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404  2019-01-29
标签:人教版 高二 上册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04]
河北省枣强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四次(12月)月考语文试题
河北枣强中学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第四次月考
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共9分)
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为什么总是离不开诗呢?那是因为诗和我们的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我们这个民族把诗意看作自己民族文化的本质。说到底,西方人是用科学的方式来理解世界,而我们中国人则是用诗意的方式理解世界,这是我们特有的思维方式。
譬如说,苏东坡的策论《刑赏忠厚之至论》提到了一个典故:尧统治天下时,手下的法官皋陶要杀犯人,但尧反对了三次,主张不杀。主考官欧阳修特地问苏东坡这个典故的出处,苏东坡坦然回答:“何需出处!”他是根据策论的需要,自己编造出来的。还有个例子是《史记》。《史记》是司马迁写的史书,但鲁迅对它有这样的评价:“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里鲁迅非常含蓄地指出,《史记》其实不是真实的史书,它是散文、是诗。譬如“鸿门宴”,写得如此精彩,所有的细 节都栩栩如生,但鸿门宴在历史上有没有如此真切地出现过呢?其实司马迁只是非常合理地写了一段可能是真实的历史。这就是我们中国人,那么重要的一位史学家,也是用一种诗意的方式,在为我们民族留下那样一段可能存在的历史。
我们中国文化史的核心就是诗意,或者说诗意是中国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这就是为什么诗像梦一样一直缠绕着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我们民族的每个母亲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从小能够读几首诗、背几首诗,因为诗可以说是我们中华民族血脉里的东西。
纵观我们民族的文学史,应该说它也是一部诗的历史。大家可能很熟悉胡适先生关于文学史的观点,那就是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他认为中国文学是这样发展的。但你要知道,当时胡适提倡白话文,他的意思是说文学是发展的、是进化的,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完全是有理由的。为此,他需要寻找一个根据、一个史实,所以提出了关于文学史的这个观点。然而事实上,他的这个观点把中国文学史中诗的重要地位给抹杀了。诗在我们中国文学里,实际上从来都是主导文学的。唐诗不谈,宋也是以诗为主。称苏东坡为诗人他很开心,叫他词人就未必,因为词是诗之余。元明也是如此。到了清代,晚清出现了一批非常优秀的诗人,在文字狱的背景下,这批文人实际上保存了汉文化的经典,清诗用了很多的文学典故,他们把诗写得非常含蓄、非常精彩。即便是小说《红楼梦》,它之所以精彩,也是因为它的诗意。整部《红楼梦》,写了许许多多的诗,但曹雪芹是根据小说中每个人的身份在写诗,因此小说中的这些诗并不能代表曹雪芹本人的最高水准。曹雪芹真正以自己的身份写的诗,流传下来的只有两句:“白傅诗灵应喜甚,定教蛮素鬼排场。”这两句诗很明显有“诗鬼”李贺的味道,这也说明曹雪芹本人其实是一个诗人,而且是个非常好的诗人。
(摘编自陈鹏举《用诗意理解世界,是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根据鲁迅的观点,《史记》其实是散文,甚至可以说是诗,而不是真正的史书。
B.根据文章的需要可以编造一些典故,这属于用诗意的方式理解世界的一种形式。
C.史学家可以通过一种诗意的方式,即合理的想象描写一些历史的细节来完成史书。
D.诗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诗意或可称为中国文化史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


浏览完整试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以苏轼的策论《刑赏忠厚之至论》与司马迁的《史记》作为例证来证明观点。
B.文章从文化史与文学史两个角度论证用诗意理解世界是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的观点。
C.文章从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离不开诗的现实入手提出观点:诗和中华文化联系紧密。
D.文章先提出论点,然后兼用举例论证与理论论证,摆事实,讲道理,极有说服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从思维方式看,西方人理解世界偏于理性,而中国人理解世界则偏于感性。
B.《红楼梦》之所以精彩,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小说里写了许多诗,很有诗意。
C.用“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来概括中国唐以来的文学史,是值得商榷的。
D.晚清诗人在诗歌理论上已经有了自觉的选择,即诗歌要含蓄,要多用典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共15分)
假面(契诃夫)
某地社交俱乐部,出于为慈善事业募捐的目的,举办了一次假面舞会。已是午夜十二点。五个没有跳舞、不戴假面的知识分子,围坐在阅览室里一张大桌旁,看报、打盹。阅览室里十分安静。突然响起一个低沉而喑哑的声音,“看来这里更舒服!都上这儿来!快点,朋友们!”门敞开了,一个肩宽背厚的男人闯进阅览室,他穿着马车夫的号衣,一顶宽边帽上插着几根孔雀毛,脸上蒙着假面。在他身后跟进来两个戴假面的女人和一名端托盘的仆役。托盘上摆着几个酒瓶和杯子。
“都别待在这里!现在不是看报和研究政治的时候……把报纸都扔了!”“我请你安静点,”有个知识分子透过眼镜,瞧了瞧那人的假面说,“这里是阅览室,不是喝酒的地方。”
“天下怎么会有这样的聪明人,居然认为报纸比美酒还好,”插孔雀毛的男人给自己倒了一杯烈性甜酒,开口说,“照我看来,你们这些可敬的先生之所以喜欢看报,是因为你们没钱买酒喝……你别再装模作样,不如来喝一杯!”
