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月考试卷
阅读:328 2019-05-27
标签:
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月考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28]
湖北省沙市中学2019届高三高考冲刺卷(五)语文试题
2016级高三五月语文冲刺卷(五)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00年前,蔡元培先生提出“以美育代宗教”,从学理上说,美育是美育,宗教信仰是宗教信仰,两者是不能相互替代的。但是,当时的中国,在新旧社会交替的背景下,有些人过度夸大宗教的作用,使得“宗教救赎论”观点泛滥,蔡元培本着科学主义的精神,在重视德育、智育的基础上,提出“以美育代宗教”,对中国的美育实施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尤其是从当时的社会现实和中国传统重感悟、重当下体验的文化心理角度看,以美育代宗教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在今天看来,提倡美育实际上是让美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发挥应有的功能。18世纪德国启蒙时代的哲学家约翰•尼柯拉•提顿斯把人的心理功能划分为知、情、意三个方面。人的知、情、意要全面发展,其中的情感主要应由审美来充实。美育通过审美活动陶冶人的性情,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度重视智育、生活节奏紧张的当下,美育有助于促进人格的健全和完善,有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马尔库塞曾批判现代工业社会将人变成了“单向度的人”,失去了生活的乐趣和创造力,他强调要把人从现实中解放出来,获得全面发展。卓别林主演的喜剧电影《摩登时代》中的查理,就是生产流水线上的机器人,一个单向度的人。
美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美育,是指人的一切审美活动,包括欣赏自然美景、艺术等,都对人的心灵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是铸就人的精神世界的有机部分。这是一种自发的美育。而狭义的美育,则指经过自觉地、能动地规划,有意识地进行的审美教育,如学校里的艺术教育等,在美育的实施过程中,学校在自觉地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审美能力和审美趣味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而学校自觉的美育又可对人们自发的审美活动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当然,完整的美育过程是自发的美育和自觉的美育相统一,它们共同推动人生境界的提升。
审美的资源是丰富的,审美活动是人们喜闻乐见的,趣味是审美的核心内容。审美活动本身不是占有,我们欣赏大海不是占有大海,人们更乐意自己在受到感动的同时,让他人也分享感动,这使得审美更具有普遍有效性。审美也具有超越的功能,让人从审美感受中获得解放和超越。我们生活的世界,不可能完全脱离功利,但是可以通过审美提升自我,达到更高的精神境界。
同时,美育与德育、智育在内涵和方式上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它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感染,能让人不由自主地被吸引,产生动情的愉悦。正因如此,智育与德育都可以通过审美而得以强化。主体审美能力的激情和想象力的焕发,可以极大地促进科学的发明和创造,在道德的感化中,也包含了审美、动情的元素。
(摘编自朱志荣《美育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虽然美育和宗教信仰有本质区别,但蔡元培先生“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是切中时弊且具有一定可行性的。
B.狭义的美育是指学校自觉能动地、有意识地进行的各种审美教育,它能对广义的美育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C.通过审美活动来充实情感、陶冶性情,对人格的健全和完善、对人类知、情、意的全面发展可起到促进作用。
D.智育与德育都可以通过审美而得以强化的原因是美育能春风化雨般地感染人、打动人,而不是强制地灌输。
浏览完整试题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开篇借助蔡元培先生提出的“以美育代宗教”引出话题,交代了美育的历史意义,并统率全篇。
B.作者借马尔库塞的言论和卓别林饰演的“查理”一例旨在说明工业社会易使人变成“单向度”的人。
C.全文从美育的功能、概念、特点和与其他教育形式的关系等方面展开论述,条理分明,结构严谨。
D.文章结尾分析了美育和德育、智育之间的辩证关系,强调了审美对德育、智育的功用和时代价值。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如果没有蔡元培先生在一百年前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中国的美育实施可能就要晚一个世纪。
B.学校虽然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趣味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仅靠学校的课堂美育是远远不够的。
C.审美具有超越功能,能够让人从审美感受中获得解放和超越,我们可以通过审美提升自我,脱离功利。
D.人们乐意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审美感动,是因为审美资源丰富多彩,审美活动有趣并为人们喜闻乐见。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所谓996,是指工作从早上9点到晚上9点,一周工作6天,代表着中国互联网企业盛行的加班文化.我国«劳动法»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第四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根据上述规定,若公司强制实行996工作制度是违反法律规定的。对于违反法律规定强制要求的加班,劳动者有权拒绝.
