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期末试卷
阅读:1107 2019-05-20
标签:
人教版
职高高一
下册
期末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07]
中职一年级期末语文试卷
中职一年级期末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20分,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
A.鲜红 新鲜 屡见不鲜 鲜为人知
B.坚强 牵强 强词夺理 博闻强识
C.供给 供应 提供 供不应求
D.当家 当代 门当户对 安步当车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嘟哝 爆躁 唾沫 划算 B.核准 算账 秤杆 忧伤
C.连络 蹒跚 磨难 感概 D.罗嗦 衣襟 粗造 哽咽
3.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组是: ( )
A.有的商品广告,言过其实,误导消费者。
B.学校准备举行秋季运动会,大家都兴致勃勃,体育委员更是推波助澜。
C.犯了错误首先应该检查自己,无动于衷或因此居功自傲,都是不对的。
D.他的文章题材新颖,内容丰富,有不少观点是一孔之见。
4.在下面句中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小屋的光线( )富于科学的时间性,( )富于浪漫的文学性。
A.虽然 但是 B.只有 才
C.既 也 D.不但 而且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我们大家都只为安全、繁荣、舒适、长寿、和平静而奋斗着。
B.我们看见一只雌鹿——当时我们是这样认为——正在涉过这条急流,他的胸部淹没在白花花的水中。
C.于是你觉悟了,原来世界不只一个,原来你有那么多种有待探索和发现的世界。
D.每一种活着的东西(大概还有很多死了的东西),都会留意这呼呼。
6下列各句中,不是比喻句的一句是: ( )
A.红柳的根像一柄巨大章鱼的无数脚爪,缠附至沙丘逶迤的边缘。
B.他唱的歌曲韵味醇厚,像新茶,像陈酒,像大地。
C.红柳的枝叶在灶膛里像闪电一样,转眼就释放完了。
D.一阵阵乌云从西边涌来,天好像要下雨了。
7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礼貌用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
A 你的涂鸦之作让我们耳目一新。
B 我送给你一张玉照作为毕业留念吧。
C 这是我的绘画作品,请你惠存。
D 你的家父参加家长会没有。
8. 下列作品、作家、题材,对应错误的一项( )
A.《我的母亲》——老舍——写人叙事散文
B.《致橡树》——舒婷——诗歌
C.《我的空中楼阁》——李乐薇——写景抒情散文
D.《劝学》——孔子——议论文
9. 下列有关已学过的古文用词说法错误的一项 ( )
A、古人“归荑”是指赠送野草,是用来表达对对方的爱慕之意。
B、“说怿女美”,喜爱你的美丽。说怿,喜爱。说,通“悦”。女,通“汝”。
C、“象弭鱼服”,用象牙做的箭袋,用鲨鱼皮做的弓。这句是写武器精良。
D、“杨柳依依”中的“依依”是指柳条迎风拂动的样子。是说那时正值春天。
10 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 )
A 岁亦莫止 B 维常之华
C 说怿女美 D 洵美且异
二 填空题:(18分,每空一分)
(一)文学常识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 )( )( )
三个部分。《采薇》是一首表现( )的诗歌,《静女》是一首表 现( )的诗歌。
2.(《 》) 是一部记载孔子言论的语录体散文。孔子,( )末期鲁国人,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和( )。
浏览完整试题
3( )是中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本学期我们学习了他的叙事散文(《 》)。
(二)默写:
1. 昔我往矣,( )。今我来思,( )。 行道 迟迟,(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2.君子曰:( )。青,( ),(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 ),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
