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月考试卷
阅读:280 2019-05-05
标签:
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月考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80]
山东省临沂市2019届高三高考一模语文试卷(解析版)
2019年山东省临沂市高考语文一模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如果说,时代之新与诗歌之新的碰撞结合,凸显出一种极富生长力的观念和不可或缺的价值;那么,在文本内部的诸多层面,这种碰撞结合同样显示出丰富的可能性乃至必要性。
首先,它意味着诗歌写作的“经验之新”。我们今天面对着无比新鲜而丰盛的生活经验,与此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这些经验中有非常大的一部分,其实还并没有被我们的诗歌写作充分捕捉。当一样事物,始终没有在诗的意义上被“赋名”、没有在诗歌的意象谱系中获取合法席位,那么它就还没有真正进入我们时代的审美记忆。我们曾熟稔于歌颂麦子,但如何去写沙县小吃和麦当劳?当一种经验不曾以诗歌的形式得到提纯、并赋予全新的震惊,那么这种经验,恐怕就还难以称为充分地同我们的精神世界融为一体。因此,新时代的诗歌需要克服僵硬的观念和美学的惰性,不断寻找书写表现的新的对象、观看和介入世界的新的方式、消化当下经验的新的美学器官。美国诗人路易斯•辛普森说,“美国诗歌需要一个强大的胃可以消化橡皮、煤、铀和月亮。”对中国当下诗歌来说,这样的胃同样重要。
其次,在“经验之新”以外,我们也在期待着新时代诗歌的“视野之新”。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们都已习惯了某种个体色彩浓郁、关注日常生活的诗歌写作语境。这样的语境本身并没有问题,它为我们培育出了大量优秀的文本和正面的价值;但随着诗歌写作的不断发展,由此而生的某些副作用同样值得我们反思:例如对琐屑经验的过度纠缠、情感模式的同质化总体性视野的缺失、价值内核的空心化等等。诚然,当代社会带有总体想象破碎、经验碎片化、个体意识高度觉醒等特征,但这并不必然地构成诗歌自我关闭、视野萎缩的理由。我们期待着更开阔更深邃的诗歌视野和精神格局。
此外,诗歌作为一门技艺,同样有着对“表达之新”的要求。新诗百年,诗歌的修辞技术持续进步、理论资源愈发丰富、诗歌理念不断更选,至于今日,应当有继续乃至加速的发展。今天,中国经济发展威續显著、国民精神生活需求不断提升,诗歌的创作及传播在政策扶持、读者基础、社会认同等多个层面都处在积极环境之中,我们可以期待诗歌抵达新的技术高度、提供新的有效表达,进而提供对时代的全新想象方式、对身处新时代之中的自我的新的体认途径。与此相关,我们也会对此种环境里成长起来的年轻诗人抱有期待,也即“写作者之新”:他们接受过更系统的诗歌教育,对写作和生活拥有更当下性的观念,对我们所身处的全新时代有着更本能的认知和更深切的认同。真正伟大的诗人,注定要与自己的时代发生千丝万缕、复杂深刻的关联;而真正伟大的时代,也总是值得在诗歌之中,建立起自身更长久的形象。
(摘编自李壮《时代之新与诗歌之新》)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经验之新的可能性乃至必要性主要缘于诗歌写作对当下新鲜生活经验的漠视。
B.视野之新需要我们反思个体色彩浓郁、关注日常生活的诗歌写作语境的弊端。
C.表达之新强调诗歌的修辞技术、理论资源、诗歌理念等都应有进一步的发展。
D.写作者之新源于诗人对当下的认知,最终是诗人和时代经由诗歌的相互成就。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浏览完整试题
A.文章采用总分式结构,从诗歌的经验视野、表达、写作者等层面进行论述。
B.文章援引辛普森的论述,表明中国诗诗歌一样需要书写新的对象。
C.文章呼吁视野之新需要突破诸多局限是按照从逻辑到现实的顺序论述的。
D.文章分别从内因和外因的角度,阐释了诗歌发展在表达之新方面的必然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沙县小吃和麦当劳没有在诗的意义上被“赋名”,因而在诗歌意象谱系中没有席位。
B.如果一种经验未能以诗歌的形式提纯,那么它就无法与人们的精神世界融为一体。
C.社会总体想象破碎等特征直接决定了诗歌写作总体性视野缺失,纠缠于琐屑经验。
D.新的表达可提供对自我的新的体认途径能够让我们对“写作者之新”抱有期待。
【答案】(1)A
(2)D
(3)D
【解析】
【详解】(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本题要求选出“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A项,“对当下新鲜生活经验的漠视”说法曲解文意,原文第二段为“这些经验中有非常大的一部分,其实还并没有被我们的诗歌写作充分捕捉”,不能等同于“漠视”。故选A。
