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中试卷

阅读:294  2019-01-11
标签:人教版 高三 上册 期中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94]
辽宁省大连渤海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2019届辽宁省大连渤海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 文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卷(选择题)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以色列理工学院的科学家近日宣布,他们合作设计出一种新方法,让光子的动量与电子的动量相匹配,从而增强光和物质的相互作用。研究人员解释称,一般而言,电子的动量比光粒子(光子)的动量大几个数量级,由于动量之间的巨大差异,这些粒子间的相互作用一般比较弱,让其动量“门当户对”可以更好地对其相互作用进行控制,从而使一些基于这些过程的基础研究以及新应用成为可能。尽管这样的情况是令人________的,甚至是_______的。要想做到这一点,其中的一种方法是:大幅缩短光的波长,(____________)。
虽然最新研究目前仍处于初期和理论阶段,但研究人员表示,这种方法有望催生能吸收更宽范围波长光的新型太阳能电池以及更高效的激光器和发光二极管等发光器件的产生。而且,相同的原则应该可以应用于硅基器件,使其获得许多目前未知的新功能。
研究负责人、以色列理工学院的亚尼夫•库曼指出,尽管作为现今电子设备的基础元件,硅的重要性__________,但在涉及光的应用——比如LED和太阳能电池等方面,其表现就___________。改善光与硅等重要电子材料的相互作用,是将光子学设备(基于光波操纵)与电子半导体芯片集成的重要里程碑。
1.下列在中文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使其更接近电子的动量,从而增加单个光子的动量
B. 从而增加单个光子的动量,使其更接近电子的动量
C. 从而增加单个光子的动量,更接近电子的动量
D. 更接近电子的动量,从而增加单个光子的动量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难以置信 匪夷所思 不可言喻 差强人意
B. 难以置信 匪夷所思 不可言喻 不尽人意
C. 不可思议 想入非非 不可言喻 差强人意
D. 不可思议 想入非非 不可言喻 不尽人意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这种方法有望促进能吸收更宽范围波长光的新型太阳能电池以及更高效的激光器和发光二极管等发光器件。
B. 这种方法有望催生能吸收更宽范围波长光的新型太阳能电池,推动更高效的激光器和发光二极管等发光器件的产生。
C. 这种方法有望催生能吸收更宽范围波长光的新型太阳能电池以及更高效的激光器和发光二极管等发光器件。
D. 这种方法有望催产能吸收更宽范围波长光的新型太阳能电池以及更高效的激光器和发光二极管等发光器件的产生。
第II卷(非选择题)
评卷人 得分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在审美活动中,感知是出发点,理解是认识性因素,感知在生理上,理解在逻辑程序中都是常数,正是想象才使它们成了变数。。


浏览完整试题 想象大概是审美中的关键,正是它使感知超出自身,正是它使理解不走向概念,正是它使情感能构造另一个多样化的幻想世界。动物没有想象,只有人能想象。想象从一开始便贯穿在感知里。想象把某些经验的(或体验的)东西提出来进行回忆、联想、类比、期待,把脑中一些模模糊糊的东西明确下来。想象是既与个别事物有关联的,又具有主动支配性和综合统一性的感性活动。正因为想象极为丰富和复杂,不为概念性的认识所规范,所以想象才多义而宽泛。想象又常常与情感、欲望等本能相联系,受后者支配,具有无意识的意向性。
在审美欣赏中,对内在意义的理解,不是靠概念而正是靠想象来联系的,高尔基的《海燕》没有明确的讲革命,却给人以革命的启示。这是通过想象,即由想象来负载审美理解。想象在心理学中一般分为再现性想象和创造性想象。想象还包括联想,联想分为接近联想、类比联想等等,接近联想如齐白石画的《岁朝图》(爆竹)而感到春节的气氛,类比联想如用花比美人、用暴雨比革命等等。此外,无意识中的变形、浓缩、重叠、不遵守同一律(是A又是非A)等种种非理性的想象,在现代文艺中也广泛流行。艺术作品之所以必须具有“空白点”,之所以具有朦胧性、不确定性,便正是为了给想象以舒发活动的天地。如果没有这种活动,这个美感也就建立不起来。
