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名句默写填空专题训练

阅读:647  2019-03-05
标签:苏教版 高三 总复习 名句默写填空专题训练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647]
2019年高考苏教版语文考点组合练(11)语言文字运用+名句名篇默写+散文阅读
练习11  语言文字运用+名句名篇默写+散文阅读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2018江苏压轴卷)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什么是读书的心态呢?其实它就是与人的灵魂律动    的心理状态。宦海激浪,商战奔突,急功近利,立见实惠,等等,都是一种令人    的高节奏    。至于那些为了应付考试而临阵磨枪的学生们,表象是在埋头读书,实为一种苦海心理的挣扎。
A.休戚相关  心跳目眩  律动
B.息息相关  心跳目眩  躁动
C.休戚相关  目眩神迷  躁动
D.息息相关  目眩神迷  律动
2.(2018前黄中学、姜堰中学、溧阳中学三校联考卷)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  )
A.翠袖低垂笼玉笋,缃裙斜拽露金莲。
B.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C.书成医国千秋药,道是匡时一座山。
D.含风鸭绿粼粼起,弄日鹅黄袅袅垂。
3.(2018前黄中学等三校联考)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努力改变传统产业多新兴产业少、低端产业多高端产业少、资源型产业多高附加值产业少、劳动密集型产业多资本科技密集型产业少,构建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新体系。
B.加快药品注册、研发、上市销售的国际化步伐,支持企业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建立跨境研发合作平台,推动仿制药产业国际化。
C.对阡陌纵横的农业中国来说,清明是“浸种耕田莫迟延”的节气,人们勤劳耕作,播种希望;对借景抒怀的文化中国来说,清明是“游子寻春半出城”的季节,草长莺飞之时,“风乎舞雩,咏而归”。
D.为应对挑战、把握机遇,去年在中国举办了G20杭州峰会为世界提供了“中国方案”、开出了“中国药方”,在各国和国际组织中达成了广泛共识,赢得了一片掌声。
4.(2018南通考前模拟五)下面是南京莫愁湖畔胜棋楼前一副对联。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烟雨湖山六朝梦,    ,    ,仔细思量,    。
英雄儿女一枰棋,    ,    ,如何结局,    。
①胜固欣然 ②我始欲愁 ③败亦可喜 ④人言为信 ⑤风吹皱一池春水 ⑥浪淘尽千古英雄
A.④②⑤/①③⑥  B.①④⑥/②③⑤
C.③②⑤/①④⑥  D.④①⑥/③②⑤
5.(2018如东中学全真模拟二)下列诗句中,与漫画的情境最吻合的一项是(  )

A.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B.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C.可叹东篱菊,茎疏叶且微。
D.秋满篱根始见花,却从冷淡遇繁华。
二、名句名篇默写(8分)
6.(2018南通考前模拟五)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匪来贸丝,       。(《诗经•氓》)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荀子《劝学》)
(3)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诸葛亮《出师表》)
(4)但见悲鸟号古木,       。(李白《蜀道难》)
(5)最是一年春好处,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6)        ,锦鳞游泳。(范仲淹《岳阳楼记》)
(7)皮之不存,       ?(《左传》)
(8)天行有常,       ,不为桀亡。(《荀子•天论》)
三、现代文阅读(散文阅读)(20分)
(2018前黄中学、姜堰中学、溧阳中学三校联考卷)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问题。
车过古战场[注]
杨 绛
①钱穆先生在一篇文章里提及曾陪“钱锺书夫人”同赴北京。他讲的是一九三三年初秋的事。我还没有结婚,刚刚“订婚”,还算不得“钱锺书夫人”。


浏览完整试题②我那年考取清华大学研究院外文系,马上就要开学。钱穆先生在燕京大学任职,不日也将北上。我未来的公公在散席后把我介绍给“宾四先生”,约定同车北去,请他一路照顾。其实这条路我单独一人也走过一次,自以为够老练了。动身那天,默存送我到火车站和宾四先生相会,一同把行李结票,各自提着随身物件上车。
③那时候从苏州到北京有三十七八个小时的旅程。轮渡还在准备中。到那年冬天,我从北京回苏州,才第一次由轮船载了车厢过江(只火车头不过江)。但那年秋天,火车到南京后,已不复像以前那样需换站到下关摆渡,再上津浦段的车。南北两站隔江相对。车厢里的人和货车里的货全部离开火车,摆渡过江。记得好像是货物先运过去,然后旅客渡江,改乘北段的火车。宾四先生和我同坐在站上的椅子里等待,看着站上人夫像蚂蚁搬家似的把大件、小件、软的、硬的各项货物(包括一具广漆棺材)抬运过去。宾四先生忽然对我说:“我看你是个有决断的人。”我惊问:“何以见得?”他说:“只看你行李简单,可见你能抉择。”我暗想,你没看见我前一次到北京时带的大箱子、大铺盖呢,带的全是无用之物。我这回有经验了。可是我并没有解释,也没有谦逊几句,只笑了笑。
④我们买的是三等座席,对坐车上,彼此还陌生,至多他问我答,而且大家感到疲惫,没什么谈兴。不过成天对坐,不熟也熟了。到吃饭时,我吃不惯火车上卖的油腻腻、硬生生的米饭或面条,所以带匣儿饼干和一些水果。宾四先生很客气,我请他吃,他就躲到不知哪里去了。后来我发现他吃的是小包的麻片糕之类,那是当点心的。每逢停车,站上有卖油豆腐粉汤之类的小贩,我看见他在那里捧着碗吃呢,就假装没看见。我是一个学生,向来胃口不佳,食量又小,并不觉得自己俭朴。可是看了宾四先生自奉菲薄,很敬重他的俭德。
⑤车过蚌埠后(这段路程的来往方向记颠倒了,原文不再修改,谢谢读者指正),窗外一片荒凉,没有山,没有水,没有树,没有庄稼,没有房屋,只是绵延起伏的大土墩子。火车走了好久好久,窗外景色不改。我叹气说:“这段路最乏味了。”宾四先生说:“此古战场也。”经他这么一说,历史给地理染上了颜色,眼前的景物顿时改观。我对绵延多少里的土墩子发生了很大的兴趣。宾四先生对我讲,哪里可以安营(忘了是高处还是低处),哪军可以冲杀。尽管战死的老百姓朽骨已枯、磷火都晒干了,我还不免油然起了吊古之情,直到“蔚然而深秀”的琅琊山在望,才离开这片辽阔的“古战场”。
⑥车入山东境,车站迫近泰山,山好像矗立站边。等火车开动,宾四先生谈风健了。他指点着告诉我临城大劫案的经过(可惜细节我已忘记),又指点我看“抱犊山”。山很陡。宾四先生说,附近居民把小牛犊抱上山岗,小牛就在山上吃草——我忘了小牛怎么下山岗,大约得等长成大牛自己下山。
⑦我对宾四先生已经不陌生了。不过车到北京,我们分手后再也没有见面。我每逢寒假暑假总回苏州家里度假,这条旅途来回走得很熟,每过“古战场”,常会想到宾四先生谈风有趣。
一九九一年一月
(选自《杨绛散文》,有删改)
[注] 本文是作者读报得知钱穆先生以九十六岁高龄在台北逝世的消息后写的。
7.请简要概括钱穆先生的形象特点。(4分)
答:


8.请简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
答:


9.文章题为“车过古战场”,为什么从第⑤段开始才写古战场?请简要分析原因。(6分)
答:


10.试探究作者写作本文的意图。(6分)
答:



答案精解精析
1.答案 B 休戚相关:欢乐、忧愁都相互关联。泛指各方利害一致。息息相关:形容彼此的关系非常密切。材料中无“忧喜祸福”,不用“休戚相关”。目眩神迷:心神摇荡,形容所见情景令人惊异。“宦海激浪,商战奔突,急功近利,立见实惠”与“神迷”无关。律动:有节奏地跳动,有规律地运动。躁动:浮躁好动。与“急功近利”等呼应,用“躁动”。
2.答案 D D项使用了借代手法,以“鸭绿”借指水,以“鹅黄”借指杨柳。
3.答案 C A项缺少宾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多资本科技密集型产业少”后加上“的状况”。B项语序不当,应为“研发、注册”。D项句式杂糅,应把“G20”前的“了”改为“的”。
4.答案 A 由下联的“一枰棋”“结局”可推断①③应填入下联,利用排除法,故答案为A。
5.答案 A 这是图文转换题,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看画中内容等。从图上来看,画中远有群山,近有篱菊,还有撷菊赏玩的老者,画面表现的是远离喧嚣、幽居独处的闲适恬淡的意趣。然后分析选项,C项,“可叹东篱菊,茎疏叶且微”中“叹”菊之“茎疏叶且微”与画意不相吻合;B、D两项,都忽视了赏菊者的存在,仅是从景的角度来写,因而是不切题意的,且B项“秋丛绕舍”与画面不符,画中根本没有“舍”的存在,故选A项。
6.答案 (1)来即我谋 (2)上食埃土 (3)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4)雄飞雌从绕林间 (5)绝胜烟柳满皇都 (6)沙鸥翔集 (7)毛将焉附 (8)不为尧存
7.答案 善于观察;节俭自持(自奉菲薄);知识渊博;谈风健朗(有趣)。
解析 分析人物形象特点要注意所有与该人物相关的词句,从文中钱穆先生说杨绛是个有决断的人的相关描写中可知其善于观察;从钱穆去北京的饮食、和作者交谈等情节描写中可见其自奉菲薄、知识渊博、谈风健朗。
8.答案 运用了比拟的手法;土墩子经钱穆先生介绍有了情趣;暗示钱穆先生学养丰厚,健谈爽朗;表达了作者对钱穆先生的敬佩之情。
解析 分析重要句子的表达效果可从内容、表达等角度结合情感主旨依次进行。内容上的作用要找准表现对象,从写了什么的角度分析可知钱穆先生的介绍使土墩子有了情趣以及钱穆先生学养丰厚,从为什么写的角度分析可知作者对钱穆先生的敬佩。从表达角度而言运用了比拟手法。
9.答案 符合“我”对钱穆先生认识上由陌生到熟识过程的特点;介绍钱穆其人,丰富钱穆先生的形象;按照行程依次展开,行文上舒缓自然。
解析 解答此题,要理清第⑤段开始对古战场的相关描写和中心的关系,结合写作意图可知这样写符合“我”对钱穆先生认识过程的特点;从人物形象塑造角度,可以丰富钱穆先生的形象;从行文特点角度,可使行程清晰,行文舒缓自然。
10.答案 表达对钱穆先生亡故的悼念之情(传达一种敬仰之情亦可);借古战场抒发一种吊古之情;对自己年轻时求学生涯的追忆(追忆自己与钱穆先生相识的过程亦可);表明面对孤独乏味的事物,如果赋予其历史文化视角,那么它会变得厚重、深沉的观点。(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解析 探究文章写作意图需要把握文章结构,确定文章主旨及表达对象,由表及里依次回答。从写了什么的角度,作者表达了对钱穆的悼念,对古战场的吊古之情,对求学生涯的追忆;从为什么写的角度,作者表达出要从历史文化视角面对孤独乏味的事物的观点。
标签:苏教版 高三 总复习 名句默写填空专题训练
相关:关于“2019年高考”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647]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