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日常阶段测试

阅读:610  2019-06-19
标签:人教版 九年级 下册 日常阶段测试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610]
部编版九年级(下)语文阶段训练(二)
九年级下语文训练二
一。积累与运用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9分)
①从今天开始,在每个日子里留下深情的划痕,让岁月珍藏起你美丽的情绪,那时,当上帝将你一生的日子从金属扣上xiè下来的时候,你的心中就淤塞太多的怅妄与悔愧,你就可以平静地告诉自己:我用左手索取,用右手布道,我的爱将被光阴juān刻,我的情将被岁月温习……②因此我们必须珍惜每一个日子。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3分)
xiè下(卸 ) juān刻(镌 ) 淤塞 (sè )
(2)选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 怅妄 ”应该为“ 怅惘 ”。(2 分)
(3)“珍藏”在选文中的意思是 妥善地收藏(珍惜收藏) 。(2分)
(4)请将选文第②句改成否定句,不改变原意。因此我们不得不珍惜每一个日子。 。(2分)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C )(2分)
A.“天宫一号”在举世瞩目下平安回家,而各种关于它威胁地球的谣言也随之不攻自破。
B.由于人类的霸道和生存环境的不断恶化,鸟、鱼、兽渐渐退避三舍或渐渐灭绝。
C.《朗读者》第二季首期带来“初心”故事的朗读者均是各自业内呼风唤雨的人物。
D.5G技术将深刻影响互联网的发展,4G阶段无法解决的问题,在5G时代都将迎刃而解。
3.古诗词默写
⑴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中表现边地荒凉的句子是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抒发征夫戍边难归的无奈和对家乡的眷念之情的词句是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⑵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中,与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意境相似的词句是___长烟落日孤城闭_________ 。
⑶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中,表明自己渴望为国御敌立功的词句是:会挽雕弓如满月, , 西北望,射天狼。
⑷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抒写人到中年的主人公,壮志未酬的感叹的诗句是: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 。
⑸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以孙权自喻,表明建功立业心志的诗句是:为报倾城随太守 , 亲射虎,看孙郎。
(6)荷在文人笔下显得多姿多彩,不仅能给人美的享受,还能给人思想上的启迪:杨万里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活情趣的生动画面;周敦颐笔下的荷“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则告诉人们要洁身自好。
4.文化积累―下列关于名著和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
A.《朝花夕拾・阿长与<山海经>》中,“我”讨厌阿长的絮叨和繁琐规矩,但她对“我”讲述 “长毛”的故事让“我”也对她产生过空前的敬意。
B.《简・爱》中,简・爱正沉浸在筹备自己婚礼的喜悦中,梅森突然出现了,他揭露了一个让人震惊的秘密―丹特上校的妻子还活着! B梅森揭露的是罗切斯特家里关着患有癫痫病妻子的事实。
C.《水浒传》中,林冲不满王伦的做法,在宋江等人智激与协力下,一举杀死了王伦。这一精彩的情节,突出了王伦的小肚鸡肠和宋江的老谋深算。 C把句子中的“宋江”都改成“晁盖”即可
D.“诸子百家”是先秦至汉初各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著作。儒家的“仁”,道家的“无为而治”,兵家的“兼爱”“非攻”,法家的“法治”……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D“兼爱”“非攻”是墨家的观点


