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328  2019-05-10
标签:人教版 高一 下册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28]
山东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阶段学习监测语文试卷(解析版)
试卷类型 A
山东师大附中2018级高一下学期第一阶段学习监测
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 7 页。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2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 卷规定的位置上。
2.客观题 1-21 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3.主观题 22-26 题必须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 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 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元朝统治者黔驴技穷,文天祥漫长的囚禁生涯开始了。站在文明文化的角度看,这是人类的一场灾难。一个死去 700 年犹然光芒四射的人物,一个再过700年将依然如钻石般璀灿的人物,当年, 。且慢,正是站在文明文化的角度看,这又是人类的一大骄傲。迄南宋以来,不,迄有史以来,东方爱国主义圣坛上(一幅/一副)最具典型价值的人格,恰恰是在元大都兵马 司的炼狱里丰盈,完满。
说到文天祥的崇高人格,我们不能不想到那些撼天地、慑(shè)鬼神的诗篇。请允许我在此将笔稍微拐一下。纵观世界文学史,最为悲壮、高亢的诗文,往往是在人生最激烈、惨痛的旋(xuàn)涡里分娩(miǎn)。因为写它的不是笔,是生命的(孤注一掷/垂死挣扎)。这方面,中国的例子读者都很熟悉,就不举了。国外太大,姑且画一个小圈子,限定在文天祥同一时代。我想到意大利的世界级诗人但丁,他那在欧 洲文学史上具有(跨/划)时代意义的《神曲》,便是在流亡生活里苦难的阶段孕育。 圈子还可以再画小,比如威尼斯旅行家,仅仅早文天祥四年到达燕京的马可•波罗,日后也是在热那亚的监狱里,口述他那部蜚(fēi)声世界的游记。本文前面提到的 太史公司马迁和南唐后主李煜,亦无例外,他二人分别是在刑余和亡国之后,才写下(石破天惊/可歌可泣)的力作。观照文天祥,情形也是如此。
1. 文中划线词语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 慑(shè)鬼神 B. 旋(xuàn)涡 C. 分娩(miǎn) D. 蜚(fēi)声世界
2. 文中加点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黔驴技穷 B. 璀灿 C. 炼狱 D. 高亢
3. 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A. 一副 孤注一掷 划 可歌可泣
B. 一幅 孤注一掷 跨 石破天惊
C. 一幅 垂死挣扎 划 石破天惊
D. 一副 垂死挣扎 跨 可歌可泣
4. 在文中横线上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他巅峰状态的生命,却是被狭小的土牢所扼杀、窒息
B. 他巅峰状态的生命,狭小的土牢却把它扼杀、窒息了
C. 他生命的巅峰状态,狭小的土牢却把它扼杀、窒息了
D. 他生命的巅峰状态,却是被狭小的土牢所扼杀、窒息
【答案】1. B 2. B 3. A 4. D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先要看题干的选择要求,即选择“正确”或“错误”的,然后再根据字义和字形辨析读音正误。本题中,B项,“旋涡”的“旋”应读xuán,指的是急速自旋的流体旋转时形成的螺旋形。故选B。


浏览完整试题【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首先审题,明确选择要求,如本题“文中加点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然后根据语境理解词语的意思,再根据词语的意思来分析字形的正误。本题中,B项,“璀灿”的“灿”应为“璨”,从语境“如钻石般”可知,“璀璨”意思是“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非常绚丽。也用于人或事物”,从意思上来看,应与“玉”有关;从构词角度来看,“璀璨”是连绵词,而连绵词的形旁一般是一致的。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先要浏览选项,区分词语的意思、用法,然后再根据具体的语境做出选择。