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模拟卷

阅读:704  2019-05-24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704]
2019年安徽省马鞍山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
2019年马鞍山市高中毕业班第三次教学质量监测
语文试题
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注意事项: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针对“争”,先秦各主要学派都不约而同地提出“不争”的思想,在个人层面上,把“不争”看作是一种美德和值得推崇的处世哲学;从社会制度设计角度,如何息“争”或消除“争”的负面影响也成为当时学者及统治者考虑的问题。
其中,《老子》中关于“不争”的论述最具有代表性。《道德经》提出“圣人之道,为而不争”,意为遇到冲突时主动退让,不争先,不争强。老子认为,“不争”并不是一味地消极退让,而是不妄为,不强争,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不争而善胜”的目标,也就是说,“不争”实际上是一种高级形式的“争”立于不败之地乃至于获胜仍是最终的目标。
与老子相仿,孔子把“争”视为人们对私利的无度追求,认为它是导致一切冲突、仇恨和社会动乱的祸根。他说“放于利而行,多怨”’为此,他提出以“义”制“利”,要求人们不要见“利忘“义”,儒家认为,为了平息或消除对私利的争夺,必须要建立完备而合理的等级制度,以此作为分配社会利益和荣誉的标准。对此,荀子有着更为系统和完备的思考,他把社会动乱的根源直指无度和无序的私利之“争”,并开出了以“礼”息“争”的药方,认为“礼”的起源正是为了节制欲望,防止争斗。他所谓的“争则乱,乱则穷”可以说是先秦各派思想家的共识,也对中国后来的治国理念和制度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法家韩非子则敏锐地看到了人类社会中无所不在的“争”,还认识到不同时代“争”的特点:“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他还指出,人口的增长和耕地与财货的紧张及不足是当今“民争”的主要原因。为此,法家提出了“耕战”的治国理念。
与儒家提倡有等差的仁爱和礼制不同的是,墨家则主张用没有等差的“兼爱”来息“争”。
由此,我们看到,先秦各家学派均把“争”视为对私利的争夺,并认为这样的“争”正是社会冲突与动乱的祸根,只不过在用以消除或缓解“争”的手段和方法上存在着差异。如果说老子的“不争”思想指出了一条相对消极的进取之路,那么,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则主张用“仁“义”礼”等较为积极的伦理和道徳手段去制约、消除恶性的“争”所带来的危害,明确提出用积极的美徳——“让”来消解“争”。
对儒家而言,崇“让”就是为了隆“礼”,或者说,“让”德实际上是“礼”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批评子路说话不谦虚:“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也就是说,治国要讲求“礼让”。孟子进一步阐发了“礼让”的重要性,说“辞让之心,礼之端也”可见,在儒家看来,如果没有“让”德,“礼”也就成为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了,将会徒有其表。由此,在儒家的伦理道德中,除了“仁、义、礼、智、信”之“五常”之外,又加上了“温、良、恭、俭、让”五种君子的美德。
“让”的美德不仅被运用普通人对私利的争夺上,成为缓解乃至于化解这些“小人之争”的工具,还被提升到了治国理政的层面,在作为统治者为政之重要借鉴的史书《左传》中蕴含着丰富的为国以“让”的思想。如《左传》中,作者记述晋国将领举荐贤能而自身“让位”之后,评论说:“让,礼之主也”,并且进一步指出,“谦让”和“不争”之美德是否盛行,是国家治乱的重要标志和条件。


浏览完整试题(摘编自王大庆《古代中国的“不争”与“崇让”思想》)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道家普遍认为“不争”其实是一种高级形式的“争”,其最终目标是立于不败之地乃至于获胜。
B.孔子对“不争”的认识与老子相似,他指出了“争”的危害,提出了以“义”制“利”的解决方法。
C.荀子对“争”与“息争”的思考更为系统和完备,“争则乱,乱则穷”的思想认识对后世影响深远。
D.韩非子指出“争”在不同时代必然存在,还揭示了“民争”的主要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治国理念。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由“争”入笔,接着对“不争”与“崇让”进行分析,最后指出“让”的作用。
B.文章主要采用对比论证手法,强调先秦诸子对“不争”的理解存在着较大差异。
C.文章大量引用名人语句加以论证,突出中国传统文化对“不争”与“崇让”的重视。
