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249  2019-06-01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49]
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七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长沙市一中2019届高三月考试(七)
语文
命题人:长沙市一中高三语文备课组
本试卷共10页,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人文学科。包含文学、哲学、历史一类的科目在内。而比较广义的文学包括音乐艺术。比较广义的哲学包括宗教,合而言之,是一个人生经验的总纪录。人文学科所能给我们的是生活上的一些条理规律,一些真知灼见,约言之。就是生活上已经证明为比较有效的一些常理。如果完全没有这些。人类的生命怕早就已经寂火,不会维持到今日。
分而言之,文学艺术以至于宗教所给我们的经验是属于情感生活一方面的。即多少可以使我们领会前人对于环境中的事物、情绪上有过一些什么买际的反应,对于喜怒哀乐的触发作过一番什么有效的控制。艺术作品之所以为伟大,文学纪录之所以为真实,全都因为一个原则。就是孟子所说的“得我心之所同然”。所谓我心,指的当然是后来一切读者与赏鉴者的心,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它们有力量打动我们共同的心弦。有力量触及基本人性的痒处。打动与触及得越多,它们就越见得富有实验性,越见得伟大。李杜的诗歌、莎士比亚的剧本、贝多芬的乐曲……可以百读不厌,不因时代地域的不同而贬落它们的价值。原因就在此。说到我心之所同然,或共同的心弦,或基本的人性,就等于说,有了这一类文物的凭借,后来的人,无论在别的生活方面如何大异其趣,各不相谋,至少在最根本的情感生活上,可以相会,可以交通。
哲学与历史的功效也如此。所不同的是,哲学所关注的是理智与思想生活,而历史关注的是事业生活;前人的经验里,究竟想到了些什么,知道了些什么,有过什么行为、什么成就,思想有何绳墨,行事有何准则,撇开了哲学与历史,后人是无法问津的。历史可以供给行事的准则,小之如个人的休戚,大之如国家民族的兴衰,都可以就前人经验里截取一些事例作为参考,这就是前人说的“以古为鉴”。每一个人,每一个时代的社会,懂得如何利用这镜子,来整饬其衣冠,纠正其瞻视,解蔽的工具岂不是又多了一件?近代的心理、伦理、社会、政治一类和行为问题有关的学问到如今并没有能提供什么实际的标准,让我们遵循之后,定能长维康乐,避免危亡;即使有一些细节的贡献,也往往得诸历史的归纳。心理学家讲个人的智力,时常用到的一个定义,那就是利用经验的能力,即再度尝试时不再错误的能力,或见别人尝试时发生过错误,而自己尝试时知如何避免错误的能力,这便是历史的意识和历史的效用。
自社会科学渐趋发达以后,又值两次世界大战的创痛之余,我们有了一个“世界一家”的理想。不过这还是一个理想,达成尚须极大的努力,并且还有待于另一个相为经纬的理想的提出,交织成文,才能收效。“世界一家”的理想只是平面的,只顾到一时代中人与人、群与群的关系的促进。平面也就是横断面,没有顾到它的渊源,它的来龙去脉,是没有生命,没有活力的。没有经,只有纬,便不成其为组织。如果当代的世界好比纬,则所谓经,势必是人类全部的经验;人类所能共通的情意知行,各民族所已累积流播的文化精华,全都是这经验的一部分。必须此种经验得到充分的观摩攻错,进而互相调剂,更进而脉络相贯,气液相通,那“一家”的理想才算有了滋长与繁荣的根本。不过要做到这些,我们似乎应该再提出一个理想,就是“人文一史”。目前已经发轫的国际文化合作可以说是达成这理想的第一步。仅仅为了做到这第一步,为了要有合作的心情、合作的材料,我们就不得不想到人文学科,而谋取它们的东山再起。


浏览完整试题(选自潘光旦《人文学科必须东山再起》,有删节)
1.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人文学科是人类生活经验的总纪录,涵盖文、史、哲,甚至包括音乐、艺术和宗教。
