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阅读:485  2019-02-20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85]
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语言运用题专题训练
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语言运用题专题训练
1.下列各句中所引用的诗文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A. 中年人或老年人见了青年,觉得不胜其健羡之至,而青年人却似乎不能充分了解青春之乐。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B. 我向来过惯“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的日子,一切日常生活的经过都记不住时日。
C. 你对孩子一般儿爱,不问男的女的,大的小的,也不想到什么“养儿防老,积谷防饥”,只拼命地爱去。
D. 人一离开乡土,就成了失根的兰花,但乡土的梦,却永远追随着他们。“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这根线的长度,足够绕地球三匝,随卫星上天。
2.下列诗歌所写的季节都是秋天的一组是
①归来得问茱萸女,今日登高醉几人。
②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③东风一夜折梅枝,舞蝶游蜂都不知。
④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3.桃花常在诗歌中象征着美好生活,如果想送一幅书法作品给在家颐养天年的老人,下列诗歌适宜作为书写内容的一项是
A. 采菱渡头风急,策杖林西日斜。杏树坛边渔父,桃花源里人家。
B. 百叶双桃晚更红,窥窗映竹见玲珑。应知侍史归天上,故伴仙郎宿禁中。
C.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D. 桃花浅深处,似匀深浅妆。春风助肠断,吹落白衣裳。
4.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 )
A. “风物长宜放眼量”,祖国山水秀美壮丽,可以陶冶性情,愉悦身心,我们在闲暇之余可以多去各地走一走,亲近当地的自然风光,了解当地的民风民俗。
B.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对党员干部来说,走好为官从政的第一步很重要,但守住初心,自始至终坚守住党员干部清正廉洁的底线,则更为重要。
C.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变革是发展的永恒推动力,无论是个人还是民族、国家,都要努力冲破思想的藩篱,勇于创新,力争一流。
D.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他通过自身的实际行动,以高尚师德、人格魅力和学识风范教育感染着他的学生,感动着无数人,也因此获得了无数赞誉。
5.下列选项中的诗句,填入《春怨》一诗划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
,梨花满地不开门。
A. 今夜偏知春意暖
B. 寂寞空庭春欲晚
C. 火透波穿不计春
D. 不愁日暮还家错
6.下面是一位古诗词爱好者在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后所作的一首七律,请运用律诗相关知识,将所给四句诗填写在横线上,使之成为一首完整的七律诗。下列排序正确的一项是(3分)( )
每逢佳节更情衷, 。
, 。
,政出和谐方大同。
香茗品来夸未尽,家山习习又清风。
①快意常如秋月满 ②心多自信得宽广 ③寒霜不减一旗红 ④小字云笺记岁丰
A.①③④② B.④②①③ C.③②④① D.④①③②
7.下列古代诗句与文段蕴含的意境情感最不符合的是
美国旧金山的中国城中,常见这样一脸沧桑的面孔,操着夹杂粤语或闽南话的英语,却是华人的容颜。他们来到这里,为的不过是买中国人爱吃的蔬菜,或者到餐馆吃一顿中餐。其实胃口比乡音,比容颜,还要难以更改。无论走到哪里,味蕾连接的胃口,永远牵动着人心深处最动人最温暖也最牢固的那一点。
A. 独在导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浏览完整试题B.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C.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D.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8.某同学家里添了个书房,他向朋友征集书房名,要求能体现其发愤读书的意愿。下列书房名不符合要求的是
A. 十驾斋 B. 知不足斋 C. 尔雅斋 D. 映雪斋
9.下列诗句都是就菊花特点展开的吟咏,其中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味浓。
B. 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
C. 零落黄金蕊,虽枯不改香。
D.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10.下列熟语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 )
A. 条条大路通罗马
B. 巾幗不让须眉
C. 当家才知柴米贵
D. 初生牛犊不怕虎
11.句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
A.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B.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C. 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D.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12.下列句子,修辞格不相同的一项是
A. 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
B. 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
C. 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D. 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
