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290  2019-04-14
标签:人教版 高一 下册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90]
内蒙古杭锦后旗奋斗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奋斗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
语文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作为中国古代小说创作高原上的高峰,《红楼梦》让曹雪芹“大名垂宇宙”,令后世无数文人“望峰息心”。付梓二百多年来,《红楼梦》不仅滋养着十多代国人的精神世界,也在器物层面实实在在地彰显着它非凡的魅力。
最近的一个例证,就是新奥集团携手王潮歌导演,宣布将在河北廊坊建成国内规模最大的戏剧演出群落——“只有红楼梦”。此前,以红楼梦为主题的建筑群落已有不少,北京和上海各有一座大观园,河北正定有荣国府,南京有江宁织造博物馆。在数座城市都可以觅见芳踪,这种情况在其他古典文学名著身上很少看见。为什么是《红楼梦》?也许,只有红楼故事最让国人耳熟能详,只有红楼文化能最大程度唤起人们心中的传统文化情结。
据说,北京的“中华老字号”稻香村,就得名于《红楼梦》。说起与《红楼梦》有关的建筑,则更是难以尽数。北京大观园原址为明清两朝皇家菜园,始建于1984年,是1987版电视剧《红楼梦》的影视基地。而位于北京市植物园内的曹雪芹纪念馆,则是中国第一家以曹雪芹、《红楼梦》为主题的历史文化名人博物馆,占地3000平方米,系统展示了曹雪芹生活、著书的场景。
河北正定的荣国府,是由古建专家、红学专家杨乃济先生设计的。1987版电视剧《红楼梦》在这里拍摄了近两个月,“元妃省亲”等场景就是在这里取景的。
目光移 到南方,与北京大观园明显不同,上海大观园利用江南水乡特点,在园中布置了大面积人工湖泊,形成山重水复、流水人家的江南园林风光。
与上海同样位于长江下游的南京,旧称金陵,更是少不了红楼文化的标记。南京的江宁织造博物馆,既涉及江宁织造府的历史,还展示了《红楼梦》和曹雪芹家族的兴衰史。
南京地铁3号线有个很文艺的名字——“红楼专线”,有六节车厢展示了《红楼梦》中六大经典场景。薛宝钗的居所蘅芜苑、贾宝玉的住所怡红院……成了这六节车厢的名片。每节车厢的拉手上,都印有这六个地名标识。
无独有偶,北京地铁4号线也有个“红楼专列”,车厢以清代画家孙温手绘本《红楼梦》图案进行装饰,展示了“大观园试才题对额”“憨湘云醉眠芍药裀”等《红楼梦》经典回目。 北京地铁磁器口站内的壁画,是以红楼梦人物为主题的。因为地铁站附近就是曹雪芹在北京唯一有史可考的故居——著名的“十七间半房”。可惜的是,因拓宽两广路,广渠门内大街207号曹雪芹旧居(旧称蒜市口街16号)已经被拆除。
红楼文化在今日的繁荣,也体现了中国人日渐增强的文化自信。在迪士尼等西方文化流行的当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自处、如何向世界展示中国智慧,都是需要当代人做出解答的问题。
《红楼梦》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思路。
(摘编自鹿鼎公《只有(红楼梦)》)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在全国已有的以红楼梦为主题的建筑群落中,河北廊坊的戏剧演出群落规模最大。
B.我国第一家以曹雪芹、《红楼梦》为主题的历史文化名人博物馆是北京的曹雪芹纪念馆。
C.北京和上海各有一座大观园,但风格明显不同,上海大观园体现出江南园林风格特点。


浏览完整试题D.《红楼梦》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自处、如何向世界展示中国智慧提供了思路。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采用了举例的论证方法,从多方面论述《红楼梦》在器物层面彰显出非凡的魅力。
B.文章论证思路清晰,结构严谨,段落之间多用过渡性语句来衔接,如“无独有偶”等。
C.文章在举例中,善于突出各例的独特个性,从而从不同侧面有力地支撑文章的论点。