浏览完整试题5.综合性学习:根据下列三则材料,完成相关题目。(6分)
【材料一】近几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各种实用的移动终端软件也应运而生,针对学生群体的多款作业软件也异军突起。因其强大的自动解题功能,受到学生的追捧。不少学生将“帮做作业”软件视为一种快捷的学习方式。
【材料二】“帮作业、大眼作业、作业通、问他作业、作业帮”……只要从手机应用商店搜索“作业”两个字,就能找到十几个解题的软件。“十个伙伴九个都在用;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作文搜索,高分作文随手拈来。”
【材料三】据一位初二学生说,他们班大部分有智能手机的同学都下载了这些作业软件,只要拿起手机对着题目拍个照,上传上去,快的话几分钟内就可寻求到最佳的解题方案。用软件来问作业也成为时下学生交流的时髦方式。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述三则材料所表达的主要内容。(2分)
作业软件种类多,操作简便所以它备受众多学生青睐(或“它已成为众多学生使用的快捷学习方式”)。
(2)针对众多学生使用“作业软件”这件事,初二(4)班准备开展“作业软件使用利弊谈”班会活动,请你从利弊两
1
个角度各陈述一条理由。(4分)
利:网络上资源丰富,可以解决很多疑难问题;方便,快捷;运用得当,是课堂学习的有益补充;可以呈现同一题的不同解答方案。(2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得2分)
弊:一遇到问题就使用“作业软件”,久而久之不愿独立思考问题,会产生依赖性;(自控力)差的学生,“搜作业”就变成了纯粹的“抄答案”。(2分)(答出两点即可得2分
6.解释加点词
故不为苟得也( ) 一豆羹( ) 亦免冠徒跣( )
长跪而谢之( )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 ( )
二。现代文阅读
(一)跟着父亲读古诗
潘向黎
①20世纪70年代初,我还是学龄前稚童,父亲便开始让我背诵古诗。
②听上去平淡无奇——如今谁家孩子不从“鹅鹅鹅”开始背诵几十首古诗,好像都不好意思说幼儿园毕业了。但是相信我,在那个年代,这也算是逆时代潮流的举动。我带着一点违禁的提心吊胆,开始读父亲手写在粗糙文稿纸背面的诗词。
③我背的第一首诗是“白日依山尽”,然后是“床前明月光”和“慈母手中线”。然后,应该是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在我的心目中,这首诗有的地方好理解,有的地方我完全不明白。什么是“城阙”?什么叫“三秦”?“宦游人”是什么?繼续背,“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当时我还没有见过海,“海”字让我想到的是父亲所在的上海。既然一年只能在寒暑假见父亲两次,上海一定非常非常远,那是“海内”还是“天涯”?
④我背诵的第一阕词,对一个小女孩来说,是非常生硬突兀的——岳飞的《满江红》。后来我不止一次想过,如果我有女儿,即使不让她背李清照、柳永,至少也会选晏殊、周邦彦吧?现在的我对当年的父亲笑着说:“爸爸,你也太离谱了。”当时因为这阕词生字多,我背得很辛苦。等放暑假,父亲回来了,居然没有抽查这阕词,让我暗暗失望。那时候,因为常年不在一起生活,我有些敬畏父亲,竟不敢自己主动卖弄一下,背给他听。
⑤按现在的养育标准看,我还在襁褓中时,父母就被迫分居两地,我的整个童年父亲都不在身边,心理阴影该有多大啊。幸亏父亲不在的时候,有他亲手录的古诗词陪着我。
⑥父亲出差给我带回一套唐诗书法书签。“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首诗我很喜欢,但是不太明白杜牧到底想说什么。读着读着,眼前好像出现了一个画面,像在去上海的火车上看到的烟雨朦胧的田野那样,我被一种奇异的感觉笼罩了,觉得整个人在昏暗中闪闪发光。我独自惊喜了一会儿,又有一点隐隐的担忧:怎么读不出要人上进的意思?
⑦等到可以天天见到父亲,我已经不需要再问,我自己明白:把千里之外的景色“拘”到读诗人的面前,让人觉得优美,置身其境,这个诗人便可称得上手段了得,这首诗的价值已经足够。诗不一定要用来包裹人生道理,不说“苦寒”,单纯写梅花也是可以的。明白了这一点,我有一种被赦免的轻松感,从此便自由自在地选择自己喜欢的诗词来读了。
⑧我十二岁那年,随母亲移居上海,全家团聚。仿佛一下子海阔天空了,我可以很方便地从父亲的书架上接触到许多古典诗词读本,而且编选者都是真正的大家。也就是在这些诗词选里,我第一次看到在书上随手标记、评点的做法——父亲在这些书里,用铅笔、红铅笔、蓝色钢笔做了各种记号(估计是每读一遍用一种颜色的笔标记,有三种颜色表示至少读了三遍)。
