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645  2019-01-16
标签:人教版 九年级 上册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645]
江苏省沭阳县潼阳中学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三次阶段性监测
初三年级语文试卷
试卷分值: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友情提醒: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卷纸上规定的区城内,否则答题无效。[来
第一部分积累运用(27分)
1.古诗文默写。(11分)
(1) ▲ ,去年天气旧亭台。 (晏殊《浣溪沙》
(2)长风破浪会有时, ▲ 。 (李白《行路难》)
(3) ▲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晏殊《蝶恋花》
(4) ▲ ,志在千里。 (曹操《龟虽寿》)
(5)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 ,在水一方。 (《诗经•蒹葭》)
(6)窈窕淑女, ▲ 。 《诗经•关雎》)
(7)水击三千里, ▲ ,去以六月息者也。 (《庄子》一则)
(8) ▲ ,衣冠简朴古风存。 (陆游《游山西村》)
(9) ▲ ,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
(10)陶渊明《饮酒》诗中“ ▲ , ▲ ”两句,既是写景又是抒情,将诗人淡泊的心境和优美的环境水乳交融,历来被评为“静穆”、“淡远”,为后世所称道。
2.读下面的短文,按要求完成题目。(7分)
偶尔抬头,发现天空被林立的高楼划成了一块块奇妙的三角形、梯形、菱形,这座(骄傲 傲然) A 的现代化国际都市,鳞次栉比的摩天大楼耸入云际,(改变 改善) B 了我们头顶的天幕。C.让人喜悦的是,通过在上海浦东的夜空,还看到了星星,一颗颗明亮地囚烁着。棉花般的云朵在一旁徐徐飘过,似乎是在擦拭着它们。云朵拂过之后,那星星更加耀眼了。
D.初夏时节来到浦东,这里的星空让我印象深刻,星空下的浦东,似乎也有着高山峡谷、草原、 雪山的安mì( ▲ ),但不是万1ài( ▲ )俱寂。黄浦江东的灯火与天上的星星交相辉映,仿佛在同奏一首庞大的交响乐,不断地随着江水淙综( ▲ )流淌。
(1)根据文中的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3分)
(2)请从A.B两处前面的( )内选择一个词语分别填入该处。(2分)
A. ▲ B. ▲
(3)文中C、D两处画线语句有一句是病句,请判断并写出修改意见。(2分)
我认为 ▲ 是病句,修改意见是 ▲ 。
3. 将下面的句子排列成一段话,正确的顺序是 ▲ (2分)
①他实在是站在大历史角度去看待江湖恩怨悲欢离合,带着对现实世界的思量在创作。
②这其中,贯穿的历史脉络,是日寇入侵、全国解放、两地隔绝。
③金庸带给我们的,不只是娱乐上的体脸,文化上的滋养,更是一种观察民族命运与知分 子情怀的视角。
④从金庸先生早年的行迹即可知一介书生在历史变局中的颠沛:海宁-嘉兴-丽水一衢州-重庆-上海-香港。
⑤唯有将金庸置于这片历史幕布下,方能理解他一生行止与心系所在,理解他在香港回归之际的多方奔走与高声疾呼;方能理解为什么在他的武快小说里,能看到包容万有、似曾相识的历史意蕴与文化厚度。
A.③②④⑤① B.④②①⑤③ C.④②⑤③① D.③④②⑤①
4.【语文实践活动】 (7分)
材料一:随着智能手机的高度发展与普及,催生了一个新名词一“低头族”。“低头族”危害不可小觑。上海联医汇脊柱4S整复中心近日测试了15名中学生,发现脊柱功能10人是不正常的,广东省教有厅曾在省内开展15万名中学生普查统计,中学生脊柱侧弯率约为5.3%。不久前,上海联医汇脊柱4S整复中心接待了一名中学生恐者黄璐,她由于长时间看手机,造成胸椎后凸C0bb角达到50度,严重影响目常生活学习。经过两个月的17次调理,驼背终于变直。


