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完整试题C.《说文》:“庸,用也。”中庸即用中,指随时运用中的原则,处事恰如其分。 D.中庸就是孔子在《论语•先进》中所说的“过犹不及”。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作者认为,“中庸”观念虽然在过去曾经广泛流传,但是实际上不能起推动文化发展的作用。 B.中庸就是在两个极端之间寻求适中的方法,既不要“过”也不要“不及”,这个观念是孔子提出的。 C.所有事情都有限度,超过了这个限度,就和没有达到一样,这就是“过犹不及”。 D.在历史上,只有超越传统的限度,才可以实现巨大的飞跃。固守中道,就不可能前进。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第4小题。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 子路拱而立。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 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4. 下列各项中,对上文《论语》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论语》是语录体,记述的大都是三言两语,而上述选段不仅有时间的推移、有子路等人活动场所的变换,而且具备了一定的情节,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情节、通过有关人物的言行,表现出各自不同的人生观和政治观。 B.丈人语带讽刺的话语,说罢便“植其杖而芸”的行动,在倨傲的态度中,表现出对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不理解;另一方面,他留子路食宿,并让两个儿子与子路见面,又表现出他对孔子师徒风餐露宿周游列国的同情。 C.子路认为自己对隐者恭敬有礼,隐者便款待自己,并让儿子出来相见,这说明隐者没有废弃“长幼之节”;但他不出仕,放弃了臣子对君主应尽的责任,即君臣之义,这又是他所不能认可的。 D.在周游列国却得不到重用的背景下,孔子依然没有被丈人的人生态度所影响,对丈人“不仕无义”、逃避现实的处世态度予以批评。 5. 阅读下面两则《论语》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论语•学而》) A. 孔子非常重视道德实践,强调道德实践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养成良好的道德风尚。 B. 孔子要求学生在“爱人”的同时更要注重学习,力求有所收获、有所提高。 C. 孔子认为只要德的问题解决了,能够处理好各种社会关系了,就足够优秀,其他方面不是十分重要。 D. 孔子要求学生“亲仁”“近仁”,在“亲仁”“近仁”的过程中得到“仁者”的指导和感染,以完成学生自身的“成仁”过程。 6. 下列有关《论语》的说法中,内容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伟大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它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及其部分弟子的言行录。 B. 《论语》中“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能。孔子培养学生,就是以仁、德为纲领,以六艺为基础,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 C. 子贡认为“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其中“忠”就是“己欲立而立人”,“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与人”。 D. 楚狂接舆以凤鸟来比孔子。据说凤鸟有道则现,无道则隐。而孔子身处乱世却周游求仕,因此说“德衰”。李白诗句“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便是用到了这个典故。 7. 下列句子与例句加点字词类活用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欲洁其身 A. 不迁怒,不贰过。 B.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 C. 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D.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 8. 下列选项中全都含有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 ①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②子路问成人 ③ 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 ④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⑤士不可以不弘毅 ⑥古之学者为己 ⑦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⑧颠沛必于是 A. ①③⑤⑥ B. ②③④⑥ C. ①②④⑦ D. ②④⑥⑧ 9. 