张耀律师表示,若是单位安排员工延长工作时间的,属于法律意义上的加班,单位应当根据法律规定支付加班费或予以调休;但若员工出于自愿加班的,不属于法律意义的加班,单位也无需支付加班费.如果企业利用鼓励的模式变相强制要求员工加班,比如公司因员工拒绝加班而对员工降职、降薪、处罚、辞退的,员工可以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从政府的角度来说,必须高度重视劳动法律法规的完善,尽快构建起法治维权的法律体系,重点治理各种形式的“隐性强迫”加班现象。
———新华网4.16
材料二 我们的企业不仅要依靠员工的汗水,更要激发员工的灵感;崇尚奋斗、崇尚劳动不等于强制加班.苦干是奋斗,巧干也是奋斗;延长工时是奋斗,提高效率也是奋斗。因此,不能给反对996的员工贴上“混日子”“不奋斗”的道德标签,而应该正视他们的真实诉求。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很多企业都面临生存考验,强制推行996,不仅解决不了企业管理中的难题,也会助长“磨洋工”的顽疾。从企业家角度来看,他们身上的极限奋斗精神是可贵的,但要考虑到普通员工的位置不同,强制灌输996的加班文化,不仅体现了企业管理者的傲慢,也不实际、不公平。事实上,这涉及到企业管理的核心问题:如何才能最大限度激励员工的积极性? 把加班长短作为激励手段,这肯定是最简便易行的方法,但显然不是最有效的方法.企业不仅要让员工更努力地工作,更要激发员工更高效地工作;不仅要靠加班工资的激励,更要让家人的陪伴、身体的健康、意义的饱满也成为工作的奖赏。只有那些能够做好平衡兼顾的企业,才能顺应时代的变化、获得可持续的竞争力。
———人民日报4.16
材料三 《中国互联网企业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北京财经4.13
材料四 国家还处于发展中的阶段,仍然需要劳动者的奋斗与拼搏。正是中国人的勤劳与奋斗,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推动中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奋斗与拼搏,仍将是我们这个快速前进社会的主题词。而996的讨论则启示我们:未来中国的活力,将来自于快乐地去劳动,让劳动者创新创造的源泉充分涌流。人们对“美好生活”有了更高的诉求,不再是温饱时期的拼命工作赚钱,而是需要在工作之外获得更多价值,发现兴趣、陪伴家人、寻找意义。因此,正确打开996话题的方式,不是要不要奋斗拼搏,而是如何更好地去奋斗拼搏。按照“效率工资理论”的观点,员工工资水平越高,他们的生产就越有效率,忠诚度也会大幅提高。当然,员工也要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权益,注重工作家庭生活的平衡。如此,实现劳动者更高质量就业和体面就业的目标,才能顺利实现。
———人民日报4.15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996工作制代表着中国互联网企业盛行的加班文化,这种工作制工作时间超过了《劳动法》规定的正常工作时间。
B. 如果企业在管理过程中能做好平衡兼顾,让员工能兼顾工作和休息,就能顺应时代变化,获得可持续的竞争力。
C.当劳动者被企业要求延长工作时间时,这属于法律意义上的加班,劳动者应得到相应的加班费或调休,企业不能利用鼓励的模式强行推行996工作制。
D.人们现在需要在工作之外获得更多价值,对“美好生活”有了更高的诉求,期望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和体面就业的目标。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反对996工作制的员工并不等同于不奋斗的人,崇尚奋斗,崇尚劳动应提高工作效率,而不是一味地要求强制加班。
