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完整试题A. 西方悲剧具有理性色彩和思辨特色,是因为西方人侧重关注自然、社会、人的本质构成等问题,强调对事物的理性探寻和辨识。 B. 中国哲学虽有主客体之分,但强调主客交融,物我感应,物我相知,“天”“人”一体,这构成了中国传统悲剧艺术的认识基础。 C. 西方悲剧结尾往往异常惨烈,使人情感振荡;中国传统悲剧往往以大团圆结尾,给人情绪安抚,这表现出中西不同的审美追求。 D. 以反道德始,以归依道德终,是中国传统悲剧的剧情构思框架,它倡议一种追求人性化的道德观念和理想化的社会道德模式。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二段阐述了中国和西方传统悲剧最基本的区别,西方哲学强调的是主客对立,中国思想强调的则是“天人合一” B. 第三段论述了西方悲剧根植于西方人在追求中的生存焦虑,而中国传统悲剧产生于理想社会和真实现实之间的巨大差距 C. 文章开头提出中、西传统悲剧有本质性差异观点后,分别从审美追求、悲剧根源、悲剧理想和戏剧表现形式的角度加以论证。 D. 文章论证手法多样,对比论证、引用论证、事例论证综合运用;引用《毛诗序》是为了论证歌舞在中国传统戏剧中的重要性。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传统悲剧艺术不具备西方悲剧理性认识的深刻性,从来没有像西方悲剧那样“悲得那么绝对,因而中国缺少真正意义的悲剧。 B. 中国传统悲剧一方面揭露社会邪恶势力,鞭挞奸臣贪官、污吏屑小:一方面呼唤良好社会秩序的出现,张扬忠臣良将、侠道义士。 C. 黑格尔哲学思想认为先要超越充满缺陷的现实,达到精神的绝对和永恒,才能超越生命,这种哲学思想正是西方悲剧思想的体现。 D. 在中国,歌、杂技、武术等多种表现手段从来没有从戏剧中分裂出去,因为歌与舞比单纯的对白在传统戏剧中更具有重要的地位。 【答案】1. D 2. C 3. B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的是“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本题中, D项,“以反道德始,以归依道德终,是中国传统悲剧的剧情构思框架”以偏概全,原文是“《西厢记》以反道德始,以归依道德终”。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本题中,C项,“分别从审美追求……” 不当,原文是“所以,不同的认识基础导致不同的审美追求”,所以应是“分别从认识基础……”。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这是要求选出“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本题中,A项,“中国传统悲剧艺术不具备西方悲剧理性认识的深刻性,……因而中国缺少真正意义的悲剧”错误,原文是“不同的认识基础导致不同的审美追求”,不能说“中国传统悲剧艺术不具备……”;C项,原文是“西方悲剧力图借助人的智慧和理性去接触真实社会,……他大多数作品也体现人类生存状态中的无可奈何的无尽焦虑”,所以说“黑格尔哲学思想认为先要超越充满缺陷的现实,达到精神的绝对和永恒,才能超越生命,这种哲学思想正是西方悲剧思想的体现”是错误的,西方悲剧是体现社会现实的;D项,强加因果。原文是“而在中国,歌、杂技、武术等各种表现手段从来没有从戏剧中分裂出去,甚至,歌与舞比单纯的对白在传统戏剧中更具有重要的地位”,两者之间是递进关系,不是因果关系。故选B。 【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因此,比对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是比对的重点内容。比对关系分两步: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包括句子),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重点抓关联词),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但以因果关系居多。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尤其看因果关系,是否有强加、倒置不当。比对依据和结论,看推断是否成立。推断题选项的表述,有的是完整的推断形式,原因结果或条件结论同时出现;有的只是一个判断句。对完整推断形式的表述,一看所述原因或条件文中是否有依据,二看所述结果(结论)文中是否有依据,三看原因或条件与结果或结论之间是否有合理的逻辑关系。对只是一个判断句的表述,一看文中是否提供了现成的结论,二看结论(既然是推断想象,“这个结论”文中往往没有提供)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与逻辑事理。
