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242  2019-04-29
标签:人教版 高一 下册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42]
湖北省黄梅国际育才高级中学2018-2019高一4月周考语文试卷
高一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祝考试顺利★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流传千古的名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把玉的完美与人格尊严联系在一起,相比之下的“瓦”就逊色得多。先秦屈原《卜居》中说“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黄钟毁弃,瓦釜雷鸣”就是比喻有才德的人被弃置不用,而无才德的平庸之辈却居于高位。在我们的传统认识中,瓦被赋予了很多消极的意义。而实际上,作为我国古代常用的建筑材料,瓦的发明在我国古代建筑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今天就来说说瓦。
人们俗称“秦砖汉瓦”,但这并不准确。就像古诗中“秦时明月汉时关”一样,是一种修辞性说法。其实瓦的出现,比汉代要早得多。战国时著作《世本》记载:“桀作瓦屋。”这可能是传说。桀是夏代有名的暴君,子承父位,未经创业艰难,不可能像神农尝百草,后稷教人稼穑一样去“作瓦屋”。但陶器的出现,到桀的时代已有三千余年历史。夏桀为了自己的享乐,让匠人把茅屋改作瓦顶,倒也是合情合理的事情。但至少,今天所说的瓦的形态的出现,不会晚于春秋。《左传•昭公二十六年》记载了一次战斗。齐国的子渊捷追赶洩声子,“射之,中盾瓦”。“盾瓦”,就是盾牌的瓦形凸面。可见瓦已是当时人们熟知熟见的东西了。
可是,那时瓦还没有变成专称,其它陶制品,也可以称瓦。比如“弄瓦之喜”的说法,出自《诗经•小雅•斯干》,“万生女子……载弄之瓦”。意思是生下女孩儿,拿纺线瓦锤给她玩。那种瓦锤,就是陶制品,形状和用途,与今人手工纺毛线的纺锤相似。待到瓦用于房屋建筑,才渐渐变为专称,唐宋时期,便用“瓦子”“瓦肆”代指繁华市区了。
陶制品是人类划时代的发明,因而瓦的用途很多。瓦在古代是种重要的占卜工具,人们摔碎瓦片观看纹理,来预测吉凶成败。瓦除了建房屋,还用来镶井壁,叫做甃。形体很大,长可达一两米,圆形井壁由两块、三块或四块瓦围成一圈,《周易》《庄子》都有记载。秦汉瓦井已经很普遍。商周时的井只是木框镶口的土坑,“井”字就是那种井的象形。自从用瓦镶井壁,井的质量和功能才大大提高。此外,瓦还可以作乐器和棺材等。
瓦的制作并非轮制,而是用圆形模具做胎,用熟泥片贴在外围,等距离划开,晾干后自动从模具上脱落,成为瓦坯。宋应星《天工开物》记载很详细。古人的确很聪明。
夏桀当初“作瓦屋”只是为了自己享乐,至于造福后人几千年,的确是他所没有想到的。
(改编自伪农《淡味斋随笔•说瓦》)
1.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瓦釜雷鸣”比喻无才德的平庸之辈居于高位,这里的“瓦釜”有消极意义。
B.唐宋时期,用“瓦子”“瓦肆”代指繁华市区,就是瓦作为专称的一个明证。
C.《周易》《庄子》中都记载了用瓦镶井壁,瓦井的质量和功能超过了土井。
D.古人生女孩称“弄瓦之喜”,“瓦”是指纺线瓦锤,说明了重男轻女的思想。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从玉引出瓦,接着旁征博引,逐层分析,最后表达自己的态度。
B.文章第四段论证了瓦的用途,并从字形的角度说明瓦用来镶井壁的作用。
C.对于瓦,文章先说明它的起源和演变,然后介绍它的用途、制作过程等。


浏览完整试题D.文章第二段引用《世本》和《左传》的相关内容,论证了瓦的出现时间。
3.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夏桀为自己享乐而“作瓦屋”,说明瓦的形态的出现不会晚于春秋。
