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完整试题 (节选自钱逊《传统文化发展中的变与不变》)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化既有继承性、延续性,又有时代性,所以文化的发展是传承延续性和更新发展的统一。 B. 要延续发展传统的精神、思想、核心价值,就需要对传统文化作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C. 中华爱国主义传统是优秀传统文化,但也需要不断变化的具体内容和形式来传承延续。 D.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核心价值观同样是受到历史条件的局限的爱国主义思想。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第一段在阐明文化发展中变与不变关系的基础上就我们应如何对待传统文化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B. 文章以中国近百年的发展历程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事实论证了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 C. 文章以过去曾经出现批判岳飞的例子阐明了爱国主义精神是通过不断变化的具体内容和形式而延续传承的观点。 D. 作者用倒洗澡水时把小孩子一起倒掉这一比喻论证生动地阐明了有些人分不清文化发展中内容和形式的关系的道理。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优秀传统文化应始终贯穿于民族发展中,如果遭到破坏,就意味着民族生命的终结。 B. 文化的发展不是保守己有的一切,更不是回到过去,而应做到一切随着时代变化而变化。 C. 苏武大漠牧羊、林则徐禁烟抗英,也只是为当时王朝服务,因此还算不上爱国主义。 D. 我国历史上曾经有过“全盘西化”的思潮,其错误在于完全否定了传统文化发展中变的部分。 【答案】1. D 2. D 3. A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语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本题D项,“核心价值观同样是受到历史条件的局限的”错,原文说“文化发展中不变的是它的根本特质、精神、核心价值,变的是其根本特质、精神、核心价值在不同时代环境条件下的具体内容和表现形式”,核心价值观贯穿始终,不受历史条件的局限,受局限的是具体内容和形式。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查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本题D项,“阐明有些人分不清文化发展中内容和形式的关系的道理”说法错误,据“因为具体内容和形式的变化而否定和抛弃不变的根和魂,就如倒洗澡水时把小孩子一起倒掉”应是表明反对有些人因为具体内容和形式的变化而否定和抛弃不变的根和魂。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要求,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观点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本题B项“而应做到一切随着时代变化而变化”说法错误,随着时代变化而变化只是具体的内容和形式,它的根本特质、精神、核心价值需要代代传承。C项“因此还算不上爱国主义”说法错误,根据文意,他们是爱国主义。D项“全盘西化”的错误是从根本上改变中华传统文化,否定了传统文化发展中不变的部分。故选A。 (二)实用类文本(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随着北斗系统建设和服务能力的发展,相关产品已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海洋渔业、水文监测、气象预报、测绘地理信息、森林防火、通信时统、电力调度、救灾减灾、应急搜救等领域,逐步渗透到人类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为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卫星导航系统是全球性公共资源,多系统兼容与互操作已成为发展趋势。中国始终秉持和践行“中国的北斗,世界的北斗”的发展理念,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发展,积极推进北斗系统国际合作。与其他卫星导航系统携手,与各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一起,共同推动全球卫星导航事业发展,让北斗系统更好地服务全球、造福人类。 (摘编自《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材料二:
