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2714  2019-01-04
标签:人教版 高三 上册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714]
新疆昌吉市教育共同体2019届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卷
新疆昌吉市教育共同体2019届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的玉宝,自最早作为装饰品和生产器具开始,不断被赋予各种社会观念。在古代,这些观念不断渗透到统治阶级的政治思想和哲学思想中去。玉宝成为财富、权力和神灵的象征,成为不可亵渎之物,被纳入国家礼制之中,作用于奴隶制和封建制国家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和民间生活等领域,成为具有最高地位的工艺美术品。
它走完了从最原始的石头到最尊贵的宝玉的全过程。它既具有极高的物质价值,又具有其他工艺品难以比拟的精神价值。在漫长的历史中,人们对它的认识发生了无数次飞跃,最终形成了区别于其他文化分支的玉文化。
玉文化有着深刻的内涵。在古代,统治者多推崇与玉宝密切相关的天命观,提倡敬天事鬼神,对民众实行精神上的奴役、政治上的压迫和经济上的剥削。这玉宝原本来源于社会劳动实践,却拥有了一种凌驾于劳动者之上的神异力量。它高踞予庙堂之上,却又遍及郊原。作为统治者,如果失去了玉宝,就失去了天授之王权,失去了统治民众的精神手段,失去了自我标榜的精神支柱。
当然,玉文化不仅属于统治集团。它既然产生于社会劳动实践,必植根于民众之中。
玉宝在民众那里,自有另外的用途。玉宝寄托着民众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它那巧夺天工的雕琢技艺和深邃的艺术境界,推动着民族文化走向繁荣。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失去神异力量之后,玉宝作为一种美好的艺术创造,仍散发着无限光华,对民族文化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我们在探讨玉文化的时候,要注意一组重要的关系,即玉文化中的真实和虚幻的关系。弄清这一组关系,有助于我们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而光大玉文化。一、从创作角度看。神话创作如同一切文学艺术的创作,是反映实际生活的,是现实生活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大量有关玉的神话故事,都是经过累世创作而成型的。无论是载之于文字的,抑或是民间口头流传的,都不会逾越这样一个规律。二、从认识角度看。中国的玉文化起源于人们对玉的原始、朴素的信仰。玉寄寓着历朝历代不同阶层人们的不同理想,以至于古代玉文化产生大量的神话故事。我们不要以为玉器仅仅是器物,其实,几乎每一件古玉器都打上了人们意识的印记。古玉器往往令我们对玉的认识发生升华。
对于玉文化中真实和虚幻的关系,我们可以这样认识:虚幻是在真实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是从真实中升华而来的。特别重要的是,这虚幻中还包含着史实。玉宝的虚幻传说与现实主义精神并不是背道而驰的,相反,它正是当时社会中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的一种曲折反映。
(摘编自姚士奇《玉宝和中国文化》)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玉宝最初只是装饰品和生产器具,后来成为财富、权力和神灵的象征,对社会的诸多领域产生影响。
B.古代统治者重视玉宝对维护统治的作用,推崇、利用玉文化,从精神、政治、经济诸多方面欺压民众。
C有关玉的神话故事都源于现实生活,都经过了多次的再创作才最终成型,有的神话故事没有文字记载。
D.玉宝的虚幻传说体现出古人的浪漫主义精神,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古代社会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的情况。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浏览完整试题A.文章通过阐述玉文化与古代统治者、古代民众的关系,论证玉文化有着深刻的内涵。
