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中考模拟卷

阅读:623  2019-06-07
标签:人教版 九年级 总复习 中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623]
2019年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中考语文一诊试卷
2019年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中考语文一诊试卷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娉婷(pīng) 妖娆 (ráo) 佝偻(gǒu) 亵渎 (dú)
B.惊骇 (hài) 游弋 (yì) 宽宥(yǒu) 麾下(huī)
C.恣雎(zì) 痴笑(chī) 栈桥(zhàn) 箴言(zhēn)
D.停滞 (chì) 豢养(huàn) 绾发(wǎn) 箪食(dān)
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逞能 撮弄 盘缠 三顾茅芦
B.恪守 尴尬 盲从 附庸风雅
C.拮据 应酬 戮破 前仆后继
D.秘决 襤褛 困厄 李代桃僵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也许是物质生活丰富让味觉麻木了吧,面对美味大餐,我们常有味同嚼蜡的感觉。
B.大明湖“明湖秀”工程于 2017 年底开工,工程紧锣密鼓,将于今年初一气呵成。
C.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顶礼膜拜。
D.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不是一下子一蹴而就的,需要亿万中华儿女长期艰苦奋斗。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经过推举、讨论、表决等一系列程序,我校新一届学生会人选顺利产生。
B.随着“复兴号”高铁最高时速提至 350 公里,标志着我国高铁技术已达到世界顶峰。
C.许多名人的经历告诉我们,成功与失败不是上天赋予的,而是个人努力的结果。
D.央视《朗读者》深受观众好评,是因为节目形式新颖、文化内涵丰富的缘故。
5.依次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你怎样对待生活,生活就怎样对待你。 。 。 , 。 。 ,只不过你我未处局中,不知其中滋味而已。
①迎难而退、明哲保身固然是一种智慧与生活态度
②人生在世,总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困难与挫折
③知难而进、努力向前更是一种执着和人生哲学
④很多人从表面看来你可能很羡慕他,但人人都有自己的苦恼
⑤美学大师蒋勤在《蒋勤劝美》中曾写道:“人生五味,酸甜苦辣咸都要经历才够完美。”
⑥某种程度上说,人活着就是一种态度。
A.⑤②①③⑥④ B.②①⑥③⑤④ C.⑥②①③⑤④ D.①③⑤⑥④②
6.(6分)古诗文默写。
(1)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2)   ,故国东来渭水流。(许浑《咸阳城东楼》)
(3)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4)八百里分麾下炙,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5)忽如一夜春风来,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春 蚕 到 死 丝 方 尽,   。( 李 商 隐《无 题》)
7.(4分)名著阅读。
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众人大眼望小眼,一齐道:“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老太太哭道:“怎生这样苦命的事!中了一个甚么举人,就得了这个个拙病!这一疯了,几时才得好?”娘子胡氏道:“早上好好出去,怎的就得了这样的病!却是如何是好?”众邻居劝道:“老太太不要心慌,我们而今且派两个人跟定了范老爷。这里众人家里拿些鸡蛋酒米,且管待了报子上的老爹们,再为商酌。”


浏览完整试题 上面这段文字节选自我国清代一部长篇小说《   》,作者是   。 范进发疯的直接原因是   ,造成他如此境况的根本原因是   。
二、阅读(8分)
8.(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朋友圈”的前世今生
①近年来,微信风头正健,男女老幼皆会在“朋友圈”里晒晒个人私事,传传八卦新闻。实际上,“朋友圈”并不是 21 世纪的专属产物,早在几个世纪前,甚至更久以前就已经存在了。
②“朋友圈”的雏形其实是名为 albaamicorum 的纸书(拉丁文直译为“朋友书”,英文可译为 Friends’Books,即“友人之书”),它堪称当今各类社会媒体的老祖宗,寿龄已高达几个世纪。
