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单元练习

阅读:387  2019-05-22
标签:人教版 七年级 下册 单元练习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87]
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青溪镇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
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题
大埔县青溪镇实验学校
一、基础(24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词。(10分)
(1)商女不知亡国恨, 。(杜牧《泊秦淮》)(1分)
(2) ,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1分)
(3)《木兰诗》中说明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且概括了木兰多年征战经历的名句是: 。(2分)
(4)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 、 。(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2分)
(5)请将杜甫的《望岳》默写完整。(4分)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1)我们决定把小茅屋xiū qì( )一下,给屋顶加点儿草。
(2)一张jiǎn lòu( )的大竹床铺着厚厚的稻草。
(3)古语说得好:“rú shì zhòng fù( )”;俗语亦说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
(4)一处是:“学而不厌,huì rén bù juàn( ),何有于我哉!”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3分)
A.几个月不用,我的法语又生疏了。
B.鉴于他经历过的种种遭遇,他的乐天达观令人惊叹。
C.我们得以身作则,自己都做不到怎么能教育他人呢?
D.在这么好的天气里去郊游,同学们可以在大自然中尽情享受天伦之乐。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眼下,越来越多的进口水果亮相鮀城,丰富了水果市场,独特的形状色泽和口感吸引了许多顾客尝鲜的欲望。(将“吸引”改成“勾起”)
B.李光耀时代终将会随着李光耀先生的离去而结束,如何在未来新的环境下发展和继承李光耀的治国思想,这是留给新加坡的挑战。(将“发展”与“继承”互换位置)
C.教育部要求地方有关部门,对侵犯少年儿童权益、损害少年儿童身心健康,要从严查处并依法打击。(在“依法打击”后加“犯罪行为”)
D.汕头市疾控中心称,目前已开展疫情监测工作并成立疫情处理队伍,加强对活禽市场的环境监测与消毒管理,防止H7N9病毒不再扩散。(删去“不再”)
5.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4分)
作为人的一种活动,创造包括思维活动和行为活动。创造一定要获得成果。形形色色的创造成果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精神性的,即新的认识;另一类是物质性的,即新的事物。这些创造成果不管以何种形式表现出来,都必须具备“首次获得”这个必要条件。
(1)根据以上材料,给“创造”下个定义,不超过30字。

(2)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使之构成排比。创新是石,擦出星星之火; , ; , 。
二、阅读(46分)
(一)陋室铭(10分)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3分)
(1)斯是陋室   (2)惟吾德馨   
(3)无案牍之劳形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8.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表现了作者希望为国效力,建功立业的远大志向。