插孔雀毛的男人稍稍挺起身子,从眼镜先生手里一把夺过报纸。“您竟敢放肆!”眼镜先生发怒了,“您不知道您在跟谁打交道,我是银行经理热斯佳科夫!……”“我啐你这个热斯佳科夫!”男人拾起报纸,把它撕成碎片。孤儿院会计别列布欣红着脸、耸着肩膀说,“我简直不明白……有个无赖闯到这里……突然说出这种混帐话来!”“什么叫无赖?”插孔雀毛的男人大喝一声,一拳头捶在桌子上,震得托盘上的杯子都跳起来。“你是跟谁说话?快点,给我统统滚蛋!”“我们马上会看到结果!”热斯佳科夫说,他激动得连镜片都冒汗了。“快去把斯皮里多内奇叫来!”斯皮里多内奇,一个身着警察制服的老头,立刻到来了。“请您离开这里!”他瞪大可怕的眼睛,耸动着染过的八字胡,声音嘶哑地说。“哎呀,吓死人了!”男人快活得哈哈大笑,“居然有这么可怕的人,你那小胡子活像猫的触须,眼睛都瞪出来了……嘿嘿嘿……” 斯皮里多内奇为了显示自己的威风,把俱乐部里所有的警察都叫了来。他坐下开始写违警记录。“写啊,写啊,”假面人用低沉喑哑的声音说,“哈哈!好吧,现在我让你们瞧瞧!一……二……三!”男人站起来,猛地摘下自己的假面,瞧着大家,快活得纵声大笑。他引起的反响的确非同小可。所有的知识分子都面面相觑,吓白了脸。斯皮里多内奇不安地清着嗓子,像个无意中做了蠢事的人。
大家认出这个捣乱分子原来是当地的百万富翁、工厂主、世袭的荣誉公民皮亚季戈洛夫,这人向来以喜欢胡闹、热心公益事业而扬名乡里,另外,正如当地通报里不止一次所载的那样,他还“满怀对教育事业的爱”。
知识分子们都哑口无言,踮起脚尖不声不响地走出阅览室。“你一定早知道他是皮亚季戈洛夫!”过了一会儿,斯皮里多内奇对着那个端酒进阅览室的仆役,声音嘶哑地斥责道:“为什么你一声不吭?我把你这个该死的畜生关起来!”“他老人家不许说,长官!” 知识分子们在俱乐部里走来走去,一个个都垂头丧气,心神不定。夜里两点钟,皮亚季戈洛夫才从阅览室里出来。他来到大厅,在乐队旁坐下,打起瞌睡……
“请问,要不要把您送回府上,或是吩咐备好马车?”别列布欣俯身凑着百万富翁的耳朵问。
“我要回……回家……你送我……回去!” 别列布欣高兴得眉飞色舞,赶紧扶起皮亚季戈洛夫。其余的知识分子立即跑过来帮忙,他们愉快地微笑着,七手八脚把这位世袭荣誉公民抬起来,小心翼翼地把他送到马车上。
送走了皮亚季戈洛夫之后,那几个知识分子便面露喜色,开始安下心来。“临走时他还向我伸出手来哩,”十分得意的热斯佳科夫说,“这么看来,万事大吉了,他不生气了……”
(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小说通过语言、神态、动作描写塑造人物,尤其是对比手法的运用,揭露了几位知识分子虚假违心、惟权惟势的面目。
B. 小说利用铺垫、伏笔、反差等手法,使情节高潮迭起、一波三折,从而体现了皮亚季戈洛夫荒唐表现背后的正义感。
C. 小说标题为“假面”,既指参加假面舞会的人们戴的面具,也包含了小说的作者对人们“内心的假面”的揭露与讽刺。
D. 斯皮里多内奇面对“真面”显露后的皮亚季戈洛夫深感不安,出门后却责骂仆役,小说以人物行为显现了讽刺的艺术性。
5.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热斯佳科夫等知识分子的前后表现及心理转变。(6分)
6.讽刺在这篇小说中几乎无处不在,请结合小说中的人物,举三例并简要分析。(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共12分)
材料一:2018年1月2日,支付宝发布2017年全民账单。数据显示,去年全国5.2亿支付宝用户移动支付占比为82%。据统计,2017年,全国超过30个城市的公交、地铁先后支持支付宝;2亿多市民通过支付宝城市服务“窗口”共办理社保、交通、民政等12大类100多种服务;4000多万户小商家利用二维码贴纸实现收银数字化。移动支付城镇市场空间广阔。县城的移动支付用户占比为19.6%,省会城市占比为19.0%,农村地区占比为17.0%。(摘编自新华网2018年1月3日报道)