(2)本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同时关注选项叙述与文章内容表达的细微差别。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D项,“文章分别从内因和外因的角度,阐释了诗歌发展在表达之新方面的必然性”说法曲解文意,内因是“诗歌作为一门技艺”本身,“应当有继续乃至加速的发展”,可看出发展的必然性,外因是“多个层面都处在积极环境之中”,无必然性,见原文最后一段。故选D。
(3)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分析归纳内容要点,并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这是要求选出“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本题中,A项,“沙县小吃和麦当劳没有在诗的意义上被‘赋名’”于文无据;B项,“那么它就无法与人们的精神世界融为一体”表述绝对化;C项,强加因果,“诗歌写作总体性视野缺失,纠缠于琐屑经验”的直接原因是“传统的诗歌写作意境”,见原文第三段“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们都已习惯了某种个体色彩浓郁、关注日常生活的诗歌写作语境。这样的语境本身并没有问题……例如对琐屑经验的过度纠缠、情感模式的同质化总体性视野的缺失、价值内核的空心化等等。诚然,当代社会带有总体想象破碎、经验碎片化、个体意识高度觉醒等特征”。故选D。
【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因此,比对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是比对的重点内容。比对关系分两步: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包括句子),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重点抓关联词),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但以因果关系居多。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尤其看因果关系,是否有强加、倒置不当。比对依据和结论,看推断是否成立。推断题选项的表述,有的是完整的推断形式,原因结果或条件结论同时出现;有的只是一个判断句。对完整推断形式的表述,一看所述原因或条件文中是否有依据,二看所述结果(结论)文中是否有依据,三看原因或条件与结果或结论之间是否有合理的逻辑关系。对只是一个判断句的表述,一看文中是否提供了现成的结论,二看结论(既然是推断想象,“这个结论”文中往往没有提供)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与逻辑事理。
实用类文本阅读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纽约时报》1月2日报道,中国的嫦娥四号在月球背面着陆,此前从没有航天器曾在此着陆过。布朗大学的行星科学家詹姆斯•黑德说:“这是国际上对月球进行科学探索的历史性一步,首次对月球背面的‘未知区’进行地表探测。”
报道称,如果任务成功,就可以回答有关地球唯一一颗天然卫星的基本问题。例如,关于月球的形成和早期演化目前仍然存在一些谜团,而这些谜团反过来又为整个太阳系的历史提供了线索。太阳系的早期历史是激烈的,那时,大型天体撞击岩石行星并留下陨石坑,有些陨石坑直径趯过600荚里。但是,能证实这个动荡的过去的大多数证据已经消失,被时间抹掉月球背面保持着其年轻时的原始记录,尤其是古代天体撞击月球表面的次数。珀杜大学的行星科学家霍根博士说:“太阳系早期的历史被锁在月球背面的岩石中。”
(摘编自《参考消息》2019年1月3日)
展开余下试题
材料二
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表示,嫦姨四号的成功落月,表明我们具备了全月球到达的能力,基本上可以到达月球任何一个地点。在科学任务方面,嫦域四号将进行月球背面低频射电天文观测与研究,开展月球背面巡视区形貌、矿物纽分及月表浅层结构探测与研究,试验性开展月球背面中子辐射剂量、中性原子等月球环境探测研究。
吴伟仁解释说:“着陆器、巡视器将会考察着陆地区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我们会得到第一张月球地下的剖面图,还会探测着陆地区的物质成分、月壤组成等。与此同时,还将测出月球背面的准确温度。”
此外,在月球背面开展的低频射电天文观测也备受关注。“月球背面可以屏蔽电磁千扰,能够填补在地球和其他地方无法开展的100KHz﹣1MHz射电天文观测空白,有可能观察到40亿年前宇宙早期爆炸的暗黑地区的无线电波,将在行星际激波、日冕物质拋射和高能电子束产生机理等方面取得原创性成果。”孙泽洲说。
(摘编自冯华《翩然落月背,再赴广寒约》,《人民日报》2019年1月4日)
材料三
嫦四号搭载了各式各样、功能各异的有效载荷,将为人类科学研究和空间探发挥重要作用。围绕一些主要科学载荷,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月表中子与辐射剂量探测仪
对于月表中子与辐射剂量的测量在国际上属于首次,这是中国、德国合作的有效载荷,中方首席专家张珅毅研究员介绍,该栽荷安装在着陆器上,核心目标是测量月球袤面粒子基本辐射情况和危害程度。