下列加点词解释全错的一项是( ) A. 夫(那个)执舆者为谁 趋(快步走)而辟之 B. 往者不可谏(劝谏) 见(介绍,引见)其二子焉 C. 异乎三子者之撰(陈述) 其言不让(谦让),是故哂之 D. 足食,足兵(军队),民信之矣 可使有勇,且知方(方向)也 10. 读后面这段文字,思考后文选项中与选文主旨最不相关的一项是( )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苏轼《书戴嵩画牛》) A.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B. 学无常师,有一业胜己者,便从学焉 C. 使言之而是,虽在褐夫刍荛,犹不可弃也 D.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 11.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的这首词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 A. 人们对事物的看法受其世界观的影响。 B. 亲身经验只是对事物现象的认识。 C.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有一个不断深化发展的过程。 D.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有一个从错误到正确的过程。 12. 某董事长的三位朋友分别在元旦节这天过七十大寿、乔迁新居、分店开业。如果你是这位董事长的秘书,下面三幅对联该如何送才最恰当?请选出正确答案( ) (甲)大启尔宇,长发其祥。 (乙)交以道接以礼,近者悦远者来。 (丙)室有芝兰春自永,人如松柏岁长新。 A.甲送乔迁新居者;乙送分店开业者;丙送七十大寿者。 B.甲送分店开业者;乙送乔迁新居者;丙送七十大寿者。 C.甲送七十大寿者;乙送分店开业者;丙送乔迁新居者。 D.甲送七十大寿者;乙送乔迁新居者;丙送分店开业者
展开余下试题13.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手机的发明者无疑是伟大的,他改变了人们通讯的最基本的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骚扰信息、流量黑洞、恶意软件、隐私威胁甚至病毒,都会让你苦恼至极。 ①很多人甚至把智能手机比作一个迷你型电脑 ②当智能手机带给你无限乐趣与便捷的同时 ③在移动的状态下依然可以让人们实现通讯自由 ④在此基础上的智能手机又让这个世界多了些变幻莫测的色彩 ⑤它的隐患黑洞会被无限放大 ⑥然而造物者总是逃不出辩证法的“魔咒” A.③⑥⑤②④① B.②④⑥③①⑤ C.②⑤①④③⑥ D.③④①⑥②⑤ 14. 诗家常借“韦曲”寓兴亡之感。读下面这首诗,从选项中选出寓有兴亡之感的一项( ) 奉陪郑驸马韦曲 【杜甫】 韦曲花无赖,家家恼煞人。绿樽须尽日,白发好禁春。 石角钩衣破,藤梢刺眼新。何时占丛竹,头戴小乌巾。 注释:韦曲:唐代长安游览胜地。杜甫作此诗时,求仕于长安而未果。禁:消瘦。 A.杜甫诗中韦曲花,至今无赖尚家家。(唐•罗隐《寄南城韦逸人》) B.当年燕子知何址,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宋•张炎《高阳台》) C.莫夸韦曲花无赖,独擅终南雨后青。(元•虞集《题南野亭》) D.花气上林春浩渺,酒香韦曲晚氤氲。(明•胡应麟《寄朱可大进士》)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8题。 孔子世家 孔子迁于蔡三岁,吴伐陈。楚救陈,军于城父。闻孔子在陈、蔡之间,楚使人聘孔子。孔子将往拜礼,陈、蔡大夫谋曰:“孔子贤者,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今者久留陈、蔡之间,诸大夫所设行皆非仲尼之意。今楚,大国也,来聘孔子。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孔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子贡色作。孔子曰:“赐,尔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曰:“然。非与①?”孔子曰:“非也。予一以贯之②”。 孔子知弟子有愠心,乃召子路而问曰:“《诗》云‘匪兕匪虎,率③彼旷野’。吾道非耶?吾何为于此?”子路曰:“意者吾未仁耶?人之不我信也。意者吾未知耶?人之不我行也。”孔子曰:“有是乎!由,譬使仁者而必信,安有伯夷、叔齐?使智者而必行,安有王子比干?” 子路出,子贡入见。孔子曰:“赐,《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耶?吾何为于此?”子贡曰:“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夫子盖少贬焉?”