B. 人文学科提供情绪、理智、思想及事业方面的种种经验,让人类在情感上相会交通。
C. 历史上,个人的休戚和国家的兴衰,无法提供可资遵循的准则让后人永葆康乐兴旺。
D. 当前的“世界一家”的理想之所以缺少生命和活力,是因为它还只着眼于横向的联系。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从内涵和外延上界定了“人文学科”这一概念,并指出人文学科的重要性。
B. 文章基于当代提出“世界一家”的理想这一背景,提出了复兴人文学科的观点。
C. 文章从人文学科本身和世界形势这两个维度,论述了重视人文学科的必要性。
D. 文章以“经”喻人文学科,以“纬”喻“世界一家”,旨在强调两者相辅相成的关系。
3.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古今中外的文学艺术经典总能打动人心,触动人性,是因为它们的价值永在。
B. 《兰亭集序》中的“虽世殊事异,其致一也”,与文中引用的孟子之语旨意相同。
C. 《阿房宫赋》中所论“后人哀之而不鉴之”,提醒我们要有利用历史经验的能力。
D. 如果人文学科不能东山再起,便无法实现文化国际合作,无法实现“人文一史”。
【答案】1. B 2. D 3. A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的是“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B选项,让人类在“情绪”上相会、交通的,是文学艺术与宗教,而不是理智、思想及事业生活方面的经验。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D选项,,从最后一段文字看,作者强调的不是两者相辅相成,而是要突出作为人类全部经验的人文学科对于“纬”的重要性。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A选项因果关系颠倒,是因为它们能打动人心,触动人性,所以价值永存。故选A。
【点睛】解答此题时要在原文中找对应句。先在选项中选定需要“定位”的关键词语,依据选定的“关键词”寻找、确定选项在原文中的对应句。然后首先将题干与选项进行对比,看题干问的是什么,选项回答的是什么,看看是不是考查答非所问类试题。如果题干中出现“不属于”“不能说明”这类词,考查的就是这类题;如果题干中仅出现“不符合原文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则可以不考虑此步骤。其次将选项与对应句进行比较,比较选项和对应句时,应找到二者表述存在差异的地方,符合原文意思的是正确选项,否则是错误选项。最后选项与选项进行比较,选出错误或者最恰当的一项。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数据中商产业研究院)
材料二
在线教育的方式方法,应站在受教育者的角度考虑,不要把在线教育变成冰冷的机器人教学,只有适合受教育者,让受教育者提高学习效率的在线教育,才会是被公认的好的在线教育。从这个层面看,在线教育不应仅仅是将线下教育通过录像录音简单上传至网络,而要根据在线教育的内容和受教育者的年龄特征等。采取受教育者喜欢又能够接受的方式方法。满足受教育者的求知欲。在线教育者眼里有学生,心里有分寸,做到想学生所想,在线教育才会更上一个台阶。
在线教育再多点责任,就是不要吸收网络隔空对话油腔滑调、想当然的手法,而应以一个教育者的责任、教育者的良心道德,处理在线教育问题。
(摘编自《在线教育要多点温度和责任》,《北京日报》2018年1月10日)
材料三