⑨父亲觉得好的地方,会画圈。若是句子好,先画线然后在线的尾巴上加圈;整首好,则在标题处画。好,一个圈;很好,两个圈;极好,三个圈。觉得不好,是一个类似于拉长了的顿号那样的一长点。父亲画三个圈的情况自然不多,所以每次遇到,我都要整理衣裳、清清嗓子,认认真真地读上几遍。有时候我会忍不住对父亲说,某一首诗真是好,我完全同意他的三个圈。父亲大多只是笑笑,并不和我展开讨论。
⑩那是20世纪80年代,他忙着准备讲义和伏案著书,我虽然到了他眼皮底下,他却常常没空理我。于是我也只能用在书上点点画画写写的方式来抒发自己的读后感——父亲破天荒地允许我在他的书上做记号,当然只能用铅笔。父亲在苦熬他的文章或者讲义,我虽然就坐在他对面,但是不敢打扰他,只能在他读过的书里通过各自的评注和他“聊天”。
2
⑪一天,我捧着一本古诗站到父亲面前,破釜沉舟般地对他说:“这首诗,我不同意你的观点。”惜时如金的父亲有点抵挡不了,想早点溜进书房:“以后再说吧。”我不依不饶:“你给我五分钟。”于是父亲坐了下来,听完我机关枪扫射般的一通话,想了想,说:“虽说诗无达诂,不过你的观点好像比我当年的更有道理。”没等我发出欢呼,他又接着说,“哪天我去看朱先生,带你一起去吧。”朱先生是父亲特别尊敬的老师朱东润先生!我又觉得自己整个人闪闪发光起来。
⑫就在那一天,我觉得自己长大了。
7.下列对文中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D )(3分)
A.第④段中的“失望”,是因为爸爸没抽查我能背的《满江红》。


展开余下试题B.第⑥段中的“惊喜”,是因为我读出了《绝句》中的画面感。
C.第⑥段中的“担忧”,是因为我读不出古诗中催人上进的意思。
D.第⑦段中的“轻松”,是因为我被古诗中优美的景色吸引住了。
8.根据文中内容,概述父亲对我学习古诗提供的帮助有:
(1)把诗写在文稿纸背面让我背诵__ (4) 准备带我请教名师 只要写出其中三处即可
(2)_出差记得带唐诗书法书签给我______
(3)__允许我翻看他书架上的藏书____(每空不超过15个字)(6分)
9.文中“我”读古诗的方式,主要有背诵、___联想、批注、_____、和_辩论(想象、评注等)等。(3分)
10.第⑨段中的画线句运用了动作描写,请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既表现了对父亲理解诗歌权威性的尊重,也表现了优秀古典诗歌在她心目中崇高地位,还表现了她对读诗这件事认真庄重的态度(写出其中两点即可)(表达的情感态度1分,与之相对应的内容1分
11.文末写道:“就在那一天,我觉得自己长大了”。根据上文相关内容,说说作者为什么感到自己长大了?(5分)
一是面对权威的父亲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得到父亲认可;二是父亲愿意带她去见朱先生求教,把她看作了可以交流、可以讨论的对象。所以她觉得自己长大了。(两个角度各2分,语言流畅1分)
(二)略说“知人”
①中国有句俗话,叫“知人知面不知心”,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了解人难,难的是了解人内在的品德。伪劣商品难辨,因为它有迷惑人的包装;伪善小人难识,因为它有欺骗人的假言。而知人之难,并不只在于识别伪善小人,还在于人性之复杂——说假话有时是为了怕伤人,回避真相有时是为了保全真情,岂能一概否定?所以,中国古代把“知人”当成最高的智慧,《书经》说“知人则哲”,《老子》说“知人者智”。
②知人涉及择友,知人方能交友。《文中子》说:“君子先择而后交,故寡尤;小人先交而后择,故多怨。”《战国策》江乙说:“以财交者,财尽则交绝;以色交者,华落而爱渝。”择友,当择其德,唐孟郊《审交》诗:“种树须择地,恶土变木根。结交若失人,中道生谤言。惟当金石交,可与贤达论”——这些都是择友的经验之谈,经过、见过、受过,才总结出来的。
③知人涉及育人,知人方能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孔子是最了 解自己学生的。子夏三年丧毕,去见孔子,孔子给他琴,让他奏乐。子夏拂弦,侃侃而乐作,然后说:“先王制礼乐,我不敢情绪低落,弹奏得过于压抑。”孔子说:“子夏够得上是君子。”闵子骞三年丧毕,也去见孔子,孔子也给他琴,让他奏乐,闵子骞拂弦,切切而悲作,然后说:“先王制礼乐,我不敢忘记悲伤,弹奏得过于欢乐。”孔子也称赞他是君子。同样三年丧毕,孔子从音乐中知道他们一个哀未尽,一个哀已尽。孔子知道他们既能用真实的情感来弹奏,又能把这种情感加以理性的解释。像孔子这样细腻的老师,怎能不培养出优秀的七十二弟子?可是,社会越来越复杂,老师了解学生的一时一事,又怎能了解学生的一世?