浏览完整试题 材料二:很多家长和教师都在担心青少年玩手机的问题。的确,玩太多手机存在一些消极后果。比如,有国外的研究发现经常玩手机的人更多出现疲倦、压力、焦虑、头痛、注意力不集中和睡眠障碍。来自中国大陆的大规模调查研究同样发现,从小学到高中,青少年的睡眠质量逐渐下滑,玩手机是青少年睡眠质量下降的重要影响因素。
材料三:法国国民议会7月30日表决通过一份法案,全面禁止15岁以下学生在校园内使用手机。不独法国,许多西方国家都拿出了相关举措一一意大利2007年颁布禁令,违规使用手机可取消期末考试资格;希腊不仅禁止学生使用手机,连教师在校园使用手机也有限制;英国的“手机禁令”已经覆盖了95%的英格兰地区......
(1)仔细阅读、探究以上材料,你有什么发现?(3分)

(2)请 给右侧漫画加个标题、(2分)

(3)请拟写一则公益广告语,劝说青少年远离手机。(2分)

第二部分 诗文阅读(63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5、6题。(6分)
山中雪后 郑燮 夜雪 白居易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 深夜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注】《夜雪》作于元和十一年(816),白居易时年四十五,因上书论宰相遇刺事被贬江州,任江州司马。②衾:被子。
5.《山中雪后》中的梅花是怎样的形象?(2分)

6.从画线句看,两诗的作者分别是怎样写雪的?他们写雪又分别有什么用意?(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7-10题。(18分)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 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下视其辙, 登轼而望之, 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丙】(唐)太宗谓侍臣①曰:“往昔初平京师②,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③意犹不足,征求无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④,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⑤百姓安乐。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
(节选自《贞观政要》)
【注释】①侍臣:身边的大臣,②京师:京城。此指隋京城大兴(今陕西西安市),③炀帝:指隋朝末代皇帝杨广。④孜孜:勤恳的样子。⑤稔:丰收。
7.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遂 得 徭 役 不 兴 年 谷 丰 稔 百 姓 安 乐
8.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
①忠之属也 ▲ ②惧有伏焉 ▲
③群臣更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 ④征求无己 ▲
9.将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
(2)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
(3)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 ▲
10.根据选文内容回答问题。(6分)
(1)鲁庄公和齐威王的形象有哪些相似之处?(4分)

(2)丙文唐太宗认为怎样才能避免隋炀帝亡国之祸?(2分)

三、阅读《舌尖叙事为何久盛不衰》,完成115题。(16分)

舌尖叙事为何久盛不衰
杨洪涛
①近日,由陈晓卿担纲的《风味人间》寻“味”而来,这部人文美食纪录片承续着中国人的美食版图,连接起世界各地的风味佳肴。从大漠到平原,从高山到海洋,主创团队怀着对美食充沛的人文情感和深切的迷恋、希望通过味蕾刺激唤醒观众的文化记忆。
②好的纪录片,选题很重要。民以食为天,饮食是人类的第一需要。祖先们为了获取食物、维系生命而采取的行动,充满了生存智慧。依山傍水、就地取材,从食料到炊具、从做法到口感,无不体现出一方水土独特的地域风味和生存哲学。哈萨克人的熏马肉马肠、四川瓦屋山的龙须笋炖乌鸡、台湾渔民的立翅旗鱼鱼生,大自然在每一方水土都播撒下与之相匹配的食物,供他的子民繁衍生息。当吃饭不仅仅是为了果腹充饥时,餐桌上的学问就越发丰富了。《论语》有云: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烹饪的程序、落座的规矩、上菜的次序,饮食文化与礼仪相连。从餐桌上的菜肴可以看出一个族群的历史沿革和民风民俗,可以反映人的生活态度、情感记忆和家风传承,进而被赋予更加意味隽永的时代印记和文化情怀。
③当今社会,在各种快餐和速食的包围下,在各种模式化连锁餐饮的围堵下,如何发现美味,发现健康,进而发现中国、发现世界,这是值得深入探究的时代命题。《风味人间》立足风味,瞭望人间。从纵向上追溯古今、从横向上联通中外,关注美食背后的人物故事,关注人与自然共处时的生活态度,主题立意既情怀高致又能贴地前行。