D.文章在论证“不争”与“崇让”的重要性时,主要是从个人与社会两个层面展开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从“等差”的角度看,墨家在息“争手段上主张“兼爱”,这与儒家提倡的仁爱和礼制有所不同。
B.“争”的性质就是对私利的争夺,“争”会给社会带来冲突与动乱,先秦各家学派在这两点的认识上一致。
C.在消除或缓解“争”的手段方法上,老子的“不争”思想相对消极,而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则相对积极。
D.只有具备了“让”德,儒家提倡的“礼”才能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才会名副其实,从而成就君子美德。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健康中国是一个由多要素组成的体系,包括健康教育、健康服务、健康保障、健康环境、健康产业等内容,这些要素共同对健康中国起到了促进、保障和支撑的作用,是护卫健康的手段,疾病是引起不健康的重要因素,也是实现健康中国的阻碍。全民医保为实现“病有所医”提供了物质保障,因此,全民医保是实现健康中国的基础。全民医保的实现使我国居民敢看病,看得起病,即使目前仍存在“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但医疗需求得到了刺激与释放,健康水平大幅度提升。
在健康中国战略的整体背景下,基本医疗保险领域覆盖人群仍需继续扩大、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层次较低、医疗保险关系异地转移还不顺畅,这样就无法提高保障的公平性。怎样加快基本医疔保险在覆盖人员、统筹层次和异地转移等方面的整合进程就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此外,我国虽已经建立起医疗救助、基本医疗保险、补充医疗保险、大病保险等多层次的医疗保障制度内容。但这些制度之间存在定位不清、衔接不畅、重复保障等问题,使得医保制度与医保体系之间的衔接出现问题。
健康中国是全民国家战略,全民医保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健康中国最终离不开全面的共建共享,离不开各要素的有效配合,即健康融入所有政策。
(摘编自仇雨临、王昭茜《全民医保与健康中国:基础、纽带和导向》)
材料二:
表1:我国医疗保险、卫生支出、医疗服务及居民健康水平相关数据(2009-2016年)
指标 2000 2005 2010 2015 2016
医疗保险覆盖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万人) 3787 13783 23735 28893 29524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万人) - - 19528 37689 45315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亿人) - 1.79 8.36 6.7 2.75
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亿人) - - 12.69 13.36 10.23
个人卫生支出 卫生总费用构成中个人卫生支出比例(%) 58.98 52.21 35.29 29.27 28.78
医疗保健支出占消费性支出比例(城)(%) 6.4 7.6 6.5 6.7 7.1
医疗保健支出占消费性支出比例(乡(%) 5.2 6.6 7.4 9.2 9.2
医疗服务利用率 居民平均就诊次数(次) - 3.1 4.4 5.6 5.7
医疗卫生机构居民年住院率(%) - 5.5 10.59 15.32 16.46
居民健康水平
人均预期寿命(岁) 71.4 73.0 74.8 76.3 76.5
婴儿死亡率(‰) 32.2 19.0 13.1 8.1 7.5
表2:《“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的2030主要健康指标(2016年10月15日)
指标 2015 2020 2030
健康水平 人均预期寿命(岁) 76.34 77.3 79.0
婴儿死亡率(‰) 8.1 7.5 5.0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10.7 7.5 6.0
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的人数比例(%) 89.6 90.6 92.2
健康生活 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10 20 30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亿人) 3.6 4.35 5.3
健康服务与保障 每千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人) 2.2 2.5 3.0
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 19.1 比2015年降低10% 比2015年降低30%