想象的这种广阔性使艺术与生活的对应关系变得十分复杂和深刻。古典主义的三一律和模拟论美学早已被弃若敝屣,主观心理的时空和主体感受的真实占领了现代艺术的中心。中国传统文艺则在实用理性精神的理解因素的渗入、支配下,“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一瞬”,相当重视想象的自由活动;中国戏曲中著名的各种虚拟程式;古典诗句中非常宽广的时空范围;不需要布景灯光,舞台上可以出现白天黑夜;不需要焦点透视,画面上可以展现万壑千山。也正因为想象丰满而自由,所以理解才多义而宽泛。想象不是为概念性的认识所引导所规范,而是恰恰相反,想象指示着、引领着、趋向于某种非确定性的认识。这正是艺术想象不同于科学想象的地方。
(摘编自李泽厚《美学四讲》,有改动)
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想象使感知有了更多的可能,使理解不受概念性的认知约束,所以是审美的关键。
B. 现代艺术抛弃了三一律和模拟论美学,以主观心理的时空和主体感受的真实为中心。
C. 即使面对同一事物,人们的理解会呈现多种的姿态,这导致了想象的丰满和自由。
D. 艺术和科学最大的不同就表现在是否遵循实用理性的精神,是否重视想象的作用。
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先概括说明想象对感知和理解的重要性,再具体论述想象的特性和作用。
B. 文章第二段阐述了想象的本质、特征、分类以及作用,逻辑清晰,论述严密。
C. 文章第四段介绍了想象在中国传统文艺中的种种表现,给了人们直观的认识。
D. 文章运用了举例、引用等论证方法,使读者更好地领会看似枯燥的美学理论。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想象具有主动支配性,常常支配情感、欲望等人的本能,使后者符合自我想象。
B. 艺术作品中的空白点,会给予想象自由的空间,人们才能借助想象建立美感。
C. 在审美欣赏中,我们通过想象来承载对内在意义的理解,我们可能会想到更多。
D. 中国传统文艺利用想象的特性,不使用布景灯光,舞台上也可以表现白天黑夜。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无人捡拾的柴禾
蒋 殊
①一到秋天,一见落叶,柴禾就映现在脑子里。
②柴禾点燃,升起一团火焰,让人在温暖中无限欢喜。火焰之上,是满满一铁锅沸腾的小米粥,依次放入南瓜、红薯、豆角、面条,然后是盐,起锅前再烹些葱蒜。一锅和子饭,饭香味便洋溢在冬日的夜里。吱呀一声,将漆黑与寒冷关在门外。一家几代围在燃着柴禾的灶台边,就着明明灭灭的火焰,吃饭,闲话,间或孩子央大人说些故事。
③柴禾像小山,整齐地码在不住人的窑洞里,有些就堆靠在院中墙边。小山般的柴禾安放在眼前,踏实了整个冬天。
④秋叶落下,秋假来临。刚刚放学的孩子,进门扔下书包便三个一群,两个一伙,一人一只箩头撒丫跑进大大小小的树林里。一时间,满沟满岭撒满了孩子。他们顾不得淘气,仔细拨开厚厚薄薄的枯叶,拨拉出一根根行走到生命极限的枯枝。秋日的假期,孩子们最累,要帮家里收秋,更要完成学校的任务——捡柴禾。学校会按年级给每个学生分配,谁五斤,谁十斤,一杆秤公平得不偏不倚。冬日的教室只有极少的煤,要保暖,就得自己动手,依赖一摞摞柴禾熬过漫长的冬季。
⑤在捡柴禾的问题上,孩子们从不偷懒应对。在完成任务之前,连睡个懒觉也得小心翼翼。大人们一掀被子,便打着哈欠乖乖坐起。箩头就等在门口。迅速扒几口饭,提起箩头,一边出门一边呼唤心仪的伙伴。而被唤的人,也在慌乱地做着出门的准备。一阵风过后,两只箩头,两个或搭肩或牵手的伙伴,便直奔村中树林而去。连续几天的不松懈,学校的柴禾像小山一样坚守在各自的教室外边,井水不犯河水。
⑥冬天,每个家庭也需要柴禾。于是提起刚刚在学校倒空的箩头,再次跨过田野,跑向林间。没了硬性任务,孩子们有些松懈。累坏了的他们让自己舒展在落叶里,望着高高在上的树枝。一帮牺牲了玩耍时间的小孩子,总是期待更多的树枝死去。急了便爬树,把要落不落的枝条折下来,悄悄压在箩头底。每一根枝条被不同的箩头,提回不同的院落迎接冬天,等待燃烧的时刻。
⑦多年后,在城市里偶尔会看到落地的枯枝,怦然心动,然而此时已不再需要华丽的火焰。无人捡拾的枯枝,如同被倒掉的黄灿灿的小米,是一场奢侈的浪费。没有去到一个院子,没有经历一场燃烧,枯枝便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⑧去年秋季,我回到故乡,回到小时候一到秋天就漫山遍野寻找枯枝的村庄,路过学校门外的一排枣树,横七竖八的枝丫落满地。村里人说,漫山遍野捡柴禾的岁月,早已成了过去,现在人们都是用电、用煤气了。更重要的是,人少了。