D.文章写曹雪芹故居被拆除的事例,意在论证社会上有不重视文化古迹的行为这一观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全国已有不少以红楼梦为主题的建筑群落,是因为只有红楼文化最能唤起传统文化情结。
B.1987版电视剧《红楼梦》的场景都取景于北京大观园和杨乃济设计的河北正定的荣国府。
C.北京、南京地铁的“红楼专列”,分别以《红楼梦》六大经典场景和清代画家手绘本图案装饰车厢。
D.在迪士尼等西方文化流行的当下,红楼文化的繁荣,体现了中国人日渐增强的文化自信。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2018年3月28日,第五届“财经中国V论坛——人工智能:现实与图景”在北京举行。与会专家表示,尽管当前在一些典型化、标准化领域,人工智能得到了广泛运用,产业正处在快速扩散阶段,但同时也应看到差距。
南开大学原校长、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龚克认为,当前我国人工智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主要存在于四个方面。第一、缺少重大原创成果。在基础理论、核心算法以及关键设备、高端芯片、重大产品与系统基础材料、元器件、软件与接口等方面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第二、科研机构和企业尚未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态圈和产业链,缺乏系统的超前研发布局。第三、人工智能尖端人才远远不能满足需求。第四、适应人工智能发展的基础设施、政策法规、标准体系亟待完善。
对于部分人士担忧人工智能发展可能造成失业,从而导致社会性问题的说法,人工智能发展清华大学软件学院副教授李春平表示,人类的一部分事务性劳动逐渐由机器来替代,这是不可逆转的。“这样的替代,也不纯粹是人工智能技术出现所带来的,还包括其他技术。不过,在很多领域中,并非简单的替代,而更多的是新型技术和行业如何更深度地融合。”李春平说。
(摘编自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人工智能产业快速扩散专家称仍要坚持务实发展》,有删改)
材料二:
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情况
【注】e:预计的,估算的
(数据源自《2017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数据报告》)
材料三:
开源化浪潮将成为中国人工智能操作系统争夺的主战场,而中国人工智能应用将在服务机器人领域迎来突破。对此,东软集团高级副总裁兼首席运营官陈锡民表示:“到了智能化时代,想把事情往前推进,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加快信息化技术和行业的深度融合,因为大家都知道做人工智能的基础首先是最基本的大数据,数据从哪来,数据所有权、使用权怎么开放,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人工智能的生态系统大家才都能运用。”
在业内专家看来,人工智能未来面临的挑战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是如何更好协同在一起,形成良好的AI发展生态。其次是建立统一标准,规范大家的行为。最终还是要行业应用,行业深度融合,这是人工智能的终极目标。
“未来人工智能行业要标准化,把一些标准制定出来,这个行业会形成更大的突破。另外,人工智能发展过程中的法律法规制定问题,也是行业面临的挑战。拿无人汽车来说,自动驾驶这个环节,已经涉及法律法规。一旦法律法规跟上了,人工智能的落地也会更加快速。”金山云高级副总裁、合伙人梁守星坦言。
(摘编自《经济参考报》,有删改)
材料四:
韩国信息通信技术振兴中心发表报告指出,中国政府每年在人工智能领域投入超过350亿元人民币,发展迅猛,与美国的技术差距已从2015年的2.8年缩短至1.9年;而韩国则原地踏步,仅由2015年的2.4年减为2.3年,已被中国反超。报告指出,韩国仅仅依托个别企业投入,政府至今尚未主导设立任何人工智能研究所,每年对人工智能技术开发投入的预算也只有1630亿韩元,仅相当于中国的2.7%。