“幅”,原意是指幅面,即布匹、呢绒等的宽度,作量词用时,主要用于布帛、纸张、图画等有一定面积的东西。如:一幅国画、一幅壮锦等。“副“,作量词用时,一是用于成组成套的东西,如:一副对联、一副手套、一副眼镜、一副担架、全副武装;二是用于面部表情、态度等,如一副笑容、一副庄严而和蔼的面孔。第一处是形容“人格”,“一幅”不能修饰“人格”,故使用“一副”,排除BC两项。“孤注一掷”,把所有的钱一次押上去,决一输赢,比喻在危急时用尽所有力量作最后一次冒险,含贬义;“垂死挣扎”,临死前的挣扎,妄想延长生命,比喻行将灭亡之时的孤注一掷,情境是“垂死”,即“行将灭亡”。第二处,前面说的是“在人生最激烈、惨痛的旋涡里……”,这并不是“垂死”之时,如使用“垂死挣扎”则不合语境,排除D项。“划时代”,(由于出现了具有伟大意义的新事物)在历史上开辟一个新时代;“跨时代”,一个时代的结束和另一个时代的开始。第三处,文中是强调但丁在欧洲文学史上具有的开辟新时代的意义,应使用“划”。“可歌可泣”,值得歌颂、赞美,使人感动流泪,用于形容英勇悲壮的感人事迹;“石破天惊”,原形容箜篌的声音,忽而高亢,忽而低沉,出人意外,有难以形容的奇境,形容文章议论新奇惊人。第四处是强调作品的感人,而不是言论的新奇,应使用“可歌可泣”。故选A。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连贯性。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设题的形式,如本题是从文中抽出一句话让考生进行选择,考生要把握前后的语境,明确主语的一致性,明确句式的对称性,明确前后内容的照应。本题中,结合前后的语境来看,前面说“这是人类的一场灾难……当年,……”,可见此处应是说文天祥被囚禁对影响;分析四个选项来看,BC两个选项中的句子结构混乱,前一句分别以“生命”“状态”为主语,后面的句子有改为“土牢”为主语,语言表达不连贯且啰嗦,可以先排除这两项;再看A项,“他巅峰状态的生命,却是被狭小的土牢所扼杀、窒息”的主干是“生命被土牢所扼杀、窒息”,这与语段的意思不合,从文中来看,作者要表述的“被窒息”“扼杀”的不是文天祥的生命,而是他生命中的“巅峰状态”,排除A项,故选D。
【点睛】对于成语,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切忌望文生义。第二,辨析感情。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对于一般词语,可以进行如下操作:语素分析,“留同析异”,分析出不同的语素进行组词再作区别;语境分析,对词语的运用,一定要在上下文中找到相应的信息,重点是使用场合上的搭配;语素都不相同的词语,重点从用法方面考虑。
二、文言基础积累(每小题 3 分,共 21 分)
5.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终鲜兄弟(少)
B. 博闻强志(毅力)
C. 舅夺母志(强行改变)
D. 庶刘侥幸(或许)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明确选择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然后应结合具体的语境,运用语法知识进行辨析。本题中,B项,“博闻强志”的“志”如解释为“毅力”,则与语境不合,从句中来看,“博闻强志”属于并列结构,对称位置词语的词性相同,词义一般相关,“志”与“闻”对应,“闻”意思是“见闻”,“见闻”与“毅力”没有太大的关联。“博闻强志”意思是见闻广博,记忆力强。“志”应解释为“记”“记忆力”。故选B。
【点睛】理解文言实词的意思,可以采取因文定义法: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意项。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语境中,结合上下文意思去理解。可采取代入原文法、课内回顾法、成语迁移法。可将词义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判断对错。结合语境,理解实词含义,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要分析形旁,推求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出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
6.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人穷则反本(贫困)
B. 臣具以表闻(被……知道)
C. 一日,大母过余曰(探访)
