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末试卷

阅读:326  2019-01-11
标签:人教版 高一 上册 期末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26]
西藏林芝二高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第二学段考试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分值:100分
试卷说明:
1.本试卷分试卷和答题卡两大部分,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答题时,请用黑色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填在答题卡对应横线处,不能答在试题卷上。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23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题3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题。
几个世纪以来,文字与图像之间关系的问题一直都是美学的关注点。在中国,文字与图像之间的关系看起来不像西方那样疏离,中国的书法和绘画处于同一个艺术领域里。对于汉字的书写、书法和绘画之间的关系,高建平曾在他的书中做出很有洞见性的分析:“我们可以说中国画,主要是受到了书法的影响,而不是书写,但我们同时必须牢记,这两者之间并无实质的差别。”在很大程度上,书法和绘画都依赖于创新和表达,这与象征性符号不同,象征符号的主要目的在于图示化以实用。书法和绘画也同样离不开社会环境,比如说中国画匠的作品与来自更高社会地位的文人画家的作品有着不同的功能。据此而言,在中国书法与绘画语境中所呈现的文字与图像的关系,要比西方语境中的文字与图像的关系更近。这是由中国的书画传统所决定的。
西方文化中关于文字和图像关系的讨论,常围绕着争论绘画和诗歌哪个更具重要性。莱辛的《拉奥孔》探讨了诗歌和绘画的相对优点,充分地显示了它们各自对于认知理解的贡献。莱辛意在凸出诗歌的优越性,能够比绘画达到更广泛的境地。绘画受限于视线,需要将焦点固定在某一特定的时刻,所得为视线所过滤。即便被理解的物体已经发生变化,从焦点出发也还是有诸多局限。莱辛认为诗歌能够运用所有语言能动用的更大范围的资源,同时也包括直觉和想象,能够提供一个关于对象的更为整体的观念。
随着当代诗歌理论和包括绘画在内的视觉艺术的发展,关于文字和图像关系的论点持续地发生转变。比如,20世纪40年代,格林伯格的写作是在寻求一种纯粹的、互不混杂的艺术介质,强调每门艺术的相对彼此的独立性。也因此,他攻击文人化的绘画,辨析诗歌在视觉艺术上的局限,以及叙事与绘画的不同。他想维护的是绘画的纯粹性,反对诗歌(文学)对于绘画的入侵。强调绘画的艺术介质的纯粹性,意味着将它从与诗歌和叙事的联系中摆脱出来,同时也从模仿以及对于绘画深度的幻觉中摆脱出来。因而,他认为帆布平面以及绘画内含的抽象性,是使得绘画能够真正自我实现的必经之途。很显然,格林伯格20世纪末期的创作是要努力将这一实践正当化。然而将艺术介质纯粹化的努力都遭遇失败,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
浏览20世纪晚期到21世纪至今的那些视觉艺术家们的实践发现,在西方的绘画和其他形象艺术中,文字与图像实际上已经以多重方式融汇到一处。有意味的是,不仅诗人在学习视觉艺术的实践中将图像融入文字,而视觉艺术家也在他们的影像作品中大量引入文字。而对于在书画同源的传统中成长起来的中国艺术家来说,西方现当代艺术中将文字融入图像,将图像融入文字的实践,并不是一个特别大的变动。中国当代艺术也在继续探索文字与图像之间的互动。这表明无论是在中国还是西方,艺术家都在加紧努力寻找合适的词汇来补充到视觉形象中,将文字融入到视觉形象之中是一个大的趋势。
