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期中试卷
阅读:364 2019-01-16
标签:
人教版
高二
上册
期中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64]
湖北省利川市第五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高二语文模拟试题
注意: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请将第Ⅰ、Ⅱ卷答案全部写在答题纸上。考试结束,只交答题纸。
一、(36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札记(zhá) 胚胎(pēi) 渲染(xuàn) 悄无声息(qiǎo)
B、先妣(bǐ)金钏(chuàn) 乳媪(ǎo) 外强中干(gàn)
C、鼓枻(yè) 晦朔(sù) 龟裂(jūn) 卓有成效(zhuó)
D、妊娠(shēn) 逋慢(bǔ) 惩创(chuā ng) 更相为命(gēng)
2、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箠楚 玉醅 修葺 食不果腹 B、暗淡 尸骸 端祥 变换莫测
C、攒射 泄露 渡假村 鞭辟入理 D、嗜好 拨擢 暮霭 辐员辽阔
3、在以下空白处选出恰切的一组词语填空( )
① 我希望广大读者能够原谅我讲这些私事,我之所以说明这些事情,是为了要表明我并没有 的下结论。
②蛇的嘴几乎可以碰触到自己体表的任意部分,它可以慵 懒地枕在自己波斯地毯般复杂的花纹上 悠长的午后。
③在无可_______的绝望中,我们咬牙挺住。
A、草率 度过 告慰 B、轻率 度过 告慰
C、轻率 渡过 自慰 D、草率 渡过 自慰
4、以下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省里的通知说,让王校长本月15日前去汇报。
B、考试开始后,大约过了半小时,就有人陆续交卷了。
C、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校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D、真正优秀的教师无一不是道德修养的模范。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世上举案齐眉的家庭一定是有的,不能以我等瓢勺相碰的日子,揣测人家的和睦是虚伪。
B、他是个读书迷,经常看得出神入化,忘了吃饭。
C、在悼念周总理诗歌朗诵会上,诗人们长歌当哭,沉痛地悼念我们的周总理。
D、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一些地区画地为牢,实行地方保护主义,人为地分割和控制煤炭资源。
6、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更要用人生的尺度
②因为所受教育的不同,人生的面貌也会不同
③在一定意义上,人是教育的产物
④衡量一种教育的优劣,不但要用社会的尺度,看它是否为社会培养有用的人
⑤看它是拓展了还是缩减了受教育者的人生可能性
⑥当然,这里所说的教育是广义的,不限于学校教育
A、③②⑥④①⑤ B、④①⑤⑥②③ C、④⑤②③①⑥ D、③②④⑤⑥①
7、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谨拜表以闻(跪拜) 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喂养)
B、一日,大母过余曰(经过) 柳丝长玉骢难系(青白相杂的马)
C、慈父见背(表被动) 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怨恨)
D、渔夫莞尔而笑(微笑的样子) 之二虫又何知(这)
8、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吾儿,久不见若影 若望仆不相师
B、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C、去以六月息者也 思垂空文以自见
D、故发愤且卒 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9、下列各句加点词其词类活用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 B、倡优所畜
浏览完整试题
C、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D、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10、下列各句在文中的意思,翻译有误的一项
A、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自己和终军的年龄相同,却没有请缨报国的机会;(像班超那样)有投笔从戎的胸怀,也仰慕宗悫“乘风破浪”的志愿。
B、关山难越,谁悲夫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雄关高山难以越过,谁能悲悯那迷路的人呢?(在座的各位)如浮萍在水上相聚,都是客居异乡 的人。
C、他日趋庭,叨陪里对;今兹捧袂, 喜托龙门:过些时候自己将到父亲那里聆听教会;今天举起双袖作揖谒见阎公,(受到阎公的接待) 十分高兴,好像登上龙门一样。
D、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冯唐容易老,李广封侯难。屈原贾谊贬到长沙,并非没有圣明的君主
11、“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根据文意,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本句的主语是“这”,具体指代”三个女子……攒射中”。
