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月考试卷
阅读:319 2019-04-21
标签:
人教版
高一
下册
月考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19]
宁夏育才中学孔德校区2018-2019学年高一3月月考语文试题
宁夏育才中学孔德学区2018-2019-2高一年级月考
语 文 试卷
(试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为 150 分钟) 命题人: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林黛玉与人参养荣丸
《林黛玉进贾府》中提到:林黛玉初进贾府,众人见黛玉年貌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便知她有不足之症,贾母问她吃什么药,黛玉回答道:“如今还是吃人参养荣丸。”
查“人参养荣丸”,即“人参营养丸”,是由《合剂局方》里的“人参营养汤”改制而成。其药物组成为:人参、当归、黄芪、白术、茯苓、肉桂、熟地、五味子、远志、陈皮、杭芍、甘草等。有益气补血、养心安神之功效。林黛玉的“不足之症”从以后的症状来看,属中医的“肺痨”,即西医的“肺结核”范畴。那时没有异烟肼、利福平等抗结核药,用人参养荣丸之类的补药尚属对症,是符合中医辨正论证的原则的。人参养荣丸主治心脾气血两虚症,临床常出现气短乏力,心悸失眠等症状。正如宝玉所见的“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人参养荣丸虽然是林黛玉“请了多少名医,总未见效” 后所试过的药物中最适合的,却也是后来促使林黛玉“魂归离恨天的因素之一。从中医发病学的观点来看,人体任何疾病发生的过程,都是“正”与“邪”斗争的过程。“正”也叫正气,是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维护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邪”即“邪气”,是致人体疾病的一切因素。因此,治疗疾病无非是“扶正祛邪”,即恢复人体的健康。
中医按其功效、性质及使用方法来分,可用八个字概括,中医术语称之为“八法”即汗、吐、下、和、温、清、消、补。补法所用药物就是补药,其主要作用是增强和补益人体气血阴阳,从而达到恢复正气、战胜疾病的目的,是专门治疗虚症的。然而,“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任何补药都不是万能的,不能治疗百病。它对人体正气的恢复及健康保证是有一定条件的,超越或不适合这个条件,非但不能扶助正气,恢复健康,反而会戕伐正气,危害健康。林黛玉服用人参养荣丸,错在“常服”。当贾母问她吃什么药,黛玉回答说:“如今还是吃人参养荣丸。”贾母说:“这正好,我这里正配丸药呢,叫他们多配一料就是了。”因此,林黛玉之死,“爱情悲剧”固然是原因之一,但服用补药过量,损伤正气,迫血妄行,吐血不止,致使“苦绛株会魂归离恨天”也是一个值得考虑的因素。正如《内经》所说:“夫五味入胃,成先入肾。久而增气,物化之常也,气增而久,夭之由也。”
艺术典型源于现实生活。现实生活中确有人妄服补药而招致吐血的,这一点应引起人们尤其是护理专业的学生的足够重视。
1.下面对“人参养荣丸”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人参养荣丸”是由《合剂局方》里的“人参营养汤”改制而成的,有益气补血、养心安神的功效。
B.“人参养荣丸”药物成分有人参、当归、黄芪、白术、茯苓、肉桂、熟地、五味子、远志、陈皮、杭芍、甘草等。
C.“人参养荣丸”属于补药,主要用于治疗心脾气血两虚、气短乏力、心悸失眠等病症。
D.“人参养荣丸”不是万能的,不能治疗百病,它会戕伐正气,危害健康,所以,要尽量避免服用。
浏览完整试题
2.下面对“成也萧何”或“败也萧何”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人参养荣丸”对于治疗林黛玉的“不足之症”来说,可说算得上“对症下药”了。
B.“人参养荣丸”对人体正气的恢复及健康保证有一定条件的,不能超越或不适合这种条件。
C.服用人参养荣丸,导致了巾帼不让须眉的才女林黛玉“魂归离恨天”的悲惨结局。
D.“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任何补药都不是万能的,因此,不要希望某一种补药能包治百病。
3.依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林黛玉之死,会给医学界敲响警钟,使人们在关注药物疗效的同时,也会关注药物的使用方法。
B.对于中医所谓的“肺痨”,无论是服用“人参营养丸”,还是服用“人参营养汤”,都不可过量,否则就会吐血而亡。
C.中医一定会继续坚持辨正论证的原则,既要对症下药,又要在用药上采取谨慎的态度。