(摘编自柯蒂斯•卡特《艺术中的文字与图像》)


浏览完整试题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3分)
A.美学的关注点几个世纪以来一直都是文字与图像之间关系的问题。在中国,文字与图像之间的关系看起来不像西方那样疏离。
B.中国的书法和绘画处于同一个艺术领域里,高建平曾在他的书中对于汉字的书写、书法和绘画之间的关系做出了很有洞见性的分析。
C.在很大程度上,书法和绘画依赖创新、表达,离不开社会环境,中国画匠的作品与来自更高社会地位的文人画家的作品有着不同的功能。
D.中国书法和绘画的社会环境和传统,使中国书法与绘画语境中所呈现的文字与图像的关系,要比西方语境中的文字与图像的关系更近。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与中国的书法和绘画处于同一个艺术领域不同,西方文化中常常需要借讨论绘画和诗歌哪个更重要来探讨文字和图像之间的关系。
B.莱辛认为诗歌能运用所有语言能动用的更多的资源,从而能够提供一个更为整体的观念,达到更广泛的境地,因此更具有优越性。
C.尽管当代诗歌理论和视觉艺术的发展使关于文字和图像关系的论点持续发生转变,但东西方艺术介质纯粹化的努力都遭遇失败。
D.与莱辛的观点不同,格林伯格强调每门艺术的绝对独立,追求写作和绘画的纯粹性,攻击文人化的绘画,反对诗歌对绘画的入侵。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字与图像之间的关系问题一直都是中西方艺术家们关注的焦点问题,而随着诗歌理论和视觉艺术的不断发展,二者的关系更为紧密。
B.西方现当代艺术发生了很大的变动,诗人在学习视觉艺术的实践中将图像融入文字,视觉艺术家也在自己的影像作品中大量引入了文字。
C.无论是在东方还是西方,只要当代诗歌理论和包括绘画在内的视觉艺术一直发展下去,关于文字和图像关系的论点就会持续发生转变。
D.当代艺术家们都在加紧寻找合适的词汇来补充到视觉形象之中,努力将文字融入到视觉形象之中,以使文字与图像更好地融汇在一起。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冷 脸
冯骥才
①南门外有位铁匠,四十多岁,怪人,他从来不笑,脸总阴着,外号冷脸。他不是脾气怪才没笑脸;他打小就没笑过,无论嘛事,人都笑了,甚至捧腹大笑,笑破肚子,他也不笑。他那张脸就像用铁皮敲出来的盘子,又黑又硬,赛个铁面人。
②没人知道他的事。后来,不知打哪儿传出一段他不会笑的根由,说他爹是钉马掌的,他四五岁时候,站在一边看他爹钉马掌,那马忽然犯起性子,一尥蹶子,后蹄子踢在他脑袋上,他挺在床板上不动劲不睁眼,滴水不进。大夫来一号脉,说没命了,顶多三天阎王爷就把他领走;可三天后他没走,还有气,七天过后,居然睁开眼醒过来,翻身下地,走路说话吃喝拉撒一切照旧,就少一样——不会笑了;人说他的笑脸给阎王爷留下了。这说法听起来像那么回事,对不对,没人敢去和他核对。
③不会笑是怪人,怪人还有更怪的事,就是好听相声,怪不怪事?听相声就为了笑,他不笑听相声为了嘛?练笑吗?谁也弄不明白。
④冷脸不赌不嫖不贪杯,干完活,有点清闲,就钻进说相声的园子,找个凳子一坐,听几段。园子里的人都认识他那张半死不活的冷脸,这张脸好像专和说相声的找别扭;说相声就怕人不乐,你不乐等于人家的包袱不哏,活儿使得不绝,栽人家面子。在天津卫,谁要和说相声的作了对,就找几个人坐在园子里死活不乐,成心呛火。这一来,冷脸可就跟说相声的较上劲了。天津说相声的高手如林。开头,一个个跑到南门外来,看谁能把冷脸逗乐了,结果个个丢盔卸甲,掉头回去。于是南门外有句歇后语:说相声逗冷脸——自找别扭。
⑤只有冷脸自己不知道这句话。
⑥北京挨着天津,这怪人怪事传到北京的相声圈子。北京有不少高手;不信世上还有一个逗不乐的人,就来了一逗哏一捧哏的两位。这两位早先在厂甸、天桥一带扬名立腕。先甭说“说学逗唱”的功夫都是超一流,单凭长相就不一般。逗哏的又高又瘦,像个瘦猴,人偏姓侯;捧哏的又矮又肥,像个胖猫,人偏姓毛,江湖给他俩一个绰号叫“毛猴”。北京不是还有种拿蝉蜕做的那种人见人爱的小玩意儿“毛猴”吗?这外号就在北京叫得山响。毛猴来到天津,在南门外的喜福来开说。头一天,台下就坐满了人。冷脸听到信儿也来了。