B、“惊心动魄的伟大”是反语,是讽刺杀人者的极端凶残。
C、“从容的转辗”是对上文三个女子互相救助的场景的概括。
D、整句意在赞扬三个女子沉勇友爱的精神。
12、对下列文化常识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适莽苍者,三餐而反”中的“三餐”指的是一天。
B、“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中的“晦朔”是指农历每月的二十九和农历每月的第一天。
C、“旬有五日而后反”,一旬是十天。
D、“御六气之辩”之中的“六气”是指阴、阳、风、雨、晦、明。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面13——16题(选择题每题3分,共12分)
(一)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
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上曰:“若所追者谁何?”曰:“韩信也。”上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诸将易得耳。至于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王曰:“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何曰:“王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终亡耳。”王曰:“吾为公以为将。”何曰:“虽为将,信必不留。”王曰:“以为大将。”何曰:“幸甚。”于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王许之。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
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信度何等已数言上 度:估计
B、顾王策安所决耳 顾:只是
C、王必欲拜之 必:如果
D、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 具:准备
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至拜大将,乃韩信也 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
B、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C、始为布衣时,贫无行 吾为公以为将
D、安能郁郁久居此乎 沛公安在
(二)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及 壮,试为吏,为泗水亭长,廷中吏无所不狎侮,好酒及色。常从王媪、武负贳酒,醉卧,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怪之。高祖每酤留饮,酒雠数倍。及见怪,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责。
高祖常繇咸阳,纵观,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单父人吕公善沛令,避仇从之客,因家沛焉。沛中豪桀吏闻令有重客,皆往贺。萧何为主吏,主进,令诸大夫曰:“进不满千钱,坐之堂下。”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乃绐为谒曰“贺钱万”,实不持一钱。谒入,吕公大惊,起,迎之门。吕公者,好相人,见高祖状貌,因重敬之,引入坐。萧何曰:“刘季固多大言,少成事。”高祖因狎侮诸客,遂坐上坐,无所诎。酒阑,吕公因目固留高祖。高祖竟酒,后。吕公曰:“臣少好相人,相人多矣,无如季相,愿季自爱。臣有息女,愿为季箕帚妾。”酒罢,吕媪怒吕公曰:“公始常欲奇此女,与贵人。沛令善公,求之不与,何自妄许与刘季?”吕公曰:“此非儿女子所知也。”卒与刘季。吕公女乃吕后也,生孝惠帝、鲁元公主。
15、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事家人生产作业 事:从事
B、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责 竟:尽,终了
C、单父人吕公善沛令 善:交好
D、吕公者,好相人 好相人:喜欢帮助人
16、下列句子全都表现高祖与众不同的一组是
①及壮,试为吏,为泗水亭长
②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怪之
③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④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乃绐为谒曰“贺钱万”,实不持一钱
⑤刘季固多大言,少成事
⑥吕公者,好相人,见高祖状貌,因重敬之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②③⑥ D、①④⑥
第Ⅱ卷(共102分)
三、(24分)
17、把上面两则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
(2)高祖每酤留饮,酒雠数倍。及见怪,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责。
18、补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① ,内无应门五尺之童, ,形影相吊。《陈情表》
