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407  2019-04-14
标签:苏教版 高一 下册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07]
江苏省仪征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2月期初检测语文试题
江苏省仪征中学2018—2019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期初检测
语文试卷
命题人:周建芸 仇丹青 校对人:周建芸 仇丹青
一、现代文阅读(32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古代汉族成年礼源自上古成丁礼,发展至周代时已经摆脱了以考验为目的的严酷形式,而成为一种强调青年社会责任和赋予青年人权利的彬彬之礼。成年礼又有男女之分和阶层之分,至今能看到的比较完整的历史记载为《仪礼•士冠礼》中周代士人阶层的成年礼,有些文献中对士人以上的贵族阶层的成年礼也有零星记载,但庶人之成年礼则因“礼不下庶人”之故没有记载。
《礼记•曲礼上》中云“男子二十,冠而字”,即士人阶层男子二十岁时需加冠取字,以示成年。成年礼有一系列仪式化过程,先要占筮确定行礼日期、选择负责加冠的主宾和赞冠者。加冠当日,主人要在庙堂准备礼器、酒筵,并于门外,三揖三让,亲迎宾客。仪式开始,由主宾和赞冠者为冠者行三加冠之礼,初加缁布冠,再加皮弁,后加爵弁,同时颂念不同的祝辞。冠礼毕,冠者要拜见母亲。回来后再由主宾为其命字,有了字后再出见乡邻与尊长。此时主人则以酒筵招待宾客,然后送宾,以后还要派人给主宾赠送俎肉,这样才算完成整套成年礼。在这个庄重繁复的仪式中,冠者经过一系列显性的仪容改变和新的礼仪知识的习得;亲身感受到了成年所被赋予的诸多权利和责任,此后,冠者就有了祭祀神灵、出征、婚娶以及承担其他社会事物的资格。
女子笄礼在仪式上则要简略得多,并且甫一出现,就是与女子出嫁紧密相连的。《礼记•曲礼上》云“女子许嫁,笄而字”。许嫁的年龄一般为十五岁,仪式主要是结发戴簪和命字。女子从此不再被称呼以小名,而开启了“待字闺中”的人生新阶段。即使未许嫁,成年女子也要行笄礼,只不过仪式更简单一些,“年二十而笄,礼之,妇人执其礼”。正因为笄礼与许嫁的结合,使其与冠礼相比在仪式上保持了更强的稳定性,而男子冠礼的某些仪式则随着社会结构改变和历史变迁发生了重大变异。
古代汉族成年礼最核心的内容就是易服和命字。衣着发式的改变是成年的身体标识;命字则是人际交往中的成年标识,从此同辈之间便以字相称,而在人际交往中直呼其名被视为不敬。
成年礼对于个人、家族和国家都发挥着特定的作用。于个人,成年礼是个体生命历程中的特殊时刻,能促使一个人真正从身心发生改变,是人的生命转换和身份转换的特定标记。于家族,成年礼的举行不仅意味着接纳一个新的事务参与者,同时也是接纳一个风险分担者和利益分配者。于国家,接纳一个能分得田地的成熟的新的社会成员以后,也多了一个各种赋税和杂役的承担者。可见,成年礼所蕴含的功能意义牵涉到社会的不同层面,因而在人类社会中至今犹存。
1.下列对文中“成年 礼”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成年礼最初以考验为目的,到周代转变成一种以强调社会责任和赋予权利为目的的仪式。
B.成年礼是士人阶层年轻人的专属礼仪,是男子可以承担社会事务和女子可以出嫁的标志。
C.成年礼最核心的内容之一就是命字,取字之后同辈之间便以字相称,表示对对方的尊敬。
D.成年礼是一个人生命转换和身份转换的特定标记,对于所在的家族和国家也有特定作用。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浏览完整试题 A.古人对男子成年礼相当重视,会在男子二十岁生日时安排一系列繁复隆重的仪式,这些仪式还会随社会历史的改变而改变。
B.主人在仪式前要准备礼器酒筵,于门外三揖三让亲迎宾客,然后招待客人,给每位客人赠送俎肉,这样才算完成整套礼仪。