D. 冀幸君之一悟(一次)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明确选择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然后应结合具体的语境,运用语法知识进行辨析。本题中,A项,“人穷则反本”中“穷”是古今异义词,古义一般指“处境艰难,走投无路”“穷窘困厄”。B项,“臣具以表闻”中“闻”如解释为“被……知道”,放入句中讲不通,这句话是说“我将以上苦衷上表报告”,“闻”应是使动用法,意思是“使……知道”“让……知道”。D项,“冀幸君之一悟”中“一”如解释为“一次”,则与语境不合,这句话是说“希望国君总有一天完全醒悟”,“一”应解释为“完全”。故选C。
7.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形影相吊(慰问)
B. 寻蒙国恩,除臣洗马(免除)


展开余下试题C. 每一令出,平伐其功(夸耀)
D. 亡国破家相随属(连续)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明确选择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然后应结合具体的语境,运用语法知识进行辨析。本题中,B项,“寻蒙国恩,除臣洗马”中“除”如解释为“免除”,则与前面“蒙国恩”矛盾,这段话是说“不久(我)又蒙受国恩,任命我为洗马”,“除”意思是“任命官职”。故选B。
8.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则告诉不许(申诉)
B. 墙往往而是(经常)
C. 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治理国家)
D. 形容枯槁(描述事物形象)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明确选择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然后应结合具体的语境,运用语法知识进行辨析。本题中,B项,“墙往往而是”中“往往”在此处是古今异义词,意思是“经常”。C项,“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中“治国”如解释为“治理国家”,不合语境,“圣君治国”是并列结构,“君”与“国”词性一致,词义相关,那么“圣”与“治”的词性也应该是一致的,“圣”意思是“圣明”,是形容词,那么“治”也应是形容词,“安定或太平”。D项,“形容枯槁”中“形容”是古今异义词,意思是“形体容貌”。故选A。
9.下列句中全都没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A. ①愿陛下矜悯愚诚 ②离骚者,犹离忧也
B. ①余扃牖而居 ②靡不毕见
C. ①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②系心怀王不忘欲反
D. ①过蒙拔擢,宠命优渥 ②前辟四窗,垣墙周庭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审题,明确选择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句中全都没有通假字的一组”,判断语句中是否存在通假现象,可以分为两步:第一步,把握语句中每一个词语的意思,如果某个字不能用其本义、引申义等解释时,就要考虑通假问题;第二步,通过分析同音、近音或音变等把握是否通假。本题中,A项,“愿陛下矜悯愚诚”中没有通假;“离骚者,犹离忧也”中第二个“离”通“罹”,遭遇。B项,“余扃牖而居”中没用通假;“靡不毕见”中“见”,通“现”,显现。C项,“皭然泥而不滓者也”中“泥”通“涅”,染黑;“系心怀王不忘欲反”中“反”同“返”,返回。D项,两句中都没有通假。故选D。
10.下列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 诏书切峻,责臣逋慢。
译:朝廷的诏书急切而严厉,责备我有意拖延,行程缓慢。
B. 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译:为什么竟然每天默默地在这儿,太像个姑娘家了!
C. 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
译:秦王就让张仪假装离开秦国,用丰厚的礼物呈献上去作为见面礼为楚国效力。
D. 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译:那之后楚国就一天天地削减,几十年后竟然被秦国灭亡。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拿到句子之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本题中,A项,“切峻”,急切严厉;“逋慢”,回避怠慢。选项把“逋慢”理解为“有意拖延,行程缓慢”,故错误。B项,“何”,为什么;“竟日”,整日,整天,“竟”,从始至终,全;“类”,像。选项把“竟”理解为“竟然”,故错误。D项,“日”,名词作状语,一天天;“以”相当于“而”,连词,表修饰;“数”,几;“竟”,副词,最终,到底;“为……所”,被动句。选项把“竟”理解为“竟然”,故错误。故选C。
