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阅读:507  2018-12-27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507]
2019高考语文专题限时练:《论语》选读
专题限时检测(一)
(时间:60分钟 分值:60分)
1.(2016义乌高三考试)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5分)
子曰:“非其鬼①而祭之,谄②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论语•为政》)
天下有中③,敢直其身;先王有道,敢行其意;上不循于乱世之君,下不俗于乱世之民;仁之所在无贫穷,仁之所亡无富贵;天下知之,则欲与天下同苦乐之;天下不知之,则傀然④独立天地之间而不畏:是上勇也。
(《荀子•性恶》)
【注】 ①鬼:这里指死去的祖先。②谄:谄媚。③中:中正之道,下文“道”,是正道。④傀然:坚定的样子。
(1)两则材料阐述的共同点:  。(2分)
解析:主要论述的是勇敢与行动的关系。
答案:勇敢是正确思想指导下的行动(意近、言之成理即可)
(2)简析两段话的不同点。(3分)



解析:主要是孔子和荀子立场的不同。
答案:孔子站在个人立身处世立场上,从否定“无原则地迁就、讨好人”的角度出发,认为勇敢须以正确的思想、正确的原则为基础;荀子则站在统治者强国安民的立场上,从捍卫正义、坚持优良传统、舍己立仁、爱护百姓等方面阐述了正确思想行为的具体内涵。
  参考译文:孔子说:“不是自己的祖先却去祭祀,这是谄媚。遇见正义的事却不挺身而出,这是不勇敢。”
天下有了中正之道,敢于挺身捍卫;古代的圣王有正道传下来,敢于贯彻执行他们的原则精神;上不依顺动乱时代的君主,下不混同于动乱时代的人民;在仁德存在的地方不顾贫苦穷厄,在仁德丧失的地方不愿富裕高贵;天下人都知道他,就要与天下人同甘共苦;天下人不知道他,就岿然屹立于天地之间而无所畏惧:这是上等的勇敢。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5分)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孟子•尽心上》)
(1)孔子被称为“圣人”,孟子继承了孔子“仁”的思想,并将其发展成为    思想,被后人称为“    ”。(2分)
答案:仁政 亚圣
(2)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孟子的三乐,每一点不超过10个字。(3分)



解析: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归纳。
答案:①父母兄弟的天伦之乐;②德行完满之乐(或无愧于心之乐、内心坦荡之乐);③教育英才之乐。(3分,每点1分。如果用原文回答,最多给1分)
  参考译文:孟子说:“君子有三大快乐,称王天下不在其中。父母健在,兄弟平安,这是第一大快乐;上不愧对于天,下不愧对于人,这是第二大快乐;得到天下优秀的人才进行教育,这是第三大快乐。君子有三大快乐,称王天下不在其中。”
3.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5分)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论语》)
隆(尊崇)礼由礼,谓之有方之士;不隆礼、不由礼,谓之无方之民。敬让之道也。故以奉宗庙则敬,以入朝廷则贵贱有位,以处室家则父子亲、兄弟和,以处乡里则长幼有序。孔子曰:“安上治民,莫善于礼。”此之谓也。
(《礼记•经解》)


浏览完整试题(1)第一则材料中,“和为贵”所强调的儒家重要思想是:    。(2分)
解析:第一则材料所体现的重要思想是“和谐”,自然是“中庸”了。
答案:中庸
(2)结合第二则材料,简述儒家对“礼”的作用的理解;并结合现实谈谈儒家“礼”的思想对现代社会的意义。(3分)