B.企业管理者强制灌输996的加班文化,体现了管理者的傲慢,管理者应思考怎样最有效地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C. 材料三中显示中国互联网企业中,国有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加起来占比不足一成,民营企业占比最高,所以996工作制在民营企业中最盛行。
D. 中国人的勤劳与奋斗,加快了中国工业化进程,新时代使劳动者快乐地劳动,有助于激发未来中国的活力。
6. 材料一、二、四中,都报道了996工作制,报道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地 图
余光中
①书桌右手的第三个抽屉里,整整齐齐叠着好几十张地图,有的还很新,有的已经破损,或者字迹模糊,或者在折缝处已经磨开了口。新的,他当然喜欢,可是最痛惜的,还是那些旧的,破的,用原子笔画满了记号的。只有它们才了解,他闯过哪些城,穿过哪些镇,在异国的大平原上咽过多少州多少郡的空寂。只有它们的折缝里犹保存他长途奔驰的心境。
展开余下试题
②那些地图就像他的太太一样,无论远行去何处,事先他都要和它们商量。譬如说,从芝加哥回盖提斯堡,究竟该走坦坦的隧道,还是走二级三级的公路?凭着那些地图,他闯过费城、华盛顿;切过蒙特利奥、旧金山。回台湾后,这种倜傥的江湖行,这种意气自豪的浪游热,一下子就冷下来了。一年多,他守住这个已经够小的岛上一方小小的盆地兜圈子。往往,一连半个月,他活动的空间,不出一条怎么说也说不上美丽的和平东路。
③去新大陆的行囊里,他没有像萧邦那样带一把泥土,毕竟,那泥土属于那岛屿,不属于那片古老的大陆。他带去的是一幅旧大陆的地图,中学时代,抗战期间,他用来读本国地理的一张破地图,就是那张破地图,曾经伴他自重庆回到南京,自南京而上海而厦门而香港而终于到那个岛屿。他常常展视那张残缺的地图,像凝视亡母的旧照片。那些记忆深长的地名,长安啊,洛阳啊,赤壁啊。往往,他的眸光逡巡在巴蜀,在嘉陵江上,在那里,他从一个童军变成一个高二的学生。
④远从初中时代起,他就喜欢画地图了。蛛网一样的铁路,麦穗一样的山峦,雉堞隐隐的长城啊,叶脉历历的水系,神秘而荒凉而空廓廓的沙漠。当他的目光循江河而下,徘徊于柔美而曲折的海岸线时,复在罗列得缤缤纷纷或迤迤逦逦的群岛之间跳越为戏的时候,他更感到鸥族飞翔的快意。秋日的半下午,他常常坐一方白净的冷石,俯临在一张有海的地图上面,作一种抽象的自由航行。
⑤在山岳如狱的四川,他的眼神如蝶,翩翩于滨海的江南。有一天能回去就好了,他想。后来太阳旗在中国降下,他发现自己怎么已经在船上,船在白帝城下在三峡,三峡在李白的韵里。他发现自己回到了江南,他并未因此更加快乐,相反地,他开始怀念起四川,怀念起那些曾经用川语摆龙门阵甚至吵架的故人了。太阳旗倒下,五星旗升起。他发现自己到了这个岛上,他断断没有想到,自己竟会在这多地震的岛上连续抵挡十几季的台风和梅雨。现在,看地图的时候,他的目光总是在江南逡巡,燕子矶,雨花台,漕桥,几个单纯的地名便唤醒一整个繁复的世界。
⑥“你不能真正了解中国的意义,直到有一天你已经不在中国。”从新大陆寄回来的家信中,他这样写过。在中国,你仅是七万万分之一的中国,天灾,你可以怨中国的天;人祸,你可以骂中国的人,军阀、汉奸、政客、贪官污吏,你可以一个挨一个的骂下去。当你不在中国,你便成为全部的中国。鸦片战争以来,所有的国耻全部贴在你脸上。于是你不能再推诿,不能不站出来。站出来,而且说:“中国啊,中国,你全身的痛楚就是我的痛楚,你满脸的耻辱就是我的耻辱!”第一次去新大陆,他怀念的是这个岛屿,那时他还年轻。再去时,他的怀念渐渐从岛屿转移到大陆,那古老的大陆——所有母亲的母亲,所有父亲的父亲,所有祖先的大摇篮。中国所有的善和中国所有的恶,所有的美丽和所有的丑陋,全在那片土地上和土地下面,上面,是中国的稻和麦,下面,是黄花岗的白骨是岳武穆的白骨是秦桧的白骨或者竟然是黑骨。
⑦走进地图,便不再是地图,而是山岳与河流,原野与城市。走出那河山,便仅仅留下了一张地图。当你不在那片土地,当你不再步履于其上,俯仰于其间,你只能面对一张象征性的地图,正如不能面对一张亲爱的脸时,就只能面对一帧照片了。临图神游是一种超越,或是一种变相的逃避,灵魂的一种土遁之术?也许那真是一个不可宽宥的弱点吧?
⑧于是他将新大陆和旧大陆的地图重新放回右手的抽屉。他将自己的一切,躯体和灵魂和一切的回忆与希望,完全投入刚才搁下的稿中。于是那六百字的稿纸延伸开来,吞没了一切,吞没了大陆与岛屿,而与历史等长,与茫茫的空间等阔。