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 29.3 28左右 25左右
材料三:
疾病医疗是城乡居民最现实的后顾之忧,医疗保险是解除这种后顾之忧的最重要的制度保障。自2009年起,国家将建立全民医保制度作为医改的重要目标,经过近10年的努力,终于实现了医疗保险制度的全覆盖,13亿多人口参加了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7%左右,全民医保的目标基本变成了现实,这不仅是医疗保险改革与发展的巨大成效,也是整个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快速发展的重要标志。
然而,当前的医保制度虽然已经覆盖全民,但并未最终成熟、定型,还存在制度分割及一系列问题。2018年3月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后,组建了国家医疗保障局,为深化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扫除了体制性障碍,进而为加快完善全民医保制度创造了条件。因此,必须加快医保制度改革步伐,加大医保制度的改革力度,真正促使全民医保制度从形式公平走向实质公平。
(摘编自郑功成《加快完善全民医保制度》)
4.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医疗保健支出占消费性支出的比例来看,农村居民的保健支出比例上升明显,并且一直高于城镇居民。
B.2010~2016年居民人均预期寿命不断增长,婴儿死亡率持续下降,这反映出我国居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
C.目前我国居民体质状况从整体上看较好,但还有少部分居民不能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中的合格标准。


展开余下试题D.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成为健康服务与保障的主要指标,说明目前我们国家对重大慢性疾病给予了关注。
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健康中国作为一项国家战略是由多种要素共同组成的,它的最终实现需要各要素共同推动,而全民医保只是这其中的一个环节。
B.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的阻碍之一是疾病,全民医保为解决“病有所医”的问题提供了物质保障,所以被视为实现健康中国的基础。
C.经过近十年的努力,全民医保已变成了现实,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国家多年来始终将建立全民医保制度作为医改的重要目标。
D.医保制度虽然已经覆盖全民,但还未最终成熟、定型,存在一系列问题,我们还要继续深化医保体制改革,完善全民医保制度。
6.为实现“健康中国”战略,我们还要做哪些工作?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永恒家园
(英)威廉•萨默塞特•毛姆
我在圣托马斯医院认识了一个体格健壮、满头金发的年轻小伙亚伯拉罕,他个性腼腆,为人谦逊,天资出众,不仅考取了医学院的奖学金,还在念书的五年里拿遍了所有能拿的奖项。身兼内科和外科住院医师,才华得到所有人的一致认可,后来他被选入管理层,仕途一片光明,毫无疑问,他会晋升为这个行业的顶尖人物,名利双收。就在他走马上任之前,他想去度个假,因为他没什么钱,于是在一艘开往地中海东部的货船上找了份外科医生的差事。
几个星期后,医院收到他的辞职信,他放弃了人人艳羡的职位。这一举动令众人惊诧不已,不过,医院有的是候选人接替他的位置,亚伯拉罕很快就被人遗忘。
大约十年后的一个清晨,我在一艘即将驶入埃及亚历山大港的船上排着队,等着接受医生的例行检查。有位医生块头很大,穿着一身破旧衣裳,当他摘下帽子的时候,我发现他的头发几乎掉光了。我觉得我好像见过这个人。突然间,我想了起来。
“亚伯拉罕。”我喊道。
他满脸疑惑地转头看向我,随后他认出了我,紧紧地握住我的手。寒暄后,他邀请我去吃晩餐。他在这里的职位相当低微,看起来过得也并不宽裕。接着,他和我说了他的故事。
当年启程去地中海度假的时候,他其实一门心思想着,一回到伦敦就去圣托马斯医院赴任,一天早晨,他乘的货船在亚历山大港靠岸了,他从甲板上眺望这座城市。他看见了穿着破破烂烂长袍的本地人、从苏丹来的黑人、一群吵吵嚷嚷的希腊人和意大利人,还有戴着塔布什帽的、一脸严肃的土耳其人。在艳阳和碧空下,他被一种莫名的感觉擒住了。他无法用语言去描述。“就像是突如其来的一声惊雷。”可能这个比喻他觉得不够恰当,于是又改口道,“就像瞬间降临的天启。”他的心像是被什么东西揪住了,然后突然间,他感到一阵狂喜,一种身心都自由了的美妙滋味,他觉得自己回家了。不出一分钟,他就决定要在亚历山大港度过他的余生。不到二十四小时,他就带着他的全部家当上了岸。
“船长一定觉得你疯了”我笑着说。
“别人怎么想,我不在乎。这个决定并不是我做出的,而是我内心某种更强大的力量促使我做的。那时候我四处打量,想要找家希腊小旅馆住下来,我觉得我知道它在哪儿,你知道吗?我真的是径直走进那家旅馆的。当我看见它时,我立刻认出了它。”
“你以前来过亚历山大港吗?”
