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完整试题一个能写作或自信能写作的人从事文学翻译,难保不像林纾那样的手痒,他根据自己的写作标准,要充当原作者的“诤友”,自以为有点铁成金或以石玫玉的义务和权利,把翻译变成借体寄生的、东鳞西爪的写作。正确认识翻译的性质,严肃执行翻译的任务,能写作的翻译者就会有克己功夫,抑止不适当的写作冲动,也许还会鄙视林纾的经不起引诱。 (节选自钱钟书《旧文四篇:林纾的翻译》,有改动)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使原作“投胎转世”,躯壳换了一个,却保存了原有的风味。 B. 两种文字之间的距离、译者跟原作者的距离、译者表达能力欠缺等都会使译文走样。 C. 文学翻译的“化境”只是一种理想,由于“讹”无法避免,因而“化境”是无法实现的。 D. 翻译本图省事,却变为导诱一些人去学外文、读原作,与目的相去甚远,费力不讨好。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 作者为了论证文学翻译的“化”和“讹”的关系,援引古今中外论据,辩证而形象。 B. 文章把好的翻译和坏的翻译进行对比论证,通过对比,二者之高下、优劣不言自明。 C. 文章对林纾翻译西方小说的功过得失进行细致深入的分析论证,给后来者提供借鉴。 D. 文章围绕着文学翻译的“化”“讹”“媒”“诱”等几方面展开论述,条理清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 优秀的翻译作品,既要忠实原著,保留原先的精神姿致,而又不露生硬牵强的痕迹。 B. 文学翻译的所谓“媒”,就是通过译本作为媒介让读者去阅读原著,促进文化交流。 C. 林译小说的“讹”,不是因为他的助手们语文程度低,而是因为没有抑制写作冲动。 D. 坏的翻译那是糟蹋原著,因为译本的不堪卒读,进而连累原著,居间反而成了离间。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乌镇,看望木心先生 李娟 初夏的乌镇,烟雨迷离,还有阵阵凉意。踏上湿漉漉的青石板路,走进小巷深处,去看望木心先生。 十三岁的木心,就在枕水而居的院落,听着乌篷船吱呀的摇橹声,几乎读完了手头所有的书。白发如霜的时候,他回来了,叶落归根,像少年时一样,住在古朴的小院里。品一杯龙井茶,尝一块定胜糕,和学生们谈文学和艺术,看水边的桃花开了,听三月间的春雨声和杜鹃鸣。 他二十二岁时,拒绝了杭州一家学校任教的聘书,雇人挑了一担书和画画的工具,上莫干山读书、画画去了。他不要常人安逸、温暖、舒适的生活,青春年少的他,早已决定要和艺术相伴一生,为艺术甘愿忍受冷清和寂寞。 如今,他的著作静静地站在书柜里,我用目光一次次抚摸过它们,拂过他的《文学回忆录》,这本书横亘在岁月深处,坚如磐石。 如果说,文化是有脉络的,他仿佛一位习武之人,三言两语就打通中西文化的脉络。他学贯中西,中外文化信手拈来,融会贯通。木心从不仰望大师,也不是学院派,不说教,不迟疑,斩钉截铁,内心却如万马奔腾。他的语言如一幅素描,简洁明了,从容舒展,字字如金,耐人寻味,又如铮铮铁骨,掷地有声,充满了智慧和力量。他平视那些文学巨匠,平视现在和未来的读者,平视一切大家,解读他们不寻常的人生。 乌镇西栅木心美术馆前墙上他在纽约的一张照片,中年的他穿着黑色的毛呢大衣,手里一根手杖,头上戴着一顶礼帽,目光如炬,清俊潇洒,儒雅坚毅,脸上棱角分明,宛如一幅版画。他仿佛一位民国文人,穿越半个世纪的光阴站在我的面前。 我站在他的画前,一弯晓月挂在夜空,群山默默,寂静无言,连月亮的光芒都是清冷的。他的画如此空灵、缥缈,有云烟苍茫之感。这是画吗?还是历史的云烟一不小心流淌在画布上?他的画,仿佛他自己的内心,灵性、洁净,却无比悲伤和苍凉。 在美术馆中看见他在狱中的手稿。“文革”期间,他数次被捕入狱,三根手指惨遭折断。有一次,他被关进积水的防空洞里,那里阴暗潮湿,不见天日,如同地狱。他把写检查材料的纸张悄悄节省下来,写满他的小说和散文。 我低下头静静看着陈列柜中的手稿,每一张都密密麻麻,字如小米粒大小,写在粗糙的纸上。那穿越半个世纪的手稿,经过岁月侵蚀,纸张发黄变脆,字迹已经模糊,每一张纸的两面都写满了,不留天地。这些手稿有六十六张,共计六十五万字。 我站在一张张手稿面前,忍不住泪水盈眶。那段暗无天日的岁月,带给一位艺术家多少精神与肉体的折磨和苦痛?是这些小米粒一样的文字,支撑他走过那些屈辱苦难的岁月。也是这些文字,给予他暗淡的生命一点点幽微的光亮。 看着这些手稿,我恍然想起画家梵•高的《星空》,梵•高生命最后的几年里,他一直被关在精神病院。只有一扇小小的铁窗,能让他看见外面世界的朝阳和霞光,也是那一扇小窗,让他看见湛蓝的夜空中满天的繁星,正因如此,他才创作出不朽的杰作——《星空》。 文学是什么?