②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俯察品类之盛,《兰亭集序》
③渔舟唱晚, ;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滕王阁序》
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 , ,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逍遥游》
19、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按要求回答问题(8分)
【双调】雁儿落带过得胜令
吴西逸①
春花闻杜鹃,秋月看归雁。人情薄似云,风景疾如箭。留下买花钱,趱入种桑园②,茅苫③三间厦,秧肥数顷田。床边,放一册冷淡渊明传;窗前,钞几联清新杜甫篇。
[注]①吴西逸:生平不详,曾当过小官,终看破红尘归隐,此曲为归隐前后所作。②趱:赶快。③苫:用草覆盖。
展开余下试题
(1)从归隐角度看,这首元散曲写了几个层次?请简要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元散曲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试作赏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12分)
20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4题。
司马祠
一说到韩城,自然会想到司马迁。地以人传,由于崇敬司马迁,我对韩城心仪已久。在这次游览的历程中,韩城的地势之高,城郭之阔,田园之丽,都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韩城南边是一个有别于周围山原的盆地,绿树葱茏,良田万顷,疑是到了江南仙境。从这里流入黄河的芝水,使芝川有着天赐的好风水。与司马迁结缘的汉武帝,曾想长生不死,那些方士官宦之流投其所好,竟在这一带挖到了灵芝。汉武帝喜得瑞草,却也没能活到今天,只是由此将原名陶渠水的这条河更名为芝水了 。过小石桥,穿木牌坊,踏上石砌的古道,便开始了仰望中的登攀。
脚下的古道是用宽大厚实的石条铺成的,粗砺坚硬,历经数千年而牢固如初。古道始建于春秋时期,韩、赵、魏三家分晋后,继续开凿这条悬崖上的交通要道。楚汉之争,韩信经这儿运过兵;汉武帝祭祀后土,经这儿往返行宫;隋朝末年,李世民经这儿攻入长安;明末李自成经这儿渡龙门,直捣燕京。这条巨石铺砌的古道,万年不朽,是另一部书写在石头上的史记。太史公之前之后,这里上演过的金戈铁马的历史活剧,都被载入了有形无形的史册之中。而这座历尽沧桑的司马祠,也正是在有形之中负载着史圣无形的精神内涵。
“高山仰止”,是《诗经》里的名句,嵌在这头顶的牌坊上,正好合了拜谒者的心情。这时,你的脚步已踏入了神道,登九十九级台阶,就可以抵达祠顶了。砖石砌成了的九十九级台阶,据说用意取于《易经》,九为数之极,九九则至高无上了。皇上的祖祠称九庙,官衔不算高的太史令却也有九十九级的神道,确乎有造祠者藐视皇权之意,更具寓意的是说司马迁经受了多么坎坷曲折的磨难,才登上史圣之巅峰。他“以天地为量,不计小耻”,以“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光照后世。
攀至最高层的祠院,地势开阔了。殿内有若干碑碣,奇妙的是那一块梦碑,说唐朝褚遂良于同州梦见一女子,自称是司马迁待妾,叫随清娱,迁遭难后忧伤而死,褚氏遂作碑文。是实录还是虚幻,莫衷一是。造于北宋的司马迁泥塑像,不是宫刑后无胡须的“妇人像”。是据芝川乡间寻访到的太史公壮年线描画像塑造的,相传画像出自司马夫人之手,泥塑像面稍北望,是在想念苏武和李陵吧?传说司马迁去世后,是其夫人柳倩娘和子女,将太史公的骨骸运回故地,掩埋在这高冈上的。有种说法,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得之天地,不能有丝毫伤,司马迁受了宫刑,有辱祖先,故未能埋入祖茔。这是谁的悲哀呢?我宁可认为,此处枕家山,临大河,气势雄伟,一览众山小,是史圣最佳的长眠之处。寝宫后是司马迁圆形砖砌墓冢,为元世祖敕命建造的蒙古包状墓,墓壁上嵌有砖雕八卦卦象,“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非大智大慧者莫属,墓顶一柏形若颤抖的五指,傲指苍穹。
这是天问!我听见史圣在歌唱。这歌声穿越古今,扬善弃恶,与大河共舞。天空有雄鹰飞过,它读圆的墓冢,读方的祠院,读直的神道,再读弧形的小桥大路,这竟然是大地上一个巨大的问号。
(取材子和谷的同题散文,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汉武帝之所以与司马迁结缘,是因为在太史公的故乡挖到了投其所好的灵芝草。
B、作者在文章中叙写韩城的人文历史和地理风貌,凸显的是史圣家乡的人杰地灵。
C、在作者看来,受了宫刑的司马迁死后不能埋入祖茔,这构成了史圣最大的悲哀。
D、类似于褚遂良的梦,本文的行文也呈现出一种虚虚实实、扑朔迷离的写作风格。
E、文章融历史想象与现实感怀为一体,为这篇游记增添了几分厚重感与文 化内涵。
(2)第二段里的“仰望中的登攀”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3分)
(3)文章侧重描述了司马祠哪些“有形”的部分?这些部分各自负载着什么与司马迁有关的“无形”内涵? (3分)
(4)文章最后一段四个“读”字的运用,有什么丰富而深刻的含义?(2分)
五、语言表达(6分)
21、把下面的一个长句改写为意义相关的几个短句,不能丢失重要信息。(4分)
我在想:伴随着漫长的几千年而事实上极为短暂的人类社会所发展起来的在所有人心中已经成为“永恒”的人类文明会不会也有一天真的消失得无影无踪而只留下废墟和沉寂呢?
