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323  2018-12-29
标签:苏教版 高三 上册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23]
浙江省余姚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限时训练试卷语文试题(11月21日)
余姚中学高三语文限时训练二2018.11.21

一、语言文字应用(共23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近十年中国电影在“高速路”上狂飙(biāo)猛进,对电影人提出了更高要求:提升档(dǎng)次,主动让观众体会美好时代的信仰、幸福人生的激情、欢乐生命的乐章。
B.梅花洲的迎春灯会上,既有凤栖(xī)梅洲、财神报喜、金鸡报春等大型年俗主题造形,也有十二生肖(xiào)等小朋友们喜爱的卡通形象,古朴的景区被打扮成灯的海洋。
C.中国女排在里约奥运会上大放异彩,队员们卸下了包袱,竭尽(jìn)全力,在跟巴西的对决中,最终击败了东道主,从此开启了一段不可思义的逆袭夺冠(guàn)之旅。
D.《北京折叠》以生活所见为契(qì)机,以三个互相折叠的世界作为上流、中产和底层三个阶层的隐喻,意象恢弘,映(yìng)射出当代社会中人们对于阶层割裂趋势的忧虑。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小时候我住在北京的旧城墙下。假如那城墙还在,我就能指着它告诉你:“【甲】庚子年间,八国联军克天津、破廊坊、直逼北京城下。当时城里朝野陷于权力斗争之中,偌大一个京城竟无人去守。【乙】此时有位名不见经传的营官不等待命令,挺身而出,率健锐营‘霆字队’的区区百人,手持新式快枪,登上了左安门一带的城墙,把联军前锋阻于城下,前后有一个多时辰的功夫。此人是一个英雄。”像这样的英雄,正史上从无记载,我是从稗官野史上看到的。【丙】有关北京的城墙,当年到过北京的联军军官写道:“这是世界上最伟大的防御工事。它绵延数十里,是一座人造的山脊。”对于一个知道历史的中国人来说,他也不会只活在现在。历史,它可不只是尔虞我诈的宫廷斗争和折冲樽俎的外交谈判。
2.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功夫 B.稗官野史 C.不只 D.折冲樽俎
3.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三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甲 B.乙 C.丙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A.近年来,中国诗词大会、汉字听写大会、非遗保护等文化现象引人注目,在文化知识得以普及的同时,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已越来越为国人所认知和传承。
B.站在2018年新高考的起跑线上,回望三年的足迹,前瞻远方的灯火,我们不禁感到自豪和喜悦,不由得不生出憧憬和渴望。
C.嘉峪关不只有“天下第一雄关”的雄浑、万里明长城的巍峨、戈壁大漠的恢宏辽阔,更有着前卫、现代和满城草木葳蕤的闲适和华丽。
D.政府对嫩江生态十分重视,坚持“保护优先、科学修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理念,相继实施了退耕还湿、清淤疏浚、修闸筑堤、植树种草、限制捕捞等,使嫩江生态得到了明显改善。
5.在文段横线处填入下列句子,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
屋子里没有灯火, 个个从老人的内心出发。(萧红《看风筝》)
①没有线条,也没有颜色的大轮廓。 ②横顺的在黑暗里爬,
③老人的眼泪在他有皱纹的脸上爬, ④黑暗是一个大轮廓,
⑤他的眼泪变成了无数的爬虫子,
A.①④③②⑤ B.④①③②⑤ C.③②⑤④① D.①④②③⑤
6.根据寓言意思,在横线上补写句子,要求与画波浪线句内容相呼应且句式相近。(3分)
一只饿狼路经一户人家,听到有小孩的哭声,接着又听见一个老太婆的声音:“再哭,就把你扔出去喂狼。”狼心中大喜,便蹲在墙角等待,谁知直到天黑也不见小孩被扔出来。这时,狼又听到老太婆说:“宝贝快睡吧,别怕,狼如果来了,咱们就把它杀掉煮了吃。”狼大吃一惊,吓得一溜烟跑回了家。它心有余悸地对同伴说:“老太婆说话不算数,幸亏我跑得快,才捡回一条命。”


浏览完整试题生活中,我们既不要因他人随口说说的允诺而心怀幻想,也不要 ,而要学会自己思考,做出判断。
7.下面是某班级考察雁荡山世界地质公园一日行活动的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个字。(6分)





90字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10分)