前几日,特朗普公开挑起中美贸易战,向中国出口至美国的总值600亿美元的商品加征关税,用于限制中国投资购买美国公司技术。此次征税的目的之一,就在于限制中国正在崛起的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关于中美的AI竞赛,比尔•盖茨在接受CNN采访中说,虽然中国AI发展迅速,扶持力度巨大,但中国在AI方面并不能超越美国。现 Alphabet董事长埃里克•施密特则表示:在未来的核心技术领域,中国AI技术有望快速赶超美国,成为核心驱动力。由于美国的崛起也是源于新科技的诞生,所以,如果中国真的在AI领域超越美国,将有可能撼动美国全球霸主的地位。
(摘编自互联网,有删改)
4.下列关于人工智能产业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A.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近些年一方面发展迅速,形势喜人;另一方面与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B.中国人工智能应用想要在服务机器人领域迎来突破,首先需要加快信息化技术和行业的深度融合。
C.与中国相比,韩国人工智能产业近几年发展相对迟缓,其重要原因在于政府的重视程度和资金投入不够,每年投入只有1630亿元。
D.特朗普挑起中美贸易战,对中国出口美国的部分商品加征关税,其目的之一就是限制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对于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可能造成失业而导致社会性问题的担忧,有人认为大可不必,因为机器逐渐代替人类的一些事务性劳动是社会发展的一种趋势。
B.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三可知,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还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相关的政策法规、标准体系还需逐步完善。
C.无论是比尔•盖茨还是埃里克•施密特,他们都承认中国人工智能发展迅速,至于将来能否超越美国,他们的看法有所不同。
D.中国人工智能产业从2015年到2018年增长率一直呈递增趋势,且在2018年将会掀起一个发展新高潮,预计产业规模将达到200亿元,预计增长率将超过50%。


展开余下试题6.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要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应该怎么做?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马小菊天空的天
马小菊从家里出来时,天还好好的,走到半路就下起了雨。马小菊没带雨具,豆大的雨点打在身上又冷又疼。她看看离药店不远了,就跑了起来,跑到药店,衣服湿了个透。这个夏天的雨格外多,像失恋女人的眼泪,落得很频繁。
“咋这天来了?”药店老板招呼马小菊。“婆婆疼得紧。”马小菊一边用她本就湿了的袖子擦拭脸上的雨水,一边回避着药店老板的眼睛。马小菊的婆婆有风湿病,一到雨天就疼得厉害。
“向午真不是个东西,把家里的事都甩给你一个人,自个儿倒乐呵去了。”药店老板说。向午是马小菊的男人,当包工头挣了钱后就很少回家了,别人说他有了外遇。
马小菊没理药店老板的话,边说拿一盒膏药再拿一盒止疼片,边从湿湿的裤兜里往外掏钱。药店老板把找回的钱递给马小菊的时候说:“昨天二凯去省城进货看见向午了,他和一个女的在街上走着。”说完两眼盯着马小菊看,以为她会大骂向午一顿,可是马小菊似乎没什么反应,她先接过钱,然后像听别人家男人的事一样“哦”了一声。马小菊说:“要是二凯再看见向午,就跟他说他娘病了,想他。”
马小菊说完拿上装在塑料袋里的药就往外走。雨还在下着,马小菊不紧不慢地走在雨里,密密的雨点实实地打在她身上。刚才要不是药店老板提起向午,她还想在药店避避雨的,可是药店老板提起了向午,她就不能再待下去了。
向午是马小菊的一块心病。刚听说向午有外心的那会儿,马小菊的心都碎了。她整天哭整天骂,四处向人打听向午的行踪。她还去省城找了一趟,但偌大一座省城,要找一个人谈何容易,就像绣花针落门前草坡地了。马小菊找了三天三夜,没找到,就回来了。
