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月考试卷
阅读:1133 2019-04-29
标签:
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月考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33]
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考前演练语文试卷(解析版)
2019届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下学期考前演练
语 文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
第I卷(选择题)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编辑图书,原本是一件雅事。如若有机会亲手编辑那些被世人奉为经典的名著,更称得上是一件幸事。不过,近来频频有媒体报道,一些出版商将鲁迅、沈从文、丰子恺等名家的著作冠以《风弹琵琶,凋零了半城烟沙》《一指流沙,我们都握不住的那段年华》《你若爱,生活哪里都可爱》之类的书名在坊间售卖。这些矫情做作的书名,以俗代雅,令经典蒙尘,更减损了编辑工作的格调。
出版界流行一句话,“书名八成定生死”,可见书名对图书销售有多重要。身处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出版商努力在“鲁迅散文选”“沈从文小说集”等常见命名方法之外 ,虽然是一种寻求创新之举,但为了 ,用“风弹琵琶”“半城烟沙”这样的意象代表鲁迅的《父亲的病》《五猖会》等篇章,用“一指流沙”“握不住的那段年华”这样的词语归纳沈从文的《边城》《三三》等作品,让人如坠入云里雾里,实在算不上好书名。好的书名,有 之妙; 的书名,起码能揭示出一部书的基本内容;( ),反倒有“挂狗头卖羊肉”之嫌——劣质招牌无法与优质内容相匹配,无疑不利于经典的传播与传承。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这些矫情做作的书名,以俗代雅,减损了编辑工作的格调,更令经典蒙尘。
B.这些书名矫情做作,以俗代雅,令经典蒙尘,更降低了编辑工作的格调。
C.这些书名矫情做作,以俗代雅,减损了编辑工作的格调,更令经典蒙尘。
D.这些矫情做作的书名,以俗代雅,降低了编辑工作的格调,更令经典蒙尘。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另辟蹊径 标新立异 画龙点睛 中规中矩
B.别开生面 标新立异 点石成金 中规中矩
C.另辟蹊径 独树一帜 点石成金 按部就班
D.别开生面 独树一帜 画龙点睛 按部就班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而词不达意的这些书名,都没有实现书名最基本的功能
B.而这些词不达意的书名,连书名最基本的功能都没有实现
C.而词不达意的这些书名,连书名最基本的功能都没有实现
D.而这些词不达意的书名,竟然没有实现书名最基本的功能
第II卷(非选择题)
评卷人 得分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历史变迁、时代变革和社会思潮等,常常会极为敏感而又具象化地表现在文化创造与文艺创作之中。19世纪后期,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以金钱和机器为代表的资本主义价值观洪水猛兽般贬黜了基督教所代表的欧洲最高价值,虚无主义应运而生,尼采判定“上帝死了”。对于欧洲来说,“上帝死了”意味着信仰的消泯与理想的崩塌。也正是在“重估一切价值”的口号下,虚无主义思潮毫无遮掩地对存在、不朽、价值、意义、道德、真理进行否定与怀疑。虚无主义从它产生的那一刻起,就是“否定性的、消极的”力量,就是“颓废的逻辑学”。它对人类、民族、国家、历史、文化、传统、真理、正义的价值消解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欧洲特产”的虚无主义,从一开始就与西方的形而上学传统勾连在一起,不仅以“现代性”的名义进行传播和扩张,同时借助资本主义强大的文化生产进行全球传播和市场拓展,妄图使欧洲历史逐渐演化为世界历史。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和市场化的扩张中,这种源于历史虚无主义的文化意识和文艺实践,就更容易在“现代性”的外衣下进行的隐性渗透和广泛辐射中被认同、被接受、被效法。
浏览完整试题
