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月考试卷
阅读:340 2019-05-05
标签:
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月考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40]
山东省青岛市胶南实验中学2019年3月高三模拟语文试卷(解析版)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回答非选择题时,用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4.回答阅读类主观题目请分要点答题,无明确要点序号标识该题不得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文明的调停者——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文化定位
李泽厚
①全球化首先是由经济或物质生活带动的。全球化之所以不能抗拒或“大势所趋”不在于超级大国或跨国公司如何阴险毒辣和厉害,当然也有这些因素,但主要在于全球化能令大多数人生活有所改善。因为全球化是与工业化、现代化连在一起的,现代化使大多数人的整体生活素质有所提高尽管它也迅速地和极大地造成了贫富悬殊和各种异化,但两相比较,前者毕竟还是主要的。20 年来的中国情况就是如此。
②我经常举欧盟的例子。欧洲本来是非常多事的地方,两次世界大战是在那个地方开始的,马克思号召的无产阶级国际革命指的也是那个地方。但是一百多年后,资产阶级、管理科研人才、知识分子却联合起来,排除了语言、文字、文化、宗教种种歧异和矛盾,通过全民投票,实现了经济上的多元统一,十分了不起。
③当然,历史总是在悲剧中行进,任何进步,总带来很多负面因素,如道德堕落、“人心不古”,如自然环境的破坏等,物质生活的趋同,也带来精神生活的趋同,传统文化不可避免地将有所丧失,汉堡包、牛仔裤无处不在,电影压倒戏曲,流行音乐胜过古典音乐,如此等等。当然也不会全部丧失,特别是深层的东西,相反可以在全球化、现代化过程中创新,以保持自己的特色。
④例如,中国没有像犹太教、基督教或伊斯兰教那样的宗教,便是中国文化的深层特色。中国的神明是非常世俗的,关帝、妈祖等都是由人而神的,没有那种唯我独尊的超验的绝对权威感。中国宗教信仰着眼于现阶段的幸福求神拜佛是为了家宅平安、消灾祛病,不只是拯救灵魂。对死后的期望,也是希望跟现世一样,从远古的冥器到今天的冥钞,都希望死者仍能享受现民的幸福。孔子不是神,梁武帝把佛教定为国教,唐代佛教地位很高,孔子在佛陀之下,也没有什么不可以,不像上帝或安拉、基督或先知,不可以降低一点地位。中国有烈士,有许多志士仁人慷慨捐躯、为民喋血,但大概很难有为关帝或孔子去自杀献身的,也许中国人过分讲求实际效用了。
⑤有学者说,中国要现代化,非要学习基督教不可;也有学者说,要有伊斯兰教的殉教精神。我以为恰恰相反,注重现世生活、历史经验的中国深层文化特色在缓和、解决全球化进程中的种种困难和问题,在调停执着于一神教义的各宗教、文化的对抗和冲突中,也许能起某种积极作用,所以我曾说,与亨廷顿所说(注,指《文明的冲突》)相反,中国文明也许能担任基督教文明和伊斯兰文明冲突中的调停者。当然,这要到未来中国文明的物质力量有了巨大增长之后。
⑥中国文化有很大的包容性、变异性和坚韧性很注重人的主动性。天地人三才,人可以参天地化育,这在许多宗教是不可思议的,人怎么可以做上帝的事情呢?中国人很勤快,强调坚持不懈的韧性奋斗,即使在逆境中也相信只要努力,便可“时来运转”,所以重视经验的合理性,不依靠和强调超验的上帝或先验的理性,历史意识非常强。我想对这种深层文化的东西,应好好了解,对其优劣作一些分析。对中国现代化物质文明的发展而言,这是很好的思想资源,而且未来也能在全球化的国际文明中起某种作用。例如中国文化中的阴阳观念,既不同于波斯势不两立的阴暗善恶,也不同西方的矛盾、冲突,它强调的是矛盾互补。中国文化中人的地位很高,另一方面又非常尊重甚至崇拜自然,因而并不是人类中心论。人类中心论恰好是从神至高无上、以神为中心发展出来的,今天,将中国深层文化的这些观念应用到现实层面,例如在环境保护和工业发展的问题上,在对待贫富分化问题上,等等,都非常有用。
浏览完整试题
⑦又如全球化问题,既为大势所趋,便应积极对待,但又要允许反对声音充分表达,以有益于及时处理各种危机和问题,允许两种力量、两种意见并存,作良好的互动,通过“度的艺术”取得平衡,以有益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这不是依靠绝对的神明、先验的理性,而是从具体实践总结出来的经验合理性,即实用理性。它如能渗透到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便可以使中国在物质生产以及文化发展上不必步西方的后尘,走出一条自己的路,进而影响全世界。
