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末试卷

阅读:438  2019-06-06
标签:苏教版 高三 总复习 期末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38]
浙江省宁波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宁波市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三语文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丛花”的舒卷自如、攀缘向上、摇曳(yè)生姿,似乎在向观众展现“花界”的全部美好!突然在眩目的灯光下,由三重舞者围成的“丛花”迅速散开,从静谧(mì)的花界回到鼎沸的人间。
B. 地铁司机支帅受家庭熏陶(tāo)爱上京剧艺术,都说京剧艺术很难得到年轻人的青睐(1ài),可支帅却从心底热爱着这项国粹。
C. 近日中国女子水球队走入军营,换上整齐统一的迷彩服,喊出铿(kēng)锵嘹亮的口号。队伍还特意聘请了国际知名“金牌教练”以及实力强劲(jìng)的外援。
D. 草原作家肖亦农呕心沥血(xuè)用十年时间完成史诗般的洪篇巨制《庐》,小说诠(quán)释了人的信仰和生命的崇高性。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形、字音的识记和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认真审题,利用平时的知识积累,结合句意判断题中所用词语的字音字形正确与否,对一些形近字或易读错字,尤其对一些常见字、多音字及生僻字要做到准确辨析,明确它们的异同及用法,进而找出全都正确的一项。A项,“眩目”的“眩”改为“炫”。炫目是指强烈的光线晃动人的眼睛。眩目是指眼睛昏花。B项,陶(tāo)应改为(táo);D项,“洪篇巨制”的“洪”应改为“鸿”。鸿:巨,大。鸿篇巨制:规模宏大的长篇或大部分的著作。洪,本意是指发大水,引申义是大水,暴涨的水流。故选C项。
【点睛】高考对字音字形的考查,题型为选择,能力层级识记。此题关键是平时的积累,答题时细心观察,多体会比对。1、汉字是表义文字,高考对字音的考查主要以形声字和多音字为主,要结合字形、词义来识记字音,据字音、字义来定字形,对易错的字音、字形要有一定的敏感度;2、字形考查,同音、近音字误写是重点,注意多读课下注释,多查字典等工具书,注意同音字的区别和生僻字的写法,将考查频率高的一些同音、近音字归类记忆,平时不要读错音写错字;3、作答时注意认真审题,多辨析音、形特征,联系语境意义进行正确推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随着天气转凉,糖炒栗子成为很多人的温暖。选择栗子香甜可口,甘之如饴。【甲】除了糖炒栗子(传统做法是用搅拌机和着黑色的炒栗石不停地炒,然后往里倒糖浆),今年市场上还流行烤栗子、冰栗子等新式吃法。在一家名为“举个栗子”的小店内,顾客络绎不绝。烤板栗是热销款,店家还别出心裁地推出了冰栗子产品。
价格方面,原来十几元一斤的栗子现在基本都是二十元起了。【乙】板栗收购商老张一听记者咨询栗子的价格,直接来了句“今年真的是不错”。【丙】他说,今年老百姓的栗子能卖到七、八元一斤,大小不一的混栗子也能卖五到六元钱一斤。
2. 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甘之如饴 B. 络绎不绝 C. 别出心裁 D. 基本
3. 文段中划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 甲 B. 乙 C. 丙
【答案】2. A 3. C
【解析】
【2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的能力。答题时,首先明确各个词语的词性与意义,然后结合语境,多维比较,辨析正误。题干要求选“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项,甘之如饴,感到像糖一样甜,形容甘愿承受艰难、痛苦。不能用来形容栗子味道甜美。故选A项。


浏览完整试题【3题详解】
句中“今年老百姓的栗子能卖到七、八元一斤”,标点错误。“七八斤”是约数,中间不能用顿号。故选C项。