③荷兰历史学家苏菲研究了这段有趣的历史细节,发现从 1560 年起,一些北欧年轻人就开始用这种纸书记录朋友圈的种种,不过鉴于 17 世纪的社会风俗,男孩和女孩运用这些书刷“朋友圈”的目的各不相同。在当时,男孩通常会被送去欧洲著名的大学机构镀金,拜谒当时的思想巨头、学术大家,“朋友圈”对他们来说更像是今天的职业社交网站,其目的是求教方家。一位名叫迈克尔的少年在周游欧罗巴大陆的过程中,就留下了一册极为典型的“朋友圈”纸书。除了记录在各处的旅行见闻外,还包括与贵族会面的图片。这样的插图不仅博人眼球,且彰显身份。另外,他还在纸书上面形象地诠释了他对一些古老问题的见解,就像我们在朋友圈上发表观点一样。
④女孩则往往被送去修道院,或者去宫廷做仕女,这有助于她们将来成功成为名媛淑女。虽然不能像男孩那样到处去旅游,但她们也有自己的友谊书。如果说男孩版朋友圈填满了科学家和艺术家笔录,那么女孩版的则更像脸书和微信,晒晒与朋友、钦慕者的通信往来,记点圈内笑话,描绘社交事件的细节等。当然,它不会像日记那样被锁在抽屉里默默珍藏,而是要与大家一起分享的,这给当时社交圈子非常狭窄的女孩们带来了莫大的乐趣。
⑤这些装饰精美的“朋友圈”记录册和我们熟悉的微信非常相似,区别只在技术层面。“照片”是被画出来的﹣﹣这比拍照难度大多了,各账号不是转发阅读文章,而是在留言页上写下自己喜欢的格言、警句、诗歌等。这样的“朋友圈”可以帮助历史学家逼真地还原当时的风土 人情,甚至还能拼凑出长达 400 年的关系网络。若再把视线放远一些,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古人在一千多年以前就热衷于用纸笔搜集好友、同僚的图文信息,并广为分享了。且不说皇亲贵胄、达官名士游历名山大川,即使平民百姓近处郊游、赶集等,也会把这一天感受最深的事情涂鸦 记录下来,然后供街坊邻居传看,兴味十足。
⑥古人旅游途中还喜欢在崖壁山石、亭台楼阁等地方题诗刻字,这也是发朋友圈的一种方式,既能体现自己的文化品位,又能获得许多陌生朋友点赞,是颇为风雅的一件事,许多诗词 碑刻就是这么成为经典的。传说 1400 多年前,李白登黄鹤楼,目睹眼前之景,再看崔颢的《黄鹤楼》一诗,大为折服。于是提笔在黄鹤楼上怅然题写了“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这应该算是历代文人墨客朋友圈里最有面子的“点赞”了吧?
⑦正如《圣经》中所言,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现代人自以为时髦的“朋友圈”,在几百年甚至千年前就已经被中外古人们抢先体验了。
(选自《知识窗》2016 年第 1 期)
(1)阅读全文,说说文章以“‘朋友圈’的前世今生”为题有何好处。
(2)阅读第②段,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它堪称当今各类社会媒体的老祖宗,寿龄已高达几个世纪。
(3)第⑥段画线句运用的说明方法,选择一种,简要分析表达作用。
三、作文(50分)
9.(50分)请以“转角处的回头”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 600 字;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3)卷面整洁,字迹清楚。
四、古诗文阅读(23分)
10.(12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又何间焉   
②小惠未徧   
③忠之属也   
④一鼓作气   
(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何以战 皆以美于徐公
B.战则请从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C.公问其 故其如土石何
D.惧有伏焉 且焉置土石
(3)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②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4)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曹刿入见与庄公一番对话,使庄公明白了战争胜利的基础是政治上“取信于民”。
B.文章第二段运用对比的手法,表现了曹刿和庄公指挥才能的高下之别。
C.文章剪裁别具匠心,详写作战,略写论战,意在表现曹刿的“远谋”。
D.文章塑造人物鲜活立体,庄公虽谋略平庸,但是知人善用、勤政爱民。
11.(7分)夏王使羿①射于方尺之皮,径寸之的。乃命羿曰:“子射之,中则赏子以万金之费不 中则削子以千邑之地。”羿容无定色,气战②于胸中,乃援弓而射之。不中,更射之,又 不中。夏王谓太傅曰:“斯羿也,发无不中,而与之赏罚,则不中的者,何也?”太傅曰:“若羿也,喜惧为之灾,万金为之患矣。人能遗③其喜惧,去其万金,则天下之人皆不愧于羿矣。”


展开余下试题【注释】①羿:后羿,传说中的射箭能手。②战:颤抖,急促。③遗:抛弃。
(1)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画三处)
中 则 赏 子 以 万 金 之 费 不 中 则 削 子 以 千 邑 之 地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斯羿也,发无不中,而与之赏罚,则不中的者,何也?
