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阅读:501  2019-05-24
标签:北京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501]
北京市各区2019届高三5月最新语文试卷精选汇编: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专题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专题
西城区二模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7题。
材料一
20世纪中国散文,其基本面貌与唐宋古文、晚明小品、桐城文章大不一样,最明显的特征莫过于使用“白话”而不是“文言”。借“文白之争”来理解这个世纪文章风格的嬗变,无疑是最直接也最简便的路径。从晚清到“五四”的白话文运动,大大拓展了散文驰骋的天地。可“白话”的成功,不等于“美文”的胜利,这中间虽不无联系,却仍关山重重。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提倡“白话”反对“文言”发难,照理说得益最大的该是诗文;可革命的直接效果,却是“诗”的脱胎换骨,以及“文”的撤离中心。从梁启超提倡小说为文学之最上乘,到胡适、鲁迅以小说为学术课题,都是借助西方文学观念来改变中国原有的文类等级。伴随着小说的迅速崛起,散文明显失去昔日的辉煌。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散文的退居边缘,不一定是坏事,起码可以使得作家卸下替圣贤立言的面具,由“载道”转为“言志”。这其实与传统中国不同文类功能的界定有关——处于中心位置的“文章”,属于“经国之大业”,因而无权过分关注一己之悲欢。退居边缘,作家不必“搭足空架子”写“讲义体的文字”,小品文自然也就应运而生。架子的倒塌与戒律的瓦解,使得原本正襟危坐、目不斜视的“文章”,一转而变得最自由、最活跃,因而也最为充满生机。
脱离象征权力和责任的“中心”,走向寂寞淡泊的“边缘”,20世纪中国散文不但没有消沉,反更因其重个性、讲韵味、洒脱自然而突破明清之文的窠臼。可以说,现代中国散文在东西方文化碰撞中较好地完成了蜕变和转型,并重新获得了无限生机。
(取材于陈平原《中国散文小说史》)
1.下列对材料一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嬗变:这里是蜕变、演变的意思。
B.关山重重:这里形容阻碍或困难众多。
C.正襟危坐:这里形容装腔作势的文风。
D.窠臼:这里比喻现成的格式或老套子。

2.根据材料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五四”白话文运动对现代散文的发展有推进作用。
B.“五四”文学革命之后散文的地位退居边缘。
C.20世纪散文的功用从“载道”转变为“言志”。
D.20世纪散文写作的固有体系和规则彻底瓦解。
材料二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与小说、诗歌的大红大紫、亢奋热闹相比,散文创作在大部分时间里都是沉稳平静,甚至可以说是较为冷落萧条的。而事实上,改革开放以来的散文创作的可贵之处,正在于它善于在默默无闻中积蓄力量,在沉稳平静中奋起前进。
首先,是从“小美”到“大品”。 “五四”时期那些著名的散文,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背影》,周作人的《乌蓬船》,以及冰心、徐志摩、钟敬文等人的散文,基本上都是正宗的“美文”或“小品文”。上世纪六十年代前后杨朔、刘白羽、秦牧等人的散文沿袭的也是“美文”的路子。但改革开放,特别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后,这种“以小为美”,以抒情、叙事、议论和文采取胜的格局逐渐被“大品”的散文取替。这里所谓的“大品”,指的是这一类散文不仅篇幅长,结构大,而且作者思考的都是各种关于生命、文化、民族等方面的大命题,且自始至终透出一种理性思辨的精神。自“五四”以来我国散文中的理性精神一直相对比较薄弱,而在九十年代,史铁生、韩少功、张承志、张炜、余秋雨等人的一些散文,却把这种理性精神的立足点上升到二十世纪现代人文的哲学高度。


