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404  2019-05-08
标签:人教版 高二 下册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04]
天津市静海区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3月月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静海一中2018-2019第二学期高二语文(3月)
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试卷
第 I 卷(选择题 共18分)
一、(10分, 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训诂(gǔ) 恶梦 (è) 寂寥(liáo) 名媛(yuàn) 少安毋躁(shāo)
B. 狷狂(juàn)博取(bó) 潜伏(qiǎn) 颠簸 (bǒ) 披沙捡金(jiǎn)
C. 篡改(cuàn)梵文(fán)通牒 (dié) 黄膘马(biāo)源远流长(yuán)
D. 偾事(fèn) 胡诌(zhōu) 摒弃 (bìn g)乐陶陶(táo)徇私枉法(xùn)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及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要选出的是“正确的一项”,然后根据字形和字义辨析读音字形正误。本题A项,“少安毋躁”的“少”应读shǎo;B项,“潜伏”的“潜”应读qián,“披沙捡金”应为“披沙拣金”,是比喻从大量的事物中选择精华的意思;C项,“梵文”的“梵文”应读fàn,“黄膘马”应为“黄骠马”,意思是一种黄毛夹杂着白点子的马。故选D。
2.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金圣叹,中国颇负 的文学批评家,才气纵横,性情狂傲。他选录初唐到五代的七言律诗近六百首进行细致点评,揣摩唐人七言律诗的谋篇布局、起承转合的模式,或 ,或借题发挥。《清代七百名人传:金人瑞传》说他:“纵横批评,明快如火, ,一时见者叹为灵鬼转世。”
A. 胜名 醍醐灌顶 笔走龙蛇
B. 胜名 鞭辟入里 笔走龙蛇
C. 盛名 鞭辟入里 妙笔生花
D. 盛名 醍醐灌顶 妙笔生花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近义词辨析要从两个方面入手分析,一是辨析近义词,抓住词语的不同点。近义词的不同,有使用对象不同,词义轻重不同,感情褒贬不同,词语语法功能不同。二是关注语境,理解空格处侧重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胜名,指有非常好的名声,人人皆知。盛名,很大的名望。语境是说金圣叹作为文学批评家在中国古代的名声很大。因此选用“盛名”。醍醐灌顶,比喻听了高明的意见使人受到很大启发。也形容清凉舒适。鞭辟入里,意思是形容做学问切实。也形容分析透彻,切中要害。语境是说金圣叹对所选的诗的谋篇布局、起承转合的模式分析透彻。因此选用“鞭辟入里”。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笔势雄健活泼。妙笔生花,比喻杰出的笔法或文笔。语境是赞叹金圣叹的文笔很厉害。因此选用“妙笔生花”。故选C。
【点睛】近义词可以从多方面区分,词义侧重点不同,要抓住不同语素理解;词义轻重程度不同;感情色彩不同,例:团结----结合----勾结;适用对象不同,例:爱戴(上级),爱护(下辈);词性不同;词语使用要求不同,有的动词不能带宾语,有的成语只能用于否定。
(一)词语辨析,从意义方面辨析:1.看词义的轻重 如:妨碍、妨害。2.看适用范围。如:边疆、边境、边界。3.看表达侧重。如:嘹亮、响亮、洪亮 解析:“洪亮”侧重于音域宽宏,“嘹亮”侧重于音色清脆、高远,“响亮”侧重于声音响度大。结合语意①应选“洪亮”,②应选“嘹亮”,③应选“响亮”。
从用法方面辨析 :1.看适用对象。如:启用、起用2.看成分搭配。如:发扬——优点、作风、传统;发挥——创造性、积极性、作用、干劲。3.看词性语法。如:启示、启事4.看习惯用法 如:捉摸、琢磨 辨析:“捉摸”习惯上用于否定句,“琢磨”习惯上用于肯定句。