B.瓦的用途有很多种,因此以瓦为代表的陶制品是人类划时代的发明。
C.“弄瓦之喜”的说法与瓦有关,但此时的“瓦”。还没有成为专有名称。
D.瓦的制作并非轮制,而是把圆型模具做胎后,将其晾干脱落制作成瓦。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老人与猫
杨依静
老张头准备扔掉他的猫,这事儿他已经考虑很久了。
老张头今年八十一了,和他的猫一起租住在一个一居室里,他骑三轮车出去摆摊的时候,就把猫留在家里。猫不挑食,一日三餐跟着老张头吃。猫今年八岁了,算得上是一只老猫了。如今老张头尽量给猫吃绵软的东西,因为猫的牙和肠胃都有些不行了。
老张头的老伴儿死得早,房子卖掉了,钱留给一双儿女。儿子在本地上班,女儿嫁到了外县,都有自己的家庭和孩子,倒也都孝顺。之前老张头和儿子一起住,儿子儿媳妇上班后,他就跟十岁的孙子在家。老张头非常疼爱孙子,但总觉得孙子有点娇气,还特别能花钱。老张头有天中午教育他要勤俭节约,但没想到小孙子敢拿棍子敲他!这可把老张头气炸了,他把小孙子拽过来,拍了他屁股两下,连裤子上的灰都没打掉。晚上他爸爸回来,小孙子哭着去告状,说不要爷爷住在这里了,有他没我,有我没他。老张头的儿子一听大怒,狠狠揍了孙子一顿。老张头心疼坏了,心里五味杂陈,默默把儿子拉开,隔天就带着猫搬了出去。
春节女儿回来的时候,说刚买了房子,要爸来这儿一起住。老张头本是不乐意的,但女儿说,这么大岁数,一个人住着,到底也不是回事,传出去大家还以为儿女不孝顺呢。老张头想了想答应了。
但猫突然病了。
老张头发现猫的毛越来越没有光泽,尾巴总是垂着,眼睛老是眯着,还开始变懒了,一睡就是一天,食欲也不如以前了。后来干脆一点饭都不吃,整天蜷成一个球窝在床上。老张头有点慌了,猫是不是要死了?
老张头抱着猫坐了一宿。他想起死去十多年的老伴和他去世的挚友们。他见过的死亡还不够多吗,临死还要再经历一次吗?他八年前养猫的时候,还担心自己死了这猫没人照顾,但没想到现如今猫也要走在他前头。
老张头又观察了几天,猫的状况还是一点起色都没有。与猫永别的场景一次次出现在老张头的眼前。不,他不能接受,他再也不想面对死亡了。深思熟虑之后,他决定把这猫放掉。
老张头把猫装在布袋里抱了出去。他知道有个学生公寓,每天剩饭挺多,他想把猫放到那附近,但半路上忽然想到猫和自己一样,喜欢清静,万一到时候学生都捉着猫玩咋办……这学生公寓不能去!他抱着猫兜兜转转,走到天快黑了,看见了一座空房,墙角有个洞能通到空房里面,他在四周探查了一番,自己安慰自己说,能避雨,四周还有人家,猫应该淋不到,饿不着!这样的话不知道老张头自己说了多少个版本,才把猫放到洞里。猫还是蜷成一个球,一动不动,黄色的眼睛盯着他。老张头摸一下猫头,一狠心扭身走了。
回到家躺到床上的老张头脑子乱成一锅粥,想的都是猫,想着想着就迷迷糊糊睡了。半夜手不自觉地去摸猫,却什么也没摸到。老张头惊醒了,他想起猫小时候的样子,黄色的绒毛,细尾巴卷卷的,眯着眼睛把下巴伸过去让他挠,……老张头再也没睡着。
第二天一大早老张头带着馍和水又来到了昨天丢猫的地方,猫不见了,他小声叫猫,没动静。老张头把馍嚼好,把食盘和水碗放在门洞里。他又在门口站了一会儿,还是没看见猫出来。老张头在那儿坐了很久,直到要回家了还是没见到猫。
老张头又给猫送了几天的饭,尽管之前送的馍和水没有动过。女儿又打电话来催老张头动身,他知道不能等了,他要离开这里了,离开这个生活了一辈子的地方。
其实他对这个小县城没什么归属感,他所眷恋的东西,是在老家属院狭小的房子里一家四口坐在一起吃着老伴儿做的饭;是他骑着自行车,前梁站着儿子,后座坐着女儿,打着车铃穿梭在街道上;是他在讲台上声如洪钟地讲课;是他和挚友在亭子里听着蝉鸣下棋。
可是妻子去了,房子卖了,孩子们也各自成了家;他退休了,当年下棋的人,凑不齐了。
老张头用一辈子编织的那张生活的网已经快要瓦解了,一个个结点消失,密致的网渐渐只剩下一条线,一头是他,一头是猫,现在也断了。
行李都收拾好了,老张头拿着烧饼和牛奶,又去了那个洞边。所有的食物都没有动,有些发霉了,他把新的替换上去就转身走了,走了两步忽然转身回来,用尽力气朝门里叫猫,苍老的声音因为颤抖被拉得极长。
“猫——噢——猫——噢。”他完全顾不上旁人的眼神,他只管叫他的猫:“猫——噢——”。