我问自己,也问镜框里的木心。他回答:是星辰! 无论黑夜多么漫长,总有几颗璀璨的星辰闪亮着,照亮着人们日渐蒙尘的眼睛和心灵。我听他轻声吟诵:你终于闪耀着了么?在我旅途的终点。 电视中播放着他的录像,他坐在老屋里,谈笑风生,语声朗朗。他说话时声音不大,但是一出口就有惊世之语,醍醐灌顶,如大雪天忽然遇见太阳。 我喜欢他的诗歌和短句,那么干净而热烈,率真而明亮,睿智和风趣。他说:艺术是最好的梦。世上有多少墙壁呀,我曾到处碰壁,可是至今也没画出我的伟大壁画。 除了灾难,病痛,时时刻刻要快乐,尤其是眼睛的快乐。要看到一切快乐的事物,耳朵要是听不到快乐,眼睛可以。 他喜欢画家梵•高,木心的诗:“凡•高在博物馆,我在路上走。”这是一九八三年,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举办特展《梵•高在阿尔》,木心看画展后,写成此诗。第二年,木心在哈佛大学举办个人画展,二零零一年他在耶鲁大学美术馆举办画展。这距离他19岁第一次在杭州举办画展,已经过去了近半个世纪。 木心先生说:“文学是可爱的,生活是好玩的,艺术是要有所牺牲的。”他说:“我是一个在黑暗中大雪纷飞的人啊!”他的一生,历经磨难,孤独漂泊,孑然一身,无妻无子。他只和文学、绘画、音乐、艺术在一起,和世间的一切的美相濡以沫,相携到老。
展开余下试题他说:“人们看我的画,我看人们的眼睛。平时,画沉睡着,有善意的人注视着它时,醒了。” 醒着的不仅仅是木心的画,还有他的灵魂。 细雨如丝,思绪如雨。 (选自《中国年度散文》,有删改) 4.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第一段点题,交代了我去参观木心美术馆的时间和环境,写出了鸟镇江南水乡迷蒙、凄清的特点,为下文写木心先生莫定情感基调。 B. “这是画吗?还是历史的云烟一不小心流滴在画布上?”写出木心的画具有空灵飘涉的特点,是木心饱经沧桑的情感流露。 C. 详写木心手稿,是为了表现木心面对黑暗困境进行抗争的精神,丰富了文章内容,抒发了作者对木心的崇敬之情。 D. “他的语言如一幅素描,简洁明了,从容舒展,字字如金,耐人寻味,又如铮铮铁骨,掷地有声”,这句话句式整齐,用比喻的手法表明木心的语言具有“简约、含蓄、有力量”的特点。 5. 这篇文章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什么样的木心先生形象?请结合文章概括。(5分) 6. 作者写梵高的意图是什么?(6分)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谯玄,字君黄,巴郡阆中人也。少好学,能说《易》、《春秋》。仕于州郡。成帝永始二年,有日食之灾,乃诏举敦朴逊让有行义者各一人。州举玄,诣公车,对策高第,拜议郎。 帝始作期门,数为微行。立赵飞燕为皇后,后专宠怀忌,皇子多横夭。玄上书谏曰:“臣闻王者承天,继宗统极,保业延祚,莫急胤嗣,故《易》有干蛊之义,《诗》咏众多之福。今陛下圣嗣未立,天下属望,而不惟社稷之计,专念微行之事,爱幸用于所惑,曲意留于非正。窃闻后宫皇子产而不育。臣闻之怛然,痛心伤剥,窃怀忧国,不忘须臾。愿陛下念天下之至重,爱金玉之身,均九女之施,存无穷之福,天下幸甚。”时数有灾异,玄辄其变。既不省纳,故久稽郎官。后迁太常丞,以弟服去职。 平帝元始元年,日食,又诏公卿举敦朴直言。大鸿胪左咸举玄诣公车对策,复拜议郎,迁中散大夫。四年,选明达政事能班化风俗者八人。时并举玄为绣衣使者持节与太仆王恽等分行天下观览风俗所至专行诛赏事未及终而王莽居摄玄于是纵使者车,变易姓名,间窜归家,因以隐遁。 后公孙述僭号于蜀,连聘不诣。述乃遣使者备礼征之;若玄不肯起,便赐以毒药。太守乃自贪赍书至玄庐,曰:“君高节巳著,朝廷垂意,诚不宜复辞,自招凶祸。”玄仰天叹曰:“唐尧大圣,许由耻仕;周武至德,伯夷守饿。彼独何人,我亦何人。保志全高,死亦奚恨!”遂受毒药。玄子瑛泣血叩头于太守曰:“方今国家东有严敌,兵师四出。国用军资,或不常充足,愿奉家钱千万,以赎父死。”太守为请,述听许之。玄遂隐藏田野,终述之世。 (节选自《后汉书•谯玄传》) 7.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时并举玄/为绣衣使者/持节/与太仆王恽等分行天下/观览风俗/所至专行诛赏/事未及终/而王莽居摄/玄于是纵使者车 B.时并举玄/为绣衣使者/持节/与太仆王恽等分行天下/观览风俗/所至专行/诛赏/事未及终/而王莽居摄/玄于是纵使者车 C. 时并举玄/为绣衣使者/持节/与太仆王恽等分行天下/观览风俗/所至专行诛赏/事未及终/而王莽居摄玄/于是纵使者车 D.时并举玄/为绣衣使者/持节/与太仆王恽等分行天下/观览风俗/所至专行/诛赏/事未及终/而王莽居摄玄/于是纵使者车 8.