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沈阳市郊联体高三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区块链技术是伴随加空数字货币逐渐兴起的种去中心化基础架构与分布式计算范式,以块链结构存储数据,使用密码学原理保证传输和访问的安全性,数据存储受到互联网多方用户共同维护和监督,具有去中心化、透明公开、数据不可修改等显著优点。区块链技术通过在网络中建立点对点之间可靠的信任,去除价值传递过程中介的干扰,既公开信息又保护隐私,既共同决策又保护个体权益,为实现共享经济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支撑,有望支撑实现共享交通、共享教育、共享住房、共享能源等多个共享经济场景,是实现共享经济的一种非常理想的解决方案。 数据公开透明,为共享经济提供信用保障。区块链本身即为一个大型海量数据库,记录在链上的所有数据和信息都是公开透明的,任何节点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在区块链平台进行信息查询。任何第三方机构无法将记录在区块链上的已有信息进行修改或撤销,从而便于公众监督和审计。这种体现为“公正性”的技术优势,使得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选举、保险、知识产权、慈善公益等领域都貝有广泛深入的应用价值。具体到共享经济当中,能够为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信用体系提供保障。 催生智能合约,为共享经济提供解决方案。智能合约是当一定条件被满足的情况下,就可以在网络信息平台和系统中得到自动执行的合约。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智能合约系统兼具自动执行和可信任性的双重优点,使其可以帮助实现共享经济中的诸如产品预约、违约赔付等多种涉及网上信任的商业情景,使共享经济更加完善可靠。 当然,区块链技术应用于共享经济场景也有一些障碍,比如缺乏完善有效的“共识机制”,目前为止,还没有种一完善的共识机制能够同时解决安全性、环保性、高效性等问题。在现有区块链技术下,当用户对交易的公平性产生怀疑时无法向任何机构进行申诉。同时,区块链被设计成环环相扣,能够从任何一点追溯至初始区块,查询到链上所有信息。然而这只能确保通过区块链交易的公平性,却不能保证区块链交易的合法性,追踪犯罪行为将变得异常困难。 长远来看,区块链技术面临潜在的安全性隐忧。目前区块链技术的算法是相对安全的,但是随着量子计算机等新计算技术的发展,未来非对称加密算法具有一定的破解可能性,这也是区块链技术面临的潜在安全威胁。 (摘编自许华磊《区块链技术与共享经济》《光明日报》2018年01月) 1. 下列对“区块链技术”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是伴随加密数字货币逐渐兴起的一种去中心化基础架构与分布式计算范式算法安全。 B. 既公开信息又保护隐私,既共同决策又保护个体权益,是实现共享经济的理想方案。 C. 为支撑共享经济,在网上建立起了点对点之间的可靠信任关系,去除了中介的干扰。 D. 区块链本身为海量数据,所以任何第三方机构无法将记录在区块链上的信息修改或撤销。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段介绍了区块链技术这一概念及其特点,还有它在共享经济领域里的应用意义。 B. 文章开头先对区块链技术进行总说然后分述优缺点,最后是对其未来发趋势的瞻望。 C. 全文围绕区块链技术和共享经济的关系论述,主要论述了其对共享经济的作用。