张珅毅告诉记者:“月球表面没有大气,因此深空中宇宙粒子时时刻刻会打在月球表面如果航天器在月球上登陆,会受到粒子的损伤和影响。那么载人登月之前,进行辐射环境的测量和辐射风险度的评估,能够为月球的开发和载人登月做好前期准备。”
月表中子与辐射剂量探测仪的另一个附加功能是进行水资源的信息获取。张珅毅表示这个载荷具有中子测量的功能,因而能够推断行星表面或者内部是否含有氢资源。此外,该载荷还可以对日地间太阳风暴粒子加速和传播机制进行研究,也能测量月球表面的氧化铁含量,分析月球形成和演化过程。
红外成像光谱仪
红外成像光谱仪載荷副主任设计师徐睿介绍,该载荷由上海技物所研制生产。红外光谱仪是将颜色更加细分之后对每个很窄的带宽颜色进行成像,因而观测的尺度更加微观,可以看到月面01米分辨率的月表矿物特征,同时,还能够在红外波段对目标的光谱成分进行有效探测。
徐睿告诉记者,紅外光谱仪是唯一一台器上可以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的设备。使用该载荷,利用太阳的被动光源获取太阳光照下的反射光谱,可识别已获取光谱与何种物质匹配。
(摘编自刘诗瑶《嫦娥袖里揣了哪些宝》,《科技日报》2019年1月4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月球背面保持着其年轻时的原始记录,嫦娥四号登陆月球背面可为整个太阳系的历史提供线索。
B.随嫦娥四号登陆月球的红外成像光谱仪,将完成对月球更加微观的观测,可看到月表矿物特征。
C.作为唯一一台可以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的设备,红外光谱仪可以识别已获取光谱与何种物质匹配。
D.嫦娥四号成功登陆月球背面表明了我国已经具备了基本上能够到达月球任何一个地方的能力。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月球背面可以屏蔽电磁干扰,在这里开展低频射电天文观测,能填补在地球和其他地方无法开展的射电天文观测的空白。
B.低频射电天文观测,能观察到40亿年前宇宙早期爆炸的暗黑地区的无线电波,将在行星际激波等方面取得原创性成果。
C.月表中子与辐射剂量探测仪登月的任务是测量月球表面粒子基本辐射情况和危害程度,以及进行水资源信息的获取。
D.月表中子与辐射剂量探测仪之所以能推断月球是否有水,就是因为该载荷具有中子测量功能能够推断是否含有氢资源。
(3)请结合材料内容,概括我国嫦娥四号着陆器的月球着陆,会对人类的月球探测产生哪些积极的影响。
【答案】(1)C
(2)B
(3)①能够对月球进行背面环境探测研究;②能够得到月球地下剖面图,分析月壤成分;③能够屏蔽电磁干扰,填补观测空白;④能够推知宇宙早期信息。取得原创性成果;⑤能够指导人类载人登月避开中子损伤和辐射伤害;⑥能够分析月球形成和演化过程。
【解析】
【详解】(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本题中,C项,“唯一一台可以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的设备”说法错误,原文最后一段为“紅外光谱仪是唯一一台器上可以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的设备”。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分析概括内容要点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择“正确”或“错误”“一项”或“两项”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本题中,B项,“低频射电天文观测,能观察到40亿年前宇宙早期爆炸的暗黑地区的无线电波”中“能观察”表述绝对化,相关信息在材料二度三段,材料二第三段原文为“有可能观察到”。故选B。
(3)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归纳概括文章内容要点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明确题目要求,回归文章,确定答题区域,自阅读,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本题要求结合材料内容,概括我国嫦娥四号着陆器的月球着陆,会对人类的月球探测产生哪些积极的影响。通读材料,可以确定答题区域为材料一、材料二和材料三,仔细阅读这三则材料,从材料一中可筛选出“这是国际上对月球进行科学探索的历史性一步,首次对月球背面的‘未知区’进行地表探测”;从材料二中可筛选出“我们会得到第一张月球地下的剖面图,还会探测着陆地区的物质成分、月壤组成等”;“月球背面可以屏蔽电磁千扰,能够填补在地球和其他地方无法开展的100KHz﹣1MHz射电天文观测空白”;“有可能观察到40亿年前宇宙早期爆炸的暗黑地区的无线电波,将在行星际激波、日冕物质拋射和高能电子束产生机理等方面取得原创性成果”;从材料三中可筛选出“月球表面没有大气,因此深空中宇宙粒子时时刻刻会打在月球表面如果航天器在月球上登陆,会受到粒子的损伤和影响。那么载人登月之前,进行辐射环境的测量和辐射风险度的评估,能够为月球的开发和载人登月做好前期准备”;“该载荷还可以对日地间太阳风暴粒子加速和传播机制进行研究,也能测量月球表面的氧化铁含量,分析月球形成和演化过程”,根据这些信息,分条概括出我国嫦娥四号着陆器的月球着陆,会对人类的月球探测产生哪些积极的影响。