马小菊回到家才知道,她不在家这几天,婆婆摔断了腿。马小菊好懊悔,如果不是自己离开家去找向午,婆婆就不会摔伤。马小菊抱着婆婆的 伤腿,眼泪流得像筛子眼里落下的米。一些人笑话马小菊,说她管不住自己的男人,马小菊不去理。她觉得眼下没有比照顾婆婆更重要的事了,真的没有了。
马小菊揣着药走到家时雨停了,她心想:这雨,好像就是给我下的。
马小菊进了屋唤了几声娘,没人回应。马小菊以为婆婆睡着了,就去自己的房间换衣服。等她换完衣服来到婆婆房间一看,婆婆昏倒在地上,口里吐着白沫,手里却紧紧地攥着一张向午的照片。马小菊明白了,婆婆是为了找放在抽屉里的向午的照片才摔倒的。马小菊赶忙把婆婆送到了医院。医生说是脑溢血,要马小菊去交住院押金。马小菊的钱不够,就去银行取钱。
在去银行的路上,马小菊碰见了旺子媳妇。旺子媳妇追着撵着跟马小菊说:“我在省城看到远处一个男人,好像是向午呢。”马小菊说:“你再看见向午,跟他说他娘病了,病得很重,让他赶快回来。”旺子媳妇还想跟马小菊说些什么,马小菊却匆匆走了。
经过一夜的抢救,婆婆仍然昏迷不醒,医生说能否醒过来不好说。
马小菊说:“怎么就不好说了呢?”她想起别人曾给过她一个治疑难杂症的偏方,婆婆用了这个偏方也许会好起来。她就回到家找到那个偏方,按方子里写的,找了几味药,最后就差一味冬瓜皮。马小菊知道前院吴二婶家种了冬瓜,就去吴二婶家要冬瓜皮。
马小菊到吴二婶家还没开口说话,吴二婶就先和她说起了向午的事。吴二婶说:“小菊,我去省城儿子家,看见向午和一个女人在逛街。”马小菊说:“吴二婶,你再见到向午,跟他说他娘病得很重,快不行了,让他赶快回来。”
婆婆喝了马小菊熬的药,仍旧没有好,最后还是去了。
婆婆入土那天,又下了雨,很大的雨 ,雨声把马小菊的哭声给淹没了。
雨季快要过去的时候,向午回来了。向午一 身落魄地回来了,他被人骗了个精光后回来了。
“你还回来干啥?你娘不在了,你还回来干啥呢?”马小菊说着,眼泪像雨滴一样落了下来。可这时窗外的雨却停了,天空响晴响晴的。
(选自《小小说选刊》,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面对丈夫的外遇,马小菊开始时大吵大闹,后来无动于衷,连回答别人时都是简单重复那几句 话,这一变化过程说明她对丈夫已经不抱希望。
B.作者注重在细微处写人,药店老板、旺子媳妇、吴二婶等人迫不及待地将向午的相关信息告诉马小菊,体现了善良的村民们对马小菊的同情和关心。
C.小说有主次两条线索,主线是马小菊在家中照顾婆婆,次线是向午在城里出轨被骗;两条线索同时发展,最后随着向午落魄归家而交织在一起。
D.小说结局虽然给读者留下了想象和思考的空间,但从小说情节的发展逻辑看,随着向午的回归,马小菊的命运出现了转机,她最终会原谅丈夫。
8.小说在刻画马小菊这个人物形象时,突出了她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6分)
9.小说中多次写到“下雨”,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杨椿字延寿,本字仲考,孝文赐改焉。性宽谨,为内给事,与兄播并侍禁闱。后为中部法曹,折讼公正,孝文嘉之。及文明太后崩,孝文五日不食。椿谏曰:“圣人之礼,毁不灭性,纵陛下欲自贤于万代,其若宗庙何!”帝感其言,乃一进粥。转授宫舆曹少卿,加给事中,出为豫州刺史,再迁梁州刺史。初,武兴王杨集始降于齐,自汉中而北,规复旧土。椿贻书集始,开以利害。集始执书对使 者曰:“杨使君此书,除我心腹疾。”遂来降。后兼太仆卿。秦州羌吕苟儿泾州屠各陈瞻等反诏椿为别将隶安西将军元丽讨之贼守峡自固。或谋伏兵断其出入,待粮尽攻之;或云斩山木,纵火焚之。椿曰:“并非计也。贼深窜,正避死耳。今宜勒三军勿更侵掠,贼必谓见险不前,心轻我军,然后掩其不备,可一举而平。”乃缓师。贼果出掠,仍以军中驴马饵之,衔枚夜袭,斩瞻传首。入正太仆卿。后累迁为雍州刺史,进号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寻以本官加侍中,兼尚书右仆射,为行台,节度关西诸将。遇暴疾,频启乞解,诏许之,以萧 宝夤代为刺史、行台。庄帝还宫,椿上书频请归老,诏听。椿奉辞于华林园,帝下御座,执手流泪曰:“公先帝旧臣,实为元老。但高尚其志,决意不留,既难相违,深用凄切。”椿亦歔欷,欲拜,帝亲执不听。赐以绢布,给羽林卫送。群公百僚饯于城西张方桥,行路观者莫不称叹。椿临行,诫子孙曰:“我家入魏之始,即为上客。汝等脱若万一蒙明主知遇,宜深慎言语,不可轻论人恶也。闻汝等学时俗人,乃有坐待客者,有驱驰势门者,有轻论人恶者,及见贵胜则敬重之,见贫贱则慢易之,此人行之大失,立身之大病也。汝等若能存礼节,不为奢淫骄慢,假不胜人,足免尤诮,足成名家。汝等能记吾言,吾百年后终无恨矣。”椿还华阴,踰年,为尔朱天光所害。时人莫不怨痛之。太昌初,赠太师、丞相、都督、冀州刺史。