D.护理专业的学生应该多了解和掌握一定的用药知识,才能在今后的护理工作中不出现闪失。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6个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9题。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黛玉连忙起身接见。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黛玉正不知以何称呼,只见众姊妹都忙告诉他道:“这是琏嫂子。”黛玉虽不识,也曾听见母亲说过,大舅贾赦之子贾琏,娶的就是二舅母王氏之内侄女,自幼假充男儿教养的,学名王熙凤。黛玉忙陪笑见礼,以“嫂”呼之。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拭泪。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一面又问婆子们:“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你们赶早打扫两间下房,让他们去歇歇。”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未写其形,先使闻声”,王熙凤放诞无礼、先声夺人的出场是一种“宣告”:各位听着,我凤姐来了;也是一种道歉:老祖宗,我迟到了。
B.“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表面上是称赞了林黛玉的风姿,实际上却是在阿谀贾母,又不忘安慰迎春等那些嫡亲的孙女儿,真是圆滑之至。
C.“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王熙凤一心都在贾母身上,其虚伪和机变逢迎的性格暴露得淋漓尽致。
D.“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体现出凤姐对黛玉无微不至的真诚关怀,也显示了凤姐在贾府中的特殊地位和威仪。
5.贾母戏谑地称王熙凤是“泼皮破落户儿”和“凤辣子”,对此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既说明王熙凤的泼辣性格,又表明贾母对她的婉转批评。
B.既说明王熙凤的厉害,又表明贾母对她的亲近。
C.既说明王熙凤的泼辣性格,又表明贾母对她的宠爱。
D.既说明王熙凤的泼辣的性格,又表明贾母对她的戏谑嘲讽。
6.“气派”一词在文中的意思是( )(2分)
A.指人的相当稳定的个性特点 B.指人的态度仪表
C.指人做事的魄力 D.指人的精神与面色
7.下列句子描写林黛玉的是( )(2分)
①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②天然一段风韵,全在眉梢。③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掉梢眉。④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⑤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⑥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⑦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鼻如悬胆,睛若秋波。⑧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A.①④⑦ B.⑥⑧ C.④⑥⑦ D.②③⑤
8、下列画线词释义有误的是( )(2分)
A.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 放纵
B.这个宝玉,不知是怎生个惫懒人物 懒惰
C.疯疯颠颠,说了些不经之谈 不合常理的话
D.只恐又是你的杜撰 没有根据地编造
9. 下列对《林黛玉进贾府》一文的解说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选自《红楼梦》(原名《石头记》),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其作者为清代作家曹雪芹。
B.课文《林黛玉进贾府》介绍人物笔法多变,疏密相间,有详有略,虚实结合。如详写贾母、凤姐、宝玉、王夫人,虚写贾赦、贾政等等。
C.《红楼梦》全书以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故事为中心,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和腐朽本质,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发展趋势。
D.《林黛玉进贾府》通过林黛玉所见所闻,介绍了贾府一大批主要人物,初步描绘了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
三、古代诗文阅读(2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小题。(8分)
秦巨伯
瑯琊①秦巨伯,年六十,尝夜行饮酒,道经蓬山庙。忽见其两孙迎之,扶持百余步,便捉伯颈著地,骂:“老奴,汝某日捶我,我今当杀汝。”伯思惟某时信捶此孙。伯乃佯死,乃置伯去。伯归家,欲治两孙。两孙惊惋,叩头言: “为子孙,宁可有此?恐是鬼魅,乞 更试之。”伯意悟。
展开余下试题
数日,乃诈醉,行此庙间。复见两孙来,扶持伯。伯乃急持,鬼动作不得。达家,乃是两人也。伯著火炙之,腹背俱焦坼②。出著庭中,夜皆亡去。伯恨不得杀之。