11.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举孝廉不行”“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中的“孝廉”,在汉魏时期都是指由地 方官向中央举荐的品行端正的人。
B. “左迁”是贬官的委婉说法,单用“迁”字则表示官职调动,如“再迁为太史令”“顷襄王怒而迁之”里均是。
C. 《项脊轩志》中“先大母”“先妣”中的“先”含有怀念、哀痛之情,是对已死长者的尊称,“妣”则指母亲。
D. 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东宫”则是太子居住的地方,也代指太子。
【答案】B
【解析】
【详解】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本题中,B项,“‘顷襄王怒而迁之’里均是”错误,“顷襄王怒而迁之”里的“迁”意思是“流放,放逐”,不是表示官职调动。故选B。
方,也代指太子。
三、古代诗文阅读(每小题 3 分,共 27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豆卢毓字道生,少英果,有气节。汉王谅出镇并州,毓以妃①兄为王府主簿。从赵仲卿北征突厥,以功授仪同三司。及高祖崩,炀帝即位,征谅入朝。谅纳谘议王頍之谋,发兵作乱。毓苦谏不从,因谓弟懿曰:“吾匹马归朝,自得免祸。此 ① 身计,非为国也。今且伪从, ② 思后计。”毓兄显州刺史贤言于帝曰臣弟毓素怀志节必不从乱但逼凶威不能克遂臣请从军与毓为表里谅不足图也。帝以为然,许之。贤密遣家人赍敕书至毓所,与之计议。
谅出城,将往介州,令毓与总管属朱涛留守。毓谓涛曰:“汉王构逆,败不旋踵,吾岂坐受夷灭,孤负家国邪!当与卿出兵拒之。”涛惊曰:“王以大事相付,何得有是语!” ③ 拂衣而去。毓追斩之。时谅司马皇甫诞前以谏谅被囚,毓于是出诞,与之协计,及开府盘石侯宿勤武、车骑安成侯元世雅、原武令皇甫文颢等,闭城拒谅。
部分未定,有人告谅,谅袭击之。毓见谅至,绐其众曰:“此贼军也。”谅攻城南门,毓时遣稽胡守堞,稽胡不识谅,射之,箭下如雨。谅复至西门,守兵皆并州人,素识谅,即开门纳之。毓遂见害,时年二十八。
及谅平,炀帝下诏曰:“褒显名节,有国通规,加等饰终,抑推令典。毓深识大义,不顾姻亲,出于万死,首建奇策。去逆归顺,殉义亡身,追加荣命,宜优恒礼,赠大将军,封正义县公。”赐帛二千匹,谥曰愍。子愿师嗣,寻拜仪同三司。
(选自《隋书》,有删节)
【注】①此处的妃指豆卢毓的妹妹,是汉王杨谅的王妃。
12. 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句是
A. 毓兄显州刺史贤言于帝曰/臣弟毓素怀志/节必不从乱/但逼凶威/不能克遂/臣请从军/与毓为表里/谅不足图也
B. 毓兄显州刺史贤言于帝曰/臣弟毓素怀志/节必不从乱/但逼凶威不能克/遂臣请从军/与毓为表里/谅不足图也
C. 毓兄显州刺史贤言于帝曰/臣弟毓素怀志节/必不从乱/但逼凶威不能克/遂臣请从军/与毓为表里/谅不足图也
D. 毓兄显州刺史贤言于帝曰/臣弟毓素怀志节/必不从乱/但逼凶威/不能克遂/臣请从军/与毓为表里/谅不足图也
13.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崩,在古代指帝王或王后以及诸侯王的死亡,此处是指隋高祖皇帝驾崩。
B. 敕书,指隋炀帝的诏令,敕书中的“敕”字一般指君王的诏命、诏令。
C. 车骑安成侯元世雅,是用官职、封号、姓名称人,是古代称人方式之一。
D. 谥,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依其生前行迹所给予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


展开余下试题1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王以大事相付 相:互相
B. 毓于是出诞,与之协计 协:协商,合作
C. 素识谅,即开门纳之 素:一向
D. 子愿师嗣,寻拜仪同三司 嗣:继承
15.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虚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A. ①为 ②以 ③则 B. ①乃 ②而 ③因
C. ①为 ②而 ③则 D. ①乃 ②以 ③因
16. 下列文中句子行文简省,括号内补充出的省略内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毓苦谏(炀帝)不从 B. 今且伪从(懿)
C. 帝以(贤言)为然 D. 赐(愿师)帛二千匹
17. 对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 汉王杨谅谋划造反,打败朝廷不过是转过脚后跟那么快的事情,我们怎么能白白地被杀死,辜负国家呢?