(有删节)
1. 第①段中加点词“大势所趋”在文中具体是指。
2. 简析第③段的作用。
3. 根据文意做出的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 全球化造成贫富悬殊和各种异化需要均衡和调停。
B. 欧盟是资产阶级、管理科研人才、知识分子联合起来全球化的结果。
C. 中国人过分讲求实际效用可能影响了并调停着全球化的进程。
D. 中国深层文化特色决定了中国文明也许能担任其它文明的调停者。
4. 第⑥段画线句推断出中国人“历史意识非常强”这一结论的理由是( )
A. 奋斗积累的经验给人启示。
B. 韧性是奋斗的基本精神。
C. 中国人奋斗了五千年。
D. 奋斗使中国人不怕逆境。
5. 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
【答案】1. 文中指全球化的趋势不可阻挡。
2. 承上辩证指出全球化趋势带来的负面因素,对下引出中国文化深层特色的论述。 3. D 4. A
5. 本文首先从全球化是大势所趋、利大于弊说起并举“欧盟”为例加以论证继之举例辩证地指出了全球化带来的负面因素和趋同性,强调创新可以保持自己的深层东西。接着从中国人对于神明世俗的现象,概括出了注重现世生活、历史经验的中国深层文化特色。重点论述了中国文化的包容性、变异性和坚韧性,尤其是人的主动性,从而得出结论:强调实用理性能够发挥调停作用使中国走出一条自己的路并影响全世界。
【解析】
【1题详解】
此题考核文中词语的含义的能力,答题时注意结合上下文探究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此题要求分析“大势所趋”的含义,根据前文“全球化之所以不能抗拒”可以分析其含义是“全球化的趋势势不可挡”。
【2题详解】
此题考核分析文中的语段的作用的能力,答题时注意语段的位置,同时注意语段和上下文之间的语意上的关系,此题语段在文章的中间,有语段中的“当然,历史总是在悲剧中行进,任何进步,总带来很多负面因素”“当然也不会全部丧失,特别是深层的东西,相反可以在全球化、现代化过程中创新,以保持自己的特色”和下文“例如,中国没有像犹太教、基督教或伊斯兰教那样的宗教,便是中国文化的深层特色”可见此段承上启下,承上辩证指出全球化趋势带来的负面因素,对下引出中国文化深层特色的论述。
【3题详解】
此题考核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题中A项,“全球化造成贫富悬殊和各种异化”,原文“现代化使大多数人的整体生活素质有所提高尽管它也迅速地和极大地造成了贫富悬殊和各种异化”,选项偷换概念;B项,“是……全球化的结果”文中无据,文中只是说“但是一百多年后,资产阶级、管理科研人才、知识分子却联合起来”;C项,“可能影响了并调停着全球化的进程”文中无据,故选D。
【4题详解】
此题考核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此题要求分析第⑥段画线句推断出中国人“历史意识非常强”这一结论的理由,根据文中“所以重视经验的合理性,不依靠和强调超验的上帝或先验的理性,历史意识非常强”可知原因是“奋斗积累的经验给人启示”,故选A。
【5题详解】
此题考核分析文章结构的能力,要求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答题时先概括各自段落的内容,然后分析段落之间的联系,概括段落注意段首、段尾句,此题注意根据“全球化之所以不能抗拒或‘大势所趋’”“我经常举欧盟的例子”“当然也不会全部丧失,特别是深层的东西,相反可以在全球化、现代化过程中创新,以保持自己的特色”“中国文化有很大的包容性、变异性和坚韧性很注重人的主动性”“便可以使中国在物质生产以及文化发展上不必步西方的后尘,走出一条自己的路,进而影响全世界”概括思路即可。
【点睛】分析语段的作用的题目,首先明确语段的内容,然后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结构上注意伏笔、照应、铺垫等,内容注意主旨的体现,和其它语段的关系。还要注意语段所处的位置,如开头注意铺垫、引起下文、统领全文、奠定情感基调、引起阅读兴趣等,中间注意承上启下,结尾注意点明深化主旨等。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牵手归向天地间
聂鑫森
马千里一辈子不能忘怀的,是他的亲密战友小黑。
小黑是一匹马。
马千里已八十有三,在他的心目中,小黑永远年轻地活着,活在他的大写意画里,活在他画上的题识中。他的家里。画室、客厅、卧室、走廊,到处挂着关于小黑的画,或中堂或横幅或条轴,或奔或行或立或卧,全用水墨挥写而成,形神俱备。
可如今他已近灯干油尽了,这一年来肝癌突然找上了他。他对老伴和儿女说:“我要去和小黑相会了,何憾之有!”
