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市第十中学高一年级月考语文试卷 2018.11 本试卷共150分,试卷4页,答题卡2页,共6页。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7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桥的运动 桥是种固定建筑物,一经造成,便屹立大地,可以千载不移,把它当作在面标志,应当是不再准确不过的。《史记•苏秦列传》里有段故事:“尾生(人名)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柱而死。”他们所以约定在桥下相会,就因为桥是不会动的,但是,这里所谓不动,是指大动而言,至于小动、微动,它却和万物一样,是持续不断、分秒不停的。 车在桥上过,它的重量就使桥身变形,从平直的桥身变为弯曲的桥身,就同人坐在板凳上,把板凳坐弯一样。板凳的腿,因为板的压迫,也要变形,如果这腿是有弹簧的,就可看出,这腿是被压短了。桥身的两头是桥墩,桥上不断行车,桥墩就像板凳腿一样,也要被压短而变形。把板凳放在泥土上,坐上人,板凳腿就把人的重量传到泥土中,使泥土发生变形。桥墩也同样使下面的基础变形。桥身的变形表示桥上的重量传递给桥墩了,桥墩的变形表示桥身上的重量传递给基础上,基础的变形表示桥墩上的重量传递给桥下的土地了。通过桥身、桥墩和基础的变形,桥上的一切重量就都逐层传递,最后到达桥下的土地中,桥上的重量终为地下的抵抗所平衡。物体所以能变形,是由于内部分子的位置有变动,也就是由于分子的运动。 车在桥上高速行驶时,使桥梁整体发生震动。此外,桥还受气候变化的侵袭。在狂风暴雨中,桥是要摆动或扭动的;就是在冷暖不均、温度有升降时,桥也要伸缩,形成蠕动。桥墩在水中,经常受水流的压迫和风浪的打击,就有摇动、转动和滑动的倾向而在地基中发生移动。此外,遇到地震,全桥还会受到水平方向和由下而上的推动。所有以上种种的动而引起的桥的变形,加上桥上重量和桥本身重量所引起的变形,构成全桥各部的总变形。任何一点的变形,就是那里的分子运动的综合表现。 桥是固定建筑物,所谓固定就是不在空间有走动,不像车船行走。但是,天地间没有完全固定的东西,桥的平衡只能是瞬间现象,它仍是桥的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桥的运动是桥的存在形式。 1. 根据文意,对“桥是不会动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桥不会移动,处于完全静止的状态。 B. 桥在有重车疾驰、巨浪冲击时是岿然不动的。 C. 桥上无车无人,只有本身重量时,它不发生变形。 D. 桥小动、微动不止,但人们察觉不出桥在空间的变化。 2. 文中用“人坐板凳”的比喻,要说明的一项是( ) A. 桥是一定承载量的,超过承载量就要引起变形。 B. 建筑桥梁要保证质量,所用材料要符合科学的弹性系数。 C. 车在桥上驶过时,桥上的一切重量逐层传递到桥下土地中。 D. 桥像板凳,桥墩像板凳腿,所以桥能承重。 3. 下列对本文中心的归纳,正确的一项是( ) A. 桥在重力作用和各种外力的影响下会发生变形。 B. 桥无时无刻不在运动,桥的运动就是桥的存在形式。 C. 桥的平衡是桥的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是瞬间现象。 D. 桥任何一点的变形,就是那里的分子运动的综合表现。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4分) “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五年民生大数据系列报道之就业篇
浏览完整试题编者按:民生发展水平,是全面小康的决定性因素,对老百姓来说是最直观的感受。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带领全国人民爬坡过坎、埋头苦干,在民生发展方面取得巨大成就。“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深化改革,稳步向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民生改善,人民更有获得感。回首这4年多,我们交出了一份什么样的“民生账单”?横跨这一时间轴,解读历年来的民生“硬”数据,以就业小窗口,撬动民生发展大格局。 提气!连续4年超额完成就业任务 国务院日前公布的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量化指标任务的落实情况显示,以就业和社保为代表的各项民生指标全面完成:1310万,1322万,1312万,1314万……这是我国2013年至2016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已连续4年超过1300万,每年都超过目标300万。 对于2017年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以内。”今年城镇新增就业预期目标比去年多100万人,突出了更加重视就业的导向。据估算,中国5年来新增约6400万就业人口,相当于英国全国的人口数。 