解析:本题要求分析的是“礼”的作用,而不是分析什么是“礼”,材料是从多个方面来谈它的作用的;对现代社会的意义,应突出“礼”积极的一面。
答案:作用:儒家认为,礼的作用是维护社会等级制度,使“贵贱有位”“长幼有序”,从而利于管理,社会稳定。礼还可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父子亲、兄弟和”,人们各安其分,从而达到社会和谐的目标。礼是和谐的根本,儒家“礼”的思想,有利于维持和促进人伦关系的和谐,达到“和”的境界。意义:儒家的“礼”强调父子亲、兄弟和,对于维护家庭和睦、社会和谐稳定有积极意义。所以,儒家“礼”的思想对现代社会而言,仍然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参考译文:有子说:“礼的作用,在于使人的关系和谐可贵。先王治国的方法,就以这样为美。不论大事小事只按和谐的办法去做,有的时候就行不通。(这是因为)为和谐而和谐,不以礼来节制和谐,也是不可行的。”
尊崇礼教、遵循礼教的人,必定是懂得礼的人,不尊崇礼教、不遵循礼教的人,就是不懂礼的人。礼是恭敬和谦让的大道。所以,在宗庙里应该恭敬,在朝堂上应该无论贵贱各安其位,在家里则应该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在乡里则应该尊老爱幼各得其所。孔子说:“能使君主安心,百姓安定,没有比礼更好的了。”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4.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5分)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论语》)
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曰:“……鼓盆而歌,不亦甚乎?”庄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概 然①?……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②,而我嗷嗷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天)命,故止也。”
(《庄子•外篇》)
  【注】 ①概然:感慨。②偃然寝于巨室:偃然,安宁状。巨室,指天地。
(1)请分别用两个字概括孔子和庄子面对丧事的思想情感。(2分)
孔子:    。
庄子:    。
解析:第一则材料中孔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可见其难过之情;第二则材料中庄子妻子死后,庄子“鼓盆而歌”。注意“用两个字概括”。
答案:哀悯 达观(每点1分)
(2)孔子和庄子对待丧事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思想情感?你又如何看待这些?(3分)




解析:孔子在人死后,体会到亲人的哀痛,因此动了恻隐之心;而庄子认为人死后是“通乎(天)命”,是顺应自然、顺应天命,因此达观地接受现实。两种观点都有其道理,回答时不能偏激片面。
答案:①孔子有恻隐之心,哀人所哀,心有不安,所以食不甘味。仁是儒家思想的内核,推己及人乃是“仁之方”。庄子对夫人之死尽管内心悲哀,但表现的是一种达观的态度,因为庄子认为人死了,那是顺应大自然,回归大自然。②两人的做法都有其合理性。从孔子的角度看,亲人去世,内心悲痛,自然是人之常情;别人家有丧事,你却在一旁寻欢作乐,也是对他人的不尊重。但人总有一死,逝者逝矣,活着的就应该好好活着,节哀顺变,达观地面对死亡。
  参考译文:孔子在有丧事的人旁边吃饭,不曾吃饱过。
庄子的妻子死了,惠子前去吊唁,庄子却像方簸箕一样岔开脚坐着敲打瓦盆唱歌。惠子说:“……(您的妻子死了您还在)敲打瓦盆唱歌,不是太过分了吗?”庄子说:“不是这样的。她刚去世时,我怎么能不为此而慨叹呢?……人由元气变而有形体,有形体然后有生命,现今又变为死,这就和春夏秋冬四季更替一样。人都安然寝于天地之间了,而我却要守着她哭,我认为不合乎常理,所以没这么做。”
5.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5分)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学而》)
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里仁》)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宪问》)
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卫灵公》)
(1)上述材料所强调的共同人格修养与《荀子•劝学》中的“    
            ”(填写原文)可谓异曲同工。(2分)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的能力。以上四则材料共同点在于反思,可据此与《荀子•劝学》语句联系。
答案: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接写后句“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不扣分,但只写后句不给分。)
(2)上述材料,体现了孔子怎样的人生观?请简析,并结合当今某一社会现象谈谈自己的认识。(3分)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的能力。可以把四个句子连起来分析,找出它们的共同点。
答案:在如何对待别人的问题上,孔子主张“不患人”“不病人”,不随便把责任推到他人身上,强调的是人要“克己”。“君子病无能焉”“求为可知”则是在“克己”的基础上还要加强自我内省,通过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提高自己,来获得别人对自己的认可。简析:现在有很多人一方面批评别人乱停车,另一方面自己也这样做,这些人身上缺乏的就是“克己”与“内省”的意识。
参考译文: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
别人。”
不怕没有人知道自己,只求自己成为有真才实学值得为人们知道的人。
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担心自己没有能力。
君子只怕自己无能,不怕没人了解自己。
6.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5分)
子曰:“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 丧也。”
(《论语》)
墨子曰:“君子战虽有陈,而勇为本焉;丧虽有礼,而哀为本焉;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墨子》)
(1)上述材料中,孔子和墨子对“丧礼”有什么不同的看法?(2分)


