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中试卷

阅读:342  2018-12-03
标签:人教版 高二 上册 期中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42]
湖南常德芷兰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芷兰2018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
语 文 试 题
时量:150分钟 满分:150分 命题教师:刘媛平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丝绸之路早在汉代以前就存在于中西之间,不仅仅局限于中国与中亚、南亚,还包括西亚、地中海世界,以及海上丝路所连接的朝鲜半岛、日本、东南亚等地;贸易品也不仅仅有丝绸,还有各种植物、动物、手工制品乃至人口。
丝绸之路是一条活的道路,由于政治、宗教、自然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丝绸之路也选取不同的走向。位于丝绸之路干线上的一些地域(如狭义的西域,即新疆塔里木盆地和吐鲁番盆地,特别是一些西域绿洲王国)的命运,与丝路是否通畅息息相关。因为丝路的中转贸易是这些绿洲王国的一项重要收入来源,文化的繁荣也依赖于东西文明的流播与渗透。因此,这些绿洲王国都要极力维护丝绸之路的通畅,并为丝路的商业贸易和文化交流提供方便,以期把丝路牢固地控制在自己手中。
历史上丝绸之路干道周边强大的势力,也都希望能够控制这条既有经济利益、又有军事价值的交通路线。丝绸之路沿线的许多城镇,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对丝绸之路的维护、东西文化的交流做出了贡献。丝绸之路对于人类文明的最大贡献,是沟通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交往,促进了东西方双向的文化交流。
文化的流动性极强,不仅在中国与西方之间,还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东渐朝鲜半岛与日本列岛。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之间关系好的时候,文化的交流会通过官私渠道,畅通无阻;有的时候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之间因为政治或其他原因断绝了关系,但文化是流动的,并不因为政权的敌对而完全断绝交流,文化的因子会通过其他途径输入或传出。从北朝到隋唐,中国与波斯一直保持着非常友好的关系,双方的使者不断。相互之间除了政治声援,还有多彩的文化交流景观,不论作为物质文化代表的金银器,还是作为精神文化的景教、摩尼教,都从波斯传入中国,丰富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而波斯与中国这两种文化在唐朝交融产生的成果,比如唐人制作的波斯纹样、仿金银器制品,又从长安传到新罗、日本。晚唐五代直到宋初,中印之间僧侣的往来、经本的流通等佛教文化的交往始终未断,佛教僧侣仍然肩负着文化交流的使命,奔波在陆上丝绸之路上。
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是双向的,随着唐朝的势力进入西域,汉化佛寺系统也在西域地区建立起来,在当时中原流行的《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等经书的汉文文本,都在西域地区流行,甚至一些中原内地的禅宗经典,也都传播到了遥远的西陲;代表着儒家文化的《尚书正义》和道家的《刘子》等,也都传抄到沙漠绿洲;唐朝学生习字的标本王羲之的《兰亭序》和《尚想黄绮帖》,也都成为西域地区儿童的习字范本。由此可见最具汉文化特征的典籍在西域的传播程度。中亚撒马尔罕壁画上手捧丝绢的唐朝使者,波斯文、阿拉伯文文献对中国物产、工艺传入的记录,以及大量瓷器、丝织品的考古发现,都说明了中国文化西渐的深度和广度。 (节选自《文史知识》2015年第8期)
1.下列有关“丝绸之路”的说法,不合文意的一项是