C.女子成年礼称为笄礼,一般在十五岁时与许嫁同时举行,跟男子的冠礼相比,仪式简略稳定得多,主要是结发戴簪及命字。
D.男子加冠取字、女子举行笄礼都是个体生命历程中的特殊时刻,是男子成年的身体标识,也是女子人际交往中的成年标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冠礼中先后加缁布冠、皮弁、爵弁,代表着长辈对冠者的不同祝愿,也使其感受成年的诸多权利和责任。
B.人们可根据一个人的衣着发式来判断他是否具备了祭祀神灵、出征、婚娶以及承担其他社会事务的资格。
C.古代,所有女子在完成笄礼后就都开启了人生的新阶段,她们从此足不出户,一心一意于闺中等待出嫁。
D.一个人成年之后,既可以得到属于自己的利益,也必须担负起应该承担的各种责任,当今社会依然如此。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4-6题
乡下佬的劝告
〔美〕威廉•萨洛扬
有一年,我的叔父美立克从弗莱斯诺到纽约去旅行。
在他上火车之前,他的叔父迦洛看望了他一次,告诉他旅行上的种种危险。
“你上了火车,”那老人说道,“仔细拣定你的座位,坐下来,不要东张西望。”
“唔,叔叔。”我叔父说道。
“几分钟之后,火车开动了,”那老人说道,“两个穿制服的人会从夹道上走过来,
向你要车票。不要睬他们,他们会是骗子。”
“我怎么会知道呢?”我叔父说道。
“你会知道的。”老人说道,“你不再是小孩子了。”
“唔,叔叔。”我叔父说道。
“你旅行了不到二十英里,一个讨人喜欢的年轻人会走到你跟前来,递给你一支香烟。
告诉他你不抽烟,香烟上会有麻药的。”
“唔,叔叔。”我叔父说道。
“在你到餐车去的路上,一个很美丽的女郎会故意和你撞个满怀,而且差不多抱住你,”老人说,“她一定极其陪小心而且动人,你自然的冲动便是要和她做朋友。抛撇了你那自然的冲动,一直进餐车去吃东西;那女人会是女冒险家。”
“什么?”我叔父说道。
“婊子!”老人喊道,“一直进去吃东西,点最好的食品。如果餐车人满了,那美丽的女人坐在你同桌的对面,不要对着她的眼睛看。如果她讲话了,装做聋子罢。”
“唔,叔叔。”我叔父说道。
“装做聋子,”老人说道,“这是唯一摆脱的方法。”
“摆脱什么?”我叔父说道。
“摆脱全部邪恶的花把戏,”老人说道,“我旅行过的,我懂得我谈着的问题。
“唔,叔叔。”我叔父说道。
“这我们不要多谈了。”老人说道。
“唔,叔叔。”我叔父说道。
“我们不要再讲这问题了。”老人说,“这完结了。我有着七个小孩子,我的生活
一向是圆满正经的生活。我们不要再想到它罢。我有着地呀,葡萄呀,树木呀,牛羊呀,和钱呀。人是不能一切齐备的——除非什么时期有一天两天是如此。”
“唔,叔叔。”我叔父说道。
“在你从餐车回到你的座位的路上,”老人说道,“你会经过吸烟间。你在那儿会发现一批人打着纸牌,赌客们会是三个中年人,指头上套着看上去很值钱的戒指。他们会向你笑嘻嘻地点头,他们中间的一个会邀你入局。告诉他们,你不会讲英语。”
“唔,叔叔。”我叔父说道。
“这就好了。”老人说道。
“谢谢 你。”我叔父说道。
“还有一件,”老人说道,“当你夜里上床的时候,把你袋子里的钱拿出来,放在你的鞋子里。把你的鞋子放在你的枕头底下,把你的头整夜搁在枕头上,不要睡熟。”
“唔,叔叔。”我叔父说道。
“这就好了。”老人说道。
老人离开后,第二天我叔父美立克上了火车,便一直横过了美利坚旅行到纽约去。
穿制服的两个人并不是骗子,带有上麻药的香烟的年轻人没有到来,美丽的年轻女人没有坐在餐车里和我叔父同桌的对面,吸烟室里也没有人打纸牌,我叔父把他的钱放在他的鞋子里,把他的鞋子放在他的枕头底下,第一夜整夜没有睡熟,但是第二夜,他却放弃了全部的规矩。
第二天,他自己把一支香烟递给了另一个年轻人,那年轻人接受了。
在餐车里,我叔父走到一边去,和一个年轻女郎同桌坐了。
他在吸烟间里发起了打扑克,还在火车开到纽约之前,我叔父认识了火车上的每个人,每个人也认识了他。
有一次,当火车穿过俄亥俄州的时候,我叔父和那接过香烟的年轻人和到跋沙尔去的两个年轻女郎组成了四人合唱队。
这次旅行是很愉快的旅行。
当我叔父美立克从纽约回来的时候,他的老叔父迦洛又来看他了。
“看光景你是一路平顺的,”他说道,“你遵守过我的教训了吗?”