B.文章第二段运用了假设论证法,通过阐述统治者失去玉宝的后果,强调玉宝对于统治者非常重要。
C.文章第四段先指出弄清“一组重要的关系”的重要性,然后从两个方面具体阐述研究方法。
D.文章围绕中国玉文化,从玉文化的形成过程、内涵及玉文化中的真实和虚幻的关系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玉宝具有极高的物质、精神价值,人们对玉宝不断产生新的认识,这些都是玉文化形成的重要因素。
B.对古代民众而言,宝玉承载着他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渴望,承载着他们对民族文化走向繁荣的期盼。
C.随着时代的发展,玉宝失去了凌驾于民众之上的神异力量,但玉宝的艺术价值却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D.我们在欣赏一件古玉器时,如果能以古人的视角分析它的实用价值,那么我们对玉的认识会发生升华。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太原往事
梁衡
与太原这个城市结缘,不知不觉已30年了。回首往昔,几件小事,如岁月大树上的几片落叶,在我心灵深处的湖面上轻轻漂荡。
中学毕业那年夏季的一天,我骑车夜归,飞驰在府东街上。凉风习习,月明如水。路旁是一色的垂柳,柳已很高,枝条又柔又长,一直垂下来,能拂着行人的脸。路灯全被埋在柳丝里,这一把把的绿梳子便将那一盏盏的银灯的光梳成一缕缕的柔光。树冠一律向上鼓着,鼓成一个大圆团。大圆团里的枝条参差披拂,在灯光下发出奇妙的光彩,像阳光下的喷泉,像节日里的礼花。我被这夜色征服了,一面飞快地蹬车,让凉爽的夜风鼓满衣襟,一面不时伸手去探那从空中垂下来的柔条。我突然想起苏轼的词句“老夫聊发少年狂”来。而当时我正是发着“少年狂”——我被自己骤然发现的这个城市的美激狂了。我正这样自我陶醉着,突然发现前面有块砖头,然而已经躲避不及,自行车猛地碰上砖头,一下子横摔在马路上。路边乘凉的人“轰”的一声笑了。我拍拍摔麻的手,赶快扶车离去。我想,他们刚才一定看见了我发狂的样子。但我不后悔。这个夜晚,我发现了你,太原。
在外地读大学时,“文革”爆发了。一个暑假,我回家来,为了寻那旧日里的好梦,又驱车街头。这时,头上没有了柳丝,路边只有一排树桩子。我从一所很有名的中学前走过,只见教室的玻璃被打碎殆尽,墙上留着弹孔,窗户里传出“下定决心,不怕牺牲”的歌声。最奇的是墙上的标语:“弹洞校园壁,今朝更好看。”这好看吗?我的心颤抖了。
后来,我回到太原工作。这时年近中年的我当然再不会因一镜明月、几丝绿柳去飞车发狂。但近年来街头的变化倒真让我那曾经颤抖过的心又蔓生出许多喜悦。街上的大厦日渐增多,马路也加宽了许多。路边栽起了松、柏,种上了花卉。太原,一天比一天出落得美丽。一日,我行至柳巷北口时,突然止步了。这里原是一处极拥挤的路口,现在宽得像个篮球场。更奇怪的是,路中间用铁栏杆围着两棵古槐。那树也真古得有水平,。
腰粗约有三抱,树长得撑破了树皮,有一半身子裸露在外面。我知道树木是靠树皮来输送养分的,那没有树皮的部分已经枯死实在不足为奇。但是,那剩下的小半扇树皮将养分送到了树木之巅,树顶又生出了许多新枝,而且这新枝也都已长得如臂膀一样粗了。
枝头吐出的新叶油绿油绿的,在微风中闪耀着光彩,一起织出一把巨伞。生与死,新与旧,竟在这里相反相成,得到了最和谐的统一。我突然记起,这两棵树过去是挤缩在路旁一座小院里的,像两位被虐待的老人,在喧嚣中、尘埃中,从残垣断壁间向外伸出枯黑的手臂。而现在,他们一下子挺身站在这明净宽阔的大路上,发出爽朗的笑声。我面对古槐,好一会儿,就这样痴站着。这里离我10年前在柳丝下跌跤的地方并不太远,也许这附近有能认出我这个呆子的人吧。
太原的旧府原在晋阳。现在这座城是宋太宗赵光义于公元979年灭北汉后在此重建的。前几年,曾有人提议举行一次太原建城千年纪念会。我想,若真要开纪念会,最好就在这两棵树下。要是锯开树干,去仔细数一下它们的年轮,历史学家就会发现,千年来,这座古城是怎样不断地弃旧图新,不断在废墟上成长的。我若到会,也一定能在那些年轮里找见那个美好夜晚的记忆,找见校园弹洞引起的沉思和在这两棵古槐树下的遐想。
我想,假如我在这个城市再工作30年,记忆的长河里木知将有多少新的浪花飞溅。
我衷心地祝愿那两棵古槐长寿,愿它们以后每圈的年轮更宽、更圆。
1984年5月(选自梁衡《觅渡》,有删改)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中“飞快地蹬车“夜风鼓满衣襟”“伸手去探”等语句刻画了一位年少的狂者的形象,虽然用语简练,但是画面感极强。