在院子的角落里,那只猫窜了出来,跳进空房,钻进洞,蹲在洞口觑着他。老张头双手颤抖地抓住猫,猫瘦了,但是精神好了些。它熟稔地伸过头去,等待老张头抚摸它。
老张头向猫摆摆手:“走吧,我把你扔啦,不要你啦。”他接着向前走,声音低沉下来,“走吧,走吧……我也要走了。”猫小跑了两步,一下一下蹭着老张头的腿,老张头鼻子一酸,弯腰把猫抱了起来,搂到了怀里,猫发出惬意的呼噜声。
许多人的目光投过来。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抱着一只“野猫”,一边走一边流泪,确实是很引人注目的事情。老人扶着墙站了会儿,他把腰哭疼了。
老张头打开门,把猫放下,猫飞快地跑去喝水,看来是渴了很久。老张头一边顺着猫的毛一边絮絮地说:“你笨哦,连找水喝都不会。”猫“喵”了一声,他叹了口气:“不扔了,不扔了……”他愣愣地坐在打好的包袱旁边,看着猫喝水吃食。
午后的阳光从小窗户射进来,照到空荡荡的茶几上,这感觉多像多年前周末的中午,他像现在这样坐在桌子旁边,妻子端上一小盆热腾腾的土豆炖肉,儿子挑肥的,闺女挑瘦的,他一边小口小口地抿着酒,一边拣盆里的土豆吃。厨房里还炖着苹果山楂糕汤,咕噜噜地冒香气,妻子从厨房出来,收起他的酒瓶,“好了,喝一杯尝尝就行了。”
老张头笑了,仿佛无数细丝在他看不到的地方勾结、连接,编织重现了多年前的那张网。
他从兜里掏出手机,拨通了女儿的电话:“喂,囡囡啊……爸想过些日子再去……要不,爸就不去了吧。”


展开余下试题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老张头准备扔掉他的猫,这事儿已经考虑很久了。“独句成段,用概述叙事,横截面方式进入,来讲述故事,为后面的情节作铺垫,给读者留下悬念。
B. 老张头的老伴死得早,房子卖掉了,钱留给了一双儿女,儿子在本地上班,女儿嫁到了外县。老张头从儿子家搬出来后,和他的猫一起住租在一个居室里。他准备扔掉 老病之猫,要离开他生活了一辈子的地方,到女儿家一起住。
C. 小说多次使用了照应的艺术手法,比如:第四段老张头答应和女儿一起住,结尾又婉拒女儿的要求;第十三段老张头眷恋往昔的生活,倒数第三段又重温了这种生活。
D. 老张头怜惜他的猫,舍不得将它扔掉,又不得不将它扔掉,因为他要到嫁到外县的女儿家一起住,带猫去很为难。
5. 请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6分)
6. 请结合文本分析这篇小说的情节波澜起伏艺术。(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5G,全称第五代移动电话行动通信标准,也称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2013年5月13日,韩国三星电子有限公司宣布,已成功开发第5代移动通信技术(5G)的核心技术,预计于2020年开始推向商业化。2015年5月29日,酷派首提5G新概念:终端基站化。2016年1月7日,工信部召开“5G技术研发试验”启动会。2017年2月9日,国际通信标准组织3GPP宣布了“5G”的官方 Logo。中国三大通信运营商于2018年迈出5G商用第一步,并力争在2020年实现5G的大规模商用。
(摘编自《360百科》)
材料二:
高通公司高通工程技术高级副总裁马德嘉在演讲中表示,5G统一的连接架构将把所有通信系统联系在一起,这将给工业界带来革命。“同一个世界,同一个5G”“它会像电网一样随时随地地存在。”整个生活将会发生剧烈变化。比如,超低时延的通信,设备的智能化,还有终端侧可靠性的提升,都会改变生活和整个工业界。
  对于5G将为工业界带来哪些变化以及其中的关键技术因素,马德嘉列举了两个例子。
一个例子是企业网,其中最重要的是工业网络。在工厂的环境与流程中,设备之间的通讯需要满足低时延、超高可靠性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要保障安全性,因此5G网络需要解决安全问题,进而为这一垂直领域带来变革。另一个例子是交通运输行业。当我们谈论自动驾驶,很多时候还是在说传感器等设备,而在5G时代,这些车辆中将安装有5G模块,车辆间可以互联互通,从而为驾驶者带来更好的性能体验。