2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对画线处进行调整,使句子语意连贯,句式协调。(字数不得增减)(2分)
庄子①像水一样冷静,又像火一样热烈。几千年的中国知识分子,受了他的影响,一方面疾恶如仇,嬉笑怒骂;另一方面却又把天大的事,化成一股清风,一弯明月。他那②文笔的恣肆,寓言的生动,深刻的思想,更是时时令人击节赞叹。
修改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作文(60分)
23、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作文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是唐诗中的名句。有人说,这是歌咏春天的美好品格;有人说这是暗指一种恬 淡的做人境界;有人说,这是叹息“细雨”“闲花”不为人知的寂寞处境;有人说,“看不见”“听无声”并不等于无所作为;还有人说,这里的情趣已不适合当今世界……
请你根据自己读这两句诗的体会,展开联想,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拟题目,自定角度。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字数不少于800字。
高二语文试题答案
1—16 AABDA ADBDD BBDDDC
17、(10分)(1)隔了一两天,萧何回来拜见汉王,汉王又是生气又是喜欢,骂道:“你逃跑,是为什么?”(“谒”、“且”“若”各1分。整体文意2分)
(2)高祖每次买酒之后留在酒肆里饮酒,卖出去的酒都是原来的数倍。等到看见了有龙出现的怪现象,到了年终,这两家就把记帐的简札折断,不再向高祖讨要债务。(“酤”“雠”“竟”“责”各1分。“责”通“债”)
19、(8分)(1)写了两个层次。(1分)前四句为一层,主要写向往归隐的理由。由春花秋月引起光阴如箭之叹,由鸟啼雁归生出人情淡薄之慨。(1分)后两句为第二层,主要写向往中的隐居生活。其中又分为两层,“留下”句至“秧肥”句为 第一层,写归隐后的物质生活;“床边”之后的几句为第二层,写归隐后的精神生活。(2分)
(2)对偶,如“秋月”句对“春花”句等
比喻,如将“人情”比作“云”,“风景”比作“箭”等
夸张,将“风景”比作“箭”的同时又兼用了夸张的手法。
20、(1)(4分)B E(A、汉武帝与司马迁结缘与挖得灵芝没有关系。C、内容与倒数第二段“是史圣最佳的长眠之处”有冲突。D、“扑朔迷离的写作风格”不当)
(2)(3分) 要点一:在结构上统领下文,承上启下
要点二:表现司马祠的地势由低向高的走向
要点三:暗含对司马迁的景仰之情
(3)(3分)要点一:九十九级神道——司马迁所经受的磨难
要点二:泥塑像——司马迁“完人”形象
要点三:墓冢——司马迁的大智大慧
要点四:墓顶一柏——司马迁的“天问”
(4)(2分)要点一:把司马祠当成历史的大书,强调它特别值得解读
要点二:引发读者对司马迁人格与精神进行深入思考
21、人类社会的历史有漫 长的几千年,而事实上也只是极为短暂的。随着发展起来的人类文明在所有人心中已经成为“永恒”。这个永恒的人类文明会不会有一天真的消失得无影无踪,只留下废墟和沉寂呢?我思考着这个问题。
展开余下试题
22、像火一样热烈,又像水一样冷静
思想的深刻(修改前两句的结构也可)
附译文:
韩信又多次和萧何谈天,萧何也很佩服他。队伍到达南郑时,半路上跑掉的军官就多到了几十个。韩 信料想萧何他们已经在汉王面前多次保荐过他了,可是汉王一直不重用自己,就也逃跑了。萧何听说韩信逃跑了,来不及把此事报告汉王,就径自去追赶。有个不明底细的人报告汉王说:“丞相萧何逃跑了。”汉王极为生气,就像失掉了左右手似的。