(1967年12月21日于台湾,原文有删节)
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以地图始,以地图终,首尾呼应,结构完整,描写了作者在异国、台湾以及旧大陆的游历足迹,突出了海外游子的乡愁情结。
B.第④段运用比喻、叠词等修辞手法,文意生动,长短句错杂,整散句结合,既增强了文章的抒情性又富于变化,体现了散文之美。
C.第⑥段采用第二人称抒发情感,与读者直接对话,感情深挚强烈,寄语青年不忘国耻,充分表达了希望早日回归旧大陆的强烈感情。
D.本文以“地图”为题,意蕴丰富,它既指手中的地图,又指脚下的地图,更指记忆中、心目中的地图,虚实结合,凸显主题。
8.解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含意。(6分)
(1)后来太阳旗在中国降下,他发现自己怎么已经在船上,船在白帝城下在三峡,三峡在李白的韵里。
(2)上面,是中国的稻和麦,下面,是黄花冈的白骨是岳武穆的白骨是秦桧的白骨或者竟然是黑骨。
9.请结合全文分析,作者为什么对地图怀有深挚的情感。(6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14~15题。
【越调】柳营曲•叹世
马谦斋
手自搓,剑频磨,古来丈夫天下多。青镜摩挲,白首蹉跎,失志困衡窝。有声名谁识廉颇,广才学不用萧何。忙忙的逃海滨,急急的隐山阿。今日个,平地起风波。
14.下列对这首元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本首小令叙议结合,风格冷峭。作者按时间顺序记叙人生历程,抒发对人生世事的感慨。
B.诗人隐去个人仕途的具体经历,抓住“青镜摩挲”这一细节表现出了主人公的复杂情感。
C.“忙忙的”“急急的”运用叠词,描写出了一种紧促急切的心情,用语通俗又富有形象感。
D.“风波”一词运用借代交代“逃”“隐”的缘由,含蓄表现出官场的险恶难测,令人深思。
15.诗歌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特点?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6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延伸。从历史到现实,中华民族历来崇尚家国大义,“小家”同“大国” 、紧密相连.在中国人的精神谱系里,国家与家庭、社会与个人,都是密不可分的整体.家国,可说是华夏儿女的精神原乡。今年,我们将迎来新中国成立70周年。( )从硝烟弥漫、 的革命战争年代,到一穷二白、 的建设岁月,再到波澜壮阔、惊涛拍岸的改革时代,无数先锋模范在国家前行的大势中寻找人生价值、标注成长坐标。而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也是家国情怀的根基所在。在步履匆匆的返乡途中,在“爸妈装的行李箱”中,在难改的口味与乡音中……人们感受家的温暖,体悟家的意义,真诚感叹“有家真好”。但不要忘记,国家好、民族好,家庭才能好。无论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还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中华传统文化所倡导的都有着由私而公的家国情怀。每个人孝亲敬长、安居乐业,每个家庭都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作出贡献,才能 、聚沙成塔,汇聚成同心筑梦的强大力量。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同声相应 艰苦卓绝 筚路蓝缕 集腋成裘
展开余下试题
B.同日而论 艰苦卓绝 栉风沐雨 集腋成裘
C.同声相应 艰难竭蹶 筚路蓝缕 众擎易举
D.同日而论 艰难竭蹶 栉风沐雨 众擎易举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回望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平凡的发展历程,站在这样的历史节点,每个人都会感受到爱国的情愫在升腾。
