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高考模拟卷
阅读:377 2019-05-24
标签:
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77]
甘肃省白银市2019届高三模拟(二)语文试题
2019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二)
语文学科基地命制
本试卷共22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人口红利逐渐衰减的形势下,全国各大城市对人才的求贤若渴是大势所趋。事实上,自2017年以来,全国范围内就开始掀起“人才争夺战”,特别是崛起中的各大“新一线城市”更是接连出台人才引进政策——给房,给钱,给户口。
2018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创历史新高的820万,“抢人大战”更加如火如荼,各大城市纷纷向毕业生出诱人的政策大礼包:武汉提出“百万人才留汉计划”,推行“人才住房券”等制度;成都发布“人才新政12条”,推出“先落户后就业”政策;西安实施“海底捞式”落户服务……就连一向处于人才高地的一线城市也加入战局,北京和上海开始锁定尖端人才,巩固其一线城市的领跑地位。
尽管户口门槛仍未完会放开,但一切似乎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人,特别是“人才”,不再是城市的负担,而成了财富。而人才的聚集度,反过来也成为定义“新一线城市”的重要标志。
除了户口政策的放宽,新经济对人才流动的影响也十分深远。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今年年初的统计,中国已经是全球第二大的数字经济体,数字经济总量占GDP(国内生产总值) 比重达到32.9%,这一领域的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已达21%,阿里集团飞猪旅行的人力资源总监玄玥从企业的视角观察,她最初感觉到新经济的浪潮冲击大概是在2013年,很多人从传统行业转行互联网,阿里在其中是一个关键推动者。之后也有不少人从阿里离开,跳槽或者创业,这些人在周边辐射出一圈又一圈的“独角兽”企业,在杭州城市西部形成了一个小型“硅谷”,滋生出吸引更多人才的土壤。“杭州虽然是二线城市,但有媲美一线城市的工作机会。这两年越来越多的人从一线城市过来,公司有往返上海的班车,周末晚班飞机也经常能遇见同事。”
因此,与其说各大城市政府高调挑起了“人才争夺战”,不如说它们是人才流动的一种助推力。且不论这种以户口为筹码的推力长远效果如何,至少会在客观上带来户籍政策的逐渐宽松,最终实现人的自由流动。
经济学上有一个经典的“用脚投票”理论,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蒂伯特提出,指在人口流动不受限制、存在大量辖区政府、各辖区政府税收体制相同、辖区间无利益外溢、信息完备等假设条件下,各地居民可以根据各地方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和税负的组合,来自由选择那些最能满足自己偏好的地方定居。日前从“一线城市”到“新一线城市”的人才流动趋势,已经是一轮“投票”结果的初步显现。
什么人在城市间“用脚投票”?如果用目前加入“人才争夺战”的各城市政府的界限来框定,大致是40岁以下的高学历人才,其中有中年人、刚刚步入社会的“90后”、随互联网一起诞生和成长的“Z世代”,他们不再固守“择一城而终老”的传统观念,而在城市之间转换得更加自由,更加主动,频率更快,范围也更大。这代人的移动,也将推动城市重新分级,倒逼一种更趋开放和包容的城市策略。