展开余下试题④中国辽阔的疆域,差异巨大的自然风貌和气候条件,为食物提供了颇具戏剧性的生长环境。与钟鸣鼎食、好大喜功的饕餮盛宴相比,那些散落在山川河岳、犄角旮旯里的乡土美食,更能够给食客们带来暖暖的烟火气和稳稳的安全感。新疆阿勒泰的大尾羊大盘肉、河南孟津的鸡蛋炒碾转……这一道道美食能够为寡淡的生活注入小而确定的幸福。《风味人间》在努力寻找着美食与食客之间真实、动人又微妙的故事。那些熟悉的味道可以瞬间打开记忆的闸门,穿越岁月的年轮,从儿时走向暮年。
⑤美食是省去了翻译的文化符号,也是令人愉悦的、可以快速拉近彼此距离的身心体验。人类有着相同的味觉系统,酸甜苦辣个中滋味,全世界几乎一样。《风味人间》把美食疆域扩大到世界各地,从西班牙到法国,从越南到摩洛哥,勾勒出一幅颇具“国际范儿”的文化影像志。西班牙的伊比利亚火腿和安徽徽州的民间自制火腿,有着近似的腌制和风干技艺。甘肃漫屲的洋芋搅团和法国的瀑布土豆泥,有着绵软黏糯的共同口感。澳门名吃非洲鸡,汇聚了从地中海到好望角、从印度洋到东南亚的特色食材,是东西方饮食文化杂糅的典范。
⑥表现手段的精致也是纪录片重要的方面。创作者大量使用航拍、全景镜头展现人与自然的关系。辽远宽阔的草原、碧波荡漾的湖泊,有着大写意的、史诗般的视觉美感。在展现鳔鱼手乘风破浪捕猎旗鱼时,镜头运用丰富、剪辑流畅,有着电影般的画面质感。美食讲究“色、香、味、形、意”。色是食料搭配及烹饪之后的色泽,形是指经过刀工、烹饪、摆盘过后的形状,意是菜肴所蕴含的情境氛围和文化意蕴。这三者通过视觉与听觉符号的努力相对便于呈现。而香和味则需要创作者精心开启嗅觉、味觉与视觉、听觉的通感,在高清画质、特写镜头的帮助下,完整而精致地还原烹饪细节。像是呼伦贝尔奶桶肉、秃黄油 拌饭等都在微观镜头的记录下,令人垂涎欲滴。音乐灵动清新又跃跃欲试,给烹饪带来韵律、为食物注入灵性。
⑦近年来,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代表的美食类纪录片总能吸引大量观众的注意,以食物为视角瞭望自然风物、世事人情,看似是个小切口,实则包含大学问,这才是“舌尖叙事”久盛不衰的秘诀。
------(2018年11月12日《光明日报》)
11.你认为本文作者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2分)

12.综合全文内容,作者认为怎样的纪录片才算是“好的纪录片”?(2分)

13. 文章第②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14. 下列对本文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3分)
A.本文第③段“主题立意既情怀高致又能贴地前行”可以理解为《风味人间》拍摄的主题是积极健康的,情趣是高雅的,有是关注民生、接地气的。
B.本文第①段讲述《风味人间》的内容及拍摄目的是为了引出话题--怎样拍摄出好的纪录片。
C.题目中“舌尖叙事”就是通过拍摄饮食文化的独特视角,瞭望自然风物,透视世事人情。
D.人类有着相同的味觉系统,酸甜苦辣个中滋味,全世界几乎都是一样的,因此美食是可以快速拉近人与人之间距离的身心体验。
15.你最喜欢家乡的哪一种美食?请举一列并简要描述吃法或口感体验等。(5分)