(摘编自央视新闻) 材料三: 众所周知GPS是美国的,它也是全世界最早出现的导航系统,简单点说它就是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的过程,它包含陆地导航、海洋导航、航空导航和空间导航这四个类别,导航可以指涉及确定位置和方向的任何技能或研究,它的涵盖很广。我们的导航系统相比于GPS有哪些优点呢?我们是三个轨道协同工作。一个是在赤道上的地球同步轨道,起到电文传输的作用。第二个是椭圆轨道,能提高我国范围内定位的精度。 第三个就是全球定位的轨道。而GPS就只是一个单轨道,而且没有电文传输,GPS只是一个单向的数据信息传输,而我们的北斗导航是双向的传输。北斗导航系统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为人们提供高精度定位的服务,定位精度在10米范围内,而GPS的精度在50米以上。 现阶段,GPS任然是技术最完善的导航系统,也是全球用户最多的导航系统。北斗导航的全面铺开应用还需要两年的时间,它是最能与GPS相抗衡的导航系统,虽然北斗有着众多的优势,但是市场占有率远远不及有着几十年历史的GPS。我们要走的路还很远,面对着美国的技术封锁和打压,自主研发是我们唯一的出路。 (摘编自《科技斋》) 材料四: 北斗系统作为全球四大卫星定位系统之一,与美国的GPS、俄罗斯的“格洛纳斯”系统和欧洲的“伽利略”系统比肩而立。 冉承其表示:“跟其他卫星导航系统相比,我们非常有信心保持很好的性能。另外,我们有很多新增的服务。”他还说:“可为包括‘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在内的世界各国提供连续稳定服务。”冉承其表示,北斗芯片、模块等基础产品销量突破7000万片,北斗高精度产品出口90多个国家和地区,北斗已服务于俄罗斯、泰国、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以及科威特等国家。 (摘编自《北斗系统正式迈入全球时代!》) 4. 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也是联合国卫星导航委员会已经认定的四大供应商之一。 B. 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制定了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目前已经走完了前面两步,到2020年将完成第三步。
展开余下试题C. 北斗一号、北斗二号、北斗三号代表北斗系统的不同阶段,不是独立的卫星,而是由多个卫星组成的定位系统。 D. 北斗系统民用设备难觅踪影是因为其芯片功耗大且体积较大,零部件成本较高但制作水平不高。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北斗系统的相关产品已经广泛应用于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多个领域,为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B. GPS是美国的,它是全世界最早出现的导航系统,在现阶段也是技术最完善的、全球用户最多的导航系统。 C. 虽然北斗有着众多的优势,但是市场占有率远远不及已经有着几十年历史的GPS,我们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D. 目前,我国的北斗已经服务于俄罗斯、泰国、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以及科威特等国家,实现了全球覆盖。 6.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有哪些优势?请结合材料三、四概括说明。 【答案】4. D 5. D 6. ①三个轨道协同工作,定位精度高。②数据双向传输,有电文传输的功能。③有很多新增的服务,能为世界各国提供连续稳定服务。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检索提取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等。