在我国新时期的文化创造与文艺创作中,曾经“主义”多多、歧论蜂起,以至颠覆传统、恶搞历史、消解思想、否定民族特色、淡化时代精神的现象频繁出现,“重写文学史”不绝于耳,向现代派靠拢、让西方现代文艺思潮和现代文化理念、创作方法成为文化创造和文艺创作方向的愿望和期待,时时都在撩拨着一些创作者的情愫与心旌。他们以为:举凡历史的、传统的、民族的、地域的,就都是陈旧的、落后的、老套的、迂腐的,而对以革命和战斗为题材的作品,则将其一律同“左”画上了等号,不仅认为那是过时的,而且认为那是残酷的,是无人性和不人道的。只有写生活的阴暗面、时代的隐痛处,才有“戏份”,才好逗乐,才能咂出味道,才有趣、好看、惹眼、“抓”人,并因此而提升上座率,增加发行量。而时代精神强、民族特色显的重大题材和英雄人物,则容易刻板化和同质化,不但吊不起读者的胃口,而且也难以激发社会性、大众化的愉悦感和认同性,以致影响作品辐射力与覆盖面。因此,尽管我们的创作量年年都在攀升,可真正称得上史诗杰作、鸿篇佳构的作品却是“高峰”难觅,也就是习近平总书记说的“有高原”“缺高峰”。而深获大众景仰、值得大众学习的文学典型与艺术楷模,就更无法构成气势磅礴的改革发展时代的“正气堂”“先锋榜”“群英谱”了。而与此相类似的,还有将邱少云烈士化身为烤肉,将狼牙山五壮士的跳崖化身为滑稽跳水,等等。凡此种种,显然不能仅仅从制造无聊的“搞笑”和追求浅薄的娱乐的意义上去解释了,而委实是一种对历史的否定,对革命的否定,对中华文化的否定。
自觉抵御历史虚无主义对文艺创作的袭扰与侵蚀,必须牢固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坚定文化自信。因为文化的丰赡,文学的崇高,艺术的壮美,根源在于它属于历史,属于生活,属于不断变革发展并始终葆有强大创造性和进取力的时代与人民,这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坚实根基,也是自觉抵御历史虚无主义的坚实根基。唯物史观始终认为,驾驭时代和创造生活的人民永远都是历史的缔造者和生活的主人翁。中国有五千年历史,是全世界唯一绵延不断的辉煌文明。在这五千年的悠久岁月中,中华民族以无比开放包容的态度,用自己的智慧和文明为人类的进步作出了无可替代的巨大贡献,显示了巨大的生命力、创造力、向心力和凝聚力。
(节选自《人民周刊》,2018年第19期)
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历史虚无主义在本质上其实是对历史的客观性和核心价值观的反叛与颠覆。
B.历史虚无主义以“现代性”为外衣进行袭扰和侵蚀,我们应该警惕其传播和扩张。
C.事实证明,我国新时期的文化创造与文艺创作屡屡受到历史虚无主义的侵害。
D.我们不缺重大题材和英雄人物形成的“高原”,而缺史诗杰作和鸿篇佳作“高峰”。
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在分析历史虚无主义产生的原因、表现与危害之后,提出了抵御的方略,逻辑清晰。
B.第2自然段运用举例论证、类比论证证明历史虚无主义对我国文化创造和文艺创作的侵害。
C.作为一篇政论文,本文清楚地指出历史虚无主义的危害,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D.本文的语言具有精炼、概括准确的特点,还注意使用排比句式,增强了语言的论辩力量。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历史虚无主义偶然产生,与历史变迁、时代变革和社会思潮等不存在必然联系。
B.文艺创作只有写生活的阴暗面、时代的隐痛处,才能提升上座率,增加发行量。
C.将邱少云烈士化身为烤肉,无非是吸引眼球,制造无聊的搞笑和追求浅薄的娱乐。
D.扎根人民,扎根生活,扎根历史是文艺同历史虚无主义彻底分离的有效途径和根本方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永不掉队
谢志强
1947年冬,秦山第一次听见方歌唱歌。
团长命令:“我们的两条腿要跑过敌人的汽车轮子。”秦山穿草鞋,把脚磨破了。渐渐地,落在急行军的队伍后边。于是,他听见了那支歌:“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方歌站在路边的一个小土坡上,齐耳短发,她旁边还站着两个女兵,是师文工团的团员。
秦山踏着歌声,赶上了队伍。
部队准时到达了指定的地点,堵住了敌人的退路,激战三天。秦山身负重伤,被送到野战医院。
方歌所在的文工团来医院慰问伤病员。
秦山在昏迷之中,仿佛又掉了队。他听见方歌的歌声后苏醒过来。歌声飞进了他的心里,他像在舔嘴唇,默默地跟着哼。
医生对方歌说:“你把这个英雄唱醒了。”
秦山家境穷困,爹娘却供他上学,念到初中,日本鬼子来扫荡,他就参加了新四军。受过五次伤,这一次伤得最重。他说:“一颗炮弹把我炸飞了。”
方歌说:“我见过你,看不出,你还是个英雄!”