B.站在这样的历史节点,每个人都会感受到爱国的情愫在升腾,回望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平凡的发展历程。
C.站在这样的历史节点,回望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平凡的发展历程,每个人都会感受到爱国的情愫在升腾。
D.每个人都会感受到爱国的情愫在升腾,站在这样的历史节点,回望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平凡的发展历程。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无论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还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由私而公的家国情怀,一直是中华传统文化所倡导的价值理念。
B.无论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还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由私而公的家国情怀,一直是中华传统文化所倡导的价值理念。
C.无论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还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中华传统文化所倡导的价值理念都有着由私而公的家国情怀。
D.无论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还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中华传统文化所倡导的都有着由私而公的家国情怀。
21.阅读下列对联,请你选择一副,说出它歌颂的是哪位文人,并为这位文人写一篇颁奖词。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不得超过100字。(6分)
① 兵甲富于胸中,一代功名高宋室;忧乐关乎天下,千秋俎豆重苏台。
② 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③ 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草堂三五间,春水群鸥野老心。
(1)我选择( ),这幅对联歌颂的是( )。(2分)
(2)我为他写颁奖词:(4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大润发在零售行业是一个号称“19年不关一家店”的传奇商场,其发展曾超过许多同行。2017年11月,大润发被阿里巴巴收购。大润发前执行董事黄明端曾感叹:赢了所有对手却输给了时代。
你对上述材料有什么认识?请结合材料内容及其含意作文,表达你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④不少于800字。
2016级高三五月语文冲刺卷(五)答案
1.B(B项,以偏概全,第三段“狭义的美育,则指经过自觉地、能动地规划,有意识地进行的审美教育,如学校里的艺术教育等……”学校的美育只是狭义的美育的组成部分。)
2.C(A项,分析不当,开篇并未起到“统率全篇”的作用;B项,张冠李戴,作者用马尔库塞的言论和卓别林饰演的“查理”的例子是为了论证美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重要性;D项,“时代价值”无中生有。)
3.B(A项,推断不合逻辑,“晚一个世纪”的结论太绝对;C项,曲解文意,“脱离功利”错;D项,强加因果,“人们乐意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审美感动”是因为个人的选择。)