“唔,叔叔。”我叔父说道。
老人远望着天空。
“有人靠我的经验得到了益处,这在我是觉得高兴的。”他说道。
(选自《中外微型小说》,有删改)
4.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在美立克去纽约旅行前后,叔父迦洛特地来看望他,给他说了一番话,可见叔父是一个非常热心的老人,也体现了他对后辈充满着关爱。
B.美立克在同叔父迦洛交谈时,态度一直恭恭敬敬,叔父每说一点,他都能积极地做出回应,表现出他很尊敬这位长辈,认为叔叔说的都是金玉良言。
C.从叔父迦洛叮嘱美立克的内容可以看出,在叔父迦洛的眼里,社会上充满了欺骗、伤害、邪恶、偷盗等害人的把戏,暗示了他们叔侄所处的社会环境的黑暗。
D.小说的结尾意味深长,一方面老人因为自己的经验能够帮到别人而欣慰,另一方面老人又为自己的经验在别人身上得到了验证而感到得意。
5.当美立克返回后,被他的叔父问及是否遵守教训,他回答“唔,叔叔”,这反映了他怎样的内心世界?请结合文本分析。(4分)
6.小说为什么以“乡下佬的劝告”为题目?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三 )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展开余下试题材料一:
2017年3月26日,衡水第一中学平湖学校在浙江省嘉兴市下辖的平湖市乍浦高级中学基础上揭牌。“今天是一个平湖,明天 N 个平湖会出现。”杭州二中校长叶翠微表示,这种直奔高考目的“玩法”在杭州以及浙江是走不通的。因为浙江人文底薄比较深厚,特别是老百姓比较理性。最为重要的是浙江在“ 2006 年启动了高中课程改革”,2012 年开展高中选修课改革,2014 年列为全国两个新高考改革试点省份之一,正往世界教育潮流方向迈进,不会向“高考主义”妥协。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副主任张二认为,今天的衡水中学不是第一个阶段的衡水中学,应该辨证地看待。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2017年4月12日)
材料二:
在舆论场中,衡水中学模式被热议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首先,改革开放后,中国城市化进程突飞猛进。大量农家子弟、来自小城镇的学子,凭着优异的高考成绩考入大学,毕业后在大城市扎根、攒钱买房、娶妻生子,成为中产,这就是“城一代”。当年为了考入大学,“城一代”的高中生活异常单调与辛苦,各种刷题,各种自我磨砺,或者说,他们就是从家乡的“衡水”走出家乡的,现在回忆起来也未必感觉美好。类似于“钟摆效应”,一部分“城一代”并不希望他们的子女复制他们的中小学生活,贬抑衡水中学就是这种心理的投射。
其次,对衡水中学的褒与贬,与其说是“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两种不同教育理念的冲突,不如说是分处不同阶层或身处不同发展阶段的群体的利益诉求冲突。对于贫困家庭子弟来说,高考一张卷考语数外理化生是最理想的安排,成本就是课本与习题册的花费,然后必要的天赋与勤奋就可能解决问题。但对大城市的孩子来说,从小就有机会接受音乐、美术等教育。这类教育的成本就高了,置办乐器与美术耗材所费不菲,延请专业老师指导训练费用更高。如果大学录取高考分数只是参考,看“综合素质”,他们更有优势是不言而喻的。中国还有不少的贫困家庭子弟,他们还需要通过“衡水”考上大学改变命运,这是衡水中学存在的基本理由。 (摘编自《南方周末》 2017年4月6日)
材料三:2000-2010 年城乡高等教育发展概况单位:万人,%
资料适龄人口的数据根据历年《中国人口与就业统计年鉴》整理得出,在校生数据根据历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整理得出。
材料四:
应试教育的缺陷众所周知,但向素质教育的转型,不能仅有高悬头顶的理念做支撑。即便应试教育被口诛笔伐,许多学生还是挤破头也要挤进那些“超级中学”的天门,不是因为喜欢应试教育,而是它寄托了改变命运的梦想。在城乡、地区教育资源仍不够均衡的情况下,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触及优质教育资源,单方面高谈素质教育的种种好处,容易给人一种“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感觉。