A.丝绸之路出现在汉代以前,其区域包括中亚、南亚、西亚、地中海世界和朝鲜半岛、日本、东南亚等地,不同时代有不同时代的丝绸之路。


浏览完整试题B.丝绸之路包括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丝绸之路上的贸易品非常丰富,不仅仅有丝绸,还有各种植物、动物、手工艺品甚至人口。
C.丝绸之路周边的势力都希望能控制这条具有经济利益和军事价值的交通线,这在客观上对丝绸之路的维护、东西文化的交流做出了贡献。
D.丝绸之路上国家和民族间的政治和文化交流从来不曾断绝,譬如从北朝到隋唐,中国与波斯就一直保持着非常友好的关系,双方往来频繁。
2.下列说法不能体现“文化的交流是双向的”的一项是
A.从北朝到隋唐,代表精神文化的景教、摩尼教等宗教,都从波斯传入中国,而唐朝的禅宗经典也传播 到了遥远的西域。
B.作为波斯与中国这两种文化在唐朝交融产生的成果,唐人制作的波斯纹样、仿金银器制品等,从长安传到了新罗和日本。
C.随着唐朝的势力进入西域,当时在中原一带流行的《大般若波罗蜜罗经》等经书的汉文文本,在西域地区也开始流行起来。
D.晚唐五代直到宋初,中印僧侣一如既往地肩负着文化交流的使命,人员往来、经本流通等佛教文化交流,始终没有中断。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先介绍丝绸之路地域及贸易范围,然后述及沿途势力对丝路的重视,最后主要以唐朝为例阐述了丝路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影响。
B.一些西域绿洲王国为了将丝路牢固地控制在自己的手中,不得不极力维护丝绸之路的通畅,并为丝路的商业贸易和文化交流提供方便。
C.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的基本走向,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丝绸之路干道周边强大的势力所选择和决定的。
D.中国文化西渐的深度与广度,可以从中亚撒马尔罕的壁画、波斯文和阿拉伯文文献的相关记录以及大量的考古发现中得到印证。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沼 泽 地 (日)芥川龙之介
⑴一个雨天的午后,我 在某画展的一个房间里发现了一幅小油画。说“发现”未免有些夸大,然而,惟独这幅画就像被遗忘了似的挂在光线最幽暗的角落里,框子也简陋不堪,所以这么说也未尝不可。记得标题是《沼泽地》,画家不是什么知名的人。画面上也只画着浊水、湿土以及地上丛生的草木。恐怕对一般的参观者来说,是名副其实的不屑一顾吧。
⑵而且奇怪的是,这位画家尽管画的是郁郁葱葱的草木,却丝毫也没有使用绿色。芦苇、白杨和无花果树,到处涂着混浊的黄色,就像潮湿的墙上一般晦暗的黄色。莫非这位画家真的把草木看成这种颜色吗?也许是出于其他偏好,故意加以夸张吧?——我站在这幅画前面,一边对它玩味,一边不由得心里冒出这样的疑问。
⑶我越看越感到这幅画里蕴蓄着一股可怕的力量。尤其是前景中的泥土,画得那么精细,甚至使 人联想到踏上去时脚底下的感觉。这是一片滑溜溜的淤泥,踩上去噗哧一声,会没脚脖子。我在这幅小油画 上找到了试图敏锐地捕捉大自然的那个凄惨的艺术家的形象。正如从所有优秀的艺术品感受到的一样,那片黄色的沼泽地上的草木也使我产生了恍惚的悲壮的激情。说实在的,挂在同一会场上的大大小小、各种风格的绘画当中,没有一幅给人的印象强烈得足以和这幅相抗衡。
⑷“很欣赏它呢。”有人边说边拍了一下我的肩膀。我觉得恰似心里的什么东西给甩掉了,就猛地回过头来。
⑸“怎么样,这幅画?”对方一边悠然自得地说着,一边朝着《沼泽地》这幅画努了努他那刚刮过的下巴。他是一家报纸的美术记者,向来以消息灵通人士自居,身材魁梧,穿着时新的淡褐色西装。
⑹这个记者以前曾经给过我一两次不愉快的印象,所以我勉强回答了他一句:“是杰作。”
⑺“杰作——吗?这可有意思啦。”记者捧腹大笑。
⑻大概是被他这声音惊动了吧,左边看画的两三个人不约而同地朝这边望了望。我越发不痛快了。
⑼“真有意思。这幅画本来不是会员画的。可是因为作者本人曾反复念叨非要拿到这儿来展出不可,经他的遗族央求审查员,好容易才得以挂在这个角落里。”
⑽“遗族?那么画这幅画的人已经故去了?”