【点睛】本考点对考生能力的考查,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熟悉标点符号的种类;(2)掌握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作用及正确的书写位置;(3)注意标号与点号连用时的规范;(4)能给现代文、文言文加标点,对错漏标点能加以发现、改正或补出。平时的学习中,我们要用心体会标点符号的用法,并加以积累,书写过程中也要做到尽可能正确地使用标点符号,注意每个标点符号的易错点。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宁波市交通警察局民警告诉记者,为改变“骑车不戴头盔”现象,近日他们通过免费送头盔、发放宣传单劝导市民骑电动车时要带好头盔。
B. 长三角“沪杭甬”地铁二维码互联互通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不仅加速推动了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实施,更方便了各地市民出行。
C. 森林之于人类发展的巨大意义,林业部门每年能够为全球贡献6000亿美元以上的GDP,并能够为人类提供大约一亿个正规的就业机会。
D. 两汉时期,在决定子女婚姻方面,父亲比母亲拥有更大的权力。这种情况到了魏晋时期有了一些改变,但男尊女卑的倾向依然十分明显。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答题时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看是否存在结构、逻辑等问题,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看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本题A项,成分残缺。“通过”后缺少宾语,应在“通过免费送头盔、发放宣传单”后面加“的形式”;B项,语序不当。原句分句位置颠倒,导致语意不合逻辑,应将“加速推动了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实施”和“方便了各地市民出行”互换位置; C项,结构混乱。“森林之于人类发展的巨大意义”表意未完,即写“林业部门……”,整句属于中途易辙。应将“森林之于人类发展的巨大意义”改成“森林之于人类发展有巨大意义”或“森林之于人类发展意义巨大”。故选D项。
【点睛】高考对病句的类型明确界定为六种: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平时应把握考查要点并切实领会实质,有针对性地进行考点复习。辨析病句方法:1、语感审读法。调动语感,在审读的过程中,从感性上察觉语句的毛病,即按习惯的说法看是否别扭,如别扭,则注意分析比较,明辨原因。2、紧缩法。去掉句子的枝叶部分(定、状、补)紧缩出主干,看主干是否有毛病,如果主干无问题,再检查枝叶部分。3、造句类比法。仿照原句的结构造日常用的句子,经过比较,有无问题便清楚了。4、逻辑意义分析法。有的语病从语法上不好找毛病,就得从概念使用、判断、推理方面考虑是否得当,看语句的前后顺序、句间关系是否合适。
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语句使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我们学习画花卉,①________花卉画始于唐而盛于宋,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有不同程度的创造。前人遗留给我们不少优秀作品,②________。这些技法离不开对物象的写生,这是我国传统绘画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我们在学习传统技法的同时,③________从而充实和发展我们自己的民族文化,贯彻“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创作方针。