浏览完整试题从色彩方面辨析:1.看感情色彩 如:妄想、梦想、理想。辨析:作动词时都有“打算”的意思,作名词时都有“想法”的意思。但“妄想”是贬义词,“梦想”是中性词,“理想”是褒义词。2.看语体风格:一般分为口语(通俗)和书面语(较庄重文雅)两大类,书面语又可分为公文语体、科技语体、文艺语体、政论语体等。如:“见面”和“会见”、“办法”和“措施”、“害怕”和“胆怯”,都有口语语体和书面语体之分。
3.在下面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什么是经典?常念为经,常数为典。经典经得起重复。 , , , , 。因而许多人都在梦想自己的作品、事业成为经典,好让自己被历史记住,实现永恒。但这永恒之梦,总是让可怕的重复之斧轻轻一劈就碎。修炼不够,太轻太薄,不耐用甚至经不起念叨第二遍。倒是许多不经意之说、之作,无心插柳柳成荫,不经意间成了经典。
①经典的语言,人们一遍遍地说,一代代地说
②常言道:“话说三遍淡如水”,一般的话多说几遍人就要烦
③不但文字的经典这样,音乐、绘画等一切艺术经典都是这样
④甚至像唐太宗那样,喜欢王羲之的字,一生看不够,临死又陪葬到棺材里
⑤经典的书,人们一遍遍地读,一代代地读
A. ①⑤③②④ B. ①⑤③④② C. ②①⑤④③ D. ②①⑤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该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解答连贯类题目时要注意把握基本内容,初步分层归纳,先在小范围排序,然后再考查层次间的衔接,这其中应先找出关联词、代词以及表时间、地点的词语,然后据此进行句间连缀排列。上面排列的基础之上,再通读语段,检查确定。语境前面是说经典经得起重复,也就是反复阅读。应先说②①,由一般的话说多了人烦与经典的话人们一遍遍地说形成对比,以突出经典的主语言魅力。因此排除AB项。由“不但……甚至……”可知,③④之间是递进关系,因此应先③后④,排除C项。故选D。
【点睛】做排序题的基本思路是:通读全题语句,明确题目要求;试着排小组的句子或相连最紧密的句子,再把小组句子连成大组句段;把连好的语段速读一遍,把不连贯的地方再略微调整。简述为通读——试排——连读——微调。其中“试排”环节的解题思路有:确保话题一致性,把同一话题语句排起来;确定句子间的合理顺序性,或按时间,或按空间,或按逻辑推理;确证句子代词指代的内容,或两句有重复的词语。确切抓总领句、起始句、总结句、结尾句等,注意关联词语和总括性的词语;确保内容上的前后照应。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秦汉魏石刻书法艺术展增进了中日两国书法艺术家的友好往来,推动两国文化交流起到了积极作用。
B. 我国自主建设的北斗卫星全球组网稳步推进,应用也已走出国门,不仅服务亚太地区,而且逐步向全球提供服务。
C. 从3月2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正式挂牌算起,截至4月11日,已有11个国务院组成部门、机构和单位正式挂牌亮相,迎接新身份。
D. 由于学校条件艰苦,师资力量不足,张玉滚不得不把自己打造成全能型,“不耽误一节课,千方百计上好每一节课”是他给自己定下的“铁律”。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核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答题时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是否存在结构、逻辑等问题,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本题A项,结构混乱,“推动……”和“对……起到了积极作用”句式杂糅,可删去“起到了积极作用”或在“推动”前加“对”;C项,不合逻辑,“部门、机构和单位”概念交叉;D项,成分残缺,“打造”后缺宾语中心词,可以在“全能型”后加“教师”。故选B。