增强移动宽带、关键业务型服务以及海量物联网,这是5G商用的三大类业务。实际上,在一个工厂里,这些业务都会同时存在。
(摘编自《5G统一的连接架构将给工业界带来革命》新华网2018年7月13日)
材料三:
“在5G信号覆盖范围内,只要戴上这个手套,你就能操控远处的机器人,让它跟你做出相同的动作。”大唐电信技术经理王竟辉告诉记者,5G具有低时延等特点,能够实现对机器人的远程操控,未来可代替人类完成一些危险或特殊作业。在5G信号的支持下,远程签名机械臂基本实现了即时响应、同写同传。每秒10G,这是实时监测到的5G速率,是4G速率的100倍。5G具有超高可靠性、超低时延、超大容量等,能够促进经济社会智能化转型,2020年实现5G商用。
 网络信息革命的浪潮正席卷而来,这是历史机遇,也带来了新的挑战。我国应坚持研发与应用并重,继续推进5G技术的研发试验,按时完成第三阶段的组网测试等工作,打造完整的产业链;大力培育5G与工业、交通、医疗、教育等各个领域的融合应用,不断探索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同时,加快5G网络规划,坚持创新与合作并重,保障5G按期实现商用。
 “5G引领网络技术的创新,但目前5G还有很多挑战尚未解决,5G的创新永远在路上。”
 (摘编自《正被揭开“面纱”面对挑战5G的创新永远在路上》光明日报2018年8月25日)
材料四:
据报告预计,到2025年,全球的5G用户数将达到13.6亿。
同时,全球移动通信协会的移动趋势报告指出,虽然到2025年,全球范围的5G网络的人口覆盖率(5G用户数÷总人口数×100%)将高达15%,但是,5G的快速发展却主要集中在少数几个国家/地区。
按照2025年时的5G用户数从高到低:中国(4.54亿5G用户)、欧洲(2.03亿5G用户)、美国(1.89亿5G用户)、日本(9500万5G用户)、韩国(3700万5G用户)。
按照2025年时的5G用户数在移动通信用户总数占比从高到低:韩国(60%)、日本(49%)、美国(48%)、欧洲(28%)、中国(27%)。

(摘编自《各国5G最新排名!》搜狐网2018年9月24日)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我们有望在2020年使用上5G手机,智联生活触手可及。
B.5G商用业务是增强移动宽带、关键业务型服务以及海量物联网。
C.5G “面纱”虽已揭开,5G引领网络技术的创新,创新我们永远在路上。
D.材料四中,各国5G用户数与其在移动通信用户总数占比是成反比例的。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5G技术对每一个国家都非常重要,每个国家都会抢占先机并独享成果。
B.在5G时代,汽车自动驾驶技术成熟了,将完全可以替代驾驶者。
C.5G将会给工业界带来巨大的变革,将催生出很多新兴行业。
D.在未来2025年,我国5G用户全球最多,表明我国5G商用最好。
9.结合以上四则材料,请你谈谈在5G的路上我国该怎么做?请你猜想一下5G时代我们的生活会有哪些变化?(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韦弘机,京兆万年人。祖元礼,隋新州刺史。弘机仕贞观时为左千牛胄曹参军,使西突厥,册拜同俄设为可汗。会石国叛,道梗,三年不得归。裂裾录所过诸国风俗、物产,为《西征记》。比还,太宗问外国事,即上其书。帝大悦,擢朝散大夫。累迁殿中监。显庆中,为檀州刺史,以边人陋僻,不知文儒贵,乃修学官,画孔子、七十二子、汉音名儒象,自为赞,敦劝生徒,繇是大化。契苾何力讨高丽次滦水会暴涨师留三日弘机输给资粮军无饥高宗善之擢司农少卿主东都营田苑。宦者犯法,杖乃奏,帝嗟赏,赐绢五十匹,曰:“后有犯,治之,毋奏。”迁司农卿。
帝尝言:“两都,我东西宅,然因隋宫室日仆不完,朕将更作,奈财用何?”弘机即言:“臣任司农十年,省惜常费,积三十万缗,以治宫室,可不劳而成。”帝大悦,诏兼将作、少府二官,督营缮。初作宿羽、高山等宫,徒洛中桥于长夏门,废利涉桥,人便之。天子乃登洛北绝岸,延跳良久,叹其美,诏即其地营宫,所谓上阳者。尚书左仆射刘仁轨谓侍御史狄仁杰曰:“古天子陂池台榭皆深宫复禁,不欲百姓见之,恐伤其心。而今列岸謻廊亘王城外,岂爱君哉?”弘机猥曰:“天下有道,百宜奉职,任辅弼者,则思献修事。我乃府藏臣,守官而已。“仁杰非之。俄坐家人犯盗,劾免官。