【答案】 (1). ①要了解花卉画的演变过程(或“要了解花卉画的发展历史”) (2). ②创造出诸多精到的技法 (3). ③也要吸纳外国的进步文化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做题时,首先通读文段,把握材料涉及的领域;其次结合上下文进行理解,注意所给语句的差别,辨明其间的逻辑关系;最后根据连贯的要求,分析判断语句的衔接,有时答案在材料中一定会有所提示。文段第一句说“我们学习画花卉”,后面写“花卉画始于唐而盛于宋”是讲花卉画发展历史,语意从“画花卉”到“花卉画”,①横线上应填与“花卉画”及“发展历史”相关的语句,才能自然与下文衔接。②横线后面讲“这些技法离不开对物象的写生”,“这些技法”指什么,前面应该提及,故承接上文语句“前人遗留给……”需从技法这个角度概括。③横线承接“我们在学习传统技法的同时”,应该思考还能干什么的话题,联系下文“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创作方针看,横线上要补足与“洋为中用”有关的语意,即学习“外国的进步文化”。
6.阅读下面的图表,完成题目。
为宣传“晚睡强迫症”的危害,引起更多人关注,光明中学学生做了一份宣传海报。
(1)海报的小贴士有四个标题,请仿照已给标题句式拟写另两个标题。每处不超过10个字。
熬夜有哪些伤害?(一)
①____________
熬夜时,人长期处于应激状态,不断分泌肾上素等激素,会造成血管收缩异常。长期缺乏睡眠,人就会感觉紧张、焦虑,容易诱发或加重高血压。
②____________
长期热夜是肿瘤高发的一个诱因。因为熬夜会导致内分泌激素水平的紊乱,使得细胞代谢异常,影响人体细胞正常分裂,导致细胞突变,提高患癌风险。
熬夜有哪些伤害?(二)
③熬夜夺走好视力
熬夜超负荷用眼,在灯光下苦战一夜,容易使眼肌疲劳。长此以往,会导致视力下降,还可能会出现眼睛疼痛、干涩、发胀等问题。
④熬夜或致失眠抑郁
熬夜不但伤身,还伤神!长期熬夜可能导致睡眠障碍、神经衰弱等问题,还可能增加患抑郁症的风险。
(2)这份宣传海报采用了下面的图片,请写一段创意说明,不超过100个字。

【答案】 (1). ①熬夜诱发心血管病②熬夜提高患癌风险 (2). 示例:图案中微笑的侧脸与有很重黑眼圈、脸颊满是痘痘或色斑的侧脸构成鲜明对比,左半边脸的宁静、平和与右半边脸的烦躁、苍白表现出截然不同的生命状态,显示出熬夜的巨大危害。画面给人很强冲击力,直观而震撼。(要写出通过两种生命状态的对比表现熬夜的危害,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详解】(1) 本题考查的是语言表达综合运用能力。做题时,首先明确要求,把握答题方向。题干要求“请仿照已给标题句式拟写另两个标题”,需至少注意两个方面。一方面,已给标题是③熬夜夺走好视力、④熬夜或致失眠抑郁,二者都是以“熬夜”为主语的“主谓宾”句式,且着眼于危害的角度表达,这一特征是仿写要遵循的;另一方面,标题拟写,要弄懂标题的作用,注意与文段的联系。从材料文体上看,是宣传海报,意在宣传“晚睡强迫症”的危害,引起更多人关注。依照所给材料的中心,熬夜“会造成血管收缩异常”,熬夜会“导致细胞突变,提高癌风险”,两个标题可按照上面的句式特征,依次概括为“熬夜诱发心血管病”“熬夜提高患癌风险”。


展开余下试题 (2) 本题考查的是语言表达应用能力,涉及的是图文转换。本题要求考生用文字对海报图片进行转述,做题时,要注意看清题目要求,仔细观察海报图片,分析揣摩图片要表达的意思。观察时,首先要看宏观把握图形特点,看再图片由哪些构图要素组成,分别理解构图要素的含义,然后按照题目要求,用说明性文字进行表达,表达时注意分清顺序。本题画面中心是两张脸,一张是微笑的侧脸,一张是有很重黑眼圈、脸颊满是痘痘或色斑的侧脸。它们构成鲜明对比, 突出表现截然不同的生命状态。左半边脸是宁静的,右半边脸是烦躁、苍白的,显示出熬夜的巨大危害。直观而震撼,给人很强冲击力。”
【点睛】本题是对拟写标题和仿句的综合考查,涉及知识点较多。解答这类题目,必须在把握文章内容、主旨和情感的基础上,综合标题的含义和作用两方面来作答。标题的作用,可以表明写作对象、体现主要内容、揭示情感主旨,还可以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概括时要注意标题特征。仿写标题不用考虑与上下文的衔接问题,但仍需仔细分析例句的隐性要求,力求与例句也就是与其他两个标题形似。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货币存在的形式更加虚拟化,出现了摆脱任何实体形态,只以虚拟形式存在的虚拟货币,它是一种计算机运算产生或者网络社区发行管理的网络虚拟货币,可以用来购买一些虚拟的物品,比如网络游戏当中的商品、装备等。只要有人接受,也可以使用虚拟货币购买现实生活当中的物品。目前流行的电子虚拟货币主要有腾讯的Q币、新浪U币、网易POPO币、盛大元宝以及部分网络游戏的充值点卡,或者在线游戏的金币等。但并不是只有在线游戏和网络交易中使用的数字货币才是虚拟货币,我们日常生活中也经常使用虚拟货币的概念。例如,小孩子玩游戏时可能用小石子当货币,用小石子在游戏中充当一般等价物;飞行常客里程数、积分兑换绿邮票以及客户回馈积分;买满10杯咖啡,第11杯就可以免费。这些都属于虚拟货币的概念,它已经渗透到了生活中的各个领域。