⑾“死了。其实他生前就等于是死了。”
⑿不知不觉间,好奇心战胜了我对这个记者的反感。我问道:“为什么呢?”
⒀“这个画家老早就疯了。”
⒁“画这幅画的时候也是疯着的吗?”
⒂“当然喽。要不是疯子,谁会画出这种颜色的画呢?可你还在赞赏,说它是杰作哩。这可太有趣儿啦!”
⒃记者又得意洋洋地放声大笑起来。他大概料想我会对自己的无知感到羞愧;要不就是更进一步,想使我对他鉴赏上的优越留下印象吧。然而他这两个指望都落空了。因为他的话音未落,一种近乎肃然起敬的感情,像难以描述的波澜震撼了我的整个身心。我十分郑重地重新凝视这幅沼泽地的画。我在这张小小画布上再一次看到了为可怕的焦躁与不安所折磨的艺术家痛苦的形象。
⒄“不过,听说他好像是因为不能随心所欲地作画才发疯的呢。要说可取嘛,这一点倒是可取的。”记者露出爽快的样子,几乎是高兴般地微笑着。这就是无名的艺术家——我们当中的一个人,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从人世间换到的惟一报偿!
⒅“死了,是的,其实他生前就等于死了……”我默念道。
⒆我浑身奇怪地打着寒战,第三次观察这幅忧郁的画。画面上,在阴沉沉的天与水之间,潮湿的黄土色的芦苇、白杨和无花果树,长得那么生气蓬勃,宛如看到了大自然本身一般……
⒇“是杰作。”我盯着记者的脸,斩钉截铁地重复了一遍。
【注】芥川龙之介(1892年3月1日-1927年7月24日),日本小说家。芥川龙之介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写了超过150篇小说。他的短篇小说取材新颖,情节新奇甚至诡异。作品关注社会丑恶现象,但很少直接评论,而仅以冷峻的文字和简洁有力的语言来陈述,这使得他的小说既具有高度的艺术性又成为当时社会的缩影,35岁在寓所服用致死量的安眠药自杀,枕边搁置有圣经、遗书与遗稿。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越看越感到这幅画里蕴蓄着一股可怕的力量”,其中,蕴蓄着的“一股可怕的力量”指的是画中的泥土精细而真实,草木郁郁葱葱,给人一种悲壮的激情和强烈的印象。
B.油画《沼泽地》流露出的阴暗、低沉甚至颓废的情调,固然给“我”以“奇怪”的感受,但其中包含着画家为常人所不能认同的执着激情及其对人生的独特理解。


展开余下试题C.“其实他生前就等于死了……”这句话,指的是“画家老早就疯了”和画家生前为焦躁与不安所折磨、沉浸在痛苦和危机之中无法自拔这两层意思。
D.本文的“我”是故事的叙述者,而真正的主人公则是已去世而未出场的画家。作者通过记者的口讲述了这个画家的孤独、潦倒、疯癫,同时也在表达自己的艺术观与人生观。
5.“记者”这一人物形象有什么特点?在文中起哪些作用?请分点简要概括。(5分)

6. 小说以“沼泽地”为题,有哪些用意?请概括说明。(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人民网北京7月13日电 近日,青海可可西里和福建鼓浪屿先后以自然和文化遗产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我国世界遗产总数已达到52处,继续保持世界遗产总数领先的地位。蚂蜂窝旅行网近期发布的《2017中国世界遗产探索攻略》显示,可可西里申遗成功当天,旅游热度暴涨了248%;次日鼓浪屿申遗成功,鼓浪屿的旅游热度则增长了16%。申遗成功客观上对可可西里和鼓浪屿的旅游业发展有较明显的作用,但从长远来看,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让更多人前往当地深入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蚂蜂窝旅游研究中心负责人冯饶表示,旅游热门和世界遗产其实并不直接挂钩,如土司遗址等与考古、史前文化相关的遗产,并未受到大众旅游市场的广泛欢迎。
(摘编自《2017中国世界遗产探索攻略:可可西里和鼓浪屿热度暴涨》)
材料二:
对自然和文化遗产造成负面影响的主要因素
(资料来源:根据世界遗产中心2017年度报告现场演示材料翻译)