13.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
A. 人群中这些面孔幽灵般闪现/湿漉漉黑色枝条上的朵朵花瓣(庞德《地铁口》)
B. 列车轧在中国的肋骨上/一节接着一节的社会问题(辛笛《风景》)
C. 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郑愁予《错误》))
D. 它弯曲的身体/留下了风的形状(曾卓《悬崖边的树》)
14.下列诗句与琴、棋、书、画四种技艺对应恰当的一项是
①世人尽学兰亭面,欲换凡骨无金丹。
②丹青忽借便,移向帝乡飞。
③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④鸡鸭乌鹭玉楸枰,君臣黑白竞输赢。
A. ①书  ②画  ③琴  ④棋
B. ①画  ②琴  ③棋  ④书
C. ①画  ②书  ③琴  ④棋
D. ①书  ②琴  ③棋  ④画
15.下列熟语中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
A. 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B. 不为五斗米折腰
C. 吃一堑,长一智 D. 初生牛犊不怕虎
16.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
A.“抱歉,打扰您了!我想跟您垂询一下如何解压,尽快消除心理阴影的问题。”——记者小王采访心理学家张教授。
B.银行营业厅服务员对张小明说:“你想干什么?”——张小明来到银行营业厅,正选择要到哪个窗口办业务。
C.“不要两句话说不到一块,就动刀动枪的。”——中国政府发言人在新闻发布会上针对解决地区间矛盾问题时表达自己的意见。
D.“好吧,既然诸位如此客气,那么这件事就由老朽做主了!”——某大学工会讨论高龄退休干部活动方案时,75岁高龄的前院长刘伟说。
17.对联题:
(1)将下列短语组成一副七字对联:
芝兰绕阶 桃李满园 春绣锦 座凝香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是以《中外传记作品选读》中的传主鲁迅为对象拟写的上联,请从所给的其他传主中选择一位,把他的名字写在横线上,然后根据人物的经历及作品对出下联。
备选人物: 鲁迅 杜甫 毛泽东 沈从文 贝多芬 达尔文 马克思
对象:鲁迅
上联:几度彷徨,求索国家命运
对象: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下面一则文稿在表达上有五处不妥当,请说明如何修改。
通知
各位家长:
春光明媚,惠风和畅。兹定于2018年3月30日在我校报告厅召开高三年级家长会。我们将传达今年高考改革的形势,通报第二次模拟考试情况,与大家磋商高考冲刺复习事宜。请务必准时到会。
2018年3月25日
中学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 在欢迎张笃行重回母校的晚会上,主持人发言:“这套丛书,收录了多位大师的作品,张先生的作品忝列其首。”
B. 父亲季尧是著名学者,儿子季舜也新晋教授,朋友真诚赞美季氏父子说:“季氏伯仲,一门双杰,虎父无犬子!”
C. 为恭贺张老师乔迁新居,我送上画作,对张老师说:“学生水平有限,画艺不精,敬奉涂鸦之作,权当补壁。”
D. 小李大学毕业求职,在自荐信中写道:“虽然我只有本科学历,但能力不逊于研究生,请领导任人唯贤.唯才是用。”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字。
臭氧是个亦正亦邪的角色,是正还是邪,①_____:在距地面10-50千米的高空,臭氧是地球的卫士,能吸收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到了距地面100米左右的近地面层,②______,引发头痛、胸闷甚至肺气肿等症状。除了对人体健康的伤害,臭氧污染③_______。臭氧浓度达到50ppb时,全国冬小麦就会减产413.2万吨;而英国每年因为臭氧污染造成的材料损失高达3.45亿英镑。
21.下面是2017年5月在北京举办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简称BRF)的标志,请写出构图要素(不含“BRF”),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字。

22.请参考材料一的推断方式,合理反驳对方的观点。
材料一:李贺考进士,反对者说:他父亲名字中的“晋”与进士的“进”谐音,按照避讳的原则,他不能考进士。韩愈及驳说:如果这样的话,那么父亲叫“仁”,儿子就不能做人了吗?
材料二:有人说,好的作品永远是少数人的专利品,作品的水平越高,看懂的人必定就越少
鲁迅及驳说:如果这样的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小张同学表示对语文学习缺乏兴趣,他说:我的梦想是像爱因斯坦一样,写出一部伟大的科学著作。语文老师反驳说:如果这样的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 在聚会上,余老师感慨万千:“这些年最让我感到欣慰的是,我的高足们都学有所成。”
B. 施老先生台鉴:值此先生荣获2017年生命科学大奖之际,谨致此函,以示诚挚祝贺。
C. 西安咸阳机场传来广播声:“由于下雪,部分航班因此延误,滞留旅客可望明日返回。”
D. 高三快毕业了,你送给我的这张照片,我一定惠存,十年之后再来看看你有多大变化。
24.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展开余下试题A. 每到春天,这里的桃花就会盛开,满山的花朵伴着芬芳,令人神往。到时你们来,我一定奉陪。
B. 在全体师生大会上,他大谈特谈白己的丰功伟绩,这种自吹自擂的报告恐怕没有人会洗耳恭听。
C. 我台联合知名制作公司精心制作的年度大戏将于近日隆重上映,请各位观众朋友们殷切期待。
D. 王太太的客厅里总是高朋满座。我是稀客,但是她对我并不因不熟悉而疏远,总让我如沐春风。
2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8个字。
头发的颜色由两种类型的黑色素决定,分别为真黑素和褐黑素。通常,真黑素多头发就呈黑色或棕色;褐黑素越多头发颜色越浅,呈红色或黄色。①_______,是不同的人拥有不同发色的原因。即使在同个人身上,不同的毛囊也可能生出不同颜色的头发。头发变灰变白是因为真黑素细胞受损,人尽皆知的影响真黑素细胞的因素是年龄。随着年年龄增长,②________,这被称为毛发褪色。每个人都会经历白头,但大多数人发生在40岁或50岁之后,这受到遗传学、性别和基因的影响。话虽如此,③_______,这就是“少白头”,亚洲人25岁之前出现白发就可以被称为少白头。
26.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 今天是你们喜结良缘的日子,我代表我家人祝贺你们的弄瓦之喜,祝你俩幸福美满,水寿偕老!