【点睛】病句需按考纲考查的几大类型复习,并且熟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平时注重总结。比如:1、出现了并列的短语,可能是搭配不当、分类不当、语序不当或语意不明;2、出现了多个谓语,可能是搭配不当、偷换主语;3、出现了长宾语,可能是宾语中心语残缺、搭配不当;4、出现了多重定语、多重状语,可能是语序不当或赘余;5、出现了数量短语,可能是语意不明、重复、语序不当、用词不当;6、出现了代词,可能是语意不明、重复;7、出现了两面性的词语,可能是前后肯否不一、不合逻辑;8、出现了“避免”、“防止”、“以防”、“以免”、“切忌”、“禁止”等表示否定的词语(或者疑问句),可能是不合逻辑或表意相反;9、出现了判断动词“是”“成为”,可考虑主语与宾语是否搭配;10、出现了固定结构、下定义,可能是结构混乱;最后,如果句子的“病状”不明显,可压缩句子的主干,看相关成分是否搭配、残缺,或结构是否混乱。
5.下列文学常识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左传》《史记》《资治通鉴》是历史散文的三个里程碑,其中《史记》和《资治通鉴》的体例是不一样的。
B. 《诗经》中的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共有15国风,160篇。大都是劳动人民创作的民间歌谣;“雅”分为大雅、小雅,共105篇,大多为周代宫廷乐曲歌辞:“颂”分为周颂、鲁颂、商颂,多为周天子及诸侯们祭礼时的乐歌,共40篇。
C. 《张衡传》中“贯六艺”的“六艺”指《诗》《书》《礼》《易》《乐》《春秋》。
D. 南朝民歌《孙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早的长篇叙事诗,它与北朝民歌《木兰诗》齐名,被后人合称为“乐府双璧”。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复习时考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以重点和薄弱为中心,将相关知识内容予以迁移、扩展,比如识记学过的文章的作者、出处,中国古代重要作家、作品,还有各国重要的作家、作品,可以其主要作品为中心,将其生平、主要创作风格等一并识记。本题C项,“‘六艺’指《诗》《书》《礼》《易》《乐》《春秋》”错,《张衡传》中“贯六艺”的“六艺”指礼、乐、射、御、诗、数六种学问和技能。故选C。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明太祖平武昌,即议律令。吴元年①冬十月,命左丞相李善长为律令总裁官,参知政事杨宪、傅珮,御史中丞刘基,翰林学士陶安等二十人为议律官,谕之曰:“法贵简当,使人易晓。若条绪繁多,或一事两端,可轻可重,吏得因缘为奸,非法意也。夫网密则水无大鱼,法密则国无全民。卿等悉心参究,日具刑名条目以上,吾亲酌议焉。”每御西楼,召诸臣赐坐,从容讲论律义。十二月,书成,凡为令一百四十五条,律二百八十五条。又恐小民不能周知,命大理卿周桢等取所定律令,自礼乐、制度、钱粮、选法之外,凡民间所行事宜,类聚成编,训释其义,颁之郡县,名曰《律令直解》。太祖览其书而喜曰:“吾民可以寡过矣。”


展开余下试题洪武元年,又命儒臣四人,同刑官讲《唐律》,日进二十条。五年,定宦官禁令及亲属相容隐律②,六年夏,刊《律令宪纲》,颁之诸司。其冬诏刑一部尚书刘惟谦详定《大明律》每奏一篇命揭两庑亲加裁酌。及成,翰林学士宋濂为表以进,曰:“臣以洪武六年冬十一月 受诏, 明年二月书成。篇目一准于唐:曰卫禁,曰职制,曰户婚,曰厩库,曰擅兴,曰贼盗,曰斗讼,曰诈伪,曰杂律,曰捕亡,曰断狱,曰名例。采用旧律二百八十八条,续律百二十八条,旧令改律三十六条,因事制律三十一条,掇《唐律》以补遗百二十三条,合六百有六条,分为三十卷。或损或益,或仍其旧,务合轻重之宜。”九年,太祖览律条犹有未当者,命丞相胡惟庸、御史大夫汪广洋等详议,厘正十有三条。十六年,命尚书开济定诈伪律条。二十二年,刑部言:“比年条例增损不一,以致断狱失当。请编类颁行,俾中外知所遵守。”遂命翰林院同刑部官,取比年所增者,以类附入,改《名例律》冠于篇首。
(选自《明史•志第六十九》)
(注)①吴元年:朱元璋在建立明朝前一年为自己建了一个字的年号“吴”。②亲属相容隐律:是指在一定范围内亲属可以相互包容隐瞒犯罪,法律不予制裁或减轻处罚。
6. 对下列各句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类聚成编 编:册子
B. 掇《唐律》以补遗百二十三条 掇:编辑
C. 俾中外知所遵守 俾:使
D. 取比年所增者 比:近
7.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颁之郡县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着
B. 臣以洪武六年冬十一月受诏 以致天下之士