材料一:
2018年,全国一多半的省份将从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开始,实行新的学业水平考试和高考制度。所有省级行政区域均突破文理界限,由学生跨文理选科,均设置“3+3”的考试科目。前一个“3”为必考科目,为统一高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除个别省级行政区域仍执行教育部委托的分省命题任务外,绝大部分省级行政区域均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后一个“3”为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简称“学考”)选考科目,由各省级行政区域自主命题。
浙江省外语科目和3门选考科目均一年两考,每个学生最多有两次机会;其他省目前对外语科目提供两次机会,很多省份均表示要创造条件增加提供两次机会的科目。
学考的具体安排和作用方面,浙江省实行高中学考与高考科目在同一次考试中相结合的办法。同一科目命制两种试卷,一种为“必考题”(满分70分),作为单纯的“高中学考”;一种为“必考题+加试题”(满分100分),“一考两用”。其中“必考题”的成绩作为“高中学考”成绩使用;“必考题+加试题”作为“高考选考”成绩使用。两种试卷同时在不同试场开考,后一种试卷多半小时的考试时间,其中必考题试题相同。两种试卷的考试均允许学生跨年级参加,每位考生最多有两次考试机会。
其他地区把高中学考区分为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分开组织考试。合格性考试分散在高中三年安排,等级性考试一般安排在高三年级,仅限当年参加高考的学生参加,其中上海市对地理和生物两科分别在高二(下)和高三(下)提供两次机会,每位考生只能参加一次考试。合格性考试是高中学生毕业和高中同等学力认定的主要依据,等级性考试用于统一高考招生。
(摘编自边新灿等《中国考试:全国30个省新一轮高考改革方案比较》)
材料二:
2017年高考中,计划在浙江招生的近1400所高校里,有500多所高校没有提出选考科目要求。各高校所有专业(类)中,54%不限选考科目,46%设限选考科目,其中设限范围为3门的占33%,2门的占8%,1门的占5%。选择物理、化学、生物组合的考生,可选考95%的专业;选择政治、历史、地理组合的考生,都是传统意义上的文科生,可选考66%的专生,比现行高考34%的选择面,高出近一倍。

各高校专业(类)提出选考科目要求的比例 各科目考生选考比例
(摘编自“浙江省教育考试网”刊文《2017年浙江省高考选科组合报考统计》)
材料三:
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探索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改革后,学生在校成绩以及综合素质将成为重要的录取依据和参考。根据河南省高考方案,高考招生录取基于“两依据、一参考”。“两依据”是指统一高考和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一参考”就是指把综合素质评价作为招生录取参考条件。
以河南为例,有专家指出,河南版的《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在评价内容上,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五大方面与教育部保持高度一致。但也有其特色,例如在思想品德方面,增加了违规违纪和有无违法情况的评价内容,便于学校管理与记录。
不只河南,全国多省份都明确将综合素质纳入到学生录取的重要参考因素。专家认为,综合素质评价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培养个性特长、扭转“唯分数论”的重要举措。
(摘编自“中国新闻网”刊文《27省份高考改革方案出炉综合素质成录取重要参考》)
材料四:
绝大多数省级行政区域均明确要逐步减少、合并乃至取消录取批次。浙江从新高考首届学生毕业的2017年起,除特殊类型(自主招生、综合评价招生、定向招生等)提前录取外,统一高考招生取消所有录取学校批次,纳入统一高考招生的本科院校和专科(高职)院校同时填报志愿、投档录取。
按专业(类)还是按院校填报志愿和投档录取?志愿设置成为关注焦点。各省级行政区域,基本上都明确高校按专业(类)提出选考科目范围,基本上确定了“1门对应即可”的机制。但具体是按院校还是按专业投档,只有少数省份已经在改革方案中提及。浙江在2014年即明确“考生志愿由‘专业+学校’组成”,实行基于专业的志愿运行模式,录取时直接投档到专业录取,充分尊重学生既要选学校又要选专业的选择权。
(摘编自“南昌教育信息网”刊文《借读全国各省新一轮高考改革方案》)
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B.