浏览完整试题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写出了环境的清幽雅致。
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写出了作者交往的高雅。
D.文中举诸葛庐、子云亭的例子,是为了说明陋室不陋的道理。
(二)唐太宗诲太子(9分)
(宋)司马光
上谓侍臣曰①:朕自立太子②,遇物则诲之,见其饭,则曰:“汝知稼穑③之艰难,则常有斯饭矣。”见其乘马,则曰:“汝知其劳逸,不竭其力,则常得乘之矣。”见其乘舟,则曰:“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民犹水也君犹舟也。”见其息于木下,则曰:“木从绳则正,后从谏则圣。”
(选自《资治通鉴•唐纪十三》)
【注释】①上:指唐太宗李世民。侍:在尊长旁边陪伴。②太子:指唐高宗李治。③稼穑:泛指农业生产。稼,耕种。穑,收割。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见其饭/见往事耳
B.汝知稼穑之艰难/人不知而不愠
C.上谓侍臣曰/权谓吕蒙曰
D.木从绳则正/择善而从
10.请用三条“/”给文中的画线句子断句。(3分)
水 所 以 载 舟 亦 所 以 覆 舟 民 犹 水 也 君 犹 舟 也
11.读了这段文字,你受到哪些启发和教育?(3分)
(三)人之立志(10分)
①人贵立志。立志是事业的起点,也是事业成功的基石。古往今来,能成就大事业者莫不先怀雄心壮志,并且矢志不渝。宋代学者程颢曾说:“治天下者,必先立其志。”明代学者王阳明也说:“夫学,莫先于立志。”由此可见,立志对于一个人的事业发展来说,既是指引又是动力,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②何谓立志、如何立志?答案见仁见智、人言人殊。一些人立志只注重个人利益,或者纯凭个人志趣,这显然过于狭隘和短视,不宜提倡;更多的人在立志时首先考虑国家和人民的需要,在这个大前提下寻找个人的兴趣点,然后确定志向。这样的立志,既有利于社会进步,又可充分发挥个人的积极性与特长,值得大力倡导。
③在我国历史上,为国家和民族作出过重要贡献的人,大多立有大志。比如,被林则徐誉为“绝世奇才”的左宗棠,很早就怀有“身无半亩,心忧天下”之志。尽管他三次赴京会考皆名落孙山,直到40岁还是一介布衣,但救世济民之心毫不动摇,潜心研究中外舆地军略,后来被人誉为“天才军事领袖”。在抵抗外国侵略方面,他先是抱病、带着棺材前赴西北指挥,在新疆战胜了英国支持的阿古柏军队后,又挫败了沙皇对中国西北的侵略阴谋,捍卫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后来,他在中法战争中坚决抵抗法国侵略,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④关于立志问题,毛泽东同志在1917年的《致黎锦熙信》中有过深刻论述:“今人所谓立志,如有志为军事家,有志为教育家,乃见前辈之行事及近人之施为,羡其成功,盲从以为己志,乃出于一种模仿性。真欲立志,不能如是容易,必先研究哲学、伦理学,以其所得真理,奉以为己身言动之准,立之为前途之鹄,再择其合于此鹄之事,尽力为之,以为达到之方,始谓之有志也。如此之志,方为真志,而非盲从之志。”这就是说,只有把立志建立在深明哲理的基础上,而不是简单盲从,才能使志向更加高远而切实。
⑤毛泽东同志不但对如何立志提出了深刻见解,而且为我们如何实现高远志向做出了光辉榜样。他在求学时代,即立志救国救民,“身无半文,心忧天下。”为了救国救民,他在学习上废寝忘食,寻找救国救民真理,最后终于找到了马克思主义。为了救国救民,他还利用一切机会开展社会调查。在1917年暑假,他带着一把雨伞、一双草鞋,步行900多里,历时一个多月,走访了长沙、宁乡、安化、益阳、沅江五县农村,访贫问苦,倾听村民的呼声。同年寒假,又赴浏阳进行调查。1918年至1920年间,为组织留法勤工俭学,他利用去北京和上海之便,相继深入河北长辛店、山东泰山和曲阜等地进行社会考察。此外,他还先后多次去萍乡安源煤矿了解工人疾苦,向工人宣传马列主义。这些社会调查为他后来形成依靠工农、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无疑起到了重大作用。通过社会调查,他更加坚定了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努力奋斗的意志。因此,在此后的革命征途中,不管遇到任何艰难险阻,毛泽东同志都矢志不渝,最终成为一代伟人。