⑨村庄,已经不再是曾经的村庄。那时候,每个门里都住满了人,每个炕上都挤满了大人孩子,每个院子都鸡呜狗叫,人声喧闹。满村的人,满屋的嘴,要吃饭,要取暖,要度过漫长的冬季。每个或精致或粗陋的灶台上,都要热烈地燃起跃动的火焰。火焰逼去严寒,让人与人之间温情脉脉。有火焰的冬天,不再冰冷不再漫长,火焰会让人从头暖到脚,从前心暖到后背。因此,冬天的柴禾总是不够用,孩子们会在长长的秋季跑遍每一个有树的角落,捡回每一根脱落的枝丫。第一场雪来临时,孩子们跪在窗台边,脸挤脸贴在玻璃上,看雪一层层落在堆起的柴未上。有时候,他们的母亲会跑进雪中,匆匆抱一捆柴禾进屋。带着雪的柴禾,在火里燃烧得更加欢快。


展开余下试题⑩如今,学校还在那里,只是没了念书的孩子。许多院落空空的,或者只剩了老人。老人们的冬天,单是脱了玉米粒的棒芯也烧不完。曾经稀少的玉米棒芯,堆了半院,等待幻化成细细的炊烟。捡柴禾的年代,一去不复返。
⑾枯枝无人捡拾,寂寞成了镜头里的风景。柴禾,是不是比我们更想念从前?
(摘编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7.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柴禾不仅可以用来煮饭,还可以逼去严寒,让人熬过漫长的冬季,在寒冷的冬天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温情脉脉。
B. 家里、学校过冬的时候都需要孩子们捡柴禾,这使得他们睡个懒觉也得小心翼翼,可以看出孩子们对这件事很看重。
C. 文章第④段写孩子们放学后相约捡柴禾运用了细节描写,生动细致地刻画出孩子们成群结伙、满沟满岭捡枯枝的情形。
D. 结尾富有意蕴,“柴禾,是不是比我们更想念从前”用反问、拟人手法表达出作者对无人捡拾柴禾的遗憾和痛心。
8.文章第①段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9.本文标题是“无人捡拾的柴禾”,文章却又用大量的篇幅写了过去捡柴禾的事情,请结合全文探究写“捡柴禾”的效果。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十三五”规划纲要中的另一个指标,叫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它的内涵是什么呢?其实就是指服务业每年创造的价值占GDP的比例。这是一个反映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指标。“十二五”时期,我国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从44.2%提高到了50.5%,这可以说是我们国家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重大标志。
为什么服务业发展能反映产业结构的优化呢?这也有规律可循。在现代经济社会中,经济发达程度越高的国家和地区,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也就相对较高。比如,全球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在70%左右,但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经济体的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大多在75%以上。
(摘编自“央广网”《详解“十三五”:服务业撑起“半壁江山”》,有删改)
材料二:
(摘编自《上海经济》《服务业内部融合发展的京沪比较》)
材料三: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近日印发了《服务业创新发展大纲(2017—2025年)》,明确提出到2025年,将在优化结构、提高质量、提升效率的基础上,实现服务业增加值“十年倍增”的目标,使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60%,就业人口占全社会就业人口比重提高到55%。
“十二五”以来,我国服务业发展连续迈上新台阶。服务领域不断拓宽,服务品种日益丰富,新业态、新模式竞相涌现,有力支撑了经济发展、就业扩大和民生改善。