C. 俾中外知所遵守 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D. 改《名例律》冠于篇首 故燕王欲结于君
8.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
A. 其冬诏/刑部尚书刘惟谦/详定《大明律》/每奏一篇/命揭两庆/亲加裁酌
B. 其冬诏刑部/尚书刘惟谦详定/《大明律》每奏一篇/命揭两庞/亲加裁酌
C. 其冬/诏刑部尚书/刘惟谦详定《大明律》/每奏一篇命揭/两烷亲加裁酌
D. 其冬/诏刑部尚书刘惟谦详定《大明律》/每奏一篇/命揭两疣/亲加裁酌
9.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明太祖平定武昌之后,就下令朝中大臣二十人为议律官修订法律,并亲自召见诸臣,讲论律文要义,表明皇上对修订大明法律极为重视。
B. 通过二个月的努力,议律官们修成律令,共有法令-百四十五条,律条二百八十五条,简称为《律令直解》,并颁发这些册子给郡县。
C. 在《唐律》的基础上,刘惟谦等经过几个月的时间,三十卷的《人明律》修成,但以后并没有停止增删,直到洪武二十二年才算基本修定。
D. 选文简述了明太祖诏令修定人明律令的事情,所关涉的律文名目繁多,参与人员众多,但作者按照时间顺序却写得清晰明了。
10. 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1)吏得因缘为奸,非法意也。
(2)卿等悉心参究,日具刑名条目以上,吾亲酌议焉。
(3)除翻译第一句中“因”的用法,请举例分析“因”的其他五种用法。(易混易错题组)
(4)除翻译第二句中“焉”的用法,请举例分析“焉”的其他三种用法。(易混易错题组)
【答案】6. B 7. C 8. D 9. B
10. (1)司法官吏能凭借机会谋私作弊,这不合法律的本意。
(2)诸位全心比较研究,每天写出些刑名条目奏上来,我亲自斟酌思考。
(3)言之成理即可(4)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词语含义能力。文言文词语含义理解,一定要结合所要理解词语所在的上下文,也就是具体语境进行。题目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本题B项,“掇《唐律》以补遗百二十三条”的意思是“并选取《唐律》作为补遗的有一百二十三条”,所以“掇”的意思是“采撷,选取”。故选B。
【7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先审题,题干是“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然后对选项一一分析,选出符合题意的一项。本题A项“之”,代词,这些/助词,的;B项“以”,介词,于、在/连词,来;C项“所”,都是所字结构;D项“于”,介词,在/介词,跟、和。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能力。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本题“其冬,诏刑部尚书刘惟谦详定《大明律》。每奏一篇,命揭两疣,亲加裁酌。”,结合文本理解意思,这段话是说“当年冬天,太祖下诏刑部尚书刘惟谦详细制定《大明律》。每上奏一篇,皇帝就叫张贴于两边廊庑下,亲自加以裁夺。”。本题“其冬”为状语,其后应断开,排除AB两项;“尚书刘惟谦”为人名,中间不能断开,排除C项。故选D。
【9题详解】
本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还是“错误”的一项,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本题B项,选项说“共有法令-百四十五条,律条二百八十五条,简称为《律令直解》”曲解了文意,原文是“又恐小民不能周知,命大理卿周桢等取所定律令,自礼乐、制度、钱粮、选法之外,凡民间所行事宜,类聚成编,训释其义,颁之郡县,名曰《律令直解》”。故选B。
【10题详解】