【点睛】解答实用类文本阅读可以从如下几个步骤进行:首先是阅读,注意整体阅读,注意抓三个方面:一是要有文体特征意识(如新闻、传记);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识(边读边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三是要有寻找中心句意识(每段的中心句,特别是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句以及标题)。其次是审题: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题干具有以下作用:暗示答题区域,暗示答题思路,暗示答题方法,暗示答案本身。审题时注意:是否选准题眼(答题重点),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个方面),是否选准角度(以谁为陈述主体),是否选好恰当的句式(要与设问的句式一致)。组织语言时,注意“问”与“答”要照应好。最后是答题:“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⑴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或从文中提炼);⑵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3)分点分条作答(高考阅卷采点给分)。即: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就近找答案,尽量抄原文;抓住关键词,短语答题目,分条来排列;要用肯定句,原文中找依据。
展开余下试题
文学类文本阅读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乡村大厨
黄佩华
深秋的桂西北高地,早晨起来呼吸都带有淡乳色的雾气了。八达镇上的人们都穿上了冬装,各种各色的羽绒服厚外套亮煞了美食节。地处滇黔桂三省交界的八达镇,傍着驮娘河,西连云南北邻贵州,各色传统美食五花八门,独具边地特色。周边更是名产荟萃,云南广南的八宝米,罗平的牛干巴,贵州兴义的高梁醇,广西隆林的黑山羊,田林的八渡笋,西林本地的黑猪麻鸭沙糖橘…真是让食客们大开眼界,大饱口福。一大早,李金光熬不住老伴生拉硬拽,也搭上早班公共汽丰,到镇上去看热闹。其实,他们到镇上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想来看看元生是怎么在镇上丢人现眼的。
李金光与别人的装束不一样,他身穿一件草绿色的军用雨披,头戴竹编油帽,手提两只空鸟笼,一副旧时赶街人的模样。而老伴穿得略有些单薄,还是一身秋衣秋裤,头上也只是套了顶腈纶毛线编的帽子,胳膊上挂的竹篮里装的是三十只还粘有粪迹的麻鸭蛋。李金光的鸟笼和老伴的鸭蛋,还没等他们走到街边就被明眼人给买走了。老伴不仅卖掉了蛋,还有一个外乡客看上了她的旧竹篮,一番软缠硬磨之后,硬是以两百块钱的高价给买走了。这样,两个老人得以一身轻松顺着人流逛进了临时搭建的美食街。
进入街市,人山人海。他们担心走散,两个人不得不手拉起手,就像年轻时他们互相牵手过河一样,生怕脱手了。他们还约好了,两人一个看左边,一个望右边,看看元生是不是如他所说,真的在这里做火锅卖腊肉。可是麻烦很快就来了。他们刚走进美食街时,人流密度还不算太大,还能够看见两旁的铺位。但是越往里边走,人流就像筷条筒里的筷子,一个紧挨住个,他们眼里看到的只有别人的肩膀和后脑勺,不用说看两旁的铺位了。
李金光意识到,这样走下去等于是瞎子点灯白费蜡,找不到元生不说,还有可能被人流冲撞踩伤的危险。于是,他一边抓紧头上的竹帽,一边把老伴慢慢扯出人流,在一个卖山羊肉的铺位前停下来。
李金光忽然闻到了一种久违的味道,这是一种混合了肉香和发酵过的草香味道。好多年以前,他第一次受邀到德峨苗山上的老同家做客,热情的老同为他宰杀了一只山羊,苗胞们把羊肉和羊骨砍成块煮成汤锅,把羊杂羊血和羊小肠剁碎炒干,与羊胆汁一起熬煮,号称羊瘪汤。他第一次吃这种羊杂汤,当老同给他打了一小碗,让他先尝试吃一勺时,一股难闻的味道从舌尖迅速蔓延向喉咙,冲击他的味蕾,扰得他差一点吐出来。然而,只过了几秒钟,一股爆炒羊肉杂碎特有的香气和一种苦尽甘来的味道,同时溢满了他的口腔。那一次,他竟不顾脸面,在众人面前连续吃了三碗羊瘪汤,后来成为寨上的一个笑话。
他一时禁不住诱惑,干脆和老伴坐下来,点了一大碗羊瘪汤,外加一份炒羊肉,两个人当成早饭吃了起来。
吃过饭,眼看来参加美食节的人越来越多,李金光和老伴决定不再寻找元生的铺面,赶早回家去了。
第三天晩上,一脸疲惫的李元生被一帮朋友簇拥回到家里。阿牛还把一尊用红布包扎的东西搁在神龛前八仙桌上。众人兴高采烈地鼓噪,试图让李金光去亲手揭开红布,却被他拒绝了。母亲禁不住大家的鼓动,也是出于好奇,壮起胆子过去揭了,原来是一个金光闪闪的奖杯,照得她眼睛都模糊了好一会儿。
老毛顺手解开一个纸筒,摊开在两位老人跟前,得意地说:“阿叔阿婶,你们看看,这是两张奖状,都是奖给元生的。一张是他的火锅入选八达镇十大传统名佳肴,另一张是他做的火锅拿了美食节亚军。厉害吧!”