4.(B“如果……就”的表述错误.材料二中“企业不仅要让员工更努力地工作,更要激发员工更高效的工作;不仅要靠加班工资的激励,更要让家人的陪伴、身体的健康、意义的饱满也成为工作的奖赏。只有那些能够做好平衡兼顾的企业,才能顺应时代的变化、获得可持续的竞争力。”平衡兼顾的内涵不是指“工作和休息”。还包含了“家人陪伴、身体健康以及意义的饱满”。)
5.C (“民营企业占比最高,所以996工作制在民营企业中最盛行。”表述错误,强加因果。)
6.材料一侧重从法律的角度,论述996工作制违反了《劳动法》,政府应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材料二侧重从企业的角度,论述996工作制的弊端,企业应做好平衡兼顾才能提高效率。材料四侧重从劳动者的角度,论述新时代劳动者也需要奋斗,但不是通过996的方式,对“美好生活”有了更高的诉求。
7.C(“寄语青年不忘国耻,充分表达了希望早日回归旧大陆的强烈感情”错。)
8.(1)抗日战争胜利了,“他”归心似箭,乘船出蜀返乡,船行至三峡,感受到了李白诗中抒发的轻快、舒畅的情感。(3分)
(2)中国的土地生长着养育中华民族的物产,中国的历史铭记着英雄的业绩,也记录着民族败类的丑行。(3分)
9.地图在作者远行途中提供了许多帮助,地图上保存了作者长途奔驰的心境。②作者能在地图上作自由航行,感受到畅游世界、神临一切的快意。③在作者眼中,地图就是祖国的山岳河流、原野城市,承载了作者对祖国、对民族的深挚情意。(每点2分)
10.(3 分)D
11 .(3分)B(丁内艰指母亲去世,可以由“内”字推知〉
12.(3分)C (马崇骏并非高德贵亲厲,就文中信息推断他应是高腾龙的同伙)
13.(10 分)
(1)总督麻勒吉上书道慕天颜为官勤勉做事迅捷,现在正在淸理多年所欠陚税,这件事还未完成,请让他在任上为母亲守丧。”(得分点:疏;逋赋;竟。每点1分,句意2分。共5分)
(2)慕天颜即将离职时,将自己的成绩和功劳在奏疏中逐一罗列,并且(为自己辩护〉说我日夜忧心操劳,没想到受到诬告,承蒙陛下明察,并宽恕臣,没有对我严加制裁。”(得分点:成劳;鉴;宥。每点1分,句意2分。共5分)
14.D(应为“借喻”。)
15.①胸怀抱负,积极进取,渴求建功立业。“手自搓,剑频磨”写出诗人青年时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的样子,有成为顶天立地“大丈夫”的抱负;②壮志销残,年岁已高却一事无成。诗人揽镜自照已是两鬓斑白,纵有廉颇、萧何的才华也不得赏识;③选择远离官场,归隐山林。“逃”“隐”直接写出作者的心意,表达对官场黑暗、仕途险恶的愤懑不满之情。(每点2分)
16.(6 分)
(1)报君黄金台上意 提携玉龙为君死
(2)辘辘远听 杳不知其所之也
(3)朝菌不知晦朔 蟪蛄不知春秋
17.A(同声相应:同类事物相互感应。志趣、意见相同的人互相呼应,自然地结合在一起。同日而论:相提并论。艰难竭蹶:“竭蹶”是赶路跌跌撞撞的样子,引申为资财匮乏。形容收入少。生活艰难。艰苦卓绝:形容斗争十分艰苦,超出寻常。筚路蓝缕:意思是指驾着简陋的柴车,穿着破烂的衣服去开辟山林道路。形创业的艰苦。常作谓语、定语、状语。栉风沐雨:意思是大雨洗发,疾风梳头。后用以形容经常在外面奔波劳碌。常作谓语、状语.集腋成裘:珍贵美好的事物积少成多.众擎易举:许多人一齐用力,就容易把东西举起来。比喻大家同心协力事情就容易成功。)
18.C(按照逻辑顺序,应该是先站在“历史节点”才能“回望发展历程”,最后“感受爱国情愫”。)
19
上一篇:
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冲刺(四)语文试题
下一篇:
湖南师大附中2019届高三高考模拟卷(二)教师版语文含解析
标签:
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月考试卷
相关:
关于“湖北省沙市”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28]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