(摘编自李天阳著《一本书读懂互联网金融》)
材料二:
电子货币与虚拟货币的区别
货币形式 数字货币 数字货币
计价单位 法定货币(美元、欧元、人民币等) 无法定地位的发明出的货币
可接受性 被发行人以外的机构接受 一般限于特定的虚拟社区,伴随使用范围的扩大和被公众了解,可接受性可能显著提高
发行人 依法设立的电子货币发行机构 非金融私人公司
货币供给量 固定 逐渐增加,但总量设定上限
赎回可能性 提供以面值赎回保证 不提供保证
是否接受监管 是 否
主要风险类别 操作风险(存储电子货币系统的潜在干扰) 法律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操作风险(欺诈风险)
(摘编自李德伟、李安渝、姚前、杨贻宏等著《互联网金融理论与实践》)
【注】电子货币是法定货币的电子表现形式。
材料三:
同其他专用虚拟货币一样,Q币也存在线下的交易平台。既然存在线下交易,我们就不禁要问:Q币,你到底值几个钱?其实对币真实价值的质疑,也是对虚拟货币价值怀疑的一个缩影。首先,虽然从表面上来看,虚拟货币似乎具有货币的某些特征,但人们没有把它们当作真的货币来看待。货币的本质首先是流通的,其次才是一般等价物,而Q币等虚拟货币只是作为等价物的特殊商品而已。其次,货币具有保值功能,这是因为货币有贵重金属作为抵押。而虚拟货币是一种没有贵重金属作为抵押的信用凭证,它只能用服务商的商誉作为抵押,因此是不可靠的。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货币不光具有价值,而且是价值尺度;而虚拟货币不具有价值,并不能充当价值尺度。因此,目前虚拟货币还无法成为统一的“网络硬通货币”;即使Q币成为统一的虚拟货币,也无法脱离网络。
(摘编自文真明著《一看就懂的金融常识全图解》)
材料四:
2017年12月,虚拟货币比特币(BTC)的市值迎来历史最高,截止2018年1月,1BTC价值约合人民币9万元。2017年2月,1BTC的价格涨至约8000元人民币,但短短几个月时间就翻了十多倍,这让许多人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其实,比特币在2013年11月创下约7800元人民币这一“史上最高价”时,有极少数人认为这可能是人为操作导致。尽管比特币市值暴涨引发人为操作的质疑,但暴涨之势似乎停不下来,也因此存在巨大的隐患。2018年1月26日,日本第二大虚拟货币交易公司Coincheck召开记者会,称当天凌晨3时前系统遭到黑客攻击,几乎全部虚拟货币“新经币”(NEM)被盗,市值高达58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33亿元)。这一史上最大虚拟货币失窃事件引发巨大轰动。虽然Coincheck公司表示将以日元来弥补持有者所遭受的资金损失,但《日本经济新闻》等主流媒体却提出了严厉批评,认为该公司对NEM货币持有者保护不利,在防黑客措施方面很不完善。
(摘自《世界文化》2018年第4期《虚拟货币:风险与可能并存》)
7. 下列对材料中“虚拟货币”概念的相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摆脱了任何实体形态,只以虚拟的电子化方式存在的数字货币就是虚拟货币。
B. 虚拟货币是一种计算机运算产生或者网络社区发行管理的货币,只以虚拟形式存在,但在某些情况下可以用来购买现实生活当中的物品。
C. 虚拟货币是一种没有贵重金属作为抵押的信用凭证,但它受到法定的电子货币发行机构监管。
D. 因为虚拟货币只能用服务商的商誉作为抵押,还不是统一的“网络硬通货币”,所以它不具有价值。
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虚拟货币概念已经渗透到了各个领域,在超市购物攒积分,又用这些积分换购商品,这些积分就是虚拟货币。
B. 虚拟货币一般限于在特定的虚拟社区使用,但随着使用范围的扩大和被公众的了解,其可接受性可能提高。
C. 比特币市值暴涨不排除人为操作的可能,但也说明虚拟货币越来越值钱,开始具有保值,甚至增值功能。
D. 电子货币和虚拟货币都存在风险,但在法律风险、信用风险方面,电子货币显然更加安全。