解析:根据孔子“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与墨子“丧虽有礼,而哀为本焉”就可揣摩出二人的不同看法。


展开余下试题答案:孔子认为应该守三年之丧,墨子认为“哀”是丧礼的根本。
(2)比较两种看法的异同,并结合现今社会实际谈谈你的看法。(3分)



解析:本题为评价题,无论认同孔子还是认同墨子,都要结合原文进行分析,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即可。
答案:同:都主张丧要有礼。异:孔子既看重守三年之丧的形式,也看重报答父母三年的养育之恩的内容。墨子抓住了丧礼最本质的东西,注重内心感受,相对来说不太看重丧礼的形式。丧,最本质的当然是内心的感受,而形式上的东西,不是不要,但绝不可繁琐。当今社会应该提倡节俭办丧事。
  参考译文:孔子说:“小孩子三岁才能离开父母的怀抱。所以三年之丧,(就是对于父母怀抱了我们三年,把我们抚养长大了的一点点回报。)这是天下人都一样的。”
墨子说:“君子作战虽用阵势,但必以勇敢为本;办丧事虽讲礼仪,但必以哀痛为本;做官虽讲才识,但必以德行为本。”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5分)
①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论语》)
②郑子产有疾,谓子太叔曰:“我死,子必为政。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则多死焉。故宽难。”疾数月而卒。
太叔为政,不忍猛而宽。郑国多盗,取①人于萑苻之泽。太叔悔之,曰:“吾早从夫子,不及此。”兴徒兵以攻萑苻②之盗,尽杀之,盗少止。
(《左传》)
【注】 ①取:同“聚”。②萑苻:芦苇丛生的水泽,代指强盗出没的地方。
(1)从上面两段文字中,概括出孔子和子产的为政观。(2分)
孔子:
子产:
解析:从孔子的回答中可以看出他特别重视要取信于民,而子产虽然也指出以宽服民,但同时也强调要以“猛”让民畏惧,这从太叔后来的做法可以看出。
答案:(孔子)取信于民 (子产)以“猛”畏民
(2)对这两种为政观进行简要评析。(3分)



解析:明白二人的为政观后,再来评析就简单了。而所谓的“猛”,其实指的就是法治,这一点一定要明白。二人的做法都有道理,只是出发点不同而已,回答时不能简单地否定一方,肯定另一方。
答案:两人都提到了治国和治民的关系。孔子认为,食、兵、信这三个治理国家的必备条件中,“信”更重要。取信于民,才是国家立足的基本前提。子产认为,只有德者能“以宽服民”,次一等的人还是采取“以猛畏民”比较恰当,因为猛政如烈火,让人望而生畏,自然就“鲜死焉”。子产的观点可能容易取得短期效应,孔子的观点更立足于根本和长远,要深刻和高远得多。(在此基础上,如果答“德治法治应兼而有之,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也可)
  参考译文:①子贡问怎样治理国家。孔子说,“粮食充足,军备充足,老百姓信任统治者。”子贡说:“如果不得不去掉一项,那么在三项中先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军备。”子贡说:“如果不得不再去掉一项,那么这两项中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粮食。自古以来人总是要死的,如果老百姓对统治者不信任,那么国家就不能存在了。”
②郑国的子产有病,对子太叔说:“我死了,你一定要执政。只有有德行的人能以宽大胸怀使百姓服从,次一等的人就不如用严厉的办法。火性猛烈,百姓望见就畏惧它,所以死于火的人很少。水性柔弱,百姓轻视而玩弄它,所以死于水的人很多。因此宽容很难。”子产病了几个月就死了。
太叔执政,不忍心严厉而采取宽大的办法。郑国盗贼很多,聚集于芦苇塘里。太叔很后悔,说:“我若是早听从子产他老人家的话,不至于到今天这个地步。”于是,他调动军队攻打芦苇塘里的盗贼,把他们全部杀死,盗贼就稍稍收敛。
8.(2016舟山中学高三仿真考试)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5分)
志意修则骄富贵,道义重则轻王公;内省而外物轻矣。传曰:“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此之谓矣。身劳而心安,为之;利少而义多,为之;事乱君而通,不如事穷君而顺焉。故良农不为水旱不耕,良贾不为折阅不市,士君子不为贫穷怠乎道。
(《荀子•修身篇》)
(1)用自己的话写出荀子认为“君子役物”的根本原因。(2分)