从教育改革的角度看,时代给我们提出的课题,远不只是“衡中模式”,还有席卷各地的“择校热”、学龄前儿童的“幼儿园大战”等等。何以解忧?唯有全面深化改革。如果高校招生的途径不再只有考试这个独木桥,那么任何强化应试导向的教育模式都将门可罗雀。如果没有“超级学校”,没有“顶端优势”,那么谁也不会为挤入名较而发愁。在改革中让教育资源配置趋向平衡,让上升通道更为多元和公平,让每个学生的潜力充分释放出来,社会关切后顾无忧了,素质教育就会硬气起来。
(摘编自《人民日报》 2017 年4月12日)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为高考改革的先行者,浙江不会仅仅把目标定位在迎合高考,也不会简单照搬“衡水模式”。
B.为了考入大学,“城一代”的高中生活很辛苦,他们不希望自己的子女复制自己的中小学生活。
C.从整体上看,农村的高等教育适龄人数在下降,而城市的高等教育适龄人数则先下降后上升。
D.从农村和城市高等教育的在校生、毛入学率等数据来看,高等教育在城乡之间仍有较大差距。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如果大学以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主要录取依据的话,贫困家庭子女将无法通过高考改变命运。
B.目前我国教育资源的分布仍然不够均衡,这就给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型带来了很大困难。
C.之所以许多学生拼命想要挤进“超级中学”的大门,是因为当前的上升通道还缺乏多元与公平。
D.材料一重在分析“衡水模式”的弊端,材料二、四重在分析“衡水模式”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情况。
9.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衡水模式”遭到贬抑的原因。(4分)
二、课外名著阅读(10分)
10.(1)《红楼梦》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是一个重要的情节,请简述书中宝玉、黛玉共读《西厢记》的故事。(4分)
(2)《红楼梦》中,宝玉与宝琴、平儿、岫烟恰巧同一天生日,大家在红香圃小敞厅内摆下宴席,给宝玉等人祝寿。于是引出了一段充满诗情画意的妙文:“憨湘云醉卧芍药茵”。
请你简述“湘云醉卧”的情景,并分析湘云的性格。(6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31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
骆钟麟,字挺生,浙江临安人。顺治四年进士副榜,授安吉学正。十六年,迁陕西盩厔[注]知县。为政先教化,春秋大会明伦堂,进诸生迪以仁义忠信之道。朔望诣里社讲演,访耆年有德、孝弟著闻者,见与钧礼,岁时劳以粟肉。立学社,择民间子弟授以小学、孝经。饬保伍,修社仓。莅狱明决,所案治即势豪居间莫能夺,人畏而爱之。县城去渭不十里,钟麟行河畔,知水势将南浸,议自览家寨迤东开复故道,众难之。康熙元年夏,大雨,渭南溢,且及城,斋沐临祷,自跪水中,幸雨止,水顿减,徒而北流者数里。兼摄兴平鄠两县兴平豪右分为部党前令不能治廉得其状收案以法奏最内迁北城兵马司指挥复出为西安府同知八年,擢江南常州知府。常州、县赋重,科条繁多,吏缘为奸。钟麟立法钩稽清逋,吏受成事而已。属邑岁例馈漕羡三千金,钟麟曰:“利若金,如吾民何?”峻却之。诸漕卒咸敛手奉法。初,钟麟在盩厔以师礼数造李颙庐,至是创延陵书院,迎颙讲学,率僚属及荐绅学士北面听。问为学之要,颙曰:“天下之治乱在人心,人心之邪正在学术。人心正,风俗移,治道毕矣。”钟麟书其言,终身诵之。已而江阴、靖江、无锡诸有司争礼致颙,颙为发明性善之旨,格物致知之说,士林蒸蒸向风,吏治亦和。九年,大水,发仓廪,劝富人出粟赈,民无荒亡。十年夏,大旱,葛衣草履,步祷不应,言知府不德累民,涕泣并下。寻丁母忧,士民乞留,不可。既归,连遭父丧,以毁卒。郡人论贤有司知治体必首推钟麟。 (节选自《清史稿•骆钟麟传》)
[注]盩厔(zhōu zhì):今陕西省周至县。