马千里不肯住在医院里了,他倔犟地要待在家里,随时可以看到画上的小黑,随时可以指着画向老伴倾诉他与小黑的交谊。尽管这些故事,此生他不知向老伴讲了多少遍,但老伴总像第一次听到。
“我爹是湘潭画马的高手,自小就对我严加督教,‘将门无犬子’啊,我的绘画基础当然不错。解放那年,我正上高中,准备报考美术学院。”
展开余下试题
“怎么没考呢?”老伴问。
“解放军要招新兵了,我和几个要好的同学都向往戎马生涯的诗情画意,呼啦啦都进了军营。首长问我喜欢什么兵种。我说想当骑兵。”
“你爹喜欢马诗和马画,你也一脉相承。唐代李贺的马诗二十三首,你能倒背如流。最喜欢的两句诗是:‘向前敲瘦骨,犹自作铜声。’”
“对。部队给我分配了一匹雄性,小黑马,我就叫它小黑。它刚好三岁,体态健美、匀称,双目有神,运步轻快、敏捷,皮毛如闪亮的黑缎子,只有前额上点缀一小撮白毛。”
“小黑一开始并不接受你,你一骑上去,它就怒嘶不已,乱跳乱晃,直到把你颠下马来。”
“你怎么知道这些?”
“你告诉我的。”
“后来老班长向我传道,让我不必急着去骑,多抚小黑的颈、背、腰、后躯、四肢,让其逐渐去掉敌意和戒心;喂食时,要不停地呼唤它的名字……这几招,果然很灵。”
“因为你不把它当成马,而是当成人来看待。”
“有一次,你失足掉进山路边的一个深坑里。”
“好在我紧握着缰绳,,小黑懂事啊,一步一步拼命往后退,硬是把我拉了上来。”
“你有时也画它吧?”
“当然画。用钢笔在一个小本子上,画小黑的速写。因老是抚摸它,它的骨骼、肌肉、鬃毛我熟悉得很,也熟悉它的喜怒哀乐。只是当时的条件所限,不能支画案,不能磨墨调色,不能铺展宣纸。这些东西哪里去找?”。
“你说小黑能看懂你的画,真的吗?”
“那还能假。我画好了,就把画放在它的眼前让它看。它看了,用前蹄轮番着敲击地面,又咴咴地叫唤,这不是‘拍案叫绝’么?”
老伴开心地笑了,然后说:“你歇口气再说,别太累了。”
马千里靠在床头,眼里忽然有了泪水,老伴忙用手帕替他揩去。
“1952年冬天,我奉命去驻扎在龙山镇的师部,取新绘的地形图和电报密码本,必须当夜赶回团部。从团部赶到师部,一百二十里地,正好暮色四合。”
“半路上要经过一片宽大的谷地,积着一层薄簿的雪花,突然小黑放慢了速度,然后停住了。”老伴说。。
“一个人影从一片小树林里走出来,接着便响起了枪声。是土匪!我迅速地跳下马,把挎着的冲锋枪摘下来端在手里。这块谷地上,没有任何东西可作掩体,形势危急啊。小黑竟知我在想什么,蓦地跪了下来,还用嘴咬住我的袖子,拖我伏倒。”
“好在子弹带得多,我的枪不停地扫射着,直打得枪管发烫,打死了好些土匪。我发现小黑跪着的姿势,变成了卧着、趴着,它的身上几处中弹,血稠稠地往外渗。我的眉上也中了弹,痛得钻心。我怕地形图和密码本落入敌手,把它捆在一颗手榴弹上,一拉弦,扔向远处.轰的一声全成了碎片。”
“小黑牺牲了,你也晕了过去。”
“后来,我被送进了医院……后来,我伤好了,领导让我去美术学院进修……后来,我退伍到了地方的画院工作。”
“几十年来,你专心专意地画马,画的是你的战友小黑。用的是水墨,一律大写意。名章之外,只用两方闲章:‘小黑’‘马前卒’。你的画,一是用于公益事业,二是赠给需要的人。但从不出卖。”
“夫唱妻随,你是我真正的知音。”
在马千里逝世的前一日,他突然变得精气神旺盛,居然下了床,摇晃着一头白发,走进了画室。在一张六尺整张宣纸上,走笔狂肆,画了着军装、挎冲锋抢的他,含笑手握缰绳,走在小黑前面:小黑目光清亮,抖鬃扬尾,显得情意绵绵。标题是“牵手同归天地间”。