⑦不少人都知道毛猴是冲冷脸来的,只有冷脸自己完全不知道。
⑧毛猴上来,在台上一站,一高一矮一瘦一肥一精一傻,就惹得哄堂大笑。毛猴他俩往下一看,心里咯噔一下,满屋子七八十张热烘烘笑脸里,有张脸赛铁板;又黑又硬又阴冷,甭打听,这就是那个冷脸。他俩想:今儿是不是真遇到克星了?可是毛猴是二十年老江湖,嘛都见过,先不管这脸,轻轻快快有说有笑之间,啪地甩一个包袱,甩得意外、漂亮、逗哏,人全笑了,惟独冷脸不笑。毛猴目光都扫见了,相互递个眼神,表面不当事,接着说笑,不经意中又使一个包袱,这包袱使得又巧又妙又绝,看出了老到,引得大家大笑,可冷脸还是没笑。毛猴见了,还不当事,接着再来;下边的包袱是毛猴拿手的——听一百次得笑上一百次。毛猴一使,全场爆笑,笑声要掀去屋顶,毛猴再看,冷脸居然赛个睁着眼的死人。
⑨毛猴觉得不好,知道今儿弄不好要栽在天津卫了。心里没根,接下去就有什么算什么了。老段子、新段子、文段子、二荤段子,加上不停的现挂,直说得脑门流汗,嗓子冒烟,冷脸还是那张冷脸。最后,那个逗哏的瘦猴索性对着冷脸抖一个砸锅卖铁似的包袱,说:“这位爷,您要是再不笑,我俩可真要脱裤子了。”
⑩全场又一阵大笑。冷脸忽然站起身,板着面孔拱拱拳说:“您二位说得真棒,谢您们了,我退了。”话说完,起身离座走了。到了也没露出个笑脸。毛猴两个站在那儿下不了台,这算栽到家了,只好耷拉脑袋回北京。
⑪自打毛猴走后,没人再敢往南门外说相声。人们把冷脸愈说愈神,好像冷脸是天生的相声杀手。可奇怪的是打那天起,不单南门的相声园子,全天津的相声园子里,没人再见过冷脸。有人说他远走高飞了,可有人说他哪儿也没去,还在南门外打铁,只是决不再听相声了。
(选自《小说月报》2015年第10期)
4.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


展开余下试题A.第(2)段记叙冷脸不会笑的传说,既让读者了解到他因曾受到过严重伤害而不会笑的真正原因,也为人物蒙上一层神秘面纱,生动有趣,吸引读者。
B.第(9)与(10)段中,冷脸在观众面前被毛猴当做“包袱”笑料,实在难为情,但为了风度,还是用反讽的语气称赞毛猴的表演,板着脸,带着怨恨离场。
C.毛猴竭尽所能,用高超的艺术表演,逗得观众开心不已,但就是不能令冷脸发笑。在第(8)段中,观众的开心与冷脸的冷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D.小说着意刻画“冷脸”肖像,表现人物对生活的冷峻态度。由“赛个铁面人”“赛个睁着眼的死人”等肖像描写,可见冷脸迟钝麻木,心如死灰。
5.小说在刻画冷脸这个形象时,突出了他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5分)


6.这篇小说含蓄丰富,发人深省。请结合文本,谈谈你从中得到的两点启示。(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0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19分)
赤壁赋
苏轼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苏轼《赤壁赋》)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苏子愀然,正襟危坐 危:端正
B.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缪:盘绕
C.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渚:江边
D.侣鱼虾而友麋鹿 友:友好
8.下列对选文第一段文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这段文字用主客问答的方式来写。主客问答是赋的传统手法,一般说来,作者往往借客人的话从反面引出自己的思想感情。