另一方面,我国服务业发展仍面临诸多问题。例如,服务业发展思想观念转变相对滞后,体制机制束缚较多,统一开放、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尚不完善等。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有关负责人表示,为加快推动服务业发展,我国将聚焦服务业重点领域和发展短板,促进生产服务、流通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社会服务、居民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
同时,我国还将以“一带一路”倡议为统领,推动服务领域双向开放,深度融入全球服务业分工体系,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我国服务业大发展。
[摘编自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服务业创新发展大纲(2017—2025年)》,有删改]
材料四:
服务业已成为我国最大产业,是经济增长的最大动力源,但这种地位并不稳固,服务业发展仍存在诸多短板,其相对滞后的格局亟须改变。目前,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推动我国服务业持续健康发展。
明确政府在服务业发展中的定位,解决好“越位”“缺位”问题。“越位”,即政府大量介入微观经济领域,甚至直接干预企业经营;“缺位”,即对很多应该加以管理的事务没有发挥管理作用。政府尽可能不要直接参与,而应引导社会力量增加市场供给。
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推动城镇化和服务业发展良性互动。城镇化与服务业发展历来是相互促进的,通过积极有序地推进城镇化为服务业发展创造有利载体和条件,是极为重要的路径选择。
深化分工与合作,推动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我们应在分工与互动中实施现代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双轮驱动”战略,将高端服务元素坚实地嵌入制造业之中,通过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
全面深化改革,释放服务业发展潜力。当前,尤需积极开放市场、打破行业垄断、鼓励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完善政府规制。
[摘编自《人民日报》《让服务业的带动力更为强劲(观察与思考)》,有删改]
10.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服务业增加值比重逐年提高,反映出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产业结构正在逐步优化。
B. 2015年京沪两市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都在65%以上,且近几年都呈不断攀升态势。
C. 我国服务业的发展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最重要的是要完善一个统一、开放的市场环境。
D. 《服务业创新发展大纲(2017—2025年)》制定的目标是有现实依据的,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1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
A. 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达程度越高,其服务业增加值也就相对越高,二者之间是基本成正比的。
B. 2015年北京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高于上海约10个百分点,但2013—2015年,两者的差距在逐渐缩小。
C. 随着服务领域拓宽、服务品种增加,服务业解决了就业难的问题,对改善民生助力也很大。
D. 目前我国服务业还有许多缺点,如专业化、精细化不足,品质不高,尚处于价值链的中低端。
E. 服务领域双向开放、对外开放,是中国服务业加快发展、深度融入全球服务业分工体系的必然选择。
12.根据材料四,概括说明我国进一步推动服务业发展的思路有哪些。
评卷人 得分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崔琰字季圭,清河东武城人也。少朴讷,好击剑,尚武事。年二十三,乡移为正,始感激,读《论语》、韩诗。至年二十九,乃结公孙方等就郑玄受学。学未期,徐州黄巾贼攻破北海,时谷籴县乏,玄罢谢诸生。琰既受遣,而寇盗充斥,西道不通。自去家四年乃归,以琴书自娱。