待钤好印,马千里安详地坐于画案边的圈椅上,慢慢地合上了眼晴……
(有删改)
6.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虽然小黑只是一匹战马,但马千里视小黑为亲密战友,病情加重后,他倔犟地要待在家里,以便随时可以看到画上的小黑,足见其情谊之深。
B. 尽管马千里一辈子向老伴讲了很多遍他和小黑之间的故事,但老伴总像第一次听到一样,说明马千里不仅画得好,讲起故事来也特别有感染力。
C. “小黑懂事啊,一步一步拼命往后退,硬是把我拉了上来”,说明小黑已经视马千里为知己,为后文用身体掩护马千里作了逻辑上的铺垫。
D. 小说的语言很有特色,如用“何憾之有”“暮色四合”等文言和书面语表现了马千里出身于书香门第的身份特征。
7. 请简要概括马千里的形象特点。
8. 小说结构独具匠心,主要篇幅为马千里与妻子的对话。请简要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答案】6. B 7. ①重感情,珍视战友情谊;②有理想,有抱负;③有才气;④勇敢坚强;⑤有责任心;⑥不追名逐利。
8. ①将时间跨度很大的事件凝练在短时间内,有利于叙述;②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和生活气息;③便于抒发人物的情感;④让读者感到马千里这个人物真实自然、鲜活可敬。
【解析】
【6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判断正误,题中AB项考核文章的内容,C项考核语句的作用,D项考核语言风格,其中B项,“老伴总像第一次听到一样”,表现了老伴的善解人意。故选B。
【7题详解】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概括文章中的形象的题目,要求概括马千里的形象特点,答题时首先梳理文章的情节,然后根据情节进行概括,此题注意根据文中的“我要去和小黑相会了,何憾之有!” “我怕地形图和密码本落入敌手,把它捆在一颗手榴弹上,一拉弦,扔向远处,轰的一声全成了碎片”“几十年来,你专心专意地画马,画的是你的战友小黑”“你的画,一是用于公益事业,二是赠给需要的人,但从不出卖”等情节概括“重感情,珍视战友情谊”“有理想,有抱负”“勇敢坚强”“有责任心”“不追名逐利”等性格特征。
点睛:这是一道考核欣赏文学作品的艺术形象的题目,考核的重点是性格特征,答题时根据文中对该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和他人的评价等概括,答题时先答出性格特征,后面列出文中的依据,注意答主要的形象特征,各项之间不要包含。
【8题详解】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小说的材料安排的题目,要求分析主要篇幅为马千里与妻子的对话的好处,答题时注意情节的的展开,人物的塑造、情感的表达等角度分析,从情节看,将时间跨度很大的事件凝练在短时间内,有利于叙述;从内容和情感看,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和生活气息,便于抒发人物的情感;从人物的塑造的角度看,让读者感到马千里这个人物真实自然、鲜活可敬。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赛里木湖•果子沟