浏览完整试题其次,是艺术思维的多元化和文体的解放。一方面是叙述方式的变化。在传统的散文中,一般采用第一人称的“我”展开叙述,而且这个建立在“真实”基础上的“我”具有不容动摇的牢固地位。而现在不少散文中的“我”竟消失了 ;或者在一篇散文中,在“我”之外又有其他叙述视角,如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祝勇的《永和九年的那场醉》等作品,就有这样的叙述特点。另一方面则是散文结构的开放性。九十年代以来的散文已经彻底告别了传统的“三段式”结构套路,而呈现出形态各异的结构状态,如周晓枫的《黑童话》、赵玖的《从这里到永恒》等散文,采用的都是以“情绪”、“意象”为线索的结构方式。
总而言之,改革开放特别是九十年代之后,散文正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而散文的这种变化,是时代生活的变化使然,也是散文家们不断更新散文观念的结果。
(取材于陈剑晖《四十年散文 :走向阔大和遥远》)
3.根据材料二,不属于改革开放四十年散文发展特点的是(3分)
A.相对于小说和诗歌的火爆,散文发展偏于沉稳平静。
B.散文水平远超过“五四”时期的“美文”和“小品文”。
C.散文格局更为宏大,且理性精神和思辨精神更为充沛。
D.散文的叙述方式变得更加灵活,结构方式也更加多样。
4.根据材料二,下列关于作家作品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朱自清散文多以抒情、叙事、议论和文采取胜。
B.杨朔散文“以小为美”,与“五四”时风格相似。
C.史铁生的散文均属于理性思辨的“大品散文”。
D.周晓枫的《黑童话》没有使用“三段式”结构。
材料三
改革开放后,台港澳文学在大陆的传播与接受逐渐形成一股热潮,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中台湾当代散文既是对中国传统散文的继承,又是对“五四”新文化现代散文的延伸。它在中国当代散文领域的创新和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文化乡愁是台湾文学的一大母题。老一代作家如梁实秋、琦君、王鼎钧、余光中等人,缅怀故乡故土,营造精神家园,对台湾乡土散文产生了直接的影响。而飘萍游牧的都市生活和异乡羁旅, 催生了一批作家敏感心灵的寻根意识。文化乡愁作为台湾散文民族情感的核心内容,几经变迁和发展。它也折射出台湾作家从怀乡思亲到终于重回故土,乡情得以慰藉的心灵历程。
此外,从自我感悟出发,通过对人生和自然的观察思索,表达深刻、隽永的情思,这种饱含诗情和哲理的散文,是台湾当代散文创作的主体。不少散文名家的作品多是充满了对现实人生的悉心体察和卓越见地。而这方面比较有特色的是林清玄。他在艺术追求上熔铸了更为丰厚的东方美学, 正由于他这种独特的审美观念,使灵与肉、历史与现实、瞬间与永恒,在其作品中得到清晰、有机的辩证统一。
杂文也是台湾当代散文中很活跃的类型。这种集议论、说理、思辨为一体的随笔、小品散文,非常令人瞩目。作家们承续并进一步发挥了鲁迅杂文的特色,针砭社会弊端,揭示人生百态,平和中带有辛辣,令人思味。
海峡两岸的文学是中华民族文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为了发扬光大包括散文在内的民族文化传统,两岸文学的交流与传播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取材于许剑铭《台湾当代散文透视》)
5.根据材料三,下列关于台湾散文特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台湾当代散文的精神内核与“五四”时期的散文相同。
B.文化乡愁是梁实秋等老一代作家创作的不变主题。
C.诗情哲理类散文是台湾散文中艺术成就最高的作品。
D.台湾杂文承袭了“五四”杂文特别是鲁迅杂文的创作特色。
6.根据材料三,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台港澳文学在大陆的传播与接受热潮是改革开放取得的成果。
B.余光中的散文,有相当一部分表现了对故土的思念和缅怀之情。
C.林清玄散文中瞬间与永恒的辩证统一培养了他的东方美学观念。
D.从根本上来讲,台湾散文与大陆散文有着一脉相承的文化传统。
7.根据上述三个材料,请简述“五四”新文化运动对海峡两岸现当代散文发展的影响。(5分)
1.(3分)【答案】C 2.(3分)【答案】D 3.(3分)【答案】B
4.(3分)【答案】C 5.(3分)【答案】D 6.(3分)【答案】C