B.文章第三段通过描写“我”在一所中学前的所见所闻所感,表明“文革”已影响到教育,突出了“我”对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前景的担忧。
C文章运用对比的手法,增强了表达效果,如将年少时的“我”与年近中年时的“我”
做对比,将两棵古槐今昔的生长环境做对比。
D.文章记叙了“我”在三个不同的时期在太原街头的见闻,反映了太原在不同时期的面貌,表达了“我”对太原深深的爱。
5.请简要分析下面两个句子的表达效果。(6分)
(1)大圆团里的枝条参差披拂,在灯光下发出奇妙的光彩,像阳光下的喷泉,像节日里的礼花。(3分)(2)而现在,他们一下子挺身站在这明净宽阔的大路上,发出爽朗的笑声。(3分)
6.“我”为什么认为最好在那两棵古槐下开太原建城千年纪念会?请结合全文分析其原因。(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材料二:
玉雕技艺传承人、2008年北京奥运会奖牌设计与制作人张铁成说:“要使非遗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非遗传承人有必要提高自身的能力,跟上时代的脚步。”在设计2008年奥运会奖牌时,张铁成大胆创新,突破了奥运会奖牌历来采用单一材质的惯例,采用“金镶玉”非遗工艺,将国际化的奥运文化与中国传统玉文化有机融合,设计出富有中国特色和人文气息的奥运会奖牌,让中国文化元素借着奥运会的契机向全世界传播。


展开余下试题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孙淮滨说:“传统手工技艺只有和现代设计、先进技术相结合,才能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获得经济回报。当下一些服饰融合了传统和现代之美,既受消费者欢迎,又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
(摘编自柴逸扉《让非遗传承焕发新彩》,2018年7月3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材料三:
3月14日,中国非遗湟中堆绣传承人培训班在青海师范大学新校区开班。来自青海省湟中、黄南藏族自治州的60名学员将接受为期一个月的培训。
培训班由青海省文化新闻出版厅、青海师范大学联合举办,旨在帮助非遗传承人提高传承能力、增强文化自信。据介绍,培训班根据堆绣项目的特点,在教学上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集中授课与小组讨论相结合、专家授课与案例教学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实地考察相结合、作品创作与成果展示相结合的模式。在培训内容上,既有与传统文化和非遗保护相关的基础知识,又有关术理论知识,还有堆绣图案创新设计等实践性操作。
(摘编自万玛加《青海培训非遗堆绣传承人》,2017年3月16日《光明日报》)
材料四:
非遗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是国之瑰宝。正是由于传承人的坚守,非物质文化遗产才历尽沧桑仍熠熠生辉。由于传承人具有不可替代性,加之传承人普遍年事已高,部分非遗项目面临“人在艺在,人亡艺绝”的危险。传承人所承载的技艺、经验、文化记忆与教学能力,是非遗保护与发展的核心内容与动力来源。
2015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全面启动,资料收集与影像记录并举,对传承人进行口述史、实践、教学的全方位记录,对已有文献进行收集,建立传承人专题资源库,并将记录成果制作成纪录片,进行公共传播。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于2018年5月完成了首批抢救性记录项目的验收工作。
(摘编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成果首次发布》,2018年6月22日央广网)
材料五:
2011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以下简称《非遗法》)正式实施。为掌握法律实施五年来的落实情况,总结经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文化部于2016年组织开展了《非遗法》贯彻落实情况检查。