汪曾祺
①乌鲁木齐人交口称道赛里木湖、果子沟。他们说赛里木湖水很蓝;果子沟要是春天去,满山都是野苹果花。我们从乌鲁木齐往伊犁一路上就期待着看看这两个地方。
②车出芦草沟,迎面的天色沉了下来,前面已经在下雨。到赛里木湖,雨下得正大。
③赛里木湖的水不是蓝的呀。我们看到的湖水是铁灰色的风雨交加,湖里浪很大灰黑色的巨浪,一浪接着一浪,扑面涌来。撞碎在岸边,溅起白沫,这不像是湖,像是海。荒凉的,没有人迹的,冷酷的海。没有船,没有飞鸟,赛里木湖使人觉得很神秘,甚至恐怖。赛里木湖是超人性的。它没有人的气息。
④湖边很冷,不可久留。
⑤林则徐一八四二年(距今整一百四十年)十一月五日,曾过赛里木湖。林则徐日记云:“土人云:海中有神物如青羊,不可见,见则雨雹其水亦不可饮,饮则手足疲软,谅是雪水性寒故耳。”林则徐是了解赛里木湖的性格的。
⑥到伊犁,和伊犁的同志谈起我们见到的赛里木湖,他们都有些惊讶,说:“真还很少有人在大风雨中过赛里木湖。”
展开余下试题
⑦赛里木湖正南,即果子沟。车到果子沟,雨停了。我们来的不是时候,没有看到满山密雪一样的林檎的繁花,但是果子沟给我留下一个非常美的印象。
⑧吉普车在山顶的公路上慢行着,公路一侧的下面是重重复复的山头和深浅不一的山谷。山和谷都是绿的,但绿得不一样浅黄的、浅绿的、深绿的。每一个山头和山谷多是一种绿法。大抵越是低处,颜色越浅;越往上越深。新雨初晴,日色斜照,细草丰茸,光泽柔和,在深深浅浅的绿山绿谷中,星星点点地散牧着白羊、黄犊、枣红的马,十分悠闲安静。迎面陡峭的高山上,密密地矗立着高大的云杉。一缕一缕白云从黑色的云杉间飞出,这是一个仙境。我到过很多地方,从来没有觉得什么地方是仙境。到了这儿,我蓦然想起这两个字,我觉得这里该出现一个小小的仙女,穿着雪白的纱衣,披散着头发,手里拿一根细长的牧羊杖,赤着脚,唱着歌,歌声悠远,回绕在山谷之间……
⑨从伊犁返回乌鲁木齐,重过果子沟。果子沟不是来时那样了。草、树、山,都有点发干,没有了那点灵气。我不复再觉得这是一个仙境了,旅游,也要碰运气。我们在大风雨中过赛里木,雨后看果子沟,皆可遇而不可求。
⑩汽车转过一个山头,一车的人都叫了起来:“哈!”赛里木湖,真蓝!好像赛里木湖故意设置了一个山头,挡住人的视线。绕过这个山头,它就像从天上掉下来的似的,突然出现了。
⑾真蓝!下车待了一会,我心里一直惊呼着:真蓝!
⑿我见过不少蓝色的水。“春水碧于蓝”的西湖,还有最近看过的博格达雪山下的天池,都不似赛里木湖这样的蓝蓝得奇怪,蓝得不近情理,蓝得就像绘画颜料里的普鲁士蓝,而且是没有化开的。湖面无风,水纹细如鱼鳞,天容云影,倒映其中,发宝石光。湖色略有深浅,然而一望皆蓝。
⒀上了车,车沿湖岸走了二十分钟,我心里一直重复着这一句:真蓝,远看,像一湖纯蓝墨水。
⒁赛里木湖究竟美不美?我简直说不上来。我只是觉得:真蓝。我顾不上有别的感觉,只有一个感觉一蓝。
⒂为什么会这样蓝?有人说是因为水太深。据说赛里木湖水深至九十公尺。赛里木湖海拔二千零七十三公尺,水深九十公尺,真是不可思议。
⒃“赛里木”是突厥语,意思是祝福、平安。突厥的旅人到了这里,都要对着湖水,说一声:
⒄“赛里木!”
⒅为什么要说一声“赛里木!”是出于欣喜,还是出于敬畏?