材料二:2014——2020年中国移动支付用户规模及同比增长走势

材料三:所谓的条码支付,是指银行或支付机构应用条码技术,实现收款人、付款人之间货币资金转移的业务活动。
出门打车,掏出手机扫一扫车上的二维码,轻松支付车费;下馆子吃饭,手机上的二维码被收银员扫码枪扫了后,立马埋单走人……扫码支付手段,已经飞入寻常百姓家。


展开余下试题近年来条码支付业务快速发展,在小额、便民支付领域显现出门槛低、使用便捷的优势,市场份额持续增长,成为移动支付发展的重要体现形式。同时,条码支付的技术实现方式和业务风险相对传统银行卡支付具有其特殊性,部分市场机构在业务开展中也存在扰乱公平竞争秩序、支付风险防范不到位等问题。
为鼓励并规范金融创新,促进条码支付健康可持续发展,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印发了《条码支付业务规范(试行)》,并配套印发《条码支付安全技术规范(试行)》《条码支付受理终端技术规范(试行)》,自2018年4月1日起实施。(摘编自新浪网2017年12月28日报道)
材料四:据介绍,我们进行扫码支付时,手机或者商户的收银机每次生成的条码都是不同的,对于这种动态条码支付,人民银行规定,采用两种有效方式进行验证,其中包括数字证书或电子签名的,可以自主约定每天的累计交易限额;采用两种有效方式进行验证,但其中不包括数字证书或电子签名的,同一个客户单日累计交易金额不应超过5000元;采用一种有效方式进行验证的;同一个客户单日累计交易金额不应超过1000元。
而对静态条码支付,也就是我们常见的商户贴在墙上或者打印好的二维码支付,无论采取什么交易验证方式,同一个客户单日累计交易金额都不能超过500元。若个人客户需更多条码支付额度,可采用包括数字证书或电子签名的方式对交易进行验证。
在不少移动支付用户看来,国家出台针对二维码支付的相关管理规范,在对日常使用影响降到最低的情况下大大提升了移动支付的安全性,无疑是一件从用户角度出发的“大好事”。
(摘编自《南方日报》2018年1月4日报道)
7.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据材料一可知,移动支付在大众中应用广泛,市民坐在家中也能享受多种便利服务。
B. 条码支付在促进移动支付普及发展的同时,也存在部分市场机构扰乱公平秩序、支付风险防范不到位的问题。
C. 据材料二可知,从移动支付用户同比增长走势来看,2020年将是2015年的两倍多。
D. 国家出台针对二维码支付的相关管理规范,让移动支付变得绝对安全。
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近年来,移动支付的方式已悄然涉及城乡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移动支付与以往新事物的发展局面一样,在我国表现出了一定程度的城乡差异。
B. 根据材料二图表中移动支付用户规模及同比增长走势可知,随着移动支付的逐渐普及和应用场景拓展,预计移动支付交易增长率将持续稳定增长。
C. 新要求实施后,如果在饭店里吃了顿600元的大餐,消费者只能让收银员扫消费者手机上生成的动态条码。
D. 央行《条码支付业务规范》对扫码支付进行限额管理,采用静态条码支付时,同一个客户单日累计交易金额都不能超过500元。
9. 根据上述材料,联系现实,请概括说明移动支付带来的便利。(6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共19分)
乔执中,字希圣,高邮人。入太学,补《五经》讲书,五年不谒告。王安石为群牧判官,见而器之,命子弟与之游。擢进士,调须城主簿。时河役大兴,部役者不得人。一夕,噪而溃,因致大狱。执中往代,终帖然。富民赂吏,将创桥所居以罔市利,执中疏其害,使者入吏言使成之,执中曰:“官可去,桥不可创也。”卒不能夺。
王安石为政,引执中编修《熙宁条例》。章惇讨五溪,檄执中取大田、离子二峒。峒路险绝,期迫,执中但走一校谕其酋,即相率归命。录功当迁秩,辞以及父母。