检查结果显示,截至2016年8月31日,全国有24个省(区、市)颁布了非遗的地方性法规共72部。其中,17个省(区、市)的省级法规是在《非遗法》实施后制定的。云南省共制定了20部相关的地方性法规,立法数量居全国之首。但是,从全国范围看,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完善,北京市、天津市、内蒙古自治区、吉林省、海南省、四川省、青海省7省(区、市)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性法规尚未出台。
(摘编自李韵<<非遗法>颁布五年落实情况喜忧参半》,2017年2月15日《光明日报》)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国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众多,包括民间文学、传统医药、曲艺、民俗等,由此可以看出,我国传统文化十分丰富。
B由材料一中图表可知,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五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较受社会欢迎,传承难度小。
C.2008年北京奥运会奖牌融入了奥运文化元素,采用了“金镶玉”非遗工艺,向世界传播了中国文化,体现了设计者的智慧和胆识。
D.2017年3月14日,中国非遗湟中堆绣传承人培训班开班,共有60名学员参加培训,该培训班的举办体现了青海省对非遗传承的重视。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非遗湟中堆绣传承人培训班根据堆绣项目的特点开展教学,教学模式科学合理,培训的内容涉及相关的知识和实践性操作。
B.一些非遗能持续保持生命力,与传承人的坚守密不可分。非遗传承人可以利用他们的技艺、经验、文化记忆等,推动非遗文化的传承。
C非遗传承人在非遗传承方面具有不可替代性,他们的坚守使得非遗持续保持生命力,但有些非遗在传承上后继无人,面临消亡的危险。
D.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的开展,使相关文献得到系统整理,使传承人得到全方位记录,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9.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需要哪些相关方共同努力?要更好地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各方应怎样做?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崔孝芬,字恭梓。早有才识,博学好文章。孝文召见,甚嗟赏之。李彪谓其父挺日:“比见贤子谒帝,旨喻殊优,今当为绝群耳!”后袭父爵,累迁司空属。长于剖判,甚有能名,府主任城王澄雅重之。澄奏地制八条,孝芬所参定也。迁廷尉少卿。
孝昌初,梁将裴邃等寇淮南,诏行台郦道元、都督河间王琛讨之,敕孝芬持节催令赴接,贼退而还。迁荆州刺史,率诸将以援李神俊,因代焉。孝芬遂从恒农道南入,敌便奔散,人还安堵。明帝嘉劳之。章武王融以赃货被劾,孝芬案以重法。及融为都督,北讨鲜于修礼,时孝芬弟孝演率宗从在博陵,为贼攻陷,遇害。融密启云孝演入贼为逆;遂见收捕。全家投梁,遇赦乃还。
后梁将成景俊逼彭城,孝芬兼尚书右丞,为徐州行台。孝芬将发,入辞。灵太后谓日:“卿女今事我儿,与卿是亲。曾何相负,而内头元叉车内,称此妪须了却!”孝芬日:“臣蒙国厚恩,义无斯语;假有斯语,谁能得闻?若有此闻,即此人于元叉亲密,过臣远矣。乞对之,足辨虚实。”太后乃有愧色。孝芬既至,景俊等力屈退走。
建义初,太山太守羊侃据郡反,引南贼围兖州。除孝芬镇东将军与大都督刁宣往救援与行台于晖时相接至便围之侃突围奔梁孝武帝入关与尚书幸雄等并被诛没其家口天平中乃免之。
孝芬博闻口辩,善谈论,爱好后进,终日忻然。商榷古今,间以嘲谑,听者忘疲。文笔数十篇。
(节选自《北史•崔孝芬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除孝芬镇东将军/与大都督刁宣往救援/与行台于晖时相接/至便围之/侃突围奔梁孝武帝/人关与尚书辛雄等并/被诛没/其家口/天平中/乃免之
B.除孝芬镇东将军/与大都督刁宣往救援/与行台于晖时相接/至便围之/侃突围奔梁/孝武帝入关/与尚书辛雄等并被诛/没其家口/天平中/乃免之
C除孝芬镇东将军与大都督/刁宣往救援/与行台于晖时相接/至便围之侃/突围奔梁孝武帝/入关/与尚书辛雄等并被诛/没其家口/天平中/乃免之
