自定立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
参考答案:
1.C【解析】C项,“严羽的《沧浪诗话》将其推至艺术创作的最高追求之一”有误,张冠李戴;文章第三段说的是“至南宋的严羽,他在《沧浪诗话》中把‘言有尽而意无穷’这种含蓄之美推至极致”。
2. A项,“含蓄手法当时已得到人们的推重”于文无据。文章第二段只是说“含蓄的手法,早在先秦诗歌中就有运用……在先秦至六朝的典籍中,虽未具体提及‘含蓄’一词,但已推许类似的手法”。
3.C项,“含蓄美是艺术创作的普遍追求”有误;这种说法过于绝对化。
4. B(B项“为老磨及工友穿藏青色西服埋下了伏笔”错,因为这一场景对他们穿藏青色西服没有预示作用,下文也没有他们都穿西服逛街的场景照应;)
5. (1)自尊,每次收工于大厦换上干净而笔挺西服再走出工地。(2)尊重他人,有较高素养和良好的精神风貌。坐公交车时,老磨用泥灰和汗味抢占座位,而于大厦静静地融合在人群中。
上一篇:
吉林省吉林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测试语文试卷
下一篇:
浙江省杭州市八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语文周末检测卷九
标签:
人教版
高三
上册
月考试卷
相关:
关于“山东省济南”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72]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