浏览完整试题D. 最后两段,作者从应用障碍与安全隐忧方面对区块链技术进行了深入冷静的思考。 3. 根据原文内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公开性和公正性技术优势。使得区块链技术在多个领域均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B.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智能合约系统可以帮助多种共享经济场景的实现 C. 若合法性、安全性等得到了切实的保障,区块链技术将会有更好的应用前景。 D. 任何完善的共识机制都不能同时解决安全性等问题,阻得了区块链技术应用。 【答案】1. B 2. B 3. D 【解析】 【1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这类题目答题时一般要认真审题,明确考查的是哪些概念,然后阅读所给选项,在文中找到每个选项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比对分析,找出答案。A项,“算法安全”错误。原文最后一段为“目前区块链技术的算法是相对安全的”。C项,“为支撑共享经济”不正确,由原文可知“支撑共享经济”是区块链技术的作用,而非这种技术的目的。D项,强加因果。“区块链本身即为一个大型海量数据库”与“任何第三方机构无法将记录在区块链上的已有信息进行修改或撤销”之间没有因果联系。故选B项。 【2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要在整体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根据文本具体内容对各选项表述进行认真比照,考查其表述正确与否。B项,“最后是对其未来发趋势的瞻望”错误。文章最后说的是“区块链技术面临潜在的安全性隐忧”,不是瞻望未来发展趋势。故选B项。 【3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概括文章要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能力,题目的设误类型一般为可能说成绝对,扩大范围或缩小范围。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注意仔细阅读题干要求,分析各个选项,找出答案。D项,“任何完善的共识机制都不能同时解决安全性等问题”错误。原文说的是“目前为止,还没有种一完善的共识机制能够同时解决安全性……”故选D项。 【点睛】第1小题是一道理解概念含义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分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这类题目的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答题时首先要阅读题干要求及所给选项,然后在文中找到选项对应的区位,仔细分析比对,得出答案。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农舍 (德)赫尔曼黑塞 我在这幢房屋边上告别。我将很久看不到这样的房屋了。我走近阿尔卑斯山口,北方的、德国的建筑款式,连同德国的风景和德国的语言都到此结束。 跨越这样的边界,有多美啊!从好多方面来看,流浪者是一个原始的人,一如游牧民较之农民更为原始。尽管如此,克服定居的习性,鄙视边界,会使像我这种类型的人成为指向未来的路标。如果有许多人,像我似地由心底里鄙视国界,那就不会再有战争与封锁。可憎的莫过于边界,无聊的也莫过于边界。它们同大炮,同将军们一样,只要理性、人道与和平占着优势。人们就感觉不到它们的存在,无视它们而微笑——但是,一旦战争爆发,疯狂发作,它们就变得重要和神圣。在战争的年代里,它们成了我们流浪人的囹圄和痛苦!让它们见鬼去吧! 我把这幢房屋画在笔记本上,目光跟德国的屋顶、德国的木骨架和山墙,跟某些亲切的、家乡的景物一一告别。我怀着格外强烈的情意再一次热爱家乡的一切,因为这是在告别。明天我将去爱另一种屋顶,另一种农舍。我不会像情书中所说的那样,把我的心留在这里。啊,不,我将带走我的心,在山那边我也每时每刻需要它。因为我是一个游牧民,不是农民。我是背离、变迁、幻想的崇敬者。我不屑于把我的爱钉死在地球的某一点上。我始终只把我们所爱的事物视作一个譬喻。如果我们的爱被勾住在什么上,并且变成了忠诚和德行,我就觉得这样的爱是可怀疑的。 再见,农民!再见,有产业的和定居的人、忠诚的和有德行的人!我可以爱他,我可以尊敬他,我可以嫉妒他。但是我为摹仿他的德行,已花费了半辈子的光阴。我本非那样的人,我却想要成为那样的人。我虽然想要成为一个诗人,但同时又想成为一个公民。我想要成为一个艺术家和幻想者,但同时又想有德行,有家乡。过了很久以后,我才知道不可能两者兼备和兼得,我才知道自己是个游牧民而不是农民,是个追寻者而不是保管者。