解析:弄清“役物”与“役于物”的根本不同。
答案:志向美好,看重道义。
(2)评价上文荀子论述的主要观点。(3分)



解析:先列出荀子的观点,再进行评价,适当结合当下现实。
答案:荀子认为确立美好的志向,遵循道义,提高修养,贫贱不移,富贵不淫,就能役物而不役于物。(1分)这种精神境界的获得,靠得就是主观内省内修。(1分)这一观点在现实社会中对汲汲于名利的当代人解脱心灵的困惑具有积极意义。(1分)
  参考译文:志向美好就能傲视富贵,把道义看得重就能藐视天子、诸侯;内心注重反省了,那么身外之物就微不足道了。古书上说:“君子役使外物,小人被外物役使。”就是说的这个道理啊。身体劳累而心安理得的事,就做它;利益少而道义多的事,就做它;侍奉昏乱的君主而显贵,不如侍奉陷于困境的君主而顺行道义。所以优秀的农夫不因为遭到水灾旱灾就不耕种,优秀的商人不因为亏损而放弃经商,有志操和学问的人不因为贫穷困厄而怠慢道义。(其引申意义为:人不会因为一时的失利而放弃自己的目标。)
9.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5分)
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
(《荀子•礼论》)
(1)“人生而有欲”是荀子的人性论学说“    ”的根据。(1分)
答案:人性恶(人性本恶)
(2)简单概述“礼”产生的缘起。(4分)



解析:在理解原文大意的基础上注意其思维过程,依此进行分析。
答案:①人天性中就有欲望,有欲望就有外求,有外求就有竞争,有竞争就有混乱,于是天下不太平。②人厌恶混乱,追求和平有序,于是就有了对欲望进行调养节制的迫切需求。因此,以调养节制欲望为核心精神的“礼”就诞生了。
  参考译文:人生来就有欲望,欲望得不到满足,就不得不寻求满足;寻求满足如果没有一定的限度,就不能不发生争斗。争斗就会引起混乱,混乱国家就会穷困。先王憎恨这种混乱的局面,所以制定礼义以区分界限,从而调节人们的欲望,满足人们的需求。使得欲望的满足不会因为物质的匮乏而终止,物质的给予不会过分的屈从于欲望,欲望和物质两者相辅相成,这是礼出现的原因。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5分)
郢人有遗燕相国书者。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举烛。”云而过书①“举烛”,举烛,非书意也,燕相受书而说之,曰:“举烛者,尚明②也,尚明也者,举贤而任之。”燕相白王,王大说,国以治。治则治矣,非书意也。今举世学者多似此类。


展开余下试题(节选自《韩非子•外储说上》)
【注】 ①过书:错写。②尚明:尊重贤明之人。
(1)简要概括这则故事的寓意。(2分)



解析:结合对“举烛”的误解分析。
答案:讽刺当时学者牵强附会,乱解典籍的现象。
(2)有人说燕相“大智若愚”,也有人说燕相“大愚若智”,对此,你有何看法?(3分)