此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和例举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本题(1)中的“因”,凭借;“缘”,机会、机缘;“非法意也”,是判断句。(2)中的“悉心”,全心;“日”,名词作状语,每天;“具”,写、写出;“上”,上奏;“酌议”,斟酌思考;“焉”,代词,它,指前面的刑名条目。(3)题目要求除翻译第一句中“因”的用法,举例分析“因”的其他五种用法。1、连词,因为;于是。例《屈原列传》:“上宫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2、介词,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条件,可译为“趁机”、“趁着”。例《鸿门宴》:“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3、副词,就;于是。例《鸿门宴》:“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4、名词,原因;机会。例《孙雀东南飞》:“于今无会因。”5、动词,因袭;遵循。例《过秦论》:“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4)题目要求除翻译第二句中“焉”的用法,举例分析“焉”的其他三种用法。1、兼词,相当于“于是”、“于之”。例《劝学》:“积土成山,风雨兴焉。”2、代词,表示疑问,相当于“何”,可译作“怎么”、“哪里”。例《愚公移山》:“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3、助词,作词尾,相当于“然”,用于形容词之后,相当于“……的样子”;在动词前可译作“……地”。例《阿房宫赋》:“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黄生借书说》:“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


展开余下试题【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明太祖平定武昌之后,就与臣下商议修律令之事。吴元年冬十月,太祖任命左丞相李善长为律令总裁官,参知政事杨宪、傅瓛(hu‚n),御史中丞刘基,翰林学士陶安等二十人为议律官,告谕他们:“法律贵在简洁恰当,使人容易明白。若是条目头绪繁多,或者同一罪有两种判法,可轻可重,司法官吏得以凭借机会谋私作弊,这不合法律的本意。如果鱼网太密,则水中无大鱼;法网太密,则国内就没有不受刑的臣民。诸位全心比较研究,每天写出些刑名条目奏上来,我亲自斟酌思考。”太祖每次驾临西楼,都召见诸臣,赐给座位,悠闲舒缓与他们讲论律文要义。十二月,律书写成,共有法令一百四十五条,律条二百八十五条。太祖又怕小民不能都知道法律,命令大理卿周桢等取出所定律令,自礼乐、制度、钱粮和选法之外,凡是与民间事务有关的条文,分类编辑成册子,解释其意义,颁发这些册子给郡县,称之为《律令直解》。太祖翻阅此书,兴奋地说:“我的臣民可以少犯错误了。”
洪武元年,太祖又命令儒臣四人同执法官讲习《唐律》,每天上奏二十条。五年,制定宦官禁令及亲属相容隐律;六年夏,刊印《律令宪纲》,颁发给各部门。当年冬天,太祖下诏刑部尚书刘惟谦详细制定《大明律》。每上奏一篇,皇帝就叫张贴于两边廊庑下,亲自加以裁夺。等律书修成,翰林学士宋濂写表进奏,说:“臣于洪武六年冬十一月受诏,次年二月律书修成。篇目完全依《唐律》为标准,称作卫禁、职制、户婚、厩库、擅兴、贼盗、斗讼、诈伪、杂律、捕亡、断狱和名例。采用旧律二百八十八条,续作律文一百二十八条,将旧有法令改为刑律的有三十六条,根据事情的需要制定的律文有三十一条,并选取《唐律》作为补遗的有一百二十三条,总共六百零六条,分为三十卷。有的删减,有的增补,有的沿袭其旧制,务轻重适合恰当。”九年,太祖发现律条还有不恰当的,命令丞相胡惟庸、御史大夫汪广洋等详细讨论,改正了有十三条。十六年,又命令尚书开济定下诈伪罪的律条。二十二年,刑部官员说:“近年来条例增损不一,以致断案失当。请求将律条按类编印颁行,使朝廷内外都知道应遵守的规则。”于是太祖又命令翰林院会同刑部官员,选取近几年增加的条文,按类附入《大明律》,定为《名例律》,放在篇首。
第Ⅱ卷(共102分)
11.补写出下列名篇的空缺部分。
(1)《赤壁赋》中有一句“_________________”,借助动物作喻,说明天地广阔,慨叹生命何其短促。
(2)《卫风 氓》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桑枯叶落比喻女子红颜已老,感慨良深。