“没有。我此前从来没有离开过英国。”
他很快就在当地谋了一个公职,从那以后就一直做着这份工作。
难道你从未后悔过吗?”
“没有,我一刻都没有后悔。我赚的钱只够我过日子,但是我很满意。我别无所求,只盼望一直这样过下去,直到我死在这里,我的生活非常美好。”
后来我正在伦敦和一位当医生的老朋友亚力克•卡迈克尔共进晚餐,他身居医院高位,年收入“我过得挺不错的,”他说,“不过说来奇怪,我能拥有这一切,全因交了一次好运,”
“此话怎讲?”
“哦,你还记得亚伯拉罕吗?本来拥有大好前途的人是他,还是学生的时候,他就事事比我强,他是第一,我永远只能是第二。如果他沿着那条路继续走下去,我现在的位子就都是他的了。那个人是手术台上的天才,没有人能和他比,他被任命为圣托马斯的住院医生之后,我进管理层的机会就没有了。我原本只能成为一个专科医生,你也知道,专科医生根本没有多少晋升空间,可是亚伯拉罕却主动退出了,我得到了那个职位,这给了我改变命运的机会。我觉得亚伯拉罕这人有点儿拧巴,可怜的家伙,他已经完全毁了。依我看啊,人光有脑子还是不够的,真正决定一个人的还是个性。亚伯拉罕没什么个性,并且很愚蠢,一个男人把自己的生活搞得一塌糊涂,简直是太糟糕了。”
我不确定亚伯拉罕是否真的把他的生活搞砸了。难道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住在令你感到幸福的地方,过着内心安宁平和的日子就一败涂地了吗?当个出色的医生,年收入一万英镑,娶个如花似玉的娇妻,就是成功的人生吗?我想这取决于如何理解生活的意义,对社会做出了哪些贡献,以及对自己的要求。但我闭上了我的嘴,我又有什么资格与一位爵士争个高下呢?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亚伯拉罕没钱度假,于是在货船上找了份外科医生的差事,这为下文他在亚历山大港定居埋下了伏笔。
B.“穿着一身破旧衣裳”“头发几乎掉光了”,这样的外貌描写暗示了亚伯拉罕现在穷困潦倒的生活状况。
C.“亚力克•卡迈克尔”与“我”的对话,写出了他对“亚伯拉罕”的看法,表达了他对个性、命运的理解
D.“这一举动令众人惊诧不已”“亚伯拉罕很快就被人遗忘”等叙述,表明人们对亚伯拉罕的不理解和淡忘。
8.试分析小说中“亚力克•卡迈克尔”的形象特点及在小说中的作用。(6分)
9.对亚伯拉罕是否把生活搞砸了,“我”和“亚力克•卡迈克尔”看法不一样,你同意谁的观点,说说你的理解。(6分)
二、古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范式字巨卿,山阳金乡人也。少游太学,为诸生,与汝南张劭为友,劭字元伯。二人并告归乡里。式谓元伯曰:“后二年当还,将过拜尊亲,见孺子焉。”乃共克期日。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请设馔以候之。母曰:“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相信之审邪?”对曰:“巨卿信士,必不乖违.”母曰:“若然,当为尔醖酒。”至其日,巨卿果到,升堂拜饮,尽欢而别。