⑥在这个共筑中国梦的时代,我们要想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首先必须确立高远的志向,为了自己的志向不懈奋斗。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2.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选文的中心论点是:立志对于一个人的事业发展来说,既是指引又是动力,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B.选文第③段运用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具体突出地论证了“在我国历史上,为国家和民族做出过重要贡献的人,大多立有大志”的观点。
C.选文第④段引述毛泽东的见解论述怎样立志,第⑤段列举毛泽东的事例论述如何实现高远志向,这两段的顺序可以调换。
D.文章结构严谨,思路清晰:第①段首先指出“人贵立志”并引用程颢和王阳明的名言引出论点,第②~⑤段分析论证什么是立志、如何立志和如何实现志向,第⑥段联系实际,得出结论,发出号召,结束全文。
13.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古代学者程颢和王阳明告诉我们:无论治天下还是学习都要先立志。
B.仅注重个人利益或者纯凭个人志趣来树立志向,是不宜提倡的。
C.一个人,只要能立下大志,就一定能为国家民族做出重要贡献。
D.左宗棠心忧天下,面对外国侵略,赴西北指挥,捍卫了国家的领土主权。
14.运用本文观点,联系实际,谈谈你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和“不忘初心”的理解或认识。(4分)
(四)良心的挣扎(17分)
①那年我上初一,住校读书。说来也巧,寝室里面就我家庭条件差。一晃儿上学半年了,同寝的同学每次周末回来,都要从家里带些好吃的,可我根本带不出像样的东西,老是蹭别人的,感觉很不好意思,也很尴尬。
②一天下午,我去送作业本,路过花坛拐角时,看见前方地上有一个皮包,我快步走过去捡起来,又四下望了望,确定没人看见后,走到一个角落里打开了包,里面的东西让我感到一阵惊喜,有一个手帕包着二百多元,还有优盘……
③我紧张地把钱装进了兜里,并悄悄地把皮包扔进花坛。那天晚上,我把同寝室同学叫到了饭馆,大方了一次,也光荣了一次……
④第二天早上,我起床上教室,楼门口贴着一张小小的启事,上面写着:“丢失钱包一个,里面有一个优盘,考职称的材料以及近几年来各种教学数据资料,实在着急……”落款是:化学组吴老师。我的天啊!怎么是吴老师的?他可是我们学校公认的好老师,教学水平不必说,他还是全镇都知道的大孝子,他是外地人,父亲不在了,母亲一直瘫痪在床,他一边上课,一边照顾母亲。那一刻,我陷入了无尽的自责,内心开始痛苦地挣扎。


展开余下试题⑤我来到那个角落找到皮包,几次冲动走到了吴老师办公室门口,可一想到被我花光的二百多元钱,我便又退了回去,我该如何补这个缺口呢?要是吴老师知道我花了这些钱,该怎么看我?要是同学们知道了这件事,该怎么看我?……我实在不敢想下去,只有内心在痛苦挣扎。那些天,我根本不敢见吴老师,生怕他知道这个东西是我捡到的。可我再不送,实在是熬不下去了。
⑥一个下午,我打定了主意,把皮包还给吴老师,关于钱的事就说捡到的时候已经没有了,这是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那一天,当我把皮包交给吴老师,并谎称在小树林里捡到的时候,吴老师非常兴奋。不一会,他悄悄地问我:“程刚,发没发现里面有一个小手帕包着的钱?”我的脸腾的一下红了,瞬间闪开吴老师注视我的目光,根本说不出话,只是生硬地摇了摇头。“那估计是被人拿走了,皮包被扔下了,那钱我正准备交给校保卫室呢,我在上班的路上捡的,还用手帕包的……没就没了吧。”那一刻,我突然有一种释然,原来这钱也不是吴老师的。只是,这件事以后,我突然变了,那种虚荣的心态再也没有了,因为这二百多元钱,让我的内心承受了太多的煎熬,我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学习上。