对自然和文化遗产造成负面影响的主要因素
(资料来源:根据世界遗产中心2017年度报告现场演示材料翻译)
材料三:
在世界遗产名录中,文化遗产的数目远多于自然遗产。为此,近年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呼吁高度重视自然遗产的申报。在自然遗产管理方面,美国将遗产资源的公益性服务排在其使命的首位。内政部下属的国家公园体系,保护价值一般比较重大,对游客有较多限制;农业部下属的国家森林体系,常分布在国家公园周边,保护价值相对较低,更多地承担旅游功能,大为减轻了国家公园的旅游压力。我国的现状是,即使国家级遗产的管理也是以地方政府为主。而地方政府派出的管理部门既管理又经营,政企不分,不同程度地改变了遗产资源的公益性质,从而导致遗产保护难以遏制不当的开发建设趋势。
(摘编自金磊《从遗产日的文化与自然双主题说起》)
材料四: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高速发展的世界经济浪潮迅猛改变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历史环境的情况下,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的一项具有广泛和深远意义的国际活动。1972年11月,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巴黎第十七届大会提出并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联系和促进各国政府和公众在全世界范围内采取合作拯救行动。1985年12月22日,我国正式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国际上成熟的遗产保护工作已有近200年的历史,许多经过大量经验、教训和理论锤炼的原则和方法在我国尚须了解和理解。目前在历史文化遗产和历史文化名城的业务管理上还存在着交叉现象。历史文化名城的性质就是文化遗产,文化遗产有其自身的规律,在管理上需要进一步明确职能,只有解决好工作中的交叉现象,才能更好地管理和保护世界文化遗产。
(摘编自白英《中国为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而努力》)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可可西里和鼓浪屿分获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文化遗产称号,我国世界遗产总数继续保持了世界领先地位。
B.申遗成功客观上可能会促进当地旅游业发展,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让更多的人深入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
C.虽然与考古相关的土司文化也是一项世界文化遗产,但其遗址并没有受到大众旅游市场的广泛欢迎。
D.经济迅猛发展、非法活动、管理体系和管理规划及居住是对自然和文化遗产造成负面影响的主要因素。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可可西里和鼓浪屿申遗成功当天,旅游热度分别涨了248%和16%,这表明旅游热门和世界遗产其实并不直接挂钩。
B.近年来世界遗产委员会呼吁高度重视自然遗产的申报,因为世界遗产名录中自然遗产的数量远低于文化遗产。
C.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历史环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被高速发 展的经济浪潮迅猛改变着,因此亟待拯救。