教育的目的和手段决定了“教育先行”。从逻辑上来讲。在线教育就是用在线技术实现教育的目的,即让被教育主体拥有高质量的生活。而技术在其中扮演的只是手段的角色。目的自然应当优先于手段。如果将教育比作酒,在线技术就是酒瓶——酒瓶为装酒而生,正是因为有了教育之“酒”的存在。在线技术的“瓶”才会被使用。从时间上看,教育从产生至今已历经数千年,而在线教育产生的时间,不过短短数年,二者诞生的先后顺序也决定了在线教育中教育的先行地位。从教育与技术关系的角度来讲。教育可以说是技术的灵魂。如果没有教育。技术将没有用武之地,缺少教育,技术将形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所谓教育先行,其实不光是强调教育的目的优先于技术手段,更加强调教育对于技术的反向促进作用。技术推动了在线教育的发展进步,但更为重要的是。技术在与教育融合后,不断地更新迭代,迸发出更大的能量。
(摘编自《侯建彬:在线教育,教育先行》,人民网2018年5月15日)
材料四
我国目前的在线教育平台。大致可以分为教育平台类、答题和作业辅导类、学习APP等。在盈利方面,主要靠邀请教育机构入驻收取入驻费,向注册会员收取会员费,或向入驻平台的老师收取佣金费用等等。这看似热闹且创新,实则缺乏制度及行业层面强有力的监管。这是在线行业的先天性通病,唯有堵上制度设计与科学管理的漏洞,才有望改变现状。对于开展在线教育的平台授课者来说,资格审查与能力评估是非常必要的,这直接关系到教育效果的好坏。目前市场上取得资质并规范开展在线教育的机构不少,但各种“野鸡”在线教育机构及从业者也很多,有些甚至在被曝出违法违规办学后改头换面,重新“上线”,一般的受教育者无力分辨。因此强化在线教育的“教育”色彩,让教育主管部门更严格地进行在线教育平台及从业者的资格审查,让业界专业学者更多参与专业能力评估、教学成果验收过程,也势在必行。


展开余下试题(摘编自《在线教育从野蛮生长到因人施教还有多远》,《中国青年报))2018年1月)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从材料一提供的数据来看,在线教育市场发展规模逐年扩大,可推断出在2011年至2017年这一时期内在线教育发展趋势良好。
B. 从材料一提供的数据还可以看出,增长率的增投幅度在2012至2014年较大,且在2014年达到高峰,2014年后则增长较为平稳。
C. “教育先行”并不意味着技术不重要,技术能推动在线教育的发展。技术与教育整合,更新迭代。能迸发出更大的能量。
D. 要促进在线教育的良性发展,教育主管部门的管理不能缺席。要加强对教育在线平台和从业者的资格审査、专业能力评估、教学成果验收。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线教育从业者的责任在于,要精心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内容和手段进行在线教学。
B. “教育先行”。既要重视在线教育中教育的主导作用,也不能忽视技术对教育的促进作用。
C. 材料三从逻辑、时间、教育与技术的关系等角度。分析了在线教育应坚持“教育先行”的原因。
D. 材料四在分析在线教育平台的种类、盈利模式以及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指出了解决途径。
6. 请结合四则材料,说说你对文中“强化在线教育的‘教育’色彩”这句话的理解。
【答案】4. B 5. B
6. 强化在线教育的“教育”色彩包括三层意思:①作为在线教育的从业者,要对学生负责,有教育者的温度和责任感。②从在线教育与技术的关系来看,在线教育要秉持“教育先行”的理念。③从管理角度来看,在线教育的监管需要教育主管部门的介入,以保证教育效果(使其不以营利为主要目的)。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B选项,“2014年后则增长较为平稳。”错误,根据材料一可知,2014年以后没有增长,反而是降低了。故选B。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时要在原文中找对应句。先在选项中选定需要“定位”的关键词语,依据选定的“关键词”寻找、确定选项在原文中的对应句。然后将选项与对应句进行比较,比较选项和对应句时,应找到二者表述存在差异的地方,符合原文意思的是正确选项,否则是错误选项。B选项,篡改文意,“也不能忽视技术对教育的促进作用。”错误,由原文“所谓教育先行,其实不光是强调教育的目的优先于技术手段,更加强调教育对于技术的反向促进作用。”可知,是教育对技术的“促进”作用,而不是“技术”促进“教育”。故选B。