长久以来我面对众神和法规苦苦修行,可它们对于我却不过是偶像而已。这是我的错误,这是我的痛苦,这是我对世界的不幸应分担的罪责。由于我曾对自己施加暴力,由于我不敢走上解救的道路,我曾增加了罪过和世界的痛苦。解救的道路不是通向左边,也不是通向右边,它通向自己的心灵,那里只有上帝,那里只有和平。 从山上向我吹来一阵湿润的风,那边蓝色的空中岛屿俯视着下面的另一些国土。在那些天空底下,我将会常常感到幸福,也将会常常怀着乡愁。我这样的完人,无牵挂的流浪者,本来不该有什么乡愁。但我懂得乡愁,我不是完人,我也并不力求成为完人。我要像品尝我的欢乐一般.去品尝我的乡愁。 我往高处走去时迎着的这股风,散发着彼处与远方、分界线与语言疆界、群山与南方的异香。风中饱含着许诺。再见,小农舍,家乡的田野!我像少年辞别母亲似地同你告别:他知道,这是他辞别母亲而去的时候,他也知道,他永远不可能完完全全地离开她,即使他想这样做也罢。 4. 对本文鉴赏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把两种不同的价值观,定格在游牧民与农民身上,使抽象的理念得到具象的表达。 B. 在文中,作者主要表达了一种回归原始,回归自然的愿望,即本文主旨。 C. “农舍”象征着温馨的故土家园,象征着固守某一形式的定生活,十分形象。 D. 这篇散文用诗化的语言,将议论抒情熔为一炉,巧用对照的手法则是它的又一特色。 5. 请分别说出“农民”“游牧民”“流浪者”在文中的含义。 6. “我”在告别农舍的时候,表现出了各种复杂的情感,请简单梳理概括。 【答案】4. B 5. 农民:指有产业的和定居的人,忠诚的和有德行的人(或保管者)。 游牧民:是背离、变迁、幻想的崇敬者和追随者。 流浪者:是一个无牵无挂、身心自由的理想状态的人。 6. ①对自由自在生活方式的向往之情;
材料三: 一些民营企业在经营发展中遇到不少困难和问题,有的民营企业家形容为遇到了“三座大山”:市场的冰山、融资的高山、转型的火山。 当前民营经济发展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成因是多方面的,从外部看,全球经济复苏进程中风险积聚;从国内看,我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必然给企业带来转型升级压力。我们出台的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很多,但不少落实不好、效果不彰。同时,有的民营企业经营比较粗放,不规范,甚至不合规合法,在加强监管执法的背景下必然会面临很大力。 ——2018年11月4日《人民日报:正确认识民营经济的发展困难》 材料四: 一群中国民营上市公司命运陡变。在刚刚过去的一周,它们起初深陷股权质押之困,后来终于抓住救命稻草,获地方政府驰援。 在华南一家券商高管李锋看来,这次驰援,只是解了“近渴”,企业不过是换了一个债主而已,治标不治本。股权质押危机的本质是因为此前融资太容易、杠杆太高。现在没有去杠杆,只是转移了杠杆,民全经营环境仍然未能解决。而且,国资救市可能会救活一些不好的公司,甚至产生一些负面影响——企业做得差也没关系,反正政府会来救。 在厦门国际银行发展研究部研究员任涛看来,现存救市的资金都是政府直接提供的,并没有市场主体主动提供的增量资金,市场预期并没有变化,任涛希望股市下一步的走向,能够推动政府减税。“大家都在观望政府后续出台的政策是否具有普遍利好,而非结构性利好。”在他看来,美国股市已经开始高处回落,现在正是让实体经济养精蓄锐的时候。 李锋对此很认同,他认为,“实体经济才是基石,而过去变成了资本的奴才,现在是拨乱反正了。” ——2018-10-29《南方周末:驰援A股:谁出面?谁出手?谁出力?》 7. 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环保、社保、税收政策的严格对企业来说是强大的压力。 B. 为了缓解环保等政策形成的压力,货币政策不得不加强放松力度来对冲上述压力。 C. 如果从企业长远发展来看,“强—强”对冲型政策可以稳定经济增长。 D. “强—强”对冲政策还会导致实体经济与金融体系之间等多方面的新的不均衡。 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从材料一来看,“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亚投行丝路基金的成立,使中国民营资本“走出去”已经完全具备了条件。 B. 材料三分析了民营企业在经营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并从国际和国内两方面分析了成因。 C. 材料四认为民营企全业获得政府驰援,虽然只是换了一个债主,但的确解决了股权质押的危机。 D. 如果股市走向推动了减税政策,实体经济就会从资本的控制下“拨乱反正”,真正成为经济的基石。 9. 结合全文分析怎样才能使民营企业走出困境。 【答案】7. C 8. B 9. (1)民营企业自身应把握历史机遇,团结合作,走出国门谋求发展。
