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名句默写填空专题训练

阅读:524  2019-03-05
标签:苏教版 高三 总复习 名句默写填空专题训练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524]
2019年高考苏教版语文考点组合练(7)语言文字运用+名句名篇默写+小说阅读
练习7  语言文字运用+名句名篇默写+小说阅读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2018姜堰中学考前适应卷)填入下面空缺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1)《边城》描写了湘西    的自然风光,古朴淳厚的民俗风情,真诚善良的民众。这里的一切如梦一般宁静美好。
(2)尽管地处火车南站商圈的黄金宝地,但由于管理体制以及人员基本素质等,该企业多年来    。
(3)一些生产者发财心切,质量意识差,搞的是    ;法制观念较差,视法律、合同如儿戏,只想快速发财。
A.秀外慧中  过屠门而大嚼   一锤定音
B.秀外慧中  捧着金饭碗要饭  一锤子买卖
C.秀色可餐  过屠门而大嚼   一锤定音
D.秀色可餐  捧着金饭碗要饭  一锤子买卖
2.(2018淮海中学阶段测试)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变革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科技飞速发展,全球化日益频繁,人们的交往日趋便捷,整个社会的变革速度远远超过以往任何时代。
B.近年来,高校招生多以“男神”“女神”为宣传点,有人尽管质疑这种方式,但在另外一些人看来,这种宣传方式给人以视觉冲击力,具有更好的宣传效果,值得肯定。
C.延长售票期的新举措有力地打击了“黄牛”,方便了铁路部门的统筹调配,改善了乘客的购票乘车体验,深受广大乘客所拥护。
D.台湾地区地方公职人员选举结果11月29日揭晓,国台办发言人表示,希望两岸同胞珍惜两岸关系来之不易的成果,共同维护并继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3.(2018淮安、宿迁期中)某同学在搜索网站上查询“韩愈的名句”的内容,用于微专题学习。下列诗句不会在查询结果中出现的一项是(  )
A.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B.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C.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D.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4.(2018海安中学阶段检测四)填入下面语段空白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关于思维形式和规则的科学理念。它    ,    ,    ,    ,    ,因此它具有无限的科学理论和魅力。
①揭示事物世界的本质
②形成概念、判断、推理
③通过对比、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演绎、归纳等方法
④反映实践现实
⑤依据人类在认识过程中的客观实践的事实
A.①⑤③④②
B.④①⑤②③
C.⑤③②④①
D.③⑤②①④
5.(2018苏锡常镇四市一模)下列对北京2022年冬奥会会徽“冬梦”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汉字“冬”为灵感来源,借用书法元素,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底蕴。
B.用汉字笔画的变形展现冰雪运动员的英姿,体现了冬奥会运动项目的特征。
C.其中充满韵律感的线条,寓意要顽强拼搏、历经坎坷才能获得成功。
D.赋予汉字“冬”以动感和力度,代表了奥林匹克运动的激情、青春与活力。
二、名句名篇默写(8分)
6.(2018常州一模)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夕揽洲之宿莽。(屈原《离骚》)
(2)以咨诹善道,     ,深追先帝遗诏。(诸葛亮《出师表》)
(3)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李白《蜀道难》)