【6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含义的能力。体会句子含意的原则:①从词语到句子,即根据句子中的关键词语、词语与词语之间的关系来理解。②从形式到内容,即根据句子的结构特点、修辞手法及句子的语言气势,对它表达的内容来理解与把握。③从篇章到语句,即联系文章主旨来理解句子的真实含意。由原文“在线教育的方式方法,应站在受教育者的角度考虑,不要把在线教育变成冰冷的机器人教学,只有适合受教育者,让受教育者提高学习效率的在线教育,才会是被公认的好的在线教育。”可知,作为在线教育的从业者,要对学生负责,有教育者的温度和责任感。由原文“教育的目的和手段决定了‘教育先行’。从逻辑上来讲。在线教育就是用在线技术实现教育的目的,即让被教育主体拥有高质量的生活。而技术在其中扮演的只是手段的角色。目的自然应当优先于手段。”可知,从在线教育与技术的关系来看,在线教育要秉持“教育先行”的理念。由原文“让教育主管部门更严格地进行在线教育平台及从业者的资格审查,让业界专业学者更多参与专业能力评估、教学成果验收过程,也势在必行。”可知在线教育的监管需要教育主管部门的介入,以保证教育效果。
【点睛】对文章内容的筛选和归纳,首先浏览选项标敏感点,敏感点就是题干要求的“内容”“艺术特色”等。其次回归原文找对应句,根据选项内容回归原文寻找对应句,筛选信息类要注意是否改变了原文判断,评价赏析类的选项要特别关注标注的敏感点是否有原文依据。最后排除定答案,根据“知识性错误”优先的原则,先将有“知识性错误”的选项挑选出来,然后再考虑赏析不当的选项,最后确定答案。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雪花那个飘
李德霞
一大早,天空就飘起了细碎雪花。
今天是腊月二十八,也是娘做年糕的日子。
这天,我是不会出门玩的,尽管二唤趴我家大门口喊我几次了,可我就是不挪窝。我爱吃现炸出锅的年糕,黄灿灿浸着油,皮子脆脆的,咬一口,“咔嚓咔嚓”响,那个香啊。我不出门的另一个原因,是我得看着娘,防止她给干姥姥送年糕。
干姥姥是个要饭的,常年在我们这一带乞讨。一只豁了边的碗,一根磨得乌黑油亮的打狗棍,晃晃悠悠来,晃晃悠悠去。今年冬天雪大,天气又冷,干姥姥干脆就住在我们村后面的破庙里。娘啥时认她做的干娘,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娘时常偷偷摸摸给干姥姥送吃的,一块饼。一个窝头都送。
昨天晚上,娘从下房里端回了一盆糕面,我就知道,娘又要做年糕了。我悄悄对爹说:“爹你信不信,我娘一准会给干姥姥送年糕的。”爹不吭声,一口接一口地抽旱烟。我又说:“凭啥给她送?又不是我亲姥姥……爹你得拦着她。”爹嘿嘿一笑,拿烟袋锅轻轻敲一下我的头说:“你都六岁了,要拦,你自己拦。”
爹是村里的支书,忙,一大早就顶着雪花出门了。我记得,爹临出门时,意味深长地冲我一笑。我当然知道,爹这一笑是啥意思。
第一锅年糕炸出来,我迫不及待地往碗里装了一个,狼吞虎咽地吃起来。三个年糕下肚,我就打起了响亮的饱嗝。这时,炸完年糕的娘对我说:“年糕也吃了,还不出去找二唤玩?”
娘的心思我知道。我抹抹嘴说:“才不呢。我爹说了,让我看着你,不让你给干姥姥送年糕……”
“你爹真这么说的?我咋没听到?”
“那是你耳背。”
娘懒得理我,往碗里装了好几个年糕,拿笼布包了。提着要出门。我抢先一步,拦在门口。我说:“不准你给干姥姥送年糕!”
“大人的事,要你小孩子管?一边去!”
我想,我是拦不住娘了。我眨巴眨巴眼说:“那你……给我五分钱。买糖吃。”
娘没难为我,爽快地给了我五分钱。我拿着钱要走,看见娘跟在我后面。我大人似的说:“娘啊,走大路你就不怕被爹撞见?”
娘咯咯一笑,转身从后门走了。
大朵大朵的雪花,还在不紧不慢地飙……
等我买糖回来,娘送年糕也回来了。看娘一脸失落的样子,我就知道,娘没把年糕送出去。
进了院,娘正要开门,爹闪身从屋里出来,门神似的堵在门口。爹看着娘,笑一下,再笑一下。娘说:“老四你笑啥?我不就给干娘送几个年糕吗?”
