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单元练习
阅读:692 2019-05-24
标签:
人教版
七年级
下册
单元练习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692]
山东滕州鲍沟中学2019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达标卷
鲍沟中学2018-2019学年度(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语文测试A卷
(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为120分)姓名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1、(2分)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遗孀(shuānɡ) 点缀(zhuì) 炽热(zhì) 忧心忡忡(zhōnɡ)
B.凸现(tóu) 吞噬(shì) 烧灼(sháo) 屏息凝神(bǐnɡ)
C.销蚀(shí) 轮廓(kuò) 啮沙(liè) 怏怏不乐(yànɡ)
D.俯瞰(kàn) 步履(lǚ) 迟钝(dùn) 心有灵犀(xī)
2、(2分)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虽然这些都很微不足道,但他做得很认真。
B.父亲老实厚道低眉顺眼累了一辈子,没人说过他有地位。
C.丢失了这本心爱的书,他一整天心事重重,若无其事的样子。
D.农村里有这么个风俗,大庭广众之下,夫妇俩从不合坐一条板凳。
3、(2分)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唉!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我想静静。
B.刘慈欣创作的科幻小说《三体》获得了第73届雨果最佳长篇故事奖。
C.继两次承办中国女足热身赛后,曲靖又以唯一一个地级城市的身份加入了国足世界杯预选赛主场申办的行列。
D.今年的“两会”上,代表们就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机制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
4、(2分).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铭”是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一般是用韵的。
B.杜甫,字子美,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有“诗圣”之称。
C.《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它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D.《河中石兽》选自清代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阅微草堂笔记》是以笔记形式写成的志怪小说。
5、(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尼摩船长说:“教授,我曾经注意到,在红海和地中海中有某些完全相同的鱼类。我确定了这个事实,我就问,在这两个海中间是不是有交通路线的存在。如果有,地下水流因为两海的水平面不同,必然要从红海流到地中海。我在苏伊士附近打了很多鱼。我把铜圈套在鱼尾上,再把鱼放入海中。几个月后,在叙利亚海岸,我找到了一些从前放走的鱼尾上有铜圈的鱼。两海之间有路可通的想法得到了证明。我利用诺第留斯号去找寻这条通道,终于把它发现了,也冒险走过去了!教授,不久您也要通过我的海底地道了!”
下列各项中,填入空格正确的一项是( )
选文出自________的著作《__________》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是尼摩船长告诉教授________。
A.法国作家凡尔纳 海底两万里 他认为红海和地中海之间有海底地道
B.英国作家斯威夫特 格列佛游记 他在叙利亚海岸发现了他之前放走的鱼
C.法国作家凡尔纳 海底两万里 他发现红海和地中海之间海底地道的经过
D.英国作家斯威夫特 格列佛游记 他准备带教授穿行海底地道
6、(4分)诗句默写。
(1)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泊秦淮》)
(2),不问苍生问鬼神。(李商隐《贾生》)
(3)莫言下岭便无难,。[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4) ,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约客》)
7、综合性学习(8 分)
学校开展“防止学生沉迷网络”系列活动,你参与其中。
(1)【集思广益】
就如何引导学生文明上网,学校向大家征集建议。有位同学的建议是:学校要开展多种形式的专题教育,引导学生合理使用、谨慎选择、正确认识网络。
他的建议有语病,把你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2分)
浏览完整试题
(2)【心系他人】
课上,同桌李华精神不振。课后问他原来是昨晚上网时间过长。你这样劝说他:(3分)
(3)【经典引领】
为消除部分同学的网瘾,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阅读经典”活动。一位网瘾少年受益匪浅,他准备拟一副对联,上联已拟好:沉迷网络误学业。请你对出下联。(3分)