7.(5分)【答案示例】①“五四”时期的白话文运动将散文创作形式由文言转为白话,大大拓展了散文的创作空间。②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主将的推动下,散文逐渐撤离出文坛的中心地位,明显失去昔日的辉煌。③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背景下,现代散文由“载道”转为“言志”,变得更加自由活跃、洒脱自然。④“五四”时期的美文和小品文对新中国成立后大批散文家产生了重要影响。⑤“五四”新文化散文传统,在台湾当代散文中得以承续和发展。
朝阳区二模
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23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7题。
材料一
中国书法是世界艺术之林中的一朵奇葩。它是由中国方块文字生发出来,凭借视觉语言,通过线条技巧、字体样式、章法布局和风格特征来抒情达意的艺术形式。它寄托着中国文人对自由精神的终极追求。
传说在黄帝时代仓颉创造了文字。从字体的演变发展来看,中国文字大体经历了商代甲骨文、周代金文、春秋战国时期金石竹帛文、秦代小篆、汉代隶书、魏晋至今的楷书等六个阶段。从字体的审美角度来看,汉字大约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篆、隶、楷书,它们结构均衡内敛,如雄兵列阵,壁垒森严,具有静态美;另一类是行、草书,它们结构欹斜飘展,如花飞花发,云卷云舒,具有动感美。正如清代学者刘熙载在《艺概•书概》中指出的:“书凡两种:篆、隶、楷为一种,皆详而静者也;行、草为一种,皆简而动者也。”
正是汉字深奥玄妙、变化多端的形态,扩展了我们对书法艺术摹写和创作的审美维度,由此产生了中国历代的书法大家。汉字发展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创作已成为中国文人的自觉常态,出现了以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为代表的书法家群体。历经唐宋元明清时期,欧阳询、颜真卿、苏轼、米芾、赵孟頫、董其昌、邓石如等众多书家群星灿烂,他们留下的作品也成为后世临摹和借鉴的典范。
正如古希腊艺术遵循“黄金分割”一样,汉字也有其独特的造型规律和结构组织。故而在书法的表现上,历代书家都注重字的形体结构,遵循一定的法则。所谓“点画调匀,上下均平”“左缩右伸,画短直长”就是对书法形体构造很好的概括与归纳。当然,书法单纯地追求稳妥、均衡和秩序,易导致法度森严,压抑人的情感,束缚人的创造。因此,精神上的审美追求构成了书法创作中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展开余下试题自书法艺术产生以来,历代书家都强调书法创作是情感的抒写过程,是对自然理想化的摹写。他们在书法临摹与创作过程中,注重心灵的感受和精神的追求。据《周易•系辞下》载:“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仰天”与“俯地”作为一种传统文化思维,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历代书家的文化性格特征,甚至直接被用来作为书法审美的基本原则。从汉唐时期开始,书法又始终围绕着“载道”这个轴心。《说文解字》云:“文字者,经艺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故曰本立而道生,知天下之至啧而不可乱也。”这是中国文字独有的精神审美所在。
中国古代书家在创作中灌注了精神上的寄托,企图以此获得心灵上的自在。他们在作品中追逐书法个性的张扬,试图达到用语言无法形容的精神境界。如钟繇的《宣示表》结体自然,沉雄浑厚;陆机的《平复帖》古朴秀美,潇洒随意;王羲之的《圣教序》风流高华,俊逸清新;米芾的《蜀素帖》不激不励,雍容大雅;王铎的《草书诗卷》恣肆奇崛,参差错落……所有这些伟大作品,无不以意蕴深醇、风规自远感染并浸润着我们。
(取材于罗中玺的《书法的审美意识与评判标准》)
1.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文字的字体大体经历了六个阶段的历史演变发展过程。
B.汉字的造型规律和结构决定了书法创作需要遵循一定法则。
C.“仰天俯地”的传统文化思维决定了中国历代书家的性格。
D.“字以载道”“字为道本”是中国文字独有的精神审美内涵。
2.根据材料一,下列对古代书法家的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家的艺术成就远不如唐宋以来的众多书法家。
B.中国古代书法家在现实中饱受压抑,企图以书法获得心灵的自在。
C.中国古代书法家个性张扬使作品达到了语言无法形容的精神境界。