“你呢?”爹问我。吓得我“哧溜”把一颗糖呑进肚里。
“年糕送出去啦?”爹盯着娘,仍在笑。
娘突然变了脸:“明知没送出去,你还问?老四,我问你,干娘是你撵走的吧?她住破庙里。碍你啥事了?”


展开余下试题爹说:“我是支书,村里的事儿就归我管,大事,小事,我都管。”
“不就个破支书吗?管得太宽了……大过年的,你到底把她撵哪儿啦?”
爹还在笑。转身一把推开了屋门。
娘抻脖子一看,张开的嘴像洞开的门,眼泪紧跟着就淌下来。
屋里,暖烘烘的炕头上,坐着笑眯眯的干姥姥……
雪花那个飘……
(原载2017年第4期《百花园》,有删改)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我”时刻防着娘给干姥姥送年糕,又趁机要挟娘给“我”五分钱买糖吃,可见“我”人小鬼大,十分调皮。
B. 小说以干姥姥坐在炕头上为结局,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呼应了故事留下的悬念,颇具艺术匠心。
C. 小说注重于细微处写人,从结尾处娘的神态变化中可以看出,爹娘之间因为没有沟通,娘不能理解爹的良苦用心。
D. 发生在爹娘和干姥姥之间的故事温馨动人,其中也蕴含着作者对当下社会人性人情的关注,这是小说的深刻之处。
8. “我”这个角色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
9. 小说有明暗两条线索。分别是什么?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答案】7. C 8. ①从第一人称“我”的视角来叙事,通过“我”的所见所闻叙事写人,使故事更真实可信。②“我”这一视角的有限性,使小说情节发展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③衬托人物:“我”的幼稚、不懂事反村凸显出爹娘的善良温暖。
9. 第一问:明线是娘给干姥姥送年糕,暗线是爹把干姥姥接回了家。第二问:①双线相互映村,相辅相成,共同表现了人性的善良和人情的温暖,使主旨的表达意蕴深刻、耐人回味。②双线推进,明暗相照,显隐结合,使情节摇曳多姿,引人入胜。③设置爹把干姥姥接回了家这条暗线,虽着墨不多,但恰恰使得小说结尾出人意料。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鉴赏作品的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立足考查“内容和艺术特色”,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C选项“娘不能理解爹的良苦用心。”错误,由原文“娘抻脖子一看,张开的嘴像洞开的门,眼泪紧跟着就淌下来。”可知,娘理解了爹的良苦用心。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分析人物形象的作用的能力。分析人物形象的作用可以从“自身作用”考虑,从“衬托主要人物”考虑,从“主题作用”考虑,从 “‘我’的作用”考虑。根据原文“娘啥时认她做的干娘,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娘时常偷偷摸摸给干姥姥送吃的,一块饼。一个窝头都送。”可知,通过“我”的所见所闻叙事写人,使故事更真实可信。根据原文“等我买糖回来,娘送年糕也回来了。看娘一脸失落的样子,我就知道,娘没把年糕送出去。”可知,“我”这一视角的有限性,使小说情节发展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由原文“娘抻脖子一看,张开的嘴像洞开的门,眼泪紧跟着就淌下来。屋里,暖烘烘的炕头上,坐着笑眯眯的干姥姥……”可知,“我”的幼稚、不懂事反村凸显出爹娘的善良温暖。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作品情节作用的能力。小说线索安排的作用,一般来说,恰当地设置小说的线索,可使小说结构清晰,情节集中;还可巧妙安排结构,揭示主题。在分析小说的线索时,尤其要注意双线结构,本题就明暗两条线索,明线是娘给干姥姥送年糕,暗线是爹把干姥姥接回了家。双线相互映村,相辅相成,共同表现了人性的善良和人情的温暖的主旨。文章结尾“屋里,暖烘烘的炕头上,坐着笑眯眯的干姥姥……”爹把干姥姥接回了家这条暗线,使得小说结尾出人意料。