⒆赛里木湖是神秘的。
9. 第③段画线句的含义是。
10. 请结合内容赏析第⑧—⒁段的语言特点。
11. 评析本文所表达的思想意义。
【答案】9. 表达了赛里木湖荒凉、冷酷、神秘的原始自然状态,远远超出人们对于自然景观的通常感受。
10. (1)语言典雅生动,清新自然,句式整散结合,朗朗上口。第⑧段描写果子沟的仙境之美,“新雨初晴,日色斜照,细草丰茸”,用词典雅;“浅黄的、浅绿的、深绿的” “ 白羊、黄犊、枣红的马”色彩清新明丽,形象地刻画了明丽景物的特点。(2)对比、比喻等手法。第12段写赛里木湖的印象,把它与西湖、天池进行对比,又用细如鱼鳞做比喻,写出了赛里木湖与众不同的色彩。(3)反复的手法,语言质朴。10——14段连用了5个“真蓝”,反复表达感叹,语言简约质朴,强调赛里木湖蓝得出人意料,与众不同,格外令人惊异。
11. 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溢于言表。字里行间透露的都是自然变幻莫测的原始品质与特性,表现了自然本身的主体地位,抒发了意外惊喜的内心感受,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给我们以具体启示:即要热爱、理解和尊重自然。
【解析】
【9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重要句子含义的能力。要确切地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意义,可从句子结构入手,在抓住主干的同时,特别留心那些修饰、限制成份。关键语句往往在文章中或语段中起关键作用,要特别注意其所处的语言环境,抓住句子所在的语段进行分析,重点看这个句子相邻的上下句,这相邻的上下句往往隐含着解题的信息。本题画线句共两句话。第一句关键词是“超人性”,据上文 “荒凉的,没有人迹的,冷酷的海”“赛里木湖使人觉得很神秘,甚至恐怖”可理解本句含义“表达了赛里木湖荒凉、冷酷、神秘的原始自然状态”。第二句再次强调“它没有人的气息”意在突出它“远远超出人们对于自然景观的通常感受”。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技巧、语言特色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可以从手法、用词特点、句式选用、语言整体风格几个角度考虑。第8段可从用词和句式角度赏析:“新雨初晴,日色斜照,细草丰茸”,用词典雅,写出了果子沟的仙境之美;“浅黄的、浅绿的、深绿的” “ 白羊、黄犊、枣红的马”色彩清新明丽;句式整散结合,朗朗上口。第12段“我见过不少蓝色的水。‘春水碧于蓝’的西湖,还有最近看过的博格达雪山下的天池,都不似赛里木湖这样的蓝蓝得奇怪”用对比手法,写赛里木湖独特的蓝,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水纹细如鱼鳞”运用比喻,写出书面的特点。10——14段连用了5个“真蓝”,反复感叹,用质朴的语言抒发内心的惊叹,反而更能突出赛里木湖让人惊异的感受。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评价作品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解答此类题目可从五个角度入手:1、从了解写作目的入手2、从分析作品结构入手3、从分析艺术形象入手4、从分析语言特点入手5、从分析作品环境入手。本文写了风雨中过赛里木湖、雨后看果子沟,“赛里木湖使人觉得很神秘,甚至恐怖” “果子沟给我留下一个非常美的印象”“真蓝。我顾不上有别的感觉,只有一个感觉一蓝” 描写了大自然原始独特的美,表达了作者的赞美、热爱之情。“真是不可思议” “在大风雨中过赛里木,雨后看果子沟,皆可遇而不可求”,抒发了作者意外惊喜的感受。联系现实,本文主旨给我们的启迪就是要热爱、理解和尊重自然。
【点睛】文章的语言是塑造形象、表达主题的基本工具,它包括叙述人的语言和刻画人物的语言两个方面。鉴赏散文的语言,就是具体评说这两方面语言在表现人物形象、表达作者思想情感等方面的作用和效果。在赏析时,一般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考虑:1.从句式方面。语言是通过一定的句式来呈现的,那么从句式上来看,该句是长句还是短句,是整句还是散句,是反问句、祈使句,还是双重否定句、一般陈述句。2.从语言特点方面。从语言的整体性上来看,具有什么样的特点也是需要关注的一个重点。在这个方面,往往说明性语言具有准确周密、简洁清楚、通俗生动的特点;叙述性语言具有概括性、具体性、蕴含感情色彩的特点;描写性语言具有描绘性、寓意性、富有感染力、具体生动、富有形象性的特点;议论性语言具有简明、概括、准确、翔实、合乎逻辑的特点;抒情性语言具有富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富有感染力的特点。3.要从词语的使用方面来看。主要是所用的词语都是什么类型的词语,如叠词、俗语或成语、文言词语等。4.如果修辞手法的运用上有比较明显的特点,一样要点明。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王守仁,字伯安,余姚人。父华,成化十七年进士第一,授修撰,累官学士。华性孝,母岑年逾百岁卒。华已阜七十余,犹寝苫蔬食,士论多之。正德元年冬,刘瑾逮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等二十余人。守仁抗章救瑾怒延杖四十谪贵州龙场驿丞龙场万山丛薄苗僚杂居守仁因俗化导夷人喜相率伐木为屋以栖守仁瑾诛,量移庐陵知县。屡迁考功郎中,擢南京太仆少卿,就迁鸿胪卿。十四年六月,宁王宸濠反,知县顾佖以告。守仁急
上一篇:
山东省青岛经济开发区致远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下一篇:
山东省荣成市第六中学2019届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标签:
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月考试卷
相关:
关于“山东省青岛”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40]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