就业好于预期,饭碗就有了保障。北京一家西餐厅的厨师陈向,6年前离开河南老家外出务工,边干边学,如今月薪超过5000元,“找到合适的工作,我学到了手艺。”他表示,“以后的路会越走越好。” 凝心!795万,稳住就业底盘靠他们 每到就业季,就常听到高校毕业生这样感叹——“找份好工作,真难!” 据教育部2016年底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高校毕业生数量预计为795万。回顾过往3年,分别新增22万、16万、30万,逐年增长依然是高校毕业生数量变化的主旋律。 毕业季求职是场马拉松,一边是依然不可盲目乐观的经济和就业环境,一边是持续增长的毕业生数量,如何为在人生十字路口的大学生许一个热气腾腾的未来?将毕业生“扶上马、送一程”。今年2月,国务院印发《“十三五”促进就业规划》,做了政策设计和制度安排。 《规划》明确,要着力支持科技含量高的智力密集型产业发展,开发更多适合高校毕业生的高质量就业岗位。同时,进一步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中小微企业就业,并深入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 除高校毕业生外,农村劳动力、困难群体、化解过剩产能职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和安置工作也被摆在了突出位置。据统计,2016年去产能过程中安置职工72.6万人,今年大约还需安置职工50万人。 聚力!挖掘新产业新业态,刷新速度和颜值 2016年12月14日至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广泛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促进新动能发展壮大、传统动能焕发生机。 据国家信息中心分享经济研究中心发布《中国分享经济发展报告2017》显示,参与分享经济活动的人数超过6亿,比上年增加1亿人左右;提供服务者人数约为6000万,比上年增加1000万人;分享经济平台的就业人数约585万,比上年增加85万人。 “充分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着眼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放手支持群众大胆实践,大胆探索,大胆创新,及时发现、总结和推广群众创造的成功经验,把群众的积极性和创业精神引导好、保护好。”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习近平强调“首创精神”一词。 挖掘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活力,为就业市场创造全新就业岗位。大力推动新兴产业发展,成为2017年乃至整个“十三五”规划中的重点方向。 (李警锐 张琪昭) 4、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新闻从三个方面对当下中国突出的“就业”问题进行了全景式的报道,而且认为可以通过“就业”小窗口来撬动民生发展大格局。 B. 中国5年来新增就业人口约6400万,相当于英国全国的人口数。特别是2017年城镇新增就业目标比去年还多了100万人。 C. 牵牛要牵牛鼻子。稳住就业底盘要靠795万高校毕业生,只有解决好大学生群体的全面就业,才是抓住了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 D. 文章从三个方面试图积极引导读者思考当下中国面临的就业问题,并且暗示读者,国人将来的就业状况一定会变得越来越好。 5、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准确的两项是( )( )5分 A. 编者按是编辑人员对一篇文章或一条消息所加的意见、评论等,必须放在文章或消息的前面。也称作编者案。 B. 本文采用多侧面拼接形式,从不同侧面取材,按照素材的内在联系,多角度表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民生发展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 C. 在关注新闻事实的同时,通过援引《政府工作报告》和《中国分享经济发展报告2017》中的量化指标充实文本内容,使新闻更加真实、客观。 D. 新闻最主要的特点是“用事实讲话”。本文从全局高度关注就业问题,采用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等手法描绘了我国纵深推进民生就业的壮丽图景。 E. 标题是新闻的眼睛,好的标题可以吸引读者。本文标题“惊回首,离天三尺三”化用毛泽东的名句,彰显了中国人民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 6、“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世界性难题。”结合文本材料,谈谈你对“如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难题”这一问题的看法。