二、阅读(48分)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完成11~14题。(13分)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出门圮于河 圮:
(2)求二石兽于水中求:
(3)尔辈不能究物理究:
(4)可据理臆断欤臆断:
9.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4分)
(1)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2)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0.文中讲到了哪几种寻找石兽的方法?他们各自的依据是什么?(3分)
11.下面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由于“讲学家”只是拘泥于一般的道理来做出推断,所以结果是错误的。
B.“老河兵”根据石性、沙性和流水反激力等物理属性,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做出了正确的判断。
C.天下的事,只知道其中的一个方面,而不知道其他方面的情况太多了,所以我们不能妄下定论。
D.我们分析事物的特征,要根据生活原理来定论,没有必要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
(二)阅读《伟大的悲剧》精彩语段完成12~18题。(14分)
忽没过多久,他们发现雪地上插着一根滑雪杆,上面绑着一面黑旗,周围是他人扎过营地的残迹——滑雪板的痕迹和许多狗的足迹。在这严酷的事实面前也就不必再怀疑:阿蒙森在这里扎过营地了。千万年来人迹未至,或者说,太古以来从未被世人瞧见过的地球的南极点竟在极短的时间之内——即一个月内两次被人发现,这是人类历史上闻所未闻、最不可思议的事。而他们恰恰是第二批到达的人,他们仅仅迟到了一个月。虽然昔日逝去的光阴数以百万个月计,但现在迟到的这一个月,却显得太晚太晚了——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一切努力成了徒劳,历尽千辛万苦显得十分可笑,几星期、几个月、几年的希望简直可以说是癫狂。“历尽千辛万苦,无尽的痛苦烦恼,风餐露宿——这一切究竟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这些梦想,可现在这些梦想全完了。”——斯科特在他的日记中这样写道。泪水从他们的眼睛里夺眶而出。尽管精疲力竭,这天晚上他们还是夜不成眠。他们像被判了刑似的失去希望,闷闷不乐地继续走着那一段到极点去的最后路程,而他们原先想的是:欢呼着冲向那里。他们谁也不想安慰别人,只是默默地拖着自己的脚步往前走。1月18日,斯科特海军上校和他的四名伙伴到达极点。由于他已不再是第一个到达这里的人,所以这里的一切并没有使他觉得十分耀眼。他只用冷漠的眼睛看了看这块伤心的地方。“这里看不到任何东西,和前几天令人毛骨悚然的单调没有任何区别。”——这就是罗伯特•福尔肯•斯科特关于极点的全部描写。他们在那里发现的惟一不寻常的东西,不是由自然界造成的,而是由角逐的对手造成的,那就是飘扬着挪威国旗的阿蒙森的帐篷。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它的占领者还在这里留下一封信,等待着这个不相识的第二名的到来,他相信这第二名一定会随他之后到达这里,所以他请他把那封信带给挪威的哈康国王。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
12、“人类历史上闻所未闻、最不可思议的事”一句中“这”指代;“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一句中“这一事业”指代。(2分)
13、文中“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这句话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作用主要是什么?正确答案是()(2分)。
A.比喻。生动地再现了挪威国旗在堡垒上空飘扬的情景。
B.拟人。烘托出斯科特等知道探险已被人占先时的沮丧、懊恼心情。
C.拟人,烘托挪威人第一个到达的成功。
D.对偶:生动地再现了挪威国旗在堡垒上空飘扬的情景。
14、文中“癫狂”“夺眶而出”“毛骨悚然”“耀武扬威”等词语有什么表达作用?(2分)
15、“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这句话是作者的观点,还是斯科特的观点?为什么?(2分)
16、.既然知道阿蒙森先到达了极点,斯科特一行为什么还要闷闷不乐地继续他们的路?(2分)
17、“斯科特接受了这个任务,他要忠实地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斯科特为什么要“接受”这项任务?体现了人物的什么精神境界?(2分)
18、运用你所学过的地理知识,说说探险者为什么选在1月进行南极活动,而不是7月?(2分)
(三)阅读《少年书架》完成19~22题。(11分)
少年书架
喜欢书,像喜欢一件宝物。小时每每发了新书,都要找来旧报纸,包了书皮,工工整整写上:语文、数学……然后是班级姓名。手里托着书,美滋滋看着,心里有份庄重,有种没来由的稳妥。
学期末,新书变旧书,一如既往的整齐,只是有了岁月的痕迹,泛着淡淡的黄。细心收起来,放到纸箱里,来年春天,再搬出来晒太阳。
偶然去老师家,一进门就呆住了:老师客厅的一面墙,宽宽大大一面架子,大大小小的书,一本本直立着,是一队队意气风发的少年,春意荡漾啊!罗列其中的,还有照片,石膏雕像,或者一盆小小的文竹……我真是看呆了,书,可以这样放,多好!