(3)文中“   ”一句的描写已预示了后羿难以射中; 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   道理。
12.(4分)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各题。
陇西行①
唐•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②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③边骨,犹是深闺④梦里人。
【注释】①陇西行:古代曲名。 ②貂锦:这里指装备精良的战士。 ③无定河:在陕西北部。
④深闺:这里指战死者的妻子。
(1)首句表现了将士的   ,第二句表现战争的   。
(2)本诗中的“可怜”与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可怜”表达情感有何不同?
五、阅读(12分)
13.(12分)
留守乡村的爷爷
蒋曼
①孩子的爷爷在乡下,八十多岁了,嗓门宏亮,身体硬朗,还能参加各种劳动。他似乎从未有退休打算,每天都很忙碌,忙着照顾他的鸡、鸭、蔬菜和庄稼。
②前不久,接他到城里住过几天,可他老是记挂着乡下:菜该灌肥,该撒点草木灰,寄养在邻居家的看门狗还是天天回来睡,水沟要刨刨,不然树苗的根要烂了,母鸡们都下蛋在山上,便宜了黄鼠狼。在他的土地上,有太多需要他的物和事,从未有被生活丢弃的感觉。
③从孩子的爷爷身上,我看到这样一个老人,面目黝黑,衣衫褴褛,在与土地朝夕相处的日子里,大自然慷慨地把尊严和自豪传给他,二十四节气镌刻进他的血脉,知道什么时候劳作,什么时候休息。
④平常日子,他会仔细地安排家里地里的活计。菜长出来了,鸡长大了,就在它们之间编一道竹篱笆;赶场时,买点不常见的菜苗,种出来,看着都感觉稀奇。天燥地旱,他不着急:“没啥,油菜今年长得好,天干油分足。“如有阴雨,他也会安慰家里人:“稻子灌浆的时候,雨水多,不空壳。“某年洪水来犯,他也如此淡定:“这土肥沃啊,明年又种嘛。“数十年与土地亲密相守,其经验足够让他从容不迫。
⑤乡村老人对死亡有一种独特豁达,生死本是自然轮回,荣衰不只是庄稼和草木。爷爷能在一岁一枯荣的山野田间洞悉生命秘密。在乡村,死亡从来不是禁忌,到了高龄岁数,他们会早早地请来风水先生,选好墓地,准备好寿木,放在堂屋里,每年会亲自刷一遍漆,红色的或者黑色的,平时用来储存需要干燥的粮食,最后,存放自己。
⑥孩子的爷爷喜欢种树。我老公考上大学,他高兴地在村里小学种下一排香樟树,现在还都郁郁葱葱,生长在已被废弃的小学校里。我们结婚时,他建议我们种一棵树,然而在水泥森林的城里,连人都难以安顿,我们在哪里可以种下属于自己的树呢。
⑦有了小孙女,爷爷说:“我在乡下给孙女种了棵香樟树,以后她大了,树也大了。“爷爷说不来动听的话,小孙女却记住了爷爷的礼物。这个城市出生的孩子,从此与遥远的乡村老家有了心灵相通的所在:一棵树,一棵和她一起成长的树。
⑧有一次,我们回老家时,女儿终于见到了这世界上属于她的那一棵树。爷爷领着孙女,骄傲地走在自家的土地上,满怀一个勤劳庄稼人的自豪感,大声地告诉孙女:“这地是我的,也是你的,小池塘是你的,大公鸡是你的,坡上的柏树全是你的,那只叫团团的狗也是你的……“
⑨不由地凝神驻足,聆听又感动。我们给了孩子生命,留守乡村的爷爷则给了她广袤而丰盈的故乡,豁然开朗,哀而不伤。
(摘自2016年5月《长春日报》)
(1)文中“爷爷”做了那几件事?请简要概括。
(2)结合全文,揣摩下列词句含义。
①从孩子的爷爷身上,我看到这样一个老人,面目黝黑,衣衫褴褛,在与土地朝夕相处的日子里,大自然慷慨地把尊严和自豪传给他,二十四节气镌刻进他的血脉,知道什么时候劳作,什么时候休息。
结合全文,请你谈谈句中加点词“镌刻”在文中的含义。