展开余下试题(2)民营企业经营应该走科学、精细、规范、合规合法之路。 (3)民营企业应发展实体经济,摆脱资本的控制,真正走出股权质押危机。 (4)国家出台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要贯彻落实,税收、社保等政策和货币政策要找到良好的平衡。 (5)比起直接投入资金救市,政府更应推出具有普遍利好的政策,激发市场活力,使市场主动提供增量资金。 【解析】 【7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文中重要信息和解读图表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找出文章中相对应的语句以及图表中相对应的信息,注意将选项转述内容与原文内容及图表内容逐一比对,寻找细微的差别确定答案。C项,“如果从企业长远发展来看……可以稳定经济增长”错,由材料二图表来看,应是“可以在短期内稳定经济增长”。故选C项。 【8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是实用类文本阅读筛选信息概括文章要点的题目,采用的是选择题形式,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注意把选项放回到原文中,结合上下文做出判断。A项,“已经完全具备了条件”不正确,原文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民营企业‘走出去’指明了方向”,“亚投行和丝路基金,在资金上为中国企业出海提供了便利”。C项,“的确解决了股权质押的危机”不正确,原文为“企业不过是换了一个债主而已,治标不治本”,并没有解决股权质押的危机。D项,无中生有,“如果股市走向推动了减税政策,实体经济就会从资本的控制下‘拨乱反正’……”文中没有依据。故选B项。 【9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先认真审题,明确考查的具体要求,再通读材料,根据题干要求,确定信息区间,筛选出相关信息,再进行概括。如本题要求“结合全文分析怎样才能使民营企业走出困境”,通读所给材料,就会发现信息分布在四则材料中,材料一说我国经济“即将迎来高增长的黄金时代,中国民营企业也需要把握这一历史性的机遇”,民企如果独自出国发展会遇到重重困难,应“抱团”发展,据此可总结出民营企业自身应把握历史机遇,团结合作,走出国门谋求发展。由材料二及材料三“我们出台的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很多,但不少落实不好、效果不彰”,可概括出国家出台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要贯彻落实,税收、社保等政策和货币政策要找到良好的平衡。材料三说一些民营企业发展中遇到政策落实不好,经营粗放、不合规范的情况,据此可总结出民营企业经营应该走科学、精细、规范、合规合法之路。材料四提到一群中国民营上市公司曾深陷股权质押之困,虽获地方政府驰援,但治标不治本,“实体经济才是基石”,由此可概括出民营企业应发展实体经济,摆脱资本的控制,真正走出股权质押危机。材料四还提到现存救市的资金都是政府直接提供的,没有市场主体主动提供的增量资金,“大家都在观望政府后续出台的政策是否具有普遍利好”,由此可概括出起直接投入资金救市,政府更应推出具有普遍利好的政策,激发市场活力,使市场主动提供增量资金。 【点睛】第1题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要找出文章中相对应的语句,注意将选项转述内容与原文内容逐一相对。概念不能随意扩大或缩小,因果、前后关系不能颠倒。