B. 王老师,身体好点了么?班级的事情也不用您太留恋,您的课由别的老师代上了,同学们都很听话,都等着您早日回到我们身边。
C. 惊悉令堂仙逝,无比震惊悲痛!析祷安息,敬请节衰顺变!
D. 尽管只是绵薄之力,但他费了很大的动,我们应该感谢。
27.下面这段文字的结论是从哪些方面推导出来的?请简要概括,不超过30个字。
中国古人将思维放飞到广阔的大自然,俯察大地,叩问时序,精心探索,发现了时令节气规律。秦汉时期,已经形成完整的二十四节气概念,为我国大部分地区农业生产提供可靠的气象变化依据。二十四节气的名称,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等,这些名称典雅、优美,让人想到丰富多彩的大自然。人们依照节气安排自己的生活起居,涵养“春来拿桃花酿酒,夏日烹露水花露,入秋煮枯叶晚茶,冬日烧梅雪烈酒”的返朴归真生活。因此,蘊含丰厚的二十四节气,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化之美。
28.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 不超过15个字。
传统的抗生素一直摆脱不了细菌抗性的困扰,是否可以换一种思路呢?最近科学家研究发明了一种小分子药物,①________,但却能够选择性地将病菌体内的MAR基因关闭。这个基因负责指挥细菌合成毒素,②______,细菌虽然活着,③_____。在不杀死细菌的情况下把病治好,这种看似“治标不治本”的治疗方法反而有可能是最有效的。
29.依次填入下面语段的诗句,最恰当的一组是
宋代诗人杨万里甚喜吃梅花,他一生写了两百多首咏梅的诗作,其中不乏其饕食梅花的心得。“ , 。”他不仅用梅花熬粥,还爱生吃梅花,或用蜜渍,“ , ”。或用糖拌,“予取糖霜,笔以梅花食之,其香味如蜜渍青梅,小苦而甘”。“ , 。”
①瓮澄雪水酿春寒,蜜点梅花带露餐
②赣江压糖白于玉,好伴梅花聊当肉
③晚蕊收将熬粥吃,落英仍好当香烧
A. ①②③ B. ③①② C. ①③② D. ③②①
30.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这款山水盆景构思精巧,意境深远,放在您的家里定会让贵府增色不少。
B. 接到你的请帖,欣闻贵书店开张,我一定于百忙之中拨冗光临,去捧场。
C. 拙作终于出版,感谢大家的鼓励和支持,请大家拋砖引玉,不吝赐教。
D. 先生80大寿,作为先生的高徒,我对远道而来的朋友表示欢迎和感谢。
31.根据要求,回答下面的问题。
生活中的现象常常隐含着某种假设,在各类文学作品或论述类文章中也常常含有某种隐含的假设。正是这些隐含的假设,才使得所说的观点成立。请写出下面两句话成立所隐含的假设。
例:蓬生麻中,不扶自直。 蓬草生长在麻地里,麻是笔直生长的,蓬草不须扶持就会长得挺直。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穷山恶水出刁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下列有关贺词、对联和诗句的使用,全都得体的一项是
①杏林之光(赞教师)
②敬颂钧安(祝平辈)
③跬步启风雷一筹大展登云志,雄风惊日月十载自能弄海潮(贺升学)
④雪案联吟诗有味,冬窗伴读笔生香(贺冬季结婚)
⑤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自勉辞)
⑥一联佳句随流水,百合香车动画桥(贺友情)
A. ①④⑥ B. ①③⑤ C. ②④⑥ D. ③④⑤
33.请分析例句蕴含的逻辑关系,选出与例句逻辑关系一致的选项,并阐明理由。
例如: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惜时:奋斗)
A.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清醒:智慧)
B.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自信:豁达)
C.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自我:认真)
D.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谦虚:谨慎)
与例句逻辑关系一致的选项为: 。
理由如下: 。
34.模仿示例,根据以下汉字的字形推断成语,并说明理由。
示例:扰(半推半就,理由:“推”字的一半加“就”字的一半组成“扰”字)
炭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闹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泵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下面是一封邀请函的主要内容,画横线的四个句子表达得简明得体的一项是( )
邀请函
尊敬的XXX教授:
为进一步促进我市教育改革和发展,交流研究成果,兹定于2018年3月4日在本院学术交流中心会议室举办XX市第九届教育发展与研究理论报告会。①诚挚地邀请您出席会议并发表您的一得之见。②如有其他如住宿、行程方面的问题,您可于2月10日前垂询我院。③请您务必拨冗出席,不胜感谢!
