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完整试题不久,八路军的兵工厂在许维的指导下,制造出了一批精良的军刀。在此后的战斗中,那些八路军战士再未吃过军刀的亏。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小说开头描写八路军与鬼子拼杀的场面,突出了战斗的激烈,同时也揭示了“胜败乃兵家常事”的道理。 B.小说通过战场上八路军和日军军刀的对比,暗示了当时中国工业落后的特点,易卷刃的军刀是我军战斗力弱的原因。 C. 小说在叙事方面匠心独运,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作者善于选取典型事件来刻画人物,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D. 小说语言精心雕饰,朴实无华,亲切耐读,例如“知道自己是吃了军刀的亏,就觉得很窝囊”“该死的畜生,出去”。 2.小说主人公许维这个人物有什么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5分) 答: 3.有人说,小说结尾一段显得多余。你是怎样看这个结尾的?请表明观点并具体陈述理由。(6分) 答: 二、古代诗文阅读(44分)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田仁朗,大名元城人。性沉厚,有谋略。父武,仕晋昭义军节度使,以父任西头供奉官。太祖即位,从讨李重进,攻城有功,还,与右神武统军陈承昭浚五丈河,以通漕运。乾德中,讨蜀,命仁朗为凤州路壕砦都监。伐木除道,大军以济,录功迁染院副使,俄迁内染院使。数日,改左藏库使。为中官所谗,太祖怒,立召诘之,至殿门,命去冠带。仁朗神色不挠,从容曰:“臣尝从破蜀,秋毫无犯,陛下固知之。今主藏禁中,岂复为奸利以自污? ”太祖怒释,止停其职。开宝六年,起为榷易使。七年,以西北边内侵,选知庆州。仁郎至,率麾下往击之,短兵将接,前锋稍却,仁朗斩指挥使二人,军中震恐,争乞效命,遂大破之。其酋长相率请和仁朗烹牛置酒与之约誓边境乃宁玺书褒美太平兴国初秦州羌为寇命仁朗屯兵清水太平兴国四年,征太原,命仁朗行太原城四面壕砦,阅视攻城梯冲、器械。太原平,留仁朗为兵马钤辖。从幸大名,又命为沧州钤辖,俄迁东上阁门使、知秦州。李继迁为乱,命仁朗率兵巡银、夏,岁余召还。未几,继迁攻麟州,诱杀曹光实,遂围三族砦。命仁朗与阁门使王侁、副使董愿、宫苑使李继隆,驰传发边兵数千击之。是役也,仁朗计已决,为王侁等所构,称其逗挠不进军,故及于贬。后数月,上知其无罪,召拜右神武军大将军。部修河北东路诸州城池,数月而就。留知雄州,加领澄州刺史。时河北用兵,大藩多用节将,朝议以通判权位不伦,选诸司使有吏干者佐之,以仁朗知定州节度副使事。俄召赴阙,未闻命而卒,年六十。 4.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其酋长相率/请和仁朗烹牛置酒/与之约誓边境乃宁/玺书褒美/太平兴国初/秦州羌为寇/命仁朗屯兵清水/ B. 其酋长相率/请和仁朗烹牛置酒与之约誓/边境乃宁/玺书褒美太平/兴国初/秦州羌为寇/命仁朗屯兵清水/ C. 其酋长相率请和/仁朗烹牛置酒与之约誓/边境乃宁/玺书褒美/太平兴国初/秦州羌为寇/命仁朗屯兵清水/ D. 其酋长相率请和/仁朗烹牛置酒/与之约誓边境乃宁/玺书褒美太平/兴国初/秦州羌为寇/命仁朗屯兵清水/ 5. 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漕运:指我国古代商人利用水道调运粮食以牟求更多利润的一种专业运输方式。 B. 即位:指开始做帝王或诸侯,它既可以指继承位子,也可以指自己打下江山后称帝。 C. 麾下:意即将旗之下。既可敬称将帅,也可指部下,还能喻指在有权势之人的手下。 D. 路:宋、金、元时期的行政区划名,仿唐代“道”制而设,相当于现在的省。 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田仁朗讨伐贼寇,屡立战功。讨伐李重进时,攻城有功;讨伐后蜀时,他带兵伐木修路,使大军得以顺利前进,又荣立战功。 B. 田仁朗因谗受诘,镇定从容。被宦官诬告后,面对太祖责问,他冷静应答,以表清白,最终太祖仅仅暂停了他的职务。 C. 田仁朗临阵果决,力挽危局。他刚到庆州任上便率兵迎敌,见前锋稍有退却,当机立断斩了两个指挥官,于是军中争相效命,此战大捷。 D. 田仁朗为政有方,颇受重用。当时河北路在进行战争,重要的州郡大多任用节度使管理,但因他有为政的才干,朝廷便破格提拔,让其主持定州事务。 7.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4分) (1)臣尝从破蜀,秋毫无犯,陛下固知之。今主藏禁中,岂复为奸利以自污?(4分) (2)是役也,仁朗计已决,为王侁等所构,称其逗挠不进军,故及于贬。(4分)
⑶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3分)
⑷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词,完成14~15题。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颭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8.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首联写作者登高临远,看到高楼与荒野相接,触景生情,只觉愁绪如茫茫海天扑面而来。 B. 本诗用词生动,“楼”前之“高”,突出城楼之雄伟,也有力地烘托了诗人品格的高尚。 C. 颔联有深意:惊风、密雨影射敌对势力,芙蓉、薜荔比喻自己,两句感慨仕途风波险恶。 D. 末句“犹自”意为“仍旧”,强调了虽然相距很近,但朋友间互通音讯的希望依然难以实现。 9. 本诗中间两联的写景运用了哪些手法?请简要分析。(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