本题D项,“北斗系统民用设备难觅踪影是因为”强加因果,据图三,北斗系统民用设备难觅踪影、芯片功耗大且体积较大、零部件成本较高但制作水平不高,这三项是并列关系,他们是“制约北斗系统民用发展”的三个因素。故选D。 【5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评价文本的基本倾向的能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和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本题D项,“实现了全球覆盖”夸大其词,原文说“北斗已服务于俄罗斯、泰国、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以及科威特等国家”,并未达到“全球覆盖”。故选D。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定向信息的整合和对定向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能力层级C。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其次确定答题区间;第三要勾画出相关语句;第四进行整合,整合时注意归大类。据材料三“我们的导航系统相比于GPS有哪些优点呢?我们是三个轨道协同工作。一个是在赤道上的地球同步轨道,起到电文传输的作用。第二个是椭圆轨道,能提高我国范围内定位的精度。”可总结出“三个轨道协同工作,定位精度高”;据材料三“我们的北斗导航是双向的传输。北斗导航系统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为人们提供高精度定位的服务,定位精度在10米范围内,而GPS的精度在50米以上”可总结出“数据双向传输,有电文传输的功能”;据材料四“跟其他卫星导航系统相比,我们非常有信心保持很好的性能。另外,我们有很多新增的服务。”他还说:“可为包括‘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在内的世界各国提供连续稳定服务。”可总结出“有很多新增的服务,能为世界各国提供连续稳定服务”。 【点睛】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第一步:通读全文,整体感知。要把握文本基本事实,确定不同文本陈述的角度,分析主体对象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第二步:通读材料,关注细节。整体感知是略读(或粗读)就能完成的任务,而挖掘文本的细节需要精读(细读)。第三步:明确主旨,辨清关系。由于非连续性文本的内在逻辑关系不是很紧密,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确定文本的主旨,分辨材料与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土炕 大娘住在陕北羊儿沟。她娘家是关中人,十九岁时她嫁到这里。丈夫姓王,比她小了三岁。她觉得这地方不错,尤其是那土炕,在关中没有见过,她就感兴趣了。土炕很大,占了整整后半个窑。她提议把炕盘小,丈夫不同意,说将来要生儿育女。她想:真有七八个儿女了,那炕下的鞋子会一摆一长溜呢,就又痴痴地笑。 土炕成了她的天地,她在上边纺线、纳鞋帮;在炕上摊开包袱,一有空闲,就翻弄那些各色布头、丝线;晚上在上边和丈夫说悄悄话。她想:男人家走州过县,女人家就是要守住这块土炕。 这时候,日子不安宁起来。这一天,一个掉队的女八路来到窑洞。这女八路腰身很笨,她一眼看出有着身孕,就做汤烧水,让女八路坐在土炕上。她说: “快上炕,咱们陕北,就是这风俗,家里人几辈睡一个炕哩。” 她让女八路睡在西边,让丈夫睡在东边,她在中间躺下,作了个界墙。那女八路还是不肯睡下。她只好推醒丈夫,让他睡到灶口前的脚地,说只许面朝外。丈夫一夜没敢翻身。 她知道了这女八路叫龚娟,是个宣传员。龚娟后来生了个女儿,她们就叫她猫猫。龚娟要去追部队。临走,给她跪下说:“大姐,这孩子带不走,就托付给你。” 她开始在这土炕上养着猫猫长大。她让丈夫去卖了炕上一条新被子,买回来一头奶羊,天天给孩子挤着吃。猫猫长到三岁,丈夫得了痨病,没了。她哭了一场,不去改嫁,从此做了寡妇。那年她刚刚二十六岁。 家里一切开支全靠她纺线,她纺线又快又好。新中国成立后,猫猫长大了,她供着去读小学。可是这年秋天,她们正在院子里打枣儿,嘟嘟地开来一辆小车,车上下来一位壮年妇女叫她一声“大姐”就哭了。那女的说她是龚娟。龚娟说:“你跟我一块进城去吧,我永远叫你姐姐,猫猫也永远叫你娘。” 她笑笑,说她有什么功劳,要到城里去?