展开余下试题
那是王老师用木板和木条,自己钉在墙上的,美其名曰:书架。我用手抚摸着那粗糙的木条、木板,还有书,像是久别的朋友,细腻,温暖。
我迷恋上老师书架的样子了,在书桌前,把书一本本立起来。左右用厚厚的字典做靠背,俨然一个小书架了。这小小发明,竟然让我激动了许久。
放学回家,喜笑颜开地告诉爸妈,我有书架了!爸妈一愣,哪里的?
待我把在老师家里的所见,以及自己在书桌上摆放的事告诉他们的时候,妈妈嘴角漾起一份笑意,眼里还有一抹难以名状的光泽。
那时,家里的条件不好,能上学读书,已经是很幸福的事情了,哪里还敢奢望买上一件这样“无用”的家伙呢?当然,我也会悄悄想:什么时候,我也会真的拥有一个那样的小小书架?
那是一个秋日,天,蓝蓝的,几片厚厚的白云,暖暖地轻轻飘着。爸爸下班回家,推着自行车进了院子,连声道:够了,够了!
什么够了?我和妈妈惊奇地从屋子里跑出来。看,这些木头足够做一个小书架了。爸爸兴奋着。我看那些木条、木板,在爸爸的自行车后架上安静地等待着。小心脏一下子活跃起来,不知所措了,我仿佛看见了,看见了那个美丽的家伙款款而来……
爸爸利用下班的时间,去包装厂,在丢弃的废料中,千挑万拣,捡来这能用的木料。
歇班两天的爸爸,用砂纸,一点点地打磨着那些木头,准备好锤头、钢锯、各种钉子、油漆……放了学的我,迫不及待地往家里跑,蹲在一边,看着爸爸在木屑中忙乎。
天,静静的;阳光,亮亮的。院子里似乎有了道道金光。两天的时间,掰着手指过。
小小的书架成了!
爸爸问我,喜欢什么颜色。我想啊,想,就调成黄色吧。爸爸涂漆,一遍又一遍,慢慢地,小小书架成了土黄色,是秋天叶子成熟的颜色。
风来,漆干。抱起书架,放到桌子的一角,把书一本本放进去。那欢喜,宛如莲花的一瓣,在心里,一点点绽开。放满书的架子,是一株亭亭玉立的稻子,安静、饱满。见到它,如见到久违的老友。
日子深一脚浅一脚地过,它在身边,不离不弃,不恼不怒。经历各种漂泊,它伴着我,慢慢换了容颜。
家里也已拥有大大的书架,开阔大气。而它早已泛起了油渍的光,笨拙而苍老。即便如此,它亦端端正正地立在我的桌前,是我的长者,沉默不语,凝视着我,撑起我的腰身。
如果有一天,要我选择少年重来,陪伴我的,依然是少年书架。
(选自《做人与处世》,有改动)
19.本文围绕“书架”写了哪几件事?请概括填空。(2分)
__________→“我”用字典做了一个“小书架”→______________→书架伴“我”成长
20.品读文中画线句,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妈妈的心理。(2分)
妈妈嘴角漾起一份笑意,眼里还有一抹难以名状的光泽。
21.批注,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请参照示例,自选角度对文中画线句做两条批注。(4分)
示例:那欢喜,宛如莲花的一瓣,在心里,一点点绽开。
批注一:以莲花的绽开来比喻“我”的欢喜,形象具体地再现了“我”放书时的心情。
批注二:“一点点绽开”与前文“一本本放”相照应,展现了“我”的心情越来越愉悦的过程。
语句:我仿佛看见了,看见了那个美丽的家伙款款而来……
批注一
批注二:
22.文中少年书架陪伴“我”成长,陪伴你成长的物品是什么,它如何陪伴你成长?请具体谈一谈。(3分)
(四)阅读《归来的沙克尔顿》完成23~26题。(10分)
归来的沙克尔顿(节选)
文晓钧
眼见船员们的体能与精神都濒于极限,沙克尔顿知道不能再等了。1916年4月24日,沙克尔顿决定与另外4名船员乘坐一艘22尺长的救生艇“加兰号”开始一项几乎不可能的自救行动,目标是横渡约1 300海里波浪滔天的海面,到设有捕鲸站的南乔治亚岛求救。
临行前,沙克尔顿秘密写下一张字条,交由一位船员收存,相约20天后,如他没能返回救他们时再打开。字条上他写着:“我一定会回来营救你们。如果我不能回来,那我也尽我所能了。”
5个人在狂风怒海中航行了17天,“加兰号”奇迹般地到达了南乔治亚岛人迹罕至的南岸。因风浪太大,“加兰号”无法靠岸,他们不得不在一会儿飞上半空、一会儿又好像要沉入谷底的救生艇上苦熬过一个晚上。
但是,捕鲸站设在南乔治亚岛北岸。几个面带冰屑、手脚几近麻木的人在沙克尔顿的带领下,仅靠一根绳索、两把冰镐,在留下两个体弱的队员后,另两位队员随沙克尔顿在30小时内,奇迹般地横越了42公里被认为飞鸟难越的高山冰川,走过了从来无人涉足的南乔治亚岛内陆,准确抵达北岸的达史当尼斯捕鲸站。