D.中国古代书法家创作了诸多特色鲜明、意境深厚、风格高远的作品。
3.根据材料一,下列关于中国书法的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行书和草书比楷书更能扩展书法艺术摹写和创作的审美维度。
B.王羲之创作《兰亭集序》时已经达到了书法创作的自觉常态。
C.书法是具有创造性的艺术,不能单纯追求形体结构均匀有序。
D.在书法创作中常常需要通过对自然的观察来获得灵感和启发。
4.下列对材料一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欹斜:“欹”读作“yī”,意思是造型奇特。
B.载道:“载”是形声字,形旁“车”表义,声旁“𢦏”表音。
C.风流高华:意思是风韵别致,典雅华美。
D.恣肆:读作“zì sì”,意思是豪放不拘。
材料二
当代书法是从传统文化的“断层”“决裂”中走过来的。传统士阶层的消亡,社会文化土壤的改变,促使书法与其实用性逐渐剥离,使其艺术性更显纯粹。20世纪以来,殷墟甲骨、武威木简、楼兰文书、敦煌经卷等丰富的书法文物的出土,改变了传统书法史的叙述,也改变了书法审美、书法品评的标准。在此背景之下,“民间书法”“艺术书法”“学者书法”“现代书法”等流派纷纷登场。随着东西方文化的不断碰撞、交流与相互影响,加上全球一体化的潮流,古老的中国书法即使再“艺术”,也不能关起门来无视“窗外的风景”。何况,中国文化向来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它有吸收、融合一切外来文化的气度与能量。一些当代中国书法作品在装饰装潢等方面就汲取了西方艺术的灵感。这些既是传统的书法艺术在当代的境遇,也是书法品评标准“多元化”的表征。
虽然“多元化”是当代书法的一大特征,但书法品评也存在着共同的标准,那就是品评的“视觉化”。“视觉化”将依附于书法中的非书法因素(如创作者的道德情操、社会影响等)进一步剥离,可以说是更“本体化”了。“视觉化”特征的不断强化是基于这样一个不争的客观事实,即展览成为当代书法创作与审美的主导力量,书法艺术已经从传统的书斋式进入了现代展厅式的艺术语境。在书斋语境下的书法品评,注重的是作品与作者的合一,甚至更关注作为创作主体的人的因素。例如,在领会了颜真卿视死如归、为国捐躯的精神之后,再来欣赏他的书法作品,会更深入地体会到其中大气磅礴、雄浑豪迈的气势。但是在展览语境下,作品是首要的,甚至是唯一的因素,人的因素隐逸于作品背后。而且更多时候观者与作者是分离的、陌生的,观者只对作品品评,可以说是针对作品的纯形式品评。尤其在竞赛性展览中,品评是通过作品而认识人的。
“视觉化”带来的另一个改变是 。传统书斋式的书法欣赏与品评大多是文人间的展玩、交流,对其展玩的过程更感兴趣,书法作品仅仅是其中的一个媒介。例如,古人欣赏手卷的方式是从右往左看,如同我们阅读古书一般。观看时每次从圆形木轴那侧展开,看过的部分暂时先松散地卷在手卷的木条周围,欣赏时每次展开约一臂的长度。在欣赏完之后,观者需要从后往前、一段一段地将手卷再卷回去。当然他完全可以只是迅速而机械地回卷一遍,但有些鉴赏家更喜欢在回卷的过程中从左到右反向欣赏一遍,且不时地停下来回顾一些特别有意思的细节。现代展厅语境下的书法品评则是“看图式”的,观众对作品一览无遗,并没有机会亲自展开作品慢慢欣赏。当代书法品评与展览关系紧密,学书之人莫不口言展览。展览的兴起,评选机制的逐步完善,更加突出了品评书法以作品说话的特征。
总之,当代书法品评标准的“多元化”与“视觉化”推动了当代书法的发展,但也带来了一些弊端。近年来在重要书法展评中,多次强调了对貌似个性张扬实则书写技能低劣的“丑书”的批判;利用高科技手段丰富了书法作品欣赏的方式;增加了现场面试作者的要求,重新强调了对作品背后人的因素的重视……可以说,传统书法品评正在做当代的回归。
(取材于梁文斌的《书法品评的标准问题》)
5.根据材料二,下列对当代书法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当代书法因为社会文化的改变已经失去了它的实用价值。
B.当代多种书法流派的出现与书法文物的新发现密切相关。
C.“展厅式”的书法品评决定了当代书法艺术走向“视觉化”。
D.在书法品评标准多元化的背景下出现了技法低劣的“丑书”。
6.把材料二横线处的句子补写完整,使文意贯通。(3分)
7.欣赏当代书法作品应该遵循怎样的原则?请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条概括。(6分)
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23分)
1. (3分)C
2. (3分)D
3. (3分)A
4. (2分)A
5. (3分)A