(摘编自贾冬婷《谁是“新一线”:正在发生的人才争夺战》)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自2017年以来,全国范围内就开始掀起“人才争夺战”,其背后有人口红利在逐渐衰减的原因。
浏览完整试题
B.在激烈的“抢人大战”中,“新一线城市”抛出的人才引进政策比原来“一线城市”的更加优惠诱人。
C.近几年来,各大城市政府高调挑起的“人才争夺战”可以说是促使人才实现流动的一种助推力。
D.目前人才从“一线城市”到“新一线城市”的流动趋势,初步显现了他们一轮“用脚投票”的结果。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篇列举“人才争夺战”中各地出台的人才引进政策,突出了人才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B.文章从两个层面阐述了对人才流动产生影响的因素,一是户口政策的放宽,一是新经济的发展。
C.文章以统计数据和阿里集团玄玥的亲身经历为事实论据,论证了新经济对人才流动的深远影响。
D.文章引用最早由蒂伯特提出的“用脚投票”理论,使关于当前人才流动趋势的论述更具说服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人们将一座城市定义为“新一线城市”,那么它必然具有一定的人才聚集度。
B.在新经济的趋势下,与其说是城市在选择人,不如说是人在选择和重新定义城市。
C.各大城市以“落户”作为人才争夺的筹码,对人才流动的推力长远效果不容乐观。
D.高学历人才不再固守传统观念,在城市间“用脚投票”,将会推动城市再度分级。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身为一叶无轻重 愿将一生献宏谋
于敏的青少年时代是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沦陷区度过的,他曾说:“亡国奴的屈辱生活给我留下深刻的惨痛的印象。”此后,于敏考取北京大学,并于1949年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一批大学毕业生。1951年研完生毕业后,他从事原子核理论研究。
于敏在原子核理论研究中不断取得突破,但在1961年1月的某一天,他的理论研究要暂停了。这一天,钱三强找于敏谈话,让他作为副组长领导“轻核理论组”,参加氢弹理论的预先研究工作。
于敏的第一反应是不解,因为他喜欢做基础理论研究,自认为不适宜从事研制氢弹这种大系统科学工程。而且,他的原子核理论研究正处于可能取得重要成果的关键时期。不过,于敏没 有犹豫,因为他的脑海里很快就回想起了那段“亡国奴的屈辱生活”。
“我们国家没有自己的核力量,就不能有真正的独立。面对这样庞大而严肃的题目,我不能有另一种选择。”这是于敏当时的心境。这个决定改变了他的一生,自此他开始隐姓埋名的生活,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了中国的核武器科技事业。
于敏带领由30多名青年科研人员组成的氢弹预研小组,从基本物理学原理出发,凭借一张桌子、一把计算尺、一块黑板、一台简易的104型电子管计算机和自强不息的信念,经过4年的不懈努力,不仅解决了大量基础课题研究问题,而且还探索出设计氢弹的途径,编制了计算程序,建立和初步研究了有关模型,为氢弹原理探索奠定了坚实基础。
1965年秋天,他带领同事们找到了突破氢弹的技术途径,形成了从原理到结构基本完整的 中国氢弹理论设计方案。1966年12月28日,氢弹原理试验取得圆满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国又成功地进行了全威力氢弹的空投爆炸试验。胜利的消息传来,在北京守候在电话旁的于敏很平静,“回去就睡觉了,睡得很踏实”。当于敏的工作解密后,他的妻子才恍然大悟:“没想到老于是搞这么高级的秘密工作。”