三.现代文阅读:
(一)(11分)
我每次经过那里,总会向老人买两张奖券,虽然我知道即使每天买两张奖券,对他也不能有什么帮助,但买奖券使我感到心安,并使同情找到站立的地方。
记得第一次向他买奖券那一幕,他的手、他的奖券、他的衣服同样的油腻污秽,他缓缓地把奖券撕下,然后在衣袋中摸索着,摸索半天掏出一个小小的红色塑胶套,这套子竟是崭新的,美艳的无法和他相配。
老人小心地把奖券装进红色塑胶套,由于手的笨拙,使这个简单动作也十分艰困。
“不用装套子了。”我说。
“不行的,讨个喜气,祝你中奖!”老人终于笑了,露出缺几颗牙的嘴,说出充满乡音的话。
他终于装好了,慎重地把红套子交给我,红套子上写着八个字:“一券在手,希望无穷。”
后来我才知道,不管是谁买奖券,他总会努力地把奖券装进红套子里。慢慢我理解到了,小红套原来是老人对买他奖券的人一种感激的表达。每次,我总是沉默耐心等待,看他把心情装进红封套,温暖四处流动着。
和老人逐渐认识后,有一年冬天黄昏,我向他买奖券,他还没有拿奖券给我,先看见我穿了单衣,最上面的两个扣子没有扣。老人说:“你这样会冷吧!”然后,他把奖券夹在腋下,伸出那双油污的手,要来帮我扣扣子,我迟疑一下,但没有退避。
老人花了很大的力气,才把我的扣子扣好,那时我真正感觉到人明净的善意,不管外表是怎么样的污秽,都会从心的深处涌出,在老人为我扣扣子的那一刻,我想起了自己的父亲,鼻子因而酸。
老人依然是街头的流浪汉,把全部的家当带在身上,我依然是我,向他买着无关紧要的奖券。但在我们之间,有一些友谊,装在小红套,装在眼睛里,装在不可测的心之角落。
我向老人买过很多很多奖券,多未中过奖,但每次接过小红套时,我觉得那一时刻已经中奖了,真的是“一券在手,希望无穷”。我的希望不是奖券,而是人的好本质,不会被任何境况所淹没。我想到伟大的禅师庞蕴说的:“好雪片片,不落别处!”我们生活中的好雪,明净之雪也是如此,在某时某地当下即见,美丽的落下,落下的雪花不见了,但灌溉了我们的心田。
1、给加点字注音。(3分)
① 奖券( ) ② 腋下( ) ③污秽( )
2、文中写“我”以在老人那里买奖券“感到安心”,“并使同情找到站立的地方”,为什么感到安心?“并使同情找到站立的地方”是什么意思?从中可以看出“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4分)
3 当老人帮我扣扣子时,为什么我迟疑了一下,却没有退避?(2分)
4、对“好雪片片,不落别处!”这句话的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此处下雪,别处或许没有下雪。
B.此处能遇到像老人一样的好人,别处未必能遇到。
C.生活处处都有美,只是我们常常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D.生活处处都有美,但别处没有此处美。
(二)(15分)
① 蒙古人不让人往火里掷石头、不许往火里泼水、不可以向火吐唾沫。他们不允许轻慢地对待火,就像人不能往自己父亲的脸上吐唾沫一样。
② 蒙古人认为火是生命,是神灵。
③ 蒙古人这么想很对头。火如果不是生命,世间哪还有生命?所有的命里面——无论是小虫的命、老虎的命、人的命、树的命、云的命——最旺就是火的命。
④ 火的命长在身体外边,飘摇、高举、蛇的腰、热,能把人烧出油来。火除了怕水,不怕一切。我在大连中石油的火灾中得知,火可以把10公分的钢板烧成纸那么薄,把一米厚的水泥隔离墙烧成粉。
⑤ 火像花朵,是跳舞的花朵。火苗们手拉着手跳转圈儿舞。橘红的火焰镶一层红边儿,白色的火焰镶一圈儿蓝边。火的头发如烈马之鬃,火是一匹马。
⑥ 用火柴点燃一张纸的时候,纸抽搐、曲折的黑色边缘收缩。火苗初起很小,火好像胆子也很小,烧大之后,火伸开腰,吞掉纸,吐出灰,火随之消失。
⑦ 火苗去了哪里?
⑧ 纸烧没了、木柴烧没了、煤烧没了、火也没了,但木柴有灰烬,火却无痕,火到底去了哪里?正如它来之前,曾藏在一个地方。那个地方不是火柴盒,也不是打火机。现形之前,它仍然是火,只是人类的眼睛看不见。火那么大,那么旺,没有一个地方能藏得住火。火在哪里呆着呢?
⑨ 旧日的油灯里有另一样火。油灯的火苗如一颗黄豆,不大不小,像一颗左右挪动的金豆子。这是儿童的火,又像安静的农妇的火。这个火不野,也不跑。它熟悉农民的脸,认识母亲缝衣的针线,油灯照过并读过许多旧时的书,现在的话叫“通晓国学”。
⑩ 秋天,我在悬崖上看见一小片枯草,金黄贴在地皮上。风往悬崖刮,我点燃这片草。正午阳光,竟看不到火苗。火苗在阳光下穿了隐身衣。而草在一瞬间变成黑色,好像黑的灰烬占领了金黄的草,黑色一直冲到悬崖边上。我觉得很神奇,像一只变魔术的手把草变没了。
⑾ 一位参加过大兴安岭灭火的老兵问我:如果山下树林起火,卷到你所在的地带,你往哪里逃生?
⑿ 我说逃到没起火的树林里,肯定是这样。
⒀ 他说,起火天一定是刮风天,火跑得比你快。你背着火跑,肯定被火烧死。
⒁ 我讥讽他:难道往火里钻吗?