【点睛】人物形象是小说的主要要素。小说的核心任务就是通过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来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从而表现一定的主题。小说中人物的形象特征包括两个方面:外在特征和内在特征。外在特征指的是人物的外貌、职业、生活习惯等,内在特征指的是人物的心理状态、精神品质等。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魏呈润,字中严,龙溪人。崇祯元年进士。三年冬,疏陈兵屯之策:“请敕顺天、保定两巡抚简所部壮士,大邑五百人,小邑二三百人,分营训练。而天津翟凤翀、通州范景文、昌平侯恂并建节钺,宜令练兵之外兼营屯田。”又陈闽海剿抚机宜六事。并议行。明年夏,久旱求言。疏言:“驿站所栽,才六十万,未足充军饷十一。而邮传益疲,势必再编里甲。是犹剜肉医疮,疮未瘳而肉先溃。边报告急,非臣子言功之日。而小捷频闻,躐加峻秩。门客厮养诡名戎籍,不阶而升。悉糜俸料,臣惧其难继也。江淮旱灾。五湖之间,海岸为谷,旧谷不登,新丝未熟,上供织造,宜且暂停。铨法坏于事例。正途日壅,不可不疏通。抚按诸臣捐赀助饷,大抵索之民间,顾奉急公之褒。上蒙而下削,不可不禁饬。”又条陈数策,请大修北方水政。帝皆纳其言,熹宗时,司业朱之俊议建魏忠贤祠国学旁,下教有“功不在禹下”语,置籍,责诸生捐助。及帝即位,委过诸生陆万龄、曹代何以自解,首辅韩爌以同乡庇之,漏逆案。及是,之俊已迁侍讲。呈润发其奸,请与万龄弃西市,之俊由是废。宣府监视中官王坤以册籍委顿,劾巡按御史胡良机。帝夺良机官,即令坤按核。呈润上言:“我国家设御史巡九边,秩卑而任钜。良机在先朝以纠逆珰削籍,今果有罪,则有回道考核之法在,而乃以付坤。且边事日坏,病在十羊九牧。既有将帅,又有监司;既有督抚,有巡方,又有监视。一官出增一官扰中贵之威又复十倍御史偶获戾且莫自必其命谁复以国事抗者。异日九边声息,监视善恶,奚从而闻之?乞召还良机,毋使仰鼻息于中贵。”帝以呈润党比,贬三级,出之外。
(《明史•列传第一百四十六》)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一官出增/一官扰/中贵之威/又复十倍御史/偶获戾/且莫自必其命/谁复以国事抗者
B. —官出/增一官/扰中贵之威/又复十倍/御史偶获戾/且莫自必/其命谁复以国事抗者
C. 一官出/增一官扰/中贵之威/又复十倍/御史偶获戾/且莫自必其命/谁复以国事抗者
D. —官出/增一官扰/中贵之威/又复十倍御史/偶获戾/旦莫自必其命/谁复以国事抗者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节钺:指符节和斧钺,由天子授予将帅,作为加重权力的标志,可以之代天子巡狩。
B. 里甲:明朝州县统治的基层单位,以邻近110户为1里,里中推10户为里长,余100户分为10甲。
C. 俸料:朝廷官员除俸禄外,又给食料、厨料等,俸禄中以货币支付的部分则称“俸料钱”。
D. 铨法:铨,铨选。铨法是指选拔、任用官吏的条例,古时铨选和科举之事都由吏部掌管。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魏呈润关心军务,疏陈营边策略。他不仅提出要挑选壮士练兵以备外患,还指出要屯田以补内需。
B. 魏呈润一针见血,剖析弊政之害。他认为撤裁驿站于事无补,冒名军籍、欺下蒙上现象需严加整顿。
C. 魏呈润不畏权贵,揭发逆党奸邪。即使是对首辅有意庇护的朱之俊,他亦请求皇上给予弃西市的处罚。
D. 魏呈润正直敢言,竭力替人辩解。他批评边境官吏人员冗杂,宦官贪污;并为胡良机求情。自己却因此被贬。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抚按诸臣捐赀助饷,大抵索之民间,顾奉急公之褒。
(2)异日九边声息。监视善恶,奚从而闻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湖南省长沙”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49]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