隔了一两天,萧何回来拜见汉王,汉王又是生气又是喜欢,骂道:“你逃跑,是为什么?”萧何答道:“我不敢逃跑,我是追逃跑的人。“你去追回来的是谁?”萧何说:“韩信啊。”汉王又骂道:“军官跑掉的有好几十,你都没有追;倒去追韩信,这是撒谎。”萧何说:“那些军官是容易得到的,至于象韩信这样的人才,是普天下 也找不出第二个来的。大王假如只想老做汉中王,当然用不上他;假如要想争夺天下,除了韩信就再也没有可以商量大计的人。只看大王如何打算罢了。”汉王说:“我也打算回东方去呀,哪里能够老闷在这个地方呢?”萧何说:“大王如果决计打回东方去,能够重用韩信,他就回留下来;假如不能重用他,那么,韩信终究还是要跑掉的。”汉王说:“我看你的面子,派他做个将军吧。”萧何说:“即使让他做将军,韩信也一定不肯留下来的。”汉王说:“那么,让他做大将。”萧何说:“太好了。”当下汉王就想叫韩信来拜将。萧何说:“大王一向傲慢无礼,今天任命一位大将,就象是呼唤一个小孩子一样,这就难怪韩信要走了。大王如果诚心拜他做大将,就该拣个好日子,自己事先斋戒,搭起一座高坛,按照任命大将的仪式办理,那才行啊!”汉王答 应了。那些军官们听说了,个个暗自高兴,人人都以为自己会被任命为大将,等到举行仪式的时候,才知道是韩信,全军上下都大吃一惊。
译文:高祖长的很有帝王之相,额头高高隆起,鬓角和胡须很漂亮,左边大腿有七十二颗黑痣。仁义而爱人,喜好施舍,态度大方豪爽,不跟着家里做生产之事。到壮年时通过考试成为了一名官吏,当泗水的亭长,亭中的小吏没有不被他欺侮的。喜好喝酒和美色。常常到武负、王媪得酒肆赊酒喝。醉了就睡,武负和王媪看到高祖的上方常常有龙盘旋,觉得很奇怪。高祖每次留在酒肆里喝酒,买酒的人就会增加,售出去的酒达到平常的几倍。等到看见了有龙出现的怪现象,到了年终,这两家就把记帐的简札折断,不再向高祖讨帐。
高祖曾经到咸阳去服徭役,有一次秦始皇出巡,允许人们随意观看,他看到了秦始皇,长叹一声说:“唉,大丈夫就应该象这样!”
单父(shàn fǔ,善甫)人吕公与沛县县令要好,为躲避仇人投奔到县令这里来作客,于是就在沛县安了家。沛中的豪杰、官吏们听说县令有贵客,都前往祝贺。萧何当时是县令的属官,掌管收贺礼事宜,他对那些送礼的宾客们说:“送礼不满千金的,让他坐到堂下。”高祖做亭长,平素就看不起这帮官吏,于是在进见的名帖上谎称“贺钱一万”,其实他一个钱也没带。名帖递进去了,吕公见了高祖大为吃惊,赶快起身,到门口去迎接他。吕公这个人,喜欢给人相面,看见高祖的相貌,就非常敬重他,把他领到堂上坐下。萧何说:“刘季一向满口说大话,很少做成什么事。”高祖就趁机戏弄那些宾客,干脆就坐到上座去,一点儿也不谦让。酒喝得尽兴了,吕公于是向高祖递眼色,让他一定留下来,高祖喝完了酒,就留在后面。吕公说:“我从年轻的时候就喜欢给人相面,经我给相面的人多了,没有谁能比得上你刘季的面相,希望你好自珍爱。我有一个亲生女儿,愿意许给你做你的洒扫妻妾。”酒宴散了,吕媪对吕公大为恼火,说:“你起初总是想让这个女儿出人头地,把他许配给个贵人。沛县县令跟你要好,想娶这个女儿你不同意,今天你为什么随随便便地就把她许给刘季了呢?”吕公说:“这不是女人家所懂得的。”终于把女儿嫁给刘季了。吕公的女儿就是吕后,生了孝惠帝和鲁元公主。
上一篇:
河北省承德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下一篇:
吉林省汪清县第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标签:
人教版
高二
上册
期中试卷
相关:
关于“湖北省利川”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64]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