(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刁 爷 许福元 刁爷其实不姓刁,只是以其舌头“刁”而出名,他的舌头是如何“刁”的呢? 李乡长家娶儿媳妇,请来了鼎鼎大名的王师傅,号称厨子王,领衔做莱。又请来刁爷,担任厨师水平的评委主任。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后,厨子王心里直打小鼓,小声问知客:“刁爷有何反应?”知客向厨子王附耳说道:“每道菜,刁爷都尝了,不过还没吱声。” 厨子王还是有点儿不放心,对知客说:“烦你问问刁爷,是不是可以上汤了?” 知客来到刁爷面前说:“刁爷,能上汤了吗?” 刁爷只吐出两个字:“上吧。” 厨子王闻听大喜,忙让“油盘”上汤。 知客手中高举着东家赏的红包,边走边喊:“东家赏厨子汤钱,一千块!” 厨子王手拿红包,来到刁爷的酒桌前致谢:“谢谢,谢谢。”又言辞恳切地对刁爷一桌人说:“刁爷,您务必再点几个菜,我再给您上四个飞碟。” 刁爷见厨子王诚心实意,便点了平平常常的四个菜:拍黄瓜、炒绿豆芽、香椿摊黄菜、熟扒五花离骨肉。 一盘拍黄瓜端上来,积青叠翠。厨子王忙请刁爷:“您老尝尝。” 刁爷只拿眼睛一瞄,说:“拍黄瓜讲究放葱、姜、蒜,你放对了吗?”
展开余下试题“放了放了,都放了,您看——”厨子王忙指着那盘拍黄瓜。 刁爷这时沉下脸:“我说的是葱、姜、蒜的形和量,葱要葱花,姜要姜丝,蒜要蒜泥。至于量呢,葱是四成,姜是一成,蒜是五成。你看看你这盘,成何比例?” 厨子王的脸一下子像红布一样,赶紧指着那盘炒绿豆芽:“您老尝尝这盘。” 刁爷这时一笑,一摆手,说:“我不用尝。这个炒绿豆芽,是先放的醋,对不?先放的醋,就先闻到‘醋味,如果后放的醋,只有吃到嘴里才有醋味。再说,炒锅你用的是薄铁锅,应该用厚铁锅。用厚铁锅炒,小灶子火上再泼一勺子油,叫爆炒,这样炒出的绿豆芽没有生豆浆味,还站得住条。”说毕,刁爷又找补一句:“你看,这盘绿豆芽倒针了吧,一吃,准熟腾味儿,不会是脆生生的。” 刁爷的一番话,把大伙儿都说愣了。厨子王也服了,忙说:“您再尝尝这盘香椿摊鸡蛋:” “你呀你呀!”刁爷马上给厨子王纠正,“这是外行话,那叫摊黄菜!”刁爷手一指,“你用的不是香椿,是菜椿,这要是香椿,打鼻儿香,一丈以外就能闻出来。” 最后,刁爷点评那盘熟扒五花离骨肉:“这盘五花肉,是用刀从骨头上剔下来的。这道菜的规矩是用木槌。一点儿一点儿砸下来。” 这回,厨子王真是彻底地心服口服,心里那点儿傲气,一下子荡然无存,才知道自己学的那点儿手艺,不过九牛一毛。试想,刁爷还没用到舌头,已经是入木三分,要是他把那二十四道菜一一点评,自己脸面更要丢尽。人啊,真别小看了他人,世上有高人呀有高人!想到此,厨子王忙从兜里掏出那一千元红包,交到知客手上:“这场酒席,我们确实没有做好,受之有愧,受之有愧。” 刁爷却从知客手中拿过红包,转手按在厨子王手里:“这就是你的不对了,你们辛辛苦苦,烟熏火燎,这是东家一点儿心意。你们的大路菜,做得不错。我只是挑你们飞碟的毛病,也不一定都对。” 厨子王知道刁爷在替他们打圆场,便动情地说:“您看,原来我等只是久闻您的大名,今天算有幸当面领教了。我们虽非亲友。但您是老前辈,请受晚生一拜。” 刁爷忙托住了厨子王的手臂:“千万别这样,别这样,咱人不亲,刀把还亲呢!你我都是厨子,同行不能成冤家,要互相抬着走。” (有删改) 7、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小说开头写“刁爷其实不姓刁,只是以其舌头‘刁’而出名,他的舌头是如何‘刁’的呢”,为叙事设定切入点,还具有设置悬念的作用。 B. 小说运用多种手法描写人物形象,有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也不缺乏鲜活的细节,人物之间相互映衬也使个性更加鲜明。 C. 小说中写刁爷在酒席即将结束时,“点了平平常常的四个菜”,其实,刁爷是有预谋的,他想让厨子王难堪,以此显示自己的高明。 D. 小说情节简单,人物关系也不复杂,思想意蕴却丰富深刻,它告诉读者,同行之间要相互扶持,对待晚辈要坦诚相见。、 8、那个一千块的“红包”,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 9、刁爷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二、古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萧何,沛人也。高祖为布衣时,数以吏事护高祖。高祖以吏繇咸阳,吏皆送奉钱三,何独以五①。 及高祖起为沛公,何尝为丞督事。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沛公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得秦图书也。 初,项羽立沛公为汉王,而三分关中地,王秦降将以距汉王。汉王怒,欲谋攻项羽。周勃、灌婴、樊哙皆劝之,独何谏之曰:“今众弗如,百战百败,不死何为?《周书》曰‘天予不取,反受其咎’。夫能诎于一人之下,而信于万乘之上者,汤、武是也。臣愿大王王汉中,养其民以致贤人,收用巴、蜀,还定三秦,天下可图也。”汉王曰:“善。”乃遂就国,以何为丞相。 汉五年,即皇帝位,论功行封。上以何功最盛,先封为酂侯,食邑八千户。