C.
D.
9.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改革后,试题命制将实行统一命题和自主命题相结合,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制必考科目试题,各省自主命制选考科目试题。
B. 从2017届浙江考生选考数据看,考生选考受高校各专业指定的选考科目、科目组合可选考专业比例的影响较大。
C. 改革后,考试成绩不再是高考录取的唯一依据,考生的综合素质可以弥补考试分数的不足,从而打破“一考定终生”。
D. 各省施行新的高考改革方案后,录取方式也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从投档到院校录取变为投档到专业录取,录取批次将逐步取消。
10. 针对高考改革带来的变化,刚步入高一的同学需要在哪些方面做好准备?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19分)


展开余下试题加玛苏鲁 李娟
十九岁的加玛,一米七的个子,颀长苗条,行动轻盈。肤色很白,眉毛很淡。眼珠则是灰绿色的,镶着一圈清晰的黑边。脸颊上有漂亮的红晕。头发柔顺又明亮,和睫毛一样泛着漂亮的淡金色。
有一次我称加玛为“加玛苏鲁”——“加玛美人”。她不好意思地否认,并叫我“李娟苏鲁”。我是近视眼,总是抱怨:“我的眼睛不行。”当我第二次再喊她“加玛苏鲁”时,她迅速回应:“你的眼睛不行。”
加玛初一时辍学,已经放了五年的羊。虽然五年过去了,她还能大段大段地背诵当年的汉语课文:“春天来了,小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春雨沙沙地下……小草绿了……”她还会做广播体操,总是就着《黑走马》的音乐做。还喜欢让我压着腿做仰卧起坐,做俯卧撑,立定跳远,三级跳远……温习一切学校里才有的花样。
提到学校,加玛的话就多了。我由衷地说:“加玛是个好学生,爱学习,又爱运动。”她听了便有些悲伤。
她说:“我放了五年羊,姐姐画了五年画。”
加玛十四岁那年,十六岁的姐姐乔里潘想去伊犁的师范学校画画。大家实在不想中止姐姐的梦想。但当时家里唯一的男孩扎达未满十岁,妹妹也还小,再没有合适的劳力了。于是加玛就辍了学,开始跟着爸爸居麻放羊。
对此,加玛的确有些伤心,但毫无怨言。她很爱自己的姐姐和弟弟妹妹。一提到他们,就滔滔不绝地历数每人的优点——姐姐画画儿好,妹妹莎拉古丽歌唱得好,弟弟最聪明,摩托车都会修……最后黯然道:就自己什么也不好,所以只能放羊……
其实加玛远比一般的同龄姑娘聪慧。如果能一直上学的话,也会非常优秀。
加玛还告诉我,在阿克哈拉的“黑走马”宴会厅,年轻人聚会时,每人都会轮流在麦克风前唱歌。其实那时她也非常想唱,却怎么也不敢,无论大家怎么鼓励都不敢。想想看,一年到头,这个姑娘能够在人多的阿克哈拉停留的时间还不到半个月,其他的日子全是沙漠戈壁,森林草野,青春只与牛羊为伴……
加玛手很巧,很多姑娘的“灵巧”都源于经验上的熟练,可加玛不是,许多初学的事情,一上手立刻心领神会。
总之,加玛苏鲁又漂亮又聪明又能干,可偏就没有男朋友!如果和她聊起这个话题,会让她小受惊吓,“豁切”个不停。