(3)《蜀道难》中李白写景由静而动,水石激荡,山谷轰鸣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画图省识春风面,_________________ 。
(5)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 寄蜉蝣于天地 (2). 桑之落矣 (3). 其黄而陨 (4). 飞湍瀑流争喧豗 (5). 砯崖转石万壑雷 (6). 环珮空归夜月魂 (7). 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考生应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蜉蝣、落、陨、喧豗、砯崖、壑、环珮、报怨。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各题
寄黎眉州
苏轼
胶西高处望西川,应在孤云落照边。瓦屋寒堆春后雪,峨眉翠扫雨余天。
治经方笑《春秋》学,好士今无六一贤。且待渊明赋归去,共将诗酒趁流年。
注:①黎眉州:黎錞,四川渠江人,公元1075年(熙宁八年),他以尚书屯田郎中出知眉州,所以称“黎眉州”。②瓦屋、峨眉:山名,皆四川山名。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作者登高远眺,“孤云落照”,既是实景,又饱蘸了诗人的情感。
B.颔联中作者借助想象,将内心情感融入对瓦屋山和峨眉山景色的描绘中。
C.颈联将自己和欧阳修做比较,表达出不及欧阳修贤能的自谦之情。
D.本诗语言质朴平易,风格明快,情景交融,动中有静,平淡中寓激情。
(2)诗歌的尾联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赏析。
(3)鉴赏诗歌语句可以从哪几个角度分析?
【答案】(1)C
(2)“且待渊明赋归去”借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传达出诗人志向难酬、不满时政、思乡归隐的想法,表现了作者孤寂清寥、不得志的情感;“共将诗酒趁流年”写出诗人想和友人在流逝的岁月中共同饮酒作诗的期待,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以及期待与朋友相聚的温情。这两句对比鲜明。
(3)手法+翻译+作用或效果(内容、情感)
【解析】
【详解】(1)本题考核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属于综合考查题,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本题C项,“表达出不及欧阳修贤能的自谦之情”错,颈联诗句“好士今无六一贤”是说如今再无爱好人才的贤能的欧阳修了,表达出对恩师欧阳修的敬仰之情。故选C。
(2)本题考核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的能力。题干要求简要赏析诗歌的尾联。首先要明确赏析语言的角度和步骤,然后分析诗句所抒发的情,再看使用什么手法来抒发情感的。从内容看尾联“且待渊明赋归去,共将诗酒趁流年。”,诗人借晋陶渊明弃官归隐,曾作有名的《归去来兮辞》,以此自况,传达出诗人思乡归隐的想法。考生要特别注意“归去”一词。而诗句“共将诗酒趁流年”写出诗人想和友人在流逝的岁月中共同饮酒作诗的期待。此诗表达了作者对黎錞的友情,并表达了对他们共同的恩师欧阳修的怀念。由于苏轼不满新法,政治上受压抑,思乡、归隐之情也油然而生。此联所抒的情真挚动人,既写出自己不满时政、壮志难酬思乡归隐的想法,也传达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之情。赏析诗句应从内容、手法、表达效果等方面分析。
(3)本题
标签:人教版 高二 下册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天津市静海”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04]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课程名称:高中议论文快速构思(40分钟写满800字)
课程形式:12节课,14个word文档打包下载
是否收费:收费
有需要的,请添加尹老师微信13958889955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