(4)座中泣下谁最多?        。(白居易《琵琶行》)
(5)惑而不从师,         。(韩愈《师说》)
(6)     ,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7)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浏览完整试题(8)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三、现代文阅读(小说阅读)(20分)
(2018常州一模)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问题。
敲铜锣的孩子
袁省梅
初冬的太阳青白冷寂地走到头顶时,铜锣黄亮的声音在羊凹岭的巷里响了起来,咣,咣,咣。正在玩耍的孩子嚷嚷着,耍把戏的来了。
敲铜锣的是个十二三岁的孩子,宽大的棉袄随了胳膊的摆动,像罩了个罩子般硬撅撅地晃,裤子却短,黑红的脚腕露了半截。他看上去也不冷,额上冒着汗,把一面铜锣敲得嘹亮。
戏台子下蹲的、站的,来了好多人。冬闲,人们都出来看个热闹。
开始演出了。都是十来岁的孩子,已经脱了棉袄棉裤,光着脊背,只穿条灰白的单裤子,在一个黑脸大汉的指挥下,钻火圈,骑单车,抛大缸……
表演顶尖刀的是敲铜锣的孩子和黑脸大汉。一把亮闪闪的尖刀顶在那孩子的脖子下,另一头的尖刀顶在黑脸大汉的脖子上。一旁的铜锣皮鼓霹雳啪嚓,敲打得紧紧慢慢。看热闹的人心也跟着紧紧慢慢地乱扑腾,就见那黑脸大汉和那孩子顶着尖刀,伸开着两臂,一步一步转着圈走得缓慢、沉重。只见那孩子的脸涨得紫红黑亮,眼睛瞪得溜圆,眼珠子快要蹦出来般,凸出了眼眶,亮的尖刀已经深深戳进了他的喉里。细的棍子一点点弯曲,弯曲……终于,在一阵急促的锣鼓声中,在人们的唏嘘中,棍子咔嚓折断。那孩子和黑脸大汉慢慢收了气息,微微笑着向一周的人们鞠躬致意。
人们看着那孩子,顺出一口气,旋即就嗷嗷地叫起好来。人们是没想到这小小孩子,黑黑瘦瘦的,还有这般好的气功。有胆大的娃娃悄悄走上去,想摸那孩子的肚子。那孩子故意将肚子鼓得老大,等娃娃们小心地刚碰到他的肚子,他忽地瘪了下去,吓得娃娃手一弹,倏地缩回。那孩子就嘿嘿笑,一旁的人都嘿嘿笑。
锣声又响在羊凹岭的巷子时,敲铜锣的孩子开始挨家挨户地收粮食了。
那孩子见了门,不进去,站在门口把铜锣敲得响亮。屋里的人听见了,就会拿出两个馒头,或者一个南瓜、三五个红薯,或者是,一瓢麦子、三四个玉米棒子,反正是,家里有啥,就给点啥。那孩子见人拿了东西出来,就不敲了,鞠一下躬,翻过铜锣,接了粮食。出了门,他把铜锣里的粮食装到一只灰的布袋子里。
走到二豁子门口时,巷里闲坐的人使着眼色不让那孩子在二豁子家门口敲铜锣。二豁子没有男人,一个寡妇扯着七个淌鼻涕的娃娃,日子过得烂抹布样皱巴。况且,凭着二豁子的性格,她能给你一口唾沫一顿斥骂,还能有什么?
那孩子看着人们给他挤眼扯嘴的,以为人家跟他开玩笑,他也朝人们挤眼扯嘴地逗闹。笑闹中,就站在二豁子门口把铜锣咣咣地敲响了。
筛晃着一头枯草样乱发的二豁子看见那孩子手上捧着锣,站在当门口,脸上就黑下一层,噘着嘴,不耐烦地摆着手,走走走。
那孩子却不走。
二豁子看那孩子的黑眼睛溜溜地瞪着她,短的头发硬撅撅地直愣愣,就有点可笑。
你要给我当儿子,我把你这布袋子装满。
那孩子不说话,也不走。
门口看热闹的人哄地笑了,都说留下吧,给二豁子当儿子吧。
捧铜锣的孩子还是不说话,笑笑,把铜锣往二豁子脸前凑。二豁子看见铜锣喑哑的光映出那孩子一张谦卑的倦容,抬眼就看见那孩子的眼神也清明,也倔强,好像是,还有点儿忧郁。
二豁子的心莫名地疼了一下。
这娃。二豁子拍了拍那孩子的头,轻,而且柔。
有人说,做她娃多好,省得你跟个讨饭的一样可怜。
那孩子突然敲响了铜锣,咣的一声,响亮,突兀,也寒凉,冰块般撞向每个人。人们一个哆嗦,还没回过神来,那孩子缓缓地说,我不是讨饭的。说着,一手提着铜锣,一手把布袋子猛地摔到肩上,在人们的一片惊叹中,走了。
那孩子走了好一会儿了,木槌撞在铜锣上的声音,当当当,还清凉凉地响在二豁子的耳边,细碎,纷乱。
这娃,脾气还挺大。
嗤,再大也是个耍把戏讨饭的。
别说了。二豁子突然大吼一声,白白黑黑的碎语刀切般没了,人们瞪着二豁子,不明白她好好的,咋就生气了。
二豁子从裤腰里摸出一个黑灰的手绢,抽出五角钱,把手绢包好,又塞到腰里,一手抓了三四个玉米棒子,踏踏地跑了出去。人们面面相觑,抬头看天,讪讪地,天要变了,好像是。
人们撵着二豁子时,她已经往回走了。敲铜锣的孩子在她身后咣地敲了一下铜锣,又敲了一下。人们看见那孩子的手上捏着一张皱巴巴的五角钱。过了一会儿,那孩子提着铜锣还在那儿站着。
夕阳红亮,将干黄灰白的羊凹岭涂染得明亮,又温暖。
7.简要概括小说中羊凹岭人的生活状态。(4分)
答:


8.小说中敲铜锣的孩子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答:


9.文中画线的两处,分别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心理状态?(4分)
(1)你要给我当儿子,我把你这布袋子装满。
答:

(2)敲铜锣的孩子在她身后咣地敲了一下铜锣,又敲了一下。
答:

10.请探究小说结尾的表达效果。(6分)
答:


答案精解精析
1.答案 D 秀色可餐:形容女子姿容非常美丽或景物非常优美。秀外慧中:外表秀丽,内心聪慧。(1)结合“自然风光”分析,用“秀色可餐”。过屠门而大嚼:比喻心里想而得不到手,只好用不切实际的办法来安慰自己。捧着金饭碗要饭:比喻拥有良好的客观条件却不能解决生产、生活问题。(2)结合语境内容分析,用“捧着金饭碗要饭”。一锤定音:最后一锤决定锣的音色,借指凭一句话做出最后决定。一锤子买卖:不考虑以后怎样,只做一次的交易,多用于比喻。结合“质量意识差”“法制观念较差”等内容分析,用“一锤子买卖”。
2.答案 D A项搭配不当。“全球化”与“频繁”搭配不当。B项“有人尽管质疑这种方式”语序不当,应为“尽管有人质疑这种方式”。C项“深受广大乘客所拥护”句式杂糅,可改为“深受广大乘客拥护”或“深为广大乘客所拥护”。


展开余下试题3.答案 B B项为白居易的诗句。
4.答案 C 语句排序要求将一组句子按一定的逻辑关系重新排列,使之有序。所给句子有表示逻辑关系的词语,根据“依据”“通过”“形成”“反映”“揭示”这几个词语,可以判断句子的内在逻辑关系,从而得出答案。
5.答案 C C项寓意牵强附会,没有“历经坎坷”之意。
6.答案 (1)朝搴阰之木兰兮 (2)察纳雅言 (3)剑阁峥嵘而崔嵬 (4)江州司马青衫湿 (5)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6)树林阴翳 (7)似曾相识燕归来 (8)舞榭歌台
7.答案 精神生活贫乏,物质生活艰苦。
解析 首先根据题干要求,到文中找出作者直接或间接写羊凹岭的内容,如第一段写到“初冬……耍把戏的来了”,对于耍把戏的欢迎说明羊凹岭人精神生活的贫乏;如演出结束后,敲铜锣的孩子挨家挨户收粮食时,“屋里的人听见了……就给点啥”,这说明羊凹岭物质生活的艰苦。
8.答案 ①敲锣召集观众的是他,表演最惊险节目的是他,挨家挨户收取粮食的也是他,表现孩子的少年老成和能担当。②表演结束后和村子里的娃娃开玩笑,误会村人的意思朝他们挤眼扯嘴逗闹,表现孩子的活泼顽皮,不失稚气天性。③挨家收粮食时不进门,接粮食前鞠躬,表现孩子处事不卑不亢。④村人轻慢他跟讨饭的一样,他以锣声表达抗议并转身离开,表现孩子的自尊和倔强。
解析 考生应到文中圈出描写孩子的内容,然后根据这些描写进行概括。从任务的分派来看,这表现出孩子的少年老成和能担当的特点;笑闹中表现出孩子的活泼顽皮,不失稚气天性;“鞠一下躬,翻过铜锣,接了粮食”,这表现出孩子处事的不卑不亢;当别人说他是乞丐的时候,“那孩子……冰块般撞向每个人……走了”,这表现出孩子的自尊和倔强。
9.答案 (1)故意为难孩子,想让他知难而退。
(2)对二豁子的反转行为有点懵,下意识地用敲锣表示感谢。
解析 第(1)句,语言描写,是二豁子对敲铜锣孩子说的话,联系上文对二豁子的介绍可以知道,二豁子这样说是故意为难孩子,想让孩子知难而退不问自己要粮食。第(2)句,动作描写,一开始二豁子为难孩子,不想给他粮食,而现在不但给了他粮食,还给了他五角钱,敲铜锣的孩子对二豁子的反转行为有点懵,下意识地用敲锣表示感谢。
10.答案 ①呼应开头,让小说形成完整的结构;②通过环境描写,赞美艰难困苦中绽放的人性美的光辉,升华了主题;③语言含蓄,蕴含丰富而强烈的情感。
解析 首先回归文本找到小说的结尾,其与第一段的景物描写形成呼应,首尾圆合;“明亮”“温暖”说的不仅仅是环境,更是人情,羊凹岭的生活也许是贫瘠的、艰苦的,但在这种艰苦的生活中,我们依然能看到温暖的人情,作者借助环境描写,赞美艰难困苦中绽放的人性美的光辉,升华了小说的主题;文章以环境描写收尾,一般都是意味深远,言有尽而意无穷。
标签:苏教版 高三 总复习 名句默写填空专题训练
相关:关于“2019年高考”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524]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