式仕为郡功曹。后元伯寝疾笃,同郡郅君章、殷子徵晨夜省视之。元伯临尽,叹曰:“恨不见吾死友!”子徵曰:“吾与君章尽心于子,是非死友,复欲谁求?”元伯曰:“若二子者,吾生友耳。山阳范巨卿,所谓死友也。”寻而卒。式忽梦见元伯,玄冕垂缨,屣履而呼曰:“巨卿,吾以某日死,当以尔时葬,永归黄泉。子未我忘,岂能相及?”式恍然觉寤,悲叹泣下,具告太守,请往奔丧,太守虽心不信而重违其情,许之。式便服朋友之服,投其葬日,驰往赴之。巨卿既至,叩丧言曰;“行矣元伯!死生路异,永从此辞。”会葬者千人,咸为挥涕。式遂留止冢次,为修坟树,然后乃去。
后到京师,受业太学,时诸生长沙陈平子亦同在学,与式未相见,而平子被病将亡,谓其妻曰:“吾闻山阳范巨卿,烈士也,可以托死,吾殁后,但以尸埋巨卿户前,”乃裂素为书,以遗巨卿,既终妻从其言时式出行适还省书见瘗怆然感之向坟揖哭以为死友。乃营护平子妻儿,身自送丧于临湘。未至四五里,乃委素书于柩上,哭别而去。其兄弟闻之,寻求不复见。长沙上计掾史到京师,上书表式行状,三府并辟,不应。


展开余下试题式后迁庐江太守,有戚名,卒于官。
(选自《后汉书•独行列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既终/妻从其言/时式出行/适还省书/见瘗怆然/感之向坟揖哭/以为死友/
B.既终/妻从其言/时式出行适还/省书见瘗/怆然感之/向坟揖哭/以为死友/
C.既终/妻从其/言时式出行/适还省书/见瘗怆然/感之向坟哭/以为死友/
D.既终/妻从其/言时式出行适还/省书见瘗/怆然感之/向坟揖哭/以为死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诸生,古代统称经考试录取进入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与诸子”意相同。
B.升堂,登上厅堂。旧时也指官吏登堂审案,后来也比喻学问或技能已入门。
C.烈士,指有气节、有壮志的人。现多指为了正义事业而甘愿献出生命的人。
D.行状,即品行事迹。后多指记述死者世系、籍贯、生卒年月和事迹的文章。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范式看重友情。他与张劭关系要好,两人一起告假回乡,范式提出,两年后一定会去拜见张劭的家人。
B.范式讲信守诺。他特别讲信用,答应所做的事情一定不违背,与张劭分别后,他千里赴约,兑现诺言。
C.范式崇高有节义。他赶赴坟地为张劭奔丧,为其修坟种树;他亲自护送未曾相见的陈平子灵柩到临湘。
D.范式仕途经历简单。他担任过郡里的功曹;然后被三府同时征召为官;最后官至庐江太守,死于任上。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母曰:“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相信之审邪?”