秦山说:“你唱歌唱的真好听,要是我真牺牲了,你就对我唱歌。”
方歌崇敬英雄,说:“不许这么说。”
秦山笑了,说:“这有什么?听你唱歌,我就活过来了。”
方歌也笑,说:“如果我唱歌有这么厉害,我就唱。”
秦山说:“那我们可就说好了。”
1948年,秦山被调进了王震所在的部队,他当了独立旅一个连的连长。挺进西北,开赴新疆——后来新疆和平解放。
翻过祁连山,秦山第三次听见了方歌的唱歌。
方歌所在的文工团跟秦山的连队在一起宿营。她们已经唱不出声了。
女兵很惹眼。秦山看见了方歌,风撩着她的齐耳短发,像水边的垂柳。
展开余下试题
秦山的心里奏起旋律。茫茫戈壁荒漠,一眼望不到尽头。
方歌突然唱起了歌:“向前向前向前……”
秦山站起来,走过去,说:“你咋知道我在唱……我一点也没唱出声音呀。”
方歌说:“我似乎听见了一个旋律,有谁起了个头,你唱出来呀。”
秦山说:“我这莫合烟嗓子,一唱会吓坏你。”
部队来到了南疆重镇阿克苏——驻守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边缘,开始垦荒。
秦山第四次遇见方歌,是在团部。他乐了,说:“是要来慰问一下我们了,戈壁荒滩听了你们的歌声都会开花呢。”
方歌说:“这一回,我是被调到你们这儿了。”
过后,秦山知道,方歌主动要求调离师部文工团,下放到秦山所在的团,当了宣传干事。
团长是秦山以前的上级,背后向他透露:“你这个英雄,有福气,别人是英雄救美人,你却是美女救英雄,方歌追你追到沙漠来了,就看你能不能接住了。”
秦山一见方歌,脸就发烫。
方歌也几次到秦山这个营收集垦荒的事迹。她还组织了一个宣传队,把垦荒的故事编成歌曲、快板。
1952年春,秦山独自骑马——向着太阳升起的方向,他进入了沙漠。打算建立一个新的连队,开垦一个新的荒原。按他的说法是:“大口啃一块沙漠。”
起了大沙暴。沙漠似乎要作弄一下英雄。两天里,风沙铺天盖地,仿佛真的要叫他进去出不来。风一停,沙一落,像是什么事都没发生,沙漠呈现出壮丽的美景,移动过的沙丘,那纹路,如同水的波纹。沙漠总是将进入它里边的物体含而不露地收藏起来。
幸亏有一棵枯死的胡杨树。找到秦山的时候,他搂着树干,沙子已埋到他的腰。胡杨树仿佛缩短了一截。秦山的嘴里灌满了沙粒,几乎没了脉搏。
打电话给团部。方歌带了团部的两个女兵赶来,其中一位是女医生。
秦山像胡杨树一样,一动不动。
方歌和女兵含泪唱歌,唱了《沂蒙山小调》。
秦山是山东籍,对家乡的歌也没反应。
女医生听不见秦山的心脏跳动了,就用一块白布裹住秦山。
教导员拿来了军旗,盖到战友秦山的身上。
方歌扑过来,揭掉军旗,打开白布。
教导员说:“你再看他一眼吧。”
方歌说:“我们早就讲好了,现在,我给你唱歌。”
地窝子里一片宁静。
歌声响起:“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教导员说:“秦山,你可别掉队了,起来吧。”
渐渐地,所有的人都跟着方歌唱了起来。阳光从地窝子上边的天窗照进来,沙尘像音符,在阳光中飞舞。
秦山的嘴唇居然嚅动了。
教导员说:“你这家伙,我就知道你不会掉队。”
过后,秦山说他像是做了一个梦。他睁眼,看见一片脸,随即,他的目光停留在方歌的脸上。
方歌的脸如同一轮圆月,明净净地悬在空中,像水洗过一般,还沾着水珠。
秦山说:“水,渴死我了,咋回事?”