(选自《北史•列传第二十九》,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秦州羌吕苟儿/泾州屠各陈瞻等反/诏椿为别将/隶安西将军元丽讨之/贼守峡自固
B.秦州羌吕苟儿/泾州屠各陈瞻等反/诏椿为别将/隶安西将军元丽/讨之贼守峡自固
C.秦州羌吕苟儿/泾州屠各陈瞻等反/诏椿为别将隶/安西将军元丽讨之/贼守峡自固
D.秦州羌吕苟儿/泾州屠各陈瞻等反/诏椿为别将隶/安西将军元丽/讨之贼守峡自固


展开余下试题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禁闱,原指宫廷门户,文中指宫内或朝廷。
B.衔枚,古代军队秘密行动时,让兵士口中横衔着枚(形如筷子),防止说话,以免敌人发觉。
C.行台,魏晋至金代尚书台(省)临时在外设置的分支机构。
D.归老,古代称辞官回家奉养父母。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杨椿深明大义。文明太后逝世,孝文帝五日不进食,杨椿进谏劝说皇上哀伤毁弃不能过分而失去本性,要以国家为重。孝文帝被他的话感动,才开始吃饭。
B.杨椿善谋略。面对叛军凭险据守,杨椿力排众议,故意示弱,使之轻敌;诱敌出掠,乘其不备,夜袭敌人,一举获胜。
C.杨椿急流勇退。在他功成名就的时候,频频上书要求退休养老,皇帝挽留不住,只有赐予绢布,执手流泪送他到家。
D.杨椿教子甚严 。他教育后代要出言谨慎,不能轻易说别人坏话;要尊重别人,不可轻慢,不能趋炎附势。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遇暴疾,频启乞解,诏许之,以萧宝夤代为刺史、行台。
(2)椿亦歔欷,欲拜,帝亲执不听。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有感五首(其三)①
杜 甫
洛下舟车入,天中②贡赋均。
日闻红粟腐,寒待翠华③春。
莫取金汤固,长令宇宙新。
不过行俭德,盗贼本王臣。
【注】①此诗作于代宗广德元年(763年)秋,内容和当时朝廷中迁都洛阳之议有关。安史之乱后,长安所在的关中地区残破,每年要从江淮转运大量粮食到长安;加上吐蕃进扰,长安处在直接威胁之下,因此朝中有迁都之议。②天中:指洛阳。③翠华:指天子之旗,这里指代皇帝。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首联从洛阳所处的优越地理位置写起,正是因地理位置优越,人们才提议迁都洛阳。
B.颔联紧承首联,写洛阳百姓等待皇上给他们带来春天般的温暖,可见洛阳百姓正翘首企盼迁都洛阳。
C.尾联中的“不过”一词,看似轻描淡写,实际更引人注目,突出了“行俭德”的重要性。
D.“盗贼”一句,一针见血地揭示了封建社会官逼民反的事实,语言尖锐,感情沉痛。
15.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对迁都的观点态度。(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杜甫在《登高》中,“ , ”两句寓情于景,不仅描写了落木窸窣、长江汹涌之状,也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无限感慨。
(2)苏轼在《赤壁赋》中,“ , ”两句借客人之口,感慨生命的微不足道与渺小。
(3)李白 在《蜀道难》一诗中,“ , ”两句绘声绘色地刻画出了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随着网红经济的出现,短视频成为网红经济中重要的传播媒介。在中国的短视频市场上,快手、抖音、秒拍、火山、小咖秀 。这些新业态的涌现,不仅为企业带来了巨大商机,还“调剂”着大众的生活。更重要的是,互联网新业态 ,恰可说明我国的互联网发展充满无限生机,孕育无限可能。但由于绝大多数用户并非专业人士,所以,制作的短视频趋于平庸化,这也 。但只要走向粗俗、甘于庸俗、沦为恶俗,就会挑战法律底线,违背公序良俗,所以值得警惕。