B. 汉王杨谅纠集反贼,失败是连脚后跟都不能转过那么快的事情,我们怎么能受牵连而被杀死,辜负国家呢?
C. 汉王杨谅谋划造反,失败是连脚后跟都不能转过那么快的事情,我们怎么能白白地被杀死,辜负国家呢?
D. 汉王杨谅纠集反贼,打败朝廷不过是转过脚后跟那么快的事情,我们怎么能受牵连而被杀死,辜负国家呢?
18.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豆卢毓守节不渝。他曾苦谏发动叛乱的杨谅,但未获采纳;他假意顺从,转而与杨谅斗争;后城破被杀,以身殉国。
B. 豆卢毓遇事果断。他策动朱涛共同出兵抵抗杨谅,失败后当即将其斩杀;并联合多位将领坚壁应战,拒绝杨谅入城。
C. 豆卢毓机智应变。他用计骗过守城的士兵,用箭射退攻打南门的杨谅;并安排稽胡 积极备战守城,把杨谅逼至西门。
D. 豆卢毓荣显身后。他死后因智谋大义受到朝廷封赏,儿子因此继承爵位,不久又享受到和父亲一样的高阶待遇。
【答案】12. D 13. A 14. A 15. D 16. C 17. C 18. C
【解析】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如本题中,“毓兄显州刺史贤言于帝曰:‘臣弟毓素怀志节,必不从乱,但逼凶威,不能克遂。臣请从军,与毓为表里,谅不足图也”,这段话是说“豆卢毓的哥哥显州刺史豆卢贤对隋炀帝说:‘我的弟弟豆卢毓向来胸怀忠正的志向 和节操,一定不会随从叛乱,只是迫于叛军气焰,不能施展本志。请让我从军,与豆卢毓里应外合,杨谅不足为虑”,圈出句子中的名词和代词,如“毓兄”“显州刺史”“贤”“帝”“臣弟”“毓”“志节”“臣”“谅”等,然后依据句意和语法进行排除,“怀”是动词,“怀有”,宾语应是“志节”,且“必不从乱”的主语也应该是“毓”,故应在“志节”和“必”之间断开,排除AB两项;“怀志节,必不从乱,但逼凶威,不能克遂”的主语都是“臣弟”“毓”,而后面“请从军”的主语应是“臣”,故应在“遂”和“臣”之间断开,排除C项,故选D。
【13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本题中,A项,“崩,在古代指帝王或王后以及诸侯王的死亡”错误,诸侯之死叫“薨”。故选A。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明确选择的要求,如本题“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然后应结合具体的语境,运用语法知识进行辨析。本题中,A项,“王以大事相付”中“相”如解释为“互相”,这句话的意思就变成“汉王把大事互相托付”,这在语意上讲不通,从文中来看,这句话是说“汉王把大事托付给我们”,“相付”应为“付相”,“相”表示动作所涉及的一方,句中代指“我们”。故选A。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应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虚词,最恰当的一项”,然后根据句子或短语之间的关系以及虚词在句中的位置进行选择。第一处,后面“非为国也”是否定判断句,意思是“不是为了国家”,“不是”前面一般对于“是……”,前面的句子应该也是一个判断句,“此……身计”中缺少一个判断词,如填写“为”,该句缺少判断词,因为“为身”和“为国”结构一致,两个“为”的用法也一致,应该解释为“为了”,故前面应填写“乃”;第二处,从前后内容来看,“伪从”的目的是“思后计”,“以”是目的连词,来,用来,故此处应使用“以”;第三处,“拂衣而去”是朱涛说过“王以大事相付,何得有是语”之后的举动,前后内容之间是承接关系,应使用“因”,意思是“于是,就”。故选D。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并把握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文中句子行文简省,括号内补充出的省略内容最恰当的一项”,然后回顾文言中常常省略哪些内容,再结合句子的特点和意思分析省略的内容。A项,从第一段来看,豆卢毓是杨谅的下属,杨谅准备叛乱,豆卢毓苦谏的对象应是“杨谅”,即应为“苦谏(杨谅)不从”。B项,从第一段来看,该句是豆卢毓对弟弟豆卢懿说的话,应是假意顺从杨谅,即应为“今且伪从(杨谅)”。D项,从最后一段来看,前面隋炀帝颁布诏书封赏豆卢毓,应是赐给豆卢毓帛二千匹,即应为“赐(豆卢毓)帛二千匹”。故选C。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本题中,“汉王构逆,败不旋踵,吾岂坐受夷灭,孤负家国邪”,“构逆”,谋划造反,发动叛乱;“败”,失败;“旋踵”指掉转脚跟,比喻时间极短;“坐”可意译为“白白地”,即什么也不做;“受”,表被动,“夷灭”,杀死;“孤”同“辜”,辜负,对不住。A项,把“败”理解错误;B项,把“构逆”和“坐”理解错误;D项,把“构逆”“败”“坐”理解错误。故选C。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还是“错误”的一项,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本题中,C项,“豆卢毓……用箭射退攻打南门的杨谅……”错误,文章倒数第二段说的是“谅攻城南门,毓时遣稽胡守堞,稽胡不识谅,射之,箭下如雨……”,可见应是豆卢毓安排的“稽胡”不认识杨谅,用箭射退了杨谅。故选C。
【点睛】文言断句的基本原则:要通读全文,仔细体会词、短语以及句子之间的联系。要先易后难,把会断的句子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直到把所有的句子都断开。要重视内容,断完后根据句子的含义、文章的内容再核对一遍。名词断句法。通读全文,
标签:人教版 高一 下册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山东省师范”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28]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