数十年默默无闻,于敏却怡然自得。他喜欢诸葛亮,喜欢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更是将“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奉为圭臬。这个内向又安静的科学家,对“宁静”有着自己的理解:“所谓宁静,对一个科学家而言,就是不为物欲所惑,不为权势所屈,不为利害所移,始终保持严格的科学精神。”
于敏始终守着一片“宁静”,大声说出自己的良知。他曾在“文革”期间遭受错误批判,“如果我说假话,我可以轻松过关,但我经受不了历史和真理的考验”。
当国家授予他“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时,于敏说这是集体的功劳。当人们把“氢弹之父”的称号送给他时,他直言这种称呼不科学:“核武器的研制是集科学、技术、工程于一体的大科学系统,需要多种学科、多方面的力量才能取得现在的成绩,我只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氢 弹又不能有好几个‘父亲’。”
于敏未曾出国留学,自言是“道地的国产”。但他对自己的学生说,“土专家”不足为法,科学需要开放交流和开阔视野。因此,他鼓学生出国留学,但有一个条件——“开过眼界后就要回国做贡献”。
于敏曾对身边人说,不要计较有名无名,踏踏实实地做一个“无名英雄”。正如他73岁那年在一首题为《抒怀》的七言律诗中想表达的那样,即使“身为一叶无轻重”,也“愿将一生献宏谋”。
2019年1月16日,于敏在北京逝世。于敏,这个曾经被秘密封存了28年的名字,如今成了某种精种的代名词。(摘编自2019年1月17日《光明日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青少年时代的屈辱经历深深地烙印在于敏的脑海里,并激励他日后投身于氢弹研究这一使祖国
独立自主的事业中去。
B.安排参加氢弹理论研究工作的决定,使于敏将要离开他喜欢的原子核理论研究工作,这让他陷入了因不解形成的困惑犹豫之中。
C.于敏带领团队在简陋的科研环 境中,发扬自力更生、自强不息的精神,经过数年的艰苦努力,取得了氢弹原理试验的圆满成功。
D.于敏的工作得以解密,他的妻子才知晓于敏所从事的高级秘密工作,他妻子的话语之 中既有惊讶,又有赞赏。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听到氢弹试爆成功的消息,于敏显得很平静,并且睡得很踏实,可见他内心的淡然,这是他“淡泊”与“宁静”操守的体现。
B.于敏在“文革”中遭受错误批判时,坚持说真话,经受住了历史与真理的考验,是个有良知的人,做到了“宁静以致远”。
C.于敏认为核武器的研制是一个大系统科学工程,包含着众多学科、众多方面和众多人物的贡献,所以觉得用“氢弹之父”称呼他不科学。
D.于敏不以本土科学家自诩,不故步自封,他具有开放的胸怀和国际视野,并鼓励学生出国留学,但学成后要回来建设祖国。
6.文末说“于敏,这个曾经被秘密封存了28年的名字,如今成了某种精神的代名词”,于敏这个“代名词”包含了哪些精神?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展开余下试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心的方向,无穷无尽
彭 程
此刻,目光所及的广阔视域里,众多植物茁壮茂盛,一派浓郁恣肆的碧绿,喷吐着生命的活力。这里是兴隆热带植物园,位于海南万宁。眼前这些树木花卉,让我的思绪飞向三十年前,我到过的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两个植物国中的植物大多无异,但相互之间的直线距离就有两千多公里。两地之间海陆阻隔,江河纵横,山脉连绵。然而想象能够消弭阻隔,就像我此刻的体验。在意识的调遗下,距离不复存在,方向随意掌控。