众所周知,目前有大量年轻人活跃在各大短视频平台,如果对“三俗”内容听之任之,对错误的价值观放任自流,那么,( )。因此,治理短视频乱象,监管部门重任在肩、 。
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但只要走向粗俗、甘于庸俗、沦为恶俗,就会违背公序良俗,挑战法律底线,所以值得警惕。
B.但只要甘于庸俗、走向粗俗、沦为恶俗,就会违背公序良俗,挑战法律底线,所以值得警惕。
C.但如果走向粗俗、甘于庸俗、沦为恶俗,就会挑战法律底线,违背公序良俗,就值得警惕了。
D.但如果甘于庸俗、走向粗俗、沦为恶俗,乃至违背公序良俗,挑战法律底线,就值得警惕了。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三俗”内容泛滥,青少年的身心大受其害
B.就会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进而影响短视频行业的发展
C.不仅不利于短视频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更不利于青少年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D.不仅不利于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更不利于短视频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
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纷至沓来 声名鹊起 无可厚非 责无旁贷
B.络绎不绝 声名鹊起 无可非议 义不容辞
C.纷至沓来 风生水起 无可厚非 义不容辞
D.络绎不绝 风生水起 无可非议 责无旁贷
20.下面是一家快递公司搬迁新址通告初稿的片段,其中有五处不合书面语体的要求,请找出并作修改。(5分)
因业务大了,原有地方狭小,咱们公司自即日起搬迁到凤凰路72号。新址位于县二中东侧500米处,欢迎新老客户上门。询问电话:8321560。
21.下面是语言现象的图示框架,请根据图示概述语言现象的基本特征,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50个字。(6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60分)
日本松下电器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被人称为“经营之神”,他一生的奋斗经历和优秀的管理才能让世人瞩目,他曾说过:“生活如山路,向前跨一步,便可发现一条更好的路,使生活更充实,更有乐趣。”
对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奋斗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
语文参考答案
1.A【解析】A项未然变已然,“河北廊坊的戏剧演出群落规模最大”有误,结合文本内容“最近的一个例证,就是新奥集团携手王潮歌导演,宣布将在河北廊坊建成国内规模最大的戏剧演出群落——‘只有红楼梦’”分析可知,河北廊坊的戏剧演出群落尚未建成。
2.D【解析】D项,“意在论证社会上有不重视文化古迹的行为这一观点”分析不妥,原文并没有提出这一观点,应是表达对古文化遗迹遭到破坏的惋惜之情。
3.D【解析】A项,“是因为只有红楼文化最能唤起传统文化情结”原因分析不当,原文是“也许”;另外,原因不全面,还有“只有红楼故事最让国人耳熟能详”的原因。B项,“都取景于……”错,原文只是说“北京大观园原址为明清两朝皇家菜园,始建于1984年,是1987版电视剧《红楼梦》的影视基地”“元妃省亲”等场景就是在这里取景的,并非所有情景都取景于此两处。C项,扩大范围,南京“红楼专列”只有六节车厢展示《红
标签:人教版 高一 下册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内蒙古杭锦”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90]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