就徙转运判官,召为司农丞、提点开封县镇。诸县牧地,民耕岁久,议者将取之,当夷丘墓,伐桑柘,万家相聚而泣。执中请于朝,神宗诏复予民。改提点京西北路刑狱。时河决广武埽危甚相聚莫敢登执中不顾立其上众随之如蚁附不日埽成。
元祐初,为吏部郎中,请选人由县令、录事参军致仕者,升朝籍,得封其亲。兼徐王府侍讲、翊善,迁起居舍人、起居郎,权给事中。有司以天下谳狱失出入[注]者同坐,执中驳之曰:“先王重入而轻出,恤刑之至也。今一旦均之,恐自是法吏不复肯与生比,非好生洽民之意也。”进中书舍人。邢恕遇赦甄复,执中言:“恕深结蔡确,鼓唱扇摇,今复其官,惧疑中外。”迁刑部侍郎。
绍圣初,以宝文阁待制知郓州。执中宽厚有仁心,屡典刑狱,雪活以百数。明年,谈笑而逝,年六十三。
论曰:宋之人才,自祖宗涵养,至于中叶,盛矣。乔执中始终不渝厥守,岂易得哉。
(选自《宋史》,有删改)
【注】出入,指出入人罪。所谓“出罪”是指把有罪判为无罪或把重罪判为轻罪,所谓“入罪”指把无罪判为有罪或把轻罪判为重罪。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时河决广/武埽危甚/相聚莫敢登/执中不顾/立其上众随之/如蚁附/不日埽成。
B. 时河决广武/埽危甚/相聚莫敢登/执中不顾/立其上/众随之如蚁附/不日埽成。
C. 时河决广武/埽危甚/相聚莫敢登/执中不顾/立其上众随之/如蚁附/不日埽成。
D. 时河决广/武埽危甚/相聚莫敢登/执中不顾/立其上/众随之如蚁附/不日埽成。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太学,文中指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太学之名始于西周。汉代始设于京师。
B. 致仕,致是“获得”的意思,仕意为“官职”,致仕指获得官职的意思。
C. 有司,泛指朝廷的各级官吏。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
D. 刑部,古代官署名,六部之一,掌管刑法、狱讼等职事,部长为刑部尚书。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乔执中工作勤奋,善于治理。他任《五经》讲书时,五年没请假;王安石很器重他,让自己的子弟和乔执中交往。有人不胜任官职,导致劳工混乱,他前去治理,稳定了局面。
B. 有人不胜任官职,导致劳工混乱,乔执中前去治理,稳定了局面。黄河决口,他不顾危险登上堤坝,给众人做榜样。
C. 乔执中嫉恶如仇,为人刚正。有富人贿赂官员,想借造桥取利,他不怕丢官,坚决反对;他极力主张恢复邢恕的官职,否则会引起疑心。
D. 乔执中为民请利,恪尽职守。有人提议收回各县牧地,他上奏朝廷请求还给百姓;乔执中反对滥刑,宽厚为怀。他认为不应把“出罪”“入罪”同等对待。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题5分,共10分)
(1)今一旦均之,恐自是法吏不复肯与生比,非好生洽民之意也。
(2)执中宽厚有仁心,屡典刑狱,雪活以百数。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共9分)
途中见杏花(吴融①)
一枝红艳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
林空色暝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更忆帝乡②千万树,澹烟笼日暗神州。
(注)①吴融,晚唐后期诗人。写作此诗时,诗人已离开朝廷,漂泊在外。②帝乡,皇帝住的地方,此指都城长安。长安多杏树。
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诗人在漂泊途中偶见一枝杏花,这触动了他满怀的复杂心绪,让他写下这首笔法委婉细腻,情感动人的诗歌。