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坚执兵多者百余战少者数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今萧何未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居臣等上何也”上曰:“夫猎,追杀兽者狗也,而发纵指示兽处者人也。今诸君徒能走得兽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纵指示,功人也。且诸君独以身从我,多者三两人;萧何举宗数十人皆随我,功不可忘也!”群臣后皆莫敢言。 高祖崩,何事惠帝,素不与曹参相能。何病,上亲自临视何疾,因问曰:“君即百岁后,谁可代君?”对曰:“知臣莫如主。”帝曰:“曹参何如?”何顿首曰:“帝得之矣,何死不恨矣!” 何买田宅必居穷辟处,为家不治垣屋。曰:“今后世贤,师吾俭;不贤,毋为势家所夺。” 孝惠二年,何薨,谥曰文终侯。 (选自《汉书》,有删改) 注:① 三:指三百钱。五:指五百钱。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 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坚执兵多者/百余战少者/数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今萧何未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居臣等/上何也 B. 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坚执兵/多者百余战少者/数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今萧何未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居臣等上/何也 C. 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坚执兵/多者百余战/少者数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今萧何未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居臣等上/何也 D. 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坚执兵/多者百余战/少者数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今萧何未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居臣等上/何也 11、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中“高祖”是指汉高祖刘邦,是其庙号。庙号常用“祖”字或“宗”字。开国皇帝一般被称为“太祖”或“高祖”。 B. 布衣,指麻布衣服,古代衣服的质料主要是丝与麻,丝织品价格昂贵,富贵人家才能穿用,平民一般只能穿布农,因以布衣借指平民。 C. 文中“酂侯”是萧何的爵号。爵称、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旧说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后代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 D. 《汉书》属于纪传体史书,它的体例与孔子编录的《春秋》一致。 12、根据文意,下列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萧何善于识人。高祖为平民时,萧何多次凭为官的职权保护沛公。高祖以吏的身份到咸阳服役,小吏们都出三百钱为高祖送行,只有萧何出了五百钱。 B. 萧何有大功。刘邦对群臣争功很生气,他否定了将领们的功绩,认为他不过是一群“能得走兽”的“功狗”罢了。 C. 萧何对于贤才不避仇。在他病危之际,惠帝向他询问曹参可不可以替代他为相时,他认为曹参是个很不错的人选。 D. 萧何不重私产。购置田宅居处偏僻,建造家园、不修筑有矮墙的房舍。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 ②何买田宅必居穷辟处,为家不治垣屋。曰:“今后世贤,师吾俭;不贤,毋为势家所夺。” (二)、古诗词鉴赏(11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5-16题。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李白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14、下列对诗歌分析错误的两项是( )( )5分 A、全诗八句,前六句写往“访”,重在抒情,情致婉转;末两句写“不遇”,重在写景,景色优美。