⑦一天下午,我参加市里语文竞赛回来,发挥得挺好,教语文的王老师请我吃饭。可正吃着,一个瘦弱的戴着眼镜的身影从后厨里出来,是吴老师。王老师喊他,他没听见,迅速骑上车走了。看着吴老师走远,王老师对我说:“小程,吴老师工作之余兼职给各个饭馆送煤气呢,只因家里贫穷。前一阵子,他跟我说,他正好评职称,他母亲把平时亲戚给的,还有他给的零花钱攒起来有二百多元钱,包好交给了他,当作去省城考试的食宿费,可吴老师给弄丢了,他难过了好一阵呢……那么大的男人哭了,也够难的……”
⑧不是他捡到的钱吗?可是,怎么变成他母亲的……我的心突然一阵翻涌,也明白了一切……
15.依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4分)
情 节 心 理
① ②
③ 感动、温暖
重新介绍自己是“小飞鱼” ④
16.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题目。(4分)
(1)我的脸腾的一下红了,瞬间闪开吴老师注视我的目光,根本说不出话,只是生硬地摇了摇头。(体会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2)我该如何补这个缺口呢?要是吴老师知道我花了这些钱,该怎么看我?要是同学们知道了这件事,该怎么看我?……(请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句子)
17.文章第⑦段借王老师的话点出皮包里的钱的真相,到此你觉得吴老师是一位怎样的老师?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5分)
18.谈谈你读完此文后的感悟。(4分)
三、写作(50分)
19.有人说,这个世界不缺少明星,只缺少舞台。其实,你的舞台一直在你的脚下,你的身边。
请以“这就是我的舞台”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自选文体(诗歌除外);(2)不少于5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回答问题。
轰的一声炮响了,这时船员们的欢呼声混杂在一起。炮弹打中了,正打在动物身上,但是并没有给它致命的打击,而是从它圆圆的身上滑过去落在二海里远的海中。“真怪!”老炮手暴跳如雷,说,“这混蛋的身上一定有一层六英寸厚的铁甲!”“该死的东西!”法拉古舰长喊。追逐又开始了,法拉古舰长弯身对我说道:“我要一直追到我们的船爆炸为止!”“对,您对!”我答。人们只指望这动物筋疲力尽,它总不能跟蒸汽机一样,永远不感到疲倦。然而它一点也不疲倦。这么多时间过去了,它并没有显出一点疲劳的样子。再说,我们是应该表扬林肯号的,它用不屈不挠的精神进行了这次恶斗。我估计,在11月6日这倒霉的一天里,它所跑的路程不下五百公里!黑夜降临了,阴影笼罩了波涛汹涌的海洋。这时候,我以为我们的远征结束了,我们永远不能再见到这个古怪的动物了。可是我错了。晚上十点五十分,电光又在战舰前面三海里的海面上亮起来,还是跟昨天夜里一样辉煌,一样强烈。那条独角鲸好像是停着不动。也许白天跑得累了。它睡着了,它随着海水荡漾。这是一个好机会,法拉古舰长决定利用这次机会。他发出命令。为了不至把敌方惊醒,林肯号减低速度,小心谨慎地前进。在大海中碰到睡着了的鲸鱼,因而胜利地攻击它们,这并不是稀奇的事情,尼德•兰也不止一次在鲸鱼昏睡的时候叉中了它们。加拿大人又到了船头斜桅下,走上了他原来的岗位。战舰慢慢地前进着,一点声息也没有,离这动物三百七十米左右的时候关了气门,船现在只凭本身余下的气力走动。船上连呼吸声也听不到。甲板上绝对沉寂。人们距白热的焦点不到一百英尺了,光度更强起来,照得我们的眼睛发昏。这时候,我伏在船头前面的栏杆上,看见尼德•兰在我下面,一手拉着帆索,一手挥动他锋利的鱼叉。就和这睡着的动物距离不过二十英尺了。忽然,他的胳膊使劲地一伸,鱼叉投了出去。我听到鱼叉发出响亮的声音,像是碰上了坚硬的躯壳。对面的电光突然熄灭,两团巨大的水猛扑到战舰甲板上来,像急流一般从船头冲至船尾,冲倒船上的人,打断了护墙桅的绳索。接着船被狠狠撞了一下,我没来得及站稳,从船栏杆被抛掷到海中去了。 
1. 为什么说那条独角鲸是“古怪的动物”? (3分)
2.“接着船被狠狠撞了一下,我没来得及站稳,从船栏杆被抛掷到海中去了。”后来,“我”怎么了?请简要概述。(3分)