四、阅读《虫鸣打湿一身》,完成16--19题。(14分)
虫鸣打湿一身 王太生
①一个在秋天赶夜路的人,虫鸣会像露水一样,打湿一身。
 ②虫鸣疏疏 密密,高高低低,大大小小,嘈嘈切切,从四面浮了上来,打在这个人身上,衣服、口袋、头发、眼睛、耳朵,都是湿的。
③与秋虫纠缠,京城玩家王世襄的衣裳也曾被汗水露水打湿。他在京城郊外捉蛐蛐,从早上开始,直到下午也不觉得饿,太阳西斜,才啃几口烧饼。王世襄那时年纪也不饶人,他捉虫子不与年轻人争,而是跟在后面,趴在高粱地里头,叶子密密,庄稼地里又闷又潮,头上的汗珠子黄豆粒似的滚下来,草帽、小褂、裤子都是湿的,依然兴致不减。小东西也不是轻易俯首就擒,它要躲闪,又撩拨你,在草叶深处鸣叫。
④虫鸣打湿一身。这个人在秋天的夜晚回家,头发沾珠,薄衣微湿,步履轻松,虫鸣像微凉的雨点溅在他身上,每一寸毛孔都是畅快的。
 ⑤一个人能听到虫鸣声,说明这个人距江湖近,离庙堂远。
 ⑥《太平广记》记载,有一个名叫马融的人,曾在二郡二县为官,没有什么政绩,办事也跟常人一样。他在武都任职七年,在南郡任职四年,从未按照刑律上的规定处死过一个人。马融生性爱好音乐,鼓一手好琴吹一管好笛。每当他鼓琴吹笛,便会引来蟋蟀相和。
 ⑦有一年,在徽州,和几个朋友夜宿山村。月光幽幽的蓝 夜,一大片秋虫在石缝墙角、豆棵草叶间欢鸣。唧唧唧,吱吱吱,细声音的,大嗓门的,像雨,把房子、石头、台阶打湿。凌晨动身去古村,虫鸣在村头南瓜地里激越一片,震颤露水,把藤叶打湿,人身上也沾着山岚之气,似乎是被虫鸣打湿的。
 ⑧“虫鸣打湿一身”,我和朋友老何说起这句话,老何点头附和。他说前几天在河上夜钓,站在一座已废弃多年的老桥上,用一束光打向河面,耐心等鱼,却听见河两岸,黑漆漆的深处有一大片虫子叫。老何说,有虫子叫的夜晚,一个人在河流上垂钓一点也不感到单调。他在桥上一直站到子夜,回去时,身上和头发也是湿的。老何说,真是奇怪,他一直觉得自己身上的潮气,是被虫子打湿的。
 ⑨“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一千多年前,唐朝的某个秋夜,人到中年的王维,已然进入人生的秋天,他凉夜独坐,倾听天籁,堂上灯烛飘忽,屋外下着雨,想到山里成熟的野果被打落,禁不住感到落寂。从灯烛的一线光亮中,他察觉到秋夜里的草虫也躲进堂屋鸣叫了。被虫鸣所感染,那些唧唧之声,让诗人触摸到布衣上的微微湿意。
 ⑩虫鸣有着音律之美。明代袁宏道觉得,纺织娘的声音与促织相似,却比其更清越,还有一种体形比促织要小的金钟儿,声音韵调极致,宛转悠扬,如同金玉之音从中发出,平稳和缓,响亮透彻,听了心平气和,肌肤温润。
 ⑪秋虫欢鸣,是月光下的盛典,具有很强的仪式感。
 ⑫一个人的乡愁中也有虫鸣的声音。雾气升腾,这个人的神情是肃穆的,目光、额头是湿的,一地虫鸣,汹涌而来,不期而遇,打湿一身。
(2018年10月26日《光明日报》)
16.文章以“虫鸣打湿一身”为题有什么好处?(3分)