孔子曰:“赐,良农能稼而不能为穑④,良工能巧而不能为顺。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统而理之,而不能为容。今尔不修尔道而求为容。赐,而志不远矣!” 子贡出,颜回入见。孔子曰:“回,《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耶?吾何为于此?”颜回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孔子欣然而笑曰:“有是哉颜氏之子!使尔多财,吾为尔宰⑤。” 于是使子贡至楚。楚昭王兴师迎孔子,然后得免。 (选自《史记•孔子世家》,有删节) [注释] ①非与:难道不是吗? ②一以贯之:意思是做人坚守一个根本的原则。 ③率:行走。 ④稼:种庄稼。穑:收庄稼。 ⑤宰:家臣,总管。 15.对下列各句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楚救陈,军于城父 军:驻扎 B. 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 用事:当权 C. 君子亦有穷乎 穷:困厄 D. 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 病:痛苦 16. 下列各组加点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 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B. 赐,而志不远矣 而谁以易之? C. 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 今君乃亡赵走燕 D. 人之不我信也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17. 下列各句句式特点不同类的一项是( ) A. 予一以贯之。 B. 吾何为于此? C. 使智者而必行,安有王子比干? D. 人之不我行也。 18.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陈国、蔡国的大夫所作所为都违反孔子的心意且孔子又是贤人,因而当得知楚昭王要派人聘请孔子时,他们考虑到孔子入楚对已不利,就共同调发役徒孔子围困在野外。 B. 孔子一行被困在陈国时,粮食断绝,随从一一饿倒,生命危在旦夕,就连被孔子称为最勇敢的子路这时也沉不住气了。而孔子临危不忘义,处惊而不变,用自己的行为为他所倡导的士节写下了形象的注解。 C. 子路、子贡对孔子“为什么受困在这里”的回答,虽然角度不同,但都对孔夫子之道表示质疑,表现了二人“穷”境之中的信仰危机,所以遭到了孔子的批评。 D. 颜回认为正确的主张不被别人采纳,自己仍坚持下去,这才显出君子的修养。颜回对孔子的回答,做到审时知事而又笃信其道坚守操行,正符合孔子“一以贯之”的思想。孔子听了颜回的议论感到欣慰,并许诺使颜回拥有许多财产,自己可给他当管家。 第Ⅱ卷(共114分) 19. 翻译下面句子(10分) ①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夫子盖少贬焉? ( 4 ) ②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3 ) ⑤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3 ) 20. 名句默写(6分,每空1分。) ①《论语》中孔子论述学习与思考的辨证关系的句子是: , ②孔子教导我们在与人的交往中,应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语句是: , ③ 《论语•卫灵公》中阐述儒家对人与道的基本看法的两句是: , 21.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相应题目。(共20分) 《百家讲坛》拉开了“文化妈妈”时代 作者:老愚 “《于丹〈论语〉心得》签售一日过万册”,这个新闻近几日一直在我的脑海里盘旋,因为它不是个枯燥的阿拉伯数字。签售当日,我路过中关村图书大厦,看见好多人绕着楼排队,起先以为是商场要大优惠,他们在抢购什么东西,走近才知道,原来是为了于丹女士讲孔子的签名售书。冬天的风在他们身上肆意拍打着,蛇样的队伍却越来越宠大,从这样的人群旁边走过,心情颇为复杂。 央视《百家讲坛》火爆后,文化传承似乎找到了一条通向罗马的捷径。本来是给闲人解闷的讲坛,成了普及经典文化的圣地。一批嘴皮厉害的讲人次第登场,于此扬名立万,跻身学者兼畅销书作家的行列,名利双收。 自余秋雨开始,文化找到了他的“传教士”,“传教士”也先后找到了文化。人们买名著经典,只是为了装点门面,并不就去如饥似渴地阅读,而要等待“传教士”的出现。比如,刘心武之于《红楼梦》,易中天之于《三国演义》,孔庆东之于鲁迅著作。从普及文化的角度看,这样的现象令人欣喜。每一个讲解者都复活了一本书甚至一个领域,读者也经由他们的讲解,激起强烈的阅读经典的兴趣。在一个精神无指向的时代,他们给出了一条文化传承之路。 一大批文化“传教士”的出现,改变了中国文化传播的方式。我把讲解者称为“文化妈妈”,把这种传承方式命名为“文化妈妈”式——就是得有奶妈吃了文化之草,再挤出奶汁喂养嗷嗷待哺的文化学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