6. (3分)书法作品欣赏方式的变化
7. (6分)(1)既要注重欣赏字的形体结构,也要关注作品蕴含的心灵感受和精神追求。
(2)既可以在展览中作“看图式”欣赏,也可以借鉴传统书斋中的“展玩式”欣赏。
(3)要注重作品与作者的合一。
【评分标准】每一点2分。意思对即可。
房山区二模
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24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7题。
材料一 从DG辱华事件到故宫筷子展
原定于2018年11月21日在上海博览中心举行的意大利奢饰品牌DG服装展示会因为300模特罢演,各大明星取消“大秀”行程而被迫取消。第二天该品牌代言人迪丽热巴和王俊凯发表声明与DG解约,接下来中国9大电商平台下架了所有与DG品牌相关的产品,DG中国专卖店更是门可罗雀……我们再一次看到在国家荣誉面前中国人民的正义感是多么强烈。


展开余下试题而事件的起因是DG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则将中国传统文化与意大利经典饮食相结合的广告宣传片,标题为“起筷吃饭”。其中的模特矫揉造作,令人作呕地展示了如何使用筷子吃披萨、意大利式甜卷等。女模特的广告语称“用两根小棍子形状的餐具吃我们伟大的意大利披萨”。同时,片中旁白所用的“中式发音”、傲慢语气以及模特用筷子的奇怪姿势,均被认为是歧视中国传统文化。
11月21日,中央电视台用一段视频回应,主旨是我们作为一个礼仪之邦,并不会因饮食习惯而看低任何人,或者是侮辱任何人,我们尊重各个国家不同的文化与习俗。而中国的筷子,不仅仅是吃饭时所使用的工具,更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之一。
紧接着,故宫博物院展示了清宫的九张筷子图片,并说:中国的筷子,每一双,都不简单。它们华丽、高级且美,真的突破了筷子实用价值,成为了一件艺术品。
其中一双是清 “金镶青玉嵌乌木箸”。金、玉的使用历来是地位和财富的象征。在中国历史上,“玉”的使用较“金”要早,不过,两者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并行发展。用于饮食器具,寓意宫廷金玉满堂、富贵荣华。
一双是清 “金螺旋纹箸”。这双金光闪闪的筷子长约24cm,重约120g,头部为圆柱形,上部饰以花朵,后部錾鱼籽纹地。最特别的是,这双筷子以金制锁链相连,神似“双截棍”。
一双是清“ 碧玉箸”。清代碧玉玉材主要来自新疆地区。新疆有多处玉矿,重要产区为和田和玛纳斯。目前玛纳斯所产碧玉多以绿色为基本色,带有黑斑、青斑、铜锈色斑。类似的玉料清代宫廷玉器中有较多使用。
一双筷子,承载着中国人的情感和记忆,更包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首先,中国筷子的标准尺寸为“七寸六分”,象征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七情六欲。其次,筷子一头圆,一头方,圆的象征天,方的象征地,这对应中国古人对世界基本原则的理解。再次,手持筷子时,拇指、食指在上,无名指、小指在下,中指在中间,是为天地人三才之象,这是中国人对人和世界的关系理解。还有,中国人使用筷子过程遵守太极和阴阳的理念。太极是一,阴阳是二;一分为二,这代表着万事万物都是由两个对立面组成的。合二为一,这阴与阳的结合,也意味着一个完美的结果。
1.下列关于DG辱华事件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DG事件发生后中国上下迅速抵制,展现国人高度的爱国热情。
B.“起筷吃饭”宣传片通过对比方式,明显在炫耀西方的饮食文化。
C.“起筷吃饭”的宣传片刻意歧视筷子所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
D.央视的及时回应意在表明文明礼仪之邦的筷子比西方刀叉更悠久。
2.列关于故宫“清宫筷子展”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故宫及时展出“清宫筷子”意在回击DG的无知,弘扬传统文化。
B.清宫的“金镶青玉嵌乌木箸”中的玉和金象征着地位和财富。
C.清宫的“金螺旋纹箸”通体由黄金雕花构成,以金锁链相连。
D.清宫“碧玉箸”所选的玉材主要来自新疆的和田和玛纳斯。
3.下列关于中国筷子所包含的文化内涵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筷子的标准尺寸是“七寸六分”,象征着中国人的七情六欲。