在华北平原长大的我,十几岁时把小桥流水的江南当成心目中最初的远方。我想象着那里的天空和土地,河流和植物,那里的人们和他们的生活。数年后,我初次踏上那里的土地时,却分明有一种旧地重游的感觉。后来,陕北高原成为我新的向往。随看年龄和经历的增加,曾经的虚幻变作真实,陌生成为熟悉,然而向往也会同步扩展,没有停歇。目光尽头的地平线,不过是一个新的起点。
许多年了,我最喜欢做的一件事情,是在某个清静的时辰,展开一本中国地图册,确定其上的一个或几个地点,放飞思绪。一幕幕画面穿越时光和距离,翩然闪现。那是长白山脚下的小镇外的原始森林,双脚踩在厚重松软的腐殖土上,松脂的清香、铃兰花的馥郁伴着鸟儿的鸣叫扑面而来;是浙江永嘉群峰环抱中的楠溪江,用千百条清澈澄碧的溪水,用奇岩、飞瀑、深潭、古村和老街,打造出了三百里山水画廊。有时候,借助资料和图片,我也会把目光投向某个向往己久而尚未遂愿的地方。我想象青海三江源头的浩瀚壮丽,西藏纳木错圣湖边飘扬的经幡;想象大凉山满山遍野的金黄色苦荞麦,大兴安岭深处与驯鹿和猎狗为伴的鄂伦春人家。甚至仅仅是想象,就能够带来一种惬意的慰藉。
这些已经去过或将去到的地方,被造化赋予了各自的美质。壮丽,秀美,辽阔,幽深,雄奇,朴拙……美的形态千变万化。但对于我来说,初次遭逢这些景物,都是一种感动,一种震颤,一道划过灵魂的闪电;而过后,则是一遍遍地回想,在回想中沉醉,在沉醉中升起新的梦想。
让我记述一次这样的闪电和震颤,它的强度让我此生难忘。那是二十多年前,一次在新疆大地上的旅行。是在天山北麓,汽车穿越连绵交错的农田和林带,即将驶入浩瀚无垠的千里戈壁。就在它的边缘,神话一样,眼前突然闪现出一望无际的向日葵,至少有几十万株吧,茎秆高大粗壮,花盘饱满园润,花瓣金黄耀眼。它们齐齐地绽放,一片汪洋灿烂,仿佛色彩的爆炸和燃烧。在片刻的惊骇后,我觉察到眼眶中盈满了泪水。这在当地是最普通的风景,普通到无人关注,却让我镂心刻骨。因为平凡而普遍,它更能够反映此地的自然之美的本质,也更能够和孕育于风土之中的普遍精神建立起一种关联。
只要倾心相与,你就能够听到每一处大自然的心跳声,捕提到它丰富而微妙的表情变化。每一个地方,它们的天气和地貌、植被和物候,天地之间诸种元素的组合,构成了各自独特的声息色彩。而所有这些地方连接和伸展开去,便是一片大地的整体。久久凝视那一幅雄鸡形状的版图上,那些你亲近过的地方,一种情感会在心中诞生和积聚。那是一种与这片土地血肉关联、休戚与共的情感,当它们生发激荡时,有着砭骨入髓一般的尖锐和确凿。你正是从这里,从一草一木,从一峰一壑,建立起对一片国土的感情。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 南枝”,因为那个方向,分别是它们的家园所在。每个人的家园之感,都诞生于某一片具体的土地,而家国同构,无数家园的连接,便垒砌起了整个国度的根基。甚至一种最为深切的哀痛和悲愤,也可以经由风光和自然来获得寄托。在敌寇铁蹄践踏,国土沦丧,百姓流离的黯淡日子里,戴望舒这样写道:“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这一角已变成灰烬,那一角只是血和泥;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
漫游,让脚步跟随着目光,让诗意陆伴着向往。行走中,远方化为眼前,异乡变成家乡,“无端更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每当脚步踏上一个新的地方,都是把家园的界限向外扩展。而所有的家乡,它们的名字的组合,就形象地描画出了一个国家的名字,成为对它的标注和阐释。在被这个名字覆盖和庇护的一大片土地上,我们诞生和成长,爱恋和死亡。