后月余,又佯酒醉夜行,怀刃以去,家不知也。极夜不还。其孙恐又为此鬼所困,乃俱往迎伯,伯竟刺杀之。 (选自《六朝志怪小说选译》)
注释:①瑯琊: 古郡名,治所在今山东省胶南县。 ②坼:裂开。
10.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不同的一组是( )(2分)
A.伯思惟某时信捶此孙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B.乃置伯去 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C.伯意悟 目似瞑,意暇甚
D.夜皆亡去 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
11.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秦巨伯的孙子虽挨过爷爷的打,但并没有因此而怀恨,反而在深夜出去迎接他,可见他们是很懂事的孩子。
B.秦巨伯曾经识破鬼的骗术,并捉住它们把它们放在火上烤得腹背俱焦,但最终还是误杀了两孙子。
C.选文中鬼共三次假扮秦巨伯的孙子,因为秦巨伯好酒常醉,共有两次被鬼所骗。
D.这篇文章说的是人妖易混,若辨别不清,就会干出错杀无辜,放纵鬼魅的事情来。
1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其孙恐又为此鬼所困,乃俱往迎伯,伯竟刺杀之。
(二)阅读《咏怀古迹(其三)》,完成13—14小题。(7分)
咏怀古迹(其三)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13.“环珮空归夜月魂”中的“空”字如何理解?(3分)
14.《咏怀古迹(其三)》题为咏怀,可里面只写了王昭君的怨恨,并无作者个人情怀的抒发,这是不是与标题“咏怀”二字不符?(4分)
(三)阅读《早寒有怀》,完成15—16小题。(8分)
早寒有怀
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注释:迷津:迷失方向,找不到渡口。《论语 微子》孔子使子路问津的典故。长沮、桀溺是隐者,而孔子则是积极想从政的人。
15.下面对这首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襄水曲”表明作者家住襄水之滨,“楚云端”则表现出对家乡的仰望。句意平淡却情感含蓄而浓烈。
B.“遥隔”两字不仅表明作者所在地方距离家乡遥远,还表明此时与家乡两地隔绝,不能归去,用词贴切。
C.“归帆天际看”形象地写出了作者站在客船上,朝着家乡的方向极目远眺,内心充满难以诉说的悲凉。
D.“迷津欲有问”运用典故,表现出作者既羡慕田园生活、有意归隐又想求官做事、以展鸿图的矛盾心理。
16.本诗首联广受后世称道,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赏析。(6分)
四、名句默写(12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2分)
(1)《蜀道难》中写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 , ”
(2)《蜀道难》中描述蜀道的开凿过程的句子是:“ , ”
(3)《登高》中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 , ”。
(4)《琵琶行》中三次写琵琶女弹奏的技艺高超都用了侧面描写。第二次当“四弦一声如裂帛”结束弹奏后,诗人用“ , ”来进行侧面描写。
(5)白居易《琵琶行》中“ , ”交代了他与琵琶女产生情感共鸣的原因。
(6)《锦瑟》中以锦瑟起兴,引起对华年往事的追忆的句子是:“ , ”
五、语言文字运用及课内基础知识(3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小题。
以高铁为镜,我们砥砺苦练内功的自主创新品格。十几年前,高铁技术还掌握在少数几个发达国家手中。中国冲破技术封锁,弯道超车, ,靠的就是自主创新。从车辆到线路,从制动到通信信号,没有技术,就从国外引进消化吸收;( )。一步一个台阶,中国高铁企业苦练内功、 ,实现了国人高铁产业腾飞的梦想。以高铁为镜,我们涵养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 ,中国制造面临过这样的尴尬:号称是世界工厂、制造大国,老百姓却 ,去国外抢购保温杯、电饭煲、马桶盖等普通日用品。中国铁路凤凰涅盘的过程,为中国制造突围提供了有益借鉴。如今,中国高铁的检验标准精确到了0.01毫米以内;为了突破碰撞安全防护系统关键,我们做了18种概念模型,历经近百次仿真计算和试验验证,仅仿真计算生成的结果数据就高达5000G。解码中国高铁成功的深层次密码,以优取胜的品质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最重要的关键词。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后来居上 厚积薄发 毋庸讳言 舍近求远
B.后发先至 养精蓄锐 毋庸讳言 舍本逐末
C.后发先至 养精蓄锐 毋庸置疑 舍近求远
D.后来居上 厚积薄发 毋庸置疑 舍本逐末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狠下决心奋力攻关外国不愿提供的核心技术