(2)巨卿既至,叩丧言曰:“行矣元伯!死生路异,永从此辞。”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出关宿盘豆馆对丛芦有感①
李商隐
芦叶梢梢夏景深,邮亭暂欲洒尘襟。
昔年曾是江南客,此日初为关外心②。
思子台边风自急,玉娘湖上月应沉。
清声不逐行人去,一世荒城伴夜砧。
【注】①诗作于开成四年(839)夏,作者由秘书省校书郎调任弘农尉赴任途中。②关外心:汉武帝时楼船将军杨仆数有大功,却被封为“关外侯”,他以之为耻。
14.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芦叶垂长、驿亭暂歇、夏景幽深,面对此清幽的芦丛,诗人“尘襟”暂为之一洗。
B.“昔年”“此日”对举,从“江南客”到生“关外心”,写出诗人较为复杂的内心活动。
C.颈联借咏思子台、玉娘湖等景物,寄寓深远,可能有母子悬念、夫妻相思之意蕴。
D.诗的首联与尾联正面写丛芦形象,中间两联扩展开去,时间跨度大,空间距离远。
15.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屈原在《离骚》中用“ , ”两句写以荷叶莲花为衣装,表现了他追求高洁品质、不被世俗所污的情趣。
(2)那道元在《三峡》中,先正面描写山之相连和高耸,再用“ , ”侧面烘托,表现出三峡的雄险气势。
(3)杜甫《登高》中的“ , ”写出了诗人白发日增,国难家愁难以排遣的抑郁之情。
第Ⅱ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梭罗的探索首先从“生命之必需”入手,他认为这种“生命需要”不外乎以下四个方面:食物、住所、衣物和燃料, ,是为了“保持机体热量”。然而,他通过试验发现,“一年只需要三四十天的劳作便足以供养自己”。实际情况是,人类的生活,从群体到个体,都围绕这一“需要”展开,都服务于这一需要,人彻底变更为这一“需要”的奴隶!
这种“保持机体热量”的“需要”直接表现为营谋生活,而间接表现为追求金钱,因此,人为了这种“需要”,就被金钱挟持了,通过这一分析,( )。他断言,“要满足灵魂的需求,金钱没有用武之地”。
《瓦尔登湖》便是对这种“生命需要”的衍生物的解构,他解构出一幅 臣服于“生命需要”而 的“生活”图景,解构出林林总总被视为圭臬和指南,然而 的生活意识,解构出攘攘熙熙的各色人等……然而这一切,都通过现身说法的方式加以对照,正如《瓦尔登湖》首版的前言所示,他这一番努力用意在于:“像居于栖木的报晓晨鸡,昂奋傲然地做自我道白,冀以唤醒我的邻人。”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归根结底 芸芸众生 疲于奔命 荒谬绝伦
B.总而言之 等闲之辈 乐此不疲 荒诞不经
C.归根结底 等闲之辈 乐此不疲 荒谬绝伦
D.总而言之 芸芸众生 疲于奔命 荒诞不经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人类的生活,从群体到个体,都围绕这一“需要”展开,都服务于这一需要,人彻底蜕变为这一“需要”的奴隶!
B.人类的生活,从个体到群体,都围绕这一“需要”展开,都服务于这一需要,人彻底变更为这“需要”的奴隶!
C.人类的生活,从群体到个体,都围绕这一“需要”展开,都服务于这一需要,人彻底嬗变为这“需要”的奴隶!
D.人类的生活,从个体到群体,都围绕这—“需要”展开,都服务于这一需要,人彻底蜕变为这“需要”的奴隶!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梭罗实现了对萨伊、斯密等经济学家理论体系的瓦解,颠覆了拜金主义和物质至上观念。
B.萨伊、斯密等经济学家理论体系被梭罗瓦解,拜金主义和物质至上观念被梭罗颠覆。
C.梭罗颠覆了拜金主义和物质至上观念,实现了对萨伊、斯密等经济学家理论体系的瓦解。
D.拜金主义和物质至上观念被梭罗颠覆,萨伊、斯密等经济学家理论体系被梭罗瓦解。
20.下面是某中学清明节放假通知的初稿,其中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找出并作修改。要求修改后语意准确,语体风格一致。(5分)
通 知
依据上面文件精神,清明节放假三天(4月5日到4月7日)。高三年级情况特殊,自由决定。其他年级贯彻学校安排。
特别提示:请各年级部告诉学生在祭奠过程中,切忌注意防火。
××中学
2019年4月4日
21.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的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6分)
材料: 老年 青年 中年
无悔 无怨 无憾
做有意义的事 做正确的事 做不逾矩的事
进取 担当 传递
示例:少年无忌,做自己喜欢的事,初露敢闯锋芒。
① ;
② ;
③ 。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材料一: 如果你是一滴水,就要滋润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就要照亮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螺丝钉,就要坚守你的岗位。 雷锋
材料二: 把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2019年安徽”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704]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