展开余下试题B、首句写所闻,泉水淙淙,犬吠隐隐;次句写所见,桃花带露,浓艳耀目。诗人正是缘溪而行,穿林进山的。这是入山的第一程,宜人景色,使人留连忘返,且让人联想到道士居住此中,如处世外桃源,超尘拔俗。第二句中“带露浓”三字,除了为桃花增色外,还点出了入山的时间是在早晨,与下一联中的“溪午”相映照。 C、颔联“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是诗人进山的第二程。诗人在林间小道上行进,常常见到出没的麋鹿;林深路长,来到溪边时,已是正午,是道院该打钟的时候了,却听不到钟声。这两句极写山中之幽静,暗示道士已经外出。 D、颈联“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是诗人进山的第三程。从上一联“不闻钟”,可以想见诗人距离道院尚有一段距离。这一联写来到道院前所见的情景—道士不在,唯见融入青苍山色的绿竹与挂上碧峰的飞瀑而已。 E、结尾两句“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诗人通过问讯的方式,从侧面写出“不遇”的事实,用笔略带迂回,感情平淡,并不忧愁。 15、分析说明“愁倚两三松”一句中包含的诗人的那些思想感情。(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5分,每空1分) 16、填写下列诗文的空白部分。(5分) 1、《离骚》一文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语句是: , 。 2、《氓》通过写桑叶凋落喻指女子年华逝去的两句是: , 。 3、《氓》写女子为人妇后早晚辛苦劳动的句子是: ,靡有朝矣。 第II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 17、下列各句中,画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是( ) A. “古来磨灭知几人,此老至今元不死。”那些曾经指点江山的国际政治人物不会被历史所遗忘,他们的一举一动依然吸引着世界的目光。 B. 在第31个教师节的晚上,我们学校举行了庆祝大会,大家载歌载舞,尽享天伦之乐。 C. 时势造就英雄,每个纷乱的历史时代总会产生一批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 D. 图穷匕见,这个一向以友好邻邦来标榜的霸权主义者,终于撕去了“友谊”的面纱,赤裸裸地进行军事交涉了。 18、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六十年来距离地球最近的一次满月现身成都夜空,市民有幸目睹了看起来比平常亮约3 0%左右的“超级月亮”,并纷纷用照片记录下来。 B. 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促进了我国医疗保健事业的快速发展,对于保障城乡居民身体健康,提高人民身体素质发挥了积极作用。 C. 央视《大国崛起》系列节目播出后反响巨大,中国的振兴之梦、砥砺前行的精神引发了人们广泛而热烈的讨论和思考。 D. 普京表示,多名美国外交官将不得不离开俄罗斯的原因是华盛顿对俄不友好造成的。 19、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一草一木在他看来,都是大自然给人类的馈赠。且不说那些香气馥郁、外形美观的花卉, , , , 。 。每一名劳动者,都是那么的平凡、不起眼,可社会若要正常运转,离开谁的劳动也不行。 ①可它们依然有各自独特的价值 ②这不得不让我们联想到那些默默无闻的劳动者 ③就拿这些貌不惊人且人们都不知道名称的杂草来说 ④或可入药,或可入食,或可培植后作为观赏,或具有其他的功用 ⑤尽管人们总是将它们忽略掉。 A. ⑤①②④③ B. ③⑤①④② C. ⑤④③①② D. ③④①⑤② 20、 阅读这幅漫画,对它的寓意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 ) A. 赞美了那些善于听从群众意见,勇于改错的人。两面三刀、善于变化的人。 B. 赞美了那些心中警钟长鸣而耳边捷报频传的人。 C. 讽刺了那些只听喜讯不听警告的自欺欺人的人。 D. 讽刺了那些欺上瞒下、两面三刀、善于变化的人。 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6分 对于个人来说,健康是幸福之源。拥有健康,必然会拥有幸福。对于国家来说,健康是强盛之 基。拥有健康的人民,必然会拥有强大的综合国力。当前,我国仍然面临多重疾病威胁并存、多种 健康影响因素交织的复杂局面。靠经济增长,必然会确保健康水平的提高。 ①拥有健康,不一定会拥有幸福。 ②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60分) 同学们,你来到大庆第十中学已有三个多月了,你走过了校园的角角落落,和老师同学们一起学习进步,你有没有被校园的哪一处吸引且驻足深思过?没有被哪位老师、同学感动过?你是不是参加了很多活动?请回忆一下,选取校园最有魅力的一处描绘其美,或写写你喜欢的老师和同学,或者写自己的进步和改变等等。 要求:写出真情实感,不少于800字,文体不限,题目自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