D.除孝芬镇东将军与大都督/刁宣往救援/与行台于晖时相接/至便围之侃/突围奔梁/孝武帝入关/与尚书辛雄等并/被诛没/其家口/天平中乃免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袭爵:封建时代,子孙承袭先代的爵位。第一继承人可承袭原有爵位,其余继承人则降等袭爵。
B持节:手持旄节。古代官员奉命出行,必手执旄节为凭证。持节在古代也用于官名。文中即指官名。
C.尚书:即尚书省,官署名。由皇帝的秘书机关尚书发展而来,负责执行国家政令,长官为尚书令。
D.太山:即泰山。在今山东省泰安市境内,古代称东岳,为五岳之一。古代帝王常到此祭祀天地。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崔孝芬才能卓越,受到他人赏识。孝文帝很欣赏他的才能;他参与制定田地制度,显露出辨别分析的才能,因而受到元澄器重。
B.崔孝芬退敌建功,保障一方安定。他在接替李神俊后,率军御敌,敌军望风而逃,百姓的生活得以恢复安定,孝明帝嘉奖慰劳他。


展开余下试题C.崔孝芬严办贪官,遭到对方报复。他依严法惩办犯贪污罪的章武王元融,后来元融伺机诬陷他的弟弟崔孝演叛变,他也被拘捕。
D.崔孝芬被人诬陷,坦然为己辩白。有人诬陷他对灵太后有二心,灵太后质问他,他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表明自己对灵太后并无二心。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一(10分)
(1)比见贤子谒帝,旨喻殊优,今当为绝群耳!(5分)
(2)臣蒙国厚恩,义无斯语;假有斯语,谁能得闻?(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送萧处士游黔南
白居易
能文好饮老萧郎,身似浮云鬓似霜。
生计抛来诗是业,家园忘却酒为乡。
江从巴峡初成字,猿过巫阳始断肠。
不醉黔中争去得,磨围山月正苍苍。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身似浮云鬓似霜”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为萧处士勾勒出一幅肖像画。
B.颔联表明,萧处士淡视名利、性情豁达,他把诗、酒视为生命的一部分。
C颈联通过写景,交代了萧处士的行程,也表明萧处士急于踏上旅途。
D.诗歌前两联着意刻画人物,后两联侧重于写景抒情,全诗层次清晰。
15.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庄子•逍遥游>中,“ ▲ ”一句写朝菌生命短暂,“ ▲ ”一句写彭祖寿命很长。
(2)李白《蜀道难》中,“ ▲ , ▲ ‘’’两句写到了“五丁开山”的故事,为诗歌增添了浪漫主义色彩。
(3)杜牧《阿房宫赋》中,“ ▲ ”一句运用比喻手法表现宫女们打开梳妆镜时的情景,“ ▲ ”一句运用夸张手法表现宫女们所弃脂水甚多。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烤馕是新疆最常见的食品之一。最近,一则新闻让我们知道了,小小的烤馕也能成为承载爱心的载体,爱心人士将温暖传递给最需要关怀的社会上的角落。
这个用烤馕传递爱心的人,是一家烤馕店的店主,名叫艾尼瓦尔•吐木尔。白天,他像其他店主一样忙着做生意。到了晚上,其他店铺都打烊了,他开始忙着为附近数所中学的100多名贫困学生制作免费的“爱心营养馕”。
( ▲ )。10年来,艾尼瓦尔•吐木尔从来没有抱怨过,他只是一直 ▲ ,有时多送些馕,有时少送些馕,但从未中断过。
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我们 ▲ 的善举也能给需要帮助的人带去希望。
像艾尼瓦尔•吐木尔送“爱心营养馕”之类的善举,不足以 ▲ ,却是社会爱与善的根基。这些小善 ▲ ,就能凝聚成改变社会的正能量。
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八小小的烤馕也能成为承载爱心的载体,将温暖传递到社会上最需要关怀的角落。
B.小小的烤馕作为爱心的载体,爱心人士将温暖传递给社会上最需要关怀的人。
C小小的烤馕也能成为爱心的载体,将温暖传递到社会上最需要关怀的角落。
D.小小的烤馕也能承载着爱心人士的爱心,将温暖传递给最需要关怀的社会角落。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艾尼瓦尔•吐木尔要送10年“爱心营养馕”,而不是送一次