④特此邀请,恭候您的尊驾光临!
XX市教科院
2018年1月10日

试卷答案
1.B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语言得体的题目,语言得体主要有文体得体和语体得体,文体得体注意一般应用的格式的规定,语体得体注意说话者的身份,对象的身份,重点注意谦敬词语的运用。此题考核诗句的引用是否得体,题中B项,“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反应一种惆怅之情,而句子反应的是一种闲适之情。
2.B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诗歌所写的季节都是秋天的一组是”,这是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辨析。首先明确秋天这一季节的特征性景物或景象,节日以及人们的活动。“归来得问茱萸女,今日登高醉几人”,由“茱萸”和“登高”可知,这两句诗中涉及的节日是重阳节,应为重阳节有佩茱萸和登高的习俗,在九月九日重阳节时爬山登高,臂上佩带插着茱萸的布袋(古时称“茱萸囊”)。而重阳节在秋天,故应为秋季。“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意思是“秋水胜涨,几乎与岸平,水天含混迷茫与天空浑然一体”,“八月”指的是阴历的八月,属于秋季,且属于“仲秋”。故选B项。“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意思是“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这是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故属于夏季。“东风一夜折梅枝,舞蝶游蜂都不知”,“东风”即“春风”,故属于春季。


展开余下试题3.A
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诗歌适宜作为书写内容的一项是”。本题考查分析诗句的正确使用。这道题考的是送一幅书法作品给在家颐养天年的老人,诗句中的桃花常在诗歌中象征着美好生活。分析诗句:A项,“桃花源里人家”,写出了美如桃源的幸福生活,适合题干要求。B项,“百叶双桃晚更红”中的“桃花”指美丽女子。不合适。C项,“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句中用桃花潭水的深衬托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不合适。D项,“桃花浅深处,似匀深浅妆”虽写桃花的美,但由桃花引发春愁。情感不合适。后三项都不合适。故本题选A项。
4.A

5.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赏析古诗词格律等文学常识的能力。B项,怨字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先排除A和D,再根据绝句押韵(第三句末尾字不押韵)和平仄知识很容易选B。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6.D
7.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解读诗句和文段蕴含的意境。B项“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意思是“青年时离乡老年才归还,口音未变却已鬓发疏落容颜衰老”,诗句中乡音未改。但材料中的语境是远离故国,乡音已改。
8.C
试题分析:A含“驽马十驾,功在不舍”的意思;B取“学然后知不足”的意思;C含“文章尔雅,训辞深厚”的意思;D取孙康“映雪”苦读的意思。所以选C,C强调文章的特点,没有体现其发愤读书的意愿。
9.C

10.D
试题分析:D项“初生牛犊不怕虎”运用的比喻的修辞手法,比喻经验较少、情感较少或没有主观的生物在做事情的时候没有顾虑,敢作为。其他三项都使用了借代的手法。A项,用“罗马”代指目标;B项,用“巾帼”“须眉”分别代指女子和男子;C项,用“柴米”代指所有家庭生活消耗。
点睛:本题考查正确运用常用修辞方法的能力,解答时应仔细审题,明确题干要求,然后分别阅读选项,确定每一个选项使用了哪一种修辞手法,再综合比对,找出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选项,得到答案。解答这类题目,要求考生熟练掌握常用的各种修辞手法,了解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和表达效果,只有这样,答题时才能运用自如。
11.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修辞手法中的比喻修辞。选项中C项“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中“”借代美女,运用的是接待手法。
点睛:借代和借喻都用一事一物代替另一事物,形式上相似,容易相混,但它们是有区别的。
相同处:借代与借喻都有所代,借代是用借体代本体,借喻是用喻体代本体,本体都不出现。
不同处:
1、借代的借体是客观实际中的事物,这个事物与本体有关联构成借代的基础是借体和本体的相关性,它们中间没有比喻关系,重点在指称。借喻中的喻体与客观现实无关联,构成借喻的基础是本体和喻体的相似性,它是借中有喻,重点在喻。
2、借代不能改为明喻或暗喻,借喻则可以改为明喻和暗喻。用构成明喻的办法就可以鉴别借代和借喻。把本体找出来,如果能加象构成明喻的,是借喻;反之就是借代。
3.、修辞效果不同。借喻重在形象美感,借代则靠相关联想来揭示事物的特征,以达到渲染气氛,将情感与形象融为一体的目的。
12.C
试题分析:C项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死”比作“节日”,表达了作者对死的感悟。ABD三项都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其中A项,“雨燕便出来高歌”是把雨燕当作人来写;B项,“镇静地站在那儿”赋予了古柏以人的感情,运用了拟人的手法;D项,“摇头晃脑捋着触须”“想透”都是把蚂蚁当作人来写,属于拟人手法。
13.D
试题分析:A把“人群中这些面孔”比作“幽灵”,把“美丽的面孔”比作“黑色枝条上的朵朵花瓣”。B把“铁轨”比作“中国的肋骨”;C把“心”比作“窗扉”。D 无比喻手法。
14.A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诗句与琴、棋、书、画四种技艺对应恰当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和辨析能力。①“世人尽学兰亭面,欲换凡骨无金丹”,诗句中的“兰亭”指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借指书法;②“丹青忽借便,移向帝乡飞”,诗句中的“丹青”指红色和青色的颜料,因为我国古代绘画常用朱红色和青色两种颜色,丹青成为绘画艺术的代称,借指绘画。③“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传闻汉代司马相如得“绿绮”,如获珍宝,司马相如精湛的琴艺配上“绿绮”绝妙的音色,使“绿绮”琴名噪一时。后来,“绿绮”就成了古琴的别称。是古琴的别称,后人以此代指琴。④“鸡鸭乌鹭玉楸枰,君臣黑白竞输赢”,诗句中的“黑白”指围棋。
15.B

16.D
A.“垂询”多用于尊称长辈、上级对自己行动的询问,不合语境。B.不符合说话者的身份及所处的场合,可改为:“我能帮助您吗,先生?”C.语体色彩不得体,不适合用于新闻发布会这种正式场合。D.“老朽”是谦辞,符合语境。
17. (1).上联:桃李满园春绣锦 (2). 下联:芝兰绕阶座凝香 (3). 毛泽东 (4). 一朝定向,劈波斩浪前行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联的仿写能力。根据对联的要求来写即可:字数相等,断句一致,词性相对,平仄相合,音调和谐,内容相关,上下衔接。第一题比较简单,首先把所给的几个词语分类,在根据对联的平仄要求确定上下联。“芝兰绕阶”与“座凝香”,“桃李满园”与“春绣锦”搭配,根据仄起平收,最后确定为:上联:桃李满园春绣锦,下联:芝兰绕阶座凝香。
第二题是要求根据所给上联仿写下联,首先确定写作对象,然后根据对联上下联词性相同的要求仿写即可。注意所写内容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和事迹。要研究所给句子内容上的特点,研究句中对应的词语。抓住例句中关键性词语,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此题就是以人物的作品内容、性格特征、称号、性格特征等体现传主生平特点为内容进行仿写。
点睛:对联最重要的特点就是上下两句相对偶,对偶主要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实现:
一是字数相等。这是对联的基本特点。
二是句式相问。它首先要同类相当。上下联对应的词,要做到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其次,上下联的结构要相应,要做到上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并列结构对并列结构、偏止结构对偏正结构等。做到了句式上的相问,对联形式上就有一种匀称和整齐的美。
三是平仄和谐。对联讲究声律节奏,具有音乐美。平仄和谐要求上下联相应处的词平仄相对。对联严格规定上联末字用仄声,下联末字用平声。除平仄要求外,每句最末一个字即句脚的平仄也要协调,通常采用“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这种方式反复进行。
四是语意相关。要求上下联在内容上密切关联,是一个有机整体。任何一种对偶形式的对联,意脉必须是相通的,这样的两句才不是生拉硬扯杂凑在一起的,而是一个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相关:关于“2019年高考”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85]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