1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兼摄兴平鄠两县/兴平豪右分为部党/前令不能治廉/得其状/收案以法奏最/内迁北城兵马司指挥/复出为西安府同知/
B. 兼摄兴平鄠两县/兴平豪右分为部党/前令不能治/廉得其状/收案以法奏最/内迁北城兵马司指挥/复出为西安府同知/
C. 兼摄兴平鄠两县/兴平豪右分为部党/前令不能治廉/得其状/收案以法/奏最/内迁北城兵马司指挥/复出为西安府同知/
D. 兼摄兴平鄠两县/兴平豪右分为部党/前令不能治/廉得其状/收案以法/奏最/内迁北城兵马司指挥/复出为西安府同知/
1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朔望指农历每月的初一和十五,农历以月相的变化周期即朔望月为一月的长度。


展开余下试题B. 孝弟即孝悌,指孝敬父母、关心朋友,是儒家倡导并恪守的传统伦理道德。
C. 小学是隋唐后文字学、音韵学和训诂学的总称,有别于教授修身、治人之道的大学。
D. 斋沐即斋戒和沐浴,古人参与祭祀、外交等重大活动前,洁身净心,以示虔诚庄敬。
1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骆钟麟重视教化,礼遇乡贤。担任盩厔知县时,他以仁义忠信教导诸生,走访乡里宜传教化;拜访德高望重的老者和以孝悌闻名的人,并以平等之礼相待。
B. 骆钟麟施政惠民,为官清廉。常州州县赋税苛重,条目繁多,他订立法度,清查账目,使官吏们再不能作奸渔利;在他的垂范影响下,漕卒们都收手守法。
C. 骆钟麟崇敬鸿儒,重视学术。在盩厔任上,他对当世大儒李颙以师礼相待,多次亲往拜谒,并创办延陵书院,邀他讲学,在李颙影响下,士林吏治为之改观。
D. 骆钟麟关爱百姓,积极赈灾。渭水泛滥,他跪水祈祷;常州洪水时,他开仓赈济,劝富人捐粟赈灾,使百姓不致流离失所;大旱之际,他自责知府失德,连累百姓。
1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1)莅狱明决,所案治即势豪居间莫能夺,人畏而爱之。(4分)
(2)属邑岁例馈漕羡三千金,钟麟曰:“利若金,如吾民何?”(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早发剡中石城寺
赵嘏
暂息劳生树色间,平明机虑又相关。
吟辞宿处烟霞去,心负秋来水石闲。
竹户半开钟未绝,松枝静霁鹤初还。
明朝一倍堪惆怅,回首尘中见此山。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3分)
A. 首联写诗人宿于石城寺中暂息尘世奔忙,而次日黎明因要离去内心又为尘世思虑所扰。
B. 颔联写诗人辞别山中宿处时烟霞散去,他为辜负这水石静美的秋景而深感遗憾。
C. 尾联写诗人辞别之际想象明朝会为离别此地倍加惆怅,只能回望此山以慰藉情怀。
D. 作品以时间为序结构全篇,熔叙事、描写、抒情于一炉,情意自远,饶有韵味。
16. 请结合全诗,赏析这首诗的颈联。(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2)《师说》以为子择师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韩愈直接点明自己的态度,认 为这样做,最终导致的结果是 , 。
(3)《赤壁赋》中的常被用来勉励人们修身自好,不慕身外之物的诗句
是: , 。
四、语言文字运用(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中秋节期间,在“传统节日与当代价值”的国际学术对话中,一位年轻的外交官,对传统节日给出了一个令人 的定义。她认为节日不仅是传承文化,更是人类追求艺术的极致表达。什么是节日?“节”本意取自竹节,但我们给了它更多的思想内涵——生活在时间的流里,( )。而八月十五这一天,本就是每年十二个圆月中的一个,这“节”便成了我们中国人内心深处与幸福紧密相连的时间密码。
艺术是人类文化的终极表达。 ,没有什么能比艺术做得更出色。因为,只要是真正的美,一定会受到千千万万人的喜爱,而这分喜爱会变成文化创造的巨大动力。面对时代变化,只有发挥这份创造力,在保持节日文化的内涵的基础下,在尊重民心、民情、民意的前提上,利用包括现代科技在内的各种手段,诠释传统节日艺术的多重表达,才可能创造出为人民 、有强烈感染力的新的节俗文化产品。开贞起元, ,此其时也!