B.作者善于运用比喻的手法,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感情和思想变化,写得具体可感,如“寄蜉蝣于天地”。
C.这段文字将情、景、理有机结合,实质上是苏轼贬谪生活中苦闷心绪的流露,但从全文来看,苏轼并没有沉浸在这种苦闷之中。
D.作者描绘了“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的景象,意在抒发自己才智过人、足称“一世之雄”的豪情。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投入大自然怀抱之中,尽情领略其间的清风、白露、高山、流水、月色、天光之美。这是正面描写泛舟游赏景物。
B.一曲洞箫,凄切婉转,其悲切低回的音调感人至深,致使作者韵感情骤然变化,由欢乐转入悲凉,文章也因之波澜起伏,文气一振。
C.主人以“何为其然也”设问,客人以赤壁的历史古迹作答,客人的回答表现了一种浪漫主义思想,这是苏轼借客人之口流露出自己思想和积极进取的一面。
D.第4段是苏轼针对客的人生无常的感慨而陈述自己的见解,以宽解对方,实则也是宽慰自己。这里表现了苏轼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
10.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王羲之《兰亭集序》)(5分)

(2)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罕至焉。(王安石《游褒禅山记》)(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6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江夏别宋之悌①
李 白
楚水清若空,遥将碧海通。
人分千里外,兴在一杯中。
谷鸟吟晴日,江猿啸晚风。
平生不下泪,于此泣无穷。
【注】 ①宋之悌:为初唐时著名诗人宋之问之弟,李白友人。宋之悌因事被贬交趾(今越南河内),李白在江夏(今湖北武昌)设宴送之。
1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颔联由对方将往之处回到眼前分别之处。千里之别原是悲哀的,此处不言“悲”而言“兴”,并用“一杯”与“千里”相对。既表现出豪放洒脱的气派,又含有无可奈何的情绪。
B.颈联所描写的景物悲凉凄切,衬托出作者内心的悲凉,特别是江猿的啼声本来就是很悲凉的,在作者与友人离别的时刻,听见这声音,更是断人肠。
C.尾联是说作者一生从不流泪,现在却因为朋友的离去而泣涕不止。诗人如此动情,可能是出于对宋之悌以垂暮之年远谪交趾的同情。
D这首诗的感情跳跃性很大,前三联飘洒有想,基调豪迈;尾联顿折,感情沉郁。这就给读者留下极大的想象空间。
12.“兴在一杯中”的“兴”包含了丰富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3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3.补写出下列句中空缺的部分。(共5分,每空1分)
(1)长太息以掩涕兮, 。
(2)今我来思, 。
(3)山不厌高, 。
(4)羁鸟念旧林, 。
(5)寄蜉蝣于天地, 。
第Ⅱ卷 表达交流
三、语言文字运用(7分)
1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抗洪救灾形式严峻,各级领导都坚守岗位,没有擅离职守、久假不归现象,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②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不仅在舞台上风姿绰约,在日常生活中也气度不凡,无论何时何地,他总能让人为之倾倒。