大将军袁绍闻而辟之。时士卒横暴,掘发丘陇。琰谏曰:“昔孙卿有言:‘士不素教,甲兵不利,虽汤武不能以战胜。’今道路暴骨,民未见德,宜敕郡县掩骼埋胔,示憎怛之爱,追文王之仁。”绍以为骑都尉。后绍治兵黎阳次于延津琰复谏曰天子在许民望助顺不如守境述职以宁区宇绍不听遂败于官渡。
太祖破袁氏,领冀州牧,辟琰为别驾从事,谓琰曰:“昨案户籍,可得三十万众,故为大州也。”琰对曰:“今天下分崩,九州幅裂,二袁兄弟亲寻干戈,冀方蒸庶暴骨原野。未闻王师仁声先路,存问风俗,救其涂炭,而校计甲兵,惟此为先,斯岂鄙州士女所望于明公哉!”太祖改容谢之。于时宾客皆伏失色。
太祖征并州,留琰傅文帝于邺。世子仍出田猎,变易服乘,志在驱逐。琰书谏曰:“盖闻盘于游田,《书》之所戒,鲁隐观鱼,《春秋》讥之。世子宜遵大路,慎以行正,思经国之高略。唯世子燔翳①捐褶,以塞众望,不令老臣获罪于天”。


展开余下试题太祖为丞相,琰复为东西曹掾属徵事。魏国初建,拜尚书。时未立太子,临淄侯植有才而爱。太祖狐疑,以函令密访于外。惟琰露板答曰:“盖闻春秋之义,立子以长,加五官将②仁孝聪明,宜承正统。琰以死守之。”植,琰之兄女婿也。太祖贵其公亮,喟然叹息,迁中尉。
(节选自《三国志•崔琰列传》)
注:①翳,华盖。褶:骑服。②五官将,指五官中郎将,曹丕时任此职。
1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后绍治兵黎阳/次于延津/琰复谏曰/天子在许/民望助顺/不如守境述职/以宁区宇/绍不听/遂败于官渡/
B. 后绍治兵黎阳/次于延津/琰复谏曰/天子在/许民望助顺不如守境/述职以宁区宇/绍不听/遂败于官渡/
C. 后绍治兵/黎阳次于延津/琰复谏曰/天子在许/民望助顺/不如守境述职/以宁区宇/绍不听/遂败于官渡/
D. 后绍治兵/黎阳次于延津/琰复谏曰/天子在/许民望助顺不如守境/述职以宁区宇/绍不听/遂败于官渡/
1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太祖,帝王庙号,多为创基立业者,常见于开国皇帝,也有为其先人追授者。
B. 别驾,汉朝设置的州刺史佐吏。刺史出巡辖境时,别乘一车随行,因而得名。
C. 干戈,本来是类似矛的武器,因此以“干戈”作兵器的通称,后引申为战争。
D. 露板,亦作“露版”,这里指不缄封的奏章。文中意在说明崔琰的公正无私。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崔琰能文能武,才华出众。年少时喜爱击剑,热衷武事。长大后,他发奋读书,研读《论语》、韩诗,后随名师学习,战乱发生后才被迫中止。
B. 崔琰刚直敢言,体恤民生。曹操占据冀州后,先考察户籍,计算军队数量。崔琰指责他不关心民生疾苦,辜负了百姓的期望,曹操向他道歉。
C. 崔琰尽职尽责,忠于职守。他告诫曹丕不要沉溺于个人享乐,而应遵循正道,端正言行,思考治国的道理,毁弃游乐的东西,不要让大家失望。
D. 崔琰做事公正,不徇私情。虽然曹操内心已经认定曹植为太子,可崔琰依然坚持礼制要求,公开建议曹操让曹丕继承正统,为此甚至不惜一死。
16.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1)琰既受遣,而寇盗充斥,西道不通。自去家四年乃归,以琴书自娱。
(2)太祖征并州,留琰傅文帝于邺。世子仍出田猎,变易服乘,志在驱逐。
评卷人 得分

四、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后面各题。
菩萨蛮•金陵赏心亭为叶丞相赋
辛弃疾
青山欲共高人①语,联翩万马来无数。烟雨却低回,望来终不来。
人言头上发,总向愁中白。拍手笑白鸥,一身都是愁。
(有删改)
【注释】①“高人”,指叶衡,即叶丞相,南宋主战派官员,对作者有知遇之恩。
17.下列对词句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青山”一句是说青山想同叶衡说话,表明词人此时此刻有攀附丞相之意。
B. “烟雨”两句写烟雨弥漫凄迷,无情地阻断了青山的脚步,使其无法前来。
C. “人言”二句是词人借用人们的一种说法,说人的头发因为愁苦可以变白。
D. 结尾两句用拟人化的手法调侃,如果愁苦能催白头发,那沙鸥就一身是愁。
18.“联翩万马来无数”化静为动来写山,颇具情趣。下列诗句没有运用这种手法的一项是( )
A.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暝》)
B.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祁《玉楼春》)
C. 夕阳劝客登楼去,山色将秋绕郭来。 (黄景仁《都门秋思》)