背雪途中休息,加玛翻起身上的衣服念叨起来:上衣捡弟弟的,毛衣借妈妈的,棉裤是爸爸的,牛仔裤是姐姐穿剩下的,袜子是奶奶的……算来算去,只有手套和鞋子属于自己。
我说:“没关系,快结婚了嘛。等结了婚,啥都是自己的,对象也是自己的。”
○1加玛捏一把雪洒了过来。
那天晚上我们顶着寒流在星空下赶羊,各走在羊群一端。不知怎么了,一路上加玛止不住低声唱着歌。虽然歌声是平静的,但我猜她一定沉浸在激动之中。果然,快走到沙丘下时她才告诉我,前两天来找骆驼的牧人带来了沙阿家的卡西帕去阿勒泰上学的消息。她非常羡慕,也想去上学……
不知是不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想法,加玛才一直努力地向我学习汉语。她借用我的哈语自学材料,抄写后面的汉哈单词、词组对照表,还一一注音,学得像模像样。但内容却一点也不实用,什么“礼尚往来不可缺”,什么“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时间却是无限的”……
我也会向加玛讨教一二。她却总是一教就是一大堆,我说:“行啦,够啦,这么多,得一个礼拜才记住!”她微笑着说:“要是我的话,一天就记住了。”
果然,头一天晚上学的单词,第二天早上听写,几乎全能写对!过好几天再抽查,还是能写对!
我天天都会在自己的笔记本上记一些内容。加玛问我写了什么,我说:“写加玛的事。”她说:“豁切,有那么多的事?”
时间久了,大约她也有所触动,也决定写些什么。有一次出去放羊之前,她找我借了一支铅笔和一张纸。等晚上赶羊回来,纸上就写满了漂亮的阿拉伯文字。晚饭时,她认真地念给大家听。她爸妈放下茶碗,听得津津有味,听完都说“好”。还把那张纸要去默读了一遍又一遍。我问:“写的什么啊?”居麻说:“给李娟的信。”我一听急了,硬让他给翻译。结果这家伙只翻译了一句:“李娟在我们家的工作情况。”
我们在这片荒野上刚安定了不到一个月,今年就要回到乌伦古河畔的春秋定居点了。因为奶奶病了,得住院,家里的奶牛和山羊没人照料。于是地窝子里只剩下我们三人了,想想都觉得寂寞啊。但加玛却显得非常高兴,大约定居点有她念念不忘的“黑走马”宴会厅吧?——有年轻人的世界,有可能前来的爱情,有打工的机遇,有改变生活的可能性……不知这个冬天,○2我们已经成为大姑娘的加玛苏鲁是否能积攒到足够的勇气,站出去为大家唱歌?
加玛走后我们都倍感寂寞。一月初,她托兽医捎来一封信。这回居麻认真翻译给我听了,开头第一句是:冬窝子里的爸爸妈妈,还有李娟,你们好吗?只这一句,就让人想要流泪。
(节选自李娟《冬牧场》,有删改)
11.文章第一段是怎样描写加玛肖像的?有什么作用?(4分)
12.说明下列画线句中加线词语的含义。(4分)
○1加玛捏一把雪洒了过来。(2分)
○2我们已经成为大姑娘的加玛苏鲁是否能积攒到足够的勇气,站出去为大家唱歌?(2分)
13.简析加玛这一人物形象。(5分)
14. 探究文章的主旨。(6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8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9题。(19分)
刑赏论 [宋]曾 巩
《书》记皋陶①之说曰:“罪疑惟轻,功疑惟重。”释者曰:“刑疑附轻,赏疑从重,忠厚之至也!”夫有大罪者,其刑薄则不必当罪;有细功者,其赏厚则不必当功。然所以为忠厚之至者,何以论之?