18.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不同民族根据不同的文化给无尽的时间之流安排刻度,以此赋予节日不同的深刻意义
B. 不同民族根据不同的文化给无尽的时间之流安排刻度,以此对时间长短进行深度切割
C. 节就是为无尽的时间之流安排的刻度,而不同民族可根据不同的文化对时间进行切割
D. 节就是为无尽的时间之流安排的刻度,而不同民族根据不同的文化赋予这刻度以意义
19.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耳目一新 移风易俗 喜闻乐见 推陈出新
B. 焕然一新 入乡随俗 乐此不疲 革故鼎新
C. 耳目一新 移风易俗 喜闻乐见 革故鼎新
D. 焕然一新 入乡随俗 乐此不疲 推陈出新
20. 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在保持节日文化的内涵的基础下,在尊重民心、民情、民意的前提上,利用包括含现代科技在内的各种手段,赋予传统节日艺术的多重表达
B. 在保持节日文化的内涵的前提下,在尊重民心、民情、民意的基础上,利用包括现代科技在内的各种手段,赋予传统节日艺术的多重表达
C. 在保持节日文化的内涵的前提下,在尊重民心、民情、民意的基础上,利用包括现代科技在内的各种手段,传统节日被赋予艺术的多重表达
D. 在保持节日文化的内涵的前提下,在尊重民心、民情、民意的基础上,利用包括含现代科技在内的各种手段,赋予传统节日艺术的多重表达
21.下面是一位导游暑期在中原花木博览园为某高中学生社团所作的解说词,其中有五处不得体,请指出并改正。(5分)
女士们、先生们:
欢迎大家莅临中原花木博览园游览!今天我作为大家的导游备感荣幸,在游览过程中,大家有任何疑问,我都会不吝赐教。中原花木博览园是 花都万亩林海最精华的部分,以“入目皆芳菲,处处皆花影”的美景名闻中原。目前,已有多位国家领导人和知名人士来这里拜谒,表达对平原森林、天然氧吧的喜爱之情。现在,让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瞧一瞧中原花木博览圈的风采吧!
(1)将 修改为 ;(2)将 修改为 ;
(3)将 修改为 ;(4)将 修改为 ;
(5)将 修改为 。
22.下图是“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主要路径”框架图,请把图中的内容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5个字。(3分)


五、写作(60分)
23.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不得抄袭和套作。
 大到世界发展,小至个人生活,面对未知的变化,人们往往有着不同的反应:有的人怀着热切的期待,有的人存有莫名的忧虑,有的人静观其变,有的人置若罔闻……

2018—2019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期初检测语文试卷答案
1.(3分)B(“士人阶层年轻人的专属礼仪”偷换概念,原文“贵族阶层的成年礼也有零星记载”)
2.(3分)C(A.“二十岁生 日时”和“这些仪式”不准确,原文是“占筮确定行礼日期”,“某些仪式……发生了重大变异”; B.“给每位客人赠送俎肉”错,原文是“派人给主宾赠送俎肉”; D.原文为“衣着发式的改变是成年的身体标识;命字则是人际交往中的成年标识”)
标签:苏教版 高一 下册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江苏省仪征”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07]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