B.中国古人认为世界“天圆地方”,所以筷子上面圆的,下面方的。
C.手持筷子时,五个手指的三个不同分工,体现人和世界的关系。
D.使用筷子时一静一动,合二为一体现中国的太极阴阳理念。
材料二 中国筷子的发展史
中国很早就已经使用餐具。原始社会,人以手抓食。新石器时代,大多采用蒸煮法,先是食粥用上匕匙(就是勺子),8000年前的仰韶文化遗址中就发现了匕匙。当匕匙的使用不能满足烹饪文化的发展时,需要以箸挟取菜叶,便产生筷子。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筷子是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出土的铜筷子。《韩非子•喻老》言:“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纣王为商朝末期的国君,可见中国人使用筷子至少已有3000年历史。中国人很早就发明了刀叉,河姆渡遗址就出土了7000年前的骨质餐刀和圆雕鸟形刻纹餐刀;餐叉直到战国时仍在用,河南洛阳的战国墓葬曾出土捆成一捆的51枚餐叉。战国以后,餐叉可能被淘汰了,记载和实物较少出现。勺子和筷子在先秦时的分工很明确,勺子用来吃饭,筷子用来吃羹里头的菜。
筷子在先秦时代称为“梜”。汉代时已称“箸”,明代开始称“筷”。《礼记•曲礼上》提及“羹之有菜者用梜”,《礼记》成书于西汉时期,东汉经学大师郑玄给 “箸”的解释是:“梜,犹箸也”。明陆容《菽园杂记》:吴俗舟人讳说,“住”与“箸”谐音,故改“箸为快儿”。因为吴中船民和渔民特别忌讳“箸”这个音,他们最怕船“住”,船停住了,行船者也就没生意,他们更怕船“蛀”,木船“蛀”了漏水,就无法捕鱼。在这种谐音思想指导下,故见了“箸”反其道叫“快子”,以图吉利,因多是竹制,于是有了“筷子”。
相传筷子的发明和大禹有关。大禹在治理水患时三过家门而不入,都在野外进餐,有时时间紧迫,刚烧开锅就急欲进食,然后开拔赶路。但汤水沸滚无法下手,就折树枝夹肉或粉粢(米饭)食之,这就是筷箸最初的雏形。传说虽非正史,但因熟食烫手,筷箸应运而生,这是合乎人类生活发展规律的。
而我们的祖先发明筷子肯定与食物有关。中华民族很早就开始了农耕生活方式,主要作物是适应性强的粟。在最初的时候,我们祖先可能是将谷粒捣碎煮粥食用的,往往还要掺杂一些野菜、树叶之类一起煮,以便改善口味,并节约粮食。据有人研究,“茶”字的原始意义是掺有野菜和树叶的粥状食物。茶吃起来比较费事,汤粥可以用汤匙,而其中的野菜和树叶之类会妨碍茶的流动,而不容易把茶喝进口中。于是我们的祖先就发明了筷子来夹取其中的菜叶。
《礼记》郑玄注 “以土涂生物,炮而食之”。这是把谷子以树叶包好,糊泥置火中烤熟。有专家推测当先民把包好涂泥的谷粒置火灰中烤时,为使其受熟均匀,一定要不断用树枝拨动,天长日久,筷箸的雏形也渐渐地在先民手中出现。
箸的材质也在不断演化。从木箸、竹箸到满足贵族需要所产生的象牙箸,材质从简单到复杂。早期的筷箸类似于木棍,商周时期出现青铜制品,汉代则流行竹材质,以漆涂之,甚为精美。隋唐时出现了金银制作的筷箸。迄今为止我国出土最早的银箸是隋代的,由于铜氧化会产生铜腥气,铁氧化会生锈,影响进餐效果,于是铁箸、铜箸渐渐为银箸所替代。唐代箸匙等餐具也向金银豪华方面发展。宋辽夏元也有不少筷箸出土,质地多为银制和铜铸。明清时期筷箸的材质在已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宫廷用箸费尽匠心,有的甚至成为高雅的工艺品。
筷子,是中国常用的饮食工具,通常由竹、木、骨、瓷、象牙、金属、塑料等材料制作。不同于古人的用手指去抓取,它是中华饮食文明的标志之一,发明于中国,后传至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汉文化圈。
4.下列对中国人使用餐具的历史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仰韶文化遗址发现了匕匙,说明中国使用勺子的历史超过8000年。
B.河南省殷墟出土的铜筷子,说明筷子产生在商代,有3000年历史。
C.河姆渡遗址出土餐刀和餐叉,证明中国使用刀叉历史超过7000年。
D.先秦时期,勺子和筷子分工已有不同;战国后期,餐叉逐渐被取代。
5.下列关于筷子演变的叙述,不正确
标签:北京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相关:关于“北京市各区”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501]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