D.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毛泽东《沁园春•雪》)
19.白居易《白鹭诗》云:“人生四十未全衰,我为愁多白发垂。何故水边双白鹭,无愁头上也垂丝。”后人评价说,“白诗言愁显,辛词言愁晦。”请结合诗句简要说说你对这一说法的理解。
评卷人 得分

五、情景默写
20.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
诗人在抒发情感、表达情怀时常常会运用典故。杜甫在《蜀相》一诗中,用“①______,②____”,咏叹了诸葛亮病死军中功业未成的不幸;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中,借廉颇自比,“③_____,④____”,表达了词人报效国家的强烈愿望;陆游在《书愤》中,借用檀道济的故事,“⑤_____,⑥_____”。
评卷人 得分

六、语言表达
21.下面是某校一则启事初稿的片段,其中有五处不合书面语体的要求,请找出并作修改。
我校学生宿舍下水道时常堵住。后勤处认真调查了原因,发现管子陈旧,需要换掉。学校打算7月15日开始施工。施工期间正遇上暑假,为安全起见,请全体学生暑假期间不要在校住宿。望大家配合。
22.我国每一个传统佳节都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请参照下面语段中划线部分,另选两个我国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重阳节等),思考其有代表性的习俗,仿写句子,保证前后语意连贯。
黄土黄,那是江北世世代代淳朴的厚实;清水清,那是江南祖祖辈辈悠然的淡雅,荡漾着千年的风物与风华。唯在中秋,江南江北,共赏一轮明月;或在元宵,将一锅锅汤圆,组成千年不变的甜甜蜜蜜与团团圆圆。
评卷人 得分

七、材料作文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说过人生有三重境界:人之初时,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人之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人之彻悟时,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对此你有什么思考?写一篇文章,对此种说法加以评说。
要求: ①自拟题目 ②不得少于800字 ③不得抄袭、套作。

2019届辽宁省大连渤海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 文 答 案
1. B
2. A
3. C
【解析】
1.该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补写方法:1.阅读全文,了解文段内容,把握文段层次;2.明确空缺句子所处的位置,判断补写句子与前后句的关系;3.勾画出能够选用或参照的信息;4.选词造句;5.串读检查。根据文意,“使其更接近电子的动量”其应该指代“单个光子的动量”,排除A项;“大幅缩短光的波长”目的是“增加单个光子的动量,使其更接近电子的动量”,排除D项;C项表述不通顺。故选B项。
2.该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这类题一定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词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意义。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A项, 难以置信:出乎意料,让人很难相信。不可思议:多指无法想象,难以理解。语境表达的是让人难以相信。故排除CD两项。匪夷所思: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想入非非:形容完全脱离现实地胡思乱想。不可言喻:不能用言语来说明。不可理喻:没法跟他讲道理,形容蛮横或固执。根据语境“硅的重要性”只能用“不言而喻”;排除B项。差强人意: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不尽人意:指某件事物
标签:人教版 高三 上册 期中试卷
相关:关于“辽宁省大连”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94]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