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课文同步练习

阅读:749  2019-04-09
标签:苏教版 高三 课文同步练习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749]
《五人墓碑记》检测练习
《五人墓碑记》检测练习
一、选择题(共39分)
1.下列词语中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蓼( liǎo )洲 湮 (yān )没 皦( jiǒo )皦    
B. 赀( zī )财 缇骑( qí ) 抶( chì )而仆之
C. 鼓噪( zào ) 傫( lěi )然 詈( lì )之       
D. 缙( jìn )绅 暴( pù )于朝廷 户牖( yǒu )
参考答案:B 
2.下列词语中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 张溥(pǔ)  溷(tún)藩 阉(yān)党 
B. 谥号(yì)  猝(cù)发  冏(qiǒng)卿 
C. 逡(qūn)巡  曷(hé)故 矫(jiǎo)诏
D. 社稷(jì) 投缳(huán)    扼腕(wǎn)
参考答案: C
3.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其为时止十有一月尔 B. 敛赀财以送其行
C. 颜色不少变 D. 独五人之皦皦,何也  
参考答案: C
4.下列短语中加线的词解释都正确的一组(   )
①旌其所为  ②众不能堪  ③蹈死不顾  ④矫诏纷出
A. 表扬  忍受  踏上  假托
B. 表扬  能够  顿足  纠正
C. 旗帜  忍受  履行  纠正
D. 旗帜  能够  踏上  假托
参考答案: A
5.下列句中加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呼中丞之名而詈之  詈:斥骂   
B. 在丙寅三月之望  望:农历每月十五日
C. 中丞匿于溷藩以免  匿:藏,躲藏         
D. 按诛五人 按:斩杀
参考答案:D
6.下列句中加线的词,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  
B、吴之民方痛心焉 
C、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
D、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 
参考答案:C
7.下列句中加线的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①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 ②去今之墓而葬焉
③买五人之头而函之 ④人皆得以隶使之
⑤不能容于远近 ⑥安能屈豪杰之流
⑦亦以明死生之大 ⑧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
A. ①②③④ B. ⑤⑦ C. ③④⑥⑧ D. ④⑧
参考答案:B
8.下列句子,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B. 激昂大义,蹈死不顾
C. 不能容于远近
D. 显荣于身后
参考答案:D
9.选出对下列划线字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
①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
②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
③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
④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A.①②同,③④同 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C.①②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同
 参考答案: B
10.选出对下列划线字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
①去今之墓而葬焉 ②吴之民方痛心焉
③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④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A. ①②同,③④同 B. 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C. ①②同,③④不同 D. ①②不同,③④同
 参考答案: B
11.对“以”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 )
①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 ②谈笑以死
③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④亦以明死生之大


浏览完整试题⑤除逆阉废祠之址以葬之 ⑥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
⑦乘其厉声以呵
A. ②⑦相同,相当于“而”的用法
B. ⑤⑥相同,译为“来”
C. ③④相同,译为“用来”
D. ①中的“以”字译为“因为”
 参考答案: C
1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活用现象分类正确的一项(   )
①去今之墓而葬焉   ②人皆得以隶使之
③吾社之行为士先者  ④买五人之头而函之
⑤缇骑按剑而前    ⑥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⑦抶而仆之      ⑧亦以明死生之大
⑨不能容于远近    ⑩安能屈豪杰之流
A.①④⑤/②/③⑥⑨/⑦⑩/⑧
B.①②⑤/④⑧/③⑨/⑥⑦⑩
C.①④⑤/②③/⑥⑧⑨/⑦⑩
D.①②/④⑤/③⑥⑨/⑦⑩/⑧
参考答案: A
13.选出对“而”字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
①去今之墓而葬焉 ②买五人之头而函之
③缇骑按剑而前 ④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
A. ①②同,③④同 B. 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C. ①②同,③④不同 D. ①②不同,③④同
参考答案: C
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文后各题。(共21分) 
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褒美,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不有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故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
A.“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其中“首”指“头”,“领”指颈、脖子。“首领”代指性命。
B.“匹夫”指平民,这里暗指五人。
C.“社稷”是古代帝王、诸侯所祭的土地神和谷神。社,土神;稷,谷神。两者,代国家也。
D.“谥”为古代皇帝和大臣有功于朝廷,死后朝廷依其功所授予的称号。
参考答案: D
15.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   )
例子:斯固百世之遇也
A. 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    B. 视五人之死
C. 人皆得以隶使之  D. 佯狂不知所之者  
参考答案: B
16.句中“于”字用法与意义和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 不能容于远近 B. 忠义暴于朝廷
C. 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 D. 以老于户牖之下
参考答案: A
17.对此段文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A. 文段中把“高爵显位”的“辱人贱行”与五人对比,反衬五人为正义而死,重于泰山。
B. 文段中作者用假设从反面说明五人之死的可贵。
C. 文段中,作者强调每一个普通老百姓对于国家都有重大的作用。
D. 文段最后一句,揭示作记的缘由和目的,点明文章中心。
参考答案: C
18、翻译文段中划线的句子(9分)
(1)、
(2)、
(3)、
标签:苏教版 高三 课文同步练习
相关:关于“五人墓碑记”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749]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