3.选段中掉到海里的情节很惊险,而当阿龙纳斯教授在和尼摩船长进行海底航行时遭遇了更多险情,请你联系原著,简要举出3个例子。(4分)
参考答案
一、
1.(1)隔江犹唱后庭花 (2)此夜曲中闻折柳 (3)将军百战死 壮士十年归
(4)政入万山围子里 一山放出一山拦
(5)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 决眦入归鸟
2.(1)修葺 (2)简陋 (3)如释重负 (4)诲人不倦
3.D(“天伦之乐”指老一辈和小一辈有血缘亲属关系的乐趣。不能用于同学之间。)
4.C(应当在“损害少年儿童身心健康”后面加“的行为”。)
5.(1)创造是人首次获得精神或物质成果的思维和行为活动。
(2)示例:创新是火 点燃希望之灯 创新是灯 照亮前进之路
二、(一)
6.(1)这 (2)只 (3)形体、躯体
7.(1)说说笑笑的是博学的人,来来往往的没有平民。
(2)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
8.A
(二)
9.C(C.对……说;A.看见/了解;B.知道/了解;D.按照/跟从)
10.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民犹水也/君犹舟也
11.要尊重劳动,要体贴和爱惜劳动者;要懂得君与民、上级与下属之间的辩证关系,尊重百姓,尊重下属;要虚心接受批评意见,并克服缺点,改正错误。
【参考译文】唐太宗对自己身边的大臣说:我自从立太子以来,遇到什么事物就拿来教育他,见他吃饭,就说:“你懂得农事的艰苦劳累,就会常有饭吃了。”见他骑马,就说:“你知道马也有劳累的时候,不使它疲劳过度,就会常有马骑。”见他乘船,就说:“水能把船浮起来,也能把船掀翻,老百姓就好像水,皇帝就好像船一样啊!”见他在树下休息,就说:“按照墨线来锯木料就能锯得直,皇帝采纳正确的意见就能通达事理,才智非凡。”


展开余下试题(三)
12.C(这两段的顺序不能调换,因为这两段内容存在逻辑关系。)
13.C(过于绝对,立下大志,还要通过努力才能实现大志。)
14.示例:作者在文中告诉我们:立志是事业的起点,也是事业成功的基石。立志对于一个人的事业发展来说,既是指引又是动力,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我们每个人首先要考虑国家和人民的需要,及在个人兴趣点的基础上,立下高远的志向,并产生实现志向的动力,努力奋斗,将志向变成现实,实现个人价值,为不忘初心,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四)
15.①捡到皮包后把里面的钱装进兜里 ②自责、痛苦地挣扎 ③想把皮包还给吴老师 ④痛心与后悔
16.(1)“腾的”表现了“我”的脸瞬间变红。“闪开”是“我”当时的动作描写,形容动作极快。“生硬”刻画出“我”当时不知所措的神态,这几个词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我”的心虚,生怕吴老师知道真相的惶恐。
(2)心理描写。“我”得知皮包是吴老师丢失的,而钱又被自己花掉了,揭示了“我”极为矛盾而又复杂的内心世界,既呼应标题又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17.吴老师是一位教学水平高、孝顺老人、心地善良、极力呵护学生自尊,令人十分尊敬的好老师。从侧面描写吴老师,使文章更加生动、感人;使文章结构精巧,情节曲折。
18.示例:做人要讲良心,良心是一种诚实的品格。良心是知错必改的勇气。良心是对自己错误行为的愧悔。(言之成理即可)
三、19.略。
附加题:
1.因为它不怕炮弹,不知疲倦,其实,它是一艘不为人所知的潜水艇。
2.后来,“我”被潜艇俘虏,跟着潜水艇周游各大洋。十个月之后,在极其险恶的情况下逃脱,并把这个海底秘密公诸于世。
3.示例:①在印度采珠场,为救采珠人与鲨鱼展开搏斗;②在南极遭遇浮冰围困,船上极度缺氧,船上所有人轮流凿冰最后脱险;③在大西洋上,诺第留斯号被一只巨大的章鱼攻击,他们拿着斧头和章鱼搏斗。
标签:人教版 七年级 下册 单元练习
相关:关于“广东省梅州”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87]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