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课文同步练习

阅读:465  2019-04-04
标签:人教版 八年级 下册 课文同步练习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65]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马说》训练案
23* 马 说


1.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的语意停顿,每句标一处。
①安求其能千里也
②食之不能尽其材
答案:①安求∕其能千里也
②食之/不能尽其材
2.下列词语中的“临”字与“执策而临之”的“临”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
A.如临大敌       B.临阵磨枪
C.身临其境 D.临别赠言
3.下面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C )
A.虽有千里之能     安求其能千里也
B.其真无马邪 策之不以其道
C.一食或尽粟一石 或王命急宣
D.袛辱于奴隶人之手 学而时习之
4.下面句中“其”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
A.其真无马邪
B.安求其能千里也
C.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D.复前行,欲穷其林
5.下面加点词语古今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D )
A.无论魏晋
B.与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C.盗窃乱贼而不作
D.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6.文学常识。
(1)韩愈,字退之,唐代(朝代)文学家,其散文尤其著名,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是“唐宋八大家”之首,其他七位是:柳宗元、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与柳宗元并称“韩柳”。
(2)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发表议论,也可以记事,都是为了说明某个道理。
7.(1) 文中作者得出的结论是:其真不知马也。
(2)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3)描写千里马悲惨遭遇的句子是: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 之间。

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8~13题。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骥①不称②其力,称其德也。臣有二马,故常奇之。日啖刍豆数斗,饮泉一斛③,然非精洁宁则饿死不受,介胄④而驰,其初若不甚疾。比行百余里,始振鬣长鸣,奋迅示骏,自午至酉⑤,犹可二百里;褫⑥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此其为马,受大⑦而不苟取,力裕⑧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
(岳飞《论马》)
  【注】①骥(jì):良马。②称:衡量。③斛(hú):量器名,也是容量单位,十斗为一斛。④介胄:披上战甲。⑤酉:酉时,指傍晚。⑥褫(chǐ):解除,解下。⑦受大:指饮食量大。⑧力裕:力量充沛。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故常奇之(对……感到好奇)
(2)比行百余里(等到)
(3)安求其能千里也(怎么)
(4)一食或尽粟一石(有时)
9.下面各组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C )
A.①不以千里称也    ②骥不称其力
B.①其真无马邪 ②称其德也
C.①执策而临之 ②介胄而驰
D.①虽有千里之能 ②故常奇之
10.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译文: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
(2)介胄而驰,其初若不甚疾。
译文:(给它)披上战甲奔驰起来,它开始好像跑得不是很快。
11.【甲】【乙】两段文字表面谈马,实则议 论如何对待人才。它们都阐述了一个怎样的共同道理?
答案:要善于考察人才,发现人才,选拔人才。
12.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甲】文表达的中心。


浏览完整试题答案:(1)本文揭露封建制度下人才受压抑的不合理状 况;(2)本文说明对 人才要给予优厚的待遇;
(3)本文说明识拔人才的重要性。
13.从【甲】文中,你认为现在的青少年应具备什么素质,才可能成为“千里马”?如果你是一匹“千里马”,而尚未被“伯乐”发现,你该怎么做?
答案: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要有乐观向上的态度,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也要拥有坚定的意志。
(示例一)我要毛遂自荐,主动展示自己的才能。
(示例二)我要努力完善自己,做得更好。
(示例三)要做到心态平和,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
  参考译文:良马不以它的力气出名,而以它的品质出名。我有两匹马,过去经常认为它们是奇特的。(每天窥视它)吃几斗豆,喝一斛泉水,然而不是精良的饲 料、干净的泉 水宁愿饿死也不接受,(给它)披上战甲奔驰起来,它开始好像跑得不是很快。等到跑了一百多里后,才开始挥动鬣毛长声鸣叫,奋振四蹄迅速奔跑,显出俊逸,从午时到酉时,还能跑两 百里;解除鞍甲不喘息、不出汗,就好像没有事的样子。这马,吃得多却不苟且随便接受食物,力气充沛却不追求逞能炫耀,是到达远路的良材啊。