③他儿子正值豆蔻年华 ,理应专注于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没想到却整天沉迷于网络游戏,现在连初中都读不下去了。
④泰山几千年来都是文人墨客们向往的圣地,在浩如烟海的中华典籍中,留下了众多颂扬泰山的诗词文章。
⑤小李考虑问题总是出于公心,勇担责任,从不患得患失,所以在这个有着十年奋斗历程的团队中威望很高。
⑥一名惯偷在车站行窃后正要逃跑,两位守候多时的反扒队员突然拦住他的去路,二人上下其手地将他摁倒,结果人赃俱获。


展开余下试题A.③④⑥   B.②④⑤
C.①②⑤  D.①③⑥
1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4分)
美国有一种蝉,每17年才叫一次,像钟表一样准确。这种蝉为什么选择在地下生活那么多年?原来,周期蝉最早出现在大约180万年前,那个时候北美正处于冰河期,气候极不稳定,经常会遇到冷夏。__①__,假如它们出土后正好遇到低温,就死定了。科学家经过计算发现,假如在1500年的时间里每50年出现一次冷夏,那么7年蝉的成活率是7%,11年蝉的成活率是51%,17年蝉则是96%。显然,__②__。
四、写作(40分)
1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40分)
2016年3月27日下午,因为非机动车道被汽车占用,北京一名中学生用手机拍摄占道的汽车,随后引来车上4名成年人的指责。这几个人一直在质问中学生为什么要拍照,并称这名中学生读书读傻了,“有病”、“有什么权利”……而这名中学生则表示,是对方占用了自行车道,挡住了自己的路,并称人人都有权利拍照。事情发生后,很多人对中学生表示支持,认为监督不良行为是每个市民都应负起的责任。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1、A【解析】 “美学的关注点几个世纪以来一直都是文字与图象之间关系的问题”以偏概全,原文第一段为“文字与图象之间关系的问题一直都是美学的关注点”
2、D【解析】 “绝对独立”错,原文第二段为“强调每门艺术的相对彼此的独立性”。
3、C【解析】 逻辑关系错误,原文第三段为“随着当代诗歌理论和包括绘画在内的视觉艺术的发展,关于文字和图象关系的论点持续地发生转变”,二者之间的伴随联系不是选项说的充分条件关系。
4、C【解析】 A项,冷脸不会发笑的真正原因谁也不知道,文中对传说只是表述为“这说法听起来像那么回事,对不对,没人敢去和他核对”; B项,联系后文冷脸再不去相声园子的情节,可以看出,冷脸称赞对方是真心的,为对方找台阶,并没有带着怨恨; D项,冷脸虽然冷面如铁,但并不意味着他没有生活热情和丰富的内心活动,他喜欢听相声,他能从毛猴的讨饶中分析自己的处境,并主动称赞对方,起身离场,再也不进相声园子。由此可见,冷脸是热爱生活的,心地也很善良,有着较丰富的内心活动。
5、答:(1)冷面如铁,阴沉黑硬。他从来不笑,脸总阴着,又黑又硬又阴冷,别人听相声放声大笑,惟独他赛个睁着眼的死人,即使退场时,也没有笑脸。(2)喜听相声,热爱生活.他好听相声,有点清闲,就钻进说相声的园子。听相声就为了笑,而笑是对生活热爱的表现;虽然他冷脸不笑,但内心还是渴望笑声,热爱生活。(3)心思细腻,心地善良。毛猴精彩的相声逗得观众开心不已,却在冷脸身上栽了跟头.面对毛猴的讨饶,冷脸明白自己成了看热闹的主角,主动称赞对方,起身离场,为对方找台阶。在知道自己成了相声杀手、没人敢往南门外说相声时,为观众和演员考虑,从此不再进相声园子。(4)自尊自爱,情趣高雅。冷脸不赌不嫖不贪杯,只有干活的空闲去听听相声;在知道自己成了别人的谈资、相声杀手时,马上主动离场,放弃自己的喜好,再不进相声园子。