B. “一枝红艳出墙头”,与宋人叶绍翁《游园不值》中的名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表达的情感相同,都表达了诗人对春回大地的无比欣喜和激动。
C. 颈联写天色已晚,寂静的树林中黄鹂鸟最先归来,春色尚早,杏花在陡峭的春寒中独自绽放,却没有蜂飞蝶舞。


展开余下试题D. 尾联虚写,诗人从眼前的鲜花联想到往年在京城长安看到的千万树杏花,浮现于诗人脑海中的这幅长安杏花图,实际上代表着他深心忆念的长安生活。
15.这首诗流露出诗人的哪些情感?请结合相关诗句简要分析。(6分)
16.名句默写:
(1)追忆往事,是陆游诗歌中常有的内容,如《书愤》一诗中“_________ ,________。”一联,就是对抗金历史的回忆。
(2)《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揭示全文主旨的两句是 , ?
(3) 《登岳阳楼》一诗中,形象刻画洞庭湖水势浩大、无边无际的诗句是“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共9分)
深受中国人崇拜的德国制造其实一开始并没有那么完美,130多年前,当时的世界市场还被英国、法国、美国等强国主导,刚刚建国的德国还太过弱小,因此“不择手段”想从中分一杯羹。
1886年1月20日,英国调查员发现德国索林根城有上百家“山寨”作坊,大肆仿造英国刀具,并在刀具上打上“谢菲尔德制造”的质量检查印章,他们______,先将货品运往英国,再从英国出口到世界各地。丑闻曝光后,英国企业家愤怒地发起了抵制德国产品的行动,并规定英国本土和殖民地市场从德国进口的产品都需注明“德国制造”,以此将英国产品与德国产品区分开来。“德国制造”由此成为一个法律新词。
在抗议和“白眼”中,很多索林根城的企业倒下了。德国人没有抗议,没有辩解,而是开始彻底反省:( )他们不再盲目扩大生产,而开始______,专注于生产高质量、经久耐用的产品。后来德国通过增加工资、缩短工作时间、改变工作环境等方法促使工人______,在这场质量斗争中,德国的工匠精神开始萌芽并迅速成长。
从保质到保量德国用了130年,而130年对于一个国家的工业历史来说,只是很小的一段时间而已。一旦意识到了,下决心去改变,痛苦的顽疾其实并非那么可怕,而这样一个历经磨砺后锻造而成的德国制造, _______!
17.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发起了抵制德国产品的运动,并规定英国本土和殖民地市场从德国进口的产品都须注明“德国制造”,以此将德国产品与英国产品区分开来。
B. 发起了抵制德国产品的行动,并规定英国本土和殖民地市场从德国进口的产品都须注明“德国制造”,以此将英国产品与德国产品区分开来。
C. 发起了抵制德国产品的运动,并规定英国本土和殖民地市场从德国进口的产品都需注明“德国制造,以此将英国产品与德国产品区分开来。
D. 发起了抵制德国产品的行动,并规定英国本土和殖民地市场从德国进口的产品都需注明“德国制造”,以此将德国产品与英国产品区分开来。
18.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不是廉价产品,不是低价格,而是好质量才能占领全球市场!
B. 占领全球市场靠的不是低价格,不是廉价产品,而是高质量!
C. 占领全球市场靠的是好质量,不是廉价产品,不是低价格!
D. 占领全球市场靠的不是廉价产品,不是低价格,而是高质量!
19.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偷天换日 宵衣旰食 精益求精 名副其实
B.偷天换日 卧薪尝胆 精雕细琢 实至名归
C. 掩人耳目 卧薪尝胆 精益求精 实至名归
D. 掩人耳目 宵衣旰食 精雕细琢 名副其实
20.下面是一则通知,在格式和内容方面有五处错误,请找出并修改。(共5分)
各位来宾、各位校友:
您好!