心的方向,朝着四面八方,无穷无尽。
(有删改)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由兴隆与西双版纳的热带植物园写起,引出意识与距离的话题,首段运用联想的手法来扣题、释题,自然而巧妙。
B.对作者而言,远方意味着感动与希望:去过的地方,在回忆中重温美好;没去过的地方,只能借助资料和图片获得慰藉。
C.作者运用比喻、夸张描写新疆戈壁边缘一望无际的向日葵,突出其壮阔的气势、明艳的色彩,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D.作者引用古代诗句,突出并拓展了家园的意义;引用现代诗句,则诠释了最为深沉的家国之情常被寄托于山川大地之间。
8.作者为什么在前五段使用第一人称“我”,而第6段却换用第二人称“你”?请简要分析。(6分)
9.结合全文,说明文章标题“心的方向,无穷无尽”的含义。(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重到沭阳图记
袁枚
古之人往往于旧治之所三致意焉。盖贤者视民如家,居官而不能忘其地者,其地之人,亦不能忘之也。余宰沭阳二年,乙丑,量移白下。今戊申矣,感吕峄亭观察三札见招,十月五日渡黄河,宿钱君接三家。钱故当时东道主,其父鸣和癯而髯,接三貌似之,与谈乃父事,转不甚晓。余离沭时,渠裁断乳故也。
夜阑置酒,闻车声啍啍,则峄亭遣使来迎。迟明行六十里,峄亭延候于十字桥,彼此喜跃,骈辚同驱。食倾,望见百雉遮迣,知沭城新筑。衣冠数十辈争来扶车。大概昔时骑竹马者,俱龙钟杖藜矣。
越翌日,入县署游观,到先人秩膳处,姊妹斗草处,昔会宾客治文卷处,缓步婆娑,凄然雪涕,虽一庖湢、一井匽,对之情生,亦不自解其何故。有张、沈两吏来,年俱八旬。说当时决某狱,入帘荐某卷,余全不省记。憬然重提,如理儿时旧书,如失物重得。邑中朱广文工诗,吴中翰精鉴赏,解、陈二生善画与棋,主人喜论史鉴,每漏尽,口犹澜翻。余或饮,或吟,或弈,或写小影,或评书画,或上下古今,或招人来,或呼车往,无须臾闲。遂忘作客,兼忘其身之老且衰也。
居半月,冰霰渐飞,岁将终矣,不得已苦辞主人。主人仍送至前所迎处,代为治筐箧,束缰靷毕,握手问曰:“何时再见先生?”余不能答,非不答也,不忍答也。嗟乎!余今年七十有三矣,忍欺君而云再来乎?忍伤君而云不来乎?然以五十年前之令尹,朅来旧邦,世之如余者少矣;四品尊官,奉母闲居,犹能念及五十年前之旧令尹,世之如吕君者更少矣。离而合,合而离,离可以复合,而老不能再少。此一别也,余不能学太上之忘情,故写两图,一以付吕,一以自存,传示子孙,俾知官可重来,其官可想,迎故官如新官,其主人亦可想。孟子曰:闻伯夷、柳下惠之风者,奋乎百世之下,而况于亲炙之者乎?提笔记之,可以风世①,又不徒为区区友朋聚散之感也。
【注】①风世:劝勉世人。
(选自《小仓山房诗文集》,有删节)
展开余下试题
10.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余宰沭阳二年宰:治理 B.说当时决某狱决:打开
C.代为治筐箧治:备办 D.奉母闲居奉:侍奉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四品官员吕峄亭在家闲居期间,连续写信邀请老县令旧地重游,袁枚因此再到沭阳。
B.当年袁枚离开沭阳时,钱接三才断奶,因此谈及其父钱鸣和的往事,接三不太清楚。
C.八十多岁的张、沈两吏是袁枚的老同事,还能依稀记得些许往事,多数事已忘记了。
D.吕峄亭在寒冬时节送客至十字桥,宾主作别时,袁枚觉得自己有生之年很难再来了。
1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迟明行六十里,峄亭延候于十字桥,彼此喜跃,骈辚同驱。
(2)闻伯夷、柳下惠之风者,奋乎百世之下,而况于亲炙之者乎?