注:按发展和应用水平细分,人工智能最核心技术分为语音交互、文本处理、深度学习和计算机视觉。 材料四 在谈及中国人工智能(以下简称AI)差距时,科技分析师 Tim Bajarin认为,虽然中国正以高调的姿态显示出在AI领域多种技术的进步,成就应得到承认,但不应被夸大。他说,科研上,中国发表的AI论文数量巨大,但从 Google scholar引用数据看,北美和欧洲的科研人员是AI学界最有影响力的。另一问题是中国长久以来的“芯”病。此外,就基础研究的人才结构而言,美国的AI人才培养体系历史悠久,美国领先于中国在谈及中美AI现状时,AI专家 IanHogarth认为,中国急起直追的架势让美国科技业界不敢懈怠。他认为,这场“近身肉搏战”,让美国政府越来越担心,中国在AI方面的高速进步可能会对美国数十年来的技术优势造成威胁。他预测称,中美间在AI领域的技术冷战已经来临。但在AI产业至关重要的半导体上,中国大陆十分辱弱,产业规模不仅比美国小得多,还和韩国、台湾地区有着较大的差距。 (改编自2018年12月《谷歌网…人物专访》《中美人工智能角力》) 4. 下列对材料三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大部分新增岗位预计将出现在服务业和建筑业,而非均匀分布于各领域,预计农业净流失岗位约2200万,以后数百万人需转换职业或转移工作地点。 B. 人工智能及相关技术在未来20年将取代中国现有约26%的工作岗位,对中国就业的净影响将创造约12%的净增岗位,相当于增加约9300万个就业岗位。 C. 中国专利申请量大幅领先于美国,中国研究机构也异常活跃;但美国四项核心技术的平均专利质量要远高于中国,中国专利多而不强的现象值得思考。 D. 从前10位专利权人数及分布属性看,美国全为商业企业,而中国有三项技术重在研究机构,尤其是计算机视觉领域,因而智能成果的商企化是未来关注重点。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要推动人工智能规模化应用,就必须推动人工智能与各行业融合创新,在制造、农业、物流、金融等重点行业和领域开展人工智能应用。 B. 美国各执行机构每年与白宫主管预算科技政策办公室沟通,说明优先推动人工智能发展情况,按时列明计划,可期获得该项目预算优先权。 C. 科技分析师 Tim Bajarin认为,中国人工智能多方面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定差距,虽取得了很多成就,但成就不应该被夸大。 D. AI专家 IanHogarth认为,中国在人工智能方面的高速进步,让美国科技业界和政府越来越担心,可能会对美国数十年来的技术造成威胁。 6. 中美两国对人工智能部署了“规划”或发出了“倡议”,请概括它们在目的上的不同点和具体措施上的相同点。 【答案】4. A 5. D 6. (1)不同的目的:中国旨在把握国际竞争的战略主动权及形成持续创新能力;美国是应对来自战略竞争者和外国对手的挑战及保持美国优先。 (2)相同的内容:在布局谋划方面,从政府顶层(国家战略层面)推动人工智能发展;在数据方面,采取措施让各种数据为人工智能研发和广泛应用提供支撑。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如本题题干“下列对材料三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 A项,“以后数百万人需转换职业或转移工作地点”不当,结合文段2,这些人大部分是从事新职业,可能不是转换或转移。故选A。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择“正确”或“错误”“一项”或“两项”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本题中,D项,“让美国科技业界和政府越来越担心,可能会对美国数十年来的技术造成威胁”错误,原文是“他认为,这场“近身肉搏战”,让美国政府越来越担心,中国在AI方面的高速进步可能会对美国数十年来的技术优势造成威胁”,故选D。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中信息,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中美两国对人工智能部署了‘规划’或发出了‘倡议’,请概括它们在目的上的不同点和具体措施上的相同点”,然后到材料中圈出相关内容,还可以圈出现在两国面临的问题,根据这些进行归纳总结。本题中,从不同的目的看:原文有“当前,要把人工智能发展放在国家战略层面系统布局、主动谋划,才能把握人工智能发展新阶段在国际竞争中的战略主动,构建开放协同的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体系,形成人工智能持续创新能力”,可看出:中国旨在把握国际竞争的战略主动权及形成持续创新能力;从“这份倡议明确提出,要保护关键的人工智能技术不被战略竞争者和对手国家获得,保持美国在人工智能技术领域的优势”,可看出:美国是应对来自战略竞争者和外国对手的挑战及保持美国优先。从相同的内容看:原文有“集中调动联邦政府的资源从顶层推动人工智能发展”、“当前,要把人工智能发展放在国家战略层面系统布局、主动谋划”,从这些方面可看出:在布局谋划方面,从政府顶层(国家战略层面)推动人工智能发展;在数据方面,从原文“统筹利用大数据基础设施,强化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为人工智能研发和广泛应用提供海量数据支撑”、“开放美国政府手里的数据和计算资源”,可总结出:采取措施让各种数据为人工智能研发和广泛应用提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