教导员说:“方歌把你唱活了。”
秋天,收获了玉米。团长主持了婚礼。入了洞房——一个地窝子,方歌说起大沙暴,她说:“当时,我就想最后一次给你唱歌。”
秦山说:“战争年代,我都死不了,我命大,能这么轻易掉队?我就等你来唱呢。”
方歌说:“你别耍嘴皮子了。”
“掉队”是父辈对死亡的另一种说法。
多年后,我了解到了秦山和方歌的各种版本的爱情故事。父辈不愿说过去的故事,但是,都有一首自己喜欢的歌曲,一不留神,便会哼出来。秦山已是农场的副团长,他的步子总像是踏着歌曲的节奏。他的儿子秦平沙是我的同学,我们都是军垦第二代。
(节选自《小小说选刊》2017年第10期)。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秦山负伤醒来后,“他像在舔嘴唇,默默地跟着哼”,这一细节写出了一个战斗英雄坚定、乐观、无畏的情怀。
B.翻过祁连山,“秦山心里奏起旋律”“方歌突然唱起歌来”,说明两个人内心已经有了难以言说的默契。
C.小说里多次写到沙暴、沙尘,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人们的精神气质却有一种动人的美感,给读者振奋的力量。
D.文章结尾看似闲笔,但对前文做了补充交代,同时通过写后人难以忘怀的追忆,表达了对前辈的崇敬。
8.小说以“秦山听方歌唱歌”谋篇布局,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说明。
9.这篇小说洋溢着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作品,谈谈你的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在POS机上刷银行卡也好,通过扫描二维码进行的手机交易也好,对消费者而言这些不需要使用现金。轻而易举的消费举动,看似简单的原理却需要大量的知识技术投入,腾讯和阿里巴巴为此做出非常多的努力和尝试,不断通过指引等方式带动人们习惯在手机、iPad等终端进行交易,这也让一部分人“刷”进了互联网的“无现金时代”。移动支付城镇市场空间广阔。县城的移动支付用户占比为19.6%,省会城市占比为19.0%,农村地区占比为17.0%。
另一方面,手机支付的安全性愈来愈受关注。即便手机支付技术研发的公司能够在技术和安全方面严格把关,但手持终端被曝光出的各种安全隐患已经让人们感到互联网时代的恐惧。近年来,央视“3•15”晚会已经向人们介绍多种不安全的软件、不安全的WiFi、不安全的免费充电,储存用户大量信息的终端也将成为人们信息、资金、财产等方面的安全负担。
如果我们想真正实现“无现金社会”,一方面提供互联网支付的单位要在货币和IT方面的经验、技术过硬,一方面要多方面协助来创造高度安全的网络环境,防止个人信息被窃取。如果网络环境无法保证交易安全,就如同我们在被安装信息窃取工具的POS机上刷银行卡一样,无论多么小心,都会被不法分子复制银行卡、盗取密码。在这样不安全的环境下,人们宁可用现金。
(摘编自宋清辉《“无现金时代”真的来临了吗》,《证券时报》2017年4月1日)
材料二:
2014-2020年中国移动支付用户规模及同比增长走势
(摘编自新华网2018年1月3日报道)
材料三:
媒体和互联网巨头都在歌颂“无现金时代”,普通人则在便利性面前用手机进行了投票。但“无现金时代”,仍然是一个乌托邦名词。美国人在信用卡时代,就用一张卡部分消除了现金,而今 天,手机只是比信用卡的应用场景更广泛一些而已。
不过,这不妨碍“无现金时代”被宣称为一种共识。移动支付和“无现金时代”的出现,从根本上一举改变了中国人谨慎而保守的消费习惯。过去信用卡没有实现的中国人的信贷梦想,被移动支付慢慢带进了现实。绑定一张银行卡,或者干脆用支付公司的小额信贷,很快,曾经喜欢赚一分花一分的中国人,就会被带进信用消费的未来之中。
随着技术持续进步,移动支付正逐渐成为年轻人的主流支付方式,如今大至连锁超市,小到路边的水果摊,纷纷加入移动支付的行列,部分商家甚至拒绝接受现金支付。这引起监管机构的关注,涉事商家或已违法。
尽管我国在移动支付领域发展速度很快,但是使用人群主要集中在80后、90后。据统计,2015年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有两亿多,而这部分人中大多都不会使用智能手机。