捕鲸站站长目瞪口呆地望着三个像是从天而降、似人似鬼的物体发问:“你们是谁?”走在最前面的人开口说话:“我是沙克尔顿。”
深知此行并相信“坚忍号”已无任何生还希望的捕鲸站站长、一个壮如铁塔的铮铮汉子,闻言转身掩面而泣。
这一天已是1916年的5月20日。
5月23日,尚未恢复的沙克尔顿急不可耐地在接到留在南乔治亚岛南岸的两位队员后,又借船开往大象岛去营救他的留在那里的23个船员。所有的人都劝阻他,要他留在捕鲸站休息,由别人前往营救,但沙克尔顿坚决不同意,他说他一定要亲自去,因为出发前他答应过他们。
因为风浪太大,前三次营救均告失败。
8月30日,当第四次出发的营救船只终于驶近大象岛时,心情激越的沙克尔顿两眼直盯着前方,当隐约有人影可辨时,沙克尔顿便急着清点人数:1、2、3、4……23。
“他们都在那里!他们全都在!”
沙克尔顿因狂喜而泣,回头向营救船上的人反复大喊:“他们全都在!他们全都在!他们全都在!”
沙克尔顿终于如约接走了当初留在大象岛上的23名船员。
事后有人问及这些船员,是什么样的力量让他们在枯坐干等中支撑这么久的时间?其中一个船员说:“我们坚信沙克尔顿一定会成功,他有这个能力,如果万一失败了,我们也知道他尽力了……”这位船员的话与那张根本未打开的字条出奇地相似。问及那位收存字条的船员,为什么在超出预计时间那么久之后仍未打开字条,他说:“因为我和剩余的所有人直到那时都仍坚信沙克尔顿会成功,他不会丢下我们不管……”
从1914年8月1日启航,到1916年8月30日救出所有队员,这场被永载史册的航行与绝境再生的故事共历时两年零一个月。
这是一次失败的航行,但却成为人类历史上英勇和顽强斗志的典范。
(选自《正能量》)
23.通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2分)
24.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
25.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沙克尔顿这一人物形象。(2分)
26.你从沙克尔顿的探险经历中获得了怎样的人生感悟?(2分)
三、写作(50分)
27.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作文。
传说西方有一种鸟叫荆棘鸟。这种鸟在出生后无法发出声音,它必须远赴他乡,找到生长在那里的荆棘树,用树上的荆棘刺破自己的喉咙才能发出嘹亮的声音,但那声音却是世界上最动听、最美妙的声音。然而,为了这瞬间的歌唱,它付出了漫长而艰辛的努力:一次次地振翅,跌落;一次次地起飞,滑翔……羽翼一点点丰满了,经验一点点丰富了,勇气一点点增加了——终于有一天,它从容地翱翔天宇,飞向远方,完成了生命的绝唱。
这个传说至少给了我们这样一些启示:毅力是成功者必备的品质;实现理想,就要勇于付出代价;成就的取得离不开积累。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所写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但不要对材料扩写、续写和改写,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展开余下试题
第六单元语文测试A卷参考答案:
1、D、2、C、3、A 4、A 5、C
6、略
7、(1)有位同学的建议是:学校要开展多种形式的专题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网络、谨慎选择、合理使用。(2)示例:李华,上网查阅资料学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知识,但是不能时间过长,更不能沉迷网络。如果上网时间过长就会影响第二天的学习,得不偿失,希望你能控制好上网时间,好好休息。 (3)示例:阅读经典助成长
8.(1) 圮:倒塌(2)求:寻找(3)究:研究、探求(4)臆断:主观地判断
9.(1)到下游寻找石兽,本来就颠倒了;在原地寻找它们,不是更颠倒吗?