B.艾尼瓦尔•吐木尔送了10年“爱心营养馕”,他还将坚持送下去
C送一次“爱心营养馕”并不难,但要坚持送10年就不容易了
D.送一次“爱心营养馕”算不得什么,艾尼瓦尔•吐木尔一送就送了10年19.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量人为出 微不足道 惊天动地 厚积薄发
B.量力而行 微不足道 感天动地 聚沙成塔
C量人为出 无足轻重 感天动地 厚积薄发
D.量力而行 无足轻重 惊天动地 聚沙成塔
20.下面是一则邀请函初稿的片段,其中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找出并修改。要求修改后语意准确,语体风格一致。(5分)
高新区商会将于4月20日下午在南山宾馆开2018年高新区企业家交流会。请热心者于4月18日前持邀请函和身份证前往商会报名。敬请理解!本次会议参会名额有限,请踊跃报名。如果您此次不能参会,我们等着您下次参与!答:① ▲ 改为 ▲ .; ② ▲ 改为③ ▲ 改为 ▲ ; ④ ▲ 改为⑤ ▲ 改为 ▲ 。
▲▲
21.下面是某企业的质量管理的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5个字。(6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某地设置“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留言墙,市民们踊跃地在留言墙上留言,发表感想。工作人员对留言进行了统计,以下几句留言出现的频率最高:
勿忘国耻!
民富则国强!
少年强则中国强!
振兴中华,匹夫有责!
科教强国,实业兴邦!
改革开放利国,利民,利世界!
以上留言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结合你对其中两三句留言的理解,确定立意,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高三月考卷•语文(三)参考,答案
1B(推崇、利用玉文化”理解错误.根据文意,应是“推崇、利用与玉宝密切相关的天命观”)2c“两个方面具体阐述研究方法”理解错误。应是“两个方面分析玉文化中的真实和虚幻的关系”)
3A(B“承载着他们对民族文化走向繁荣的期盼”理解牵强。文章说“它那巧夺天工的雕琢技艺和深邃的艺术境界,推动着民族文化走向繁荣”,并无信息表明民族文化走向繁荣是民众的期盼,而玉宝承载着这种期盼。C根据文意,人们并不是在玉宝失去了凌驾于民众之上的神异力量后才开始重视玉宝的艺术价值.D根据文意,深入发掘古玉器的文化内涵能使我们对玉的认识发生升华,而仅仅分析古玉器的实用价值不能使我们对玉的认识发生升华),4B(文中并无信息表明学校遭受破坏已成为普遍现象,因而“突出了‘我’对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前景的担忧”理解牵强)
5(1)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月夜路灯下发出奇妙光彩的柳树枝条比作阳光下的喷泉、节日里的礼花,孝武帝入关,与尚书辛雄等并被诛.没其家口,天平中,乃免之)

11. B(在古代,并非所有官员奉命出行时都要手持旄节。使臣奉命出行时手持旄节)12 A(根据文意,让崔孝芬参与制定田地制度是元澄器重崔孝芬的体现之一,并不是说,在崔孝芬参与制定田地制度后,元澄才开始器重他.且文中没有信息表明崔孝芬在参与制定田地制度时显露出辨别分析的才能)
13(1)近来见令郎谒见皇帝,圣旨说他非常优秀,如今当是超出同辈啊!(得分点:“比”殊优”“绝群”各1分,句意2分)
(2)我蒙受国家的厚恩,从道义上来讲,我不会说这样的话;假使有这样的话,谁能听到?(得分点:。蒙”“义”“斯”各1分,句意2分) .参考译文:崔孝芬,字恭梓.早年就有才能与见识,学识渊博,喜欢文辞。孝文帝召来接见后,很赞赏他。李彪对他的父亲崔挺说;“近来见令郎谒见皇帝,圣旨说他非常优秀,如今当是超出同辈啊!”后来继承了父亲的爵位,多次升迁为司空属。擅长辨别分析,很有能干的名声,府主任城王元澄非常器重他。元澄上奏的八条田地制度,都
标签:人教版 高三 上册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新疆昌吉市”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714]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