④知人涉及选贤,知人方能善任。刘邦称帝后,在洛阳南宫置酒,宴席之上,他问群臣:“我所以能得天下,是因为什么?项羽所以失天下,又是因为什么?”臣子们的答复,他都不满意。最后他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有天下也。项羽唯有一范增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这个故事首先说的是用人,嫉贤妒能,唯愚是举,当然是胜利之大忌;可是,用人首先在知人,刘邦若不 能把张良、萧何、韩信的德才了解得那么透彻,把他们从芸芸众生中挑出来,焉能任用他们建功立业?
⑤知人确实很难。人们常说多数人“心里有杆秤”,又说“日久见人心”。陆游有两句名言:“万事不如公论久,诸贤莫与众心违。”然而欲知真相,公论尚需长久;欲晓一心,还要先见众心,这都是不容易的。有时候,急于结交和用人,等不得那么久,一旦交友不慎或任人不淑,吃亏、误事、受气、遭罪,哭都来不及。所以就有发明“测谎器”、动用“特异功能”来分辨人好坏的梦想。只是高科技虽已有可能“克隆”人,要从人的心里掏出真伪、优劣来,恐怕一两代人还等不到。唯一能依靠的,是修养出衡量人的自身境界,把握好判断人的正确标准,历练出观察人的犀利眼光。
⑥知人是一种智慧,又是一种境界、一种素养。如何知人是难以定出一套范式的,但古人有些知人的经验倒可以参照。先秦诸子中,庄子是大家公认看问题很透彻的,他提出以“九征”观察人的经验。所谓“九征”,就是把人放在最容易显出真面目的环境下,多方面去考察他的各种品德。这可给贤能者以表现的机会,也可给不肖者以暴露的机会,最终能将贤与不肖分清。
3
⑦“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其实,马各有其用,何须都日行千里?仅仅识得千里马,也还不够;懂得各马各用,更显“伯乐”本色。 ——选自《人民日报》(2018年01月15日24 版有删减)
12.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请用文中的语句回答(2分)
知人是一种智慧,又是一种境界、一种素养。
13.第②段划线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
道理论证(1分)。引用《文中子》《战国策》《审交》三部书中的名言警句(1分),进一步强调“知人涉及择友,知人方能交友”的观点(1分)
14.请写出文中第④段的论证思路。(3分)
首先,提出观点:知人涉及选贤 ,知人方能善任。 ;
然后,运用刘邦和项羽的例子对比论证 ;
最后,再结合故事分析阐述了 知人 的重要性。
15.结合文章,请说说你对下面句子的理解(2 分)
“其实,马各有其用,何须都日行千里?仅仅识得千里马,也还不够;懂得各马各用,更显“伯乐”本色。”
每个人都有各人的长处和用处,不必都需要一样的优点(1分),我们仅仅了解透彻了这些人还远远不够( 1分),只有知人善用(根据人的特点善于任用),才真正显示知人的本领(1分)。(答出其中2点即可)
三。文言文阅读(15分)
 【甲】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节选自《鱼我所欲也》)
 【乙】 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子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故曰:万事莫贵于义也。”(节选自《万事莫责于义》)
  1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4分)
  故患有所不辟也 (“辟”同“避”,躲避。)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 假如,假使 )


展开余下试题  不若手足之贵也 ( 不如,比不上 )  予子冠履 ( 给 )
  17.下列各组句子加点词语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B )(2分)
  A.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是亦不可以已乎   B.所欲有甚于生者   万事莫贵于义
  C.故不为苟得也   必不为。何故?   D.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呼尔而与之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不只是贤德的人有这种思想(本性),人人都有这种思想(本性),只不过贤德的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万事莫贵于义也。 一切事物没有比正义更可贵的。
  19.两文都很推崇“义”,请选出下列最符合“义”的品质的一组( C )(3分)
  ①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事务者,窥谷忘反。  ②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③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   ④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鲁智深大闹野猪林。
  ⑤2017年7月6日,来自哈尔滨的侯爽在危急时刻,不顾自身安危,勇敢地站出来,在高空中同闹事乘客搏斗,维护了飞机上全体人员的安全 
  A.③④⑤  B.①②③  C.②④⑤   D.①②⑤
 20.甲文用“舍鱼而取熊掌”论证了 舍生取义(舍生而取义者也) 的观点,乙文用“冠履不若手足之贵”论证了万事莫贵于义 的观点。(2分
标签:人教版 九年级 下册 日常阶段测试
相关:关于“部编版九年”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610]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