B.狠下决心奋力攻关,如果外国不愿提供核心技术
C.外国不愿提供核心技术,就狠下决心奋力攻关。
D.外国提供了核心技术,就狠下决心奋力攻关。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如今,中国高铁的检验标准精确到了0.01毫米;为了突破碰撞安全防护系统关键技术,我们做了18种概念模型。
B.如今,中国高铁的检验标准精确到了约0.01毫米左右;为了突破碰撞安全防护系统关键技术,我们做了18种概念模型。
C.如今,中国高铁的检验标准准确到了约0.01毫米左右;为了突破碰撞安全防护系统,我们做了18种概念模型。
D.如今,中国高铁的检验标准准确到了0.01毫米;为了突破碰撞安全防护系统,我们做了18种概念模型。
21.下列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呕哑嘲哳难为听 B. 艰难苦恨繁霜鬓
C. 整顿衣裳起敛容 D. 只是当时已惘然
22. 下列句子从情与景关系的角度看抒情手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2分)
A.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B.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C.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D. 紫袖红弦明月中,自弹自感暗低容
2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凝绝不通声暂歇 如听仙乐耳暂名 B. 千呼万唤始出来 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C. 连峰去天不盈尺 一去紫台连朔漠 D. 此情可待成追忆 潭中鱼可百许头
24.下列选项中加点的字和例句中加点的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展开余下试题
例句:若属皆且为所虏
A.名属教坊第一部 B.举酒属客 C. 属予作文以记之 D.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5.下列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寻声暗问弹者谁 暗:悄悄的 B. 银屏乍破水浆迸 乍:突然
C. 可以横绝峨眉巅 绝:隔绝 D. 不及卢家有莫愁 及:比得上
2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义愤填膺 以手抚膺坐长叹 B. 三省吾身 画图省识春风面
C. 危乎高哉 危楼高白尺 D. 信手拈来 低眉信手续续弹
27.下列选项中加点的字和例句中加点的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秋月春风等闲度
A.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 B.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C.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山总是春 D. 不得等闲视之
28.下列诗句朗读时语气节拍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嵋巅 B.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C.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D.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29.对下面名句的原作进行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2分)
①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江南春》 ②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秋浦歌》
③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 ④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题西林壁》
⑤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江南逢李龟年》 ⑥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登高》
A.①②④⑤是绝句,③⑥是古体诗。
B.①④⑤是绝句, ②③是古体诗,⑥是律诗。
C.①④⑤是绝句, ②⑥是古体诗,③是乐府诗。
D.①②⑤是绝句, ③④是古诗体,⑥是绝句。
3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大清朝一灭亡,那些整天只知道提着鸟笼,游手好闲的纨绔子弟也随着完蛋了。
B.我俩是总角之交,从一起读大学到现在已经认识三十多年了。
C.看到这样的场面,围观的学生开始议论纷纷,走廊里沸反盈天。