⒂ 他说对。凡是在山火中活命的人都是往火里钻的人。火的燃烧带只有几米宽,最多十多米宽。人用3秒钟就可以跑出十米远。跑过燃烧带,就是火烧过的安全地带。
⒃ 他说的有理,越想越有道理。
⒄ 大凡面迎困难的人,困难都没有人所想像的那么艰难。山火中,丧命最多的是动物。动物肯定顺风跑,它们不敢往火里钻,结果被烧死。人的聪明这时候有了用处,顶风顶着火跑,保住了命。
⒅ 火好像全是雄性,全急躁,全追着风往前跑。只不过木柴和煤扯住了它的脚步。火生于大地、熄于大地。火是遁形的精灵,人只可扑灭一处火,而不可能消灭火。
展开余下试题
⒆ 火和水、和天空大地一样,是永恒之物。
1.作者以蒙古人对待火的态度开头,目的是:(2分)
2 下列句子中中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2分)
A. 火苗初起很小,火好像胆子也很小。
B. 火像花朵,是跳舞的花朵。
C. 油灯的火苗如一颗黄豆,不大不小。
D.火是遁形的精灵。
3. 第②段中“火是生命,是神灵”,表现了蒙古人对火的( )和(
) (2分)
4.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文章从有形和无形两个方面描写了火的形态。
B. 第⑦段在结构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C. 作者写油灯的目的是突出火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贡献。
D.文章强调火是永恒之物,抒发了对火的赞美之情。
5.文中老兵和“我”的对话蕴含了什么道理?(4分)
6.写出三个带“火”字的成语:(3分)
四、文言文阅读( 16分)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 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 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 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上文出自 的作品《 》 。本段在论述时运用了 和 的论证方法(每空1分共4分)
2.下列各句中,“之”的用法为代词的一句是:(2分 )
A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C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3.翻译下列各句:
(1)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2分)
(2)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2分)
4.文中以“骐骥”为喻,用意在于( )(2分)
A.说明即使天资很高,如果不专心致志,也不能有所成就。
B.说明即使是千里马,如果不发挥他的才能,也不能有所成就。
C.说明人即使天资很高,如果没有恒心,也不能有所成就。
D.用名马比喻名人,说明名人成就事业并不困难。
5.“锲而舍之,朽木不折”译文正确的一项( )(2分)
A.刻几下就丢下,腐朽的木头也不会刻断。
B.刻几下但是马上放弃它,腐朽的木头也不会刻断。
C.刻几下于是就丢下,腐朽的木头也不会断。
D.刻几下并且丢下,腐朽的木头也不会刻断。
6.请简述上文论证了什么道理?(2分)
答
五 命题作文:(40分)
请以“礼物”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600字。(30分)
答案
一 选择题:1C. 2B. 3A. 4C. 5A. 6D. 7C 8D 9C. 10D
二 填空题:(一)1 风 雅 颂 戍边生活 男女爱情生活
2 《论语》 春秋 教育家
3 莫言 卖白菜
(二)1 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 行道迟迟
2 学不可以已 取之于蓝 而青于蓝 輮以为轮 輮使之然
也
三 阅读题:(一)
1、 ① 奖券( quàn )② 腋下( yè )(3) 污秽( huì )
2、 买奖券实质上是自己以可能的方式把同情施予老人,所以感
到心安;
同情老人有了一定的方式,能够尽一点对老人的责任,这就是同情找到 了“站立的地方”
可以看出“我”是一个善良、富有同情心的人。
3、 迟疑是因为“我”看到了老人那双油污的手,担心他把“我”的衣服弄脏,但最终没有退避是因为“我”无法拒绝老人善良的内心。
4、在我们周围有一些像文中“老人”这样的人,他们生活艰难,却拥有着金子般的心灵。请结合课文与自己的感悟,谈谈你该如何对待他们。
用热情、真诚、善良去温暖处于艰难处境中的人们。(或:以善良体察善良,以真诚对待真诚。)
4 C
(二) 1 突出火的生命力,引起下文。
2 A
3 珍惜 敬畏 (或崇拜 敬畏)
4 C
5 大凡面迎困难的人,困难都没有人所想像的那么艰难。
四 文言文阅读:
1 荀子 《劝学》 比喻 对比
2 C
3(1)所以不积累半步,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远的地方。
(2(螃蟹)没有蛇和鳝鱼的洞就不能寄居托身,这是它用心浮躁啊
4 C
5 A
6 只有不断积累,持之以恒,用心专一才可取得学习上的成功。
上一篇:
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下一篇:
湖南省长郡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标签:
人教版
职高高一
下册
期末试卷
相关:
关于“中职一年级”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07]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