初,东都方士朱钦遂为武后所宠,奸赃狼籍。弘机白;“钦遂假中宫驱策,依倚形势,亏紊皇明,为祸乱之渐。”帝遣中使慰谕,敕毋漏言,逐钦遂于边,后恨之。水淳中,帝幸东都,至芳桂宫,召弘机使白衣检校国苑,将复任之,为后掎而止。终检校司农少卿事。
(节选自《新唐书•卷一百,列传第二十五》)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契苾何力讨/高丽次滦水/会暴涨/师留三日/弘机输给资粮/军无饥/高宗善之/擢司农少卿/主东都营田苑
B. 契苾何力讨高丽/次滦水/会暴涨/师留三日/弘机输给资粮/军无饥/高宗善之/擢司农少卿/主东都营田苑


展开余下试题C. 契苾何力讨/高丽次滦水/会暴涨/师留三日/弘机输给资粮/军无饥/高宗善之/擢司农/少卿主东都营田苑
D. 契苾何力讨高丽/次滦水会暴涨/师留三日/弘机输给资粮/军无饥/高亲善之/擢司农/少卿主东都营田苑
11.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千牛,禁卫官千牛备身、千牛卫的省称。掌执千牛刀,为君王护卫。
B. 生徒,指唐代的科举制度中,经学馆选拔后举荐到尚书省参加各科考试者。
C. 两都,又称“两京”,即两个京城。唐代两都是指西都长安和东都洛阳。
D. 中宫,即宫中,此处代指宫中的宦官。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韦弘机处处留心,不辱使命。他出使西突厥时遇石国反叛,道路不通,于是撕下衣襟记录下途经各国风俗、物产,撰写了《西征记》,回国后呈给皇帝,皇帝大为赞赏,升任他做朝散大夫。
B. 韦弘机铁面无私,执法严明。他主管东都营田苑时,对犯法的宦官,杖打后才奏报,皇帝赞叹,赐给他五十匹绢,说:“以后有犯法的,直接处置他们,不用奏报。”
C. 韦弘机节财省用,为君解忧。皇帝想要修整宫室,苦于财力不足。韦弘机提出用他担任司农卿期间节省的三十万缗营造宫室,皇帝非常高兴,下诏由他督造了多个宫殿。
D. 韦弘机仗义直言,得罪武后。他告发受武后宠幸的方土朱钦遂贪赃枉法,因此得罪武后。太宗欲复韦弘机之职,受到武后阻拦。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天下有道,百官奉职,任辅弼者,则思献修事。我乃府藏臣,守官而已。
(2)帝遣中使慰谕,敕毋漏言,逐钦遂于边,后恨之。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始闻秋风①
刘禹锡
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
马思边草拳毛②动,雕眄③青云睡眼开。
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注】①本诗写于诗人晚年。②拳毛:即蜷毛,马毛拳曲貌。③眄,斜视。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中的“我”可理解为有情的秋风,当她重返人间,就去寻找一年未见的“君”,也就是诗人,形象塑造可谓别出心裁。
B.颔联诗人从自己的角度来写,五更听到风声醒来,对镜感叹自己容貌之变化,和首联相接,仿佛是在畅叙别情。
C.颈联中,“雕”感受到秋风,睁开睡眼“眄青云”,诗人通过写“雕”畏惧秋风,侧面表现了秋风的神奇力量。
D.尾联中的“君”指秋风,而“扶病”二字则解释了“一年颜状镜中来”的原因,脉络清晰,结构严谨。
15.有人评价此诗情感跌宕起伏,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一神话的句子是: , 。
(2)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 , 。