就劝说猫猫认了亲娘,猫猫不去,她倒变了脸。第二天,她欢欢喜喜打发龚娟母女走了。车一拐过山弯,她却扑腾在路上,哭得哇哇的伤心。 后来,龚娟病故了。猫猫参加了工作,信便来得少了,也越写越短,最后竟再没有来过一句话了。她却老是盼着,过两天就去邮电所打问。 村里人都说她应该去找猫猫,让猫猫养活她。 “如果是为了如今养活我才收养她,那我成什么人啦!” 她不埋怨猫猫。只是这大炕,睡起来觉得太硬。她什么都可以丢下,就是不舍这土炕,夜里睡在上边,可以做好多梦,梦见她的丈夫,也梦见猫猫母女。 那几年里,干部经常下乡。村里就把女干部派到她炕上来睡。她很乐意,十个八个都让挤在土炕上。她睡的迟,挑灯看她们每一张漂亮的脸,一看见那炕下的鞋,就想起当年和丈夫说的话,没笑出声来,却去把各色格式的鞋放得整整齐齐。 有人说,猫猫成了走资派,被剃光了头游街。一日,猫猫给她来了一封信,说自己的孩子受人歧视,想让大女儿落户到养母这。 猫猫的十六岁的大女儿秀秀不久就来了。从此,土炕上睡了秀秀,她夜夜给孩子讲猫猫小时候的事,婆孙俩就笑一笑。村里人见她护着秀秀,谁也不敢作践。 过了两年,秀秀进城看猫猫,一个月没有回来。她很着急,拍了电报去才收到回信说,猫猫平反了,让把秀秀的户口迁回城里。 她一颗心放了下去,又一颗心提了起来。村里人都在说秀秀在城里不会回来了。“秀秀说要回来的,她说我这土炕好呢。”她总是这么说。 但是秀秀到底没有回来。她一个人睡在炕上,只觉得炕大,炕空……这天天明时,浑身发烧,睡倒不起了。又过了三个月,她知道自己不行了。村里人说,“给秀秀母女打个电话,接你去大医院看看,或许会好了呢”。 她不同意,说是活到时候了,不必告诉秀秀母女,更没必要进城去治了。第三天黎明,她气弱得只有出的,没有入的。村里人都围在土炕边,她说:“都上炕坐吧,这土炕大,能坐得下,大家都来看我,我也死得下了。”
展开余下试题窑空起来,没几年就在雨天里塌了,把大土炕埋在里边。后来,好些下乡的女干部都问起她。知道情况后都伤心落泪,怀念那土炕,说土炕上好,又大,又舒服。 (有删改)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时间跨度很大,从女主人公出嫁到去世,但风格朴实、自然,情感真挚、动人。 B. 女主人公知道秀秀没事,所以她“心放了下去”,“又一颗心提了起来”是怕秀秀不再回来,自己曾经的付出得不到回报。 C. 小说描写朴素中见真情,如写女主人公夜里看女干部熟睡的脸,摆整齐炕下的鞋,直击读者内心,让人感动。 D. 小说结尾写女主人公去世后,窑塌了,土炕被埋。下乡女干部伤心落泪,怀念舒适的土炕,其实是对女主人公的感恩和怀念。 8. 文中画波浪线处,女主人公的情感几经起伏,试结合文本分析。 9. “土炕”见证了女主人公的一生,是理解小说主旨的关键,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土炕”在作品中承载着怎样的精神内涵。 【答案】7. B 8. ①欣慰。龚娟说接她进城是对她的一种肯定,她心里是满足的,但不愿以此居功;②着急。猫猫不肯认亲生母亲,她心里着急,“变了脸”;③高兴。猫猫跟着龚娟回去有更好的条件,她真心地为孩子欢喜;④悲伤。当作亲生女儿一样抚养的孩子离开了自己,她有一种亲人难以割舍的悲痛,极为伤心不舍,再也支撑不住。 9. ①女主人公在土炕上生活作息,守着土炕守着家,一辈子辛劳勤恳,过着普通人的生活。小说表现了普通群众的质朴坚忍。②在战争年代,女主人公在土炕上收留过掉队的八路军,也收养了八路军的孩子,保护她们,供养她们。小说赞扬了善良忠厚的品格。③在土炕上,女主人公养大了别人的孩子,也接纳过许多下乡的干部,但她从未想索取什么,更没有埋怨、不满。小说歌颂了不求回报、无私宽容的精神。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此题,应从人物形象、手法分析、环境描写、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答题时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判断正误。本题B项,“怕秀秀不再回来,自己曾经的付出得不到回报”错,原文“她一颗心放了下去,又一颗心提了起来。村里人都在说秀秀在城里不会回来了。‘秀秀说要回来的,她说我这土炕好呢。’她总是这么说。”“不必告诉秀秀母女,更没必要进城去治了”,她并不是怕自己的付出得不到回报,就只是担心秀秀不回来,体现了人物的善良。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重要语段及人物情感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抓住关键词理解含义,解答时需根据上下文理解把握。