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 公车,汉代官署名,后也代指举人进京应试或指入京请愿或上书言事,和现代“公车”含义不同。 B. 微行,旧时谓帝王或有权势者隐匿身份,易服出行或私访。简言之,就是“微服私访”之意。 C. 社稷,原为谷神和火神。古时君主为了祈求国事太平,每年都要祭祀此二神,社稷也就成了国家的象征。 D. 对策,指古时就政事、经义等设问,由应试者对答的考试方式。自汉起作为取士考试的一种形式。 9.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 皇帝立赵飞燕为皇后,皇后独占宠爱,心怀忌妒,很多皇子横遭夭折。 B. 谯玄希望皇帝心怀天下,爱惜身体,对后宫中的嫔妃给予同样的宠爱。 C. 谯玄曾一度被升任为太常丞一职,可后来因为给弟弟服丧而辞去了官职。 D. 谯玄被儿子出钱赎回性命后,为保性命,隐藏于田野,直到去世之日。 10.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臣闻王者承天,继宗统极,保业延祚,莫急胤嗣。( 5 分) (2)后公孙述僭号于蜀,连聘不诣。述乃遣使者备礼征之。( 5 分) 四、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8-9小题。 长安杂题长句六首(三) 杜牧 雨晴九陌①铺江练,岚嫩千峰叠海涛。 南苑草芳眠锦雉,夹城②云暖下霓旄③。 少年羁络④青纹玉,游女花簪紫蒂桃。 江碧柳深人尽醉,一瓢颜巷⑤日空高。 【注】①九陌:汉长安城中的九条大道。②夹城:长安由兴庆宫至南苑(芙蓉苑)一段双层城墙,唐玄宗与宫中后妃经此游玩曲江。③霓旄:装饰得非常漂亮的车子。④羁络:马络头。⑤颜巷:颜回所居的陋巷,后指简陋的居处。 11. 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6分) A. 作者看到的长安城非常盛大繁华,雨后天晴的景色格外优美壮丽,令人赏心悦目。 B. 作者用一“嫩”字写出了“晴岚”笼罩长安城的景象,间接突出了山的高大雄伟。 C. 天子过着奢靡的生活,耽于歌舞游乐,百姓则竞相炫富夸饰,国家一派升平气象。 D. 作者所写的是晚唐社会的真实生活,对这种生活的描绘充满了赞美和喜悦的情感。 E. 作者善于绘景,语言生动传神,“江碧柳深”四字就写出了长安城春意正浓的景象。 12. 分析尾联的表达技巧及作用。(6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10分) 13.(1)《赤壁赋》中概括了曹操军队在攻破荆州顺流而下的军容盛状的句子是 , 。 (2)《诗经 氓》中写女子回忆小时候与氓嬉戏玩耍的快乐场景的句子是 , 。 (3)《离骚》中表明自己因为德行美好而遭到小人诽谤的两句是 , 。 (4) 苏轼在《赤壁赋》中慨叹“人生短促,人很渺小”的句子是 , 。 (5)当任命一个人来挽救局面,人们常引用的《出师表》中的一句名言是: , 。 第Ⅱ卷 五、课内文言文基础知识,完成14-17小题(12分) 14. 下列句子,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夜缒[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而出 B.焉用亡郑以陪(增加)邻 C.共(供给)其乏困 D.夫晋,何厌(厌烦)之有 15.下列成语中,“济”的意思与“朝济而夕设版焉”的“济”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缓不济急 B.同舟共济 C.假公济私 D.无济无事 16.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3分) A.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 B. 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C.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D. 卒起不意,尽夫其度。 17.下列句中划线字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沛公军霸上。 ②常以身翼蔽沛公。 ③范增数目项王。 ④籍吏民,封府库。 ⑤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⑥项伯杀人,臣活之。 ⑦爽心悦目。 A.①②⑤/③④/⑥⑦ B.①③④/②⑤/⑥⑦ C.②⑥⑦/③④⑤/① D.③⑥/⑤⑦/①②④ 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