(3)杜甫的《登高》中,诗人借表现个人潦倒困苦、借酒浇愁,深刻地表达自己因国难家愁而悲愤的句子是。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书法是 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和精髓,基于汉字书写的书法专业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这也成为它建立专业高度的束缚,因此( ),而应该以文字为切入点和窗口,打开汉字背后的文化链,从诗书画印等方面设置课程,提高书法专业的学科层次,对书法专业的学生进行深度的专业素质教育,以期改变社会的认可度,增强该专业的人文厚度。要打破社会对书法专业仅仅“写字好”的认识,还必须进行通才培养,历史、哲学、古汉语、诗词、写作等都应该以高要求、高标准教学。借助传统文化复兴的东风,进行综合文化知识教育,尤其是传统文化教育,提升书法专业的含金量和综合素质,同时也提升书法专业人才的学习能力,以适应社会多元化需求,为拓宽就业渠道 。
面对飞速发展的社会进程,有人认为书法已成为 ,它应该被陈列进博物馆。同时也有人认为社会上的书法热正是这门古老艺术 的最好佐证。笔者认为,国人对于书法有着来自基因的认同感,这种认同感也是中华文明延续的内生动力,我国的高等书法教育事业只有得到国家、社会和人民的更多关注,在逆境中突围才能得到更好发展。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卷帙浩繁 曲突徙薪 明日黄花 生生不息
B.博大精深 未雨绸缪 破铜烂铁 源远流长
C.博大精深 未雨绸缪 明日黄花 生生不息
D.卷帙浩繁 曲突徙薪 破铜烂铁 源远流长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书法专业的设立不是文字和书写本身。
B.设立书法专业的切入点不是文字和书写。
C.书法专业的设立不应该只是停留在文字和书写本身。
D.只停留在文字和书写本身是不合适的。
19.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对书法专业的学生进行深度的专业素质教育,提高书法专业的学科层次,增强该专业的人文厚度,以期改变社会的认可度。
B.对书法专业的学生进行深度的专业素质教育,提高书法专业的学科层次,增加该专业的人文厚度,以期提高社会的认可度。
C.提高书法专业的学科层次,对书法专业的学生进行深度的专业素质教育,增强该专业的人文厚度,以期提高社会的认可度。
D.提高书法专业的学科层次,对书法专业的学生进行深度的专业素质教育,增加该专业的人文厚度,以期改变社会的认可度。
20.下面这则邀请函中有多处存在问题,请找出并作修改。(5分)
邀请函
尊敬的家长:
您们好!
学校定于2018年11月28日上午9时召开“期中考试成绩分析及表彰大会”,特诚挚邀请您来敝校礼堂参加大会,见证成长,助力高考!
恳请您能抽空参加,我们将敬候您的惠顾!
××中学
2018年11月21日
① 改为 ② 改为 ③ 改为 改为
④ 改为 ⑤ 改为 改
21.为方便日常出行,我们会选择共享单车,下图是初次使用哈罗单车(Hellobike)的方法及规则。请把框架图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20个字。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即使是不懂画的人,也能一眼看出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不同之处:西洋画,满;中国画,空。一张画纸,画得满满当当不留一点空白,是西洋油彩画;一张画纸,寥寥数笔丹青于白宣纸之上,是中国画。   
中国画的最高境界,在于水墨留白;中国话的最高境界,在于
标签:人教版 高一 下册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湖北省黄梅”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42]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