D.《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主要目的是联系和促进各国政府采取合作拯救行动,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E.我国加入世界遗产公约较晚,保护工作十分落后,还需了解和理解国际成熟的遗产保护工作的相关原则和方法。
9.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在管理体系和管理规划方面如何更好地保护我国的世界遗产。(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华温琪,字德润,宋州下邑人也。世本农家。温琪身长七尺。少从黄巢为盗,巢陷长安,以温琪为供奉官都知。巢败,温琪走滑州,顾其状貌魁伟,惧不自容,乃投白马河,流数十里,不死,河上人援而出之。又自经于桑林,桑辄枝折,乃之胙县,有田父见之曰:“子状貌堂堂,非常人也!”乃匿于家。后岁余,闻濮州刺史朱裕募士为兵,乃往依之。
后事梁,为开道指挥使,累以战功为绛、棣二州刺史。棣州苦河水为患,温琪徙于新州以避之,民赖其利。历齐、晋二州。庄宗攻晋州,逾月不能破,梁末帝嘉温琪善守,升晋州为定昌军,以温琪为节度使。坐掠部民妻,为其夫所讼,罢为金吾卫大将军、左龙武统军。朱友谦以河中叛附于晋,末帝拜温琪汝州防御使、河中行营排阵使。迁耀州观察留后。
庄宗灭梁,见温琪,曰:“此为梁守平阳者也!”嘉之因以耀州为顺义军拜温琪节度使徙镇雄武明宗时来朝愿留阙下以为左骁卫上将军逾年明宗谓枢密使安重诲曰温琪旧人宜与一重镇重诲意不欲与,对以无员阙。它日,明宗语又及之,重诲曰:“可代者惟枢密使耳。”明宗曰:“可。”重诲不能答。温琪闻之惧,称疾不出者累月。已而以为镇国军节度使。废帝时,以太子太保致仕。
天福元年卒,赠太子太傅。 (节选自《新五代史•华温琪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嘉之∕因以耀州为顺义军∕拜温琪节度使∕徙镇雄武∕明宗时来朝∕愿留阙下∕以为左骁卫上将军∕逾年∕明宗谓枢密使安重诲曰∕温琪旧人∕宜与一重镇∕
B.嘉之因以耀州为顺义军∕拜温琪节度使徙镇雄武∕明宗时来朝∕愿留阙下∕以为左骁卫上将军∕逾年∕明宗谓枢密使安重诲曰∕温琪旧人∕宜与一重镇∕
C.嘉之∕因以耀州为顺义军∕拜温琪节度使徙镇雄武∕明宗时来朝∕愿留阙下以为左骁卫上将军∕逾年∕明宗谓枢密使安重诲曰∕温琪旧人∕宜与一重镇∕
D.嘉之因以耀州为顺义军∕拜温琪节度使∕徙镇雄武∕明宗时来朝∕愿留阙下以为左骁卫上将军∕逾年∕明宗谓枢密使安重诲曰∕温琪旧人∕宜与一重镇∕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展开余下试题A.阙下,即宫阙之下,指帝王所居的宫廷。旧时用以借指京城或朝廷。
B. 致仕,封建社会时指授予官员某种职位,也作“致政”“休致”等。
C. 年号,汉武帝首创,是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如天福元年。
D. 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都是东宫官职,均负责教习太子。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华温琪出身于农家,年轻时曾跟从黄巢做盗贼,黄巢失败后,华温琪逃往滑州,害怕自己不能被容纳,于是跳河自杀却没有死成,最终被河边的人救起。
B.华温琪后又侍奉后梁,积累战功做了绛、棣二州的刺史,棣州百姓苦于黄河泛滥成灾,华温琪把他们迁到了新州以逃避灾害,百姓得到了这样做的好处。
C.华温琪曾历任齐、晋二州刺史,后唐庄宗攻打晋州时,一个多月都未攻破,后梁末帝赞许华温琪擅长守御,把晋州升级为定昌军,任命华温琪为节度使。
D.唐明宗嘱咐安重诲给华温琪一个重要职务,安重诲不愿意而以无缺员推辞,结果想让他做枢密使,华温琪认为职位太低不屑一顾,于是几个月托病不出。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又自经于桑林,桑辄枝折,乃之胙县,有田父见之曰:“子状貌堂堂,非常人也!”