同时还要注意选项肢之间的比较,如果选项中有内容矛盾的选项必有一错。注意叙述角度和表达方式的转换。分辨可能与必然、必然与或然、未然与已然、全称与特称。推断不夸大不缩小,不无中生有。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以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为分宁主簿。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邑人惊曰:“老吏不如也。”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辨。不听,乃委手版归,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逵悟,囚得免。 移郴之桂阳令,治绩尤著。郡守李初平贤之,语之曰:“吾欲读书,何如?”敦颐曰:“公老无及矣,请为公言之。”二年果有得。徙知南昌,南昌人皆曰:“是能辨分宁狱者,吾属得所诉矣。”富家大姓、黠吏恶少,惴惴焉不独以得罪于令为忧,而又以污秽善政为耻。历合州判官,事不经手,吏不敢决。虽下之,民不肯从。部使者赵抃惑于谮口,临之甚威,敦颐处之超然。通判虔州,抃守虔,熟视其所为,乃大悟,执其手曰:“吾几失君矣,今而后乃知周茂叔也。” 熙宁初知郴州用抃及吕公著荐为广东转运判官提点刑狱以洗冤泽物为己任行部不惮劳苦虽瘴疠险远亦缓视徐按。以疾求知南康军。因家庐山莲花峰下。前有溪,合于溢江,取营道①所居濂溪以名之。抃再镇蜀,将奏用之,未及而卒,年五十七。 黄庭坚称其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廉于取名而锐于求志,薄于徼福而厚于得民,菲于奉身而燕及茕嫠②,陋于希世而尚友千古。博学力行,著《太极图》,明天理之根源,究万物之终始。又著《通书》四十篇,发明太极之蕴。序者谓“其言约而道大,文质而义精,得孔孟之本源,大有功于学者也。” (节选自《宋史-道学传》) 【注】①指的是周敦颐的老家营道。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熙宁初/知郴州/用抃及吕公著/荐为广东转运判官/提点刑狱以洗冤/泽物为己任行部/不惮劳苦/虽瘴疠险远/亦缓视徐按 B. 熙宁初/知郴州/用抃及吕公著荐/为广东转运判官/提点刑狱以洗冤泽物/为己任行部不惮劳苦/虽瘴疠险远/亦缓视徐按 C. 熙宁初/知郴州/用抃及吕公著/荐为广东转运判官/提点刑狱/以洗冤泽物为己任/行部不惮劳苦/虽瘴疠险远/亦缓视徐按 D. 熙宁初/知郴州/用抃及吕公著荐/为广东转运判官/提点刑狱/以洗冤泽物为己任/行部不惮劳苦/虽瘴疠险远/亦缓视徐按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龙图阁是北年开封宫城中所建的一座馆阁,存放皇帝御书御画、皇家重要文献及宝瑞等物,龙图阁学士名义上为皇帝入侍从,并备作顾问。 B. “移”表示官员官职平级调动。在特定语境下可表示升职或降职,周敦颐由参军调任为县令,属于平调。古代表示官职变动的还有:“署”表示代理、暂任官职,“领”表示低级兼任高级官职。 C. 转运使,中国唐代以后各王朝主管运输事务的中央或地方官职。宋初为集中财权,置诸路转运使掌一路财赋,并监察地方官吏,官高秩重者为都转运使,为府、州以上行政长官。 D. 文中的手版又称朝版或朝笏,以玉、象牙或竹制成,古代大臣上朝双手执笏以记君命,也可将上奏之事记上备忘。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周敦顾很有吏才。担任分宁主簿时,面对一件拖了好久不能判决的疑案,只审讯一次就立即弄清楚了,深得群众信赖。 B. 周敦顾政绩显著。担任南昌具令时,百姓十分敬畏,富家大姓、黠吏恶少都惴惴不安,不仅担忧被县令判罪,而且又以污政治清廉为耻辱。 C. 周敦颐对个人荣辱淡然视之。部使者赵拄受谮言迷惑对他很严厉,他处之泰然。后来二人共事,赵抃才了解了他。 D. 周敦颐的品行高洁。黄庭坚非常推崇,说他人品高尚、胸怀洒脱,像雨后日出时的风,万里睛空中的月,说他著作意义重大,明天地根源,究万物终始,对学者大有功劳。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辨。 (2)徙知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