②不由地凝神驻足,聆听又感动。我们给了孩子生命,留守乡村的爷爷则给了她广袤而丰盈的故乡,豁然开朗,哀而不伤。为什么说爷爷给孙女的故乡是“广袤而丰盈”的?
(3)结合全文,谈谈标题“留守乡村的爷爷”的作用。
(4)请简要概括文中“爷爷”的形象特点。
(5)爷爷为什么要在乡下给孙女种一棵香樟树?谈谈你的理解。
六、综合性学习(7分)
14.(7分)《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一档全民参与的诗词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础、品生活之美”为宗旨,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下面,请你也来参加!
(1)请在下面对联横线处填入一个恰当的选项,将其补充完整。(只填序号即可)
似秋鸿来有   ,事如春梦了无   。
A.情
B.信
C.痕
D.声
(2)请从表格中识别并写出一句关于春节的完整七言诗句。
把 花 后 符
桃 总 新 梨
换 清 旧 落
(3)考考你。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中,茅店是指   ;李贺“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中,“刘郎”指   ;“如何四   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李商隐)

2019年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中考语文一诊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0分)
1.【解答】A.错误,“佝偻”的“佝”应读“gōu”;
B.错误,“宽宥”的“宥”应读“yòu”;
C.正确;
D.错误,“停滞”的“滞”应读“zhì”;
故选:C。
2.【解答】A.有误,“三顾茅芦”应为“三顾茅庐”。
B.正确。
C.有误,“戮破”应为“戳破”。
D. 有误,“秘决”应为“秘诀”。
故选:B。
3.【解答】A.味同嚼蜡,多指说话写文章枯燥无味,用在句子中形容“美味套餐”,不恰当;
B.正确;
C.顶礼膜拜,表示被人崇拜到极点,用在句中形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恰当;
D.一蹴而就,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与前面的“一下子”语意重复,不恰当;
故选:B。
4.【解答】A.没有语病;
B.句式杂糅,可将“随着”去掉;
C.语意不明,可在“努力”前加上“是否”;
D.语意重复,可将“的缘故”去掉。
故选:A。
5.【解答】通过读全句段,可知⑥表达了一种观点是总起句,可作为第一句;
②结合上句的意思,引出分析,可作为第二句,而后从两方面进行,从“固然”和“更”可辨析①在③前;
⑤④句以名言为证然后引出结论,所以⑤在④前。
由上分析,可排序为:⑥②①③⑤④。
故选:C。
6.【解答】(1)长烟落日孤城闭。(2)行人莫问当年事
(3)会挽雕弓如满月(4)五十弦翻塞外声
(5)千树万树梨花开(6)蜡炬成灰泪始干
7.【解答】《儒林外史》、吴敬梓;过度惊喜,科举制度对人的残害(意思同即可)。
二、阅读(8分)
8.【解答】8、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介绍了朋友圈由古至今的变化过程,亲切自然,既是说明的对象,也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9、“老祖宗”原意为祖先,这里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说明“朋友书”是今天各种社交媒体的最早表现形式,突出其历史之久。