解析:结合故事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示例一)燕相大智若愚,他曲解了“举烛”之意,以此讽谏燕王,使燕国得到大治。(示例二)燕相大愚若智,他自恃身份,胡乱解读,告诉燕王使燕国得到大治。(观点1分,解释2分)
  参考译文:楚国的郢都有一个人要写信给燕国的国相。晚上写信,因为照明的火炬不亮,于是对拿火炬的侍从说:“把烛火举高点。”一边说一边错误地在信上写“举烛”两字。但举烛并非这封信的本意。燕国的国相收到信十分高兴,说:“举烛就是崇尚光明,崇尚光明,就是要任用德才兼备的贤人。”燕国的国相向燕王禀告了任贤的道理,燕王十分高兴,国家因此大治。燕国是治理好了,但这不是信原来的意思。当代的学者,大多数也像这样。
1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5分)
孟子曰:“仁则荣,不仁则辱;今恶辱而居不仁,是犹恶湿而居下也。如恶之,莫如贵德而尊士,贤者在位,能者在职;国家闲暇,及是时,明其政刑。虽大国,必畏之矣。今国家闲暇,及是时,般乐怠敖,是自求祸也。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诗云:‘永言配命,民自求多福。’《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谓也。”
(选自《孟子•公孙丑上》)
(1)从上述材料中,我们可以总结出的一个四字成语是:     。(1分)
答案:未雨绸缪
(2)请简要概括孟子在上述材料中提出的主张。(4分)



解析:材料中的主张是针对统治者说的,依其所说的内容进行概括。
答案:①统治者应该修明政令,施行仁政。②统治者应该居安思危,不应放纵享乐。
  参考译文:孟子说:“(诸侯卿相)如果实行仁政,就会有荣耀;如果行不仁之政,就会遭受屈辱。如今这些人,非常厌恶屈辱,但仍然自处于不仁之地,这正好比一方面厌恶潮湿,一方面又自处于低洼之地一样。假若真的厌恶屈辱,最好是以德为贵而尊敬士人,使有德行的人居于相当的官位,有才能的人担任一定的职务;国家无内忧外患,趁这个时候修明政治法典。纵使强大的邻国也一定会畏惧它了。如今国家没有内忧外患,却在这个时候追求享乐,怠惰游玩,这等于自己寻求祸害。祸害或者幸福没有不是自己找来的。《诗经》说:‘我们永远要与天命相配,自己去寻求更多的幸福。’《尚书•太甲篇》也说过:‘天降的灾害还可以躲避;自作的罪孽,逃也逃不了。’正是这个意思。”
12.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2)题。(5分)
凡奸人之所以起者,以上之不贵义,不敬义也。夫义者,所以限禁人之为恶与奸者也。今上不贵义,不敬义,如是,则天下之百姓,皆有弃义之志,而有趋奸之心矣,此奸人之所以起也。且上者下之师也,夫下之和上,譬之犹响之应声,影之像形也。故为人上者不可不顺①也。夫义者,内节于人,而外节于万物者也;上安于主,而下调于民者也;内外上下节者,义之情也。
(选自《荀子•强国》)
【注】 ①顺:通“慎”。
(1)这段话中“义”的社会功能是什么?(2分)


解析:可以从其言论的目的和用意上思考。
答案:限制人们为非作歹和施行奸诈。
(2)根据这段话,简析“奸人之起”的原因。(3分)


解析:理解文意,推测和归纳原因。
答案:①君主不推崇道义、不尊重道义;②百姓附和效仿君主,弃道义而趋奸邪,奸邪之人因而产生。
  参考译文:一般说来,奸邪之人之所以能兴起,都是由于君主不推崇道义,不尊重道义的缘故。道义,就是限制人们作恶和行奸的。如今,君主不推崇道义,不尊重道义,这样,老百姓就会放弃道义而趋附奸邪了,这就是奸邪之人产生的原因。况且,君主是臣民的表率,臣民附和君主,就好像是回声应和声音,影子类似本体一样。所以做君主的,一定要慎重地对待道义。道义,对内适合于人,对外适合于万物;对上可以使君主安定,对下可以调和民众;内外上下都能调节,这是道义的实质啊。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相关:关于“2019高考语”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507]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