9. 根据上述材料,概括出虚拟货币的发展前景和存在的风险。
(1)发展前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存在风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7. B 8. C
9. (1). (1)发展前景:①已渗透到生活各个领域,影响越来越大②投资虚拟货币可能带来丰厚回报。 (2). (2)存在风险:①虚拟货币的市值可能受人为操作,投资虚拟货币存在巨大投资风险②网络系统易受黑客攻击,虚拟货币存在被盗的巨大安全风险。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把握住概念的本质,进而参照选项一一对应,找出选项内容与材料具体内容的区别,且要注意选项要求选择“正确的”这一要求。A项,“拜托了任何实体形态,只以虚拟的电子化方式存在的数字货币”也可能是“电子货币”,所以A项不对。C虚拟货币不受法定电子货币发行机构监管,由材料二的表格可知。D因果关系倒置,因为虚拟货币只能用服务商的商誉作为抵押,它不具有价值,所以目前虚拟货币还无法成为统一的“网络硬通货币”,从材料三可知。故选B项。
【8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解答时要注意准确解读文本,筛选并整合信息,并将选项和原文相关语句加以比对,明确选项在设题方面的陷阱,逐一分析判断。材料四提及比特币,选项要求选择“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对比原材料三、四可知C项表述失当。因为比特币是虚拟货币,不管市值是否暴涨,因为没有贵金属作为抵押,所以不具有保值功能,投资上存在风险,所以说“虚拟货币越来越值钱,开始具有保值,甚至增值功能”错误,故选C项。


展开余下试题【9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本题是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解题时要审清题干,把握答题方向,确定答题思路。要求“根据上述材料,概括出虚拟货币的发展前景和存在的风险”,要分 “发展前景”和“存在风险”两方面,分点作答。
【点睛】要理解概念在文中的具体含义。一是对文章全局的“整体把握”,二是指具体的词语的上下文,即通常说的语境概念。概念一般用词语表达,实质上还是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既要理解概念在语言体系中的固定意义,又要理解其在特定语境中的临时意义。主要分为:①词语的语境义。即从句子、语段及全文的整体联系中理解词语的语境义;②词语的概括义,即结合词语高度概括的内容,并体会词语概括内容的含义;③词语的指代义,即理解代词或短语指代的内容。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故乡•老屋•故人
方能
此刻的我仿佛就坐在老屋屋檐下一木椅上,望向对面的山。山风吹来,使山上树叶的阴面翻作阳面。绿波一波波推涌,传递飒飒声,并于绿波间耸出一线线金纹,那是阳光、叶片与风协作出的美景。
我九岁那年父母建了这栋木屋。父亲是铁匠,能打铁,却打不出木屋,所以木屋还得请木匠师傅来建。约一个多月后正式起屋了,百多人来帮忙。高潮是最后把堂屋顶上的主梁架上去,架梁之前有个仪式,称“赞梁”。木梁横卧在堂屋地上,系着红布,爬在两边已立起的木柱横方上的人,手牵着系着它的棕绳索,先不忙着往上拉,而是对着它大声念:
赞梁,赞梁,
贺喜主家修个好华堂。
红漆桌椅摆中央,
高头大马走四方……
父亲系一个围裙,围裙里兜着预先准备好的包封(红包),谁赞了梁,就抛给谁一个包封。那天大雨,他还把自己披的蓑衣也给了别人,自己淋雨,后来因此大病一场。
这地方叫方家坳,却无一户人家姓方,听说方家后代早迁走了。我家却来补空似的,买了栋旧屋开起石家铁匠铺来。但开着开着,传到远方竟传为“方师傅铁匠铺”了。原来老辈人讲,几百年前这里出过一个会武的方师傅,大名方世友,打遍天下无敌手,路见不平就是一拳,比你爹铁匠师傅的一锤还重一百倍,强盗恶人铜头铁身也被打成烂纸,所以一听方师傅来了,都望风而逃或跪地求饶……这故事很令我神往,想;长大了要做方世友,不学打铁学打坏人。
屋的木架子立起了,父亲却病了。昏厥中,本地郎中开的中药汤喂进去马上呕出来。祖母颤着小脚赶到公社总机房给县城打电话:“邓坤山哪,你三哥病得危险了哇,快想办法来啊。”