17.本文为了表现“虫鸣打湿一身”的独特感受,描述了哪些事例?请至少概括出三件。(3分)

18.任选角度赏析第⑦段画线语句。(4分)
月光幽幽的蓝夜,一大片秋虫在石缝墙角、豆棵草叶间欢鸣。唧唧唧,吱吱吱,细声音的,大嗓门的,像雨,把房子、石头、台阶打湿。

19.文章结尾有何作用?请分析。(4分)

五、名著阅读。(9分)
20. 下面关于名著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琐记》描述了作者先后去矿务铁路学堂和江南水师学堂求知的经历,并指陈两所学
堂的种种弊端,批评了洋务派办学的“乌烟瘴气”。


展开余下试题B.《格列佛游记》中大人国的农民把格列佛带到集市,强迫格列佛替他们卖东西赚钱。
C.《二十四孝图》对荒谬愚昧的封建孝道和反对文言文,提倡复古的倾向予以了尖锐的
抨击。
D.《小王子》叙述者是个飞行员,他向读者介绍了小王子以及他与小王子之间的友谊。
21.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完成题目。(7分)
(一)
小王子一边上路,一边自言自语:“这个人,一定会让其他人一—那国王呀、爱慕虚荣的人呀、酒鬼呀、忙碌的商人呀—一瞧不起。但依我看来,只有他不荒唐可笑,也许是因为他关心的不是他自己。”小王子惋惜地叹了口气。他又想:“这个人是我所遇到的所有人中唯一可以做朋友的人。”
(二)
“人嘛,”狐狸说,“人有枪,他们常常打猎,讨厌极了!不过,他们也养鸡,这是他们唯一可取之处。你是在找鸡吗?”“不是。”小王子说,“我在我朋友。驯服是什么思?”“这件事,早已给人差不多忘得一干二净了,”狐狸说,“意思就是建立一种联系。”“建立联系?”“一点不错,”狐狸说,“在我看来,你只不过是一个小男孩,跟成千上万的男孩毫无两样。我不需要你,你也不需要我。对你来说我只不过是一只狐狸,跟成千上万的狐狸毫无两样。但是,你如果驯服了我,那么我们两就彼此相互需要。对我来说,你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我在你看来,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我开始有点明白了。”小王子说,“有一朵花儿……我想,她把我驯服了......
(1)这两段文字选自《小王子》,作者是法国的 ▲ (填人名);文段(二)中“她把我驯服了”中的“她”是指 ▲ (2分)
(2)文段(-)中的“这个人”是谁?他所具有的哪些品质让小王子很敬佩?(3分)

(3)文段(二)中小王子说“我开始有点明白了”,你认为小王子明白了什么?(2分)

第三部分写作(60分)
22.作文。(60分)
文题:秋意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校名、班名和人名。