夫圣人之治也,自闺门、乡党至于朝廷皆有教,以率天下之善,则有罪者易以寡也;自小者、近者至于远大皆有法,以成天下之务,则有功者易以众也。以圣神渊懿之德而为君于上,以道德修明之士而为其公卿百官于下,以上下交修而尽天下之谋虑,以公听并观而尽天下之情伪。当是之时,人之有罪与功也,为有司者推其本末以考其迹,核其虚实以审其情,然后告之于朝而加其罚、出其赏焉,则其于得失岂有不尽也哉?然及其罪丽②于罚、功丽于赏之可以疑也,以其君臣之材非不足于天下之智,以其谋虑非不通于天下之理,以其观听非不周于天下之故,以其有司非不尽于天下之明也。然有其智而不敢以为果有其通,与周与明而不敢以为察也。必曰罪疑矣而过刑,则无罪者不必免也;功疑矣而失赏,则有功者不必酬也。于是其刑之也,宁薄而不敢使之过;其赏之也,宁厚而不敢使之失。
夫先之以成教以率之矣,及其有罪也,而加恕如此焉;先之以成法以导之矣,及其不功也,而加隆如此焉。可谓尽其心以爱人,尽其道以待物矣,非忠厚之至则能然乎?皋陶以是称舜,舜以是治其天下。故刑不必察察③当其罪;赏不必予予当其功,而天下化其忠,服其厚焉。故曰:“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好生之德洽于民心。”言圣人之德至于民者,不在乎其他也。
及周之治,亦为三宥三赦④之法,不敢果其疑,而至其政之成也,则忠厚之教行于牛羊而及于草木。汉文亦推是意以薄刑而其流也风俗亦归厚焉盖其行之有深浅而其见效有小大也如此《书》之意岂虚云乎哉? (选自《曾巩集》)
【注】①皋陶(gāo yáo):舜帝时的一位贤臣,曾经被舜任命为掌管刑法的“理官”。②丽:施加。③察察:明辨,清楚。④三宥三赦:《周礼》中规定,一宥不识,二宥过失,三宥遗忘;一赦幼弱,二赦老耄,三赦愚蠢。


展开余下试题15.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其刑薄则不必当罪 当:相当,与……相称
B.为有司者推其本末以考其迹 本末:主次,轻重
C.则有功者不必酬也 酬:酬报,赏赐
D.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 不经:不合常法
16.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以率天下之善 ②及其所之既倦
B.①则有功者易以众也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C.①及其不功也,而加恕如此焉 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D.①尽其道以待物矣 ②木欣欣以向荣
1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圣人之治,教化先行,主张立教以化善,立法以成务,让百姓知所遵行;同时也强调君主与士人相互配合的重要性。
B.在一切赏罚的执行上都要宽待百姓,有罪则加恕之,有功则加隆之,尽量秉持忠厚之道,这是明君贤臣治理天下要遵行的准则。
C.“刑赏忠厚之至”超越了赏罚公平的的原则,是圣人之德施及百姓的具体表现,体现了儒家“爱人”和“民本”的思想。
D.本文论点清晰,论据简约,论证由大及小,由浅入深,层层推进,结构上照应绵密;语言冷静客观,有醇厚、质朴和稳重之美。
18.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汉文亦推是意以薄刑而其流也风俗亦归厚焉盖其行之有深浅而其见效有小大也如此《书》之意岂虚云乎哉
19.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①然所以为忠厚之至者,何以论之?(3分)

②于是其刑之也,宁薄而不敢使之过;其赏之也,宁厚而不敢使之失。(4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20—21题。(8分)
长安晚秋 赵嘏
云物凄凉拂曙流, 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 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 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①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注】①鲈鱼正美:西晋张翰,因秋风起,想念故乡的莼菜羹鲈鱼脍的美味,便弃官回家。
20. 颔联的景物描写很有特色,请结合诗句作简要赏析。(4分)
21. “紫菊”和“红莲”对表现诗人的情感起到什么作用?(4分)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2—23题。(5分)