“那,羊瘪汤呢?”李金光将信将疑。
“羊瘪汤?做的人太多了,最高也只是得了个优秀奖,好几十个铺位呢。”阿牛抬起鼻孔说李金光晓得,儿子这一次应该是真做了一个好火锅,就如同当年他吃到羊瘪汤一样。但不过,做一个好火锅又能怎么样呢?能当饭吃吗?会做火锅就能娶到老婆吗?穿上白衣服戴上高帽就能领工资了吗?他不信。他心里只清楚地记得,这个鬼仔还欠他三头大肥猪呢。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不吝笔墨地罗列各色传统美食,点明了这些美食的边地特色,体现出了美食节规模之大,为故事的开展提供了社会背景。
B.“就是想来看看元生是怎么在镇上丢人现眼的”,巧妙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同时为下文李金光对儿子做火锅成功的怀疑埋下伏笔。
C.外乡客高价买走李金光夫妇的旧竹篮,说明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村存在很多商机从侧面交代了李元生能够取得成功的外部条件。
D.“李金光和老伴决定不再寻找元生的铺面”,这一情节设置看似突然,仔细想来又在情理之中,能够很好地体现出人物形象的特点。
(2)结合文意,请赏析文中画线句子。
①李金光与别人的装束不一样,他身穿一件草绿色的军用雨披,头戴竹编油帽,手提两只空鸟笼,一副旧时赶街人的模样。
②做一个好火锅又能怎么样呢?能当饭吃吗?会做火锅就能娶到老婆吗?穿上白衣服戴上高帽就能领工资了吗?
(3)小说为什么要大篇幅地写羊瘪汤?请结合文意简要分析。
【答案】(1)B
(2)①外貌描写。军用雨披、竹编油帽空、鸟笼等传统的装饰,体现出了李金光的传统与古板。
②心理描写。李金光在得知儿子的火锅成功后依然有很多的疑问,体现了他封闭落后,思想根深蒂固。
(3)①写羊瘪汤美味可人,最后只得了优秀奖,情节起伏推进。衬托出李元生火锅的成功;②羊瘪汤是传统美食,李金光喜欢喝羊瘪汤。侧面体现出李金光的传统保守的一面;③羊瘪汤和火锅分别是传统生活与现代生活的代表,表现了父子两辈的生活理念的隔阂,突出了小说的主旨;④详写羊瘪汤的做法与味道,让读者口舌生津,使文章富有感染力。
【解析】
【详解】(1)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人物形象分析,思想情感赏析,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立足考查“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本题,B项,“同时为下文李金光对儿子做火锅成功的怀疑埋下伏笔”中“怀疑”说法错误,据文章最后一段“李金光晓得,儿子这一次应该是真做了一个好火锅”,可知“怀疑”说法错误。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基本能力。对句子的理解更多的时候,要善于抓住句中的关键词语,结合上下文段、手法,挖掘出它们的语境意义。本题要求结合文意,请赏析文中画线句子。仔细阅读画线句子,第①句“军用雨披,头戴竹编油帽”“手提两只空鸟笼”这些内容通过典型的侧面描写,展现出的是一种传统古朴的生活特点,极其形象别致突出了生活上的特点,展现出一种美感和精神力量。第②句“做一个好火锅又能怎么样呢?能当饭吃吗?会做火锅就能娶到老婆吗?穿上白衣服戴上高帽就能领工资了吗”是一连串的心理描写,同时又是典型的问句,通过这些具体的内容,展现出得
上一篇:
山东省聊城市2019年高考一模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下一篇:
山东省青岛经济开发区致远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标签:
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月考试卷
相关:
关于“山东省临沂”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80]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