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作品中冷脸的形象特点,解答本题首先明确题目要求,要求是“突出了他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明确了题目要求,那么就要认真阅读文本,根据文本中的语句概括冷脸的性格特点:如文本描写“冷脸从来不笑,脸总阴着,又黑又硬又阴冷,别人听相声放声大笑,惟独他赛个睁着眼的死人,即使退场时,也没有笑脸”,可以看出冷脸冷面如铁,阴沉黑硬的性格特点。文本第四段“冷脸不赌不嫖不贪杯,干完活,有点清闲,就钻进说相声的园子,找个凳子一坐,听几段”,可以看出冷脸喜欢听相声,因为相声一般是讲述生活中喜闻乐见的事,由此可以看出冷脸热爱生活、兴趣高雅的性格特点。文本第十段“冷脸忽然站起身,板着面孔拱拱拳说:‘您二位说得真棒,谢您们了,我退了。’话说完,起身离座走了”和文本第十一段“自打毛猴走后,没人再敢往南门外说相声。人们把冷脸愈说愈神,好像冷脸是天生的相声杀手。可奇怪的是打那天起,不单南门的相声园子,全天津的相声园子里,没人再见过冷脸。有人说他远走高飞了,可有人说他哪也没去,还在南门外打铁,只是决不再听相声了”,根据语句可以看出冷脸心思细腻,心地善良、自尊自爱的性格特点。根据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结合文本内容分析人物形象,然后再用简洁的语言做答。
6、 答:(1)放手也是一种爱(从冷脸的放弃进相声园子的角度)。(2)微笑面对生活(从冷脸成为别人看热闹的角度反向)。(3)冷峻也是个性(从冷脸面对生活的冷峻角度)。(4)包容和尊重(从观众看热闹的心态角度)。(5)功利的艺术,终会伤害观众,失去观众(从毛猴等表演者的目的,最终失去观众冷脸的角度)。(6)生活不全是笑声(从冷脸和观众的角度)。(任意3点结合文本内容分析可满分)
【解析】 本题考查对小说进行个性化的阅读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明确题目要求,要求是“这篇小说含蓄丰富,发人深省。请结合文本,谈谈你从中得到的两点启示”,明确了题目要求,然后认真阅读文本,把握文章的主旨,然后根据自己对文本的阅读谈谈自己的阅读启示;题目告诉我们谈“从中得到的两点启示”,对于这两点启示可从冷脸的角度、观众的角度、以毛猴为代表的相声演员的角度;从这三者中选两者都可进行畅谈。如从冷脸的放弃进相声园子的角度、从冷脸面对生活的冷峻角度,谈论的话题可以是:放手也是一种爱,微笑面对生活,冷峻也是个性,包容和尊重,功利的艺术,生活不全是笑声等。对于阅读的启示可联系实际,但要注意文本的内涵和外延的一致性,不能脱离文本而大谈特谈。
7.D(友,意动用法,以……为友。)
8. D(“意在抒发自己才智过人、足称一世之雄的豪情”错,这些描写流露的是不能像古人那样建功立业的苦闷。)
9.C(“表现了一种浪漫主义思想”错,应该是“表现了一种虚无主义思想和消极的人生观”。)
10.⑴虽然时代不同,事情各异,但之所以兴叹抒怀的原因是相同的。
⑵但世上的奇妙雄伟、珍贵奇特、不同寻常的景象,常常在那险阻僻远的地方。
⑶尽了自己的努力却不能到达的人,就可以没有悔恨了,难道谁还会讥笑他吗?
11. B【解析】B项,“颈联所描写的景物悲凉凄切”不准确,上句写送别时天气晴朗,用美景反衬出了作者内心的悲凉
12..答:(1)对友人被贬千里之外的遭遇的同情与担忧之情。(2)以江海可相通和千里共杯酒表达对友人的劝慰之情。(3)在分别之际的泪雨中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极度难舍之情。
【解析】 这里分析“兴”所蕴含的情感,要注意结合前后诗句进行分析。“人分千里外”,体现了诗人对友人被贬千里之外的遭遇的同情与担忧之情;“遥将碧海通”以及“兴在一杯中”,以江海可相通和千里共杯酒表达对友人的劝慰之情;“平生不下泪,于此泣无穷”,在分别之际的泪雨中表现了诗人对
标签:人教版 高一 上册 期末试卷
相关:关于“西藏林芝二”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26]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