10、举例子、引资料/作引用,有力地说明为“朋友圈”点赞在一千多年前就已经存在,并非今人的创造。


展开余下试题三、作文(50分)
9.【解答】【例文】
转角处的回头
“路为什么不一直延伸,一直到天涯,到海角,而偏偏出现了一个又一个的拐角?”我喜欢这样想,一次次的拐角一次次的回头,给我一种温馨,一种幸福,一种恐惧……
回头﹣﹣看一位父亲的爱
随手拿过一本作文书,形如“父亲的爱如高山,给人一种依赖,如……”这样令人起鸡皮疙瘩的句子比比皆是,而我一直不敢恭维,直到那个雪天的早晨,我顶着寒冷的风,晶莹的雪花打在脸上,让你觉得可恶。我骑着大大的自行车,在那个可怕的拐角处,晃悠悠的车头让我重重摔了一个跟头,雪打在脸上钻心地疼,我无赖的环顾四周,猛然回头,一个冻得脸色瑟缩,略带苍老的背影,是父亲!原来﹣﹣泪水一下子冲了出来,洗刷着我那双不明亮的眼睛……我强忍着痛扶起了车。
拐角处的回头,让我感到温馨,那个背影,给我一种力量。
回头﹣﹣看一位教师的心
说实话,我并不是一个热爱学习的人,我喜欢在星期天像作贼一样从补习班里逃出来。那个星期天,太阳晒得人昏昏欲睡,看着老师那渐渐被胶水粘住的眼皮,我趁机溜了出来。转了大概有七七四十九个弯子,终于在最后一个拐角处,我长长地嘘了一口气,我潇洒地转了个头,想和那个教学楼说再见,猛然间一丝恐惧感袭上心头,班主任那阴森的眼神死死盯着我。天那!我还是逃不出那关心我的“眼神”。
拐角处的回头,让我感到恐惧,但那双眼神,给我幸福的力量。
回头﹣﹣看一个人的精彩人生
站在人生的拐角处,我回头去追逐我踩下的足迹。一次又一次的拐角,一次又一次的“蓦然回首”,我发现发现那是给予我的一种温馨,一种幸福,一种恐惧……
踩着生命的年轮,我又继续向前走,怀揣着人生的拐角处的回头,我无悔,只是在寻找下一个拐角……
四、古诗文阅读(23分)
10.【解答】12、(1)参与(2)通“遍”,遍及(3)尽力做好本分的事(4)击鼓进军
13、B
14、(1)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我一定根据实情处理。
(2)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士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开始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耗尽了。
15、C
11.【解答】(1)本题考查句子停顿。作答时,一定要在正确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础上,根据前后词语之间的语义联系来划分停顿。有了一定的积累以后可以根据语感直接作答。这个句子的意思是:射中目标那么赏你一万两黄金;射不中目标,剥夺你拥有的封地。故停顿应为:中/则 赏 子 以 万 金 之费/不 中/则 削 子 以 千 邑 之 地。
(2)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重点词语:斯,这。则,就。何也,为什么呢?句意为:这个后羿,射箭没有不中的,但给他定下赏罚的要求,却射不中靶子,为什么?
(3)本题考查筛选信息和文章主旨。根据“羿容无定色,气战于胸中“可知他一定不会射中。根据大臣弥仁的话可知,一个人无论水平高低,只要是有患得患失的毛病,就一定不会成功。要想做好事情,一定要保持好的心态。
答案:
(1)中/则 赏 子 以 万 金 之费/不 中/则 削 子 以 千 邑 之 地
(2)这个后羿,射箭没有不中的,但给他定下赏罚的要求,却射不中靶子,为什么?