13.文中“可以风世”的内容有哪些?请简要概括。(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有美堂暴雨
苏 轼
游人脚底一声雷,满座顽云拨不开。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
十分潋滟金樽凸,千杖敲铿羯鼓催。喚起谪仙泉洒面,倒倾鲛室泻琼瑰。
【注】①有美堂: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梅挚出知杭州,宋仁宗亲自赋诗送行。梅挚到任后,在吴山顶上建“有美堂”以示荣宠。②谪仙:指李白。传说唐玄宗召李白赋诗,李白正在醉中,于是“以水洒面,即令秉笔”。③琼瑰:美石,此处比喻美好的诗文。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写暴雨将至景象。“脚底一声雷”写暴雨前兆,“顽云拨不开”写云层极厚极密。这两句渲染气氛,为下文蓄势。
B.颔联写了暴雨自远及近的情景。暴雨越江而来,“吹海立”描写诗人站在海边直面随风而来的海水,展现了风的狂暴。
C.颈联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雨势之大、雨量之足和雨声之急、响,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
D.全诗紧扣疾雷、迅风、暴雨的特点进行刻画,使全诗的节奏和气势如自然风暴般急促,来如惊雷、去如飘风,瑰丽奇特。
15.本诗通篇描写暴雨,其中尾联最为奇特。请简要赏析这一联。(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习近平主席引用屈原《离骚》中的名句,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指出:创新从来都是九死一生,但我们必须有“ , ”的豪情。
(2)古籍记载:“白乐天初举,名未振,以歌诗谒顾况。”顾况用“泉咽”描写音乐,而白居易所作《琵琶行》中“ , ”两句,前句以鸟鸣写音乐,后句写法则与顾况类似。
(3)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用“ , ”两句勾勒了一个观剑赏剑的志士形象,抒发了他壮志难酬的悲愤心情。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2019年春节期间,根据刘慈欣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流浪地球》在全国持续热映,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和热烈的讨论。有不少人认为,《流浪地球》代表了国产科幻片 的新水平,堪称“首部国产重工业科幻影片”。该片不仅在国内连创票房新高,在国外上映时也频频爆满,国外影评网站留言区中“史诗般的科幻大片”“电影故事和画面都非常好”“在科幻电影中别具一格”等赞美之词
。与令人 的情节和特效同样吸引外国观众的,还有《流浪地球》中体现的中国亲情观念、英雄情怀、奉献精神、故土情结和国际合作理念。很多国外影评人都注意到这部电影的“与众不同”——尤其是“不再是超级英雄拯救世界,而是人类共同改变自己的命运”。可以说,这部电影以其想象的大胆和充满中国特色的叙事手法,为世界提供了中国文化和中国发展的独特视角,让世界感受到了“充满未来感”的中国带来的感染力。
( )。《流浪地球》看似异军突起,实则厚积薄发。诞生在中国电影工业蓬勃发展大背景下的这部电影,还“恰巧”产生于中国科技发展 的时代。从1999年第一艘无人实验飞船“神舟一号”发射升空,到2007年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成功发射,再到2011年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发射成功、2017年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进入太空,中国不断向宇宙深处探索。不久前,“嫦娥四号”探测器着陆月球背面,被世界称为“了不起的科技壮举”。中国科技的迅速发展,为科幻文学和科幻电影发展提供了沃土。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前所未有 唾手可得 叹为观止 一日千里
B.空前绝后 比比皆是 望洋兴叹 一日千里
C.前所未有 比比皆是 叹为观止 日新月异
D.空前绝后 唾手可得 望洋兴叹 日新月异
18.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这部电影以其想象的大胆和充满中国特色的叙事手法,为世界提供了观察中国文化和中国发
展的独特视角
B.这部电影以其大胆的想象和充满中国特色的叙事手法,为世界提供了观察中国文化和中国发展的独特视角
C.这部电影以其大胆的想象和充满中国特色的叙事手法,为世界提供了中国文化和中国发展的独特视角
D.凭借这部电影大胆的想象和充满中国特色的叙事手法,世界获得了观察中国文化和中国发展的独特视角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科幻电影离不开生长的土壤,文学艺术也不例外
B.文学艺术和科幻电影都离不开生长的土壤
C.与科幻电影一样,文学艺术也离不开生长的土壤
D.文学艺术离不开生长的土壤,科幻电影也不例外
20.下面一则征稿启事的草稿片段有五处不得体的地方,请指出并做修改。(5分)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春节是海内外中华儿女阖家团圆、共度美好时光的节日。儿时的春节记忆,现代的过年方式,为我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创作素材,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笔,一起倾诉我们的中国年。“印象中国年”全国首届新春主题文学大赛正式启动,现面向全国征收优秀稿件,希望广大文友竭尽绵薄之力,踊跃惠赠文稿。
上一篇:
东莞市2019届高三第二学期第二次统考模拟(二模)考试语文试题
下一篇:
甘肃省白银市2019届高三模拟(一)语文试题
标签:
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相关:
关于“甘肃省白银”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77]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