(2)坐掠部民妻,为其夫所讼,罢为金吾卫大将军、左龙武统军。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张先
龙头舴艋吴儿竞,笋柱秋千游女并。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
行云去后遥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静。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
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此词为一幅生动的节日风俗画,写了寒食节赛龙舟、荡秋千、采花草、踏青等习俗。
B.开头“竞”字活画出划桨男子的矫健身姿,“并”字形象 传达了女子相邀游玩的畅快。
C.“芳洲”句写青年相邀采花草,乐而忘返,往来不绝,既言游人之乐,亦写旖旎春光。
D.过片描写云去山暗,笙歌停歇的场景,空间由远而近,时间由昼而昏,情感由乐而悲。
E.结尾两句写夜晚庭院寂静,月色冷清,杨花纷飞,营造了孤寂、凄凉、哀婉的氛围。
15.试分析本词动静结合手法的运用。(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庄子《逍遥游》中“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两句,说宋荣子不因外界的赞誉和非难而动摇心志。
(2)庄子《逍遥游》中,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的句子是“ , ”。
(3)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旅日大熊猫真真产下的幼崽香香现在是日本家喻户晓的明星,甚至有日本媒体称香香为改善中日关系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②对屡屡发生的坑蒙殴打游客事件,如不依法严肃处理,势必会影响旅游市场的发育和拓展,所以丽江旅游 业须防养痈成患。
③穿越岁月的重重幕帐,透过吉光片羽般的古代名人家书,新时代的我们,仿佛依然能够聆听到他们向上向善的谆谆教诲。
④两会期间,不少代表指出,领导干部必须具备整体观念和全局意识,如果片面地看待问题,目无全牛,是不能成为好领导的。
⑤描绘江南四月遍地梨花、樱花的画作《江南春》,构图独具匠心,色彩沁人心脾,能让人在简洁和单纯中感受到大地的暖意。
⑥网络文学已经成为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这也启发我们,要相信市场披沙拣金的能力;激活了市场,文化传递就会“不待扬鞭自奋蹄”。
A.①②④ B.①④⑤ C.②③⑥ D.③⑤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地铁图书馆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在车厢内向公众推荐免费电子书,组织定期主题文化活动,让一辆辆列车化身为一座座移动图书馆。
B.二孩政策全面放开,许多期盼已久的夫妇却放弃了要“二宝”的打算,其主要原因不是经济 压力太大,而是因为“大宝”的坚决反对。
C.雄安新区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的集中承载地,将在优化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的布局和京津冀空间结构中起到关键的 作用。
D.空巢老人生活寂寞,无人照料,如何让他们度过一个在物质和精神上快乐充实、保障充足的晚年,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 的一句是(3分)
A.某毕业生给老师的短信:“曾经我是您的高足,现在学生也没让恩师您失望哦。”
B.听说朋友要来访,老王开心极了:“太好了,明天我一定在府上恭候各位光临。”
C.刘卫和赵飞在球场上玩单人对决,刘卫说:“你就承让我一下,让我出个风头!”
D.收到您惠赠给我的近期大作,我怀着兴奋与虔诚,连夜认真地拜读,颇有收获。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压力肥的形成,跟身体中的一种激素有很大的关系。 ① 。其实,皮质醇对我们身体是有积极作用的,它可以让人在遇到现实危险时迅速作出攻击或逃跑的反应。比如:你在大街上溜达,突然面前窜出一个持刀抢劫的,瞬间你的肾上腺狂飙大量的皮质醇,你会迅速做出反应。 ② ,你只能傻傻地站在原地束手就擒。皮质醇之所以能让我们在遇到危险时快速做出应激反应,主要是因为皮质醇分泌能释放氨基酸、葡萄酸和脂肪酸,这些被输送到血液里快速供能让你做出反应。可是,如果你之后没有消耗掉这些能量,比如,你并没有真的遇到现实的危险,而是你想象的危险:工作的紧张、心情的焦虑等等,那么,这些能量 ③ 。
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
猫狗在夏天最躁动,势必会咬伤人;在春节期间也很容易受鞭炮惊吓而抓人、咬人。一旦被猫狗等动物抓伤、咬伤,就都会出血,就有必要在24小时内到医院注射狂犬疫苗,万不可抱侥幸心理。否则,就会得狂犬病。
① 猫狗在夏天最躁动,但不一定会咬伤人。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意大利某城市有个名叫海因茨的人,他的妻子得了癌症,危在旦夕。该市有个药剂师,研制了一种治癌特效药,配
标签:人教版 高二 上册 期中试卷
相关:关于“湖南常德芷”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42]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