青海省社会科学研究院一位专家表示,一些群体如老年人、残障人士以及互联网并不普及的农村、山区等地的消费者在“无现金”面前成了某种意义上的弱势群体。
另一方面,一些人出于“个人隐私安全”考虑,对移动支付存有顾虑。“第三方支付平台都要求绑定很多实名认证信息,一旦信息被窃取,有人可能利用这些被泄露的个人信息进行进一步诈骗或者其他犯罪。”
(摘编自《“无现金社会”快步走来,你准备好了吗》,新华社2017年8月8日)
展开余下试题
材料四:
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财经频道(CNBC)10月9日报道,移动支付“攻占”中国,甚至改变其他国家和地区商业业态。
互联网研究机构“易观国际”(Analysys)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移动支付总金额较上一年翻番,达到5万亿美元(约合33万亿元人民币)。2017年第一季度,支付宝占领的移动支付市场份额达到54%,微信支付为40%。
中国人使用手机支付的习惯正在影响其他国家和地区。2017年的国庆中秋“黄金周”期间,超过600万人次中国游客出境游玩。这让一些热门旅游目的地,比如日本和香港,感受到了不小的“压力”,当地商家开始增加移动支付服务。
以香港为例,有很多大陆游客询问店员是否能够扫描手机上的二雏码付款,而当地人则在使用现金。日本经济新闻2017年4月报道称,2017年日本支持支付宝的商家数量将会翻一番,达到4.5万个。
中国移动支付崛起的背后是庞大的智能手机用户群。今年第二季度,中国腾讯公司旗下微信软件的月活跃用户数量高达9.63亿。在商业会晤等场合,添加他人微信账号已经开始慢慢取代交换名片。
(摘编自《美媒:移动支付开道,中国已进入“无现金时代”》,中国日报网2017年10月10日)
10.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若提供互联网支付的单位拥有过硬的技术与经验,相关方面创造了高度安全的网络环境,“无现金社会”就可得以实现。
B.近年来,移动支付的方式已悄然涉及城乡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移动支付与以往新事物的发展局面一样,在我国表现出巨大的城乡差异。
C.据材料二的走势图可知,移动支付用户规模逐年递增,其中2018年的中国移动支付用户规模达到了2015年的两倍多。
D.材料四显示移动支付交易数额呈暴涨趋势,这种支付方式影响了其他国家和地区,甚至改变着当地的支付服务形式。
1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新闻报道往往透露出一定的立场和态度,相较于材料四,材料一、三对“无现金时代”的到来持不同程度的观望态度。
B.不同媒体的不同报道在内容上可能存在共性,除却材料二,其余材料的共性是提及智能手机对中国无现金支付起助推作用。
C.从材料四关于中国游客出境游玩使当地商家增设移动支付服务的报道来看,中国人民对“无现金时代”的到来充满自信。
D.新闻的倒金字塔结构指按事实的重要程度依次递减的次序,把核心内容概括在前,材料四则是这种结构的典型代表。
12.哪些现象表明“无现金时代”目前仍旧是一个乌托邦名词?请综合上述材料概括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柴成务,字宝臣,曹州济阴人也。父自牧,举进士,能诗,至兵部员外郎。成务乾德中京府拔解,太宗素知其名,首荐之,遂中进士甲科,解褐峡州军事推官。改曹、单观察推官,迁大理寺丞。太平兴国五年,转太常丞,充陕西转运副使,赐绯,再迁殿中侍御史。八年,与供奉官葛彦恭使河南,案行遥堤。历知果、苏二州,就为两浙转运使,改户部员外郎、直史馆,赐金紫。入为户部判官、迁本曹郎中。太宗选郎官为少卿监,以成务为光禄少卿。俄奉使高丽,远俗尚拘忌,以月日未利拜恩,稽留朝使,成务贻书,往反开谕大体。国人信服,事具《高丽传》。淳化二年,为京东转运使。会宋州河决,成务上言:“河水所经地肥淀,愿免其租税,劝民种艺。”从之。召拜司封郎中、知制诰,赐钱三十万。时吕蒙正为宰相,尝与之联外姻,避嫌辞职,不许。俄与魏庠同知京朝官考课。四年,又与庠同知给事中事,凡制敕有所不便者,许封驳以闻。蜀寇平使峡路安抚改左谏议大夫知河中府时银夏未宁蒲津当馈挽之冲事皆办集得脱户八百家以附籍府城街陌颇隘狭,成务曰:“国家承平已久,如车驾临幸,何以驻千乘万骑邪?”