D.这本宣扬邪教学说的小册子,讲的都是些不经之谈。
31. 下列加点词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①连峰去天不盈尺 去:距离 ②一去紫台连朔漠 去:距离
B.①所守或匪亲 或:或者 ②无边落木萧萧下 落木:指秋天飘落的树叶
C.①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长句:指七言诗
②老大嫁作商人妇 老大:年纪大了
D.①以手抚膺坐长叹 坐:坐下 ②却坐促弦弦转急 却坐:退回(原处)坐下
32.参照下面材料中画线的部分,另选我国两位古代诗人的名句,仿写两个句子。要求结构一致。(4分)
生活是什么?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白居易说:生活是“更待菊黄家酿熟,共君一醉一陶然”的闲适。 。 。
33. 描述“马蹄踏花十里香”的意境,不少于60字。(5分)
四、作文
34、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有人曾说:“15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18岁时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呀’。18岁觉得英语难,放弃英语,28岁出现一个很棒但要会英语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呀’。”人生前期越嫌麻烦、越懒得学,后来就越可能错过新风景,错过让你动心的人和事。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议论文;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宁夏育才中学高一第一次月考答案
1、D (该项中“尽量避免服用”不正确,应改为“适量服用”。)
2、C (根据文中第3段中的“是后来促使林黛玉魂归离恨天的因素之一”及第5段中的“林黛玉服用人参养荣丸,错在常服”,可判断C项中,“导致了……悲惨结局”错。)
3、B (该项中“否则就会吐血而亡”,过于绝对,夸大其词。)
4、D 5、C 6、B 7、B 8、B
9、B项,“详写贾母、王夫人”错误,应是“对凤姐、宝玉等主要人物详写,对贾母、邢夫人、王夫人、李纨和贾氏三姊妹略写”。
二、古代诗文阅读
10、C
11、C
12、(4分)他的孙子恐怕他又被这个鬼缠住了,就一起去寻找他。秦巨伯竟然杀了他们。
翻译:琅琊人秦巨伯,六十岁了,曾经喝醉了酒赶夜路,经过蓬山庙,他忽然看见两个孙子来迎接他,搀扶着他走了一百多步,接着就抓住他的脖子把他按在地上,咒骂说:老奴才,你那一天用棍棒打了我,我今天要杀了你。秦巨伯回想起来,那一天确实是用棍棒打了这个孙子。于是,秦巨伯假装死了,两个孙子就扔下他走了。秦巨伯回到家,想要惩罚两个孙子。两个孙子十分害怕,连连叩头说:我们做子孙的,难道能这样做吗?恐怕是鬼魅作怪,求你再试试看。秦巨伯心里这才醒悟过来。 过了几天,秦巨伯又假装喝醉了,来到了这间庙里,又看见两个孙子走来了,他们照样搀扶秦巨伯,秦巨伯就一下子把他们紧紧抓住,鬼动弹不得,带回家里,竟然是两个孙子所说的鬼魅。秦巨伯把鬼放在火上烧烤,肚子和脊背都被烤焦并且裂开了。他们把鬼抬 出去扔在院子里,夜里鬼都逃走了。他很遗憾没有把鬼杀掉。 一个多月之后,秦巨伯又假装喝醉了酒去赶夜路,他怀里揣着刀子离开了家。家里人却不知道这件事。到了深夜,秦巨伯还没有回来。他的孙子恐怕他又被这个鬼缠住了,就一起去寻找他。秦巨伯竟然杀了他们。
13、(3分)从字面上看,作者认为,既然大错已经铸成,你的魂灵归来也是徒然的。深入一想,昭 君虽骨留青冢,但魂灵早已在月明之夜回到生她养她的父母之邦, 可见其怀念故国之心是多么强烈啊!像这样一位美女,竟然沦落到如此下场,怎不感动?怎不伤心?一个“空”字,将诗人的悲愤之情、伤悼之意传达得淋漓尽致。
14、(4分)不是。王昭君有倾城倾国之貌却无人省识,汉元帝不辨美丑,竟要靠“画图省识”;自己一片赤诚,尽忠进谏,皇帝却不分忠佞,无辜贬斥自己。而这些都不能明说,所以只能借写王昭君的不幸来暗寓自己的不幸,故诗文与诗题是非常相配的。
15. C(2分)(“形象地写出了作者站在客船上”错,此处应是诗人想象家人们也在思念自己,因而遥望着天际的孤帆,期盼着自己的归去。)
16.(6分)①首联选取了“落叶”“鸿雁”“长江”的典型意象,点明季节,描绘了一幅凄凉寒冷的深秋景象。(2分)②一个“寒”字,既点明了题目中的“早寒”,又渲染了秋天的寒意,还烘托了作者内心的失意悲凉。(2分)③首联采用起兴(或借景抒情)的手法,奠定全诗悲凉迷茫的感情基调,为后文的思乡与或出世或归隐而难以抉择的矛盾心情
上一篇:
江西省玉山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平行班)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下一篇:
宁夏育才中学勤行校区2018-2019学年高一3月月考语文试题
标签:
人教版
高一
下册
月考试卷
相关:
关于“宁夏育才中”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19]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