邓坤山是祖母的几个女婿中的一个,最豪爽热情。邓坤山上一月工资要了救护车,但那时全县只有一两辆护车,这车还在路上救送其他病人,要两个小时后才能到我们公社所在地杨林——那时杨林才有公路,从公路步行八里山路才到我家。邓坤山要赶上这个时间,得先步行二十多里赶在车到杨林时把病人搬到公路边。
他哪里只是步行,他是跑,长跑二十多里。
邓坤山那时约三十岁,县城东坪人,长得如欧洲美男子,娶了也长得美丽的我大姑,我们叫他“大姑爷”,他因此多了几十个乡下亲戚。但他愿意总热心相待、相帮。他在跑,手中提着给病人带的四个梨子,解开他的白衬衫的扣子散热,衬衣一路鼓荡得像披风。山风把他满头汗吹掉又溢出新的汗,所以当他跑进我家喘着气喊“三嫂,快喊人抬三哥到杨林上救护车”时,我母亲最深的印象——母亲常常回忆这印象——是他跑得满头满身大汗,额头亮晶晶的。
“海老倌哪,冬文哥啊,快来抬人到杨林上救护车啊!”我母亲朝对面山凄声急喊。乡邻都在对面山捡茶籽,闻声立马救火一样奔下来,抬起简易担架上的我父亲就随邓坤山跑。邓坤山帮我母亲提着换洗衣衫等全部物品,母亲空手也追不上。
这一次,父亲被救回来了。出院后重新做铁匠挣钱养家,我得以继续读小学及中学。不然,九岁丧父,身为长子,是不能读书以至于走向山外的。
如今是快五十年之后记这一节,父亲和大姑父均已作古,但大姑父奔向老屋的身影我永远记得。
病愈后两年,父亲不打算再带外人做徒弟了,想带我,把他的铁匠技术传给我。我刚满十一岁,系上围裙还裙边扫地,父亲就在徒弟站的位置垫一块厚木板,使我增高几寸,又给我换一个小一号的大锤,让我勉强抡得起。反正是一定要我抡大锤做铁匠徒弟,不准上学了。
我刚读完小学五年级,接下来是读初中——那时是“文革”期间,学制缩短,而且是春学年制。过完年,立春了,小学五年级时的同班同学挑着被褥箱子经过铁匠铺,经过了一个,“石万能,一起上学呵。”,又过了一个“农农,还不去?”关系近些的直呼我小名。
同学过完了,开学一个星期了,看来从此学打铁成定局了。
我不反感打铁,但很想到很大很远的世界里去,所以想继续读书央告母亲,母亲劝父亲,父亲不改主意。父亲病后力气弱,需要一个人帮打大锤才行,而我是长子。
一星期后,正在打铁,小学五年级时的班主任老师康安邦走进了铁匠铺,避开打铁溅出的火星,站到打铁炉后笑眯眯地看父子二人打铁。
母亲赶快给老师装碟子煮荷包蛋,“康老师,你来干嘛子?”
康老师笑答;“我来接你屋里崽去读书啊。”
父亲客气地说:“劳烦康老师教过他,他今后学打铁”康老师见说不通,就不多说了,仍笑着看打铁,看上半点一点钟,走了。
第二天,康老师又来了,“我来接你的儿子去上学。”说不通,仍笑眯眯看打铁,然后走了。
第三天,他又来了,不再说什么,只笑。
我父亲历来是顽固的,当康老师面还是不认输。但记不清是到第四次还是第五次,康老师走了以后,他不看儿子只看铁,口里说:“你去,跟你的老师去。”我欣喜地解下围裙,一蹦老高。
迟到两星期的我也上中学了,把被褥箱子挑到学校,才知康老师不再教我们,他仍教小学。从杨林学校到我家,是八里路,那时门前刚挖出的土公路还没有通车,他就沿这条土公路来来回回走。春天多雨,走得两脚泥,他进门前把鞋上的烂泥刮掉,然后撩起一脚在打铁炉后烤干,那样子好像是专为烤干鞋子才进我家的。
几十年过去了,如今我到了父亲经历过的半老年龄,而我的女儿长到了我当年似的年纪。弟弟的新屋建好了,新崭崭,得老屋更老更暗了,但老母留恋老屋,到今天还没有搬。
未来的事情,也就暂不写。只有老屋里的人、事,在脑里久久回旋……
(本文有删节,节选自《上海文学》2018年第9期)
10. 请从艺术手法和表达效果的角度鉴赏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
11. 说说划横线的语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12. 除“父亲”外,本文围绕“老屋”主要写了哪两位“故人”请结合原文,赏析其人物特征。
13. 一间老屋几多人事,“老母留恋老屋”,“我”又何尝不是?请分析作者留恋老屋的深层意蕴。
【答案】10. (1)景物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山风吹来阳光下树叶的变化,勾画出一幅优美的乡间山景图。(2)调动视觉和听觉,不仅写了视觉上的美景,“绿波”“金线色彩鲜明,还描写了听觉上的飘飘声,更
标签:苏教版 高三 总复习 期末试卷
相关:关于“浙江省宁波”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38]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