本题关键词有“笑笑”,说明龚娟说接她进城她很欣慰,“她有什么功劳,要到城里去”,表现她不以此居功;“变了脸”说明猫猫不认妈妈,她着急;据“欢欢喜喜”说明她替猫猫母女高兴;“哭得哇哇的伤心”表现她割舍不下这段亲情,离别让她很悲伤。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发掘作品的意蕴和精神内涵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必须从作品本身的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出发,从作品的时代背景、人物形象、环境氛围、细节描写、语言表达等方面切入。本题“土炕”与故事情节及人物情感息息相关。本文围绕土炕,写了她与丈夫过着平凡的日子,“土炕成了她的天地,她在上边纺线、纳鞋帮;在炕上摊开包袱,一有空闲,就翻弄那些各色布头、丝线;晚上在上边和丈夫说悄悄话”,土炕平凡质朴又默默承载着一切,一如普通人的质朴坚忍。围绕土炕,写了她收留女八路、收养她的女儿猫猫,“就做汤烧水,让女八路坐在土炕上”“买回来一头奶羊,天天给孩子挤着吃”,表现她的善良忠厚。她做这些不图回报,“她笑笑,说她有什么功劳,要到城里去?就劝说猫猫认了亲娘,猫猫不去,她倒变了脸。第二天,她欢欢喜喜打发龚娟母女走了。车一拐过山弯,她却扑腾在路上,哭得哇哇的伤心”, 表现了她的无私宽容。 【点睛】(1)对小说标题的探究,要从标题本身的内涵、标题与小说情节结构的关系、标题对人物塑造的作用、标题对情感主旨的作用等角度进行分析。(2)对于人物探究题,要说明小说的主人公是某一位,要从小说的思想情感、情节结构、人物塑造等方面分析某某作为主人公的合理性。(3)对小说主旨的多维解读,要从不同的角度(情节内容、主要人物、次要人物、社会环境等)归纳出不同的主旨。(4)对结尾效果的不同看法的探究,首先要亮明自己对作者结尾艺术的态度,然后判定作者的结尾手法是什么,最后从小说内容、人物塑造、情节结构、主旨表达等方面论证分析这种结尾艺术的作用与效果(或不足),以证明自己的观点。(5)对情节(或段落)安排是否合理的探究,首先要亮明自己的观点,然后从小说的主要内容、人物塑造、主旨表达、手法运用等方面阐述这种情节安排是否科学合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崔亮,字敬儒。清河东武城人,十岁。居贫,佣书自业。时陇西李冲当朝任事,亮族兄光往依之,谓亮曰:“安能久事笔砚而不往托李氏也?彼家饶书,因可得学。”亮曰:“弟妹饥寒,岂容独饱?自可观书于市,安能看人眉睫乎!”光言之于冲,冲召亮与语,因谓曰:“比见卿先人《相命论》,使人胸中无复怵迫之念。今遂亡本,卿能记之不?”亮即为诵之,涕泪交零,声韵不异。冲甚奇之,迎为馆客。冲荐之为中书博士。高祖在洛,欲创革旧制,选置百官,谓群臣曰:“与朕举一吏部郎,必使才望兼允者,给卿三日假。”又一日,高祖曰:“朕已得之,不烦卿辈也。”驿征亮兼吏部郎。俄为太子中舍人,迁中书侍郎,兼尚书左丞。侍中,广平王元怀以母弟之亲,左右不遵宪法,赖亮推治。世宗禁怀不通宾客者久之。后因宴集,怀侍亲使忿,欲陵突亮。亮乃正色责之,即起于宣武前脱冠请罪,遂拜辞欲出。世宗曰:“广平粗疏,向来又醉,卿之所悉,何乃如此也!”遂诏亮复坐,令怀谢焉。除安西将军,雍州刺史。城北渭水浅不通船,行人艰阻。亮谓寮佐曰:“昔杜预乃造河梁,况此有异长河,且魏、晋之日,亦自有桥。吾今决欲营之。”咸曰:“水浅,不可为浮桥;泛长无恒,又不可施柱。恐难成立。”亮曰:“昔秦居咸阳,横桥度渭,以像阁道,此即以柱为桥。今唯虑长柱不可得耳。”会天大雨山水暴至浮出长木数百根籍此为用桥遂成立百姓利之至今犹名崔公桥。亮性公清,闵俞决断,所在并号称职,三辅服其德政。世宗嘉之,诏赐衣马被褥。正光二年秋,疽发于背,肃宗遣舍人问疾,亮上表乞解仆射,送所负荷及印绶,诏不许。寻卒,谥曰贞烈。 (选自《魏书•崔亮列传第五十四》)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会天大雨/山水暴至/浮出长木/数百根籍此为用/桥遂成立/百姓利之至今/犹名崔公桥 B. 会天大雨/山水暴至/浮出长木数百根/籍此为用/桥遂成立/百姓利之至今/犹名崔公桥 C. 会天大雨/山水暴至/浮出长木数百根/籍此为用/桥遂成立/百姓利之至今/犹名崔公桥 D. 会天大雨/山水暴至/浮出长木数百根/籍此为用/桥遂成立/百姓利之/至今犹名崔公桥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馆客,又称门客或食客,寄食于王公贵族门下并为其服务的人。 B. 朕,文中是高祖的自称。皇帝的自称常见的有“寡人”“孤”“陛下”等。 C. 三辅,西汉分治京畿地区三种职官的合称,也指其所辖地区。 D. 印绶,旧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