答 案
1. (11分)一曲新词酒一杯:直挂云帆济沧海:众里寻他千百度:老骥伏枥;
所谓伊人;君子好逑;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萧鼓道随春社近:落霞与孤骛齐飞;
采菊东篱下,悠然見南山。
2. (7分)(1) (3分)谧;籟; cóng (2) (2分)傲然;改变。
(3) (2分) C句,把“通过”去掉。 3. (2分) D
4. (7分) (1)(3分) ①长期玩手机造成青少年脊柱畸形: ②长期玩手机严重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③许多西方国家采取措施禁止学生使用手机。
(2) (2分)手机的危害:低头族的未来:请抬起你高贵的头颅。(以 “无题”作为标题,不给分。)
(3) (2分)示例:将手机留在校外,把求知带进校园。
手机虽小,危害不小。 沉迷手机丧志,青春年华易逝。
5: (2分)不畏严寒,坚强不屈。
6. (4分)①《山中雪后》画线句采用正面描写(直接描写)的方法(1分),描绘了一幅清晨雪后初晴,大地银装素裹、天寒地冻的景象,表现梅花 生存环境的恶劣,借以反衬梅花的形象(1分)。
2《夜雪》画线句描写积雪压竹枝的声音,从听觉角度,侧面写雪势的有增无减,雪之大(1分);显示夜的深、寂静,透露出作者谪居江州的孤寂之情(1分)。
7,(2分)逐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百姓安乐。
8.(4分)①尽力做好本分的事;②在那里:③当面指责;④不停。
9.(6分)(1)我看到他们车辙的痕迹乱了,望见他们的军旗倒下了,所以下令追击。
(2)能在公共场合批评议论我的过错,并能传到我的耳朵里的,受下等的奖赏。
(3)治国就像栽树,树根稳固不摇晃, (树)就会枝繁叶茂。
10. (6分)(1)两位君王形象的相似之处是:胸襟比较宽广(1分)①善于听取臣下的意见并迅速付诸实施(2分) :都希望有所作为(1分)。
(2) (2分)治国要以民为本,关注民生,使百姓安居乐业。
11.(2分)以食物为视角瞭望自然风物、世事人情,看似是个小切口,实则包含大学问,这才是“舌尖做事”久盛不衰的秘诀。
12(2分)①要情心选题:②表现手段要精致。
13.(4分)①举例论证 (1分)。举“哈萨克人的熏马肉马肠、四川瓦屋山的龙须笋炖乌鸡、台湾渔民的立翅旗鱼鱼生”的例子,具体论证了“依山傍水、就地取材,从食料到炊具从做法到口感,无不体现出一方水土独特的地域风味和生存哲学。”的观点(1分)②引用论证(1分),引用《论语》名句,。论述了“当吃饭不仅仅是为了果腹充饥时,餐桌上的学问就越发丰富了”的观点,使得论述具有权威性(1分)。
14. (3分) B
15. (5分)
示例:①沭阳马厂挂卤绿豆饼,把绿豆饼洗净晾干,用强火烧锅,待炸到金黄色并且两面都鼓起后主即捞出,放在另一干热的锅中,再浇上预先配制好的以糖醋为主夹杂其他香、辣、咸佐料用细山芋粉勾成的卤汁,反复搅样。金黄滚烫的豆饼,,突然被浇拌上五味俱全的冷卤,“滋滋”直响,异香扑鼻,拌匀后马上盛盘上桌,这就是久负盛名的一道美莱佳肴 一挂 卤绿豆饼,食之外软内酥,美味香脆,让人久久难忘。
②宿迁乾隆贡酥,乾隆贡酥有四绝:香、脆、酥、透。所谓香,即饼香、油香、芝麻香三者合一。特别是芝麻香,据说芝麻皮苦且湿,芝麻仁才是真香。所谓脆,即沾唇即碎,该饼需轻拿轻放,夏天放置了3-5天香脆依旧。所谓酥,就是松软,不但皮酥,内里如一。所谓透,就是玲珑剔透,外形美观。刚出炉的烧饼白生生、黄澄澄,一颗顆晶莹闪亮的芝麻仁镶嵌期间,如精美的艺术,诱人食欲,却又不忍下口。(写出本地美食名称1分,描述4分。)
16. (3分)题目运用通感手法,以触觉写听觉,极为形象新颖, 生动地写出了秋虫鸣声之多、无处不在的特点,表现了作者细腻,独特的感受(2分); 作为文章的叙事线索,使得文章一线贯穿;激发读者阅读的兴趣。(后两点写出一点得1分。)
17. (3分)①京城玩家王世襄在闷热的庄稼地里捉蟋蟀。②马融鼓琴吹笛引来蟋蟀相和。
③“我”和朋友夜宿山村,听秋虫欢鸣,有被虫鸣打湿之感。④老何夜钓,觉得被虫子打湿。
⑤王维秋夜独坐,似觉虫鸣打湿衣衫。⑥袁宏道听虫鸣。(写出三件即可。)
18. (4分)示例1:运用比喻(1分),把各种虫声
标签:人教版 九年级 上册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江苏省沭阳”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645]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