(2)那么天下的事,只了解其一,不了解其二的情况太多了,怎么能(只)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呢?
10.三种。一是到河的下游找,理由是认为石兽会顺流而下;二是就在原地找,理由是石兽会渐沉渐深;三是到河的上游去找,理由是由于河水撞击石头返回的冲击力,石兽反而会溯流而上。
11.D
12、“千万年来人迹未至……两次被人发现。”第一个发现南极点。
13、B
14、渲染了斯科特一行当时极度绝望的心情。
15、这是斯科特的观点。作者为他们立传本身就说明作者对他们的肯定态度,而且作者的一处处评论也表明了对他们的肯定态度。
16、他们怀着绝望的心情,却没有半途而废,明知结局是失败,但还是走完全程,体现了他们高尚的人格与绅士风度。点拨:从他们的探索精神和献身精神方面作答。
17、①是诚实守信的品格,使他接受了这个任务。②坦然面对成功与失败的崇高境界。点拨:扣住“品质”和“境界”作答。
18、南极位于南半球,他们的冬夏季刚好与北半球相反。因此,1月恰好是南极大陆的夏季,是那里一年中气候最好的时候。只不过由于南极大陆号称“风极”,那儿的风雪一年四季都相当惊人。所以,斯科特他们才会接连遭遇狂风暴雪的袭击。)
19.“我”到老师家看到宽大的书架 爸爸为“我”制作书架
20.这句话是对妈妈的神态描写,表现妈妈因“我”对书的喜爱感到自豪,又为无法满足“我”的小小心愿而内疚。
21.①将书架拟人化,写它“款款而来”,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我”即将拥有书架的喜悦。②这句话是由父亲搬回来的木料产生的联想,虚实相生,形象地表现了“我”对书架的渴求。
22.示例:我成长的过程中,始终陪伴着我的是桌上的那盏小台灯,它是上小学时,外婆送给我的生日礼物,外婆说:“我不能天天陪着你,就让这台灯伴着你读书,就好像外婆看着你读书一样。”我要记住外婆的叮咛,好好学习。
23.在冰冷恶劣的环境下,沙克尔顿冷静地带领队员求生,终于在经历两年零一个月的煎熬之后,将所有队员全都救回,没有一个人牺牲。
24.反复,突出强调了沙克尔顿见到全体船员仍然活着时的欣喜若狂的心情(。
25.从沙克尔顿决定与另外4名船员到南乔治亚岛求救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临危不惧、毅然决然、有敏锐果敢的指挥能力的人;从沙克尔顿在身体还没恢复的条件下,急不可耐地去解救剩下的船员,说明他是一个有诚信、负责任、有团队精神的领袖)。
26.【示例】只要有一丝希望,就绝对不能放弃!只有做一个生命的强者,生活才会变得更加有光彩。
27、略。
上一篇: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四、五单元测试试卷
下一篇:
七年级语文记叙文阅读专项训练
标签:
人教版
七年级
下册
单元练习
相关:
关于“山东滕州鲍”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692]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