(3)第一个空:羿容无定色,气战于胸中;第二个空示例:一个人无论水平多高,只要患得患失,就难以成功;做事情不能患得患失;做事情必须保持良好心态。
12.【解答】(1)本题考查对重点诗句的理解掌握。作答时,需正确理解诗意,然后结合全诗意境和作者的创作背景分析即可。前两句诗的意思是唐军将士誓死横扫匈奴奋不顾身,五千身穿锦袍的精兵战死在胡尘。由此可知,首句表现了将士们的爱国热情,第二句表现了战争的残酷。
(2)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感情的理解与掌握。了解两首诗词的内容,根据语境来分析。“赢得生前身后名”指获得功名,而“可怜”一词转向“白发生”,有悲叹年华已逝的意思。“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显然是把现实与梦境相比,而突出现实的残酷,“骨”借指战死的人,所以“可怜”一词表达了深切的同情。
答案:
(1)爱国热情;残酷。
(2)辛词中的“可怜”表达的是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这首诗中的“可怜”表达的是对战死者的哀悼,对死者妻子的同情。
译文:
唐军将士誓死横扫匈奴奋不顾身,五千身穿锦袍的精兵战死在胡尘。真可怜呵,那无定河边成堆的白骨,还是少妇们梦中相依相伴的丈夫。
五、阅读(12分)
13.【解答】(1)本题考查文中事件的概括。解答此题在整体感知文本内容的基础上,找准事件,并用简洁的语句概括即可。文章按顺序依次写了爷爷仔细安排家里地里活计;从容安排身后事;在村里小学种下一排香樟树;种一棵香樟树当礼物送给孙女;领着孙女看自家的土地五件事。
(2)①本题考查文中关键词语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关键要理解词语的本义,然后联系作品内容和作者感情去推断其语境义。镌刻,原指雕刻,在文中指爷爷与大自然、与土地的关系密切。②本题考查句子含义的理解。结合文中爷爷与孙女的话,可以看出爷爷认为故乡的一切都是孩子的,他是希望城居的孙女能感受到他留守乡村,留守在土地边的那种自豪和对土地的眷恋之情,这种情感的是丰富的,所以说是“广袤而丰盈”的。
(3)本题考查标题作用的分析。解答此题关键要掌握标题在小说中的一般作用,主要有:①突出主题,对主题的表现起画龙点睛作用;②设置悬念;③指明文章线索;④为塑造和突出人物形象服务;⑤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或转折,化解人物矛盾冲突。然后根据文章主要内容去选择判断即可。结合本文内容来看,标题一是交代了本文的主要人物;二是点明其“留守”的快乐与意义,即点明了文章主旨。
(4)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解答此题关键是了解文章内容,找出描写人物的语句与相关事件,然后结合具体内容来分析。从第①段可见,他“身体硬朗,还能参加各种劳动”;从第②段内容,“前不久,接他到城里住过几天,可他老是记挂着乡下”,可见他热爱乡村生活;从第⑤⑧段内容,可以看出他有豁达从容的人生态度。
(5)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解答此题关键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根据上下文内容及文章主旨去判断。从文中爷爷带孙女参观故乡时所说的话,可以看出爷爷为女儿种树的目的,不仅是当成一件出生的礼物;更多的是希望用树将城里的孙女与故乡联系到一起,让孙女与遥远的乡村老家有心灵相通的所在。文中也有表述的句子“这个城市出生的孩子,从此与遥远的乡村老家有了心灵相通的所在:一棵树,一棵和她一起成长的树。”根据这一理解整理作答即可。
答案:
(1)①仔细安排家里地里活计;②从容安排身后事;③在村
标签:人教版 九年级 总复习 中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2019年甘肃”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623]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