今天是敝校建校50周年的大喜日子,感谢大家能在百忙之中莅临参加。为了保障校庆活动的顺利进行,各位务必先到接待处签名,然后领取纪念册。10点钟到礼堂参加庆祝大会。欢迎您会后参观校园。
X月X日
XX中学教务处
21.下面是疫苗从研发到投入市场的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个字。(共6分)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突然就不想睁眼了,觉得一切都随意了,我也就这样了。——“佛系青年”语录
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高二年级第四次月考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1.A 解析:A项,不合文意,“不是真正的史书”错,原文说的是“鲁迅非常含蓄地指出,《史记》其实不是真实的史书,它是散文、是诗。”
2.C 解析:C项,文章是从诗与中华文化的关系入手提出观点:用诗意理解世界是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这才是这篇文章的论点。
3.D 解析:“自觉选择”错,晚清诗人的含蓄诗风与文字狱的政治背景有关,并非自觉的选择。
4.B
5.表现:①斥责闯入者,亮出自己的身份并叫人驱赶闯入者;②得知来人真实身份后垂头丧气,心神不定;③醉酒者要回家时又恭敬热情地将其送走。(每条1分)
心理的转变:①因来者打破宁静、破坏规矩、粗鲁无礼而愤怒;②知道来者身份后,不安、恐惧;③因感觉危机终于化解而如释重负、安心。(每条1分)
6.(1)名扬乡里、屡受当地通报赞扬的荣誉公民,却粗鲁无礼地闯入宁静的阅览室,粗鲁对待他人,讽刺了名不符实、趋炎附势的舆论传媒;
(2)知识分子们前倨后恭,反差极大,讽刺了他们的惟权惟势、虚假违心;
(3)斯皮里多内奇由威风到灰溜溜出门,却对侍从大发脾气,讽刺了他的外强中干、见风使舵。
(每条2分)
【解析】
4.题中B项,“小说利用铺垫、伏笔、反差等手法”“体现了皮亚季 戈洛夫荒唐表现背后的正义感”错误,小说没有伏笔,也不是为了体现皮亚季戈洛夫荒唐表现背后的正义感。皮亚季戈洛夫的荒唐表现是醉酒后的放纵,并无深意。故选B。
5.此题答题时注意抓住题干中的要求“热斯佳科夫等知识分子的前后表现”,要明确“前后”指“皮亚季戈洛夫”身份的前后,由此可找到文中描写的句子分析概括,重点抓住文中对热斯佳科夫等知识分子描写的句子“这里是阅览室,不是喝酒的地方。”“‘您竟敢放肆!’眼镜先生发怒了”“我简直不明白……有个无赖闯到这里……突然说出这种混帐话来!” “快去把斯皮里多内奇叫来!”“知识分子们都哑口无言,踮起脚尖不声不响地走出阅览室”“知识分子们在俱乐部里走来走去,一个个都垂头丧气,心神不定”“别列布欣高兴得眉飞色舞,赶紧扶起皮亚季戈洛夫。其余的知识分子立即跑过来帮忙,他们愉快地微笑着,七手八脚把这位世袭荣誉公民抬起来,小心翼翼地把他送到马 车上”“这么看来,万事大吉了,他不生气了……”分析前后的表现,分析心理时注意抓住文中表现心理和情感的词语如“发怒”“垂头丧气,心神不定”“眉飞色舞”“愉快”“小心翼翼”等重点词语。
6.此题答题时注意分析题干中的要求“请结合小说中的人物”,由此从人物的角度切入,文中的主要人物无外乎是“知识分子”“皮亚季戈洛夫”“斯皮里多内奇”然后根据文中这些人物给读者的反差分析讽刺效果即可,如“知识分子”“斯皮里多内奇”前后举动的反差;“皮亚季戈洛夫”身份和行为的反差等。
7. A 8. B
9. ①应用门槛低,支付方便,随时随处可以办理
标签:人教版 高二 上册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河北省枣强”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04]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