故曰:……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韩非子•有度》
传曰“刑不上大夫”,此言士节不可不勉励也。(司马迁《报任安书》)
22.第一则材料体现了法律的基本原则: 。(1分)
23.简述你对法家“刑过不避大臣”和儒家“刑不上大夫”两个观点的理解。(4分)

(四)古诗文默写。(6分)
2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6分)
⑴念去去、 , 。(柳永《雨霖铃》)
⑵ ,渚清沙白鸟飞回。 ,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⑶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 , 。(王勃《滕王阁序》)
⑷ ,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⑸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 。(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四、作文(60分)
25.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一个操场上,有人正进行万米长跑,有人正在拼百米冲刺,也有人绕着跑道一圈圈慢慢散步。那跑1万米的看见百米冲刺的人满面通红,肌肉紧绷,心里会“颤抖”吗?不会,因为他知道自己的终点在哪里,考验在后面等着自己呢。那悠闲散步的,看见跑万米的人气喘吁吁地追过来,会内心紧张,担心被“追上”“淘汰”吗?也不会的,因为他知道自己就是来散步的。
读了这段文字,你有什么所思所感,写一篇文章阐述你的观点。
【注意】①明确观点,自拟题目。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抄袭、套作。
余姚中学高三语文限时训练二2018.11.21答案
1.D 档(dàng)次 造型 栖 qī 不可思议
2.A 应为“工夫”,指占用的时间. 折冲樽俎,读音zhé chōng zūn zǔ,汉语成语,原指诸侯国在宴席上制胜对方,后泛指在外交谈判上克敌制胜。
3.A 克天津、破廊坊、直逼北京城下,中的顿号改为逗号
4.C 【解析】A.搭配不当,“重要性……为国人所认知和传承”与“传承”不能搭配;B.不合逻辑,“不由得不生出憧憬和渴望”否定不当。D.成分残缺,动词“实施”缺少宾语中心语。
5.B ④句“黑暗”紧承文句“没有灯火”,排在最前.空格后“个个从老人的内心出发”中“个个”指什么?不是“眼泪”,而是“虫子”,由此可判断,⑤在最后.分析要排序的句子可以看出:②句“横顺的在黑暗里爬”是对 ③句的补充强调,顺序应为③②;①句是对④句的补充强调,顺序应为④①.⑤句中“他的眼泪”承接③句“老人的眼泪”,③②在⑤之前.故正确的排序为:④①③②⑤
6.示例:因别人没有由来的恐吓而失魂落魄。
评分标准:共3分。句式跟前一句相近(1分),内容要针对狼无端被吓跑作评述,意思接近即可(2分)。
7.评分参考一:本次雁荡一日行考察活动要求大家事先温习相关内容,小组讨论确定考察内容,备好所需行装;考察期间主要活动有参观、听讲座和知识抢答;考察结束后以组为单位上交考察日记。(6分)
评分参考二:本次雁荡一日行考察活动分为三步:准备、实施和作业。准备包括温习相关内容,备好所需行装,小组讨论确定考察内容;实施方式有参观、听讲座和知识抢答;考察结束后以组为单位上交考察日记。(不简洁,5分)
评分参考三:本次雁荡一日行考察活动要求大家做好各项准备,积极参与活动,并上交考察作业。(内容不完整、归属不清2分)
评分参考四:本次雁荡一日行考察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还要上交作业,希望大家踊跃报名,积极参加。(内容不完整,表述脱离要求。0分)
评分标准:共6分。内容完整,给1分;归属得当,给1分;表述准确,给2分;语言有条理、清楚、连贯,给2分。字数超出要求,酌情扣分。
8. C 试题分析: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
标签:苏教版 高三 上册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浙江省余姚”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23]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