乃奏撤民庐以广之,其后祀汾阴,果留跸河中,衢路显敞,咸以为便。真宗即位,迁给事中、知梓州。未几代还,又遣知青州,表求俟永熙陵复土毕之任。旋受诏与钱若水等同修《太宗实录》,书成,知扬州。入判尚书刑部,本司小吏倨慢,成务怒而笞之,吏击登闻鼓诉冤,有诏问状。成务叹曰:“忝为长官,杖一胥而被劾,何面目据堂决事邪!”乃求解职。景德初,卒,年七十一。成务有词学,博闻稽古,善谈论,好谐笑,士人重其文雅。然为郡乏廉称,时论惜之。文集二十卷。成务年六十六始有子,比卒,裁六岁,授奉礼郎,名贻范,后为国子博士。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六十五》)
1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蜀寇平使/峡路安抚/改左谏议大夫/知河中府/时银夏未/宁蒲津当馈/挽之冲事/皆办集/得脱户八百家以附籍/
B.蜀寇平/使峡路安抚/改左谏议大夫/知河中府/时银夏未宁/蒲津当馈挽之冲/事皆办集/得脱户八百家以附籍/
C.蜀寇平使/峡路安抚/改左谏议大夫/知河中府/时银夏未宁/蒲津当馈挽之冲事/皆办集得脱户/八百家以附籍/
D.蜀寇平/使峡路安抚/改左谏议大夫/知河中府/时银夏未/宁蒲津当馈挽之冲/事皆办集得脱户/八百家以附籍/
1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用“除”“拜”表示任命官职,用“黜”“夺”“解褐”表示罢免官职。解褐就是脱去官服,不再担任某官职。
B.“赐绯”,赐给绯色的官服,古代官品不同,官服的颜色也不同,有时官品不及而皇帝推恩特赐,准许服紫服或服绯,以示尊宠,称赐紫或赐绯。
C.“考课”也称考绩、考核、考查,是对在职官吏的政绩和功过的考核,并依据考核的结果进行奖惩。
D.“代还”指朝臣出任外官者重新被调回朝廷任职,也指军队被调回原地驻防,本文取前者意。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淳化四年,柴成务与魏庠共同主管给事中事,凡是他们上奏的奏章中有不合时宜的,皇上都予以封还驳正。
B.柴成务心系百姓,黄河在宋州决口时,他上奏请求免除河水所经地百姓的租税;他富有远见,认为河中府城街道狭窄,如果皇帝亲临,将无法驻扎下千车万马,于是上奏请求拓宽道路。
C.柴成务博学多才,曾经受诏与钱若水等同修《太宗实录》,并有文集二十卷;他晚有儿息,六十六岁才得子,等到他去世时,孩子才六岁,被授奉礼郎,后来成为国子博士。
D.柴成务非常有文学才能,而且博闻考古,善于谈论,爱开玩笑,但在任地方官时缺少廉洁的美誉,当时的人们感到惋惜。
1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俄奉使高丽,远俗尚拘忌,以月日未利拜恩。稽留朝使,成务贻书,往反开谕大体。
(2)乃奏撤民庐以广之,其后祀汾阴,果留跸河中,衢路显敞,咸以为便。
评卷人 得分
四、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捣衣诗
柳恽
行役滞风波,游人淹不归。
亭皋①木叶下②,陇首③秋云飞。
寒园夕鸟集,思牖草虫悲。
嗟矣当春服,安见御冬衣。
(注)①亭皋:水边的平地,此处暗指思妇所在的江南。②“木叶下”化用《楚辞•九歌•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的意境。③陇首:陇山之巅,此处泛指北方边塞之地。
17.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
上一篇:
湖南省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月考试卷(六)语文试题(解析版)
下一篇: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年级高考模拟语文试卷(解析版)
标签:
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月考试卷
相关:
关于“湖南省长沙”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33]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