阅读文章,回答14~17题。
越人遇狗
  越人道上遇狗,狗下首摇尾人言曰:“我善猎,与若中分。”越人喜,引而俱归。食以粱肉,待之以人礼。
狗得盛礼,日益倨①,猎得兽,必尽啖乃已。或嗤越人曰:“尔饮食之,得兽,狗尽啖,将奚以狗为?”越人悟,因与分肉,多自与。狗怒,啮其首,断领足,走而去之。
夫以家人养狗,而与狗争食,几何不败也!
  【注】①倨:傲慢
14.解释下列词语。
(1)尔饮食之(喂养)
(2)走而去之(逃跑)
(3)或嗤越人曰(有的人)
(4)因与分肉(于是,就)
15.用 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
夫以家人养狗,而与狗争食,几何不败也!
译文:用对待家人的态度养狗,却又和狗争抢食物,怎么能不失败呢!
16.狗从一开始的“下首摇尾”到后来的“日益倨”,其变化的原因是主人用高粱和肉来喂养狗,又用对人的态度对待它,使它滋生了傲气。(用自己的话回答)
17.本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是对于恶人和恶势力不能姑息纵容,否则就会自取其祸。
  参考译文:越地的人在路上遇到(只)狗,(那)狗低头摇尾发出人的语言说道:“我善于捕猎,(捕到的猎物)和你平分。”(那)越人很高兴,带着狗一起回家。喂给它高粱和肉食,像对待人一样对待它。
  狗受到盛情的礼遇,日益傲慢起来,猎取的野兽,必定全部吃掉了事。有的人就讥笑那越人说:“你喂养它,捕猎到的野兽,狗全部吃了,那狗是干什么用的啊?”那越人醒悟,因此给 狗分(野兽)的肉时,多的给自己。狗恼怒,咬他的头, 咬断了他的脖子和腿,(就)逃跑了。
  用对待家人的态度养狗,却又和狗争抢食物,怎么能不失败呢!


  文章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以伯乐和千里马为喻,对封建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行为进行了强烈的讽刺和控诉,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千里马与伯乐、人才、积极进取等。

◆长途押解,犹如一路示众,可惜当时几乎没有什么传播媒介,沿途百姓不认识这就是苏东坡。贫瘠而愚昧的国土上,绳子捆扎着一个世界级的伟大诗人,一步步行进。苏东坡在示众,整个民族在丢人。
苏东坡只怕株连亲朋好友,在途经太湖和长江时都想投水自杀,由于看守严密而未成。当然也很可能成,那么,江湖淹没的将是一 大截特别明丽的中华文明。文明的脆弱性就在这里,一步之差就会全盘改易,而把文明的代表者逼到这一步之差境地的则是一群小人。一群小人能做成如此大事,只能归功于中国的独特国情。
小人牵着大师,大师牵着历史。小人顺手把绳索重重一抖,于是大师和历史全都成了罪孽的化身。一部中国文化史,有很长时间一直捆押在被告席上,而法官和原告,大多是一群群挤眉弄眼的小人。
他渐渐回归于清纯和空灵,在这一过程中,佛教帮了他大忙,使他习惯于淡泊和静定。艰苦的物质生活,又使他不得不亲自垦荒种地,体味着自然和生命的原始意味 。
这一切,使苏东坡经历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也使他的艺术才情获得了一次蒸馏和升华, 他,真正地成熟了——与古往今来许多大家一样,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成熟于灭寂后的再生,成熟于穷乡僻壤,成熟于几乎没有人在他身边的时刻。幸好,他还不年老,他在黄州期间,是四十四岁至四十八岁,对一个男人来说,正是最重要的年月,今后还大有可为。中国历史上,许多人觉悟在过于苍老的暮年,换言之,成熟在过了季节的年岁,刚要享用成熟所带来的恩惠,脚步却已踉跄蹒跚;与他们相比,苏东坡真是好 命。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颜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
——余秋雨《东坡突围》
◆刘邦曾对大臣们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我比不上张良;治理国家,安抚百姓,供给粮饷,保证前方的供应,我比不上萧何;指挥百万军队,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又比不上韩信。但是我能够任用这些杰出的人才,这就是能够统一天下的原因。项羽虽然有一个范增,却不能重用他,因而被打败。”对他的这番话,大臣们无不心悦诚服。
标签:人教版 八年级 下册 课文同步练习
相关:关于“部编版八年”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65]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